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阻攔德國侵佔普魯士

義大利為什麼阻攔德國侵佔普魯士

發布時間:2025-04-16 10:31:22

㈠ 二戰時期,擁有地中海最強海軍的義大利,為何總拖德國後腿

說起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總是會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歡樂,他們彷彿是天生的幽默家喜劇人,雖擁有先進武器裝備但戰鬥力低下,總是鬧出讓人不可思議的笑話。比如「在沙漠里把戰略儲備的水資源用來煮通心粉吃;隨軍打仗時吃面條一定要配紅酒;跟同盟國宣戰了之後才開始想作戰計劃??」等等這些讓人慾罷不能,理解不了的奇葩行為。戰爭期間更是坑慘了德國,嚴重拖垮了德軍的實力,是實實在在的「豬隊友」。那麼二戰時期牢牢控制著地中海,並在歐洲擁有著僅次於英法海軍實力的義大利,為何會在自己家門口被英國一小時殲滅,又是為什麼屢次拖累德國,會被德國視為「豬隊友」?

其實,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無論從軍事實力,工業還是國力方面都位列世界前幾。義大利在二戰前期,海軍實力很強,是歐洲僅此於英法兩國的海軍強國。牢牢控制著地中海,始終將地中海視為自身內海。義大利更是擁有戰列艦八艘,並擁有近二十艘的巡洋艦,軍艦火力強大,噸位巨大,在軍艦自身設計上義大利也有獨到之處,是歐洲老牌的海軍強國。更是在地中海這樣狹小的海域,義大利竟然擁有多達百艘的潛艇,並擁有撒丁島和西西里島這樣如不沉的航空母艦的兩個海島。為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占據了主動的優勢。

後來由於海軍實力要強於老大哥德國海軍,(當時強大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並未服役,德國海軍也只能靠著U?2潛艇撐撐門面)義大利就擔負著控制地中海,遏製法國海軍並堵截英軍出入地中海的出海口的重大任務。本來這對擁有強大海軍實力的義大利來說不算什麼難事,但就在希特勒橫掃歐洲大陸,滅亡法國,將英國趕回老家的時候,這時的義大利海軍卻在自己的塔蘭托基地被英國海上艦載機突然夜襲,一小時就消滅了一半的義大利海軍,自身也就僅僅損失了2架飛機。本具有天時地利的義大利海軍就這樣被英國海軍很輕松愉快的搞點了,創造了二戰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這次海戰的失利讓義大利軍隊開始一蹶不振,於是在後來的戰斗中就出現了屢戰屢敗,大坑隊友的現象。這次義大利的失利也讓德國大為惱怒,本想著自己從陸地進攻,義大利能從海上發動攻擊,兩面合圍住整個歐洲從而掃盪整個歐洲大陸,也能有效的對英國本土圍堵阻截,讓英國腹背受敵,不戰而敗。自己也好整頓軍隊,大肆入侵蘇聯,掃清一切障礙。卻不成想到義大利海軍竟然在自己家門口被英國海軍航母上的艦載機給重創,更是還沒見到英國海軍軍艦,就這樣不可思議的被突襲消滅掉。義大利的失敗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更占據了地中海的控制權。

這次戰斗讓德國人大跌眼鏡,也對義大利人無可奈何,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就是一個豬一樣的隊友,到處捅婁子惹禍,還得靠德國給它擦屁股。身為古羅馬後裔的義大利人為何沒繼承祖先驍勇善戰的特點,而是屢次戰敗,拖累戰友,表現極差。原因還是因為義大利軍隊雖有先進武器,但本身就沒什麼戰鬥力。義大利人身上沒有普魯士人所擁有的那種強大的民族擴張力和進取的精神,其實力和野心的落差給人一個「准強國」的形象,軍人更是典型的消極怠工,功利保守;他們在戰略和戰術上,沒有太多的建樹,也沒有傑出的人才。

義大利人本身就是崇尚藝術,喜好浪漫,骨子裡就沒有打仗的狠勁。更重要的是義大利最大問題在於墨索里尼的愚蠢自大和無能,如果莫墨里尼不是那麼看重所謂的面子,而是與德國分工明細,優勢互補的話,也不至於產生那麼多失敗和笑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統帥的無能更加會誤國。

這正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不怕虎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正是由於義大利不斷給德國增添麻煩,不斷戰敗,德國卻要挽救義大利,為義大利承擔苦果,不得不面臨著在西拒英國、東攻蘇聯的背景下,開辟了北非戰場,陷入更為噩夢的「三線作戰」狀態,加速了德國的戰敗滅亡。

(↓↓↓新人求訂閱,不求贊賞,但求訂閱,各位看官老爺有啥不滿的盡管在評論區留言,您的每一個意見都是我進步的動力,謝謝!!!)

㈡ 義大利為什麼不是殖民大國

義大利在1861年才大體統一下來,一直到一戰結束,義大利才從奧匈帝國手中收回自己所有的領地。
原因我想一是義大利實力不及其他國家,雖然德國沒統一前也不算得強大。但普魯士的實力絕對不容忽視,沒有統一的普魯士可以擊敗完整的法國;基本統一的義大利連衣索比亞都打不過。這是實力的問題。亮搜
二是義大利的位置,義大利雖然是沿海國家,可是卻沒有能力遠洋殖民。向西往大西洋有英國控制的直布羅陀海峽,向印度洋有英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海軍出不了地中海,怎能大規模的遠洋殖民呢?
PS:修正大清版圖同學的一個錯誤認識。是資本主義的發展促成了義大利的統一。而不是你所說的敬納歷統一之後才能快速發展。還有萌芽代表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問題,中國明朝中後期15-16世紀茄團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結果明朝覆滅後,不是被無知自大的滿清政府給打壓的一無所有嗎?

㈢ 普奧之戰的意義是什麼呢對歐洲有什麼重要的影響呢

這場戰爭的意義是這場形式上的聯盟戰爭,實際上只不過是德意志聯邦中兩個最大的邦國,即普魯士和奧地利,為爭奪對德意志的領導權而進行的王朝戰爭。普魯士贏得對奧戰爭的勝利,是其統一德國的關鍵,實際上為統一事業奠定了牢固的基礎,為普魯士奠定德意志邦國中的領袖地位,為統一德意志去除了一大阻礙。奧普戰爭證明,毛奇堅持的決戰戰略在這次戰爭中未能奏效。戰爭的持續時間和戰爭的結局是由交戰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水平的高低所決定的。

對歐洲的重要影響是:由普魯士王國主導的北德意志邦聯成立,加速了德意志統一的進程。普魯士贏得對奧戰爭的勝利,是其統一德國的關鍵,實際上為統一事業奠定了牢固的基礎,為普魯士奠定德意志邦國中的領袖地位,為統一德意志去除了一大阻礙。德國統一改變了歐洲的政治版圖,使德國成為歐洲強國。

㈣ 德國與義大利(二戰時明知義大利不行)

兩次世界大戰當中,義大利都選擇與德國站在同一陣營,由於義大利軍事在歐洲乏善可陳,看起來是義大利對德國的攀附。德國與義大利之間隔著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脈,正常情況下雙方不會產生擴張的慾望,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德國志在西歐和東歐甚至北歐,而義大利一心稱霸地中海。由於不存在地緣上的利益沖突,德意之間的聯合早在雙方統一之前就已經初見雛形。

統一德意志的是普魯士王國,統一義大利的是撒丁王國,而法國和奧地利是它們共同的敵人。當時奧地利是德意志框架內與普魯士平分秋色的大國,同時奧地利還占據著本屬義大利的威尼斯,也就是說如果普魯士要統一德國就必須將奧地利踢出德意志;如果撒丁王國要統一義大利就必須趕走控制威尼斯的奧地利軍隊。在這種情況下,當普奧戰爭爆發時,撒丁王國義無反顧地選擇站隊普魯士,後來這便成為雙方走向合作的開端。

解決了奧地利之後,法國成為阻擋德國和義大利統一的最後一道障礙,只要法國不倒下,受法國影響的德意志西部諸邦就不會投向普魯士;同時只要法國不倒下,駐守教皇國的法國士兵就是撒丁軍隊進入羅馬的絆腳石。此時的法國充當的就是之前奧地利的角色,於是普魯士與撒丁王國再次走向聯合,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戰役中被俘,德意志第一帝國在凡爾賽宣布成立,而撒丁王國也順勢演變為義大利王國。

從工業實力上說,英法德意是歐洲當時屈指可數的四大強國,最終形成英法結盟對抗德意的局面,是源於地緣利益下的組合,不存在誰攀附誰的因素。地處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是典型的南歐思維,南歐的主要范圍在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干半島,如果再加上北非,恰好接近歷史上羅馬帝國的疆域范圍,這也是為什麼墨索里尼在二戰不斷向地中海用兵的原因。在這個方向上,義大利的敵人主要是英國,因為只有英國在地中海保持著強勢的海軍力量,反之義大利對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部分幾乎沒有興趣。

對於德國來說,它的主攻方向恰恰就在高緯度的地區,無論向西進攻法國,向東進攻俄國,還是向北同英國爭奪北海控制權,德國都沒有向南發展的慾望。所以盡管地處歐洲中部平原,但德國是典型的北歐式思維,自然與志在南歐的義大利不會產生利益沖突,這是雙方能夠走向聯合的地緣基礎。共同的敵人英國使得德意選擇抱團取暖,素以海軍見長的英國人同時在北海和地中海保持著強大的武裝力量,這讓德國和義大利從北南兩個方向上感受到壓力。

圖-德國人,好比開吉普車的

當德皇威廉二世建造龐大的艦隊同英國皇家海軍決戰時,義大利的艦隊是能夠對英國地中海艦隊造成威脅的海上力量。而在陸地上,法國成為德國和義大利共同的目標,盡管法國對義大利的地緣威脅由於阿爾卑斯山的阻隔而顯得更小一些。暢通無阻的平原地形成為德軍突入法國境內的保證,而當法國兵敗之後,義大利也試圖越過阿爾卑斯山侵略法國南部時,卻遭到了法國人的迎頭痛擊。從這一點上也能大致說明義大利這個傳統的南歐國家不適合介入阿爾卑斯以北的事務。

圖-義大利人,好比騎電動車的

時過境遷,二戰後德國領土大幅縮水,義大利的勢力范圍也縮小了。德國面積約35.76萬平方千米,人口約8315萬。義大利面積約30.1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6024萬。

㈤ 德意志統一和義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1)相同點:都是當時歐洲民族運動潮流的產物;都有一個主要邦國為核心,在德意志是普魯士,在義大利是撒丁王國;都是通過外交和戰爭相結合的手段,由自上而下的道路實現的;兩國都有一個主要領袖人物領導;統一前,工業資本主義都有相當發展,而分裂割據阻礙了工業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統一後,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都保存大量封建殘余.


(2)不同點:第一,面臨的任務不完全一樣:德國的首要任務是消除割據和實現國家統一;義大利除完成統一外,還要驅除外國勢力.第二,領導力量和人民群眾的作用不同:德國由於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弱小,統一是由普魯士的容克貴族領導的;而義大利雖在撒丁王朝領導下進行,但人民群眾起了重要作用,仍存在自下而上的道路.第三,外援不同:德國統一完全是由普魯士完成的,未藉助外援;而義大利是通過外交手段,藉助法國的援助才打敗奧地利的.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阻攔德國侵佔普魯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斗雞體型多少錢一隻 瀏覽:52
在義大利生活拍自媒體的有哪些人 瀏覽:801
印尼要用什麼轉換插頭 瀏覽:390
伊朗感染人數有多少 瀏覽:690
義大利什麼時間開棺 瀏覽:47
中國解耦器有哪些廠家 瀏覽:270
印度帶紗麗代表什麼 瀏覽:826
伊朗哪個省份最好 瀏覽:148
美國的華盛頓到中國走哪裡最近 瀏覽:173
嘆息橋在義大利哪裡 瀏覽:981
中國目前虧損靠什麼崛起 瀏覽:369
印度大范圍種樹會怎麼樣 瀏覽:438
canadagoose義大利哪裡有賣 瀏覽:310
印度尼西亞怎麼營銷巴厘島 瀏覽:500
中國酒城哪裡好玩 瀏覽:395
總統在英國有多少支股票 瀏覽:455
無錫義大利面哪裡好吃 瀏覽:40
泰晤士位於英國的哪裡 瀏覽:157
中國電競戰隊俱樂部有哪些 瀏覽:884
中國哪些地方的鍋爐好些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