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打越南怎麼沒用導彈
導彈太貴了,再說了,打這么個小小東西,還用得著導彈嗎?
⑵ 西沙海戰中為什麼中國不使用導彈攻擊越南的機場和重要軍事目標
西沙海戰(英文:Battle of the Xisha Islands,中國稱為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是1974年1月19日在中國南海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與南越軍隊發生的小規模海上作戰。
那會兒中國哪有什麼導彈。再說即使有,也不會攻擊機場的。要控制沖突的規模,不是兩國間的滅國大戰。得了便宜就行。
⑶ 為什麼不打越南
近來越南的確能起來了,甚至風聞越南主席陳德良警告中國不得打擊台灣否則就會怎麼怎麼的。南沙也佔了絕大部分,還想拉英國鬼子石油公司聯合勘探。
其實,我們閉上眼好好想想。
究竟是誰讓越南如此亢奮,跟吃了搖頭丸一樣。
不用說肯定是美日。
這么多年沒有同解放軍交手了,尤其是現代化之後的解放軍究竟是什麼狀態了,美日心理沒准。況且中國解決了台灣台灣之後肯定會收拾越南,所以他們是有這個客觀需要才會如此狼狽為奸。
那麼,台灣呢?台灣就會派大批網特來大陸積極慫恿鼓噪對越南開戰。一則看看解放軍的家底,二則讓台獨多個幫手,況且越南還有東盟的安全條約幫助,所以,拉越南下水是在合適不過的了。
而我們的策略呢?
馬上動手打擊越南嗎?
不。
現在還不是時候。
一則,美國還沒有打伊朗,還沒有完全陷進去。
二則,美俄矛盾還沒有達到激化的地步,俄羅斯對中國來講仍然有反水的巨大可能。
三則,中國還在瘋狂發展經濟的階段,能多一天發展那就是GDP在增長,軍費在增長,自信心在增長。反正時間在我們一方。
那麼。究竟什麼時候是火候呢?
本人認為:
在台灣宣布獨立之前的那一刻。
對。
就是那一刻,我們不是打擊台灣(畢竟那是我們自己的人,臨時不忍祖宗而已,只要拳頭硬,不怕會出鬼),我們會狠狠的揍越南。
狠狠的。
不是在陸地上,而是在海洋上。
以慘烈的海戰,瘋狂的登陸把越南攔腰斬斷。
用血淋淋的事實來教育台灣百姓台灣軍人台灣任何一個有良心的人台灣任何一個怕死覺的人。只要台灣真正的宣布獨立,那麼登陸越南的一幕就會在台灣再現。
這就是殺雞駭猴。
同時,宣布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原則。(因為我們已經渡過了那個不能與美國對等毀滅的年代,我們已經具備了可以與美國達到恐怖平衡的實力了,甚至連『核捆綁俄羅斯』都不用了)
並在東海以及日本東部的太平洋公海釋放氫彈,以巨大的海嘯來恫嚇日本。阻止日本伸向台灣的黑手。
同時對火星小行星帶發射一枚東風41A掛載一枚氫彈,打擊一個小行星,以警告美國。
我們之所以不在陸地上對越南攻擊是因為:
我們不是要佔領越南,而是要分裂越南。
一個分裂的越南才符合中國的利益
⑷ 在我國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什麼沒有動用戰略導彈
都說了是自衛反擊戰,用得上戰略武器嗎?
當時因為北面的蘇聯大軍壓境,中國當時的主要壓力是在北方,對於南方的越南,只是調了部分主力搭配廣西,雲南軍區的兵力打的一場有限的自衛反擊戰,連空軍都沒用啊。
⑸ 1979年打越南為什麼不用導彈
對越自衛反擊戰本來就是一場政治戰,基本可以說是秀給西方看的。而導彈在當時戰爭中的效費比很低,中國當時根本就沒有精確制導的武器,攜帶常規彈頭的導彈未必能對重要目標造成有效的毀傷。
⑹ 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何未出動導彈
沒出動導彈都能碾壓越南
又何必出動導彈?
而且講道理,當時的中國,戰術導彈種類比較貧瘠
對越作戰耗時持有
天天打導彈,就算是美帝也吃不消
⑺ 當年中國為何打越南
戰爭背景及國際形勢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揭開中美關系新的篇章。中美兩國從此開始醞釀關系正常化。這對當時仍與中國友好而與美軍交戰的越南來說,卻無疑是個壞消息,因為這將意味著中國將有可能減少甚至終止對越南的支持與援助。越南心中不滿,轉而全面投向蘇聯。 中美關系正常化對蘇聯來說,也是一大壞消息。在中美蘇大三角中,中蘇自六十年代交惡,從此成為死敵。中國也從此成為孤家寡人,環顧四周,並無一個朋友。蘇聯原本想利用越南達到對中國在戰略上實行全麵包圍,形勢對中國極其險惡。老一代中國領導人當然看到這一點,尤其是同越南關系逐漸惡化,越南投靠蘇聯傾向逐漸明顯的情況下,如何突破戰略上的不利形勢以達到對抗蘇聯的目的,就日益成為中國的迫切需要了。 另一方面,美國在越戰中日益不利,失敗已成定局,心雖不快,也屬無奈。通過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了解到了新中國的力量和在地區事務的分量,美國國內開始有人主張同中國全面發展關系,以謀求在亞洲地區實現和平,同時對蘇聯在亞洲勢力擴展進行遏制。而這一點,竟然同中國的利益驚人的一致,因為中國就是需要尋求這樣的戰略「盟友」。共同利益使中美一拍即和,接下來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開始關系正常化及建交談判,不一而足。 中美接近對越、蘇無疑構成重大威脅。蘇聯加速拉攏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蘇聯,並在南北統一後,立即開始了反華的舉動。對內大加迫害華僑華人,對外頻頻騷擾我邊境,打死打傷我邊民及邊防軍,入侵我國土拆毀我界碑。中國政府一向以和為貴的主觀願望對其所行盡力忍讓,更進一步強化了越南的自信和野心。然而,中國並非無能之輩,暫時忍讓僅僅是由於時機尚未成熟,不便大動干戈。當時機來到,便給與越南狠狠教訓,這是後話。總之這印證了這樣的話:在國際關繫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1979年中美建交,鄧小平隨後立即訪美,被問及對越政策時,胸有成竹地說:「小朋友不聽話,該打打屁股了!」其實大軍早就嚴陣以待,只等一聲令下了。 1979年懲越戰 1978年11月底,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的參戰部隊完成一切行動准備。12月8日,中央軍委下達戰略展開命令。12月13日,下達開進命令,至12月底,中國軍隊9個軍、22.5萬人雲集廣西、雲南中越邊境,箭在弦上。 人民日報關於開戰的報道我軍戰役部署: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缺149師)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志指揮,從雲南方向出擊。我之戰役決心:有限時間,有限縱深,集中優勢兵力,迂迴包圍,速戰速決,殲敵速回。 1979年2月17日晨, 集結在中越邊境上的中國軍隊,以9個軍的兵力,從廣西、雲南兩個方向對越南6個省11個縣發起進攻。空軍部分戰機起飛,沿邊境我方一側巡邏,海軍部分戰艦進入北部灣保衛石油平台。
⑻ 中國為什麼打越南
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至80中期的中越邊界戰爭的主因還是在越南方面。
當時的「北越」剛剛贏得了越南戰爭的勝利,國家完成統一不久。但受到這場戰爭勝利的影響(戰勝了美軍、摧毀了受美帝操縱的南越偽政權、完成了國家統一、繳獲了大量美、偽軍事物資等等),越南當局便開始私慾膨脹,反攻倒算。不斷在中越邊境附近製造摩擦和挑釁事件,並逐步蠶食我南疆國土。1978年,越軍甚至直接武裝入侵並全面佔領了柬埔寨。這些都是越南當局意欲謀求「赤裸裸的地區霸權主義」的表現。
另一方面,隨著上世紀60年代末,中蘇關系破裂,北越方面認為此舉必然導致中國減少對其援助,於是全面投靠蘇聯。尤其是在越南戰爭結束後,越南更是在蘇聯的大力援助下動作頻頻,不斷發動針對中國的摩擦、挑釁活動。
在這種情勢下,中國不得已(為了保家衛國)才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作戰。
⑼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起因是什麼。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提及30年前的那場戰爭了。對於1979年爆發於中越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這場戰爭,我們中國人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向和氣的泱泱大國對這個曾經被他無私幫助的小國家施以重拳呢?只是因為邊境的沖突嗎?克勞塞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那麼我們就從當時中國國內及國際的政治環境來分析一下。
1 國內環境
1979年的中國國內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天翻地動,百業待興。此時的中國剛剛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鄧小平剛剛復出,黨內極左思想比較嚴重,很多人對鄧小平的改革思想處於懷疑甚至是抵制的狀態。而此時的鄧小平,也學要進一步確立自己在黨政軍內的地位,將改革深入下去。縱觀歷史,緩解本國內部矛盾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一場對外的戰爭。鄧小平這位久經戰場又深諳政治的老人清楚的知道此時的中國需要這樣一場戰爭,這樣國內的注意力就會從對中國未來走向的茫然對改革的懷疑對階級斗爭的失望中轉移到一至對外反對侵略上面來。同時鄧小平也清楚地看到,十年浩劫對部隊的影響,而黨內好多人依然沉醉於單純的人民戰爭理論中不可自拔,戰爭是讓人們清醒起來決心改革的最好辦法。作為這場戰爭的領導者或是發起人,鄧小平無疑會被推倒風口浪尖上,從而進一步確立他在黨政軍中的位置。事實證明,他不愧為一代偉人。
2 復雜的國際環境
當時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不是可以用復雜來形容的,甚至可以說是極其險惡。蘇聯一直對中國這個不肯對他俯首貼耳的社會主義弟兄忽視眈眈,1962年的珍寶島之戰更是證明了中國是一個極其獨立自主的國家。加上中國當時又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建交,在戰略上越來越背離當時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此時的中國,已經成了蘇聯的眼中釘肉中刺。從我們中國的角度看,當時北有蘇聯的巨大威脅,在南邊越南由於其領導人的短淺無知,一味的倒向蘇聯,在蘇聯的支持下,越南對周邊國家進行無恥的侵略,妄圖吞並周圍弱小的國家組成其所謂的印支聯邦。一旦越南的圖謀實現,在中國的南疆,將會出現一個具有一定縱深,一定軍事實力而且又在政治上完全親蘇的強大政權。而這個政權下一步將會繼續向北分裂中國領土。中國的生存空間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擠壓,這對中國來說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當時越南人喊出:打倒南寧去過年,也充分的顯示出他們的狼子野心。此時中國雖然已經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建交,但中國畢竟是社會主義國家,美國不會為了中國公然和蘇聯對抗,而且社會主義內部的火拚對其職能是有益無害。所以當時的西方世界也是處於 觀望態度,並不會在實際上幫助中國。
另一方面,鄧小平的改革思想與當時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格格不入,鄧小平以一個偉大政治家的眼光認識到,蘇聯式的社會主義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要讓人民富裕國家富強必須改革,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要想實現中國特色就必須脫離蘇聯特色,也就是要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劃清界線。
綜上所述,軍事上打擊越南,不僅可以避免印支聯邦的形成,粉碎蘇聯打壓中國生存環境的陰謀為中國爭取生存空間,還可以讓中國脫離蘇式社會主義陣營進行改革。同時鄧小平看清了蘇聯正在走向衰落,不敢輕易對中國動武這一事實。
3 越南邊境挑釁是導火索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果中國以越南侵略柬埔寨為由打擊越南,未免有大國沙文主義之嫌,於是中國適時的警告了越南。此時經歷了抗法抗美的越南,加上蘇聯的支持,越南已經被軍事強國的假象沖昏了頭腦,完全不把中國這個剛剛經歷浩劫的大國放在眼裡。此時的越南就像一條瘋狗,除了它的主子蘇聯,它會對任何指責它的人齜牙。而越南殘忍而又無恥的邊境挑釁行為,讓中國政府有了出師之名。
4 戰爭結果
戰爭不可能沒有流血,當時中國剛剛經歷了文革,可以說是建國以後軍隊戰鬥力最弱的時候。所以中國的犧牲並不小,具體數字至今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有人說越南的損失應該在我們之上,保守估計在10萬以上。而且,越軍幾個王牌部隊在這次戰爭中被我英勇的解放軍全殲,損失了大部分其引以為傲的美蘇裝備。我軍在戰斗後期又實行了焦土政策,越北的大部分城市均遭到了嚴重破壞,撇開物質損失不說,這些城市的難民向越南南方流動,讓本來就千瘡百孔的越南經濟雪上加霜,從此越南再也無力對周圍的國家發動大規模的侵略,其部隊的戰鬥力也大打折扣,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成了天大的笑話。此後兩國長達十年的對峙,使中國輪流鍛煉了部隊積累了戰斗經驗,而對於越南卻是一段艱苦而又漫長的歲月。到了80年代後期,越南已經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作戰。最終越南於1990年從柬埔寨撤軍,此時的越南可以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們只能吞下自己種下的苦果。
我國對越南的作戰是一場必打的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戰爭。這次戰爭粉碎了霸權蘇聯及其走狗越南妄圖打壓我生存空間分裂我國領土的陰謀,使我爭取到了良好的環境來進行經濟建設也贏得了當時西方國家的尊重,同時我們也在作戰中看到了不足從此走上了科技強軍的道路。向那些血灑南疆的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中華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上述文章選自鐵血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