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缺物質不缺裝備的義大利,為何二戰期間戰鬥力那麼弱
義大利雖然作為二戰法西斯軸心三國之一,但戰場表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主要由於希特勒率領的納粹德軍和軍國主義日本的強悍表現,對比之下使得義大利自慚形穢。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當中搞出了不少笑話,比如說自己的海軍艦艇居然把自己的空軍元帥打下來了,因為撬不開彈葯箱舉手投降,沙漠裡面煮通心粉等等。義大利在1943年11月份就投降了,是三大軸心國裡面最早投降的。所以給人們一種印象,義大利太慫了。
但如果戰爭威脅到了義大利士兵生命的話,他們也會爆發出強悍的生命力,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當中。納粹軍隊已經被蘇軍打敗,准備後撤,蘇軍在頓口布下了口袋陣。基本上沒有軍隊可以從這個口袋陣突圍成功,而義大利一支軍隊硬生生憑借著拼刺刀撕開了一條口子,4千人突圍成功。又如在北非戰場,義大利軍隊把英國的第二十二裝甲師打得丟盔棄甲,也是可圈可點的。
Ⅱ 義大利能跟德國、日本合稱法西斯三巨頭,為何當年卻連小小希臘都打不過
因為義大利當初在跟希臘作戰的時候,無論是地理優勢還是軍隊方面,或者後勤補給方面都沒有有利的條件,所以在攻打希臘的時候屢屢不順,而他本身的實力其實在法西斯三巨頭當中也是最弱的。義大利開始與德國合作的時候,德國將自己的軍隊布置在了羅馬尼亞油田附近,保證了自己充足的後勤補給,而這個時候卻沒有對義大利開放,這就使得他在後勤補給方面嚴重不足。
綜合這些因素,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義大利軍隊都不佔優勢,這也最終導致了失敗。本身義大利的軍事實力比希臘還是要強悍許多的,但最終會輸客觀因素還是不可忽視的,而一支軍隊無論再強大,只要是侵略者,必然會遭到他國士兵的奮力抵抗,失敗也是必然的。
Ⅲ 義大利為什麼是二戰中最先投降的國家
二戰爆發,義大利是軸心國集團(由德國、義大利、日本組成)中的一個國家。義大利最先投降原因包括:工業實力最弱、墨索里尼領導的軍隊戰鬥力低下、人民迫切結束戰爭。具體分析如下:
Ⅳ 一戰後義大利的經濟為什麼會衰退
義大利雖然是戰勝國,但因為它在一戰中的行為,並未在分贓大會里得到多少好處,義大利想抗議也沒人理。國內外的矛盾的合力加劇了經濟的衰退。義大利是最早產生法西斯的,在經濟危機之前。因為國內外的矛盾,社會現狀惡化,民族主義情緒嚴重,於是就有了法西斯的產生。
【相關歷史】
1922年10月底,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上台執政,把向外擴張作為其政綱的核心。法西斯黨領袖、政府首相墨索里尼急切想征服新的殖民地,以證明義大利已變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但是軍隊卻非常不爭氣,幾乎每一次大戰役都是氣勢洶洶地去,損兵折將而回。
1923年,墨索里尼確定擴張方法,把大而弱的衣索比亞作為擴張的首要目標,叫囂必需征服埃國,以建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殖民帝國。但是直到1935年,做事猶豫不決的墨索里尼才決定作戰。10月2日,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宮宣布戰爭總動員,囂張地宣稱:已經忍耐了13年了不能再忍了裝備精良的義大利軍隊在南北兩線投入20多萬軍隊、數百輛坦克和大量飛機,准備一舉拿下埃國。當時的埃軍的武器只有步槍、數千挺機槍和幾百門老式輕型火炮,根本沒有坦克和能作戰的飛機。兩國實力相差懸殊。然而,事情卻超出墨索里尼預想。意軍在迅速攻佔幾個城市後,就連連受到埃國軍隊的阻擊,以至於當時意外交大臣齊亞諾都悲觀地說,要打勝這場戰爭是不可能的。
1936年5月,瘋狂的義大利法西斯竟用瓦斯彈、芥子氣彈等化學武器,向埃國河湖和田野里傾撒毒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佔領埃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建立了短暫的東非帝國」
1939年9月,納粹德國「閃電」襲擊波蘭,歐洲戰爭全面迸發。義大利先是以國內經濟困難和軍事准備缺乏為由,等候有利的作戰時機。還沒等墨索里尼緩過神來,納粹德國的「閃電」作戰已橫掃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
1940年5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32.5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局部割讓土地。有趣的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沉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自願宣布停戰。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不無感慨地說,停戰前兩天還打,讓那麼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1940年6月,英國20多萬遠征軍在敦刻爾克丟盔卸甲、潰退英倫三島。此時,墨索里尼認為搶奪英國非洲殖民地的時機已經到當時,英國軍隊的主力在歐洲,駐非洲和中東的英軍只有10多萬人,而義大利在非洲駐軍近60萬人。意軍企圖以東非的軍隊進攻英屬索馬里,控制紅海南部的出海口;以北非的軍隊進攻埃及,奪取蘇伊士運河。一旦實現目的地中海便可能成為「新羅馬帝國的內湖。」然而,墨索里尼卻完全高估了自己。不到半年時間,駐守北非的數萬英軍憑借幾次漂亮的戰役俘虜意軍達30多萬人,包括百餘名將軍。與此同時,偽「東非帝國」也隨之瓦解。意軍的剩餘部隊中只有納西將軍的余部負隅頑抗一陣,結果還是大敗,4000餘人陣亡,8400名傷殘。鑒於義大利法西斯軍隊大多是投降的多,戰死的少。史書上還是把納西將軍指揮的這一戰役稱為「體面的戰敗」。北非戰場失利後,墨索里尼非但沒有自省,反而責備德國救援不及時,大罵「德國人應記住使我失去了一個帝國」。
Ⅳ 二戰時的德國和義大利都是法西斯國家,為什麼前者那麼強,後者那麼廢
二戰中的義大利人能不能打,不能只看軍隊,還要看看義大利的游擊隊。二戰中的義大利游擊隊,牽制了德軍7個師的兵力,並迫使2個整編師繳械投降,直接導致了德軍在熱那亞、都靈和米蘭一線的崩潰。活捉並絞死墨索里尼的恰恰也是義大利游擊隊。
為什麼游擊隊和正規軍的表現差距會如此之大呢?
根本原因在於,為什麼而戰的問題。
二戰的德國人和日本人,被洗腦很徹底,陷入全民族的瘋狂,完全忘記了什麼是正義。
而義大利人,則沒有如此,為什麼而戰,為什麼要入侵別的國家。出了能給法西斯帶來利益之外,又能給義大利普通老百姓帶來什麼呢?
所以,義大利正規軍在整個戰場上出工不出力,戰果自然就乏善可陳。
可是與納粹德國干起來則完全不同,義大利的苦難是德國人帶來的,義大利人打起來毫不手軟,於是就表現出了天壤之別的戰鬥力。
Ⅵ 法西斯中,為什麼只有義大利最窩囊,最稀爛
因為義大利的實力在法西斯陣營中最差,基本上是聽從德國的,而且在1943年義大利就被迫投降並對德宣戰了 !!!
Ⅶ 為什麼同為法西斯國家義大利不像德國和日本有集中營大
1939—1945年,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國家發動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軍民死亡5120餘萬人,最後以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和歷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主義時代所固有的各種基本矛盾一個也未解決,而又增加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矛盾,戰勝國與戰敗國的矛盾以及帝國主義戰勝國之間的矛盾。隨著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政治和軍事發展不平衡的加劇,軍事實力發展較快的德、意、日三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勢力范圍,使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尖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