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債務危機,到底怎麼一回事
義大利眾議院14日通過新一輪財政緊縮法案,至此該法案在義大利議會兩院均獲得通過。
此前義大利參議院已於本月7日通過該法案。據義大利安莎社報道,這份總額540億歐元的緊縮計劃旨在通過提高增值稅、對富人徵收特別稅、加大打擊偷稅力度、減少政府開支和議員津貼等措施,達到義大利政府此前確定的2013年實現預算平衡的目標。
公共債務居高不下是義大利經濟長期面臨的難題,去年義大利的公共債務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近120%,在歐元區國家中僅次於希臘。今年7月以來,義大利金融市場出現動盪,義大利國債與作為基準的德國同期國債的利差大幅上升,債務危機陰雲籠罩亞平寧半島,迫使歐洲央行8月份出手相助,購買義大利國債以恢復市場信心。作為交換,歐盟要求義大利在2013年實現預算平衡,控制債務規模,義大利政府因而出台了新一輪財政緊縮法案。
該法案並未得到義大利企業界和工會的支持。義大利工業家聯合會主席瑪切卡利亞在眾議院通過緊縮法案的當天表示,緊縮計劃看似條款不少,卻全都和稅收有關,沒有任何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這是份「令人失望」的計劃,義大利需要深層次的改革,否則將面臨很大的風險。另外,義大利工會組織本月6日曾在國內各大城市舉行大規模罷工,抗議緊縮計劃中包含便於辭退員工的條款。對此,義大利財長特雷蒙蒂已經承諾盡快出台旨在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
義大利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義大利的公共債務仍處於上升態勢,今年6月首次突破1.9萬億歐元,7月又在6月的基礎上增加100多億歐元。
據了解,中國目前持有760億歐元的義大利國債,約占該國1.9萬億歐元國債總量的4%。而中國所持有的歐元資產更是佔到了相當於全部3.2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1/4。有媒體報道稱,義大利此次標售債券前曾向中國求援,希望中國能大規模購買義大利國債。不過,義大利一位部長級官員表示,義大利的確曾與中方舉行會談,不過主要談的是中方對義大利工業領域的投資,而非債券。
② 意法西斯上台有經濟危機的影響嗎
與歐洲其它大國相比,義大利素來貧弱。第一次世界大戰加劇了義大利國內政治經濟生活中固有的矛盾,也使它與其它歐洲列強之間的爭奪更為激烈。戰後的經濟困境、政治動盪以及階級矛盾的尖銳激化,再加上作為戰勝國沒有撈到什麼好處而引發的激昂的民族主義情緒,使統治階級選擇了與法西斯運動相結合的道路,導致在義大利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政權。
戰後初期,義大利陷入了嚴重的財政經濟危機之中。這個國民總收入年僅200億里拉的國家,在大戰期間的戰費支出高達650億金里拉(相當於1459.36億里拉)。其中外債200億,內債350億。戰爭造成的巨額債務不僅使義大利戰後通貨膨脹,物價飛騰,還造成嚴重的金融混亂和財政崩潰。由於缺少資金,義大利工業生產很難順利完成由戰時經濟向和平經濟的轉軌。設備陳舊,技術落後,商品生產成本高,缺乏市場競爭力,使義大利進出口貿易難以保持平衡,入超嚴重。隨著戰爭工業的轉產,大批中小企業破產倒閉,失業人數日益增長,200萬復員軍人難以找到工作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因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而普遍下降,失業人員更陷於貧困之中,義大利社會蘊育著尖銳激烈的階級矛盾和沖突。
經濟危機引起革命危機。1916年,義大利全國各地舉行的罷工達1871次,參加者55.4萬人;1920年工人運動的聲勢更加浩大,全國舉行罷工2070次,參加者猛增231.4萬人。罷工工人要求提高工資和八小時工作制,還有至少60萬工人參加了佔領工廠、建立工廠委員會的斗爭。工人運動極大的鼓舞了農民,在義大利農村,從自發的抗租、抗稅斗爭到以退役軍人為主的佔地運動蓬勃興起。到1920年4月,全國有上百萬農民和l退伍軍人參加了佔地斗爭,佔領了191戶貴族和大地主的217萬公頃的土地,有的地區的農民,甚至奪取了村鎮政權,建立了農民自已的組織。工人占廠、農民佔地,在義大利統治階級眼中大有政權難保之勢。
正當國內階級矛盾異常尖銳之時,巴黎和會上義大利分贓最少,甚至連英、法1915年為換取義大利站在協約國一邊參戰曾作出的許多領土許諾也未能兌現。消息傳來,引起義大利社會各階層的極大不滿,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達到政府的呼聲響遍了全國。人們指責政府無能,期望有一個強可力的政府和鐵腕人物來扭轉義大利的局面,以武力實現領土要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大利的法西斯勢力迅速崛起。
義大利法西斯運動的發展,有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一開始它還只是一場小資產階級的左翼運動,之後被統治階級所利用。法西斯運動的領袖心甘情願與大資產階級和封建殘余勢力相結合,成為他們手中對內鎮壓工農運動,對外叫囂民族沙文主義的工具。最後,在統治階級的扶持下,義大利法西斯運動迅速發展成為政壇上一支最重要的力量,並奪取了國家政權啟立起了以墨索里尼為首的法西斯獨裁統治。
③ 義大利如何解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29~1933年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危機,給了義大利的經濟以沉重的打擊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為轉移國內人民的注意力,擺脫國內危機,義大利法西斯更加急於從戰爭尋找出路。但因當時義大利實力有限,難以和英法在巴爾干、多瑙河和地中海東部地區展開爭奪。而一旦侵佔衣索比亞,義大利便可將其在東非的幾個殖民地連成一片,扼住歐亞航道的咽喉,切斷英法同其亞洲殖民地的聯系,有利於同英法的競爭;同時,還可控制青尼羅河水源,將蘇丹和埃及的整個灌溉體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墨索里尼一心要奪取。
墨索里尼集結65萬軍隊於衣索比亞邊境,准備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