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沒有廉價報紙

義大利為什麼沒有廉價報紙

發布時間:2025-02-18 21:11:48

『壹』 世界報業史的18~19世紀歐洲和日本報業的興起

18 ~ 19世紀,資本主義在歐洲進入成熟時期。歐洲大陸國家的資產階級陸續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歐洲進入殖民和產業革命時期。亞洲的日本也進入資本主義時期。
在這一過程中,由於製造業的發展,大城市人口巧亂增長。許多國家取消了對選舉權的財產限制,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受過教育的人數迅速增加。市民文化程度和對政治興趣的提高,增加了對報紙的需要。金融資本逐漸形成,能為辦報提供巨額資金。鐵路的廣泛修建加快了運輸、郵遞速度。商品生產的迅速發展使報紙得以用刊登廣告來獲得豐厚的收入。這一切使報紙日益成為社會的需要。
產業革命使與報紙有關的造紙、印刷、電信等領域發展很快。1820年發明新造紙法,紙價下跌1/4。60年代發明用圓筒紙印報。用氯氣漂白使造紙原料從布頭過渡到棉花,後來又發明用木材製造紙漿,解決了廉價紙張問題。歐洲電報開通於1845年,英國與歐洲大陸間的海底電纜開通於1850年,歐洲與美洲間海底電纜開通於1866年。接著通訊社出現。新聞的采訪、傳遞,報紙的組織、機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印刷機械和印刷技術也不斷改進。1831年雙滾筒印刷機問世。1846年發明第1 台高速滾筒印刷機。1863年發明能自動連續進紙的印刷機。1872~1892年間發明了澆鑄排字機。1889年出現能雙面印刷並自動折疊的印刷機。這一系列發明和改進,加速了報紙走向現代化。(見外國印刷史)
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在歐洲一些國家的勝利,對新聞出版物的各種限制陸續取消。報紙的職能從傳遞信息發展成為進行政治斗爭、宣傳教育和表達輿論的工具。新聞出版物從「新聞書」形式的周刊發展為對開或 4開的日報,進而出現大眾化的廉價報紙,具有了當代報紙的形式。印刷業與報業、雜志與報紙逐漸分離。報業從私人辦的小企業發展成為與政黨、工業金融資本密切聯系的有利可圖的大企業。同時, 工人階級的報紙開始出現。
英國 1702年,倫敦出版英國第 1張日報《每日新聞》。這是 1張對開單面印刷的報紙,每頁兩欄,無標題, 反面印廣告。其出版宗旨是「每天提供公正新聞」。它很快成為倫敦權威報紙,出版6000期。
政論作家出現。1704 ~ 1713年,D.笛福出版《評論》,初為雙月刊,後改為 3周刊。它與《手藝匠報》、《檢查者報》成為當時輝格黨與托利黨互相鬥爭的工具。笛福善於以動人和有說服力的文筆議論各種問題,在現代報紙「社論之父」之稱。1719年,他在《每日郵報》上發表《魯濱遜漂流記》,這是世界上第 1部由報紙連載的小說。
由於報紙參予黨派斗爭,1712年執政的托利黨為限制報紙的攻擊,制定了印花稅法案,對每一份報紙、報紙所用紙張、所登廣告均課以重稅,以約束出版業。這種被稱為「知識稅」的限制辦法到1861年才取消。這使英國報紙在此期間形成版面小、發行量小的特點。
1730年以後,倫敦報紙逐漸集中於大書商之手,報紙開始成為社會生活的必需品。18世紀中葉,重要政治報紙的發行均在 1萬份以上。報道面逐漸擴大,廣告開始成為報紙收入中的重要因素。1785年,J.沃爾特第一創辦 《每日天下記聞》,1788年改稱 《泰晤士報》。1803年 J.沃爾特第二接辦後, 善於反映、 引導輿論,使它成了有影響的大報,發行量在19世紀上半葉居全英報紙首位。
1832年, 英國通過了「國會改革法案」。 1833~1861年,對報紙、紙張、廣告的稅收逐漸廢除,報價下降,被稱為「一便士報」的廉價報紙紛紛出現。第 1張成功的廉價報紙是1855年創刊的《每日電訊報》。它的創刊號 4頁,許多新聞只以國名、地名作標題,售價比別的報紙便宜一半。不久由半價報改為一便士報,發行量迅速增長。18世紀末葉,英國開始出現星期日報。
隨著英國進入產業革命,報業也進入擴張時期。1821年,英國有報紙 267家,1861年增加到1102家。經過激烈競爭,到1880年,倫敦有日報18家,英格蘭96家,威爾士 4家,蘇格蘭21家,愛爾蘭17家。此外,還有專業報紙 157家,其中宗教報紙44家,禁酒報35家,幽默報33家,時裝報24家,體育報21家。櫻迅
在法國大革命影響下,英國從 18世紀末葉到 19世紀上半葉出現了脊寬此激進報紙,如 《謝爾溫政治紀事報》、《曼徹斯特觀察家報》。其中有對工人階級進行階級教育、提供各種服務的工人報紙,多為不納印花稅的出版物。較有影響的工人報紙有 《戈根》、《一便士報》、《窮人衛報》、《毀滅》、《鐵手套》、《人民之聲》、《聯合行業報》、《窮人律師》等。空想社會主義者R.歐文於1834年創辦了《新道德世界》周刊。
法國 18~19世紀,法國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進行了長期的反復較量,政局動盪不定。為不同階級服務的各種報紙也時生時滅,興衰無常。直到1870年第三共和國成立,資產階級確立了穩定的統治,法國報業才獲得了迅速發展。
1777年,法國第 1張日報《巴黎新聞》在巴黎創刊。以報道社會、藝術、戲劇新聞為主,迴避談論政治。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國制憲議會通過《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宣告思想和意見的自由是最寶貴的人權。此後 3年中,法國的新聞出版物達到約1000種,巴黎報紙達 300 多種。著名者有 《法蘭西愛國者報》、《人民之友報》、《杜歇老爹報》、《論壇報》。1792~1875年,共和與帝制在法國反復出現,對新聞出版業的控制也時松時緊,許多報紙曇花一現,1848年第二共和國建立後,法國涌現 450種報刊,著名者有《人民之友報》、《火炬報》、《羅伯斯比爾報》、《紅色便帽報》、《斷頭台報》等。拿破崙三世復辟後, 400多家報紙最後只剩下14家。但是政局動盪吸引人們關心政治,閱讀報紙,因而法國的日報發行量,從1815年到1870年增加19倍。在此時期,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在法國迅速傳播,出現了宣傳空想社會主義的報紙。較重要的有傅立葉主義的《法朗吉報》、《和平民主報》,聖西門主義的《地球報》。
1836年,法國第 1張成功的廉價報紙《新聞報》出版。1866年《費加羅報》改為日報,1887年成為巴黎的政治性報紙。其他成功的廉價報紙有1863年創刊的《小日報》,1876年創刊的《小巴黎人報》和1889年創刊的《日報》。它們的資金由金融業和工業康采恩提供。
1871年 3月, 巴黎工人階級起義, 建立巴黎公社,5 月28日起義失敗。在此間期間,巴黎出版了許多革命報紙,著名的有《口令報》、《人民呼聲報》、《杜歇老爹報》、《復仇者報》、《公社報》等。
1881年 7月29日,第三共和國政府制訂了歐洲當時最開明的新聞法,從此法國報業得到順利發展。
德意志地區 18世紀,德意志地區商業信息發展迅速,刊登商業信息的報刊紛紛出現,但沒有政治性的日報。普魯士對報紙的控制較松,奧地利則由政府和維也納大學對報紙實行嚴格檢查。在整個德意志地區,18世紀的出版物有兩種,一為以大學為基地,由學者、專家、官吏撰稿的學術刊物;一為由家族主辦的小城市報紙。後者有的延續到20世紀。到1926年, 1/5的德國報紙仍為家族所有。此種出版體制在俄國、瑞士、北歐國家都存在。
1848~1849年, 普魯士和奧地利發生資產階級革命,對報紙的限製得以取消。在奧地利,1848年創辦報刊200多家,其中90家為日報,最著名的是《新聞報》。1867年,奧地利通過基本法,建立議會政黨,逐步進入工業化。1889年出現政治報紙《工人報》。同一時期著名的報紙有《新自由新聞》和《新維也納日報》。維也納成為當時歐洲報業中心。普魯士在1848年以後創刊的重要報紙有1855年的《柏林交易報》,1856年的《法蘭克福新聞》。柏林成為普魯士地區報業競爭的場所。報紙發行量從1847年的不到10萬份, 增長到1870年的 900萬份。1871年建立德意志帝國,工業和金融業的發展促進報業發展,創刊的重要報紙有1871年的《柏林日報》,1883年的《柏林地方通訊報》,1898年的《柏林晨郵報》。
俄國 18世紀初,彼得大帝於1702年在聖彼得堡創辦《新聞報》,1711年起出莫斯科版,刊登國外消息與官方文件。這是俄國最早的新聞出版物。1728年,沙俄政府又出版了每周 2期的《聖彼得堡新聞》。
1756年,莫斯科大學出版《莫斯科新聞》,每周 2期。與此同時,大量私人辦的刊物出現。此後歷代沙皇對出版物都進行嚴格的檢查。19世紀30~40年代,資本主義關系在俄國日益發展, 農奴起義連綿不斷。1847年,革命民主主義者ɑ.И.赫爾岑在倫敦創辦《鍾聲報》,偷運進入俄國,鼓吹改革,產生極大影響。1861年廢除農奴制,報業開始發展。著名的有《俄語報》、《時務報》。到1813年,俄國有報刊859種,發行270萬份。

比利時 1830年比利時獨立後,1844年弗拉芒語報紙《商報》出版。法語報紙也有發展。到1874年,比利時有日報68家,訂戶17.5萬個。
丹麥 1666年丹麥王室報紙《丹麥信使報》創刊,是丹麥最早的報紙。1749年《貝林時報》創刊。1849年政府發布新聞自由法令後,丹麥逐漸形成不同派系的報紙。1913年,丹麥有 143種獨立日報,至少30個城市中都有代表三四個黨派的報紙。
義大利 1714年《羅馬新聞》創刊。1770年,威尼斯出版仿效法國報紙的《公報》, 向義大利各地發行。19世紀初,義大利獨立運動興起。1820年,燒炭黨創辦《義大利周報》。1831年,G. 馬志尼建立青年義大利黨,1832年創辦《青年義大利報》。1847年,C.B.加富爾創辦《復興報》。1860年加富爾統一除羅馬、威尼斯以外的義大利各地,出版《人民公報》。1870年,羅馬歸屬義大利。梵蒂岡天主教教廷於這年出版機關報《羅馬觀察家報》。1876年米蘭《晚郵報》(義大利)創刊,它採取美英報紙的編排技術,發行量很大。這一時期創刊的重要報紙還有米蘭的《世紀報》,都靈的《郵報》,羅馬的《論壇報》和《義大利新聞》。
19世紀歐洲其他國家出版的重要報紙還有:瑞士的《新蘇黎世報》(1821),挪威的《晚郵報》(挪威)(1860),荷蘭的第 1張廉價報紙《每日新聞》(1869),西班牙的《西班牙先驅報》,瑞典的《瑞典日報》(1884),芬蘭的《赫爾辛基日報》(1889)。
在亞洲,日本於19世紀 70~80 年代實行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商業大眾化報紙陸續誕生。重要的有 《東京日日新聞》 (1872)、 《讀賣新聞》(1874)、《朝日新聞》(1879)。到1910年,日本有報紙250家。

『貳』 報紙的發展歷史

報紙從誕生到今天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歷史,公元前60年,古羅馬政治家愷撒把羅馬市以及國家發生的事件書寫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漢代的邸報是中國最早的報紙。
1450年,歐洲的德國人谷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技術,於是印刷的報紙開始發行。1493年,羅馬發行的報紙上刊登了哥倫布航海的消息。當時的報紙只是在發生引人注目的大事件時才發行。
1609年,德國率先發行定期報紙,雖是周報,但很快波及整個歐洲。世界上第一張日報在1650年發行於德國,法國1631年才出現報紙,而英國由於當時發生了政治事件,報紙才得以發行。美國的第一張報紙是獨立前的1704年,由波士頓郵局局長發行的《波士頓通訊》。歷史發展到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報紙已在歐洲各國相繼發行,並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喜愛和接受。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報紙實現了從「小眾」到「大眾」的過程,經歷了一次較大的「飛躍」。這一時期,報紙的發行量直線上升,由過去的幾萬份增加到十幾萬份,幾十萬份乃至上百萬份:讀者的范圍也不斷擴大,由過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層人士到中下層人士。這種由量的積累而產生的質的飛躍,宣告了一個時代——大眾傳播時代的來臨。這一次「飛躍」標志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達到頂峰。
相對於封建社會的「小眾化」(貴族化)而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報刊已經具有了「大眾化」的傾向。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從而將資產階級報業帶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以普通民眾為讀者對象的「廉價報紙」(亦即「大眾化」報紙)時期。這一時期,由於報紙日漸迎合下層民眾的口味,且售價低廉,讀者范圍不斷擴大。然而,這一時期的「大眾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態,其發展也十分不穩定,與後來的大眾化報紙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這次飛躍促進了資產階級民主的進步。19世紀大眾化的廉價報紙出現以後,尤其是19世紀末報紙的「大眾化」過程完成之後,報紙不再接受黨派津貼而轉為自由出版,獨立經營。報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聞檢查而享有了較為充分的出版權,采訪權和發布權。在內容方面,報紙以各類信息為主,盡可能的向讀者提供有關各項事務的信息,並給包括各界人士在內的廣大讀者以充分的言論表達自由。在此過程中,報紙作為「社會公器」起到了輿論監督的作用,使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倡導的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得以貫徹。與此同時,經過自身的實踐、報界對資產階級言論自由的原則進行了補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內涵。由此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的發展。
再次,它還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意義上的報紙產生於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經濟飛速發展之時,他以19世紀「大眾化」報紙的出現為起點,實行企業化經營,以降低售價,刊登廣告,擴大發行作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為自負盈虧的獨立的經濟實體。世紀之交(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競爭日趨激烈,買方市場逐漸形成。為了在競爭中勝出,商家採取各種手段推介產品,擴大銷售。在此過程中,作為大眾信息載體的報紙愈發受到他們的青睞。於是,發行量大的報紙就獲得了大量的廣告,而廣告又刺激報紙降低售價,擴大發行,贏得更多的讀者。這樣又能吸引更多的廣告,其結果是數額巨大的廣告費源源而來,成為報紙的一項主要收入。20世紀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生產,資本集中過程的加劇,報紙上的廣告越來越多,廣告收入在報社總收入中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以美國著名的報紙《紐約時報》為例,報紙大量刊登廣告,大小廣告共占報紙總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總收入中,30%來自報紙的發行,70%來自廣告。廣告「養活」了報紙,成為它的經濟命脈;同時,通過刊登廣告,推銷產品,報紙又反過來成為經濟發展的一種推動力量。它啟動消費,平衡供需,促進市場的繁榮,從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最後,報紙業的飛躍推動了新聞媒體的產業化。工業革命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報紙的商品屬性日漸突出,報業也由小生產的經營方式逐漸過渡到企業化管理,並日益成為一種有利可圖且利潤豐厚的資本主義行業。19世紀末,隨著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報業資本迅速集中,出現了報業壟斷組織「報團」,由此形成了媒介產業化的格局。到了20世紀末,這些報業集團更是滾動發展成為財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國經營的媒介產業集團。例如,全球最大的傳媒公司時代華納公司在報刊,圖書出版,音樂,電影和有線電視等領域全面出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國就出現過類似的文書抄本。它是當時的官府用以抄發皇帝諭旨和臣僚奏議等文件及有關政治情況的刊物,稱為《邸報》。它具有報刊的某些特點。可認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報」。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唐代《進奏院狀》,是中國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報,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
使用印刷術印報大約出現在1450年的歐洲。報道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經歷的報紙出現在1493年,是羅馬當時印製的第一份報紙。當時的報紙並非天天出版,只是在有新的消息時才臨時刊印。
1609年,索恩在德國出版了《艾維蘇事務報》,每周出版一次,這是世界上最早定期出版的報紙。不久,報紙便在歐洲流行起來,消息報道的來源一般都依賴於聯系廣泛的商人。
日報首次發行於1650年,是德國人蒂莫特里茨出版的。雖然只發行了3個月左右,但卻是世界上第一份日報。
歐洲第一份報紙是1358年在挪威問世。
1907年,英國的《每日鏡報》首次刊登了照片,取代了圖畫。 中國印世界第一份報紙——天寶四年(公元745年)
第一份官方報紙———《北洋官報》(1902年,天津設立總局全國發行)第一份中文商業報紙———《香港中外新報》(1858年,香港)
第一份商業性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1857年,香港)
第一份我國境內出版的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1833,廣州)
第一份英文報紙———廣州記錄報(廣東記事報)(1827年,廣州—英文)
第一份國內現代報紙(也是第一份外文報刊)———《蜜蜂華報》(1822年,澳門—葡萄牙文)
第一份近代華文報刊(也是第一份宗教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15年,新加坡)

『叄』 公共關系學的學科發展歷程

公共關系從誕生之日到發展至今,有一個從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我們把這個過程劃分為五個階段。

(1)古代自發的「公共關系」。嚴格意義上的公共關系雖然是在20紀初才出現的,但像任何事物都有其胚胎、雛形一樣,具有公關意識的思想、活動在古代社會中便出現了。不過,那時的人們並未認識到公共關系的意義,也不會採用科學、系統的方法為自己開展塑造形象的活動,所以都屬於公共關系的自發狀態。

在國外,考古學家在伊拉克發現了公元前1800年巴比倫王國的一份農場公告,告訴農民如何播種,如何灌溉,如何對付病鼠害,如何收獲莊稼,很像現代的農業組織發布的宣傳材料。這一發現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公關活動痕跡。

在中國的古代,自發的公關活動也是廣泛存在的。傳說在堯舜時代,政府在宮廷外樹立「誹謗木」,鼓勵世人向政府進諫。《後漢書·揚震傳》載:「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於朝」,這可能是古代政府徵求民意的最初設施。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宰相商鞅推行變法,為了取信於民,特地在城門口放了一根樹干,並貼出告示說:誰能將此樹干從這個門口扛到另一個門口,就可以賞其十金。開始人們都不相信,但有一個人完成了此事,真的得了賞金。第二天,許多希望這樣輕松得到賞金的人又聚集到城門口,但這時沒有了木頭,而貼出了政府變法的公告。變法因商鞅「行必信,言必果」,從此在民眾心目中樹立了威信,這可以看成是一次成功的公關策劃,在歷史上被稱為「徙木立信」。

通觀古代中外自發的公共關系,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的特點:首先是盲目性。統治者並沒有真正認識公眾的意義,他們的活動也都是出於一時之需,並不是自覺的行為。其次是經驗性。古代的公關活動缺乏系統理論的指導,人們只是根據常識或直覺去做。最後是低層性。由於缺乏先進的傳播手段,古代的公關活動主要形式是人際傳播,其層次、范圍都是很小的。古代的「公共關系」只能算是一種「准公關」、「類公關」。

(2)近代公共關系的萌芽。近代公共關系萌芽於美國。在美國的獨立戰爭中,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利用集會、遊行、展覽、慶祝等機會,以詩歌、漫畫、雕像等手段,宣傳自己的政見,號召人民起來趕走英國殖民者。在美國獲得獨立後的總統競選活動中,現代公關中常見的一些手法已經被普遍採用,如利用報刊、小冊子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利用與選民見面、握手等機會與民眾聯絡感情,最終達到拉選票的目的。

對於工商企業而言,近代公共關系的萌芽出現在19世紀30年代,以美國的「報刊宣傳運動」為標志。當時隨著經濟的繁榮、技術的發達,大眾傳播事業也獲得了長足的進展。1833年,《紐約太陽報》創辦了廉價報紙——便士報,即只用一便士即可購得一份報紙,以通俗、廉價為手段,盡力擴大訂戶,以便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紐約太陽報》的這一舉措得到了其它報紙的呼應,使許多普通民眾也可買得起報紙,因而使報紙的發行量大增,進入千家萬戶。但是,報紙售價的降低造成了另一結果,即報刊上廣告費的大幅度上升。這時一些大公司為了節省廣告費用,便僱傭了大批專門人員,在報刊上製造煽動性新聞,為自己的產品或服務進行宣傳,以此來擴大影響。有些報紙為了迎合下層民眾的閱讀心理,也樂意刊登這類新聞,兩相配合,就出現了所謂的「報刊宣傳運動」。

當時許多企業僱傭的報刊宣傳員,編造了大量離奇的新聞,以便引起公眾對自己及他們所代表的組織的關注。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宣傳員就是受雇於紐約一家馬戲團的菲尼斯·泰勒·巴納姆。他一改常規的方式,不是直接去宣傳馬戲團的演出如何精彩,而是說馬戲團有一名黑人女僕海斯已經160多歲,曾經養育過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在報紙發表了這一聳人聽聞的「新聞」以後,他又借用不同的筆名向其它報刊寄去許多「讀者來信」,有的說人不能活160歲,巴納姆是個騙子;有的說巴納姆發現了海斯是一大功勞。人為地炒熱了這一「新聞」的結果,就是引起了公眾的好奇心,紛紛要求到馬戲團一睹海斯的風采,為馬戲團引來大量的顧客。但是很巧,不久海斯就去世了,人們對她進行了屍體解剖,確定她最多不超過80歲。一時輿論嘩然,人們紛紛譴責巴納姆是個騙子,可是他竟厚顏無恥說:「凡宣傳皆是好事」,只要別把他的名字拼錯了。

從巴納姆事件可以看出,在報刊宣傳運動時代,每個報刊宣傳員在爭取顧客的關注時,都是不擇手段地製造神話,甚至不惜愚弄公眾。他們只顧為企業賺錢,完全不顧公眾的利益,甚至公開嘲笑、謾罵公眾。美國鐵路大王范比爾德一次在接見記者時竟說「讓公眾見鬼去罷!」這話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個時代資產者及其代理人的心態。所以,報刊宣傳運動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共關系,由於他們並沒有認識公眾的作用,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從思想實質上來看,這時期實際上是一個反公眾、反公關的時期。不過,當時巴納姆等人運用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為組織進行宣傳,已經具有了現代公關活動的萌芽。

(3)現代公共關系的開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行了壟斷階段。以美國為例,占人口1%的資本家卻控制了國家全部財富的54%。壟斷資本家的強取豪奪極大地激化了勞資關系和社會矛盾,社會危機日益加深。一方面表現為一浪高過一浪的工人運動,另一方面則是引起了大批具有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利用新聞媒介對壟斷資本家進行強烈的抨擊,掀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揭醜運動」(又稱「扒糞運動」「清垃圾運動」)。

20世紀初,美國相繼出現了幾家新聞宣傳公司。1900年,喬治·米凱利斯、赫伯特·斯莫爾和托馬斯·馬文在波士頓創辦了一家新聞宣傳辦事處,專為企業進行形象宣傳。1902年,威廉·沃爾夫·史密斯辭去了《紐約太陽報》和《辛辛那提問詢者報》記者的職務,在華盛頓創辦了第二家新聞宣傳公司。這些人從事的活動,都可以看成是早期的公共關系活動。不過很遺憾,他們都沒有將活動堅持到底,更沒有提出現代公共關系的理念,使它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的任務的是被尊為「公共關系之父」的艾維·李(Ivy Lee)。

艾維·李(1877—1934)是美國喬治亞州一個牧師的兒子,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曾就學於哈佛大學法學院。他曾經是《紐約時報》和《紐約世界報》記者,1903年,艾維·李辭去了《紐約世界報》記者的職務,開始投身於公共關系方面的工作。1904年,他與資深記者喬治·帕克一起,創立了美國第三家宣傳事務顧問所,為一些企業家和政治家進行形象方面的宣傳。艾維·李認為,解決企業的形象危機最好的辦法是把事實的真相告訴新聞界,採取信息公開的政策,這樣不僅可以消除誤會,還可以促進企業完善自己。艾維·李堅持自己的信念開展公眾工作,使他的公司成為公共關系公司的前身,公共關系從此進入了職業化時期。

1906年,美國無煙煤礦業發生了工人大罷工,勞資雙方尖銳對立。艾維·李臨危受命,負責為煤礦主處理這起嚴重的事故。他提出了兩個先決條件,一是必須有權參加行業最高決策者的相關會議;二是在必要時有權向社會公開全部事實的真相。在這兩條的基礎上,艾維·李公布了一個《原則宣言》,提出了處理企業與公眾關系的「公開管理原則」。他說:「這不是一個秘密的新聞處。我們的全部工作都是開誠布公的。我們的目標是提供新聞……」這一原則的提出,徹底改變了過去企業宣傳愚弄公眾,欺騙新聞界的傳統,為日後公共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一改過去企業界蔑視公眾,迴避記者的工作方法,積極地向報界提供各種有關的資料,以便公眾能夠獲得和他們利益有關的情報,通過溝通來改變企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專家認為,《原則宣言》的提出,標志著公共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是現代公共關系真正的開端。

艾維·李的公關實踐,為日後公共關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從事公關工作的原則是「公眾必須迅速被告知」和「向公眾說真話」,使公共關系走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不過在艾維·李時代,公共關系尚處於開端時期,它僅僅是一種藝術,尚未成為一門科學。艾維·李本人以及他的同事們,大多是從新聞記者改行過來的,他們都還是運用新聞記者的經驗或直覺去開展工作。

(4)現代公共關系的成熟。美國學者愛德華·伯尼斯以其傑出的研究,成為公共關系學的創始人,使公共關系進入了科學化階段。伯尼斯是奧地利籍的美國人,他的妻子多麗絲·弗雷奇曼也是一位著名的公共關系專家,夫妻雙方共同經營他們自己的公司——愛德華·伯尼斯公共關系咨詢公司,為許多大公司、政府機構及美國總統提供咨詢,直到1965年他退出公共關系第一線。

伯尼斯和艾維·李有一點不同,即他更注重公共關系理論的研究,他逐漸轉向了教學和研究工作,並於1923年出版了《公眾輿論之形成》一書。這是第一部研究公共關系理論的專著,因而被視為公關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在這本書中,他對公共關系的實踐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使之形成一整套理論。他提出了「投公眾所好」的根本原則,主張一個企業或組織在決策之前,就應首先了解公眾喜好什麼,需要什麼,在確定公眾的價值取向以後,再有目的地從事宣傳工作,以便迎和公眾的需要。伯尼斯的思想比艾維·李前進了一步,不僅是在事情已經發生之後去對公眾說真話,而且要求企業通過公眾的調查,根據公眾的態度開展公關工作。同時,他將艾維·李的活動與1897年美國《鐵路文獻年鑒》中出現的「公共關系」一詞結合了起來,使這一詞語具有了科學的含義,並在社會上流行開來。從此,公共關系正式從新聞領域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而又系統的管理科學。1928年,他出版了《輿論》一書。1952年,伯尼斯又編寫了一本教材《公共關系學》,對公共關系理論進行了更為系統、詳盡的闡述和發揮。

1952年,美國著名學者斯科特·卡特里普和阿倫·森特,合作出版了一本公共關系學方面的權威著作——《有效的公共關系》。在這本書中,他們提出了「雙向對稱」的公關模式。這種公關理論比伯尼斯又進了一步,因為它把公共關系看成了組織與公眾之間的一個互動的過程,這才是現代公共關系的真正本質。《有效的公共關系》一書提出的「四步工作法」,成為公共關系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至此,現代公共關系學的理論框架基本構成,進入了它的成熟階段。此後公共關系的技巧雖然不斷發展,但體系基本穩定下來。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卡特里普和他的學生們,根據全世界公共關系的發展,不斷對自己的著作進行修訂。2000年,格倫·布魯姆也加入這一工作,該書已經修訂了8版,成為公共關系領域最具權威性的教科書,被後人譽為「公關的聖經」。

(5)當代公共關系的普及。從20世紀30年以後,公共關系在美國獲得了高速的發展。自1960年,美國公共關系的從業人員達到了10萬人,職業公關公司1350家,75%的企業設立了公共關系部。而到了1985年,公共關系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公關公司超過2000家,85%的企業設立的公共關系部或者長期外聘公關顧問。美國最大的公關公司之一的偉達公司,已有50多年的歷史,僱傭2000多名員工,在全世界設有52個辦事處和67 家聯營公司,1986年的收入就達到了1.2億美元。可以說在現代的美國,任何一個組織離開了公共關系都將寸步難行。

20世紀20年代以後,公共關系傳入歐洲,1948年英國成立公共關系協會,擁有英聯邦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個會員,1967年,英國公共關系顧問協會成立,至今已有170多家分支機構。1955年法國公共關系協會成立。大約在同時,德國、義大利、荷蘭、挪威等西歐國家的公共關系也積極地發展起來。1940年,公共關系傳入加拿大。1947年公共關系傳入日本。1964年成立了日本公共關系協會。

20世紀50年代以後,公共關系的思想和實踐也開始流入第三世界國家,在東南亞、拉美和非洲各國生根開花。50年代初,香港政府設立公共關系部,一些企業也紛紛效法,使公共關系成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重要管理方式。20世紀50至60年代,中國台灣地區全面推行公共關系管理,1956各級縣政府建立公共關系部,並通過了《公共關系管理規則》。

1955年,國際公共關系協會(IPRA)在倫敦成立,當時有會員20多個,出版《國際公共關系協會通訊》和《國際公共關系評論》兩本雜志。以後會員不斷增加,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共關系協會。現在,這一組織已經有60個國家或地區的760名會員,在全世界有很大的代表性。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沒有廉價報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傢具有哪些 瀏覽:278
中國播音學是屬於什麼樣的專業 瀏覽:617
5萬越南幣等於中國多少錢 瀏覽:900
印尼醫療和中國哪個好 瀏覽:659
印度白糖什麼時間種植 瀏覽:828
越南春卷里的豬肉如何做 瀏覽:129
去印尼怎麼打電話便宜 瀏覽:898
伊朗總理和總統哪個權力大 瀏覽:285
伊朗最高戰略是什麼 瀏覽:521
中國式離婚冷靜期多久 瀏覽:55
唱中國的歌曲有哪些歌曲 瀏覽:668
義大利英語音標怎麼寫 瀏覽:832
義大利vs西班牙在哪個場地 瀏覽:372
怎麼評價印尼這個國家 瀏覽:997
印尼市場適合賣什麼 瀏覽:921
印尼椰蒂盤了是什麼顏色 瀏覽:374
大連海中國房子怎麼樣 瀏覽:626
越南斗雞體型多少錢一隻 瀏覽:97
在義大利生活拍自媒體的有哪些人 瀏覽:858
印尼要用什麼轉換插頭 瀏覽: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