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戰略目標是什麼

越南戰略目標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2 02:01:23

⑴ 關於越南最新軍事實力

你給我一邊去,還想要越南的網站,自己去抓個越南俘虜來拷問一下不是更好?

國防政策

越南奉行「全民國防」政策:

(一)鞏固和加強以人民武裝力量為骨乾的全民國防和安全事業,將國防與安全相結合,不斷完善軍事法規體系,把黨關於建設全民國防、人民安寧的主張和政策體制化;加強黨對軍隊、公安和國防安全事業的領導,加強國家對國防和安全系統的管理;充分發揮全民和政治系統的綜合力量,逐步增加國防和安全潛力,建立穩固的全民國防基礎。

(二)堅持國防與經濟緊密結合,強調鞏固國防和發展經濟是越南的兩大戰略任務,在目前和平狀態下,要優先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同時要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大對國防建設的投資比重,建設和鞏固必要的國防工業基礎設施,並利用民用經濟設施為國防建設服務;明確國防工業的發展方向,合理調整國防工業的戰略布局,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發展中心;根據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逐步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武裝力量戰鬥力的綜合質量。

(三)堅持爭取外援與積極發展本國國防工業相結合,不斷提高部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強調在從國外購進大量先進裝備的同時,積極發展本國的國防工業,自行研製各種武撒備。

(四)堅持國防與外交相結合。強調奉行"多交友、少樹敵"的和平、務實外交路線,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爭端,堅持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為經濟和國防建設創造安全的外部環境。

(五)堅持建設由常備軍、預備役部隊、民兵自衛隊和公安力量組成的武裝力量。重點建設一支革命化、精銳化、正規化、逐步現代化的人民軍隊和人民公安;同時建設強大的預備役部隊,以便在發生戰事時能及時為常備軍補充兵員。

(六)強化軍隊的對外對內雙重職能。對外,抵禦侵略,捍衛國家獨立、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內,防暴亂、反顛覆,保衛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政局穩定;挫敗各種旨在損害國家建設發展事業的陰謀破壞活動,有效地制止和嚴懲各類犯罪,確保社會秩序穩定與安全。

軍事戰略

2000年,越南繼續根據其面臨的安全形勢和未來高技術戰爭的特點研究調整軍事戰略問題。但仍實行「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其主要內容是:以美國全球范圍的潛在敵人,以「對越構成威脅的周邊大國」為地區主要作戰對象;以保衛領土(海)主權完整和社會主義制度為基本戰略目標;以積極應付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堅決抵制「和平演變」為軍事戰略方針;以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三種武裝力量相結合,建立「區域防禦」體系為戰略手段。

國防體制

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並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但實際上越共中央軍事黨委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寧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安全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寧會議協助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事黨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總局和情報總局。六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情報搜集與服務。國防部機關設有辦公廳政策局、物資局、財政局、外事局、刑事調查局、科技與環境管理局、經濟局、計劃投資局、車輛局、武器彈葯局、計量局、科學工藝環境通訊中心、監察委員會等,直屬單位有軍事戰略院、軍事歷史研究院等。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事黨委書記黎可漂上將(2001年4月上任),國防部長範文茶上將(1997年7月29日上任),總參謀長黎文勇中將(1998年9月10日上任),總政治局主任范青銀上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後勤局主任阮文沱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技術局主任阮花盛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國防工業總局主任陳德越少將,情報總局主任武政中將,海軍司令杜春公少將(2000年2月上任),防空-空軍司令阮德察中將(1999年7月14日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48.4萬人。

陸軍

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紀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

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

偵察車:BRDM-1/-2型100輛。

步兵戰車:BMP-1/-2型300輛。

裝甲輸送車:BTR-40/-50/-60/-152型1100輛,YW-531型80輛,M-113型若干輛。

牽引火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門。

自行火炮:152毫米30門,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門。

火箭炮:107毫米360門,1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門。

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門。

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海軍

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

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

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

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

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防空-空軍

3萬人,編成3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有雷達陣地100處,地對空導彈發射陣地66處,作戰飛機共189架,武裝直升機26架。

攻擊戰斗機:共65架,即蘇-22型53架、蘇-27型12架。

戰斗機:米格-21比斯124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

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

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

航測機:安-30型2架。

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

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

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

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

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

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

地方部隊

編有省、市、縣軍事指揮部;每個省、市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團,每個縣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營。省軍指、中央直轄市軍指由所在軍區指揮,省轄市、縣軍指由省軍指指揮。

預備役部隊

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軍官一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歷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一類預備役,其餘為第二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內,B等為36歲~45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身體不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到2000年底,越全國預備役人員約400萬人。

民兵自衛隊

一般編成排、連、營(戰時可擴充到團、師),沿海、島嶼編制為海團、海隊、分隊;由步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到2000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7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受當地駐軍統一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游擊戰。

部署

越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防空-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45%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2%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7%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庄、頭頓、金蘭灣、胡志明市和歸仁);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一、波萊古、綏和、金蘭灣、朱萊)。

兵役制度

越南《義務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度。服役年齡18~27歲。服役年限,士官和士兵2年,士官指揮員、軍隊培訓的專業技術士官和士兵、海軍艦艇士官和士兵均為3年,需要時可延長半年。軍官服役年限,尉官38歲、少校43歲、中校48歲、上校52歲、大校55歲、少將60歲,中將以上軍官不規定服役年限。

軍銜

軍官軍銜分為3等12級: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官晉銜年限:少尉升中尉2年,中尉升上尉3年,上尉升大尉3年,大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4年,中校升上校4年,上校升大校4年,將官晉升不規定時限。士官分3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2級:上等兵、列兵。士兵晉升年限:列兵升上等兵9個月,上等兵升下土1年,下土升中士1年半,中士升上士1年半。

軍工生產

2000年,越軍自行建造了6艘運輸船、油船、拖船和武裝漁船,並在俄羅斯軍事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對部分作戰飛機和艦艇進行了技術改造,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作戰效能。為加速實現武器裝備國產化的進程,越軍12月下旬決定大力加強國防工業建設,計劃在加年內使自產武器裝備基本滿足陸軍的全部需求和海軍、防空-空軍的部分需求。

軍隊節日

建軍節12月22日(1944年)

海軍節5月7日(1955年)

防空-空軍節7月14日(1999年)

⑵ 為什麼中國對越反擊戰在幾個月內勝利而美國對越戰爭漸陷膠著以至主動停戰

越南戰爭時期,美國追求的是消滅越共,而不是說去打一場勝仗,實際上整個越南戰爭,美軍未輸一場,後來是國內政治問題導致美軍撤軍了。如果美軍打的是一場懲戒戰,那太簡單了。整個越南戰爭越南死亡一百多萬,平民死亡不計其數。


中國打的是懲戒戰,而且說實話,打的也不好,文革那麼多年的干擾導致解放軍戰力大大下降,從武器問題,到訓練問題,到編制問題,打一個越南導致死亡很多,很多都是不必要的傷亡,這個和指揮者自身問題也有關,需要我點名是誰嗎?這都是已經記載在戰史裡面的,根本不需要我來說什麼。


中越戰爭我根本覺得不值得吹什麼。不知道知乎一天到晚吹中越戰爭是幾個意思,有著精神你不如去吹中印戰爭,那場才是打的真好

⑶ 中國打越南時,攻打越南誰是主帥

1979年中越戰爭的原因
1978年開始,越南就對我邊境不斷進行炮擊。開始是連級單位的炮擊,接著不久就轉為營級單位的進攻,接連侵佔我邊境4座山。究竟,越南為何要進攻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呢?何況越南還是在中國的幫助下才擺脫了美國的侵略獲得南北統一,和中國是同志加兄弟的關系。

越南,在1978年時,總人口5000萬,面積33萬平方公里。有五分之四面積為山區。工業基礎薄弱,主要以農業為主,靠湄南河三角洲的水稻為主要農產品維持經濟。資源貧乏。越南在中國漢朝到唐朝長達1000年的時間里一直是中國的版圖。至明朝時期,北部是明朝領土,南部有一獨立的政權,但不是一個主權國家,屬於明朝的藩屬國,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清朝。明朝瓦解,滿清入關,當時統治越南南部的政權看到中原內亂,趁機北上,掠得今天越南的北部河內、涼山一帶。但清政府穩定之後,便歸屬清朝藩屬。這就是為何在越南一直有清政府的駐軍的原因。清朝末年,駐守河內的劉永福的黑旗軍就在抗擊法國對越南侵越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就是,法國侵佔越南,要跟清政府打仗,簽訂條約取得清政府同意的原因。因為當時的越南不是主權獨立國家,沒有自主權。其地位只相當於聯邦國家的一個自治區而已。而且,越南人長期以來就跟廣西雲南邊境的中國民眾通婚,互有姻親關系。

越南在日本侵略中國時也受到侵略。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法國以越南緬甸等地曾是法國殖民地的原因,負責越南日軍投降事務。接著卷土重來,重新派軍隊佔領越南南部。而北部則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佔領並建立河內政權。不久之後,法國軍隊就進攻越南北部港口海防,企圖消滅河內政權。並宣布越南是法國的海外領土。

60年代,美國取代法國,取得越南南部領土,扶植傀儡政權,並企圖統一北部,將戰線直接推進至中國邊境。直接威脅中國南部。後來的越南和美國戰爭大家都知道了。

越南在美國撤軍之後,河內政權取得南部領土,完成全越南的統一。不久之後胡志明去世,黎筍上台。黎筍集團沒有多久就派軍侵略柬布寨,並炮擊中國邊境。

越南之所以要主動發動對中國的戰爭,最主要的原因有幾點:

1,越南的目標就是要在中南半島建立一個印度支那聯邦。范圍包括越南、緬甸、寮國和柬布寨。越南當時已經通過威逼手段,和寮國簽訂了「友好條約」,寮國成為越南的附庸。進攻柬布寨就成為下一目標。

2,越南要建立印度支那聯邦,就必須取得蘇聯的支持,才能夠成功。中國是不會支持和允許越南的做法,也不會滿足越南擴張的野心的。當時中蘇關系惡化。越南通過進攻中國,可以取得蘇聯的支持和物質支援,並在北面牽制中國。

3,建立印度支那聯邦,符合蘇聯的戰略需要。蘇聯為越南提供軍事上的和物質上的支援,越南則以進攻中國作為遏制中國反對越南擴張的手段。

⑷ 越南自衛反擊戰戰略目標實現了嗎

應該說是達到了70%

當初有這么幾個戰略意圖
1、向老美交投名狀
2、試探蘇聯底線
3、轉移國內矛盾
4、驗證軍隊戰鬥力
5、在越南建立一塊緩沖區

第一個目標達成了,之後西方貸款紛至而來
第二個目標基本實現,蘇聯沒有出兵,說明蘇聯沒有對華作戰決心,但人心惶惶,影響很大
第三個目標基本實現,國內愛國主義熱情高漲,暫時緩解了對經濟的不滿
第四個目標實現一半,軍隊狀況不佳
第五個沒有實現

⑸ 越南國防的詳情

國防政策1997年,越南繼續奉行越共「八大」制定的國防政策:發揮全體人民和整個政治體系的綜合力量,建立穩固的全民國防體系,提高武裝力量的質量,牢固捍衛國家的獨立、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人民、保衛黨、保衛社會主義制度,制止和粉碎一切破壞政治社會穩定、侵犯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損害國家建設發展事業的陰謀活動,有效地打擊和懲治各種犯罪,確保社會治安秩序穩定和安全。為此,要把建設和保衛祖國、國防任務與治安任務、國防安全活動與對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將鞏固國防、保衛國家安全作為全黨、全國、全軍和全民的經常性重要任務,逐步增強國家的國防潛力,建立革命化、正規化、精銳化、逐步現代化的軍隊和公安力量,形成牢固的全民國防與全民安全相結合的陣勢;貫徹積極主動進攻、隨時准備擊敗一切破壞活動的指導思想;完善保衛祖國的法律體系,使黨關於建立全民國防和全民安全的方針政策法制化;加強國家對國防安全的管理,加強黨對軍隊、公安和國防安全事業的領導。
軍事戰略1997年,越南仍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其主要內容包括:(一)對安全環境的估計:越軍認為,越國家安全主要面臨3個方面的威脅:一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民主」、「人權」干涉越南內政,對越進行「和平演變」,企圖把越引向資本主義道路;二是國外敵對勢力與國內反政府組織相互勾結,伺機製造暴亂和破壞活動,企圖顛覆越南共產黨政權;三是越與周邊國家存在領土爭端,有引發局部武裝沖突甚至局部戰爭的危險。(二)軍事戰略目標:確保北部和西南邊境穩定和安全,維護在南沙的既得利益,保持國內政局和社會穩定,為國家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和提高地區大國地位創造有利條件。(三)軍事戰略方針:收縮陸地戰線;擴大海上控制范圍,鞏固已佔南沙島礁;建立「區域防禦」體系;堅決抵制「和平演變」,嚴防發生暴亂和顛覆活動。(四)戰爭准備:立足於依靠本國經濟和軍事實力,隨時應付可能在南沙海域發生的中低強度戰爭和在越北部、西南邊境局部地區發生的小規模武裝沖突。(五)戰略部署:南北兼顧,陸海並重,重點防禦北部、西南部和中南沿海方向。(六)建軍方針:削減數量、提高質量,建立—支「革命化、正規化、精銳化和逐步現代化」的軍隊,同時加強後備力量建設。
國防體制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並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但實際上越共中央軍事黨委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領導和指揮。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寧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與安寧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寧會議,協助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經濟總局。5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國防部直屬單位有軍事戰略研究院、軍隊監察委員會、軍事歷史研究院、外事局和規劃局等。武裝力量分為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空軍和防空軍四個軍種。
武裝力量現役部隊49.2萬人。
地方部隊編有省、市、縣軍事指揮部;每個省、市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團,每個縣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營。省軍指、國家直轄市軍指由所在軍區指揮,省轄市、縣軍指由省軍指指揮。
預備役部隊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軍官—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歷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1類預備役,其餘為第2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內,B等為36—45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身體不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迄1997年底,越預備役部隊約26萬人。
民兵自衛隊—般編成連、排,最大編成營,由步兵、工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迄1997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7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洲練,受當地駐軍統—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游擊戰。
部署1997年,越軍部署沒有大的調整,仍保持「南北兼顧」、「陸海並重」,重點防禦北部、西南部和中南沿海地區的態勢。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中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空軍按照重點布防和機動布防相結合的原則,將全國從北到南劃分為3個作戰區,每個作戰區部署相應部隊;總兵力的2/3部署在中南沿海地區,1/3部署在北部地區。防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0%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0%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庄、頭頓、金蘭灣、胡志明市和歸仁等);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波來古、綏和、金蘭灣、朱萊等)。
兵役制度越南《義務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度。服役年齡18—27歲。服役年限,士官和士兵2年,士官指揮員、軍隊培訓的專業技術士官和士兵、海軍艦艇士官和士兵均為3年,需要時可延長半年。軍官服役年限,尉官38歲、少校43歲、中校48歲、上校52歲、大校55歲、少將60歲,中將以上軍官不規定服役年限。
軍銜根據越南《人民軍軍官法》規定,越南軍官軍銜分為3等12級,即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官晉銜年限:少尉升中尉2年,中尉升上尉3年,上尉升大尉3年,大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4年,中校升上校4中,上校升大校4年。將官晉升不規定時限。士官分3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2級:上等兵、列兵。士兵晉升年限:列兵升上等兵9個月,上等兵升下士1年,下士升中士1年半,中士升上士1年半。
外國駐軍俄羅斯在越南金蘭灣基地駐有500人的守備部隊。
軍隊節日建軍節12月22日(1944年);海軍節5月7日(1955年);空軍節4月3日(1965年);防空軍節4月1日(1953年)。
軍工生產能力越南擁有武器生產廠、修理廠100餘家,只能生產陸軍輕型武器及其彈葯、海軍1000噸級以下輔助船隻,能裝配和維修部分重武器。重武器和比較尖端的裝備主要依賴進口。1997年,越海軍自製了3艘運輸船,並正在胡志明市製造2艘導彈攻擊快艇;邊防部隊首次研製了1艘鋁合金船體高速巡邏艇;空軍對部分現役米格—21、蘇—22、蘇—27型機進行了技術改造;防空軍改進了部分防空導彈系統。
越南防空軍兵力1.5萬人,編成14個防空師、4個高炮旅、5個雷達旅;
有雷達陣地100處、地對空導彈發射陣地66處;
裝備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SA—2/—3/—6型地空導彈若幹部。
越南陸軍兵力4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58個步兵師、4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
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
裝甲偵察車:БΡДM-1/-2型100輛。
步兵戰車:БMΠ型300輛。
裝甲輸送車:BTP-40/-50/-60/-152型1100輛,YW-531、M-113型若干輛。
牽引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l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門。
自行炮:152毫米30門,100毫米、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門。
火箭炮:107毫米360門,l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導彈:「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門。
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門。
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越南海軍兵力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3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II級3艘,原蘇制「別佳」III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級1艘,「陳慶余」(美製「薩維奇」)級1艘。
巡邏艇和小型快艇:共55艘,其中原蘇制「黃蜂」II級導彈快艇7艘、「蝗蟲」級2艘、原蘇制「圖利亞」級魚雷艇7艘、「大胡蜂」級16艘。
掃雷艦艇:共16艘,其中「尤爾卡」級2艘、「索尼亞」級4艘、「瓦尼亞」級1艘、「葉夫根尼亞」級2艘。
登陸艦:共7艘,其中坦克登陸艦3艘、中型登陸艦4艘。
小型登陸艇:共30艘(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越南空軍兵力l.5萬人,編成4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5個戰斗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
攻擊戰斗機:共71架,即蘇—22型65架、蘇—27型6架。
戰斗機:米格—21比斯124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24架。
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
反潛直升機:卡—25型8架。
航測機:安—30型2架。
運輸機:共6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4型4架,安—26型30架,圖—134型8架,雅克—40型14架。
直升機:米—4、米—6、米—8型約70架。
教練機:L-39型、米格—21U、雅克—18型等共52架。
空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

⑹ 美國發動越戰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一、用伍力手段對付社會主義國家和正權,防止社會主義陣營的無休止擴大;
二、越南戰爭既是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爭奪勢力范圍的戰爭,也是美國實行全球戰略目標的具體步驟。美國在軍事打擊上體現出強烈霸權的慾望;
三、美國如果佔領越南,從地緣正治上可以威懾蘇聯和中國。

另外,美國發動越南戰爭與中國的關系:
從正治的角度講,二戰之後的東歐、東亞,尤其是東南亞次大陸,涌動著共產主義浪潮(中國就是典型),美國稱之為「多米諾效應」。為避免該效應進一步擴大,美國必須採取「斷然」措施,阻止朝鮮統一、並且遏制越南(北方)對東南亞的影響。因此,在朝鮮戰場告一段落之際,越南就成為下一個目標。

⑺ 越南的經濟發展優勢是什麼

越南公司經濟發展的優勢有以下幾點:
1、越南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東南亞心臟地帶,有便利的海港和機場,有豐富自然資源,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支點。
2、勞動力成本低廉,越南目前勞動力成本尚屬低廉且充足,國內內需市場成長潛力無窮。
3、越南放寬市場准入、完善企業投資法律法規、建設廉潔政府、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4、越南與60多個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協定FTA、經合協定ECA和經濟夥伴關系協定EPA,也是RCEP成員國,與歐盟簽署了FTA,經濟體制向國際接軌,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

⑻ 越南當今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內政:實行革新開放,實現京族的偉大復興
外交:聯合美俄,抵消中國的影響力

⑼ 1978年,越南為何要出動20萬軍隊佔領西邊的兩個鄰國

1978年,越南開始進行新一輪軍事改革,各部隊都進行了整編。與此同時,越南開始稱自己是第三軍事強國。1978年12月,越南派出20多萬軍隊佔領了自己西邊的兩個鄰國。

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越南統一後高層認為他們的軍隊歷經越戰錘煉,接受了中國的大量武器和軍事物資無償援助和一些蘇援助的裝備及繳獲的美製武器,並且有前蘇聯的強力,越南的擴張思想才會膨脹。

因此,1979年,越南趁柬埔寨紅色高棉的內部問題,柬埔寨國內民怨沸騰之機大舉入侵柬埔寨,將以波爾布特為首的紅色高棉趕出了城市,扶植韓桑林政權,並派兵控制寮國。

其次,越南戰爭給了越南超過常態的信心。1961年,越南戰爭爆發,美國與韓國、菲律賓、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組成聯軍,介入了這場戰爭。一些國家出動軍方和大量民力、物資援越抗美,無形地支援了越南。1973年1月27日《巴黎協定》簽訂,美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在國際上的法律地位,退出越南戰爭,同年3月從越南南方撤出全部軍隊及其同盟者軍隊和軍事人員。這場戰爭的勝利,無疑是給越南當局注入了強心劑。

第三,長期以來,越南的軍事戰略目標都包括確保北部和西南邊境穩定和安全、維護在這些地區的既得利益的部分,為了保持國內政局和社會穩定和提高地區大國地位,越南往往不惜發動戰爭,來為其國家利益拓展創造有利條件。(利刃)

⑽ 越南軍事實力如何能否對中國安全構威協

越南與我國陸海相連,是我國南方的重要鄰國。幾乎每一個中國人對越南都不陌生,中越間的恩恩怨怨令人感慨。越南統一後不久即蠶食我國領土、領海,瘋狂盜采我國油氣,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現在,它仍是侵佔中國南沙群島島礁最多的國家。近期,越南又動作不斷,進一步劃定了其侵佔的南沙部分油氣招標區塊,並將在南沙被佔領土上舉行所謂的「國會代表」選舉,越南還將和英國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氣輸送管道。這一切,促使收復領土聯盟不得不再次把目光轉向越南:越南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對我國國家安全有什麼樣的影響?我國應該採取何種對策?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國土面積32.95萬平方公里,北與中國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有大小島嶼2600個,港灣數十處。越南是一個小國。但卻對我國特別重要,因為其南北狹長,整個國土本質上就是南海的一條邊,對控制南海具有天然的地利之便。正因如此,它實行侵略政策後才對我國的南海安全和南沙領土、領海造成了嚴重侵害。
一、越南成為中國的現實威脅
越南獨特的海上戰略地位,在南沙又與我國存在著領土爭端,近年來越來越成為中國的安全威脅。中國人不得不防,對其不得不慎重應對。
(一)侵佔中國大部南沙,瘋狂掠奪資源,嚴重侵害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越南現如今仍占據著中國南沙群島島礁28座(見附圖),囊括了南沙的大部分島礁和海域,並大肆盜采南沙油氣等資源,成為了南沙的最大既得利益者。越南的侵略行徑,嚴重侵害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二)大力發展面向海洋的軍事力量,維護其侵略利益,對中國形成了軍事威脅。越共「九大」後,越南把海軍的發展放在了軍隊建設的首要位置,企圖以海軍為先鋒不斷向海洋擴展,將海軍定位為其謀求海洋權益和維護非法侵略利益的「保護神」,全力打造21世紀東盟乃至世界的海洋大國,並制定了近期、中期和遠期的海軍發展規劃。作為侵略我南沙的主要敵對國,其主動進攻的態勢對我國形成了現實的威脅。
(三)引入外部勢力,使南沙局勢日益復雜。為了應對中國收復南沙,也為了平衡中國的影響力,近年來,越南不斷迎合美、日、印、俄等區外大國介入南中國海區域,使南沙局勢日益復雜,對中國今後收復南沙造成了很大的變數。1995年以來,美國務院已先後批准多家石油公司與越南合資開采南中國海油氣,一旦南中國海爭端涉及美國的經濟利益,美國直接介入將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日本1997年的《防衛白皮書》把國防問題的涵蓋面擴大到了南沙群島,旨在「保護日本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安全。」1997年4月,美日將南沙群島列入安保條約新防務合作指針中,目的在於使美日插手南沙群島爭端合法化。2000年9月,俄越簽署開發越南大陸架油氣的協議,聯合產油目前為每年1300萬噸。印度與越南在南中國海進行的防務合作也使南沙問題復雜化。2000年10月,印越海軍曾在南中國海舉行了以中國為假想敵的首次聯合軍事演習。越南成為引入區外大國蠶食中國海權權益的罪魁禍首!兼之南沙海域地處國際重要的運輸線上,一旦我國在未來採取收復南沙的軍事行動,將不得不受到區外大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的干預。
(四)中越經濟存在著一定的同構性,替代效應威脅中國經濟發展。由於中國經濟在國際分工中仍處於低端化、微利化的不利局面,中國資源消耗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仍占相當比例。而這樣的經濟發展水平與越南並沒有根本性的區別,特別是兩國在對美日歐商品和勞務出口方面,有著較大的結構趨同性。另外,區外大國出於遏制中國的戰略需要,大力扶持與中國敵對的越南,越南近年來經濟發展迅猛,特別是在吸引外資、對美日歐貿易等方面,越南開始成為中國的強有力的競爭者,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取中國而代之的趨勢。近年來,中國國內勞動力價格逐步上升,尤其是人民幣持續升值,加速了這一趨勢,使得許多原本流向中國的外資(包括港資和台資)流向了越南。一些已經在華投資的外商,也開始將越南作為更為重要的生產基地。越南已對中國的經濟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因貿易磨擦可能進一步導致雙方的敵對。
(五)在文化領域越南人可能因錯誤史觀對中國形成長期的糾纏和威脅。近年來越南已經將我國早期的古越族作為其祖先,這是一個危險的先兆。越南明朝以前是我國的直接領土,清朝中法戰爭前是我國的附屬國,此戰後成為外國殖民地。作為其母國的中國,其先民應該就是中國古代的越族。作為從母國分離出來的越南,一旦與中國糾纏起歷史,就比較復雜、比較棘手。大家還對朝韓與我國爭奪「高句麗」歷史定位記憶猶新吧,朝韓借高句麗這一「屍」要實現其侵佔中國東北領土之「魂」!越南會不會也仿照呢? 1979年侵略中國時,越南人曾發出「凡有木棉花的地方就是越南領土」的狂妄叫囂!近期越南當局又胡說有充足的「歷史證據」證明南沙群島屬於越南!這實在應引起我們的警省和深思,對此絕不可掉以輕心。
(六)越南侵佔南沙對中國的尊嚴、榮譽、威望和民心士氣均造成了不良影響和較大沖擊。越南侵佔南沙,盜採油氣,對我國的尊嚴、榮譽和國際威望造成的沖擊和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個國家面對著鄰國的侵略和侵佔,只作口頭抗議而未採取實際行動,外人會怎麼看?具體怎麼看收復領土聯盟不得而知。但可以想到的是,他們還會認為我們是一個大國嗎?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嗎?怎麼連自己的根本利益都不能維護!越佔南沙,對國內民心士氣的影響同樣巨大,憤青就不必說了。如果一個國家連憤青都沒有培養出來,那這個國家的教育也太失敗了!受沖擊最大的可能還是遭越南等周邊群小侵害的地區。透露一點實事吧,2006年本人寫出《中沙環礁建人工島,打造南沙進軍基地》後,曾收到不少人的回信,有軍人,也有海南的漁民,他們看到此帖後曾經歡欣鼓舞,但當明白只是本人的戰略構想時,失望之情相當明顯。我們太需要在適當時期通過一場戰爭來收復南沙、振奮民心士氣了!
二、越南的戰略和心態剖析
越南作為一個對我國造成嚴重侵害的國家,我們不得不關注這個國家,它到底實行的是一種什麼戰略?國民又是一種什麼心態?
越南的戰略現在就是「陸防海攻」,即將主要的戰略目標指向海洋,本質上仍是增加其戰略縱深,維護其根本利益。收復領土聯盟查資料,發現越南的戰略有個調整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越南軍事戰略的核心是「北防南攻」,和中國一樣,重陸輕海,在這一戰略指引下,陸軍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海軍和空軍相對落後。從柬埔寨撤軍後,越南仿照中國,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家發展戰略,將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本國經濟的增長點,軍事戰略調整為「陸防海攻」,奉行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把「保衛海洋領土和海洋資源」作為新軍事戰略的重心,將應付海上突發事件和局部戰爭作為作戰重點;強調海洋的戰略價值,提出依靠海上防禦縱深來緩和陸地防禦縱深較淺的新安全思想,注重諸軍兵種的協調發展和海空軍優先的發展原則等等。
實際上,戰略縱深淺始終是越南的一個劣勢。因為越南地形狹長,呈「了」型,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僅為5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這樣的國土形狀,在戰時會成為一個致命的缺陷,比朝鮮半島更易被從中間截為南北兩半。所以,越南自胡志明起,就象日本人一樣有侵略野心,理由是越南的防禦縱深太淺,欲攻取柬埔寨和寮國,建立所謂的「印度支那聯邦」,以此來增加其戰略縱深,並在蘇聯的支持下,迅速走上侵略道路。遭到中國的迎頭痛擊,並經兩山輪戰被迫放棄後,其轉而將侵略矛頭指向了中國的南沙群島,這就是越南至今仍在實行的戰略。
越南人的戰略為何有此種變化呢?收復領土聯盟剖析,覺得這和越南人的心態有相當大的關系。
(一)親華姿態。這是指胡志明時期。只所以不說是「心態」而稱為「姿態」,收復領土聯盟認為這不是胡志明真心親華,而只是表表姿態,贏得我國第一代領導人的支持,為其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統一尋求中國支持。實際上,最後他達到了目的。越南是整個抗美援越戰爭的最大的受益者。
(二)恐華心態。實際上,越南對中國的防範根深蒂固,始終與中國保持著距離。早期越軍的「北防」主要是防備中國,現在的「陸守」在陸路方向也還是防備中國,柬埔寨和寮國根本對其構不成威脅。在海路方向上主要仍是防中國,越南之所以現在拚命發展海空軍最根本的仍是防中國,防備中國收復南沙,剝奪其侵略收益。這是從軍事上來看的,實際上從文化上更能看出越南骨子裡的恐華!越南在歷史上長期使用漢字,但現在越南卻實行了拼音文字,拉丁文。越南是在刻意與中國保持差距。
(三)仇華心態。越南人對中國人的仇恨,應該就是在自衛反擊戰前後。因為鄧總英明,堅決不同意越南通過侵略鄰國來增加所謂的戰略縱深。越南人是鐵了心要改變自身相對不利的處境的,為此,它不惜與中國反目,投到蘇聯的懷抱。在自衛反擊戰中,越南又受到沉重打擊,國家北部幾乎全被打爛,死亡人數更是慘重。最重要的是,因為中國的參戰,使其未達到侵佔上述兩國的戰略目標。如果中國人不武力反對,其戰略目標很可能會達到。當時,因為有蘇聯的背後支持,美國是沒有再次出兵阻止的打算的。其他的國家,更沒有哪一個能阻止得了。看看以前的琉球和現在的錫金吧,都是因為沒有強國的干涉而相繼亡國的。歷史畢竟是難以忘記的,何況兩國間還有這么深的恩怨。收復領土聯盟覺得越南人恨中國人會很深!就象我們現在恨他們侵佔我南沙群島一樣。其實,在中國沒有參戰之前,越南就開始瘋狂反華、仇華了,他們驅趕在越南的華僑,並在國內「消滅」漢字。這種仇恨他們是不會從自身找原因的,怨恨只能記在別人的頭上。
(四)侵華心態。這既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行為。在侵佔、侵犯中國這一點上,越南人、韓國人、日本人越來越相象,這一點應該引起每一個中國人的深思。越南人長期儒化或者說是漢化,對中國文化、中國人心態有很深的了解,他們肯定是看透了中國人某方面的弱點,並結合國際形勢和領導人個人的判斷,果斷拋棄仁義道德,做出了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抉擇,為此不惜背上背叛和侵略的惡名!以此來看,越南人的智慧也不可小瞧,他們從研究中國、學習中國、防範中國再到蠶食中國,走的還是日本人的老路!瞅準的時機是國際大勢對中國的相對不利,他們果斷出手了,並斬獲頗豐,大部分南沙群島到了手裡。中國人可能不缺大氣、霸氣、缺乏的恰恰是這種針鋒相對的日本式、越南式的流氓氣!雖然頂著惡名,但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當然,最後能不能保得住是另一回事。
(五)弱華心態。這種心態,就要體現在越南人引入外部大國勢力,來抗衡中國上。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人應該是最盼望中國變弱的國家了。因為只有中國弱小了,它才可能永遠占據南沙島礁。這種典型的弱華心態,決定了越南絕不會放棄削弱中國的機會。
現在中越間唯一有共同利益的,可能只剩下意識形態了。因為雙方都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都面臨西方國家在人權、宗教、民主等方面的意識形態壓力。但這比起實實在在的利益來,又價值幾何呢?
三、中國的反思和判斷
(一)中國人支持越南統一損害了國家利益。中國人在毛澤東時代對抗美援越可謂不遺餘力,要求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援越,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槍給槍,甚至是要人給人。在中國人的鼎力支持下,才有了越南的南北統一。看看越南人統一後對中國做了什麼,就不難發現,中國的做法實在太大公無私了。這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試想一下,如果現在越南南北尚未統一,它有能力侵害中國嗎?它能侵佔我大部分南沙嗎?
(二)越南人侵佔南沙是在僥幸卑劣心理主導下的投機行為。越南人先投中國後投蘇聯,現在又向美國亂拋媚眼,就差投入美國佬的懷抱了。十足一個「三姓家奴」!它為什麼這樣做,關鍵還是國家利益使然。從這一點,我們很容易看到了越南人的卑劣!但越南人還有一種僥幸和投機!說得通俗點是耍小聰明。只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收復領土聯盟估計,是越南人看到了現今國際形勢下,中國受到美日等西方敵對勢力的遏制,國際大環境對中國不利。另一方面,是看到中國還需要「過關」或者說是「過坎」,中國確確實實還有很多的關要過,比如台灣、比如藏南等等,是很不容易解決的,特別是在受到美日等西方敵對勢力強大戰略壓力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為此,越南人的判斷是,在現階段,中國不會打它,不敢打它!因此它可以獲取最大利益。其實,只要中國鐵了心打它,它根本就不是對手,就象1979年那樣!真到那時哭爹喊娘的怕就是它了。
(三)越南成為中國在南沙的主要敵人。基於越南對中國的上述判斷,越南人在近期以至較遠的將來,只要中國未能順利解決台灣問題,只要中國國力沒有突破性增長,越南對我的政策就不會改變,仍然秉持著侵害中國的政策。這註定了越南會成為中國在南沙的主要敵人。越南成為了中國未來武力打擊的重點目標。
(四)遏制越南海空軍發展成為中國的當務之急。越南成為中國在南沙最大的敵人,是我未來收復南沙的最大障礙。面對越南飛速趕上來的海空軍力量,中國必須早作打算。必須將遏制越南海空軍發展作為重要目標,通過政治、經濟、軍事等多種方式,壓制越南。以維護南沙安全為由,明確反對大國向越南出口進攻性武器。
(五)對越南經濟的飛躍式發展應有預期和應對之策。越南可能在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較快,並可能成為後起之秀。這一方面會增大其國內的能源需求,加大對南沙油氣的掠奪;另一方面,其經濟能力的增強會進一步促使其增強軍事實力,這對我收復南沙群島帶來不利影響。當然,最主要的,是其經濟發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我們應有預期和應對之策。
四、中國採取的對策
針對越南的侵略和侵奪,中國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應對,我們不能無所作為。
(一)打擊。說到越南,收復領土聯盟一下子就想到了歷史上我國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太象了,同樣是中華文化培養出來的國家,同樣侵害中國的利益,同樣引入區外大國尋求自己最大利益。這註定了越南實行的侵略政策極其危險,危險到有滅國之虞!應予以嚴懲!打擊又分為大打、中打、小打。大打就是對越南全國發動結構性的打擊,將越南再次打得千瘡百孔,打得其跪地求饒,打得其割地賠款、國破族亡,不但一舉收復南沙群島,而且徹底打斷其經濟發展進程,讓其為侵略南沙付出慘重的代價,讓其為盜採的中國油氣加倍賠償,並達到「打掉一個、震懾一片」的效果,使其他侵佔國懼於打擊而放棄對南沙島礁的侵佔,歸還中國。此法聽著解氣,實際上最不可行。其次是中打,就是後發制人,不但要全殲全部南沙越軍,還要對從岸上起飛的越南飛機實施打擊,攻擊其本土,只是不對其全國全面打擊,將戰爭控制在一場局部戰爭范圍內。再次是小打,即只對從事開採油氣的海區和島嶼進行打擊,以懲罰和阻止盜采為主要目的,不以收復全部被佔領土為己任。
打擊的優勢是很明顯的,就是能快速拿到我們想要的東西,達到我們的目標。這比談判和外交解決不知要快多少倍,也要痛快得多、有效得多,並有利於快速收復領土,減少油氣等資源的損失。但不利因素也很多,一是因為外國人大量投資越南本土和南海海域,使得中國人打擊時投鼠忌器,畏首畏尾,害怕引起外國勢力干涉,或者真正引起外國干涉。二是以自己的行動為「中國威脅論」作了注腳,增加了其他國家對中國通過戰爭崛起的擔心,使我在政治上、外交上失分,特別是對越全面打擊更會造成嚴重的世界影響,是根本不可行的。三是對越南的打擊會使中越關系徹底敵對,如果將其打得絕望,不排除一部分越南人竄入中國當恐怖分子的可能,那將嚴重擾亂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另一層原因就是,一旦將越南打急了,它是會狗急跳牆引入區外大國例如美國等國家駐軍金蘭灣的。之所以越南遲遲未這么做,一方面可能受到中國的反對,另一方面,也怕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啊。當然還可能引發持久戰。越南人在南沙憑借地利,對我打持久戰、襲擾戰,使我疲於奔命,難以有效解決南沙問題。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必有弊。只要時機來了,特別是中國收復台灣無後顧之憂後,必須一鼓作氣解決南沙問題,該打的必須要打。但收復領土聯盟擔憂的是,如果台灣遲遲解決不了呢?如果時日一長南沙越占海域油氣等資源被掠奪性開采掉大部分或開采完了呢?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別是在引入外國勢力瘋狂盜採的情況下。這就是一個台灣問題和南沙問題解決順序的問題,和對南沙止損的問題,都非法重要。
(二)止損。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越南侵佔南沙的危害性,最大限度保護中國的權益。在收復南沙之前,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止損,減少損失。如何做到止損呢?一個是「釣魚島模式」,即你先佔著島可以,但就是不能動島上的一草一木,不能採取單方面的行動,更不能采一滴石油。這一方面我們在釣魚島做得還是不錯的。但是在南沙顯然做不到了。因為南沙現在是6國7方,我們監控能力有限,管得了這個可能管不住另一個。最關鍵的是我們已經失去了先機!在越南等群小第一次開採油氣時,如果中國強力阻止並防止外國油氣公司插手會最有效,可惜已經失去了阻止的最佳時機。另一種模式是「共同開采」,也就是現今執行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止損之策。共同開采中國起碼會分得一杯羹。第三種模式是強力阻斷開采。就是以軍事實力相威逼,讓越南等小國及外國公司停止開采。但這會使沖突逼近戰爭邊緣,如果中國軍力不具備或者外國干涉過大,會失去效果,甚至連共同開發也得不到了。第四種模式是以製造中烈度的沖突使越南等方開采受到嚴重干擾,使外國公司被迫撤走。這種難度同樣巨大。因為介入開採的大多是強國的大公司,背後有本國軍事力量的強有力保護,不到臨戰邊緣,它們是不會這么做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共同開發可能是目前比較好的止損模式,當然如果越南等諸國將開採的石油全部銷往中國就更好了,但有了外國公司的介入,這種包買的方式肯定行不通了。
(三)反制。就是要在南海採取強有力的手段和措施,與越南等國針鋒相對,維護我國最大利益。一種方式是「借島」。如果兩岸關系緩和並達成某種默契,不完全排除大陸借用南沙太平島的可能,但機會很小。那就實行 「兵借」。即為了國家利益,在必要時強行以武力借用太平島,作為與越南在南沙博奕的戰略基地。另一種方式是「造島」。即通過筆者提出的在中沙環礁造大型人工島的方式,使我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人工島和太平島形成一個小島鏈,為我進軍南沙,打擊敵寇打造一個良好的平台和基地。第三種方式就是建造航空母艦,將大量的艦艇和空軍力量投向南海,投向南沙,形成狼群之勢,實現制空、制海、圍堵和隔離越占島礁的目的,大幅度壓縮越南等國的海空軍戰略空間,增強威懾力,為最終解決南沙問題創造條件。此外,政治、經濟等諸方面的措施也要採取,在此不再贅述。
(四)收復。收復領土聯盟對於全部收復南沙群島仍有著必勝的信心。只要中國政府不放棄南沙,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永久占據南沙。中國政府現在的政策不是放棄南沙,而是在聲明主權屬我的情況下共同開發,暫緩解決,不是不解決。未來收復,就是要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以強大軍力進入南沙,打擊重點以越南為主,以菲律賓為輔,其他侵佔國協商解決。其實只要我國全部收復越佔領土,南沙大部就已入囊中,再收回菲律賓所佔島礁,基本上是大局已定。收復領土聯盟採取的收復策略是,收復南沙以越南為重點,談不攏即武力解決,對菲律賓也適用此法。收復時逐國解決,集中兵力,重點突破,而暫時置其他國家及區外大國的干涉於不顧。在收復大部分島礁後,以武力威逼和經濟利誘相結合,逼迫其他占據我國島礁較少的國家限期歸還,否則將武力攻取。此即俗稱的大棒加胡蘿卜政策。只要中國人人人盡心協力,人人以收復南沙為己任,同仇敵愾,形成強大的合力,則我們就是最後的勝利者。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這句久違了的話怎麼看也不算過時,就以此作為本帖的結束語吧。

閱讀全文

與越南戰略目標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印尼好 瀏覽:488
hf是中國哪個省香煙 瀏覽:402
印尼ltas怎麼辦理 瀏覽:925
英國衛褲什麼感覺 瀏覽:584
伊朗現在是什麼年份 瀏覽:399
伊朗怎麼打前鋒 瀏覽:282
中國疫苗能保護多久啊 瀏覽:71
伊朗生那麼多小孩是為了什麼 瀏覽:536
你奶奶的越南語是什麼 瀏覽:811
印度MDI的NC膜怎麼樣 瀏覽:73
阿富汗有石油嗎和中國石油哪個好 瀏覽:574
中國是如何用鐵路征服沙漠 瀏覽:539
美國與伊朗為什麼開始戰爭 瀏覽:424
中國和伊朗貿易什麼時候開始正常 瀏覽:581
惠州中國銀行房子放貸要多久 瀏覽:346
越南的貿易額是多少 瀏覽:44
大批伊朗導彈射向哪個國家 瀏覽:385
印尼女嫁中國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義大利蝗發源於哪裡 瀏覽:215
坐飛機從哪裡去越南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