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天津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見證者之一,去天津最應該看的還是那些刻有近代史印記的景點,如:大沽口炮台遺址、意式風情街、覺悟社舊址等,還有能體現天津歷史文化的景點,如:獨樂寺、黃崖關長城等。
1、大沽口炮台遺址
大沽口炮台遺址,位於天津市,原置於海河南北兩岸,俗稱「津門之屏」。明代,大沽口開始設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
大沽口炮台遺址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兩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後來大沽口炮台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以「海門古塞」之譽評為「津門十景」之一,並確定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在薊州區北28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歷史上,薊州城共有守營墩台十八座,黃崖關為其一,也是最為重要的關隘。
始建於公元556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黃崖關長城是明代薊鎮長城的重要關隘,也是境內唯一的一座關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
㈡ 義大利留在天津的建築屬於什麼時期的建築風格
歷史上,天津曾有義大利租界。義大利租界起始於1902年6月7日,義大利公使與天津海關道正式簽《天津意國租界章程合同》。其范圍為海河以北,津浦鐵路以南,東、西分別與俄、奧兩國租界接壤,佔地約51公頃。這是義大利在域外的唯一一處租界。
意租界設立之後,租界當局對此地進行了認真的規劃與建設,在規劃中引入了義大利城市建設思想以馬可波羅廣場為中心規劃了完整的道路網及完備的公用設施,區內以住宅為主,街道呈棋盤狀,建造房屋要求以義大利花園別墅為主,並嚴格規定沿街建築不許雷同。區內各種社區功能齊全,不但有大量住宅,還建有領事館、兵營、學校、醫院、教堂、花園、球場、菜市場和消防隊等。其中修建的兩個圓形廣場的命名也很有文化色彩,分別為馬可-波羅和但丁廣場。這里幾乎囊括了義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這些極具義大利古典韻味的建築一直保留著古羅馬建築穩定、平展、簡潔的特色。由於大量採用了古羅馬的高低拱券、穹頂、塔樓、柱石,使這些房屋獨具魅力。意式建築注重環境整體美,如在廣場建紀念石柱、銅人、噴水池和園林小品、樓房均為庭院式、別墅式,並注重綠化、美化。其房頂多為意式角亭,有園亭、方亭之別,圓柱和方柱之分,並分別用圓拱、平拱、尖拱、連拱、垂柱進行點綴。這些角亭高低錯落,構成優美的建築空間,是亞洲僅存的一片原汁原味的地中海建築群。
1914年,意租界將大馬路,也就是現在的建國道修築成瀝青柏油路,這是天津第一條現代化的柏油路。
在意式建築中,既有公用風貌建築,又有名人名樓。其中回力球場、聖心堂、原義大利領事館和兵營等是比較著名的公用風貌建築。
回力球場是由義大利工程師保羅—鮑乃弟設計的,離馬可-波羅廣場不遠,屬意租界的中心位置。回力球場建於1932年—1934年,建築為義大利塔式,十分雄偉壯觀,充分體現了義大利建築的特色和南歐的摩登建築風格。回力球場和賽馬場一樣,也是一個借運動競技為名,公開設賭抽頭的場所,是天津最大的賭場。新中國成立後,將原回力球場設施拆除,改建成第一工人文化宮。
聖心堂位於建國道,1922年由義大利天主教會興建。東、西、北三面外凸,堂內大廳上層呈八角形,有圓拱窗。為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的典型教堂建築。
原義大利租界領事館位於建國道52號,是1930年義大利政府頒布《天津義大利租界章程》後,為駐津領事建造的。主樓為為坡式瓦頂,樓立面裝飾極為講究,牆面有凹凸變化,紅牆與剁斧石交錯,色彩對比十分明快,很有特色。與意租界其他小樓對比襯托,形成了造型優美、風格多樣的歐式建築。
根據《辛丑條約》的有關規定,八國聯軍派兵駐扎天津。1902年義大利在意租界內建立兵營,營盤設立在現在的光明道。兵營由兩幢三層坡頂樓組成,一高一低,呈「L」狀,為連拱式樓房,羅馬風格。牆體為紅磚,造型別致,保存完好。意國花園位於已修復原的馬可波羅廣場的東南角,現為一宮花園。該園建於1924年,平面呈圓形,正門朝北,建有噴水池、花壇。中部為羅馬式涼亭,西面有歐式游戲場及小型花亭,景色秀麗。現依稀可見當年風采。
由於意租界區域內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文化氣息濃厚,因此住進了不少文化名人,如梁啟超、劉髯公、華世奎、曹錕、曹銳、程克、鮑貴卿、湯玉麟、齊耀珊、王占元、張廷諤等等。
意式風情區建築
梁啟超宅邸坐落於現在的民族路。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後歸國,1912年買地皮,請義大利設計師白羅尼歐設計了住宅,後來又修建了書齋「飲冰室」。梁啟超在此撰寫了《中國歷史研究法》、《清代學術概論》等頗具影響的著作,前後居住了15年,直至病逝。
在意式風情區的梁啟超宅邸附近,還居住著著名報人劉髯公。他曾在意租界的住所中創辦了《新天津報》,後陸續發行了《新天津晚報》、《新天津曉報》等進步報紙。「九一八事變」後,因積極宣傳抗日救國思想和拒不與漢奸合作,被日寇拷打致死。
毗鄰而居的大戲劇家曹禺,其故居位於民主道,曹禺的父親叫萬得尊,早年曾留學日本,後得到黎元洪的賞識,成為總統秘書,便買下意租界28號的房產。這座宅邸為義大利式建築,由兩座小樓組成。原來有迴廊接通,現在已經分成獨立的兩座樓。曹禺的童年、青年時代就是在這里度過的。
湯玉麟在意租界的寓所坐落在建國道,該樓整體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建築風格,樓牆和牆基均為花崗石條石砌壘。樓前的廊廈下左右開坡道,有左右兩門,汽車可一出一入。樓內設有正廳和附廳,門窗寬大。這座建築在當時是很高貴的,至今仍很有特色。
張廷諤曾兩次出任國民黨天津市市長。這座房屋建於民國初年,為義大利風格的二層樓房,四周方磚墁地,廣植各種樹木,是一處鬧中取靜的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