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義大利的特色有哪些
一、崇尚藝術的精神追求。
輝煌的古典藝術傳統使義大利成為真正的藝術聖地,也使藝術融入了義大利人的生活,成為整個義大利的精神追求。穿戴隆重地欣賞歌劇、虔誠專業地品味名畫等早已成為義大利人生活的一部分。
當然,義大利人的這種精神追求不僅表現於此,同樣也表現在講究穿著的品質樣式、強調生活的詩意休閑以及欣賞工作的創意和想像力等。
名揚世界的義大利時裝、令人賞心悅目的義大利美食、人類造型藝術與現代科技文明完美結晶的義大利汽車、傢具等無不是充溢藝術情趣的精品。可以說,在義大利,豐富的藝術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二、熱情輕松的人格傾向。
義大利地處南歐半島,終年陽光充足的氣候、溝通東西方各國的繁盛的商業貿易孕育了義大利人豪邁、爽朗、樂觀、熱情的性格和秉持、崇尚自由與充分享受的人生態度。
義大利人是非常友好、好客和富有人情味的,義大利人將與人交往看作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正體現了自文藝復興以來出於對城市生活的維護和肯定,以及反對教會禁慾修行的文化立場。
義大利人喜歡身體的接觸,交往時,常會握住對方的手臂,拍拍肩膀或背部,而且手勢和表情非常豐富。義大利全年共有122天節假日,有宗教節日也有民間傳統節日,可以讓義大利人盡情地享受生活。
義大利人認為人生的最大樂趣就是與親友休閑娛樂,因此與其說義大利人是為工作而生活,不如說他們是為生活而工作更為確切,在他們看來享受生命最重要。
正如法國學者H·丹納在19世紀60年代寫就的美學著作《藝術哲學》里所言:「義大利人對生活的理解就是一場快樂的節日盛宴,不到迫不得已決不操心其他事情。」
三、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
當世界各國的遊人為義大利偉大藝術懾人的力量贊嘆不已時,義大利人也最以此自豪,他們有理由驕傲,因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品有40%是在他們的土地上。義大利人深知這些藝術瑰寶是他們民族靈魂的一部分,輝煌的藝術成就成為凝聚義大利人民族意識的粘合劑。
盡管歷史上義大利曾不斷遭遇分裂的痛苦,但民族獨立與復興的理想一直是義大利民族的精神主導。
自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率領義大利人民奮勇作戰,終於實現了義大利的統一大業後,這種優越自豪的民族認同感也滲透到義大利人民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使他們在高級服裝、皮革加工、石材加工、壓縮機質量等眾多方面都自豪地位居世界前列。
義大利成為著名的時裝文化大國,也經歷了抵制德國服裝對義大利的出口傾銷、對抗法國流行時裝影響的多次努力,並堅定地樹起了「民族服飾」運動的大旗,從而掀開了義大利服飾業崛起的新篇章
四、宗教信仰的雙重態度。
義大利在中世紀曾是基督教世界的中心,如今也仍是世界天主教的教廷所在地,教堂遍布義大利,在歷史上,宗教曾對義大利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但恰如H·丹納所言:「義大利人天生的平衡感能把理想與現實、靈魂與肉體、形而上與形而下都結合得恰到好處。」尤其在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後,人們的宗教意識已經脫離其本質性,只保留了外在的形態。
義大利歷史上不計其數的繪畫、雕塑、文學等傳世之作都取材於宗教內容,但就其美學效果而言,卻完全是世俗性的。在當今的義大利,宗教影響的遺跡依然清晰地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比如,聖母瑪利亞、教皇、當地聖徒與足球明星等的照片同時貼滿公共場所、私人家庭、甚至個人電腦上;
教皇對義大利城市的訪問要遠比總統或總理的視察能夠引起人們更大的興趣和轟動,此時地方長官往往會趕緊把在沿街牆壁上亂塗亂畫的、會冒犯聖眼的東西清除干凈;但這並不代表當今義大利人依然如故地信仰基督教,相反,義大利人對自己的牧師並不尊敬,甚至常常無視教皇的訓令。
倘若教皇出現在梵蒂岡廣場上,人們一般都會雙膝跪下,但當義大利足球隊在1990年世界盃的1/4決賽中擊敗波蘭隊時,一群心情激動的羅馬球迷卻沖到了這片聖地,女孩們袒露胸脯,而男孩們則露出臀部,全然不在乎自己的行為是否瀆神。
對於當今多數義大利人來說,對宗教的熱衷,與其說是出於內心信仰,不如說是出於傳統習慣。
前者在大型鋼罐里發酵,氣泡通過添加符合法律規定的添加劑生成;後者在瓶里發酵,通過不充分的發酵而產生二氧化碳。起泡酒既可以由單一品種的葡萄釀成,也可以由多種葡萄混合釀成,一般所選用的葡萄是霞多麗、黑皮諾,偶爾也用灰皮諾以及維爾迪奇奧等葡萄品種。
『貳』 美國人和歐洲人在本質上有什麼區別
在本質特徵上,美國人和歐洲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美國人大多源自歐洲移民。不過,仔細觀察法國人和義大利人,你會發現他們之間存在一些細微差異。比如,如果把法國國家隊和義大利國家隊的成員並排觀察,你可能會注意到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從而大致了解各國人的特點。
法國人通常給人的印象是優雅、浪漫和充滿藝術氣息,這可以從他們的生活方式、藝術作品和時尚風格中看出。而義大利人則更顯熱情、幽默和實用主義,這種特質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體現。法國人可能更注重個人空間和隱私,而義大利人則更傾向於社交和團隊合作。
法國人和義大利人的飲食文化也有所不同。法國人偏愛精緻的法式料理,而義大利人則更喜歡傳統的意式佳餚。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食物種類上,還體現在用餐方式和社交活動中。法國人可能會更加註重用餐過程中的氛圍,而義大利人則更注重用餐過程中的交流和樂趣。
在精神層面,法國人和義大利人也有各自的獨特之處。法國人更傾向於獨立思考和表達個人意見,而義大利人則更注重團隊協作和集體榮譽感。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工作場合,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互動中。
總的來說,雖然美國人和歐洲人之間存在一些細微差異,但這些差異並不能完全概括所有人的特點。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和個人經歷,這使得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一面。
『叄』 現在世界上都有哪些地區有獨立傾向,都是什麼原因我想知道原因
印度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原因,英國的蒙巴頓方案,採取印巴分治政策,但是留下了克什米爾的定時炸彈。
中國的就不說了,是中國人都知道。
蘇丹達爾富爾那是因為南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北方是伊斯蘭化的,而南方則是傳統的非洲部族。所以走不到一起,內部矛盾重重,分家是遲早的事情。
喬治亞的南奧塞梯則是其境內的民族矛盾重重。南奧塞梯大部分是俄羅斯族人和俄羅斯的北奧賽梯有重要的歷史淵源。所以他們對喬治亞中央政府不滿,先是要求自治,後來要求獨立,2008年俄格戰爭後,俄羅斯就承認了南奧塞梯的獨立。
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科索沃,前幾年歐盟和美國都承認科索沃獨立了,不過其他國家還未表態。
印度尼西亞的亞齊地區,伊斯蘭勢力強大,和中央鬧矛盾。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那是法語區,和加拿大的英語區,有很大矛盾,雖然加拿大聯邦政府給了它很大的自治權,然而魁北克似乎仍不太滿足。
英國的蘇格蘭,歷史上和英格蘭是冤家。現在提出蘇格蘭立的,不在少數。
中東的庫爾德人,一直夢想著建立包括現在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部分地區的庫爾德國家。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