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親愛的 義大利歌詞含義
一般都是講caro mio,但是一般很少很少這樣子講的,一般都是講amore mio或者amo,就是愛人的的意思,現在在義大利的年輕人都是講amo,不管是男的還是女的。。。
B. 論述義大利歌劇發展的歷史
歌劇的興起,首先在義大利。
17世紀義大利在政治上無為、商業上低迷的狀態,並沒有湮滅它的藝術熱情和創作活力,也沒能削弱其保持己久的「音樂大國」的地位。這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義大利一直是盛產旋律的國度;第二,義大利是歐洲新穎的和多樣化音樂品種的實驗園;第三,義大利始終保持了一批以培育音樂新品種為天職的才華橫溢的作曲家與歌唱家;最後也是比較特別的原因是,還有一批出於各種理由但客觀上為音樂事業提供了支持的貴族庇護者與投資者。因此,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義大利有條件甚至有責任把歌劇作為世紀禮品,奉獻給整個歐洲,並使之為此激動不已。
義大利的歌劇,可以分為佛羅倫薩歌劇、羅馬歌劇、威尼斯歌劇和那不勒斯歌劇。這些不同區域、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歌劇,所產生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一、佛羅倫薩歌劇
16 世紀下半葉,在佛羅倫薩出現了一個稱之為「佛羅倫薩卡梅拉塔(即沙龍)會社」(也稱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非官方的音樂研究團體,其成員以貴族身份的青年詩人和作曲家為主。是他們第一次敲開了歌劇的大門。這個藝術集團由巴迪伯爵主持,研討的中心內容是,如何把音樂與戲劇更好地融合起來,以產生更大的藝術感染力。他們在認真研究了希臘音樂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希臘音樂之所以能產生極大的感染力和強烈的演出效果,是因為希臘音樂是單聲部的旋律,這種旋律開發了嗓音的音區、音高起伏、節奏變化等自然表現力,這就能決定性地影響與支配聽眾的感情。相反,以往那種用不同聲部演唱不同旋律和歌詞的方式,聽眾無論如何是難以聽清歌詞從而理解人物的,這種音樂充其量只能是器樂合奏。因此,他們選擇了為歌詞譜曲的正確方法:一種用音樂在「講話」的歌唱方式,即用獨唱旋律來強化和表現演員語言的抑揚頓挫。
佛羅倫薩藝術集團里對歌劇做出較大貢獻的有尤利奧· 卡奇尼(Caccini Giulio1551 一1618 年)、賈科波· 佩里(Peri Ja copo1561 一1633 年)、埃米利奧· 德· 卡瓦利埃利(Cavalieri Emilio De155O 一1602 年)等,他們是歌劇這塊處女地的拓荒者。
卡奇尼是職業歌唱家兼作曲家,甚至還是演奏家,這種多重身份對他從事歌劇事業起到了特殊而有利的作用。卡奇尼開創了一種新的依據歌詞音節的歌唱性風格,力求吐字清晰靈活,並用數字低音加以伴奏,從而成為宣敘調(朗誦調)的創始人之一。他還在旋律線的適當地方加上裝飾音,形成了16 世紀歌唱時的炫技方法。卡奇尼在(新音樂)這本歌集中,輯錄了大量有新風格、用數字低音伴奏的單聲部歌曲。對此,他闡述說:「為了更好地創作和演唱歌劇,最重要的在於懂得理念、語言,帶著情趣和感情去領悟它所表達的思想主題,還須了解復調音樂使用的對位法」。這些歌曲和作者的新理念,為歌劇的形成展示了一種可以效法的模式,激發了後來者的創作活力與靈感。卡奇尼對聲樂有著很高的造詣,他還是美聲唱法時期第一代有影響的聲樂教育家。關於他在聲樂教育方面的成就,我們在下面還將專門介紹。
佩里同卡奇尼一樣,也是歌唱家兼作曲家,他曾在一部幕間劇中成功地扮演了傳奇性的歌手阿里昂。不過,他在歌劇創作上的成績要更大些。佩里以在歌劇創作的實踐中確定了宣敘調的風格而聞名。他很成功地創造了一種介乎於一般的歌唱與說話之間的宣敘調,人聲在協和音程和不協和音程進行中,數字低音保持穩定不變,用以模仿說話的連續進行。這種宣敘調聽上去象音高不停變化中的自由朗誦。不論是宣敘調、詠嘆調,還是其他單聲部的獨唱歌曲,佩里都根據歌劇的需要,創造了具有戲劇性的樂匯。
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研究成果,不只是小范圍內的沙龍式的坐而論道,而且確實付諸了實踐。在一定意義上說,在他們的客廳里,誕生了義大利歌劇。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初衷是恢復希臘音樂,但實際上他們卻創造了一種既符合自己的理想與追求,又具有時代特徵的嶄新的藝術體裁。這種偉大的貢獻,也許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1597 年,在佛羅倫薩上演的《達芙內》,被認為是義大利也是歐洲的第一部歌劇。這是由同是佛羅倫薩藝術集團成員的奧塔維奧· 里努奇尼(作詞)和佩里(譜曲)聯袂創作的。《達芙內》取材於古希臘的愛情故事,內容中閃爍著人文主義的火花,劇中的歌曲都是單聲部的聲樂曲,多為節奏自由舒緩的宣敘調,也有歌唱性較強的歌曲,音樂風格新穎,很好地表現了歌詞的思想。
1600 年,他們又繼續合作,在佛羅倫薩上演了為王室婚禮創作的《尤麗狄茜》 。這是一部家喻戶曉的歌頌奧菲歐和尤麗狄茜愛情的神話故事,為了喜慶場合的需要,結尾改成了大團圓。佩里在《尤麗狄茜的音樂》一書中,解釋了該劇多種風格的單聲部歌曲,如達芙內的一首典型的新宣敘調,開始感情平穩,旋律舒緩協調,當唱到尤麗狄茜被蛇咬時,旋律變得激動,不協和音程增多,和聲也有了突然的變化;詠嘆調《蒂爾西之歌》安排在一首交響性的音樂之中,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終止式的和聲性較強。卡奇尼也為《尤麗狄茜》寫過部分音樂,與佩里的戲劇性音樂相比,卡奇尼的《尤》 劇音樂更富於旋律性和抒情性。佛羅倫薩的歌劇,具有了義大利最初歌劇的一般特徵,並形成了有佛羅倫薩特色的田園式的優美清雅的藝術風格。在《達》劇和《尤》劇之後的近30 年內,佛羅倫薩只上演了為數不多的幾部歌劇。歌劇的中心開始向羅馬轉移。
二、羅馬歌劇
羅馬歌劇的題材偏重於神話寓言故事,具有較濃厚的宗教色彩,舞台美術追求奢華富麗的效果。
前期羅馬歌劇的主要作者是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卡瓦利埃利。他是佛羅倫薩的貴族,在公爵宮廷負責藝術事務,他既是文化官員,也通曉業務。他作為佛羅倫薩藝術集團的成員,曾在佛羅倫薩上演過幾部篇幅短小的歌劇。早在1600 年,他就創作了(靈魂與肉體的表現)一劇,並在羅馬上演。這是一部道德劇,以寓言故事的手法,宣揚了宗教的理念。在卡瓦利埃利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由於自己的官方身份,而有意識地去表達與迎合統治者的思想,但(靈)劇的音樂創作仍體現了卡瓦利埃利在佛羅倫薩藝術集團中的追求。
1623 年,喜愛和提倡歌劇藝術的教皇烏爾班八世在羅馬即位,他的上台對奠定羅馬歌劇在義大利的領袖地位具有很大的影響。烏爾班家族在支持歌劇發展上,確實做了不少實事,包括主持修建了能容納3000 名觀眾的歌劇院,研製了供歌劇舞台使用的機關布景等。由於羅馬是教廷和王室的所在地,因此羅馬歌劇崇尚奢侈浮華的場面,更能迎合貴族的情趣,滿足他們的虛榮心,這與佛羅倫薩歌劇的風格大相徑庭。
這一時期的歌劇大多是根據史詩創作的神話劇和聖人劇。1634 年,由後來成為教皇克雷芒九世的尤里奧· 羅斯皮里奧西創作台本,斯特凡諾· 蘭迪譜曲的《聖阿萊西奧》 ,在新落成的羅馬歌劇院開幕典禮上演出。劇中描寫了中世紀一位羅馬「聖人」的故事,其主題仍是宗教道德的說教。1662 年,由多梅尼科· 馬佐基創作的《 阿多內的鎖鏈》 在羅馬上演,這是一部被普遍認為是典型的「羅馬式」風格的歌劇,它既逢迎了教會,又取悅了貴族,舞台效果十分豪華富麗。晚期羅馬歌劇的主要作曲家是路易吉· 羅西,他在1647 年創作了在當時被廣泛用作歌劇題材的《奧菲歐》 。在《奧》 劇中,古老的題材只不過是一個空筐,裡面裝的卻是時髦、怪誕等期望引起轟動效應的流行素材。
羅馬歌劇在音樂創作上,還有些值得稱道的優點。如宣敘調和詠嘆調的區別更為明顯,宣敘調更加語言化,而詠嘆調則旋律性更強;《阿多內的鎖鏈》不僅棄了宣敘調中過於枯燥乏味的成分,而且它的歌劇前奏曲成為後來普遍採用的歌劇序曲的早期形式。但是,由於羅馬歌劇思想主題上的局限性和貴族化傾向,使它逐漸切斷了與廣大市民的聯系,在竭盡奢華中榨盡了自身的活力,終於慢慢淡出歌劇舞台,並沒有進一步地發展。而羅馬歌劇衰敗的直接原因是1644 年烏爾班八世的去世,他的政敵把烏爾班家族連同歌劇一起驅逐出羅馬。
三、蒙泰威爾第
此時的義大利,出現了一位對推動歌劇事業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偉大作曲家,這就是在牧歌創作中已聞名遐邇的蒙泰威爾第。蒙泰威爾第早期主要從事牧歌創作,並由此享有很高的聲譽。巧90 年至1612 年,出任曼圖亞公爵的樂師、樂長,此間,創作並上演了歌劇《奧菲歐》(1607 年)和《阿麗安娜》( 1608 年)。1612 年到威尼斯,翌年任聖馬可大教堂樂長。在威尼斯他生活了30 年,直至以76 歲高齡去世。在此期間,他為教堂和歌劇院創作了約10 部歌劇,其中包括《唐克雷蒂與克羅琳達之戰》 ( 1624 年)、《尤利西斯回鄉記》( 1641 年),他於75 歲高齡時創作的《波佩婭封後記》 堪稱經典之作,在人物性格的刻劃與音樂形象的塑造上,勝過他以前的任何作品,並成為17 世紀的歌劇傑作。
與這一時期義大利其他歌劇作曲家相比,蒙泰威爾第有兩大特點:
其一,蒙泰威爾第是一位感情豐富並把自己的感情投人到歌劇創作中去的激情型作曲家。蒙泰威爾第認為,音樂不是一種技巧性結構的藝術,它給人的不應只是感官上的愉悅,而更應該全面表現人的心靈和情感。以前的音樂只滿足於表達人的憂郁、悲傷、希望、寧靜等情緒是遠遠不夠的。音樂特別是歌劇音樂,還應該表達人的憤怒、恐懼、失望、仇恨等激烈復雜的內心世界,形成「興奮激動」的歌劇音樂。據此,蒙泰威爾第認為:「音樂不僅僅是用來指出歌詞原意的,它還應該表現得更深刻」。這種「深刻」體現在對人物活動變化的思想感情的細致刻畫上,體現在人物過去、現在與將來的思想感情的有機聯繫上。在歌劇創作的實踐中,蒙泰威爾第把這些原則訴諸於各種藝術形象,使這些形象富於色彩,動人心魄。特別是在他妻子病重和去世前後,他把自己親身體驗過的悲痛欲絕、令人心碎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融入作品中,而這種生離死別的心境與劇中的情節和人物正相吻合。當他的《奧菲歐》 和《 阿麗安娜》 。相繼問世後,那些活生生的、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使幾千名觀眾為之悲哀哭泣。蒙泰威爾第的這一藝術特性在《 奧菲歐>的宣敘調(你與世長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奧菲歐是古代的詩人歌手,他的音樂使岩石、樹木與猛獸都為之感動。當他得知妻子尤麗狄茜的死訊後,決定隨她同去:
你與世長辭,我的愛妻,
我尚留在人間,你卻離我而去,永遠離我而去。
你決不會再回來,而我一息尚存。
不,不,假如詩句能動人心拄,
我將大膽地走進最深的地獄,
使冥王回心轉意,我將帶你重見天日。
要是殘酷的命運拒絕了我,
我將和你一起留在陰間!
在這首宣敘調中,蒙泰威爾第把歌詞譜成了極為悲傷的吟誦,調動許多音樂創作手法,表現情感的力量,發揮人聲的特長,使歌曲充滿了強烈的感情和凝重的悲劇氣氛,成為典型的「蒙泰威爾第式感情」的歌劇音樂。
其二,蒙泰威爾第的傑出貢獻還在於,他是第一個把戲劇性的歌劇音樂定型化的作曲家。在蒙泰威爾第的歌劇音樂中,所有的表現手法都是為戲劇服務、取決於戲劇需要的。這些戲劇性的表現手法包括:第一次在歌劇音樂中引人了類似「主導動機」的手法(如《奧菲歐》);採用戲劇性的歌詞,並堅持通過音樂形象透析人物的心靈,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突出高音聲部,擴大和豐富獨唱聲部;強調宣敘調的表情性等。特別需要提到的是,蒙泰威爾第在他的歌劇中首次使用了由約40 件樂器組成的管弦樂隊,樂隊的編制也根據了劇情和角色的需要。而在此之前像佩里等人的歌劇,只用了琉特琴、羽管鍵琴等幾件樂器。蒙泰威爾第歌劇音樂的這些創作特色,成為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被後人效法的原則,並使他不僅成為義大利歌劇的傑出作曲家,也是17 世紀整個歐洲的偉大作曲家。
四、威尼斯歌劇
威尼斯作為歐洲歌劇活動中心的地位,大約是在17 世紀三、四十年代形成的。威尼斯歌劇與羅馬歌劇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甚至與佛羅倫薩歌劇也在很大程度上不盡相同。這些區別首先與威尼斯傳統的商業氣息相關。
盡管威尼斯的商業活動在17 世紀已經萎縮,但是城市的商業意識並沒有因此而消亡。這種傳統的商業氛圍在這個城市的歌劇活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義大利的其他城市,歌劇的演出場所一般設在宮廷或貴族府邸的小劇場,觀看歌劇演出一直是社會上層人士的專利。而在威尼斯,採取了更為民主的形式,歌劇院向公眾開放。歌劇院在一般情況下,不再接受貴族贊助,而採取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在1637 年,威尼斯建成第一個名為「聖卡西亞諾」的歌劇院,在以後的3 年時間里共興建了三個大型的公共劇場,最多時這個只有14 萬人口的城市,竟然擁有8 家劇院。歌劇院是所有愛好者的「共同體」:貴族占據包廂,中產階級購票人場,人場券為4 里拉,雅座加付2 里拉,一般市民則可免票人場,不過大多數是「站票」。威尼斯的歌劇院從興建起,就帶有與這個商業化的城市相匹配的經濟性質。這就決定了威尼斯歌劇必須向廣大市民開放,它的內容與形式必須與市民階層的審美情趣相適應,否則就無法生存。
從商業的角度看,歌劇院在較短時間里的接連興建,是因為有著大量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市場前景。事實也正是如此。17 世紀中葉威尼斯的歌劇演出,簡直到了萬人空巷、盛況空前的地步:包廂里是雍容華貴、附庸風雅的貴族與他們濃妝艷抹、花枝招展的妻女,池座里擠滿了船夫、小商販,不同身份的觀眾共居一堂;嘈雜的說笑聲、熱烈的鼓掌聲、放盪的口哨聲、嘖嘖的飛吻聲此起彼伏;包括神甫、貴族在內的狂熱的歌劇迷,時而呼喊著所崇拜的歌手的名字,時而跳上舞台扮演起劇中的角色。從積極的意義上說,威尼斯的歌劇,確實成了廣大市民的精神食糧。
由於歌劇院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這就大大刺激了歌劇事業的發展。歌劇作曲家、歌唱家和樂隊身價信增,歌劇作品大量產生,從17 世紀30 年代的世紀末的70 多年裡,竟上演了350 多個劇目。作為這一現象的副產品,接連不斷的演出造成了演員與樂隊的向外分流,劇中的人物被迫減少。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一般的劇院已雇不起較大型的樂隊。
這一切都形成了威尼斯歌劇的自身特色:民主化、市民化、商業化和娛樂性。
從威尼斯歌劇的藝術風格來看,它具有這樣一些特徵:歷史題材的劇目成為最成功的歌劇;抒情詠嘆調得到長足的發展;美聲唱法在歌唱中被普遍採用;劇情的發展趨向復雜;劇本的結構逐步嚴謹,一般為3 幕,每幕又分若干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舞台的布景裝置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可以模擬海戰、暴風雨、諸神、行進中的大象獅子,還可升降活動。威尼斯舞台美術的一些優秀成果,一直到19 世紀仍被沿用。
1637 年,由費拉里和馬內利創作的歌劇《安德羅梅達》 在新落成的聖卡西亞諾歌劇院公演,標志著威尼斯歌劇的開端。這部歌劇成本不高,費拉里兼演奏樂器,樂隊只有12 人;演員共6 名,其中包括馬內利和3 名閹人歌手。(安)劇和以後許多威尼斯歌劇(包括蒙泰威爾第的歌劇)一樣,演員和樂隊人數較少,部分原因與歌劇院考慮其經濟效益有關。
威尼斯歌劇的主要作曲家是兩位蒙泰威爾第的學生,比爾· 弗朗切斯科· 卡瓦利(Cavalli Pietro Francesco1602-1676 年)和安東尼奧,切斯蒂(Cesti Antonio1623-1669 年)。
卡瓦利共創作了42 部歌劇,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威尼斯對歌劇作品的需求。卡瓦利的代表作品有《泰蒂和佩雷奧的婚姻)( 1639 年)、(迪多女皇)( 1641 年)、(埃吉斯托)( 1643 年)、(情人埃爾科蒂)( 1662 年)等。1649 年,他創作了最著名的一部歌劇《 伊阿宋》 ,其中的詠嘆調和宣敘調開始形成明顯不同的兩種風格。卡瓦利的歌劇音樂注重戲劇性,擅長心理描繪,特別是詠嘆調富於旋律性、歌唱性,十分精彩,宣敘調雖缺乏蒙泰威爾第的變化與細致,但仍自然流暢。
與卡瓦利的風格不同,切斯蒂的歌劇更著意追求抒情性、裝飾性。他試圖恢復和發展義大利固有的純音樂因素,講究旋律的優美流暢,對作品精雕細刻。因此,歌劇中的詠嘆調得以發展,而戲劇性稍有減弱,作品缺乏氣勢和力度。切斯蒂的主要作品(奧隆泰阿》(1649 年),曾在威尼斯、羅馬、佛羅倫薩、米蘭、那不勒斯等地長期公演,是17 世紀演出場次最多的歌劇之一。1667 年創作的具有典型巴洛克風格的宮廷歌劇《 金蘋果》 ,是切斯蒂的代表性傑作。這部為王室婚禮專門創作的歌劇在上演時,甚至特地為此修建了一座能容納5000 名觀眾的大劇院。全劇共5 幕,有多達25 段的詠嘆調,充分發揮了歌唱家的技巧。演出陣容龐大,舞檯布景與裝置十分豪華。
威尼斯歌劇後期的主要作曲家是彼得羅· 西莫內· 阿戈斯蒂尼(約1635-1680 年)和安東尼奧· 薩爾托里奧(1630 - 1680 年)。他們力圖創立一種通俗風格的新詠嘆調,並採用了具有表情功能的花腔段落。前者的代表作是(塞賓族婦女受辱記),後者則有《阿代拉伊德》。
至17 世紀中葉,義大利歌劇在威尼斯基本上定了型,在以後的約200 年中,歌劇的形式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些體裁上的最主要的特點有:獨唱成為歌劇的主要歌唱形式;詠嘆調與宣敘調實現了分離,而詠嘆調日益受到作者的重視及觀眾的歡迎;新的美聲唱法在歌劇演唱中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音樂與歌詞的關系,由最初佛羅倫薩藝術集團堅持的音樂從屬於歌詞,逐漸發生了變化,開始出現音樂凌駕於歌詞之上的傾向。
五、那不勒斯歌劇
17 世紀約80 年代,義大利的歌劇中心移向那不勒斯。那不勒斯歌劇最初受到威尼斯歌劇的影響,卡瓦利、切斯蒂等人的作品曾在那不勒斯受到歡迎並引起轟動。以後,那不勒斯歌劇得到長足發展,逐步取代威尼斯成為義大利新的歌劇活動中心。那不勒斯歌劇直至18 世紀中後期,仍保持著旺盛的活力,一批批成果卓著的那不勒斯作曲家的足跡,遍布歐洲各地,對歌劇在全歐的推廣與普及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那不勒斯歌劇的總體風格是:具有幽默、明快和富於活力的喜歌劇特色;注重優美典雅的外在形式,戲劇性的力度相對減弱,但優美的音樂又足以補償一切的不足。
那不勒斯歌劇的創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作曲家是亞力山德羅· 斯卡拉蒂(Scarlati Alessandro1660-1725 年)。他出身音樂世家,1679 年在羅馬上演了第一部歌劇《無知的過錯》,並獲得成功。他由此擔任了正住在羅馬的瑞典女皇克里斯蒂娜私人劇院的指揮,在此期間創作了《真誠的愛情》 (1680 年)、《龐貝大將》(1683 年)。1684 年抵達那不勒斯,任總督宮廷的樂長,創作了《皮羅和黛梅特寥》( 1694 年)、《十人團的垮台》( 1697 年)等40 多部歌劇。1702 年起任羅馬聖瑪利亞大教堂樂長。1709 年返回那不勒斯任原職,並兼任一所貧民音樂學院的院長直至去世,此間,他創作的重要作品有《蒂格拉內》( 1715 年)、《光榮的勝利》( 1718 年)等。
斯卡拉蒂是一位高產作曲家,共創作了115 部歌劇,列當時的歌劇作曲家之首,題材大多取自生活喜劇或歷史傳說。另外,還寫有700 余首康塔塔、清唱劇、彌撒曲等。斯卡拉蒂對歌劇的貢獻,一是強調歌劇是用音樂表現的戲劇,必須突出音樂在歌劇中的核心地位,人物的感情發展完全可以用音樂加以反映和概括,形成典型的音樂形象。與音樂相比,歌詞只是一種提示,並不起關鍵的作用。因此,聲樂在他的歌劇中占絕對優勢;二是創造了「清宣敘調」(也叫「白話宣敘調」)的歌唱形式,主要用於大段的獨白和對話,只用一兩件樂器作伴奏,使其起到劇情展開過程中的媒介作用;三是採用了A 一B 一A 式的返始詠嘆調,用以表現人物的矛盾心情,形成了一種確定的對稱程式;四是發展和固定了歌劇的序曲形式,他的歌劇序曲由快速、歌唱性的徐緩和舞蹈性的快節奏三部分組成,成為以後歌劇序曲的一種定式;五是建立了管弦樂完備、各有四個聲部的樂隊,並根據每件樂器的特色演奏不同情緒的音樂,這一樂隊編制及配器方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被應用。
斯卡拉蒂是一位勤奮嚴謹且有才智的作曲家,表現出對嚴肅戲劇理想的執著追求,因此被稱為「嚴肅的斯卡拉蒂」。曾有一段時間,他的作品並不受公眾歡迎,但他在圈內卻備受推崇,並對包括亨德爾在內的一批作曲家產生過重要影響。雖然斯卡拉蒂和後期的那不勒斯歌劇作曲家所創作的歌劇中,有的成為「集錦歌劇」,在某種程度上屬於音樂會的性質,歌劇的戲劇性因素已逐漸淡化,但這並不妨礙斯卡拉蒂在義大利歌劇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傳承作用。18 世紀上半葉,那不勒斯歌劇和義大利其他地方的歌劇一樣,發展了歌劇音樂抒情的一方面,並更多地依靠歌唱家的獨唱技巧和豪華的舞台裝飾。歌劇逐漸背離了佛羅倫薩藝術家刻畫心理、表現性格的初衷,滑向了愉悅感官的質量低谷。
歌劇繼17 世紀中後期在體裁形式上大致定型後,那不勒斯時期又對宣敘調和詠嘆調做了進一步分化。宣敘調分為:一、清宣敘調,即「白話宣敘調」,演唱時接近於說話,只用簡單的和弦式伴奏;二是有助奏的宣敘調,也稱「有伴奏的宣敘調」、「樂器宣敘調」,多用於緊張的戲劇性場面,獨白或對白時的感情變化,由樂隊奏出。詠嘆調的分類較為繁雜,從伴奏形式上分,有無伴奏詠嘆調和有伴奏詠嘆調;從感情色彩上分,有激情詠嘆調、哀怨詠嘆調、詼諧詠嘆調等;從音樂風格上分,有田園舞曲詠嘆調、朗誦口語詠嘆調等。另外,在斯卡拉蒂的作品中,還出現了一種介於宣敘調和詠嘆調之間的「詠敘調」,意思是像詠嘆調那樣的宣敘調。這一形式到瓦格納時,發展為自由詠嘆調。至18 世紀中葉,這些大體上定型了的形式,成為以後歌劇創作的基本要素。具有以上特徵,並以神話和英雄傳奇故事為題材的17 世紀、18 世紀義大利歌劇,在音樂史上稱之為「正歌劇」。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幫到您,歡迎您登陸我們的網站,查詢全國各大城市最新、熱門演出信息
具體請點擊:http://www.chinaticket.com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