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有什麼用為什麼只有五個國家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作用:
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是:美利堅合眾國、俄羅斯聯邦、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5個常任理事國二戰的五大戰勝國,自二戰來保留最強軍事實力,在聯合國有一票否決權。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中的五位創始成員國,即二戰期間反法西斯同盟國中的4大國和參加反德同盟的法國。
《聯合國憲章》第二十三條第一款中明文規定:「中華民國、法蘭西、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美利堅合眾國應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1958年衫坦起,法蘭西改稱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席次,蔣介石的代表在非法佔據的席位上被驅逐。1991年,蘇維埃社扒塌做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席次為俄羅斯聯邦所繼承。
成為常任理事國,不僅需得到所有聯合國會員國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票,且現任的所有常任理事國的贊成票亦是必要條件。
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截止到2002年,安理會總共批准執行了春衡約55項維持和平行動,有力阻止和減緩了地區沖突的發展和擴大。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㈡ 五常國是哪五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美國上三常和下兩常的區別
如果沒有五常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五常國是二戰中的戰勝國,不僅有一票否決權,還掌握著其他國家的生死重要的權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中國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中國大陸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2.俄羅斯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最大加盟國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軍事力量。擁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庫。
3.英國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4.法國
法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與比利時、盧森堡、德國、瑞士、義大利接壤,南與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接壤。
5.美國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
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眾所周知,五常的位置長久以來無法被撼動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擁有一票否決權,光這一點就被多國非常艷羨,因為一但擁有來了一票否決權,任何一件議案只要不利於自己就可以不予通過,非常霸道,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長期以來日本、德國、土耳其等新興強國想法設法爭取常任理事國地位,還多次建議改選五常,轉由輪流擔任,好從中分得一杯羹。
簡單來說,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存在,造就了如今聯合國在世界范圍內的獨特地位。與其說五常的席位成就了這五個國家,倒不如說是這五個國家自身的強悍實力確保了五常席位的含金量。
聯合國五常上三常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俄羅斯聯邦(俄羅斯、美利堅合眾國(美國、下兩常指的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法國。
㈢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有五常國家嗎
沒有,五常是二戰後才有的,一戰前沒有聯合國這樣性質的組織,國際聯盟也是一戰後建立的。
㈣ 二戰結束後,各國如何處理戰犯
二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慘痛的記憶,同時也是世界人民的一次災難,而發動這場災難的就是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里尼,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中國最痛恨的東條英機。
第一個被挫骨揚灰的就是希特勒,因為他對於歐洲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魔鬼,同時他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種族主義者,他認為只要日耳曼民族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低劣的民族,不配與日耳曼共享地球上的資源,所以他首先就對猶太人進行了大屠殺,其中用來屠殺和做人體試驗的集中營更是臭名昭著。
在德國戰敗後希特勒自知難逃一死,於是便命令手下將自己的屍體燒毀後再掩埋,但還是被蘇聯的士兵發現了,接下來的十多年希特勒的遺體就沒得到安生過,先後被蘇聯人挖出來鑒定又埋進去達到八次之多,最後終於在1970年4月,希特勒的遺體最後一次被挖出,然後被放在了盒子里進行徹底摧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挫骨揚灰」,之後就將他的骨灰撒在了德國的河流中,徹底將他從這個世界上抹去了。
第二個骨灰被盜的就是東條英機,這個惡魔我們再也清楚不過了,是他親手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使我們飽受14年的戰亂之苦,同時他也是我們最希望被挫骨揚灰的一個人,但偏偏事與願違,在美軍准備將他和其餘六個甲級戰犯的骨灰撒進太平洋的關鍵時刻,他的骨灰被日本右翼分子偷去了一小部分。
這一小部分骨灰還被他們分別安葬在了兩個地方,第一個是日本的伊豆山,並樹了一個「七士之碑」,第二個地方在三根山,被偷偷立了一個「殉國七士墓」。
由此也可以看來這些日本右翼分子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居然還敢明目張膽的立起墓碑,簡直就是令人發指,所以我們也不要放鬆對日本的警惕,必須時刻防備著。
而第三個被鮮花長伴的就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說到義大利就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歡脫的民族,因為義大利這個國家其實在二戰中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而且還總是在戰場上戰敗鬧笑話,希特勒就為此說過,如果滅掉義大利我只需要三個師,但保護義大利我卻要用六個師,可見義大利不但沒幫上德國什麼忙,還總給德國添麻煩。
不過這個墨索里尼始終是三大戰犯之一,為什麼義大利的人們卻對墨索里尼這么仁慈呢?這時因為墨索里尼雖然是一個獨裁主義者,但在位期間還是把國家建設的很好,並且深得民心,而他做的唯一一個錯誤決定就是在二戰時選錯了隊伍。
直到現在,墨索里尼也還安靜地躺在一個寧靜的海邊小鎮,每年都還有一些人過來祭奠,而且從義大利的一個諺語「不管你怎麼樣評價墨索里尼,但他起碼能讓火車准時發車。」中就能看出,現在的義大利人民還是非常懷念他的,而墨索里尼也可以說是二戰戰犯中下場最好的一個了。
㈤ 為什麼五常有一票否決權
1、羅斯福總統提出了的常任理事國為戰後四大警察國家,即美蘇中英。後來在英國的堅持下,增加了法國,這五個常任理事國對安理會的決議有一票否決權。一票否決權是當時籌建聯合國之時,蘇聯發明的,而美英則是堅持常任理事國多數一致原則。
2、蘇聯當時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的共產國家,認為自己政治上比較孤立,所以就要求這項否決權,就是為了給自己在政治上不被孤立圍攻的一個護身符。
3、很明顯這五個國家在當時都為二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和有著相對其他國家絕對優勢的力量,所以可以直接推動這項決議的通過。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權利可以說是這五個國家的先輩用鮮血換來的,是當之無愧的。
(5)二戰後義大利為什麼不進入五常擴展閱讀:
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簽訂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志著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還有中國。
1944年,聯合國成立會議上,參加各國同意美、蘇、中、英、自由法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當時,聯合國憲章規定:『』凡非程序性決議案,必須得到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至少9票以上贊成,並且5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任何一國投反對票才能通過『』,這就是五常『』行使否決權『』的由來。
聯合國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否決權的五常國家是蘇聯:1946年2月16日,蘇聯在敘、黎問題的一次表決中使用了否決權。
五常的缺席和棄權不視為使用否決權:朝鮮戰爭,正是由於蘇聯代表的缺席,聯合國通過決議派遣聯合國軍入朝,以至於剛剛建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迫應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用血肉之軀為新中國打出了近七十年的大和平環境。
在否決權的使用歷史上,蘇聯(俄羅斯)使用了129次;美國使用了83次;英國使用了32次;法國使用了18次;兔子最少,只用了13次:關於敘利亞的問題,中國使用了4次;說明中國在中東的布局非常慎重。當然,世界各國對於五大社團領袖獨霸核制裁權和否決權非常憤怒。
㈥ 日本、印度、德國、巴西想入常,在五常當中,分別受到哪些國家的阻力原因是什麼求大神具體分析。
日本與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起國和戰敗國,尤其是日本,對於二戰和其犯下的歷史罪行從未進行過深刻的反省,並且並未對曾經遭受過其殘酷殖民統治的國家進行相應的賠償,日本雖然作為經濟強國,但是其政治上並未獨立,主權並不完整,是一個非正常國家,日本作為新殖民地國家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不可想像的事!
巴西作為南美第一大國和世界新興經濟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日益強大,但是南美終究不會成為世界中心或者熱點地區,所以作為南美第一大國,對於世界的影響力又會有多少吶?
印度作為金磚四國成員之一,近年來雖然經濟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作為地區性大大國,印度尚有諸多的欠缺,政治上幼稚是這個國家最致命之處,要想成為世界強國,印度恐怕還要繼續奮斗幾百年,印度曾經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讓第三世界國家敬仰了好一陣子,但是印度為了對抗正在崛起的周邊大國,政治上正在成為美國甚至其他政治勢力的附庸也是不爭的事實,這種為了眼前利益而短視的國家,怎麼可能擔當起常任理事國的大任吶?
以上內容均為參考,地址:http://bbs.tiexue.net/post2_4844847_1.html
㈦ 二戰結束都70年了,為何世界至今無法產生新的常任理事國
從來沒有說過選出是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為大戰的勝利做出過非常重大貢獻和非常多的犧牲的國家除了現在五大常任理事國之外,其實現在並沒有新的常任理事國的條件。曾經也有國家想加入成為常任理事國。5個常任理事國中也有支持是每個國家有一個一票否決權,所以就沒有加入。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沒有任何國家的實力可以強到加入常任理事國,所以自然沒有產生新的常理事國,事實上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有一票否決權,是不可能再加入一個常任理事國。
㈧ 印度入常趣聞:五次申請入常,五常輪番反對
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成為了世界餐桌上那盤最誘人的香餑餑,非五常國家為了能夠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一員,可謂是削尖了腦袋也要往裡面擠。 而這其中最想成為常任理事國的當屬四國聯盟,而四國聯盟中最迫切的當屬印度。
眾所周知當前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 都對二戰的勝利做出過卓越的貢獻 。
二戰時,以俄羅斯為根基的蘇聯將 近一半的歐洲領土都被納粹所摧毀,三千多萬蘇聯兒女不是死亡就是失蹤,一千七百多座城市被洗劫一空,戰後統計總經濟損失高達七千億盧布。 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力軍,作為他的主要繼承人,俄羅斯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可謂是名正言順。雖然二戰時美國沒有付出太大的犧牲,但是他也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 當時反法西斯同盟國中的絕大部分武器、資金、技術以及設備都是由美國提供,加上兩次世界大戰讓美國大發橫財,戰後綜合實力已然位居世界第一。
英國在戰爭初期的不列顛空戰中就被納粹德國轟成了一片焦土,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實力都損失慘重, 不過日不落帝國的光輝並沒有徹底散去,誓死不降的英國人民和皇家海軍沒讓德國大兵踏上不列顛半步,這也給戰爭後期盟軍開辟歐洲第二戰線提供了先決條件和後勤保障基地。 法國雖然在戰爭開始就光速投降讓人猝不及防, 但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一直都在堅決抵抗納粹法西斯,展現出了法國人抗爭到底的英勇和血性。
而我們中國在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三千多萬人口的情況下,仍然以農業大國硬生生地拖住了先進的日本,防止其北上進攻蘇聯或者南下拿下印度,為盟軍爭取了足夠消滅德意法西斯勢力的時間, 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戰時的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雖然也是戰勝國之一, 但是當時的印度卻並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 在大佬們商議未來世界格局的時刻,印度這個小弟甚至連旁聽的機會都沒有, 可想而知現在的印度要想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他卻並沒有放棄。
根據現行的《聯合國憲章》規定,要想成為新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必須要通過兩次投票, 也就是安理會五常全票通過後由安理會向聯合國大會提名投票,最終在大會上獲得三分之二國家贊同方可成為這「第六常」。 結果印度向安理會提出申請時,出現了如今被人們作為飯後閑談的世界名梗。第一次被俄羅斯否決,第二次被法國否決,第三次被英國否決,第四次被美國否決,第五次被中國否決。 五次入常申請都是四個國家同意,一個國家反對。 五常的態度可謂是已經非常明顯,但印度卻似乎並沒有看透。
印度覺得自己被輪番否決是自身實力不夠,於是拉上了日本、德國和巴西組成了著名的 「四國入常同盟」, 在全世界各地拉選票,結果沒想到這一做法反而讓印度的入常之路更加遙遠,因為反對其他三國入常的聲音可一點兒也不比印度少。 首先義大利就反對德國和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同樣是軸心國既然德國和日本能夠入常,那麼義大利自然也想入常, 況且相對德國和日本而言,義大利給其他國家帶來的災難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而日本入常 朝鮮和韓國已明確表態反對 ,加上 巴西有阿根廷反對,印度自身也有巴基斯坦的堅決反對。 不僅如此,反對四國聯盟的國家同樣在世界各地拉選票,爭取更多的國家反對四國聯盟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因此四國入常之路可謂遙遙無期。
其實印度 不能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五常不同意 ,除此之外印度自身也不具備入常資格。印度的軍事工業十分薄弱,不僅不能自己研發武器甚至連子彈都無法做到自產自銷。經濟方面現階段的 印度很有可能掉入中等國家陷阱,也就是憑借廉價勞動力發展製造業進入中等收入國家後難以擴大經濟規模以及技術革新。 最主要是常任理事國有義務維護世界的和平,而 印度和周圍國家都有摩擦, 此外英國是曾經的印度宗主國, 讓英國和印度平起平坐就現在的英國而言,肯定是無法接受的。
因此,我們可以說印度入常的申請會保持在被拒絕的狀態上長期穩定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