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羅西尼式男高音
羅西尼式男高音通常指在在羅西尼的歌劇作品中唱男高音。羅西尼是義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
一百年來,羅西尼的男高音是一種特殊類型,它對戲劇性要求不高,但歌手必須有非常扎實的美聲功底,聲音要抒情、漂亮,靈活,氣息流暢,所以唱慣普契尼、威爾第的男高音是很難演唱羅西尼男高音角色。
近百年來,羅西尼的三十七部歌劇,只有不到十部還在經常演出,肯定有部分原因是羅西尼男高音的人才凋零。
焦阿基諾·安東尼奧·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1792年出生於義大利東部威尼斯海灣的港口城市佩薩羅,1868年逝於法國巴黎),義大利作曲家,生前創作了39部歌劇以及宗教音樂和室內樂。
(1)為什麼義大利出產男高音擴展閱讀:
分類:
抒情男高音
抒情男高音的音域一般是C3-C5。與抒情女高音的特徵相仿,抒情男高音強調音色的明亮,聲音優美柔和,氣息的流暢,富於歌唱性。
適合扮演純情王子、天真詩人、浪漫少年等角色,莫扎特《魔笛》中的王子塔米諾、《女人心》中的費爾南多、《唐·璜》中的奧塔維奧,韋伯《自由射手》中的獵人馬克斯,以及普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中的魯道夫都屬於這類角色。
戲劇男高音
戲劇男高音的音色要厚實些飽滿些,而且精力充沛,它的音域一般為B2~C5。他在戲劇性或悲劇性的特定情境中是通過聲音和表情來顯示出慷慨激昂的熾烈情感。在感情宣洩上往往帶有宣敘性的特點。最著名的就是威爾第歌劇-威爾第《游吟詩人》中的曼利可和奧賽羅中的男主角奧賽羅。
假聲男高音
從18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男高音的傳統仍然是強調高音區的抒情柔美的特性,要求演員能夠輕松地進入假聲區。假聲男高音是運用假嗓來演唱,這是 20世紀(閹人歌手滅絕之後)的特殊演唱方式,因此在歌劇中很少出現。
比較有名的是英國作曲家布里頓在他的《仲夏夜之夢》里,由假聲男高音擔任奧伯龍王的角色,通常小約翰·施特勞斯的輕歌劇《蝙蝠》里的奧羅夫斯基親王也是交給他們負責演唱。由於古樂復興運動的興盛,許多原本給閹人歌手演唱的角色,也由假聲男高音來擔任。
強力男高音
隨著聽眾要求的提高,男高音要有強力的頭聲,抒情角色要有更多的英雄性、戲劇性的表現,通過有力而洪亮的歌喉,把音樂推向高潮,這便是所謂的強力男高音。
在瓦格納的歌劇中稱為英雄男高音,例如《湯豪舍》、《羅恩格林》等作品中均有這類演唱。在威爾第的作品中也有同樣的情形,如歌劇《歐那尼》(1844),歌手須多次以強音唱出高音A4。
輕型抒情男高音
輕型抒情(花腔)男高音是一種演唱風格華麗、輕巧型的男高音,其音域與花腔女高音近似。聲音清潤、明亮,擅於演唱輕巧靈活、富於裝飾性的旋律。花腔演唱,又可以義地理解為具有更高技巧的花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