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盟軍佔領了義大利,為何還要在重兵布防的諾曼底登陸
文/寂寞的紅酒
1943年7月11日,盟軍在地中海發動西西里島戰,迫使義大利宣布投降,退出了戰爭。義大利投降後,盟軍沿著亞平寧半島向北推進,佔領了義大利南部。但在1944年6月,為進入法國本土,盟軍集結1200艘戰艦、1萬架飛機、4126艘登陸艇、804艘運輸艦、165萬軍隊在法國諾曼底實施搶灘登陸,開辟了第二戰場。當時盟軍已經佔領了義大利,為何不從義大利進攻法國,而從德國重兵防守的諾曼底防線進行突破?
第一,義大利地形狹窄崎嶇,多山地和丘陵,不利於盟軍機械化部隊和空軍優勢的展開。同時,也不利於盟軍的後勤補給。盟軍物資都放在了英國,從英國千里迢迢運到地中海非常不便,而且會遭到德國潛艇的嚴重威脅。因此盟軍才選擇了在諾曼底登陸。諾曼底距離英國近,運輸方便,又能依託英國的航空基地和港口,比義大利具有更明顯的優勢。此外,諾曼底距離德國本土更近,對德國威脅巨大,因此盟軍選擇了從諾曼底登陸而不是從義大利向北推進。
第二,義大利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尤其是北部的阿爾卑斯山難以逾越。盟軍曾試圖在亞平寧半島向北推進,但在卡西諾山等戰役中嚴重受挫,導致進展緩慢。按照盟軍推進速度,打到柏林估計得1947年了。直到德國投降,德軍依然佔領著義大利北部。
第三,西西里戰役只是英美應付蘇聯的一次軍事行動。由於美英承諾開辟第二戰場,但美英遲遲沒有行動,引起了蘇聯的焦慮和憤怒。為安撫蘇聯,英美決定對防守最薄弱的義大利南部地區發動進攻,英美出動15萬部隊,280艘軍艦、320艘運輸艦、900艘大型登陸艇和1225艘小型登陸艇以及3680架飛機,輕松的拿下西西里島,佔領了義大利南部地區。此後,英美軍隊在亞平寧半島緩慢推進,而蘇聯不得不繼續頂著德國的大部分兵力。直到1944年6月,德國到了強弩之末,英美准備充足,才在蘇聯的催促下發動全面攻勢,在諾曼底進行搶灘登陸,迫使德國三線作戰,越打越力不從心,最終輸掉了戰爭。
B. 為什麼盟軍在1943年的義大利登陸,不算開辟了第二戰場啊
諾曼底登陸戰成功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這同時也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開始了大反攻,加速了法西斯德國的滅亡。但是,在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問題上,反法西斯同盟內部卻經歷了數年的爭論。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爾提出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攻的要求,以緩解數百萬德國軍隊給蘇聯帶來的巨大壓力。但當時美國尚未參戰,英國也沒有從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挫折中緩過來,根本無力在西歐實施大規模登陸戰。
進入1942年,形勢繼續惡化,蘇聯紅軍在兇猛的德軍面前且戰且退,經受著巨大的人員傷亡;英國軍隊在北非被隆美爾擊敗;太平洋戰場上,剛剛投入戰爭的美國無法應對日本的強大攻勢,東南亞各國相繼淪陷。在這種情況下,蘇聯再次提出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牽制德軍的要求。美國的羅斯福總統也認為有這個必要。
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為應該首先集中英美的力量進攻北非,防止德國奪取連接歐亞大陸的中東地區。1942年7月,在英國的堅持下,英美決定首先在北非實施登陸。8月,丘吉爾親自飛抵莫斯科,向斯大林通報了這個決定。斯大林當然對英美的決定感到憤怒,但這次英蘇首腦會晤卻促進了兩國的相互理解,對兩國攜手對法西斯作戰具有重要意義。
丘吉爾訪蘇期間,蘇聯紅軍正在南部的斯大林格勒與德軍進行生死大決戰。在這場歷時七個月的戰役中,蘇聯紅軍消滅了大約150萬軸心國軍隊,扭轉了蘇德戰爭,乃至整個反法西斯戰爭的局面。
斯大林格勒戰役牽制了德國的力量,幫助英美盟軍成功在北非登陸,扭轉了北非戰局。
另一方面,美國在中途島海戰勝利後掌握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日本從海上進攻印度的危險被消除。
1942年下半年見證了全球戰爭形勢的迅速逆轉。
1943年1月,英美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會議上商討西歐登陸計劃,但英國堅持首先從北非進攻義大利的西西里島,之後再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1943年11月底,英美蘇三國首腦在伊朗召開了歷史性的德黑蘭會議,決定在1944年5月底實施歐洲登陸計劃,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後來,由於登陸規模擴大,實際登陸日期就推遲到了1944年6月6號。
諾曼底登陸的最終實施,不但緩解了蘇聯的壓力,而且對德國形成戰略夾攻,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
C. 盟軍已攻入義大利,為何還要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呢
義大利地形狹窄、崎嶇、多山多山,不利於盟軍機械化部隊和空軍優勢的發揮。同時,也不利於盟國的後勤供應。盟軍的補給被放置在英國。把他們從英國一路運送到地中海很不方便,而且他們會受到德國潛艇的嚴重威脅。所以盟軍選擇在諾曼底登陸。諾曼底靠近英國,交通便利,可以依託英國的航空基地和港口,這比義大利有更明顯的優勢。此外,諾曼底離德國更近,對德國構成巨大威脅。因此,盟軍選擇從諾曼底登陸,而不是從義大利向北推進。
D. 盟軍在1943年已經登陸了義大利,為何還要從在諾曼底再次登陸
事實上,最開始盟軍想的就是以義大利為根據地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特別是丘吉爾,他為了能夠搶在蘇聯前面盡可能的控制歐洲,一直都在推動從義大利反攻歐洲的計劃。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盟軍才不得不從諾曼底進行第二戰場的開辟。
E. 西西里島空降作戰發生在哪一年,盟軍傘兵表現如何
西西里島空降作戰發生於1947年,是為了配合陸地登陸作戰而發動的空降行動,此次作戰因為天氣與指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烏龍不斷,盡管傘兵作戰英勇卻還是未能取得既定的戰役目標。
7月11日盟軍又派出了第二批空降部隊,悲催的是,因為沒有及時將此次作戰通報給西西里島附近的盟國海軍,空降機群竟遭到了友軍部隊的攻擊,第二梯隊的登陸行動還未展開就被自己人打的損失慘重,西西里島空降作戰已註定無法取得盟軍所預想的效果了。
戰後艾森豪威爾曾說道「我不相信空降師」,他的這句話也許是對此次戰役所做出的最好的註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