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OSSOS代表什麼是什麼意思
S.O.S是國際摩爾斯電碼救難信號,並非任何單詞的縮寫。
鑒於當時海難事件頻繁發生,往往由於不能及時發出求救信號和最快組織施救,結果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於1908年正式將它確定為國際通用海難求救信號。
這三個字母組合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是因為它的電碼是三個圓點、三個破折號、然後再加三個圓點。在電報中是發報方最容易發出,接報方最容易辨識的電碼。光線發射方法為:短光、長光、短光。
(1)在義大利遇到危險怎麼呼救擴展閱讀:
很多人認為SOS意味著"拯救我們的靈魂",但實際上SOS是國際電碼遇險信號的常用描述(...---...)。
這個求救信號首先通過了德國政府無線電法規並在1905年4月1日生效,然後成為了全世界標准下的第二國際無線電報公約,在1906年11月3日簽署並於1908年7月1日開始生效。
直到1992年被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所取代之前,SOS仍然是海上無線電求救信號。
⑵ 科索沃戰爭中美軍是如何救援一名失蹤的飛行員
營救是個復雜的過程,這也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直接貼出來你慢慢看。
1999年3月27日晚,北約部隊對南聯盟進行了開戰以來第4個夜間空襲。參加空襲作戰的f-117隱形轟炸機不僅隱形技術獨領風騷,而且久經沙場創造了「西方不敗」的神話。每次空襲總能「高高興興」地去,「平平安安」地回,因此,長此以往其飛行員也就煉成了一身膽氣和傲氣,毫無危險之虞。此次作戰也同以前一樣,他們絲毫不把南聯盟的防空部隊放在眼裡,總是「一根筋」大搖大擺地沿著同一條攻擊路線前出和撤回。然而,這次他們卻沒有那麼走運,危險很快就降臨到他們的頭上。南聯盟防空導彈連通過監聽他們之間的對話,很快就掌握了他們的攻擊路線和轟炸計劃,在其攻擊路線上設下了重兵,地空導彈一通猛打,一架f-117飛機當場就栽了下來。接下來,美軍與南軍幾乎同時發現該飛機飛行員已跳傘逃生,於是一場營救與反營救的行動拉開了帷幕……
「夜鷹」折戟
被擊落的f-117a「夜鷹」隱形轟炸機的駕駛員是美國空軍中校澤爾科,他隸屬於美國空軍新墨西哥州第8戰斗機中隊。當他完成對貝爾格萊德的目標轟炸之後,正准備調頭返回義大利空軍基地時,沒想到其機上的預警雷達卻突然不停地閃爍起來,他馬上意識到了危險——南聯盟的防空導彈盯上他了!與其他戰斗機不同的是,擁有隱身性能的f-117機動性相對較差,一旦被導彈跟蹤要想規避可就來不及了。說時遲,那時快,導彈剎那間就擊中了他的坐騎,一聲巨響和強烈的火光逼得澤爾科本能地閉上了眼睛。緊接著,飛機飛快地翻滾起來,澤爾科頓覺天旋地轉,瞬刻間他下意識地按下了彈射座椅的按扭,駕駛艙與機身也隨即分離。
降落傘和救生衣在預定高度准時打開,驚魂稍定的澤爾科趕緊檢查降落傘,結果吃驚地發現,橙白相間的傘具在皎潔的月光下很是搶眼,燈火通明的貝爾格萊德就在他的右手邊,他本能地意識到敵軍很可能正在搜捕他,因此他心中立刻就閃出一個念頭:必須盡快與上級取得聯系,絕不能做俘虜!於是他通過裝備的求救電台大聲呼救:「危急,危急,我是『維加31(澤爾科的飛行呼號)!」他唯恐上級收不到信號,於是又進行了第二遍呼救:「我已經跳離飛機,『維加31』已經墜毀。」一想到南聯盟軍隊也可能偵聽得到,澤爾科僅進行了3秒鍾的呼救,就立即關閉了電台。
澤爾科繼續向地面墜去,在距地面約1500米高度,澤爾科穿過一片雲團後,赫然發現一村鎮南邊有一片空闊的莊稼地,旁邊一條公路上有許多汽車來來往往,他非常擔心有人發現他的降落傘。於是,澤爾科調整降落傘控制柄,迅速降落到遠離公路的莊稼地里。他隨即收攏好降落傘並將其藏匿在一個深溝里,然後迅速觀察了一下公路,還好,並沒有什麼異常情況。他趕緊向一片茂密的莊稼地奔去,伏下身後,馬上抓起那裡肥沃的黑泥土,往臉上、脖子上猛抹。這是他在受訓時,教官所教的最簡單的隱藏自己的方法。時值3月,春寒料峭。幸運的是,澤爾科穿了好幾件衣服,並且還在貼心的地方掖了一面美國國旗,這都讓他在寒夜中保持了體溫。
等澤爾科冷靜下來後,他斷定己方、敵方都知道他已跳傘,並且很快都會派出部隊進行搜救/搜剿,所以他下一步的行動極為關鍵,可以說要麼步入天堂,要麼進入地獄!於是,他要求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行動都不能有任何閃失。他仔細檢查一下身上所帶的物品,除了攜帶1支9毫米口徑的手槍外,他穿的救生衣里還藏有1枚指南針、1個全球定位系統、1個小型電台、1台信號器、一點食物和水,以及電池、鏡子、哨子、照明彈、照明棒、孟加拉煙火和急救包等物品。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關鍵的時候都能派上用場,於是他盤算起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樣的「救命寶貝」來。就在這時,遠處村子裡一陣狗吠聲打斷了他的思路,他循聲望去,黑黢黢的村子裡有手電筒的光亮在晃動。澤爾科的心中打起鼓來:可能是南聯盟的搜剿隊出動了。於是他下意識地往植被下面縮了縮,一邊盤算著下一步的行動,一邊靜候著救援隊的到來。
虎口搶食
其實,就在澤爾科發出第一遍求救信號時,附近的l架空中加油機和1架ec-130電子戰飛機(裝備有告警系統、干擾系統、雷達系統及偵察系統等)就及時捕捉到了。消息立即像電流一樣傳遍了駐歐美軍各戰役指揮部。駐歐美軍總部立即命令部署在克羅埃西亞圖茲拉的第2聯合特遣隊實施營救。事實上,在戰爭爆發前,美軍向戰區派出了3個特種作戰中隊和1個特種戰術大隊的傘降中隊。戰爭發起後,美軍將這些特種部隊組成若干個聯合特遣隊(第2聯合特遣隊只是其中的一支)部署在前沿位置上,保持高度戰備狀態,隨時准備執行突發任務。
第2聯合特遣隊接令後,第55特種作戰中隊中隊長史蒂文·蘭肖中校(任特遣隊隊長)率領30多名突擊隊員,立即乘坐2架「低空鋪路」mh-53和1架「鋪路鷹」mh-60直升機(每架都載有全套的醫療設備),開赴出事地點實施營救。這兩種直升機具有體積大、速度快和設備先進等特點。在波黑戰爭中,美軍就曾使用數架mh-53直升機成功營救出1名飛行員,從而使其名聲鵲起。
為支援和掩護營救行動,美軍阿維亞諾空軍基地作戰中心還派出了4架a-10攻擊機為救援直升機保駕護航(有2架值班機已派往出事地點。該攻擊機裝載「小牛」式反坦克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及火箭彈等)。另外,曾接收到澤爾科求救信號的那架ec-130電子戰飛機,一直在戰區上空安全高度盤旋,隨時監視澤爾科跳傘地區南軍的動向。
3架直升機與a-10攻擊機在南聯盟邊境上空會合後,直飛目的地。在途中蘭肖中校接到ec-130電子戰飛機的報告,說發現大量的南聯盟軍隊正向澤爾科跳傘地域集結,顯然他們正准備實施大規模的搜捕行動。蘭肖中校不敢怠慢,立即命令飛機編隊全速前進,要求務必趕在對劣之前救出澤爾科。
潛伏在植被叢中的澤爾科靜下心後,輕輕取出隨身攜帶的全球定位系統來,測出自己所在的准確方位後,立即以密碼的方式將它發了出去。正在空中巡骯的ec-130電子戰飛機立即解讀出密碼,並在地圖上找出了澤爾科的准確位置,結果發現澤爾科是在盧馬鎮以南數千米處,而不是開始認為的那一個鎮附近。它立即將這一情況通知了特遣隊指揮官蘭肖中校。
此時,蘭肖中校率領的3架直升機經過加油後,進入了塞爾維亞空域。為了避免被南軍雷達發現,直升機採用了三角隊形超低空飛行。由於飛得太低,有一架直升機差一點撞到高壓線上。
幾個小時過去了,澤爾科又冷又餓,不時地環視著四周的天空,焦急地等待著救援部隊的到來。此時,南軍警部隊正在加緊搜索,他能清楚地看到南軍由遠及近而來,手電筒和探照燈的光亮也不時地掃來,一隻警犬在離他很近的地方不斷狂吠,他能清晰地聽到南軍警的交談聲,他判斷他們一定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澤爾科害怕極了,他痛苦地閉上了眼睛,認為難逃此劫,他甚至做好了束手就擒的准備。但幸運女神還是拉了他一把,不知為什麼,南軍一陣騷動後,沒有繼續向他逼近,而是向遠處搜去。
先期到達澤爾科傘降地域上空的2架a-10攻擊機已經與澤爾科取得了聯系,並告訴他救援隊馬上就來。a-10攻擊機發給澤爾科一個打開其信號設備的代碼。澤爾科心中一陣狂喜,立即用這個代碼打開了信號器,靜等著救援隊的到來。
此時,蘭肖中校率領的特遣隊在a-10攻擊機的引導下,已經飛臨澤爾科傘降地域上空。但這一空域卻雲層密布,蘭肖中校遂決定:a-10攻擊機與澤爾科保持聯系,並提供空中掩護;3架直升機穿越雲層實施營救。mh-60著陸接人,2架mh-53將在上方盤旋進行掩護。直升機已經抵達距離澤爾科2英里的地方,但他們沒能發現澤爾科的信號器發出的信號,這使蘭肖中校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地面上的澤爾科同樣心急如焚,他非常納悶:他能清楚地聽到近在咫尺的直升機的轟鳴聲,而直升機為什麼就發現不了他呢?他們之間就好像隔了一道無形的牆。
此時,現場的局勢對美方越來越不利,危險在向澤爾科一步步逼近。南聯盟的防空部隊似乎發現了a-lo攻擊機的行跡,焰火般的高炮及導彈兇狠地射向天空。a-10飛行員立刻用誘餌彈、干擾吊艙以及飛行機動來躲避致命的攻擊。地面上,南軍乘坐的車輛正沿公路風馳電掣般向這邊開了過來。
面對千鈞一發的局勢,1架a-10攻擊機飛行員也顧及不了那麼多了。他在無線電里大聲向澤爾科咆哮起來:「直升機收不到你的信號,快給我一個信號,不管什麼樣的都行。」隨後,澤爾科應聲舉起了一根照明棒。由於照明棒很亮,a-10攻擊機飛行員相信,在他發現澤爾科的同時,附近的南聯盟軍警也同樣能夠看到他。於是他迅速命令澤爾科熄滅了照明棒。在a-10攻擊機飛行員的引導下,mh-60直升機在距離澤爾科100英尺處猛然著陸,2名身著黑色戰斗服的隊員沒等飛機停穩就跳下直升機,直奔澤爾科而去。只見澤爾科雙膝跪在地上,舉著雙手擺出一副不抵抗的姿式。特遣隊員見此完全符合事先受訓時的規定,很快就確認了他的身份。「你還好嗎,長官?」其中1名隊員溫和地說。「我們來接您回家。」心情異常激動的澤爾科想說點什麼,但剛一張口,其聲音卻哽咽了。在隊員的幫助下,在恐慌中整整渡過6個小時的澤爾科終於登上了接他的直升機。之後,3架直升機如脫韁的野馬,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而此時,南軍警的車輛已經開到50碼之外的距離上了。留在直升機之後的是一陣零亂的槍聲。
「梅開二度」
3月29日凌晨,距第一次營救任務僅2天,美國駐波黑的特種作戰部隊救援小組又營救出1名飛行員。
f-117隱形戰斗機被擊落雖然對美國朝野震動極大,但基本沒有影響美軍的空襲步伐。北約在對南聯盟軍隊的防空能力重新進行評估後,在加強空中防護措施的同時,又向南聯盟發起了第五輪空襲。
被派去執行轟炸任務的60餘架飛機,在夜幕的掩護下剛剛進入南斯拉夫空域,成千上萬發高射炮彈及數十枚地對空導彈便怒吼著飛向天際。頓時,濃煙和火光映紅了大片天空,f-116戰斗機群被這些「不速之客」沖得七零八落。f-16屬於中低空戰斗機,一般在1.6萬米以下高空飛行。一旦地空導彈以3倍以上音速追殺,其反應時間極為有限。突然,有1枚導彈的彈片與1架f-16來個親密「接吻」,飛機頓時紅光一閃,呈螺旋狀翻滾著向下栽去。
被擊中的這架戰斗機飛行員呼號為「哈默3-4」,面對快速墜落的飛機,他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一面不停地向上級報告著飛機的狀況和下滑的高度,一面准備著跳傘。當「哈默3~4」距地面只有300米時,他摁下了彈射椅的按鈕,頓時,空中打開了一朵傘花,載著「哈默3-4」徐徐地降落到地面上。當「哈默3-4」下落過程中,其他f-16飛行員使用雷達跟蹤並測出他所著陸的位置。
美特種作戰司令部很快就知道了「哈默3-4」的情況,並迅速制定了營救方案。隨後,由德內漢中尉率領的幾十名隊員組成的營救分隊,攜帶著各種作戰裝備和用具,登上早已待命的3架直升機——2架mh-53j「低空鋪路」直升機和1架mh-60g「鋪路鷹」直升機,在「哈默34」被擊落後短短10分鍾後便踏上了征程。
營救分隊深知此次營救比起上一次來存在著更大的危險性。因為,自從上次美軍成功從南聯盟軍警鼻子底下救出飛行員後,南軍最高當局大為惱火,迅速制定了強有力的「反營救」措施,加大了對美方營救行動的打擊力度。
營救分隊雖然早有心理准備,但當3架直升機飛到南聯盟上空時,眼前的景象還是讓他們大吃一驚。南聯盟軍隊的防空能力比預想的還要強。夜空中,紅藍白三種顏色的高射炮彈及導彈組成的空中火網,使直升機編隊不得不左躲右閃。他們像耍雜技一樣,不停地扭動著身子,交替擔當頭機,在空中躲避著地空導彈和炮彈的襲擊。德內漢中尉一邊指揮3架直升機盡量保持編隊隊形,一邊大聲提醒隊員們隨時准備棄機跳傘。
為了避開南聯盟雷達的監測,直升機編隊忽而貼近地面飛行,忽而直沖雲霄。憑著高超的駕駛技術,直升機有時在距地面僅3米的低空飛行。為此,機頭不得不稍稍仰起,以免撞到障礙。有時則直接升到飛機性能所能允許的最大高度,在氣流中穿梭。編隊在南聯盟上空飛行期間,北約指揮部還調集多顆衛星進行實時監控,密切注視著救援分隊的進程,並隨時向其通報南聯盟地面防空部隊的一舉一動。
當直升機編隊距目標地域約20千米時,營救分隊隊員最後檢查了各自的裝備。隨後,3架直升機同時關閉了無線電,保持目視距離,並向指揮部指定的地點飛去。當距目標地域約2千米時,打頭的直升機突然急轉,向左偏離目標航向5度飛行,其他兩架直升機尾隨其後。在接近「哈默3-4」時,救援隊指揮員再次確認營救步驟,編隊開始降落。最終隊員們在距飛行員藏身之處約1.5千米處降落。之所以這樣繞了一個大彎,目的是為避免南聯盟雷達發現飛行員藏身的真實位置。
直升機還未停穩,營救隊員們就已魚貫而出,按照事先的計劃迅速展開,沖進茫茫的夜幕之中。透過無邊的黑夜向四周望去,除了遠處還能聽見隆隆爆炸聲外,周圍卻靜得出奇,這倒讓德內漢中尉感到一種莫名的擔心。
在德內漢中尉的指揮下,隊員們在密林間悄悄向目標摸去。作為尖兵班的第一小組,他們熟悉本地情況,行動敏捷地沖在最前頭。另外兩組隊員在其後50米的位置上跟進。
一路上,他們不顧四周荊棘密布,硬是在黑夜中闖出了一條道路來。然而,由於地形復雜,他們在搜索前進約2千米後,卻未能找到「哈默3-4」。此時,南聯盟的地面炮火開始對這3架直升機的著陸地域實施炮擊,他們周圍不時傳來爆炸聲,情況萬分危急。
此時,德內漢中尉也顧不上被敵偵聽的危險,迅速打開電台與指揮部聯系,請求指示飛行員准確位置。3名一直盤旋在該空域的f-16戰斗機飛行員受命後,通過商議確定了「哈默3-4」的確切位置,便迅速通報給德內漢中尉。營救分隊向「哈默3-4」的確切位置搜尋過去。此時,早已在一片樹林的溝壑中等得不耐煩的「哈默3-4」,忽然聽到遠處的蛙鳴聲(營救分隊與飛行員之間的聯絡信號),他立即像注入了一針興奮劑,一邊發出同樣的蛙鳴聲,一邊瘋狂地揮動著雙手。由於天色太暗,蒿草過密過深,隊員們並未發現他。這時,1名在空中盤旋的f-16戰斗機的飛行員馬上提醒「哈默3-4」說:「請點上一支煙。」「哈默3-4」心領神會,一下子想起救生衣中的發煙裝置,於是便迅速引燃了它。旋即,一縷青煙升起,這使營救分隊透過夜視鏡立即發現了他,並迅速向他靠近。接上頭後,隊員們拉起激動異常的「哈默3-4」迅速登上了停在附近的mh-60g直升機。之後,3架直升機載著圓滿完成任務的喜悅,飛快地離開南領空飛回了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