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義大利人名都有哪些
西方的送禮習俗
l 法國送禮習俗
在選擇、贈送禮品上,法國人的高雅、文明、別具一格等特性得到了充分體現。贈送笨重、鋪張的禮物被看作是不善交際的表現。
節假日
法國主要的送禮節日是聖誕節和新年除夕。12月24日孩子們將鞋子放在聖誕樹下或者靠近煙囪等待大人們塞滿果品和小玩意。在法國大部分地區,人們對聖誕老人不太熟悉。家庭成員一般相互贈送禮品。蘭花、盛開的杜鵑和其他鮮花常用來送人。
新年前夕,家人和朋友之間互贈的禮品就更多了。受邀請的客人帶著鮮花、食品和其他禮物來參加聚會,女主人則照例為每位客人准備了一份小禮物或紀念品。
浪漫的法國人自然不會忘了聖瓦倫丁節(情人節),這個節日通常用鮮花作禮物。孩子們常常在這天給母親們送上鮮花。
母親節也是重要節日。法國人在這天很少選賀卡,一般送鮮花及香水、圍巾和其他女性物品。然而,父親節在法國卻不很普及,盡管皮革等工業部門從商業角度出發大力推祟這一節日仍事倍功半。
5月1日,人們傳統上給朋友和熟人送去鈴蘭花——春天的友好象徵。
特殊的送禮場合
(1) 孩子一出世,其母親將收到自己丈夫和父親送來的鮮花——尤其是孩子是第一胎。親友們會給孩子送衣服、玩具等禮品。一般應邀參加孩子洗禮的客人不必帶禮品,只有孩子的教父母才帶上諸如一隻小銀杯或是調羹之類的紀念品。
過去,孩子的命名日一直被看得比其生日更重要。現在法國人也慶祝生日,十八歲、二十一歲、四十歲、五十歲等生日慶祝活動尤為隆重。
(2)在訂婚儀式上,雙方家庭互贈花束。結婚時禮品總是送給新娘的父母並附上祝賀他們女兒成婚的賀卡。在結婚那天,給新娘家裡送去鮮花也是合適的——尤其是你不能參加婚禮時。
(3)家人和朋友也慶祝主要的結婚周年紀念日。丈夫們往往給妻子們種植一棵玫瑰樹以象徵他們永久的愛。
(4)葬禮上只有極親密的朋友才送花。一封簡短的表示慰問的信或明信片較為合適。
商務活動禮物
目前經濟上的困難使人們在互贈商務禮品時趨於保守。公司領導不願接受過分奢侈的禮品以免被錯認為是受賄。業務往來中送禮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對方有能力回贈你所送的禮物,不要讓對方難以還禮而丟臉。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都希望禮品更富個人感情色彩,即便是業務往來送禮也最好親筆附上幾句問候。
注意事項
在應邀去別人家做客時應帶上一些小禮品或是在去之前就送些鮮花,特別是首次上門拜訪。
法國人對花有特殊的鑒賞力,他們懂得如何養護花,如何使花鮮艷持久。客人們往往在舉行晚會的那天早上送去鮮花。如果能搞到主人最喜歡的花或與其室內環境相稱的鮮花就更好了。法國人一般送一束由奇數花枝組成的鮮花——從插花藝術的角度考慮,偶數花枝組成的花束難以排列組合(當然十三這個數目要避開。你會發現如果剛好到了十三位客人,女主人會安排兩只餐桌而不讓十三人同坐一桌)。法國人喜歡熱帶的或異國的鮮花,尤其是那些能長久保持鮮艷的花。更豪華一點的鮮花禮品可以包括一隻水晶花瓶。不要送紅玫瑰。紅玫瑰的確象徵愛情且情人們也相互贈送,但它們也是人們痛恨的社會黨的標志。另外,有的法國人認為由六支和十二支組成的花束是專門為情人們相互贈送的。
食物也是一種好禮品,但須記住法國人很注重食物的質量,切忌送去包裝漂亮而質量低劣的食物,以免由於貶低了主人的飲食標准而侮辱主人。
按風俗不要給法國人送葡萄酒或烈性酒,因為法國人對自己的飲食很重視,他們對飲用何種酒類也很認真。當然你如果知道主人特別喜歡某種酒,你可以送一瓶給他並建議他日後慢慢斟酌。
其他受歡迎的禮品還有帶香味的蠟燭、百花香、書籍和一些水晶物品。香水(包括男用香水),被看作是帶人情味的禮品。
當然,現在的法國青年也喜歡美國流行的東西,像印有大學標志的T恤衫及印有美國影星的任何物品都是受歡迎的禮物。
l 英國的送禮習俗
克制、禮貌、尊重傳統、熱愛英語等值得尊敬的品質從英國人送禮的習俗中得到了體現。英國的傳統認為,只要你付得起,不管是何物你都應設法得到最好的,然後終生珍惜之。
送禮節日
很多人將英國人送禮與聖誕節聯系起來。確實如此,聖誕節是他們傳統上最隆重的節日。所謂的聖誕節期間互贈大量的聖誕卡、唱聖誕歌、家人和朋友們將聖誕禮物置於聖誕樹下,還有聖誕老人將禮物放入孩子們的長統襪里等等。聖誕節早晨,上自皇室成員、下至平民百姓都互贈禮物。在英國,人們還慶祝節禮日(Boxing Day)。節禮日即聖誕節後除星期日的第一天。這一法定節日來源於英國人在這一天將裝入盒內的聖誕禮物送給侍者、郵遞員等傳統。
業務上的同事也互贈聖誕禮物,雖然禮物不及美國人送的那樣昂貴。印有公司標志的禮物如台歷和月歷及酒類(特別是白蘭地、威士忌)和巧克力是常見的禮品。
人們通過送復活節彩蛋(通常由巧克力或其他糖類做成)和鮮花來慶祝復活節。懺悔日,即四旬齋來臨之前的星期二,傳統上舉行只有婦女參加的做煎餅比賽。那一天人們還用煎餅來款待朋友。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母親節和父親節的慶祝活動跟美國差不多,但商業色彩較淡。英國的孩子們不像美國孩子那樣在萬聖節挨家挨戶要禮物,如遭拒絕則搞個惡作劇。
特殊的送禮場合
在英國,生日是又一個重要的節日。家人在生日的那天早晨贈送禮物,年輕人則開晚會以示慶祝。盡管現在英國人十八歲就有選舉權,他們仍將二十一歲作為進入成年來慶祝。過八十、九十或一百歲生日的公民將收到來自女王陛下的賀電。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每年6月的某一天慶祝女王的法定生日,雖然這一天並非女王的真正生日。
孩於出生和洗禮時都要送禮。應邀參加洗禮儀式的人通常帶一件禮品,教父和教母按傳統送去銀杯、銀碟或調羹。年輕人在洗禮儀式上接受親友和教父母送來的有永恆價值的禮品。
結婚送禮習俗基本上跟美國一樣。最好盡早將禮品送去,因為有的家庭喜歡將禮品陳列給朋友們欣賞。結婚禮物應送給新娘。
l 德國送禮習俗
送禮節日
聖誕節前的第四個星期天為基督降臨節,從那時起人們就開始准備聖誕節慶祝活動。每個星期日家人聚集在一起點燃四根蠟燭中的一根,到聖誕節剛好全部點燃。德國孩子早就急切地盼望著12月6日聖尼古拉斯節(Saint Nicholas』Day)的到來。當孩子們在沉睡時,聖尼古拉斯乘著由毛驢拉的雪橇來給孩子們分送水果、糖果等禮物。一些成人這天也互贈禮物。
聖誕禮物在聖誕節前就買好了。聖誕節前夕而不是聖延節那天,人們圍著聖誕樹互贈禮品。在德國南部地區也盛行著聖誕老人送禮的習俗。
耶穌受難日和復活節是德國的法定節日。復活節習俗包括從山上滾火輪和彩蛋、舉行野外篝火晚會等。巧克力彩蛋和裝在籃子里的小兔子常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
母親節時,人們給母親們送去鮮花等禮物。
五一節這天很多城鎮和鄉村豎起花柱,人們歡唱跳舞。年輕人則將白樺樹枝插在女朋友家門上。
特殊送禮場合
每年德國人慶祝很多民間節日,從世界聞名的幕尼黑啤酒節到科隆的玫瑰節,以及一些地方上的葡萄酒節,這些傳統節日都以吃、喝為中心,並不強調送禮。第一次去參加德國民間節日活動的外國人要了解,很少會有人招待你,每位參加者須自己點菜和付款。如果德國人主動招待你,你表示感謝後可以接受,但應立刻尋機回請他。
德國人很看重生日,慶祝活動可在家裡或辦公室舉行。有些德國人生日那天還能享受半天休假。孩子們生日那天醒來時總會發現桌上擺滿了送給他們的鮮花。鮮花和葡萄酒是朋友間常送的生日禮物。
德國沒有為新娘舉行送禮會的習俗。但婚禮前夜去新娘家狂歡的習俗卻很普通。新婚夫婦的朋友們在婚禮前一天去新娘家將碟子和瓷器朝門上和窗下砸去(然而打碎玻璃杯卻被視為不祥的),據說吵鬧的聲音會將惡運送走。如果新娘親自打掃砸碎的盆盆罐罐,其未來必幸福吉祥。婚禮時送的禮物不能是尖形的如小刀、剪刀或雨傘等,因為尖的東西據說會帶來惡運。在婚禮後才去送禮也被視為不吉利。送錢在德國是不合適的。
德國人一得知有關結婚、訂婚和孩子出世等消息時會立刻送去一束鮮花和祝願。鮮花和水果適合作為禮品去探望病中的朋友。
每當一幢大樓豎起來時,德國人傳統上要舉行房屋上樑儀式。一棵扎著綵帶的松樹放在屋頂,工匠領班爬上房屋發表一篇幽默或富有詩意的演講並祈禱上帝給新大樓帶來快樂。所有參加者可享受到點心和飲料。
應邀去德國朋友家裡做客,這是友誼的特殊象徵。客人應帶上小件禮品。如果送花,花束不要是偶數的,特別不要送十二支花,因為德國人對美國人「論打出售,總是便宜」之說法十分熟悉。
紅玫瑰是年輕男子送給心上人的,所以千萬勿帶上紅玫瑰去送給女主人。另外有些白色和黑色的花(尤其是一些菊花)專門為葬禮所用。德國人還喜歡在自己窗前擺上各種盆景和花木,因而送上這類禮物是受歡迎的。對孩子們,你可以送T恤衫和音樂磁帶。
業務往來送禮
有時由於業務關系德國朋友會在餐館請客,這時要記住在主人動手前不可先開口吃。通常他會先嘗一下酒溫如何然後給客人倒酒,最後才給自己倒。按習俗他要向坐在自己右側的女士舉杯,然後祝所有人健康(你還禮時也應這樣做)。德國人只在特殊場合如過生日時或祝對方好運時才碰杯,杯里要裝滿葡萄酒、香檳酒或啤酒才可碰杯。白蘭地或正餐後飲的酒一般不碰杯。
在生意談成後可以互贈禮品,也可在聖誕節時送。音樂磁帶、香煙、書籍、工藝品等都是合適的禮品。德國人對葡萄酒很內行,他們常在用餐時飲用啤酒和葡萄酒,所以除非你有把握一般勿送葡萄酒。
如果德國朋友在聚會結束後未寫感謝信表示他們喜歡你的禮品,你不必感到受辱,因為他們認為口頭表示感謝就可以了。
l 義大利送禮習俗
義大利人從小就學會了如何贈送和接受禮品。他們往往刻意挑選一件合適的禮物送人。
送禮節日
在新年這一天,人們去過教堂後開始互贈禮品。孩子們要向長輩們祝賀新年,作為回報,孩子們可以收到年禮——錢。許多家人還互贈新年賀卡。
主顯節(1月6日)也是主要的送禮節日。將長統襪掛起來的好孩子會收到貝發娜巫師(Befana)贈送的糖果和其他小禮物。壞孩子會發現自己的長統襪里裝滿了煤。
聖瓦倫丁節(情人節)、母親節和父親節對義大利人來說是相對較新的節日,然而節日的商業化使它們越來越普遍。人們通過互贈賀卡、鮮花和小件禮物來慶祝這些節日。
四旬齋前的狂歡節來臨時孩子們穿上了各種鮮艷的服裝,人們互贈糖果等禮品。復活節時通常人們也互贈賀卡,禮品都做成雞蛋形或裝入彩蛋內。
義大利人認為他們的聖誕禮品來自聖嬰。家人之間互贈的禮物要藏到12月24日晚十二點以後即聖嬰降生時才拿出來。聖誕節早上人們互致節日問候並紛紛打開禮品盒。
特殊的送禮場合
命名日慶祝活動比生日還要熱鬧。按傳統,親友們送來賀卡舉辦舞會以示慶祝。舞會和贈禮須在命名日前那個晚上進行。
上門拜訪時義大利人一般不帶禮品,他們往往在第二天甚至更晚一點的時候才送去。這顯示了對主人愛好的尊重並給主人以挑選的機會。花束、盆景、糖果和葡萄酒是受歡迎的禮品。
婚禮和結婚周年紀念日送禮習俗跟其他西方國家差不多。祝賀新婚的禮品通常送到新娘家。刀剪並不被視為不祥之兆,錢卻是品位不高的禮品。參加葬禮時一般送菊花,隨後再寄去表示慰問的卡。食品和其他禮品是完全不合適的。
l 荷蘭送禮習俗
盡管有數以百計的風車,大量的木鞋子,綿延好幾里的鮮艷的鬱金香以及許多手搖風琴,卻只有一個聖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他的誕辰日是全荷蘭最重要的節日。每年12月,人們以遊行、歡宴和富有想像力的禮物交換等方式進行慶祝。聖尼克(人名及節名都叫作辛特克拉斯)是位富於同情心的米拉(Myra)主教,每年乘汽船從西班牙來到荷蘭分發禮物。
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里,辛特克拉斯(即聖尼克)在他的大紅書上記錄下荷蘭兒童的行為,而他的僕人彼得則將禮物裝起來為12月的旅行作裝備。他到達荷蘭之後,受到女王及其家庭成員的正式歡迎(他們自然第一個收到他的禮物)。然後他領著人們進行宏大的遊行活動,同時他的僕人們向人群撒薑汁餅乾和糖果。
按照荷蘭的傳統,所有的禮品都必須用一種充滿想像力的方式包裝起來,並附有寫給收禮人的一首韻文或詩歌。包裝本身不必很漂亮,但須有隱蔽性,不易被人找到或者很難打開。在12月5日辛特克拉斯節前夕,荷蘭人圍坐在桌邊,桌上放著糖果和麵包點心,每人的位子都用巧克力標著名字的首字母。然後人們開始打開他們的辛特克拉斯禮物。在這之前,人們常常得尋找自己的禮物,在屋裡屋外像尋找寶藏一般或在填滿濕沙子的手套里掏。隨禮物送的韻文要幽默且能善意地使受禮人感到尷尬(那些不會寫詩文的人會發現,許多商店有現成的或有專人給你寫)。所有的詩文都由辛特克拉斯簽名。收到禮物的人要大聲叫「謝謝你,辛特克拉斯」。家人及朋友間習慣上以這種方式互贈禮物。
那晚深夜,辛特克拉斯騎著白馬回來,在好孩子們的鞋子里塞滿小禮物(尤其是給那些為他的馬准備了乾草或胡蘿卜的孩子),並讓彼得留下,將那些一年裡行為不當的小孩用白樺樹條趕跑甚至捆起來裝進他的大袋子里。
由於大多數的節日及禮物贈送都已結束,荷蘭的聖誕節是個安寧及表達良好祝願的時刻。聖誕樹得在1月6日前撤走,因為那天向初生基督朝聖的東方「三大聖人」要來了。盡管家庭成員、朋友及商務上的熟人之間在聖誕節時經常再次互贈禮物,但歡樂是屬於辛特克拉斯節的。
人們認為新年一定得收到某樣新東西,這是個經久不衰的傳統。因此,在元旦那天,人們互贈手帕等小禮物,以確保在新的一年裡交好運。
②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球星
保羅·羅西
迪諾·佐夫是唯一一位既奪得過世界盃,又得過歐洲杯的義大利守門員。他在82年參加世界盃時已經40歲了,在那屆世界盃上他在比賽中高接底擋,率領藍色軍團頑強地抵禦了巴西隊的進攻,並最終擊敗德國隊奪冠,他也成為了世界盃史上年紀最大的冠軍隊成員。退役後的佐夫也步入的教練的行列。98年法國世界盃後他突然接到執教義大利國家隊的通知後,毅然接過教鞭,並且在2000歐洲杯上奪得了亞軍。
③ 義大利有哪些著名的家族
蒙蒂奇家族-(愛馬仕設計師講述愛馬仕的起源故事總是會提及蒙蒂奇家族)
是佛羅倫薩13世紀至17世紀時期在歐洲擁有強大勢力的名門望族。
美第奇家族的財富、勢力和影響源於經商、從事羊毛加工和在毛紡同業公會中的活動。然而真正使美第奇發達起來的是金融業務。美第奇銀行是歐洲最興旺和最受尊敬的銀行之一。美第奇家族以此為基礎,開始是銀行家,進而躋身於政治家,教士,貴族,逐步走上了佛羅倫薩,義大利乃至歐洲上流社會的巔峰。在這名門中曾產生了三位教皇、多名佛羅倫薩的統治者,一位托斯卡納大公,兩位法蘭西王後,和其他一些英國王室成員。
美第奇家族的最重大的成就在於藝術和建築方面,在文藝復興時期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美第奇家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收藏品,現在還保存在烏菲茲美術館里。家族使用過的碧提宮等等建築物也大多在佛羅倫薩市內完好地保留著。能夠留下這些供後人景仰的藏品和建築,都歸功於美第奇家族最後的女性安娜·瑪麗亞·路易薩·德·美第奇。她留下的遺言,使得美第奇家族的榮華富貴直到現在,還在被人們津津樂道著。
至於美第奇與愛馬仕的淵源,沒有找到具體的,但是可能和凱瑟琳·德·美第奇有很大關系。
凱瑟琳·德·美第奇凱瑟琳·德·美第奇出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是洛倫佐二世·德·美第奇和法國貴族瑪德萊娜·德·拉·圖爾·德·奧弗涅郡主的女兒,法國王後。她是瓦盧瓦王朝國王亨利二世的妻子和隨後3個國王的母親。
從她對藝術的品位和她對奢華的熱衷來說,她是一個標準的美第奇。1564年她在楓丹白露舉辦的皇家宴會以奢侈聞名。在建築方面,她尤其精通。Philibert del'Orme敘述她曾經和他討論裝修杜伊勒里宮的計劃(即現在的盧浮宮)。
同時凱瑟琳無意中給時尚帶來了廣泛影響。16世紀50年代,她推行在宮廷活動中排斥粗腰。此後的350年,婦女的主要方法是束腹,它由花邊和鯨須或金屬骨架構成。通過使用它婦女的正常腰圍能被強迫收縮到38~43厘米甚至更細。
④ 義大利有哪些名人
義大利的名人有:法拉利、但丁、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伽利略等。
⑤ 義大利歷史名人大全
義大利的名人有:法拉利、但丁、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伽利略等。
1、伽利略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匯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伽利略從實驗中總結出自由落體定律、慣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等。
從而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學的許多臆斷,奠定了經典力學的基礎,反駁了托勒密的地心體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學說。
他以系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純屬思辨傳統的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被譽為「近代力學之父」、「近代科學之父」。其工作為牛頓的理論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2、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18日),又譯「米開朗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與拉斐爾和達芬奇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
他的父親是洛多維科·迪·萊昂納多·博那羅蒂·迪·西蒙尼(Lodovico di Leonardo Buonarroti di Simoni)他的母親名叫弗朗切斯卡·迪·內里·德爾·米尼亞托·迪·錫耶納(Francesca di Neri del Miniato di Siena)。
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他於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小行星 3001 以他的名字命名來表達後人對他的尊敬。
羅曼·羅蘭寫過《米開朗琪羅傳》,歸入《名人傳》中。米開朗基羅是《大衛》,《創世紀》的作者。
3、達·芬奇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成為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
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現代學者稱他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繪畫,他的傑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等作品,體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造詣。
他認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對象是人體,人體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畫家應以人為繪畫對象的核心。
4、但丁
但丁·阿利基耶里(公元1265年-公元1321年),13世紀末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原名《喜劇》)而聞名,後來一位名叫薄伽丘的作家將其命名為『『神聖的喜劇」。
《神曲》分為三段,第一段叫「地獄」,第二段叫「煉獄」,第三段叫「天堂」,留名後世。
他被認為是中古時期義大利文藝復興中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西方最傑出的詩人之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5、法拉利
恩佐·法拉利(1898.2.18——1988)法拉利汽車公司的創始人,就像賓士(本茨)、福特、保時捷等人一樣,他在汽車製造業也享有盛譽,人稱「賽車之父」。恩佐·法拉利畢其一生,致力於提高賽車的性能以不斷奪取桂冠。
1947年,恩佐·法拉利創立了法拉利公司,並生產出第一輛法拉利125S汽車。這被看作是現代賽車文化的起源,並從此由他主宰。
直到1988年去世,他贏得了14次勒芒24小時耐力賽冠軍和9次F1總冠軍。他的名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聲望的一個高性能賽車品牌。1988年8月14日於摩德納去世。
⑥ 喜歡義大利的名人有哪些
但丁、多那太羅(Donatello)、波提切利(Botticelli)、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拉斐爾(Raffaello)和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伽利略等文化與科學巨匠
⑦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出自義大利
(1)但丁
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被恩格斯稱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在長詩《神曲》中,描寫現實生活和各色人物,抨擊教會的貪婪腐化和封建統治的黑暗殘暴。具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
(2)喬托
畫家喬托使繪畫藝術改變了中世紀以來的傳統,向現實主義邁進了一步。畫家喬托的壁畫雖然仍以宗教題材為主,但刻畫了人物的復雜個性和真實的世俗世界,他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
(3)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提倡復興古典文化,最先提出以「人學」對抗「神學」,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4)薄伽丘
薄伽丘的短篇小說集《十日談》該書揭露了教會的虛偽和腐化,提倡個性解放,歌頌人對現世生活的追求。是一部現實主義文學巨著,為歐洲近代短篇小說開了先河。
(5)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
15世紀後期至16世紀前半期,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達到鼎盛,出現了「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達•芬奇以《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作品馳名於世。米開朗琪羅是雕刻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他的代表作《大衛》雕像生動准確地表現了人體的健美和力量。拉斐爾是畫家和建築家,他筆下的眾多聖母沒有神聖的宗教色彩,而是人間溫柔、典雅,充滿人情和母愛的女性。
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軍事著作家和詩人馬基雅維利以人文主義思想為基礎,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學說,沖破了神權政治理論的桎梏。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主張「強權政治」反映了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現實和資產階級要求統一的主張。
⑧ 義大利歷史著名人物
墨索里尼
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年7月29日生於弗利省一鐵匠家庭。早年當過新聞記者、社會黨黨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鼓動義大利參戰被社會黨開除。1915年入伍參戰。1919年3月在米蘭發起成立「戰斗的法西斯」組織。
1921年該組織改稱「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墨索里尼成為該黨領袖。1922年10月指揮該黨軍事組織「黑衫軍」進軍羅馬,發動暴亂並奪取政權,任內閣總理。1928年強行終止議會制度,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
1935年10月派兵入侵衣索比亞。1936年5月宣布將衣索比亞並入義大利。同年7月夥同德國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向西班牙叛軍提供武器裝備,幫助弗朗西斯科·佛郎哥取得西班牙政權,並在政治、軍事上 積極與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進行合作。10月與德國結成柏林-羅馬軸心。1936年11月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9年4月侵佔阿爾巴尼亞。1940年5月任戰時統帥部最高統帥。同年6月10日對英、法宣戰,出兵法國南部,並向英屬索馬里、肯亞、蘇丹和埃及發動進攻,企圖建立地中海帝國。10月派兵入侵希臘。1941年4月出兵配合德軍進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對蘇宣戰並派兵配合德軍進攻。1943年7月25日,由於軍事上失利和國內反法西斯運動高漲被撤職,並被監禁在阿布魯齊山大薩索峰頂。
1943年9月被德軍傘兵救出後,在義大利北部薩洛出任「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總理。1945年4月27日在逃往德國途中為義大利游擊隊捕獲。次日被處決並暴屍米蘭廣場示眾。
貝尼托·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義大利法西斯黨魁,義大利法西斯政府首相,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犯。
1883年7月29日,墨索里尼出出於弗利省的普雷達皮奧。早在師范學校期間,墨索里尼就自稱為社會主義者,並加入了社會黨。1904年底加入意軍,1906年9月退役後仍操教書舊業。1909年,他移居奧地利,擔任社會黨報刊的編輯。1912年7月,進入了社會黨領導階層,被委任為黨報《前進報》主編。1914初年被選為米蘭地方議會議員。10月,被開除黨籍。1915年9月,隨義大利軍參戰,1917年2月負傷後退役,再次擔任《義大利人民報》主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墨索里尼儼然成了退伍軍人的領袖和老練的政治家。1919年3月,發起一場「法西斯主義運動」,建立了「戰鬥法西斯」組織。但在年底的大選中,法西斯黨遭到失敗。1921年11月,法西斯主義運動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羅馬召開墨索里尼將法西斯主義運動改名為國家法西斯黨。1922年10月被指派為義大利第27任首相,墨索里尼的獨裁統治逐步建立起來了。1935年10月意軍向阿比西尼亞發動了進攻,次年5月合並阿比西尼亞。1936年10月,與希特勒在柏林簽訂《柏林協定》,規定在重要國際問題上採取共同的方針,羅馬—柏林軸心遂告形成。1937年11月,義大利加入德日反共產國際協定。12月,墨索里尼宣布退出國聯。1938年,墨索里尼下令取消議會,在國內完全建立起他個人的獨裁恐怖統治。1940年5月,墨索里尼組建最高統帥部並出任最高統帥,掌握大戰時期義大利的最高權力,並向英法宣戰。1943年2月,他對政府進行了大改組,幾乎所有的部長都被解職,換上了好戰的法西斯軍人。7月,英美聯軍在西西里島登陸成功,墨索里尼被逮捕關押。1945年4月28日下午,墨索里尼和情婦克拉拉·貝西塔等15人在科摩湖岸被槍決。並暴屍街頭
蓋厄斯·儒略·凱撒
公元前100~前44
著名的羅馬軍事和政治領袖蓋厄斯·儒略·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出生在一個政治大動亂的時期。
公元前二世紀,羅馬人在第二次戰勝迦太基之後,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這次勝利使許多羅馬人大發橫財,但是連綿不斷的戰爭擾亂了羅馬的社會體制和經濟體制,許多農民的財產被搶奪一空。最初的羅馬元老院只不過是個小城市的元老院,實踐已經證明它已經不能合理地治理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政治上腐化墮落,貪污受賄到處盛行,整個地中海周圍地方都因羅馬人的昏庸統治而遭災受難。約從公元前133年起,就在羅馬出現了一場長期的動亂。政治家、軍事將領和民眾領袖相互間鉤心斗角、爭權奪利。游擊隊(如公元前87年馬留的游擊隊和公元前82年索拉的游擊隊)經常在羅馬神出鬼沒,東襲西擾。雖然昏庸的統治這一事實路人皆知,但是大多數羅馬公民希望繼續維持共和制政體。儒略·凱撒也許是第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清楚地認識到這個民主政體不值得挽救了,因為它已經達到了不可救葯的地步。
凱撒出生在一個有悠久歷史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年青時就步入政壇,有關他所擔任過的各種職務、結過的各種聯盟和政治崛起的詳細情況紛繁復雜,在此不打算加以敘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58年,他42歲時被任命為羅馬所轄的三個行省的總督。這三個行省是阿爾卑斯山南側的高盧(位於義大利北部)、伊利里可姆(在今南斯拉夫沿海地區)和納博尼茲高盧(法國南部沿海地區)。那時他統帥四個羅馬軍團,大約有兩萬將士。
在公元前58年到前51年期間,凱撒率領這四個軍團,入侵並征服了高盧所有其餘的地區,大體上包括今日法國和比利時以及瑞士、德國、荷蘭的部分地區。雖然他的部隊在數量上還不及他的對手,但卻戰勝了高盧地區的部落,把直到萊茵河畔的所有領土都納入了羅馬的版圖。他還派遣兩支部隊渡海到英國,但未取得永久性的戰果。
當時業已成為一個重要政治人物的凱撒,由於征服了高盧,回到羅馬後即成了一位受到普遍愛戴的英雄,他深得民心;強大至極,但他的政敵則對他嫉恨不已,當他完成軍事指揮後,羅馬元老院下令讓他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即不許帶部隊返回羅馬。凱撒感到憂慮不安,如果他不帶部隊返回羅馬,他的政敵就會利用這個機會幹掉他,他的這種想法不無道理。於是在公元前49年1月10日至11的夜晚,凱撒率領他的部隊越過義大利北部的盧比孔河,長驅直入抵達羅馬城,以表示對元老院的蔑視。這種明顯的不法舉動引起了一場內戰,一方是凱撒的軍團,一方為忠實於元老院的部隊。這場內戰持續四年,以凱撒的徹底勝利而告終。最後一戰是在公元前45年3月7日在西班牙曼達進行的。
凱撒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自己最適合擔當建立羅馬所需要的有效而開明的專制制度的任務。公元前45年10月他返回羅馬,不久就成為終身獨裁者。公元前44年2月有人要為他加冕,被他拒絕了。但由於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所以這並未給擁護共和制政體的反對派消除疑慮。公元前44年3月15日(著名的三·一五),在一次元老院會上凱撒被一夥陰謀者暗殺。
凱撒在他的晚年期間,開始籌劃一場生氣勃勃的改革運動。他計劃在整個羅馬帝國內重新調配軍隊元老,讓羅馬的貧民到新社區去重新安家落戶。他把羅馬公民權擴大到新征服的幾個民族中去。他計劃在義大利城市中建立起統一的市政體制,還計劃了一個龐大的建築工程和羅馬法典的編纂,還實行了許多其他改革。但是他未能為羅馬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立憲政體,也許這是使他早歸西天的主要原因。
由於凱撒在曼達的勝利和在羅馬遇刺之間僅有一年的時間,所以他的許多計劃從未得到貫徹執行,因此很難說假如他沒有遇刺,他的政府究竟會怎樣開明,怎樣卓有成效。在他所有的改革中,最有持久影響的一項是實行一種歷法①。他實行的歷法從那時起一直沿用至今,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
儒略·凱撒是歷史上聰明絕頂的政治人物之一,具有多方面的天賦。他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傑出的將領,優秀的演說家和作家。他的描寫征服高盧的《高盧戰記》一書長期被看作是一部第一流的文學作品,許多學生認為在所有的拉丁文學著作中它最通俗易懂,最動人心弦。凱撒果斷勇敢,雄姿颯爽,瀟灑倜儻。他是一個風流公子,即使按當時的標准來看,他也是一個荒淫無度的好色狂(他最聞名的風流韻事是與克麗佩脫拉之間的著名羅曼史)。
人們常常指責凱撒的人格,他極欲獲得權力,當然就利用職權大發橫財。但是與大多數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不同,一般說來他既不虔誠也不虛偽。在同高盧人的戰爭中,凱撒凶暴殘忍,但是對被打敗的對手卻特別寬宏大量。
德國的皇號Kaiser和俄國的皇號Czar都源自「Caesar(凱撒)」一詞,這是他的名字所享有的威望。他的名聲一直都比他的甥孫——羅馬帝國的真正創始人奧古斯都·凱撒顯赫得多。但是儒略·凱撒對歷史的影響並不等於他巨大的聲望。他在推翻羅馬共和國中無疑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不能誇大他在這方面的重要性,因為羅馬共和政體本來已搖搖欲墜,瀕於覆滅。
凱撒最重要的貢獻是他征服了高盧,他所征服的領土差不多被羅馬統治了五個世紀。在此期間,這些地區已經完全羅馬化了,實行了羅馬的法律、風俗和語言,以後還實行了羅馬基督教,當今的法語基本上是來源於拉丁語的口語。
凱撒征服了高盧,對羅馬本身也有重要的影響,確保了義大利幾個世紀不受來自北方的侵略,其實對高盧的征服也是確保整個羅馬帝國安全的一個因素。
如果沒有凱撒,羅馬人遲早也會征服高盧嗎?羅馬人在數量和技術上都不比高盧的部落優越。但是羅馬在凱撒征服高盧以前和以後的一個時期里都在迅速地擴大。由於當時羅馬部隊的戰鬥力強,羅馬到高盧的距離近,還有高盧各部落之間的不和,看來高盧沒有什麼保持獨立的可能性。但是無論如何,凱撒是打敗龐大的賽爾特部隊、征服高盧的將領,他入此冊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這個成就。
注釋:
①指儒略歷,現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陽歷的前身,公元前46年儒略·凱撒決定採用,故名。每年平均長度365.25日,歷年中的平均年為365日,4年1閏,閏年366日;每年12月,單月31日,雙月30日,只有2月平年29日,閏年30日。其繼承人奧古斯都從 2月減去 1天加在 8月(因 8月的拉了名即他的名字奧古斯都),又把 9月、11月改為小月,10月12月改為大月。儒略歷歷年比回歸年長11分14秒,積累到十六世紀末,春分日由3月21日提早到 3月11日。後經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Gregorius X Ⅲ)於1582年命人加以修訂,而成現今通用的公歷
愷撒之死
公元前44年,愷撒被推舉為終身獨裁官。元老院、公民大會和各種職官形式上雖然保存,但實際上一切聽命於愷撒。他的出身被神化,他已經成為羅馬世界至高無上的主宰者。
在愷撒獨裁統治期間,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鞏固統治基礎,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過這些改革措施,愷撒一方面加強了羅馬帝國與其它帝國的聯合,另一方面,提高了各行省的地位,而削弱了元老貴族的勢力。所以,愷撒的獨裁和改革遭到一部分元老貴族的堅決反對,其代表人物是布魯圖和卡西烏斯。而布魯圖是愷撒的主要政敵龐培的部下,現在又被凱撒寬恕,並繼續信任和重用。
愷撒和龐培早年曾經擔任執政官。當愷撒在羅馬帝國西部打仗的時候,龐培在帝國東部(今天土耳其和敘利亞的一部分)也屢建戰功。龐培雖然是愷撒的親密朋友,卻十分嫉妒愷撒。愷撒征服的地方越來越多,在士兵中的威信又日益增高,使龐培深感不安。公元前49年,他慫恿元老院解除愷撒的兵權,命令他立即從高盧返回羅馬。
愷撒接到命令,知道這是龐培的陰謀。他反復考慮,決定帶領軍隊打回羅馬,利用這次機會在羅馬建立獨裁政權。
愷撒帶領軍隊,走到一條叫做盧比孔的小河邊。羅馬法律規定:任何將軍沒有接到命令,不得帶領軍隊越過這條小河。否則,就要當作謀反來治罪。愷撒當機立斷,對著部下大聲喊道:「骰子已經擲下去了!」他跨上戰馬,躍進溪流,大軍緊緊跟隨在後,很快就越過了盧比孔河。
龐培沒有料到愷撒會這樣果斷地進軍羅馬,迎戰不及,只得帶著2.5萬人倉皇逃往希臘。愷撒進入羅馬後,迫使元老院同意他成為羅馬的「獨裁者」,隨後又得到了統治整個義大利半島的權力。等羅馬局勢稍稍穩定以後,愷撒立即進軍希臘,討伐龐培。龐培被打敗,逃到了埃及。愷撒也跟著追到埃及。埃及國王為了討好愷撒,派人刺殺了龐培,把血淋淋的人頭送到愷撒面前。誰知愷撒卻把臉一沉,轉過頭去。這個高傲的獨裁者不願意看到他的政敵被別人殺害,他下令處決了殺死龐培的人。
這個時候,埃及托勒密王朝正發生爭奪王位的糾紛,愷撒支持了以美貌聞名的女王克婁巴特拉,並且在她的深宮里住了半年之久。
接著,他的軍隊又進入小亞細亞,只用5天的時間,就平定了龐培部下本都王子的叛亂。他用最簡潔的拉丁文寫了一份捷報送回元老院,上面寫的是:「Veni, vidi, vici」(意思是「我來了,我看見了,我打勝了」)。這個戰報充分顯示了愷撒用兵神速的特點。再過兩年,愷撒從北非轉戰西方,又在西班牙撲滅了龐培兩個兒子的反抗。但他寬恕了龐培手下的將領,把他們收為自己的部下。其中最被重用的就是布魯圖。
愷撒的凱旋受到羅馬人熱烈的歡迎。有些人想擁戴他當皇帝。從公元前509年塔克文被趕走以後,羅馬就沒有過帝王。羅馬人仇視帝王,反對恢復帝王的職位。愷撒雖然內心十分想當皇帝,也不敢輕舉妄動。在一次節日盛會上,執政官安東尼突然把一頂皇冠戴在愷撒頭上。可是只有少數人鼓掌,大多數人都在嘆息。愷撒一看這種情況,認定還不到稱帝的時候,就取下王冠扔在地上。安東尼連忙拾起皇冠又給他戴上,他又扔掉了。人們看到愷撒一再拒絕戴上皇冠,就歡呼起來,紛紛向他致敬。
愷撒雖然沒有當上皇帝,卻已經擁有許多尊貴的稱號:「終身保民官」、「祖國之父」等等。法律規定他坐在黃金象牙寶座上處理公務,他的畫像同天神放在一起。他獲得了無限期的獨裁權力。
有些人看出,愷撒的權力愈來愈大,總有一天會戴上皇冠的。因此,他們組織了陰謀集團,決心除掉他。這些陰謀者當中,有一個就是那位受到愷撒信任的布魯圖。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元老院舉行會議。愷撒單身一人來到會議廳。雖然他事先已經得到警告,說有人這天要謀刺他,但是他仍然拒絕帶衛隊。他說:「要衛隊來保護,那是膽小鬼乾的事。」愷撒大步走進大廳,坐到黃金寶座上,笑著說:「現在不就是3月15日嗎?」這時候,陰謀者都身藏短劍,像朋友一樣圍在他身邊。其中的一個人跑到他面前,抓住他的紫袍,像是有什麼事要請求他似的。原來這就是動手的暗號。眾人一擁而上,用短劍刺向愷撒。愷撒沒帶任何武器,他奮力奪下紫袍,進行反抗。他的腰部中了一劍。接著,一劍又刺進了他的大腿。他看見這一劍正是他最信任的布魯圖刺的,不由得驚呼:「啊,還有你,布魯圖!」他放棄了抵抗,頹然倒下,用紫袍蒙面,聽任他的仇敵亂刺、亂砍。他一共被刺23處。其中3處是致命的,恰巧死在龐培雕像的腳下。
在出席元老會的前一天,愷撒和他的騎兵長雷必達一起用餐時,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怎樣一種死法是最好的?」大家紛紛發表意見,最後,愷撒表示,他願意突然而死。誰料想,第二天他的預言就應驗了。
愷撒被殺死以後,布魯圖說:「我愛愷撒,但我更愛羅馬!」可是羅馬的平民沒有一個人對愷撒之死表示高興。當兇手們手提著血淋淋的短劍走出元老院的時候,和他們所預料的歡呼場面相反,看到的只是表情冷漠、充滿懷疑目光的人群。
⑨ 義大利有哪些名人啊
義大利的名人挺多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巴喬,法拉利等等,不知道你想要哪方面的。
⑩ 義大利有哪些偉大的女人 介紹下
凱瑟琳·德·美第奇,法國亨利二世的王後,丈夫死後執政三十年,她執政期間宗教改革運動席捲了法國,引發了法國內戰。她將文藝復興的春風帶進了法國王宮,改革了法國的藝術風格,甚至現在的法式大餐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當年她帶到巴黎的義大利廚師。
瑪麗·德·美第奇,法國亨利四世的王後,路易十三的生母。丈夫死後她作為兒子的攝政治理法國,是最有影響力的法國王後之一。她在和黎塞留的政爭中失敗,被流放到比利時的貢比涅,後來凄涼死去。
埃列奧諾拉·迪·托雷多,來自那不勒斯王族,她的家族是西班牙王室的近親,那不勒斯統治家族。她嫁給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一世,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夫人」第一人。總的來說她沒有特殊的貢獻,但具有一切文藝復興時代新潮女性的特質,是時代的標志。
利維婭,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大帝的妻子。她參與政治並且表現頗為精明,是奧古斯都時代重要的政治力量,早期女性政治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