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午吃啥即簡單又好吃
導語:中午吃啥即簡單又好吃?午餐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大部分都在外面上班,有時候中午根本不能到家吃午餐,所以所,好吃簡便的午餐就顯得很重要了,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幾種:
芋頭芝士蝦
芋頭芝士蝦主料:芋頭10個、芝士片2片、大蝦3頭。
芋頭芝士蝦輔料:鹽1茶匙、蔥花適量、孜然粉適量、色拉油2湯匙、料酒1湯匙、糖1茶匙。
芋頭芝士蝦做法:
1.芋頭洗干凈,削皮。對半切開,上鍋蒸熟。這種小芋頭差不多蒸十分左右就熟透了;
2.蝦剪去蝦槍,蝦須,開背,去沙線沙包。把背開下面去,就留肚子那不要切斷。用刀輕輕剁幾下。抹上料酒去去腥;
3.在碗里倒點色拉油,食用油都行。加鹽,糖,孜然粉,也可以再加點胡椒粉,隨個人口味。攪動均勻;
4.蒸好的芋頭擺到烤盤里。拿刷子把剛才那些調好的色拉油刷到芋頭和蝦上面。大概這么腌五分鍾;
5.取一片芝士切條,另一片芝士切丁,剩下的芋頭一起剁碎拌在一起;
6.芝士條隨意擺在芋頭上面。芝士芋頭碎塞在蝦身上;
7.擺好盤,預熱烤箱;
8.180度,上下火,中層,烤15-20分鍾。看個人烤箱而定。最後幾分鍾灑點蔥花;
醬燜排骨
醬燜排骨主料:排骨 300克;
醬燜排骨輔料:生抽、冰糖、老抽、大蒜、料酒、味極鮮、鹽、澱粉、豆瓣醬 、胡椒粉、生薑、干辣椒
醬燜排骨做法:
1.准備新鮮的排骨;
2.鍋中加入涼水;將排骨下入鍋中,不需要蓋鍋蓋煮開;排骨的豬圈異味充分揮發。涼水更加容易將排骨里的血水煮出;
3.排骨中的血水煮出來將排骨撈出洗凈備用;
4.鍋內油燒熱,首先選用冰糖炒糖色。冰糖炒出的顏色紅亮。在炒之前最好敲碎。用小火炒糖色,直至冰糖完全融化。另起鍋燒油,爆香剁碎的生薑和干辣椒;把焯過水的排骨倒入和糖一起翻炒;
5.放入料酒,可以祛除腥味,更好的幫助排骨入味;
6.炒至排骨表面緊實之後,放入老抽潤色;
7.加入生抽提味;
8.加進大蒜。排骨的表面均勻的上色之後,倒入開水沒過排骨,大火煮至湯開,蓋上鍋蓋轉小火燜40分鍾;
9.加進豆瓣醬1勺;
10.味極鮮適量增鮮;
11.鍋中的湯汁煮到還有三分之一時調入鹽;
12.加入水澱粉勾芡,讓它增加粘稠度更入味才會好吃。接著用鍋鏟調均勻,撒進胡椒粉最後出盤。經過這番介紹,相信你肯定在吞咽口水了。肉質鮮嫩,口味香脆咸甜的一道美味沁人心脾的醬燜排骨做好了。
蘿卜燉牛腩
蘿卜燉牛腩主料:牛腩一條;
蘿卜燉牛腩輔料:白蘿卜一個;
蘿卜燉牛腩調料:食鹽3克、醬油5克、冰糖適量、姜2片、蒜2瓣、八角2顆、花椒2克、 桂皮1段、干辣椒少許、豆瓣醬適量、番茄醬適量、蔥白1截、小蔥1小把、尖椒少許、草果1顆 香葉1片、茴香籽2克、甘草3片、肉蔻少許、 黃酒適量、豆豉辣醬少許
蘿卜燉牛腩做法:
1..將牛腩洗凈,清水浸泡至無血水滲出,有選擇地將牛腩上一些肥脂及粘膜部位剔除,切成3-4CM見方備用;鍋內坐水,放入拍松生薑、花椒粒,水開後將切塊牛腩放入,澆上1勺紹酒,焯煮2-3分鍾至血腥浮沫溢出,將牛腩塊撈出,溫水洗凈控水備用;
2.准備好煨燉醬料,紅油豆瓣醬及豆豉醬剁碎備用;蒜瓣剝皮,大蔥洗凈斜切成段,青╱紅尖椒去蒂去籽斜切成段,生薑切片,小蔥洗凈挽蔥結備用;香辛料溫水淘洗干凈備用;
3.炒鍋燒熱注油,將蒜瓣、薑片,蔥段及香辛料下鍋以中小火煸香,將混合醬料倒入鍋中央,煸炒至紅油滲出,將牛腩倒入鍋中轉大火翻炒;鍋內淋入紹酒、醬油,將牛腩煸炒至變色表皮稍微收縮焦香時,一次性加足開水煮開鍋;
4.連肉帶湯汁一起倒入高壓鍋中(如果不趕時間的話用沙鍋來煨燉更好),中小火加蓋「壓」35分鍾左右熄火;將白蘿卜洗凈切圓片狀鋪在陶土缽子中,將高壓鍋中的牛腩撈出鋪在蘿卜片上,鍋內湯汁過濾掉雜質,調入大喜大牛肉粉、精鹽、冰糖拌勻,將原汁倒入缽中,灶火煮開後轉小火煨至蘿卜綿軟入味熄火,將過油後的青紅尖椒鋪面即可上桌。
圓白菜
圓白菜主料:粉絲3個、圓白菜半個、海米1把、五花肉半碗、胡蘿卜半個、蒜適量
圓白菜輔料:糖半湯匙、醬油3湯匙、胡椒粉1茶匙、香菇3個、鹽適量
圓白菜做法:
1.粉絲溫水泡十分鍾後撈出控干水份。一定要控干哦;
2.圓白菜,胡蘿卜切絲;
3.五花肉剁碎,香菇提前泡發剁碎,蝦干泡發撈出濾干,蒜末;
4.炒鍋,多點油,小火把蒜末煸金黃色;
5.倒入蝦干煸出香氣;
6.下入粉絲,小火,用筷子不斷的攪動。3分鍾左右。(很多人質疑這個步驟,我想說,先放圓白菜再放粉絲的做法我也做過,那樣炒出來粉絲不夠干香。而我這個版本是先放粉絲後放圓白菜,干香型的。但首先,你必須得有一口不粘鍋。否則,勸你別試);
7.放入肉碎。為什麼不提前放肉碎呢。因為想保持它的口感嫩嫩的。提前放的話會把肉炒硬;
8.聽見粉絲啪啪響時,倒入圓白菜,翻炒發軟。烹入適量醬油,一點點鹽,一點點胡椒粉,適量白糖,下入胡蘿卜絲。改大火,翻炒。最後放入香菇末。翻幾下出鍋;
醬汁脆香豆腐
醬汁脆香豆腐主料:鹵水豆腐300克、五花肉10片、蒜2瓣、姜2片、香蔥2根
醬汁脆香豆腐輔料:醬油3湯匙、豆瓣醬1湯匙、糖1湯匙、料酒2湯匙、熱水2碗水、澱粉適量
醬汁脆香豆腐做法:
1.豆腐切成一厘米厚的片。用油炸成兩面金黃,表面結成硬殼。不要太薄了不然裡面水份蒸發出後,豆腐會變得更薄,口感就不好了(或者可以少油慢慢煎)。其實用炸比較快,也香。不用擔心炸過的油怎麼辦,炸過豆腐的油很清亮,完全可以再次使用;
2.炸到像這樣子。撈出備用;
3.姜蒜切片,五花肉切片。五花肉不用太多,只是給豆腐添點油脂。蔥白蔥尾分開切。蔥白切寸段,蔥尾切成蔥花;
4.炒鍋,先不放油,把五花肉乾煸一下。煸出油,再放適量油;
5.煸到干香,撈出備用;
6.直接用鍋里的油,放1湯匙豆瓣醬(具體量視個人口味而定),炒出味道,放入姜蒜煸香,再放入蔥白,加入2湯匙料酒;
7.加入3湯匙醬油,適量白糖。適量鹽(豆瓣醬有鹹味,鹽可視口味而定) 烹入2-3碗熱水;
8.把豆腐碼進去,五花肉倒進去。 像這樣,用一把勺子把湯汁舀起來澆在豆腐上。讓豆腐都吸飽湯汁。小火慢慢的熬。直到湯汁收的差不多了,水澱粉薄薄的勾一層芡。灑上蔥花。出鍋。
紅薯燜雞塊
紅薯燜雞塊主料:草雞1隻、紅薯1個、蔥適量、姜適量;
紅薯燜雞塊輔料:生抽2湯匙、蚝油2湯匙、料酒2湯匙、老抽1湯匙、開水適量、鹽適量
紅薯燜雞塊做法:
1.土雞一斤多兩斤以內。去頭去尾去爪不用。其餘剁小塊。冷水泡二十分鍾左右,把血水泡出來。用料酒,適量鹽腌十幾分鍾;
2.紅薯切滾刀塊。油鍋炸熟,使表面形成一層硬殼時撈出;
3.把雞塊也炸一下。炸透了。撈出濾油;
4.炒鍋,爆香蔥姜,倒入炸過的雞塊,翻炒,加1湯匙料酒,2湯匙生抽,1湯匙老抽,2湯匙蚝油,翻炒均勻上色;
5.加沒過雞塊的水,蓋上鍋蓋,大火煮開,小火燜煮到雞肉熟透軟爛,水份煮的差不多 。可以留點汁澆飯,很不錯;
6.把炸好的紅薯倒進去,一起翻炒根據個人口味調入適量鹽。灑點蔥花出鍋
香辣烤排骨
香辣烤排骨主料:豬小排400克、烤肉醬100克;
香辣烤排骨輔料:生菜30克
香辣烤排骨做法:
1.准備好所有材料;
2.豬小排剁成10厘米左右的段,沖洗干凈厚瀝水,放入盆中,倒入醬腌制半小時;
3.腌好的排骨沾上醬汁放入烤盤中碼放整齊,剩下的烤肉醬備用;
4.烤箱預熱210度,50分鍾,烤箱中層。用錫紙將烤盤包裹密封起來放入預熱好的烤箱里,210度先烤20分鍾;
5.然後取出烤盤,打開錫紙,將剩餘的烤肉醬刷在肉上,再次包裹錫紙放進烤箱再烤20分鍾;
6.剩下的最後10分鍾,打開錫紙烤,要注意觀察排骨的變化,注意翻面,烤熟的排骨放在生菜上擺盤即可,可以連生菜一同食
擔擔魚面
擔擔魚面主料:豬肉100克、魚面100克
擔擔魚面輔料:碎米、芽菜100克、花生(炒)適量、小白菜適量
擔擔魚面調料:色拉油適量、食鹽適量、醬油適量、醋適量、雞精少許、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料酒適量、香油少許、白糖適量、辣椒油適量、花椒油適量、豬油(板油)適量
擔擔魚面做法:
1.用油爆香蔥姜蒜末,炒出香味後加入豬絞肉;
2.將絞肉炒散,噴料酒和醬油去腥增色;
3.加入碎米芽菜同絞肉同炒,炒勻後視醬油的鹹度補少許鹽調味,盛出備用;
4.鍋中放寬水煮魚面,魚面快熟時加少許鹽,放入綠色菜同煮,至綠色菜斷生將菜和面一起撈出控干水分;
5.將芝麻醬、香油、辣油、花椒油、蔥末,蒜末,花生碎,生抽少許的糖、醋和雞精,一起調兌成碗汁,置於准備吃面的碗底;
6.將面放在碗汁上,表面碼上綠色菜和炒好的肉臊,還可以在表面也點綴些花生碎(我給忘記了),食用時將面和碗底的調料拌勻即可。
不需煮飯,不需煮麵也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午餐。每周冰箱里一定有一包切片麵包,大多數時候如果只是在早餐食用,通常在保值期內不能吃完,因此經常拿去喂鴨子或小鳥。其實,以麵包做主食,也可以變化出美味、簡單的午餐。
1.全麥麵包上面放鹽水肘花搭配炒熟的胡蘿卜、芹菜絲,表面放苜蓿芽和紫色洋蔥絲,一餐不僅食物超過五種,而且色彩也一樣豐富。
2. 老虎蝦三隻從背部剪開,去除砂線,用少許鹽和胡椒粉腌制幾分鍾,平底鍋放油、姜絲、洋蔥絲後擺入腌好的蝦,兩面變紅後放入生抽和蚝油少許,最後加入一大勺番茄醬即可,將蝦和醬汁擺放在全麥麵包上,再撒些苜蓿芽。吃的時候用刀叉可以輕松取出蝦肉,最後醬汁和苜蓿芽讓麵包很入味。
3.海鮮店買了一條1.5公斤的鯛魚,魚肉切片後在店裡加工成炸魚排,一餐Fish and chips 後還有剩下的魚,於是將魚在平底鍋煎熱後澆入義大利面醬汁,搭配蒜片炒圓白菜絲,擺放在麵包片上。
同一條魚的頭和骨頭一起熬湯,加入洋蔥、芹菜、番茄、和貽貝,鮮美。
洋蔥炒雞蛋搭配牛油果,先將洋蔥切絲,放鹽腌制10分鍾,再打入雞蛋,平底鍋放油燒熱,淋入蛋液,兩面煎至金黃,放在全麥麵包上,搭配牛油果片,表面撒少許黑胡椒。
無論哪種麵包的午餐,之後搭配一小碗薑汁撞奶都堪稱完美。
Ⅱ 義大利菜屬於西餐嗎
義大利餐都屬於西餐
義大利菜非常豐富,菜品成千上萬。源遠流長的義大利餐,對歐美國家的餐飲產生了深厚影響,並發展出包括法餐、美國餐在內的多種派系,故有「西餐之母」之美稱。
Ⅲ 西餐用餐時女士應該把紙巾放在什麼位置上
應該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西餐就餐禮儀:
1、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
3、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4、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餘少量菜餚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麵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捲起,然後送入口中。
5、 麵包一般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著整塊麵包去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麵包掰成小塊再抹。
(3)義大利面料澆什麼醬汁擴展閱讀:
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
再者,西方各國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信仰伊斯蘭教),它們都是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因此在飲食禁忌和用餐習俗上也大體相同。至於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其文化也是和歐洲文化一脈相承的。
因此,不管西方人是否有明確的「西餐」概念,中國人民和其他東方人都對這部分大體相同,而又與東方飲食迥然不同的西方飲食文化統稱為「西餐」。
Ⅳ 義大利菜的意式菜系
義大利半島形如長靴,南北氣候風土差異很大,各個地方城邑因長期獨立發展,逐漸產生獨特的地方菜系;義大利飲食烹調崇尚簡單、自然、質朴,地方菜按烹調方式不同而分成四個派系:北義大利菜系、中義大利菜系、南義大利菜系和小島菜系。 精緻絕倫義大利菜
義大利人晚上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所以大部分時間都要消磨在吃晚飯上,一般用餐時間都很長,從開胃菜到飯後酒,如果全程吃下來,可能就昏昏欲睡了。有時吃完已經是半夜或凌晨,但義大利的食客決不會臉紅脖子粗地催促廚師上菜或結帳,他們總是喜歡慢慢來,以無比輕松平和的心情細細品嘗美食。
義大利烹飪方式變化多端,出品多樣,這也是為人所折服的。就拿最常見的麵粉來說,一個面團,出色的義大利廚師就能做成上千種面點,而且滋味各異;如果要作點比較,不同地域間使用的搭配材料差異就很大,口味也大相徑庭。羅馬的carbonara可作為義大利面品的代表,它勝在用起士、蛋和生奶油擀出了一股獨特的味道。
翡冷翠所在的托斯卡納省(Toscana)則是橄欖油盛產之地,所以面品習慣澆上橄欖油,用料相對樸素,但入口感覺很好。南義大利以乾麵為主,大量運用熟番茄製成的番茄醬做醬汁,海鮮面更是新鮮,蛤蜊、蝦、淡菜紛紛入饌,增添了南義大利面的多樣性。而北義大利面在做法上喜愛使用奶油及cream,面品的選擇也是有的,店家都喜愛手捍面,然後在麵粉中加入其它味道,讓面條變得有顏色和味道,例如威尼斯的黑墨魚面就是代表之一。
但作為義大利最為傳統的美食,在義大利國內國外都能吃到的通心粉做法卻不見得怎麼繁復:將面料放到燒開的水中煮,不久撈出,用開水澆透,濾去水,在盤中撒開,加入油、碎乾酪及各種醬汁,然後就用叉子叉來吃。一根根的粉條就在唇齒邊蹦來蹦去,風情萬種,口感風味絕佳。
說到做法上的變化,甜點也很有說服力。各個時節,義大利都有特別製作的甜點:油炸麵包弗里帖雷是過年後(一月六日開始)到嘉年華(二月中)之間所特有的甜點。聖誕節有聖誕蛋糕,到了復活節又要輪到巧克力蛋風光了,以巧克力醬澆灌成的蛋殼,由小如真蛋的尺寸到大得像枕頭的巨蛋都不罕見,連藏在蛋內的禮物也是千奇百怪的。
此外,義大利薄餅里也大有文章可做,甚至說別有用途。喜歡嘗鮮的廣州人相信都吃過比薩餅(PIZZA),那要算是最為人們熟悉的一種義大利薄餅了。不過義大利廚師也告訴記者,在該國,正宗的意式薄餅是薄而脆的,只鋪上茄醬、芝士、橄欖或香草(如辣菠菜Rucloa),吃時用刀、叉切成適合大小或捲起來吃。無論坐在哪家義大利餐廳,在等上菜的空檔,餐廳還會附上幾片冷麵包和一種叫Grissini的硬餅干。這種細細長長的硬餅干很香,頗耐咀嚼,而冷麵包多半是用來沾第一道或第二道菜吃完所剩的醬汁。因為主萊的好吃與否,往往取決在醬汁的美味如何。故而在廚師看來,真正懂得吃義大利菜的饕客,總是會把餐盤的醬汁吃得精光!
最後差點忘了轉達義大利廚師的提醒,吃義大利菜一定要佐以葡萄酒(Vino),否則就像是美中不足了。基本上,口味重的牛、羊、豬肉類配紅酒,口味清淡的雞肉、海鮮類則配白酒。在中國大酒店,記者就嘗了一杯酒味一點也不濃烈但極其香醇的白葡萄酒,感覺非常棒。
中國大酒占舉辦了「義大利美食節」推廣活動,遠道而來的廚師拉克蘭多格為我們做了一個完整的四款套餐:海鮮沙拉、義大利牛柳、義大利面和義大利甜品。這些菜充分展現了義大利菜式的特點,做得非常精緻、口味獨特,足夠一個客人飽餐一頓了。在座的幾位客人品嘗了以後,紛紛贊不絕口。 中西融通之妙
義大利廚師說,在做法上,義大利菜雖然繁復了一點,但廣州人其實也可以選取幾道家常的來試做,一樣可嘗到可口的意式風味。
米蘭冷盤
配料:蚌(或螺肉)50克,熏魚80克,蔥頭20克,酸甜蘋果80克、蛋黃醬80克,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將蚌或螺肉煮過,濾去水。蘋果削皮並切成塊狀。洗凈熏魚,去骨,並切成小塊,把蚌、蘋果和魚拌在一起,加上蛋黃醬、蔥末,再加鹽和胡椒粉。
意式米飯
配料:大米50克,清湯100克,奶油20克,乾酪30克,鹽適量。
做法:大米揀凈,洗滌,倒入鍋中,加入少量清湯,邊煮邊用叉攪拌並逐漸澆入清湯。煮熟的米飯中加入奶油、碎乾酪並仔細地攪勻,趁熱食用。
米蘭通心粉
配方:通心粉60克,蘑菇30克,粉狀乾酪15克,奶油20克,西紅柿汁80克。
做法:蘑菇在加有西紅柿汁的奶油中煮熟,拌以熔融奶油和粉狀乾酪,並盛在盤中,通心粉中夾填上蘑菇。另外加上西紅柿。
米蘭式炸牛排
配方:小牛肉160克,雞蛋1/2個,乾麵包5克,粉狀乾酪5克,西紅柿汁50克,米蘭式通心粉80克,奶油10克,植物油10克,鹽適量。
做法:將雞蛋攪拌到起泡,與植物油充分攪拌,加鹽,撒上胡椒粉。用這種混合料沾濕牛排,再滾裹上麵包渣和粉狀乾酪,並稍為拍緊。在植物油和奶油等量的混合物中炸熟。配菜用米蘭式通心粉和西紅柿汁。
手記 程序繁雜的意式菜
說到義大利菜,對它有些了解的人通常要提到通心粉、蒜、橄欖油和西紅柿,這是遠遠不夠的。
專程從義大利來的廚師拉克蘭多拉說,義大利半島南北的氣候和地理形勢差別很大,所以在烹調特色上,兩地各有千秋。北部鄰近法國,在其影響下,菜式常要加上乳製品,味道濃郁而調味簡單;南部則用大量茄醬、干番茄、辣椒及橄欖油入饌,味道比較豐富刺激。但共同的一點是,不管是北部還是南部,義大利菜都做得非常精緻、口味獨特。
在義大利菜譜上,海鮮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在吃食上,它們多採用燒烤、蒸或水煮等一系列能較大限度保持材料原味的烹飪法,調味時也只放一點鹽及少量胡椒,拉克蘭多拉廚師解釋說,過多的調味會掩蓋掉海鮮來自於海洋的鮮味,還是保留海鮮的本來風味為好。
據介紹,一頓正式的義大利式晚餐有四至五道菜式,依次上來,一人享用一般綽綽有餘。頭盤:義大利文稱Antipasto,是「用餐之前」的意思,可分為冷盤和熱盤。冷盤有黑魚子和大馬哈魚子,沙丁魚和燒汁魚,醋汁魚,蟹或蝦等冷盤;醬豬肉,舌頭配核桃仁,火腿,煮雞或炸雞;油橄欖,漬蘑菇。熱盤則多是煎、炸菜式(如炸魷魚等)。頭盤可選拼盤(Misto),即分量少但選擇較多的組合。試吃幾款頭盤菜,只覺味道相當濃烈,一下子就把原本敏感的口舌鎮住了。頭盤後是第一道菜,上的一般是湯(Zuppe)、意粉或燉飯(Risotto)。由於之後仍有主菜,所以分量會較少。值得一提的是義大利北部的野菇燉飯,新鮮的野菇簡直有把清水變成雞湯的能耐,味道相當可口清甜。
第二道菜是主菜,可謂整個晚餐的靈魂。上的主要是海鮮或肉類,這些菜式都是以燒烤或油炸方式烹調,享用時隨意加點鹽或橄欖油就可以了。牛肉、羊肉和瘦肉、火雞、田雞和炸魚配土豆或蔬菜、烤雛雞配漬蔬菜等應有盡有。上這道菜時,侍者還會加上生冷盤、西紅柿、漬蔬菜和油橄欖。
等主菜吃完,當然就要上甜品。義大利菜的餐後甜食品種相當多,有草莓、酸棗、西紅柿、鬆脆奶油蛋糕等。吃過甜品後,還可以來點咖啡、紅茶或餐後酒(Digestivo)。
歷史悠久的義大利葡萄酒
古代希臘人把義大利叫做葡萄酒之國(enotria)。義大利的葡萄酒歷史久遠。共和制時代的雄辯家西塞羅,皇帝凱撒都曾沉迷於葡萄酒之中。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而一夜之間化為死城的廢貝城的遺跡里,仍保留有很多完整的葡萄酒壺。據說古代的羅馬士兵們去戰場時,和武器一塊兒帶著葡萄苗,領土擴大了就在那兒種下葡萄。這也就是從義大利向歐洲各國傳播了葡萄苗和葡萄酒釀造技術的開端。 世界第一的葡萄生產國
深受自然環境之惠的義大利葡萄酒,佔世界葡萄酒生產量的1/4,輸出、消費量都堪稱世界第一。街道上到處可見豪放地喝著葡萄酒的義大利人,不禁讓人想起在佛羅倫薩見到的米開朗琪羅所作的酒神巴克斯像。酩酊大醉的美麗的青年像在謳歌著非常奔放的、豐富的自然恩惠和生命。
有地方特色的義大利葡萄酒
南北呈細長形的義大利,自然環境也各式各樣。在北義大利嚴酷的自然環境中產生了世界有名的品質優良的濃厚紅葡萄酒和義大利產起泡酒(spumente)等。而中部杉木林立,在低緩的丘陵上遍布葡萄園。這里的葡萄可製成充滿生氣的柔和的奇安帝(chianti)葡萄酒。而充分享受太陽恩澤的義大利南部,則生產酒精含量高、烈性的葡萄酒。在集合了充滿變化、具有豐富個性的葡萄酒的義大利,希望你一定體驗一下這份魅力。
吃魚喝白葡萄酒,吃肉喝紅葡萄酒是常識
喝葡萄酒雖無必要有什麼死板的規矩,但讓我們了解一下能更好品味美酒的規則吧。一般魚和白肉(仔牛、雞肉等)配白葡萄,肉菜配紅葡萄酒或粉紅色葡萄酒。根據當時的口味,膏狀物、菜粥等根據其調味醬來決定葡萄酒,魚貝類的調味醬配白葡萄酒,若是帶肉的就用紅葡萄酒或粉紅色葡萄酒。
更好地品味美酒
要想更好地品味經久釀造的美酒,至少要在吃飯之前兩小時拔栓。根據情況也有在兩天前就拔栓的。但是,在餐廳里是在你點了之後才拔栓的,稱為(傾析),就是把葡萄酒倒入餐桌上的玻璃容器里。這是為了讓昏睡多年的葡萄酒睜開眼睛,趕快把它本來濃郁的香味散發出來。淺嘗第一口還給人一種鄉下姑娘的感覺的葡萄酒等到慢慢品嘗到用餐完畢之後,就會變成一位光彩奪目的貴婦人。如果哪天決定邊喝美酒邊用餐的話,那就在和餐廳預約的時候就告訴他們所喜歡的葡萄酒是什麼,這也不失一種能品嘗到美味的葡萄酒的好方法。可以說義大利的葡萄酒有多醇香,義大利之旅就有多辛苦。所以在義大利旅行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忍耐力。
葡萄酒用語大略
rosso 紅葡萄酒
bianco 白葡萄酒
rosato 玫瑰紅葡萄酒
frizzante 弱起泡性
spumante 起泡性。最優良的不劣於香檳
liquoroso 利口型的甜葡萄酒
secco 干酒
abboccato 微甜
amabile 半甜
dolce 甜
classico 自古特定的葡萄園中製成的葡萄酒
riserva 超過最低成熟期的規定成熟的葡萄酒
superiore 超出法定酒精度1度以上的
義大利的幾個主要葡萄酒產區
西北部:包括五個大產區 Emilia-Romangna,Liguria,Lombardy,Piemonte,Valle d』Aosta。其中Piemonte是義大利葡萄酒的明星產區之一,也是義大利葡萄酒愛好者關注的焦點。義大利2個最著名的DOCG,Barbaresco和Barolo就在這里,同時有著名白酒產區Gavi (DOCG)和起泡酒Moscato d』Asti(也叫做Asti或Asti Spumante)。
Piemonte種植的白品種有Cortese(Gavi是由100%的Cortese釀造的),Arneis(Roero的白酒主要用此葡萄釀制)和Moscato,這是Muscat的一個變種,用於釀造Asti起泡酒。紅葡萄品種主要是Dolcetto,Barbera,Nebbiolo,Grignolino。雖然也種植國際知名品種如Cabernet Sauvignon,Pinot Noir,Sauvignon Blanc和Chardonnay,但是最受關注的品種還是Nebbiolo。該品種只有在Piemonte才種植成功,是最名貴的品種。Barbaresco和Barolo完全是Nebbiolo釀造的。這次活動的2支酒Mainerdo的Barbera d』AlbaSori S Pietro 1998和Barbaresco 1996都是來自Piemonte。
東北部有三個大產區:Veneto,Friuli-Venezia Giulia,Trentino-Alto Adige。其中Veneto是義大利DOC酒產量最大的地區。Veneto下麵包括Soave,Amarone,Valpolicella等著名的DOC。Amarone是用曬的半乾的葡萄釀造的,因而口味濃郁,有些羅訥河谷酒的風格,Valpolicella的酒溫和而柔軟,就象在耳邊哼唱的歌曲。這次活動有一支Valpolicella的酒,就是Tommasi的Rippaso Valpolicella。Rippaso和一般的Valpolicella酒不同之處在於,在釀酒過程中,它會將Amarone的酒腳(酵母),酒蓋(皮和梗)有時還有部分酒汁摻到基本的Valpolicella酒里,使之同時具有Valpolicella的果香和Amarone的復雜性。
中部地區包括Abruzzi,Molise,Marches,Latium,Mumbria,Tuscany。這次3支酒來自Tuscany。Col d』Orcia酒廠的Chianti Gineprone,2000和Rosso di Montalcino 1999,還有就是Castello d』Albola酒廠的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8。Chianti是Tuscany地區最響亮的名字,另外Montalcino和Montipoliciano也是非常優秀的產酒區。
整個Tuscany地區葡萄品種以Sangiovese為主,在Chianti和Chianti Classico,Sangiovese和其他紅白品種混合。而在Montalcino,Brunello di Montalcino是由百分之百Sangiovese(當地的一個變種,叫做Brunello,意思是褐色的小東西)釀造的。 義大利的麵包和乳酪
在那不勒斯,最適吃比薩餅,傳統方法是用路子的炭火烤制,用番茄、乳酪、鯷魚等原料做成,有在上面撒一些乳酪、番茄和刺山柑葉的比薩餅,有上面撒一層番茄、大蒜、蛤肉、貽貝等的比薩餅。好的比薩餅應該是松軟的、香甜的,而且邊兒是高高蹺起來的。
義大利人吃不加黃油的麵包,他們用果汁和橄欖油當佐料。每個地區,每個小鎮有自己的特色,麵包形狀各異,大概有1000多種。在土斯坎尼,這種發硬的白色麵包沒有鹹味,而其他的食品則是鹹味的;南部的則有硬殼的輪狀。
備受歡迎的麵包有帶橄欖油的吉諾麵包,上面撒著鹽和橄欖油。這種麵包和比薩餅類似,上面還有一些洋蔥。撒丁尼亞的「音樂麵包」十分有名,這是一種很薄的未經發酵的麵包,保存時間長。牧人們在山區放牧時,經常帶著這種麵包。
義大利面極盡花哨
義大利面里的世界海闊天空,從對義大利面的喜愛,到試著親手料理義大利面,再由義大利餐的料理方式和中國菜的幾許類似的地方,進而發現這兩個國家雖然相距如此遙遠,性情上卻有相近之處,這是個有趣的過程。
中國人在麵皮里包餡,大的稱水餃,小的是餛飩;義大利人也有類似的面餃,形狀或圓或方,餡料有牛肉餡、起司餡、火腿餡、蔬菜餡,口味更五花八門。
這就是他們的突出之處,義大利面在外形有、顏色、口味上,有更多姿彩的表現。水管通心麵、倦通心麵、斜口通心麵,螺旋面、蝴蝶面、貝殼面、細面,扁細面、耳朵面、麵疙瘩、面餃、細面、寬扁面以及製作千層面的麵皮等,光是從外形上分辯,面的名稱就多遠三百多種。
面條顏色除小原色外,還有紅、橙、黃、綠、灰、黑等。紅色面是在制面的過程中,在面中混入紅甜椒或甜椒根;橙色面是混入紅葡萄或番茄;黃色面是混入番紅花蕊或南瓜;綠色面是混入菠菜;灰色面是葵花子粉末;黑色面堪稱最具視覺振憾,用的是墨魚的墨汁,所有顏色皆來自自然食材,而不是色素。
三種基本醬汁主導面的口味,分別是以番茄為底的醬汁,以鮮奶油為底的醬汁和以橄欖油為底的醬汁。這些醬汁還能搭配上海鮮、牛肉、蔬菜,或者單純配上香料,變化成各種不同的口味。
也就是說,烹調一道義大利面的選擇項目,包括使用什麼面、煮多少時間、搭配的食材、用哪種醬料,以及色相想呈現何種樣貌,比如,想來一盤最有意國相的紅、白、綠三色國旗面,可由醬和面條的顏色來搭配。諸如此類等等,每一項細節都但個人手藝,極盡花稍之能事。
當然,好吃還是重要的,義大利面花費不多但很像話的歐洲美食,僅可以由喜愛開始,再試著親手料現看看,然後從食物里體驗不同國籍人也有的相同性情。 義大利名菜:草香食雅—香草義大利
從地中海飄來陣陣香氛,拉丁海洋的水滴—迷迭香,在風中搖曳著,訴說著屬於 她的傳奇。
美食最本質的元素是自然與藝術,而義大利美食兩者兼而有之。亞平寧半島濃郁 的風情,賜於義大利美食以自然韻味。穿越時空的文化底蘊,又使意式佳餚富於藝術 靈感。追憶美食,將會使愉悅的你,回味無窮。
義大利,歐亞非大陸間神賜的寶島!西臨利古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東濱亞得里 亞海,南有地中海。北方的阿爾卑斯山脈南端是波河平原,貫穿半島的亞平寧山脈南 望有西西里島和撒丁島。白雪皚皚,碧波金浪,花果繽紛,山、島、海、火山。這就 是義大利。
在這兒,早在10世紀就形成過眾多的城市共和國。也許你不必去瞻仰文藝復興時 期那些藝術巨匠給後代留下的繪畫、建築、雕塑、詩歌和詠嘆調,你只需瞟一眼廚窗 中陳設的手套、皮鞋、服裝、布藝、發式和傢具,你就會感到與眾不同的義大利!你 就會相信意在利人人都是藝術家。他們有時都會忍不住誇耀自己的成績:只有狂熱的 人才能造就!義大利繼承了羅馬狂熱的熱血,連氣候也狂熱!在世界南北緯30~40度 之間的地域,這兒最具奇風異韻。炎熱乾燥的夏,溫和多雨的冬,豐饒的物產使這兒 的飲食也變得瑰麗無比。
豈止動物才食草
古羅馬的美食比諾曼底要早。他們吸收了東方飲食文明的花粉,將古希臘時代的 傳統經過數世紀的改造,形成他們現在自己的特色。隨意取一個義大利菜餚,它 幾乎就是古羅馬美食家所鍾愛的餚饌的復製品。如POLENTA,是一種麥粥,那是羅馬 人想征服世界時吃的食物,所用的烹飪法,至今也還沒有怎麼改變。
莽莽蒼蒼的亞平寧半島上,有著密密匝匝的香草、橄欖、檸檬、無花果和穀米麥 黍。義大利美食的神奇,就是把簡單的食品做得美味而富有藝術。還有海鮮、肉類、 奶製品可以調制出不可名狀的味道來。找出義大利美食中最平淡,也最奇峭的兩個例 子來,可以管窺他們是多麼會享受大自然所恩賜的美膳!
萋萋香草,遍長在山坡上,彌溫濃烈的香味有時可達數英里,在種類敏多的香草 中,義大利出產羅勒草、百里香、洋蘇葉、番紅花、歐芹、迷迭香。叫著這些名字, 你也許會感到它們離都市很遠,但你同時又會陷陷嗅到它們飄出的清香。在許多傳統 的義大利菜譜中,香草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一些麵食中也是如此。比如羅 勒草沙司是這樣做的:羅勒草葉、歐芹、甜牛至草一起舂爛,加橄欖油、帕美香忌士 (PARMESAN)和大蒜。這就是典型的熱那亞風格。
PASTA與香草
說到麵食PASTA,義大利產品絕對是世界一流的。PASTA有各種不同的形狀:通心 、螺旋、貝以及有餡的小包等,裹以不同的沙司使麵食PASTA有上百種口味。常見的 番茄沙司是用白脫、帕美香忌士,再加上火腿餚、雞蛋、甜椒,最後以牛肉作成的醬 和曼抄的番茄拌和,其香味襲人,讓人忍不住喝聲叫好。那波里的實心面條用海鮮小 羊排番茄醬和蒜做成配料。帶有些拉丁風味的通心粉,用肉圓、茄子和胡椒在文火上 煨幾小時再做澆頭。如果是細面,可以用香草放在濃肉汁或清燉雞湯里做成高湯是至 美至美的。還有種烹飪法做的通心粉,表面撒上乾酪屑、麵包粉,先炙成焦黃,然後 用沙丁魚、葡萄乾、茴香草做成的沙司澆上,最後再放上新鮮的沙丁魚。
品味質朴的農作物製成的麵食和溫雨芳馨的香草,可以讓你聞到不停不息的自然 氣韻。憑借美食這條時空的隧道,你還可以在古羅馬乃至東方的歷史縫隙中徜徉游弋。如果再吃一點亞得里亞海岸的白巧克力杏仁酸奶汁冰淇淋,喝一杯卡巴基諾咖啡, 你是否也會變得CRAZY?
香草的種類
鼠尾草:屬紫蘇科植物,有清草味和苦味。與忌廉或鮮忌廉味道非常相配,用它做的鼠尾 忌廉醬是調味的代表。
迷迭香:和羅勒一樣,是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香草。特徵是有略帶苦味的清香,可去除肉 類的腥味,但由於氣味較重,要控制使用份量。
羅勒:是義大利最常見的香草,其氣味清爽略甜,最常用於香草醬中,而且和番茄的味 道非常相配。
花薄荷:原產地中海的紫蘇科植物,有較刺激的香味。通常多使用乾燥品。和番茄、芝士 的味道很相配,做薄餅時少不了它。
百里香:有清爽甘甜的香氣,與海鮮、肉類及橙味醬汁十分相配。由於它即使長時間烹調 也不失香味,因此非常適合用在燉煮或烤烘上。
蝦荑蔥:又稱作西洋胡蔥,雖屬蔥的一科,但味道較溫和,切碎後可用作食物的裝飾,增添顏色。
香草用法
羅勒、迷迭香及鼠尾草是義大利烹調中不可缺少的材料,通常,一道菜只要加上 些少香草,便可令食物風味盡出。
香草盛產於地中海沿岸地區,尤其在義大利和希臘,從古代已經常用於烹調之上。而且,除了食用外,也常用在宗教儀式及醫療上。香草的使用法可說是從古至今,人們長期把香草用於烹飪上,慢慢累積下來的經驗,使人知道不同的材料應配什麼香 草。
其實,香草最大的作用是把食物的鮮味釋放出來,令整道菜工更加美味。例如在 烤肉前,先讓香草的味道滲入油中再煎肉,或是把香草和鹽混合撒在肉上再烤。當然 ,哪一種香草應配哪一種食物,或怎樣烹調才最好,根本就沒有硬性規定。香草的應 用可說是個人的喜好,如果大家對此並不熟悉,可先用少量試試,多試幾次就能掌握 其中的訣竅。
Ⅳ 10種義大利面的做法
1、培根土豆義大利面
材料:培根、土豆、黃油、乳酪、歐芹、黑胡椒、鹽
做法:
1.土豆去皮切小塊,乳酪切小塊、培根切小塊
2.煮一鍋子開水,放少許鹽,加入義大利面
3.煮麵
4.自己喜歡的軟硬程度,撈出瀝水
2、培根蛋汁義大利面
材料:意麵、培根、雞蛋、生蛋黃、乳酪、稀奶油(30ml)橄欖油、大蒜、歐芹、鹽、黑胡椒碎
做法:
1、准備好材料
2、鍋中煮水,加兩勺鹽和幾滴橄欖油,煮熟意麵,撈出過冷水,加少許橄欖油攪拌避免粘連。
3、1個雞蛋打散,加入30ml淡奶油,少許鹽,歐芹,攪拌均勻
4、培根切成小片
5、鍋中橄欖油燒熱,下培根翻炒。
6、培根出油後轉小火,加入蒜末,一起煎至金黃色
7、放入意麵,開大火攪拌均勻
8、倒入雞蛋液,關火,快速攪拌,利用面的余溫熱熟雞蛋
9、撒上帕瑪森乾酪碎,少許黑胡椒,攪拌均勻出鍋
10、一個新鮮的生食雞蛋,取蛋黃,裝點在意麵上
11、將蛋黃戳碎,與意麵拌勻,就可以吃啦!
3、奶油培根義大利面
材料:意麵、培根、淡奶油、高湯2大勺、口蘑、西蘭花、洋蔥、大蒜碎、乳酪粉、黑胡椒碎、鹽
做法:
1、蔬菜洗凈,培根切小塊,西蘭花掰成小朵,洋蔥切條,口蘑切片;
2、鍋內燒開水,放入意麵煮,煮意麵的過程開始做如下工作;
3、鍋燒熱不放油,下洋蔥炒軟;
4、加入培根,大蒜碎,一大勺橄欖油煸炒出蒜香,記住不要把培根炒焦;
5、加入西蘭花,口蘑,高湯和2湯勺煮意麵的湯,燒開;
6、這時候意麵煮好了,撈出放入第五步的食材中;
7、倒入淡奶油攪勻;
8、加入乳酪粉,黑胡椒碎攪拌至奶汁均勻粘在意麵上,撒入適合自己口味量的鹽即可!
4、咖喱肉丸義大利面
材料:肉丸、義大利面、咖喱醬
做法:1.將肉丸置於預熱過的180度烤箱烤制10分鍾。
2.同時開水將義大利面煮制微軟。
3.鍋內加黃油炒香,加入切好的洋蔥碎,翻炒至洋蔥透明,加入咖喱醬。翻炒30秒後將過水後的義大利面放入翻勻即可。
4.出鍋。
5、海鮮義大利面
材料:義大利面、蝦、小魷魚、洋蔥、橄欖油、鹽、義大利什香草
做法:
1.准備好材料
2.蝦去殼和蝦腸,魷魚去肚和脊骨,切塊,義大利面按說明煮好備用
3.鍋里加橄欖油,燒熱
4.加入洋蔥爆香
5.加入蝦翻炒至變色
6.加入魷魚,繼續翻炒至變色
7.放適量的鹽,炒勻
8.倒入煮好的意粉,炒勻
9.撒上香草
10.出鍋。
6、海鮮芝士_意麵
材料:主料:意麵、芝士、青口、蝦仁、魷魚、白菜花、小包菜櫻
輔料:洋蔥、歐芹、黃油、黑胡椒碎、鹽、椰奶、橄欖油
做法:
1.各種海鮮去殼,切小塊備齊;
2.各種蔬菜洗凈切小塊,歐芹切細末;
3.鍋里加入較多水猛火燒開,放入意麵、少許鹽、橄欖油按照意粉說明煮好,撈起瀝干水份,拌入適量橄欖油備用;
4.鍋里放入適量黃油,將所有蔬菜放入炒出香味;
5.加入所有的海鮮、適量椰奶煮2分鍾左右;
6.加入煮好的意麵、適量鹽、歐芹末拌炒均勻;
7.將炒好材料盛入合適的容器,撒上芝士碎、歐芹末入烤箱,華氏375度(攝氏190度)烤至表面芝士金黃即可。
7、濃香熏腸大蝦意麵
材料:主料:小番茄、芝麻草、新鮮意麵、小洋蔥輔料:甜椒、黃油、橄欖油、意式熏腸、深海大蝦
做法:1.有機番茄一切二,洋蔥切瓣,熏腸切厚塊,甜椒切粗圈。
2.起兩個鍋,一個放橄欖油,油熱甜椒圈下鍋小火煎香;另一鍋大火,下少量橄欖油,油熱後放入黃油塊,黃油塊即將融化時,放入洋蔥,稍稍翻動炒香;放入熏腸,不要翻動,讓腸油自己流出來,熏腸變色時放入大蝦,稍稍炒制。
3.將炒好的甜椒圈和新鮮番茄都放入熏腸鍋中,撒點海鹽,攪拌均勻,大火煮沸,千萬別加任何水,小火燜煮20分鍾,醬汁濃稠鮮香之時,快速另起一鍋水煮麵,煮好面撈出來與醬汁拌勻即可。按個人口味撒上芝麻菜和黑椒。
8、番茄火雞肉醬意麵
材料:主料:意麵、火雞肉餡
輔料:洋蔥、番茄醬、雞精、水、鹽、胡椒
做法:1.煮開一鍋水,加入少許鹽,倒入意麵,大火不加蓋煮8至10分鍾。瀝干水分待用。
2.煮意麵的同時,另取一鍋,加入少許油,放入切碎的洋蔥炒軟。加入火雞肉餡,炒熟變色之後倒入番茄醬、水和雞精。如有雞湯更好。中火,煮10分鍾左右,至醬汁變得粘稠。加入適量鹽和黑胡椒調味。
3.將瀝干水分的意麵倒入醬汁里,攪拌均勻約1分鍾。關火蓋鍋蓋,燜約1分鍾即可。
9、牛肉醬意麵
材料:主料:義大利面、小裡脊肉
調料:巴西利、番茄醬、水、葡萄籽油、蒜、鹽、生粉、料酒、玉米油
做法:1小裡脊肉剁碎,用料酒,生粉,油,鹽腌20分鍾。
2巴西利取葉子洗凈,切碎。
3蒜去皮剁碎。
4熱鍋倒入1大匙葡萄籽油,把蒜末爆香。
5放入肉末炒散。
6肉熟後,倒入番茄醬,水和糖拌勻。
7放入巴西利。
8煮至醬汁稍濃稠備用。
9炒肉醬的同時,另煮1鍋開水,放入1茶匙鹽,把義大利面煮10分鍾至面透心。
10把面撈起瀝干水分。
11拌入1大匙葡萄籽油防粘。
12拌上肉醬就可以開吃了。
10、茄汁義大利面
材料:主料:肉末、西紅柿、義大利面
輔料:洋蔥、蒜、糖、生抽、黑胡椒、蕃茄醬、黃油
做法:1.將西紅柿洗凈,鍋里燒開水,放入西紅柿,略燙後取出,去掉外皮。將西紅柿,洋蔥,切丁,蒜切碎。
2.先把肉末炒一下,盛出備用。
3.平底鍋內加入適量的玉米油,油熱後加入洋蔥,蒜末翻炒出香味,再放入西紅柿丁翻炒,約1-2分鍾後放入糖和少許鹽繼續翻炒至出水,加入少許生抽,燜燒一會,加入炒好的肉末,大概5分鍾後加入原味蕃茄醬,試下味道,此刻的味道會偏酸,所以要自行調味,再繼續蓋上蓋子中火煮約10分鍾,當醬汁變的濃稠的時候就可以息火了。
4.按照義大利面外包裝上的說明煮熟面條,並撈出。然後把適量的黃油放入平底鍋內,加熱,黃油熔化後放入煮好的面條略炒一下,邊炒邊撒入適量的黑胡椒。
5.面條裝盤,澆入意麵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