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方民粹主義盛行原因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民粹主義就像幽靈一樣在西方國家徘徊,並不時掀起風浪。在歐洲,主張擺脫歐盟的英國獨立黨異軍突起,法國國民陣線強勢回歸,德國的另類選擇黨、愛爾蘭的新芬黨等也都在各自國家悄然成長。民粹主義並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作為一種聲稱代表民意、以反精英反建制為主要行為方式的政治思潮和社會運動,它萌生於19世紀四五十年代,此後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時起時伏。長期以來,其核心理念並未發生根本變化,只是因時因地因事呈現出不同特點。
當下,民粹主義之所以在西方國家再度興起,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這些國家的普通民眾產生被剝奪感。上世紀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加之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福利主要落入極少數人手中,導致普通民眾心理失衡,進而產生反精英反建制情緒。二是西方民主政治運行機制嚴重失調。發軔於歐洲大陸的西方現代民主政治雖然在歷史上起過積極作用,但其積弊日益凸顯、運行機制嚴重失調。這導致最近幾年在西方國家選舉中,一些高舉所謂民意大旗的人躍上政治舞台,其中不少人言論偏激、觀點偏頗,對西方社會傳統政治觀念造成不小沖擊。三是大眾動員機制日益現代化和便捷化。當今時代,網路通信工具被廣泛使用,信息傳播手段更為多樣便捷。一些政治人物利用各種網路通信工具大量發布觀點,著力誘導民意,積極擴大影響,致使反精英反建制情緒不斷蔓延。
民粹主義盡管常以體現民眾意願、維護民眾利益的形式出現,但它並不能反映真實的民意。現代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非常復雜,其中關於普通民眾利益的議題,僅僅依靠一些現象進行判斷,很難得出正確結論、作出恰當政策選擇。但一些政治人物抽取片段民意,將自己的訴求填充其中,製造偏激的政治和社會理念,勾畫不切實際的政治和社會圖景,並以誇張的形式加以表達,以博取關注和支持。實際上,這些被政治人物包裝過的所謂民粹主義,並不會真正考慮普通民眾的利益能否實現。正如一些西方學者所批評的那樣,民粹主義裡面並沒有人民。
歷史上,西方國家民粹主義的泛濫常常會引發政治和社會動盪。當前,西方國家中高擎民粹主義大旗的政治人物極力將自己標榜為民意代表、正義化身,他們以慷慨陳詞、誘人承諾俘獲了一些普通民眾。在互聯網上,民粹主義者不斷發聲,以此擴大自身影響。他們引導民眾將國內的政治弊端簡單歸咎於少數精英人物,從而在國內製造對立,沖擊傳統價值觀念,撕裂社會。他們還將本國的社會問題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歸咎於其他國家「不公平」的競爭,從而在經濟開放、自由貿易和共同發展方面製造障礙。民粹主義者所主張的政治上改弦更張、另起爐灶,經濟和社會政策上高度福利化,都容易引發社會動盪,最終損害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西方國家民粹主義抬頭表明西方社會的政治體制已出現困局,並有可能給國際秩序帶來沖擊。對於西方民粹主義的本質,我們要保持清醒認識,對其產生的危害要做好相應防範。
Ⅱ 如何理解當前歐洲民粹主義呈上升趨勢的現象
在俄國,各種落後的社會主義學說之所以根深蒂固,自然是由於俄國落後的緣故。最近25年來的全部俄國革命思想史,就是馬克思主義同小資產階級民粹派社會主義作斗爭的歷史。如果說,俄國工人運動的迅速發展和驚人成就已經使馬克思主義在俄國也得到了勝利,那麼,另一方面,無可懷疑的革命的農民運動的發展——特別是1902年著名的小俄羅斯農民起義以後——則使衰落了的民粹主義又稍微活躍起來。用歐洲時髦的機會主義(修正主義、伯恩施坦主義、對馬克思的批判)粉刷一新的陳舊的民粹主義,就是所謂社會革命黨人的全部固有的思想行裝。所以在馬克思主義者同純粹的民粹派以及同社會革命黨人的爭論中,農民問題都佔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