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和一戰前立場不一樣

義大利為什麼和一戰前立場不一樣

發布時間:2025-02-16 07:20:11

1. 一戰義大利為何中途改變立場

總的來說是利益導致的。
義大利一直認為自己在同盟中獲利太少,在它進攻阿比西尼亞的戰爭中,德奧也沒有給予援助,在巴爾乾的擴張則遭到奧匈的抵制,與法國的經濟和關稅戰也無利可言,再上英德關系的惡化(意高層有相當強的親英情緒),法國承認了義大利對的黎波里的「權利」等,使義大利與法國最終在1902年簽訂了中立協議(此前還有經濟和殖民地協議等),極大地軟化了三國同盟。由於1908年奧匈合並波、黑兩省的刺激,1909年,俄皇和意王又簽訂《拉匡尼基協定》,由於該協定實際上表明兩國決心共同抵制奧匈在巴爾乾的擴張,這等於意進一步向協約國靠攏。
一戰爆發後,義大利騎牆兩端,兩頭要價,一方面表示願意支援「盟友」;另一方面又與協約國談判進攻奧匈。在協約國「邊境作戰」失利後,意曾暫停與協約國的談判,馬恩河會戰後恢復。由於奧匈不肯過多讓步,而協約國承諾取勝後把原屬奧匈的大片土地和巴爾干、東地中海一些地區給予義大利,因此促成了《倫敦密約》的簽訂,在得到英國的貸款援助後,義大利於1915年5月23日向奧匈宣戰,而到1916年8月才對德國宣戰,可見還是留了「後手」。
綜合來看,如果協約國迅速戰敗,那義大利必然站在同盟國一邊,但正因為當時相持的局勢,才給了意如此表演的機會,當然意國內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英國會勝利,這也起了作用。如果說意耍兩面派,其實也有點冤枉它,畢竟追求國家利益是不能被指責的,只不過它的手段比較不光明正大而已。

2. 義大利在一戰爆發前後的立場是怎樣的

美國:戰爭初期保持「中立」,戰爭中後期,加入戰爭,屬於協約國集團。是戰爭的最大獲利者之一,經濟實力居世界首位。成功的崛起為當時的首要國家之一。戰後又由於國內的孤立主義因素導致在「和談」中沒有取得政治實利,卻意外的取得道德制高點——因鼓吹國際合作而廣受尊重和尊敬。
日本:戰爭的最大獲利者之一,在亞洲的影響力與美國不相上下,但是在世界范圍來說還是個中等實力國家。
英國:一戰的主要參與者,是個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在經濟實力開始衰退了,但仍然是當時的世界霸主。
法國:一戰的主要參與者,當時的首要國家之一。在戰爭中遭到嚴重削弱,但在站後的「和談」中獲利甚多。
義大利:一戰的主要參與者,是屬於中等實力的國家。一戰爆發前後時是同盟國集團的成員,一戰後期轉變立場——和協約國集體一起對付同盟國集團的其他國家。
俄國:一戰前是世界的首要國家之一,一戰期間因革命而退出戰爭,一戰結束初期孤立於世界。

德國:同盟國成員,一戰的主要參與者。戰前的經濟實力僅次於美國,是帝國主義國家中的後起之秀,但是由於戰敗而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奧匈帝國:同盟國成員,一戰的主要參與者,戰前屬於中等實力國家,因戰敗被肢解為奧地利和匈牙利。

3. 我一直不明白一戰二戰義大利都參加而且戰敗了,但是現在沒有多少人指責義大利

義大利投降挺快的。苦難時期的幸福感低,戰爭時代給口飯就是天大恩情,義大利快速投降到底是讓人們勝利的曙光,就像現在我們痛恨日本,卻不會再斥責那些賣國求榮,殺害同胞的漢奸。

4. 一戰和二戰中義大利為什麼像牆頭草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同盟國與協約國這兩大陣營之間的交戰,在戰前為了能夠擴充己方實力,雙方陣營都對義大利及進行了拉攏,而加入先同盟國後又投向協約國的義大利讓人們看起來這個國家並沒有什麼信義。

其實義大利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實屬無奈之舉,因為當時的義大利剛剛統一,國家實力弱小的義大利根本就無法像自己的盟友們那樣具有爭霸天下的實力,在兩大陣營的相互碾壓中,這些歐洲新興國家唯一能做就是自保。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義大利是三大軸心國之一,參與戰爭的。但是後來由於墨索里尼以及義大利軍方的無能,導致了義大利在北非戰場和巴爾干半島的節節敗退,如果沒有德國,義大利早完了。連年戰亂使得義大利人民厭戰,義大利國王也不再相信墨索里尼。

終於,1943年,義大利人民推翻了墨索里尼政府,與同盟國停戰。義大利投降盟國後,迅速調轉槍口對德宣戰,同盟國陣營也同意接納義大利,在戰爭結束時,義大利是作為戰勝國出現的。

(4)義大利為什麼和一戰前立場不一樣擴展閱讀:

一戰時獲得了東北部特 倫蒂諾、上阿迪傑、威尼斯·朱利亞和多德卡尼索斯等地區。

1922年10月31日墨索里尼上台執政,實行長達20餘年的法西斯統治;其間包括入侵衣索比亞(1930~1936年)、幫助佛朗哥在西班牙內戰和與德國結成羅馬—柏林軸心(1938年)、隨後捲入二戰(1939~1945年)並淪為戰敗國。

1946年6月2日全民公投,廢除君主立憲,同年7月12日組成共和國第一屆政府。二戰後,參加馬歇爾計劃、簽署「大西洋公約」並積極參加歐洲一體化進程,系歐盟創始國之一。

5. 義大利,在一戰時為何背叛同盟國而投向協約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義大利加入了三國同盟, 本來義大利在歐洲大陸最主要的敵人是法國和奧地利帝國———與前者在突尼西亞、摩洛哥、利比亞等海外殖民地上存在著尖銳對立; 與後者在領土問題( 如特倫提諾和的里雅斯特) 、在爭奪勢力范圍如巴爾乾地區、亞得里亞海等方面也存在嚴重對抗。

義大利身份的轉變,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就義大利國內而言,民眾一直不滿政府與宿敵奧匈結盟的政策,資產階級也因沒有從與奧結盟中得到何種好處而對奧匈反感至極,因此一旦兩大集團開戰,義大利民眾很難接受義大利站在德奧一方作戰的主張,義大利最終必然倒向“協約國”集團。

6. 德國義大利在1882年便同盟但是義大利參加一戰為什麼在1915年

1、義大利的孱弱和對外擴張政策所決 定的。1871年,長期四分五裂的意大 利實現了統一,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 了有利的條件。但統一是自上而下完成 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這又嚴重 阻礙了義大利經濟進一步發展,造成意 大利的落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 一、農業落後,糧食產量極低,每年三 分之一的糧食靠進口。第二、重工業不 發達,遠遠落後於其它帝國主義國家。 第三、人民生活極端困難,大量貧民逃

因此,義大利有「貧窮的

往外國謀生。

帝國主義」之稱。和其它帝國主義國家 一樣,義大利也積極對外殖民擴張,但 由於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擴張企圖只能 利用大國爭霸來實現,這就註定了意大 利外交政策的動搖不定,誰對它爭霸擴 張有利,它就靠向誰。

2、義大利的國家利益所決定的。意大 利和英、法、俄三國有更多的共同利 益,表現在:義大利對英國得罪不起, 因為其漫長的海岸線經不起英國強大海 軍的攻擊,所以一開始就表示不參加 任何對抗英國的行動。義大利這個「貧 窮的帝國主義」在財政上對「高利貸帝國 主義」的法國有所依賴,特別是1887年 和1895年兩次對衣索比亞的都以失 敗而告終,被迫無條件承認其獨立,並 賠款1000萬里拉,這使義大利財政經 濟出現嚴重困難,這時,法國乘機以貸 款為條件,並施展靈活的外交手腕,使 義大利與法國簽定條約,雙方對各自在 非洲擴張范圍和已取得的利益達成一 致。義大利為了順利地在非洲擴張,也 與俄國達成協議,雙方簽約表示,共同 抵抗奧匈帝國在巴爾乾的擴張,意對俄 在黑海海峽的擴張持「善意態度」,俄對 意在北非的擴張表示理解。

可以看出,一戰爆發前,義大利由於利 害關系,實際上已經從三國同盟中分化 出來,靠向了協約國一方。

3、協約國對義大利領土方面要求的許 諾。一戰爆發後,義大利借口奧匈帝國 對塞爾維亞宣戰沒有同義大利磋商,宣 布「中立」,企圖以參戰為條件,與交戰 雙方討價還價,以便獲得更多的好處。 後來,協約國滿足了義大利的全部要 求,特別是答應給義大利的土地比德國 許諾給義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國 還借給義大利一大筆債款,於是, 1915年5月,義大利向奧匈帝國宣戰, 正式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和一戰前立場不一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在店買東西怎麼表達謝謝 瀏覽:241
印度用哪個疫苗 瀏覽:744
印度人怎麼看待僵屍 瀏覽:324
印尼為什麼發生教堂爆炸 瀏覽:824
中國的近代史中有哪些愛國人物 瀏覽:654
伊朗以色列什麼仇 瀏覽:862
520萬越南盾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21
印尼為什麼是爪哇語 瀏覽:642
去英國留學怎麼查學籍 瀏覽:152
如何取消中國聯通5元1g的業務 瀏覽:220
中國瑪瑙翡翠產地在哪裡 瀏覽:944
義大利人都有哪些品牌 瀏覽:299
亞馬遜印尼站什麼產品好賣 瀏覽:108
中國的衣服名牌有哪些牌子 瀏覽:630
義大利產眼鏡品牌有哪些 瀏覽:399
義大利謝謝中文怎麼說 瀏覽:550
中國又什麼秘密武器 瀏覽:680
牛頓是英國多少世紀的 瀏覽:18
印尼巴士模擬器怎麼登陸手機版 瀏覽:815
印度怎麼去掉紋身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