㈠ 義大利在二戰中都幹了些什麼
義大利在二戰中幹了些:
1、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發動侵俄戰爭的時間受到了延緩。
2、一部分的德軍在巴爾干戰役後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線,來不及休整,作戰受到影響。
3、北非戰役使聯軍有了用武之地並為未來奠定基礎,同樣在北非戰場上的失敗,使得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號而在蘇德戰場上的隆美爾其價值應遠遠大於在沙漠中的作用, 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反而對同盟國作了間接的貢獻。
(1)義大利在二戰意軍什麼軍裝擴展閱讀:
意軍在二戰中的表現異常糟糕,原因如下:
1、因為國家意識太薄弱,人少的驅逐艦跟潛水艇比戰艦還活躍。
2、用大炮機關槍打不過用弓箭的土著人,能用鋼鐵船打輸木船的也只有義大利了。
3、對上義大利軍,敵軍的士氣就會上升,義大利負責的戰線就會被突破,連續打贏義大利兩次的將軍會被人嘲笑。
4、義大利全國上下從來不對戰爭採取認真的態度,這與其民族性有關。 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績都是虛有其表,經不起考驗。 義大利無意充分利用起戰爭潛力,造成許多浪費, 義大利軍官缺乏職業精神,不務正業。
5、美軍登陸義大利,與義大利對峙的時候,美軍感覺到義大利人毫無戰爭意志,因此刻意減弱了攻擊力度。一次德軍偵察機飛過戰場偵查,義大利軍指揮官心想面子太掛不住,而下令裝作正在作戰的樣子攻擊,美軍也毫無干勁地反擊。
㈡ 二戰中的義大利裝備
http://www.waok.net/lsjs/20069/index.asp有一些義大利的坦克和飛機。
http://bk.cnplayer.com/read.php?tid=311612義大利單兵裝備。
從整體上來說,日本的武器裝備上,陸軍的比義大利差,空軍和海軍是義大利不能比的。
二戰中軸心國以德國武器最先進,德國士兵的素質也是最好的,二戰的德國陸軍是當時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陸軍。
其次日本軍隊士兵的素質雖然比不上德國,但是也差的不遠。
至於義大利,對於這支陸軍的真實作戰實力,與義大利軍隊有過長期共同作戰體驗的隆美爾有著直觀的印象。他非常清晰地注意到,義大利的陸軍裝備太差、訓練根本不適應機械化戰爭的需要、指揮官能力不足、部隊士氣普遍低落、厭戰情緒濃厚,這樣一支軍隊在面對西方同盟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軍時除了不堪一擊之外不會有另一種結局。事實也的確如此,意軍與其說是德軍的"戰友",不如更准確地稱其為"累贅",用隆美爾的話形容,義大利那支完全非摩托化的陸軍對於德軍來講是一塊毫無軍事價值的"死"的重量。在北非這個強調機動和速度的戰場上,隆美爾為了遷就意軍,常常不得不對作戰計劃和戰術行動作出不利的折中。 在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應該是戰死率最低的,原因當然是士兵素質低,戰斗慾望不強。二戰中義大利軍隊投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舉例:
1. 德國繞過馬其諾防線後,義大利3個步兵師,2個山地師,3個裝甲師對陣法國1個步兵師,1個半裝甲師,打了半個月,硬是被法國人給幹掉了1.5個山地師,重創2個步兵師。結果德軍1個摩步師加個裝甲師只用了2天就殲滅了法國人。……
2. 英美聯軍北非登陸,西西里島駐扎了4.5萬義大利軍隊,盟軍只轟炸了5天,義大利人就投降了!~~
3. 一次墨索里尼訪問德國,一位義大利將軍問一位德國將軍,在俄國前線義大利軍隊損失多?那位德國將軍回答:「沒有傷亡……因為他們全部跑掉了。」
㈢ 義大利二戰班組火力配置
二戰義大利陸軍編制幾次改動,下述以1940年步兵團為准(德國將軍如隆美爾經常抱怨義大利軍不滿編,常二二編制,缺人缺裝備,詳情見歷史文獻《齊亞諾日記》)
義大利1940年6月10日參戰時,其步兵連有156人,1個連部排,3個步兵排,每排除了排長2人外有2個各18/20人的步兵班,每個班各有1個9人的機槍組(2挺輕機槍)和1個11人的步槍組。
步手滑櫻槍主要是卡爾加諾(CARCANO)M1891型步槍,口徑6.5毫米(和日本一起是主要交戰國中僅有的採用此口徑的國家),6發彈夾,算是開發較成功的步槍,並發展出一系列型號,但在35-36年的阿比西尼亞戰爭中就暴露出威力偏小,後准備採用7.35毫米口徑,但因為倉促參戰及後勤的原因,主要還是使用6.5毫米。
輕機槍是M1930布瑞達(Breda)輕機槍
該槍1930-37年間生產,口徑:6.5毫米,重量:9.96公斤,彈量:20發,彈速:609米每秒鍾射速:475發每分鍾(全自動,空氣冷卻)射程:750-800米。使用同M1891步槍的6.5mm卡爾卡諾步槍彈。
手槍則是傑出設計伯萊塔M19349mm手槍、由伯萊塔公司於1934年研製成功,畢叢同年被義大利陸軍正式列裝,成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單兵自衛武器。該槍是伯萊塔M1915手槍(意軍一戰中的制式手槍讓旅)的改進型,同時也集中了M1921和M1923手槍的優點,發射勃朗寧9mm手槍短彈(又稱9×17mm手槍彈、0.380英寸ACP彈)。
義大利莫斯切圖m1938沖鋒槍(moschetto)
沖鋒槍主要是貝雷塔的M1938A型沖鋒槍,該槍採用了自由槍機式的自動方式,理論射速為600發/分鍾,初速:420米/秒,口徑為9毫米的帕拉貝魯姆手槍彈,M1938A型沖鋒槍全槍長達到了946毫米,槍管長315毫米,空槍重4.2公斤。相比現代的沖鋒槍,M1938A型沖鋒槍的尺寸顯得過大,但是有效射程達到了200-250米。
上圖為二戰義大利陸軍真實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機槍組一挺機槍有正副射手兩人,彈葯手一人,觀察手一人,機槍組9人編制(兩挺機槍加指揮員)就出來了,加上步槍組(指揮配備手槍),整個班組火力編制就是這樣。
武器參數部分來之於:
《現代兵器》1998年10期輕武器系列報道之七義大利輕武器裝備撮要
備註:義大利的戰鬥力遠不如他的裝備來得好,可以說義大利為戰勝法西斯做出特殊貢獻,要是義大利和德國一樣能打,美英法最好還要多傷亡兩三百萬士兵。
㈣ 誰科普下義大利海軍在二戰有什麼輝煌戰績
義大利海軍所承擔的任務其實要比德國盟友多得多,原因有二:
卡巴羅號船員在潛艇上
10月至11月期間,集中改裝了指揮塔,潛望鏡,瞄準系統和柴油發動機空氣系統的義大利潛艇,以法國「貝塔松」為基地,再度出擊大西洋。
這一年之中,意軍總共擊沉了22艘盟國船隻合計83548噸,擊傷5艘共17495噸,代價是損失7艘潛艇,「法阿德裡布魯諾」號、「納尼」號、「塔蘭蒂尼」號、「伽里略」號、「加爾萬尼」號、「馬卡雷」號和「托里切利」號。
1941年1月,德意海軍重新劃分戰區,看不起義大利潛艇的鄧尼茨把大西洋赤道海域(獅子山,馬德拉群島,摩洛哥斯帕特爾角,葡萄牙,亞述爾群島)劃歸對方,目的是讓意軍更多去對付落單的敵船,但意軍仍然堅持在北大西洋活動。
3月,義大利海軍從紅海馬薩瓦基地調回了4艘潛艇,繼續加強大西洋方面的兵力,當月,義大利海軍組建了「比安奇潛艇群」攻擊直布羅陀到利物浦航線上的護航船隊。「比安奇」號擊沉了3艘商船,擊傷2艘。
馬塔潘角夜戰失利之後,義大利海軍部計劃從大西洋調回26艘潛艇,保障西西里到利比亞的航運安全,這對於在非洲作戰的德意軍隊顯然更重要。不過,由於戰事緊急,最終只調回12艘,成功到位的只有10艘,「藍綠」號在直布羅陀外被擊沉,「阿基米德」號在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前又被召回。
1941年12月10日,義大利海軍司令部的貝爾托爾迪海軍上將乾脆通知鄧尼茨,所有義大利潛艇都將返回地中海,不過軸心國態勢的急劇惡化改變了這個計劃。
在美洲海域的戰斗
1941年12月12日,珍珠港事件後,義大利追隨德國對美國宣戰,為了對付這個強大的敵人,德意潛艇部隊有了新任務,12月17日鄧尼茨派出5艘IXC潛艇和7艘VIIC潛艇到美國海域組織以破交為目的的「低音鼓行動」,要求義大利潛艇參加。
2月初,由5艘潛艇組成「達芬奇潛艇群」離開波爾多,2艘「卡爾維」級潛艇—「芬西」號和「塔佐利」號負責佛羅里達和巴哈馬海域,另外3艘潛艇被派往安德烈斯群島以東,這一時期,義大利潛艇的戰績仍然十分靚眼,4月初,意軍取得了擊沉8艘商船、6艘油輪的戰績,卡爾洛·菲齊亞·迪科薩托少校的「塔佐利」號,單艇擊沉6艘約30000噸,完全壓過了參加行動的德國U艇。
5月至6月,第二批4艘義大利潛艇到達美洲海域,活動於巴西聖羅克角外,任務是切斷南美和非洲間的航運。
不過,受到「塔佐利」號戰功的刺激,意軍也出現了一些謊報戰功的情況,主要是恩佐·格羅西少校指揮的「巴爾巴里戈號」,5月20日,他宣稱在巴西海岸附近擊沉美國「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實際上遭攻擊的是美國巡洋艦「密爾沃基」號,而且也沒有擊中。
10月6日,這位少校又取得了另一個輝煌戰果,他宣稱在牙買加弗里敦附近海域擊沉了33000噸的「密西西比」級戰列艦,並稱瞭望哨看到了該戰列艦起火沉沒。
10月30日「巴爾巴里戈號」回到基地,受到隆重歡迎,義大利海軍部在沒有核實戰果的情況下就給格羅西少校頒發了勛章,並晉升他為上校。其實,恩佐·格羅西少校攻擊的是英國小型護航艦「毽子花」號,而且也沒有擊中。
「貝塔松」基地司令羅莫洛·波拉基尼上校質疑這個戰果,昏聵無能的意軍高層深怕丑聞影響士氣,不但不予調查,反而由國防部長出面,任命格羅西少校擔任新的「貝塔松」基地司令,後來乾脆任命他為在大西洋的義大利潛艇艦隊司令。
真正的英雄被埋沒了,「阿基米德」號在艇長薩卡爾多中尉指揮下擊沉20043噸的英國運輸船「奧朗塞」號,次日又擊傷希臘輪船「奈亞·埃拉斯」號。1943年3月14日,「達芬奇」號取得了義大利潛艇的最重要勝利,用魚雷擊沉21517噸的英國遠洋班輪「加拿大女皇」號,地點在幾內亞灣的帕爾馬斯角,這是一次戰果輝煌的出航,該艇在歸航前還擊沉了另外5艘盟國船隻。然而腐敗的義大利海軍部對此視而不見,既不頒發勛章也不晉升,5月23日,王牌潛艇「達芬奇」號在比斯開灣被擊沉,包括普里亞洛吉亞艇長在內全員陣亡。
㈤ 為什麼義大利二戰中的作用都不怎麼樣
義大利整個二戰中,表現的相當糟糕,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以前也有過很多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意軍的裝備十分低劣,對於那個時期來說,意軍陸軍的重武器尤其差勁,包括坦克火炮等等,其實在意軍中,不乏勇敢的士兵和軍官,但是低劣的武器使他們的勇敢都變得毫無意義了。即使在海空軍中,也有同樣的問題。
此外意軍很大的問題就是訓練不足,由於墨索里尼的大規模擴軍計劃,很多部隊接受的訓練都很差,而且為了造出更多師的番號,「領袖」還把一個師編制中的三個步兵團改為兩個(這樣可以多組成一些新師),後來當發現問題的時候,就用黑衫軍來彌補,而這些部隊的作戰能力大都更差一些。
還有就是義大利高級軍官的問題,德國人對此相當看不慣,在北非的意軍士兵缺食少彈的時候,高級軍官們居然還吃著幾道菜的正經西餐!這樣的一支軍官隊伍怎麼能領導部下贏得勝利呢?在大戰中,除了少數意軍高級軍官外,大多數意軍軍官都是平庸之輩,而且這種平庸的水平比德軍中平庸的軍官還要差一個級別。
關於義大利海軍,其實同樣有出色的表現,尤其是潛艇和魚雷艇部隊,以及蛙人部隊,但是總的來說仍然是不能令人滿意,一方面意海軍在與英國海軍作戰中,本能地帶有一種畏懼心理,另一方面他們還是受困於技術能力,比如雷達的使用,以及戰略思維問題,比如航空母艦的建造等等,而且到了戰爭後期,更受到燃料限制,加上意海軍高層中普遍存在的對戰爭不熱心的情緒,他的失敗也是可以理解的。
意空軍在開戰時期的裝備同樣糟糕,在德英等國已經普遍使用單翼戰斗機的時候,意軍卻還裝備著大量的CR42等雙翼戰斗機,這些飛機很快就被證明是毫無用處的,只能拿來做做對地支援機。而在擁有了比較優秀的裝備(如RE。2005,MC。205)後,義大利的優秀飛行員們證明了他們不輸給任何對手,無論是德軍還是盟軍,但是這些武器都出現的太晚了,再加上一直困擾這義大利人的工作效率低下(部分原因是因為缺乏原料)問題和燃料問題,很多新裝備都沒有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義大利人對於這場戰爭始終並不是那麼熱心的,至少相當數量的普通人是如此,即使1942年北非最輝煌的時刻,大多數義大利人對於和美英交戰這件事情仍然是非常擔憂,歡欣鼓舞的只是極少數人而已。一個對戰爭不熱心的國家,他的軍隊是很難有最高昂的作戰意志的,雖然意軍各軍種中都不乏勇敢之士,但是整個國家卻並沒有真正地接受戰爭。
㈥ 在二戰中,義大利人的表現
義大利人的表現糟糕透頂,軸心國中最差的是義大利,墨索里尼宣稱的要實現羅馬的復興,放屁,人們把這個帝國主義國家叫做「窮光蛋帝國主義」。
我不否認二戰中的義大利有勇敢的士兵,他們也擁有優秀的軍隊(和平均水平比較),但是總的來說,意軍的裝備太差,軍官的水平相當低,在戰略思想和戰術方面也存在太多問題(如對航空母艦的認識上),本國的戰時經濟組織也是相當糟糕(雖然和資源缺乏有一定關系),最重要的是,義大利人對這場戰爭缺乏戰斗意志,可以說是半被迫地加入戰爭,再加上那一條條一項項的缺陷,還有「領袖」的瞎指揮。意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人操魚雷部隊和一部分空軍部隊,個別意軍陸軍部隊也是很頑強的,不過可惜的是太少了
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人的表現實在不符合一個大國的形象:一戰兵敗波河,差點讓奧匈揍趴下;打落後的衣索比亞,付出了十餘萬人的傷亡;二戰對已經被希特勒擊潰的法國,損兵折將;優勢海軍避戰地中海,被殲於托蘭塔;東非十萬大軍被不足萬余英國人全殲;北非以5敵1,卻全線崩潰;遠征弱小的希臘,卻喪師辱國。
希特勒這樣評價義大利人:我用5個師就可以征服義大利。
近現代義大利人為何這么沒有戰鬥力?,難道這是一個被文明過度軟化的民族?也許可以從義大利防守反擊的足球風格看出一斑:功利、懦弱、保守!有人說義大利不可忽視,有人說義大利就是拖軸心國的後腿。
㈦ 二戰義大利都幹了什麼
1)發動侵俄戰爭的時間受到了延緩。
2)一部分的德軍(克萊斯特部)在巴爾干戰役後又立即加入侵俄的南線,來不及休整,作戰受到影響。
同樣在北非戰場上的失敗,使得希特勒將隆美爾派到北非,但相信失去了「沙漠之狐」雅號而在蘇德戰場上的隆美爾其價值應遠遠大於在沙漠中的作用。
反而義大利有對同盟國作了間接的貢獻:
1)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
2)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
3)北非戰役使聯軍有了用武之地並為未來奠定基礎。
為什麼意軍的表現如此糟糕,甚至有令人作嘔之感,凱塞林元帥在其回憶錄中有著詳細的解釋,概括如下:
1)義大利全國上下從來不對戰爭採取認真的態度,這與其民族性有關。
2)墨索里尼本人的政績都是虛有其表,經不起考驗。
3)義大利無意充分利用起戰爭潛力,造成許多浪費。
4)義大利軍官缺乏職業精神,不務正業。
綜上所述,義大利的參戰對德國來講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在二戰中它的作用是常「幫倒忙」,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敵戰」墨索里尼正相反,感情用事得狠,可國家大事的決定不可意氣用事,必須冷靜合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就是義大利吧!
希特勒曾說:義大利為什麼要加入法西斯?擊敗他,我需要兩個師的兵力,保護他,我要十個師的兵力。
附:
義大利二戰期間「軸心國」之一
軸心國(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 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佔領國。名稱源於1936年11月1日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條約》簽定後不久對此評價的一次演說:「柏林和羅馬的垂直線不是壁壘,而是軸心」,因柏林和羅馬在同一經度線上,因此,後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稱為「軸心」,參加國稱為「軸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