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前都煮錯了!義大利面的正確打開方式
以前都煮錯了!義大利面的正確打開方式
實驗材料
煮麵:螺旋意麵100g/份、清水。
醬汁:清水50g、奶油100g/份、煮麵水50g。
重沸時間
重沸後750ml水:7s、1500ml水:7s。
結論:重新沸騰的時間與水量無關,與意麵的多少有關。
12min後意麵狀態
750ml煮麵水:少量白芯(完成烹煮)。
1500ml煮麵水:煮至少量白芯共需15min。
煮麵水稠度
750ml煮麵水:較稠,透明度低。
1500ml煮麵水:較稀,透明度高。
煮麵時間
冷水下:冷水下鍋:約11min。
熱水下:熱水下鍋:約13min。
沸水下鍋:不攪拌仍會黏連。
掛汁狀態
煮麵水掛汁狀態:易掛汁,均勻包裹。
清水掛汁狀態:小坨狀粘附。
先倒一大鍋水,煮沸後加鹽和意麵,經漫長等待意麵終於變軟,然後撈進鍋里拌醬。不是等待時間太長,就是意麵煮過了頭。
過程及結果
以螺旋意麵為例,取100g/份以不同方式烹煮;至留有少量白芯視為完成烹煮,記錄所需時間及意麵狀態。
①不同水量(沸水下鍋)
煮麵時間:750ml-12分鍾<1500ml-15分鍾。
煮麵水稠度:750ml-濃稠>1500ml-稀薄。
水重新沸騰時間:均為7s。
②下鍋時間(750ml水)
冷水下鍋11分鍾<沸水下鍋12分鍾。
沸水下鍋不攪拌,意麵仍會粘連、粘鍋。
③掛汁狀態
加煮麵水:易掛汁,均勻包裹/加清水:小塊狀粘附。
小結:大量水或沸水下鍋並不是必要條件。避免粘鍋的蕞佳方式是攪拌而非沸水。加入煮麵水有利於醬汁包裹意麵。原來口口相傳的方法並非是蕞佳方式。
原理解釋
煮意麵需要多少水
能沒過意麵即可。人們下意識認為,大量的水能儲存更多的熱能;下面後,水更快回到沸騰狀態,這會縮短煮麵時間。
事實恰恰相反。一方面,這些水需要更多的時間沸騰;另一方面,面入鍋時,鍋內損失的熱量=將意麵煮至100℃所需熱量,當意麵的量固定,這部分能量也是固定的,重新沸騰的時間相同,和水量多少無關。
一些人擔憂水量太少,煮麵水過於濃稠,導致面條黏糊糊的。意外的是,濃稠的煮麵水讓意麵更美味,看下去就知道了。
沸水能避免面條粘連
不能,因此也不必沸水下鍋。若不攪拌,就算在一大鍋沸水裡,面條也會黏住或粘鍋。關鍵在於下鍋後1至2分鍾里多攪拌幾次,直到外層煮熟,這樣就能避免沾黏的問題。
而沸水下鍋除了增加等待時間,還會使意麵更難煮軟。因為外層澱粉糊化後,水分難以進入意麵內部,留下白色的硬芯。若要煮透,那麼冷水下鍋會更快。
煮麵水的作用是什麼
乳化醬汁。濃稠的煮麵水中充滿澱粉,它的成分與作用和勾芡的芡汁相同。經煮麵水乳化的醬汁,爽口順滑,也更容易沾附在義大利面上,讓料理更加美味。
Ⅱ 空刻意麵哪個口味最好吃
空刻意麵是現在很受歡迎的美食,不少主播有推薦過,空刻意麵的口味還是很多的,最熱門的就是番茄肉醬,空刻意麵包裝是有很多的,你想要的調料有很多,不需要自己再另外購買食材啦!
空刻意麵哪個口味最好吃
按好吃排名,如下:
1、經典番茄肉醬燴義大利面 經典還是經典,你大爺還是你大爺哈哈哈,番茄味真的是最棒的!番茄味濃郁,酸甜可口,裡面的肉也很嫩,絕!
2、東南亞風情咖喱配土豆雞肉意麵 這一款是所有帶大塊肉里肉質最好的,雞肉沒有化學試劑的味道,土豆糯糯的,咖喱是正宗的黃咖喱,美中不足就是咖喱味不夠濃郁
3、法式紅酒配圖林根風味香腸意麵 這一款的味道和番茄肉醬很像,總體不錯,可能是我嘴拙,並沒有嘗出來紅酒味 這個腸子非常咸,我咬了半口後就再也沒碰過……
4、奶油培根配白葡萄酒提香意麵 這一款奶油真的很濃郁!和西餐廳的奶油蘑菇湯味道幾乎一模一樣!裡面有培根和兩種蘑菇,特別香!但是奶油口味有一個毛病就是吃到後面容易膩。
5、黑胡椒牛柳義大利面 這款是我第一個吃的,吃完我差點扔了其他的……可能是我黑胡椒碎放多了,吃起來胡椒味很重,嘴裡只有胡椒辣味沒有其他味……而且這個牛肉,雖然真的很多,但是第一口就是那種化學試劑味,一點兒也不嫩……所以第一次吃完這款讓我對全系列產生了懷疑
總體來說,五個口味中有四個口味都是不錯的,並且還原度很高,料也足,有人說這個面太少了不夠吃,但我覺得足夠了,一個人吃到撐
空刻意麵怎麼煮
一般人按照說明書做出來的空刻意麵口感單調,無功無過,因為方法順序不符合國人口味!但是我發現只要調換一下下配料的順序,頓時就會大不同。
1、開水放入海鹽,但不要放入橄欖油,後面有用。面煮十分鍾。這時可以先把其他調味料都剪開,防止一會手忙腳亂。
2、把面瀝干撈出,放在旁邊。鍋洗凈燒干。
3、鍋里放入橄欖油燒七分熱,先加入調料包的黑胡椒,這部最重要,因為只有高溫才能激發出黑胡椒子的香味,再加入醬料包翻炒幾下,熱了以後迅速加入意麵,乾酪粉,歐芹碎翻炒半分鍾,出鍋啦!
這樣做出來的空刻意麵口感爽滑,口味融合,本人自認為味道遠好於原版,各位可以試試。
空刻意麵的熱量
1、口味:黑胡椒義大利面
凈含量:270g ;其中黑胡椒牛柳面醬150g;義大利面110g;其它調料包10g
熱量:面醬121.5大卡,面405.9大卡,其它調料98.3卡,一共625.7大卡!
2、口味:經典番茄醬燴意麵
凈含量:270g ;其中番茄肉醬150g;義大利面110g;其它調料包10g
熱量:面醬234.5大卡,面405.9大卡,其它調料98.3卡,一共738.7大卡!
熱量根據產品背面熱量說明換算而來,准確無誤,熱量雖然挺高,但是飽腹感高,升糖指數低,減脂期間偶爾吃也是不錯的!
Ⅲ 義大利面配什麼菜好吃
猶記得美食君第一次煮意麵,發現吃起來特別硬,還沒有湯汁,而且在印象中,紅通通的番茄肉醬是亘古不變的搭配。
後來步入美食君行業後才知道,原來意麵除了是義大利最經典的主食,種類也不少,長短粗細,圓扁彎直,可以任由自己的喜好隨意挑選。
雖說只是一碗簡單的醬汁拌面,但在國外吃到的和國內的風味自然不同。
西式意麵常以海鮮,肉末,羅勒青醬或奶油乳酪等為輔料,這些對於普通的中國家庭來說,都不是廚房常備的。
但意麵彷彿天生就能跟中國胃一拍即合,經過中餐廚師的手,自帶西式風味的意麵就完全融入了中國元素,而且味道一點都不比原來的差。
國 風 意 面
【梅乾菜肉醬意麵】
意麵80g/泡發梅乾菜40g/豬肉餡50g
辣椒面半茶匙/芝士1小塊
蝦皮10g/蔥蒜/鹽
【皮蛋肉醬意麵】
意麵150g/皮蛋1顆/豬肉末100g
郫縣豆瓣醬1勺/甜面醬半勺/老抽半勺
白鬍椒粉/蔥薑末/鹽
梅乾菜肉醬意麵:
1.燒一鍋水,水裡放一勺鹽。計時煮意麵,煮的時間大約比包裝說明上少3分鍾左右。
2.鍋里倒油,中火燒熱後把蒜末和辣椒面炒香。
3.肉餡先入鍋,炒散至顏色發白,全部熟透之後再加入梅乾菜一起炒香。
4.再放入蝦皮,接著把煮好的意麵夾入鍋里,同時加入1大杯大約300ml左右的煮意麵的水,中火慢慢煮。
5.出鍋前稍微嘗嘗鹹度,看看是否需要加鹽調整。出鍋後撒上蔥花,擦點芝士碎即可。
皮蛋肉醬意麵:
6.鍋中入油,開中火燒熱,把豬肉餡用中小火炒到發白的狀態。再加入薑末,白鬍椒粉,老抽和甜面醬一起炒勻,盛出備用。
7.鍋里熱油,冷油下入豆瓣醬(盡量把豆瓣醬剁碎再用),小火慢慢煸炒出紅油。倒入炒好的肉末,翻炒均勻。
8.加入煮好的意麵和約300ml煮意麵的水,中火慢煮。待湯汁快收乾的時加入皮蛋和蔥花即可。
煮麵加湯的過程,是為了讓辣油汁浸入意麵的過程,煮過意麵的澱粉水同時可以幫助醬汁糊化,讓醬和面融合得更好。
梅乾菜肉醬款,特別適合江浙人的口味,梅乾菜略帶微甜,肉末干香,面條Q彈有嚼勁,獨具中國風。
皮蛋肉醬款,醬汁十足,用料豐富,皮蛋作為傳統美食,卻被外國人評為最惡心的中國食物,可加入了意麵中,吃起來毫無違和感。
美食君最後再說一句,別磨嘰了,找機會做起來品一品!
61閱讀
搜索
意麵配菜菜譜大全
最好吃的意麵排行榜
義大利面1-9號哪個細
意麵4號和5號的區別
100種義大利面菜譜
義大利面粗細型號圖
Ⅳ 番茄義大利面怎麼做好吃
主食材:義大利面150克,蘆筍100克,聖女果5個,洋蔥半個,呷哺呷哺番茄火鍋底料半包,蝦仁100克。
配料:黑胡椒粉適量克,料酒1少,醬油1勺。
步驟1:
准備100克蘆筍、150克意麵(這一包是500克)、5個聖女果、半個洋蔥、100克蝦仁。
步驟2:
所有配菜切好備用。
步驟3:
一勺醬油、一勺料酒腌制蝦仁去腥味兒,約5分鍾。
步驟4:
鍋中燒水煮熟意麵(意麵比較硬、一般煮8分鍾左右),根據自己鍋的情況、煮熟就行。
步驟5:
煮好的意麵盛出來備用。
步驟6:
鍋燒熱倒入適量的橄欖油、炒香洋蔥。
步驟7:
加入蝦仁翻炒至五分熟
步驟8:
加入蘆筍、聖女果
步驟9:
加入半袋呷哺呷哺番茄火鍋底料、 這是番茄意麵的精華所在。
步驟10:
較後把意麵倒進去翻炒均勻撒上黑胡椒粉即可。歡聚一鍋 首選呷哺呷哺鴛鴦火鍋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