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諒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

越南諒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

發布時間:2022-06-10 20:15:32

Ⅰ 諒山省祿平縣菅轄哪幾個鄉鎮

諒山省祿平縣管轄1市10縣城,分別為: 諒山市、長定縣、文朗縣、文關縣、平嘉縣、北山縣、右隴縣 、枝陵縣、高祿縣、祿平縣、定立縣。

諒山省與我國有著友好往來,諒山省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部長、省文化體育旅遊局副省長及省海關局局長曾到我國廣西等西南地區參觀考察,建立合作關系。

Ⅱ 越南民族的中國相關

越南有12個民族屬於與中國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即華族、艾族、山由族、岱依族、儂族、泰族、苗(赫蒙)族、 瑤族、倮倮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布依族。其中其基本情況如下
(1)華族、艾族、山由族
華族、艾族和山由族均是漢族,屬於同一民族在越南的不同劃分。目前華族人口約80萬人,艾族4811人,山由族126237人。其中華族分布在越南全國各地,從事著越南社會的各項經濟建設。其主要為近代中國南下勞工後人、也有部分先秦至明清時期南遷漢人後代(血統、文化未被同化),越南漢族保留了原汁原味南方漢族的習俗、較為純真的漢族血統。
(2)岱依族和儂族
越南的岱依族和儂族與中國的壯族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雖然現在已逐漸分化並有了不同的族稱,但他們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仍保持著共同的特徵,總 的來說共同性多於差異性,可以視為一個跨境民族。岱依族和儂族約有200萬人,主要居住 在與中國交界的高平、諒山、廣寧、河江、宣光、老街等省的平壩丘陵地帶,主要種植稻穀 和玉米,家庭手工業和飼養業較發達。岱依族遷入越南的時間較早,受越族的影響較深;儂族遷入越南的時間較晚,有的至今不過八九代人,約二三百年的歷史,與中國壯族的共同性更多一些。
(3)泰族
越南泰族有110萬人,是越南第二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萊州、山羅、河山平等省 ,內部又分為黑泰、白泰、紅泰三大支系。越南泰族系從中國雲南遷來,與中國傣族同源並有著相近的民族特徵。其中白泰人遷入越南的歷史最早,黑泰人則是在10世紀後從雲南 西雙版納遷入紅河三角洲,紅泰人是後來黑泰人和白泰人中的一部分融合而成的。泰族多居住在 肥沃的河谷平壩,以種植水稻為生。
(4)苗族
越南苗族有56萬人,又稱赫蒙族,分布在河江、宣光、高平、老街、萊州、山羅、北 太等省的山區。越南苗族系從中國的雲南、廣西遷來,時間距今僅二三百年。內部分為白苗 、黑苗、紅苗、花苗和漢苗等支系。主要以耕種山地為生,其中刀耕火種的輪荒地佔大部分 。其語言和風俗習慣與中國苗族基本相同,系跨境而居的同一民族。
(5)瑤族
越南瑤族有48萬人,分布地域較廣,沿越中、越老邊界一直延伸到北部沿海的一些省份。他們系明代以來從中國兩廣和貴州、雲南遷入,至今還流傳著許多關於這一遷徙過程的 傳說和民間文獻記載。內部根據服飾特點又分為紅瑤、白褲瑤、藍靛瑤等支系,其語言、風俗習慣與中國瑤族大體相同。以山地農業為生,大部分仍處於游耕游居狀態。
(6)倮倮族
越南倮倮族有3100人,居住在河江省的同文縣和高平省的保樂縣。他們系16世紀後從中國雲南遷來,與中國彝族有親緣關系。倮倮族從事山地農業,但已定耕定居,其語言和習俗與中國彝族大體相同。
(7)哈尼族
越南哈尼族有12500人主要聚居於萊州省孟碟縣和老街省的巴沙縣,萊州省的封土縣也有少量分布。他們系300多年前從中國雲南省金平、綠春兩縣遷來,語言和風俗習慣 與中國哈尼族相同。其耕地分為山地和梯田兩種。以善築梯田而著稱。
(8)拉祜族
越南拉祜族有5300人,聚居於萊州省的孟碟縣的巴維蘇、巴烏、哥朗、布得等鄉。 其祖先系從中國雲南省的金平、綠春兩縣遷來,距今不過二三百年。內部分為黃拉祜、黑 拉祜、白拉祜三個支系,主要從事山地農業,並輔以採集和狩獵。
(9)布依族
越南布依族有1400人,分為布依、都依兩個支系,居住在河江省官壩縣和老街省的 孟康縣。其祖先系19世紀從中國貴州經雲南遷來,由於人數較少和居住分散,越南布依族已逐漸融合於其他民族,並成為新的民族。如越南熱依族就是從布依族中分化出來,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
中越兩國的跨界民族是在歷史上經過長期的遷徙和融合而形成的。雖然他們居住在不同 的國 家,但分布地域基本上連成一片,語言、宗教、風俗習慣大體相似,相互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探親訪友、通婚互市、節日聚會等從未間斷。直至今天,其內部的共同性仍多於差異性。

Ⅲ 越南有壯族嗎

有。岱依族(越南語:Tày;壯語:Bouxdaej),稱岱族,在繁體中文社區有時使用越南語「Tày」對應的漢字而譯為「齊族」,是越南的54個民族之 一。該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僅次於越南主體民族越族。 岱依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的高平、諒山、太原、廣寧等省的河谷和山腳地帶。該族在中國大陸屬於壯族。

(3)越南諒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擴展閱讀

民族歷史

越南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是由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所決定的。中南半島處於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亞洲大陸民族往南遷徙的走廊,歷史上連綿不斷的移民運動造成了該地區民族的復雜性。總的來看,越南民族的主體屬於來自華南的南方蒙古利亞人種,漢藏語系和南亞語系的民族均源於此,南島語系的民族則與來自南亞的印度尼西亞人有密切的淵源關系。

越南岱依族、儂族與中國的壯族同源於古代百越,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遷徙到越南北部的; 越南泰族系從中國雲南遷來,時間約在10世紀以前;赫蒙族、瑤族、哈尼族、拉祜族、夫拉族、山由族(漢族)、貢族、倮倮族、巴天族等則是在300多年前從中國西南遷來的。

一般來說 ,遷入越南較早的民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壩地區,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越族的影響。遷入較晚 的民族則大多居住在高原山區,因為平原已被先來的民族占據了,他們與主體民族的隔閡要 更深一些。

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的民族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分布在越南南部和中部,其中占族在2世紀時曾在越南中部建立過強大的林邑國,後改稱占城國,創造了發達的 占城文明。10世紀後,越族勢力不斷向南擴張,終於在17世紀將占城國之地並入越南版圖。

華族則是一個較為特殊的人們共同體。越南政府將華裔越南居民統稱為華族,而在70年代以前,則分為華人和華僑兩部分。中華民族向越南遷徙的歷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自19世紀中葉以來出現了新一輪移民高潮,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南方,他們對越南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拉格萊族Ra-glai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拉格萊族。主要居住在南部慶和省和寧順省以南地區。拉格萊語屬於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與占語、埃德語和嘉萊語十分接近。經濟生活主要為耕種山坡旱田、狩獵和採集土特產品。信奉天公神,每年收獲季節組織隆重儀式祭拜天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民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

Ⅳ 越南地理的民族與宗教

越南有54個民族。主體種族越族(中國稱為京族)占總人口的87%,大量聚集在沖積三角洲和沿海平原地區。京族作為一個最大的同系社會群體,控制國家的政治經濟,主導文化事業,對社會生活施加巨大影響。越南京族與居住在高地的少數種族少有共通之處,並在歷史上敵視他們,認為他們是野蠻的種族。
少數民族中漢族(華族)、岱依族、泰族、芒族、高棉族、儂族人口均超過50萬。少數民族(除漢族之外)多居住在占越南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高地。 岱依族是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1477514人(1999年統計),是越南最大的少數民族,人口僅次於越南主體民族越族。岱依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北方的高平、諒山、北𣴓、太原、廣寧等省的河谷和山腳地帶。

Ⅳ 壯族是廣西的土著民族,壯族和越南人有什麼關系

中國與越南都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尤其是廣西與越南接壤,兩國邊境居住的居民大多數廣西的壯族,以及越南的岱族和儂族。根據越南人口普查統計,岱族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位居越南第二,主要分布在靠近中越邊境的越南「廣寧、高平、諒山、北太、黃連山、宣光、河江、老街等省」一帶。儂族大約有96.8萬人口,主要居住在「諒山 、高平 、北太、河北、河江、老街、宣化 、安沛等省」[1]。廣西的的壯族與越南的岱族、儂族都是屬於壯泰族群,是屬於不同國家的同根生民族,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在歷史上有著共同的文化淵源。在風俗文化方面,有著彼此的信仰與習俗。本文就介紹廣西壯族與越南岱族、儂族春節風俗文化風俗。

Ⅵ 此國把中國人後裔劃分成12個民族,分別是哪些

我國南方鄰國越南,與中國在歷史上的關系可謂是錯綜復雜。

越南自己稱自己有54個民族,比中國的民族數量僅少了2個。

特別是明末清初,一些忠於明朝的軍隊和百姓退守越南,希望有一天能夠東山再起,結果最後都留在了越南。最著名的是明朝總兵陳上川率士卒3000餘人到越南嘉定,定居在湄公河三角洲,由於他的部隊戰鬥力還很強,所以越南國王也沒敢下手,只是讓他多在三角洲墾荒,後來就留下了,子孫成為華族的一部分。

清朝跟越南打仗,也有一些士兵留在了越南。後來日本侵華,又有不少中國人逃亡雲南,越南華人猛增至150萬人,跟想像的不一樣,大部分其實在越南南部,人數有135.7萬人。這些人的一部分成為華僑,一部分成為華族。

艾族和山由族其實也都是漢人,但是越南在認定民族的時候,卻認定為3個民族,也許是有深意的吧。

越南的漢人民族是少數民族裡面最富裕的,現在很多人還都是堅持講漢語、寫漢字。

Ⅶ 西南地區的18個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有哪些

1、西南地區的藏、壯、傣、布依、彝、哈尼、門巴族、拉祜、傈僳、景頗、阿昌、怒、佤、獨龍、德昂、布朗、苗、瑤等18個民族與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跨國而居。
2、上述各民族群體所跨居的國家數量有所差異,而且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國家可能有不一樣的自稱或他稱,但每一個單一民族群體在歷史上都有密切的淵源關系,在現實中也有較強的民族認同觀念,是典型的現代跨境民族。
3、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的其餘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

Ⅷ 諒山省的介紹

諒山,位於直面中國廣西的越南北部,北距中越邊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內130公里。諒山以北,是層巒起伏、叢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諒山以南,是稻田縱橫、水網密布的北部平原。有公路、鐵路縱貫諒山,北可達中越邊境,南則直通河內。因此,諒山不僅是越北的交通樞紐,更是首都河內的屏障門戶。

Ⅸ 越南有幾個省

全國劃分為58個省(安江、北江、北件、薄遼、北寧、巴地頭頓、檳椥、平定、平陽、平福、平順、金甌、高平、得樂、得農、奠邊、同奈、同塔、嘉萊、河江、海陽、河南、河靜、和平、後江、興安、慶和、堅江、昆嵩、萊州、林同、諒山、老街、隆安、南定、乂安、寧平、寧順、富壽、富安、廣平、廣南、廣義、廣寧、廣治、朔庄、山羅、西寧、太平、太原、清化、承天順化、前江、茶榮、宣光、永隆、永富、安沛)。

安江省是屬於越南西南部的一個省份。北接同塔省,西接柬埔塞,東接後江省,南接堅江省。安江有兩市、九縣。大多數的居民為京族,其餘少數的是越南華人、高棉人以及占婆族。安江省有兩條大河,前江與後江,每年為這省帶來了大量的土壤,幫助農業的發展,也因此而這省被視為越南最大的米庫之一。

北江是越南北部城市,明朝時期是中國領土一部分。東鄰諒江縣,西鄰越安縣,南和西南鄰安勇縣,北鄰新安縣,面積66.45平方千米。

後江省位於越南西南部,區屬湄公河三角洲,北與芹苴市相鄰,南接朔庄省、薄寮省,西鄰永隆省,東鄰堅江省。

廣寧省位於越南東北部、中越邊境,東臨北部灣,與中國廣西防城港市接壤,海岸線長200公里,面積5938平方公里,人口約117.72萬,轄下龍市、芒街市、汪秘市、錦普市等4個市和東湖、安興、先安等8個市縣,居民有京族、岱依族、漢族、瑤族等民族。

(9)越南諒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擴展閱讀:

河內為越南首都、歷史名城,中央直轄市,面積921平方千米,人口267萬,位於紅河三角洲西北部,越南政治、文化中心,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河內的名勝古跡較多,如位於市中心的還劍湖,胡志明主席曾在此宣讀《獨立宣言》的巴亭廣場,見證中越兩國文化交流的文廟等。

胡志明市舊稱柴棍、西貢,5個中央直轄市之一、越南的經濟中心、全國最大的港口和交通樞紐,面積2095平方千米,人口620萬。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東北側、南臨南中國海。東南距海口80公里。西貢港,年吞吐量可達450-550萬噸。鐵路可通往河內及其他大、中城市,公路可通往全國各地,經公路或水路可通往柬埔寨和寮國。

海防為越南北部最大港口城市,直轄市,河內的輸出港。位於紅河三角洲東北端,京泰河下游,東臨北部灣。市區面積1519平方千米。人口約200萬。原為小漁村。1874年建為海港,海防由此得名。法佔期間是商港和從中國昆明至河內的鐵路運輸終點站,後成為工業中心。城市沿京泰河右岸向兩頭伸展。形勢險要,為越南軍事要地和海上門戶。

峴港於1997年單列為中央直轄市,面積1256平方千米,人口84萬,位於越南中部,瀕臨南海,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城市和海港。港闊水深,形勢險要。

Ⅹ 越南有多少個省

越南共有58個省,名稱如下:

南定、乂安、寧平、寧順、富壽、富安、廣平、廣南、廣義、廣寧、廣治、朔庄、山羅、西寧、太平、太原、清化、承天順化、前江、茶榮、宣光、永隆、永富、安沛)和5個直轄市(芹苴、峴港、海防、河內、胡志明市。

安江、北江、北件、薄遼、北寧、巴地頭頓、檳椥、平定、平陽、平福、平順、金甌、高平、得樂、得農、奠邊、同奈、同塔、嘉萊、河江、海陽、河南、河靜、和平、後江、興安、慶和、堅江、昆嵩、萊州、林同、諒山、老街、隆安。

(10)越南諒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擴展閱讀

文化

語言

越南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家,官方正式認定公布的民族共有54個。依據越南統計總局(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2010)於2010年所公布,於2009年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約8,584萬人。

其中主體民族「京」(Kinh)族佔85.7%,其餘53個少數民族佔14.3%。京族人是狹義上的越南人,其母語就是越南語(越南語稱為Tiếng Việt)。若就語言分類的角度來看,越南的民族數量遠多於54個民族。

越南政府認定的54個民族分屬於下面5個語系:「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壯侗語系」(Daic)、「苗瑤語系」(Hmong-Mien; Miao-Yao)、「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和「漢藏語系」(Sino-Tibetan)。

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被採用為全國性官方語言,用於教育體制及大眾媒體。約90%的少數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語。

21世紀以來隨著少數民族語言意識的抬頭,民族母語的教育權與傳播權逐漸受到重視。譬如,在越南之聲廣播電台已經使用一些少數民族語如苗語、泰語、高棉語等放送。

越南語因為過去曾用漢字且有許多漢越詞,於20世紀初曾被誤會為漢藏語系的成員。後來經過深入研究,才發現越語應該分類在南亞語系底下較適當)。

越南語大約可分為北中南三大方言群,除了少數腔調及詞彙的差異外,基本上方言之間可以互相溝通理解。建國後越南是以位於北方的首都河內腔為標准。

文字

越南古代使用漢字達兩千年之久,阮朝嗣德帝曾說「我越文明,自錫光以後,蓋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喪、祭、理數、醫術,無一不用漢字」。

越南古代典籍《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鑒綱目》、《大南實錄》及家喻戶曉的《南國山河》、《平吳大誥》等作品均用漢文寫成。封建時期的越南發展出民族文字「喃字」;越南著名的喃文小說《金雲翹傳》(阮攸著)便大量採用了喃字。

此間的胡朝(1400年~1407年)和西山阮朝(1788年~1802年)的統治者曾經重視喃字並且將其提升到官方文字的地位。

16世紀末經由西歐傳教士傳入羅馬字來書寫越南語。經過不少傳教士的努力之下,法國籍傳教士亞歷山大·德羅在1651年出版第一本越南羅馬字辭典《越葡拉辭典》。亞歷山大·德羅的羅馬字方案經過不同時期微幅修改後,才發展成越南普遍使用的正式文字——國語字。

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上半段,越南淪為法國的殖民地。在法國殖民統治時期,法語取代漢文及越南語而成為越南的官方語言。

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並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後,他並隨即宣布採用越南語和越南羅馬字為官方語言的政策。自此,越南語和越南羅馬字取代法語、漢字而成為當今越南唯一的口語和書寫語標准。

閱讀全文

與越南諒山省有哪些少數民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雲基地有哪些 瀏覽:422
伊朗用的石油是什麼 瀏覽:442
中國最核心的省是哪個省 瀏覽:14
在中國土地上怎麼獲得財富 瀏覽:382
印尼維達貝條件怎麼樣 瀏覽:309
廈航飛印尼航班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812
什麼印尼好 瀏覽:490
hf是中國哪個省香煙 瀏覽:403
印尼ltas怎麼辦理 瀏覽:926
英國衛褲什麼感覺 瀏覽:584
伊朗現在是什麼年份 瀏覽:400
伊朗怎麼打前鋒 瀏覽:282
中國疫苗能保護多久啊 瀏覽:72
伊朗生那麼多小孩是為了什麼 瀏覽:536
你奶奶的越南語是什麼 瀏覽:812
印度MDI的NC膜怎麼樣 瀏覽:73
阿富汗有石油嗎和中國石油哪個好 瀏覽:578
中國是如何用鐵路征服沙漠 瀏覽:543
美國與伊朗為什麼開始戰爭 瀏覽:428
中國和伊朗貿易什麼時候開始正常 瀏覽: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