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有什麼優勢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土地面積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位的大國,在地理位置上有什麼優勢呢?
軍事優勢
我國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雖然現代化戰爭已經可以忽略傳統意義上的地形、環境等因素了,但單從傳統戰爭角度考慮,我國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完全可以納為易守難攻的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我國還在青海盆地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地區種植樹木和蘆薈,又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等地區種草放牧,將這些被視為不可利用的土地合理利用。所以,隨著長期不斷的開發,將來我國可利用的土地資源一定會越來越多。
憑借著這些上天賦予我們的地理優勢,外加勤勞勇敢的民族性格,我國在短時間內已經實現了經濟騰飛。
㈡ 世界上哪些國家的地理位置比較好
世界上要數哪些國家的地理位置比較好?在這個大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國家的存在,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優點。哪個國家這地理位置比較好,身在中國的我,必須好好的介紹一番自己祖國的優好地理位置。
另一個國家就是巴西,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和巴西的關系是非常好的,巴西和中國的友誼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巴西屬於南美洲,它位於南美洲的東部,平原面積22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土國面積的1/3,可耕地6,450萬公頃,巴西有亞馬遜的河流,他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徑流和豐富的水資源, 被稱為地球之肺,巴西也是世界上地理位置較好的國家之一。
㈢ 越南的地理位置真的很差嗎
越南的地理位置不差。
越南位於印度支那半島東部,面積為331,688平方公里,其中25 %已經開墾為耕地(1987年)。它瀕臨泰國灣、北部灣和南海,毗鄰中國、寮國和柬埔寨。越南的國土形狀呈S形,南北距離長達1,650公里,但是東西最狹窄處只有50公里寬。越南的海岸線長達3,260 公里(不包括島嶼),越南主張12 海里的領海界線,加上12海里作為毗鄰安全區,以及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
㈣ 中國地理位置好嗎
0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它的陸地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國領土總面積約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 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東五區到東九區。全國統一北京時間為東8區。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04、中國領土的中心位置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34°32′27.00〃N,108°55′25.00〃E)。 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 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會合處(48°27′N,135°05′E)。 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裡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39°15′N、73°33′E)。 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中國的大陸邊境線長二萬多公里。 10、中國島嶼大約有76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兩條地震帶,一條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條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中國正好在兩大地震帶的中間,所以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十四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20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六個: 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㈤ 中國的地理位置怎麼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部、太平洋西岸。其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第三大國。
中國領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龍江江心(北緯53°30′),南到南沙群島南端的曾母暗沙(北緯4°),跨緯度49度多;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東經135°05′),西到帕米爾高原(東經73°40′),跨經度60多度。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距離都在5000公里以上。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中國大陸海岸線長約1.8萬公里。海岸地勢平坦,多優良港灣,且大部分為終年不凍港。中國大陸的東部與南部瀕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域面積473萬平方公里。渤海為中國的內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
在中國海域上,分布著5400個島嶼。其中最大為台灣島,面積3.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島,面積3.4萬平方公里。位於台灣島東北海面上的釣魚島、赤尾嶼,是中國最東的島嶼。散布在南海上的島嶼、礁、灘總稱南海諸島,為中國最南的島嶼群,依照位置不同稱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地形 國土狀況
項目
國土面積(萬平方公里)
960
海域面積(萬平方公里)
473
海洋平均深度(米)
961
海洋最大深度(米)
5377
岸線總長度(公里)
32000
大陸岸線長度(公里)
18000
島嶼岸線長度(公里)
14000
島嶼個數(個)
5400
島嶼面積(萬平方公里)
3.87
註:島嶼面積未包括台灣省和港澳地區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 高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中國陸地最低點最新海拔高程已經「算出」
河流和湖泊
中國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者多達1500餘條。由於主要河流多發源於青藏高原,從河源到河口落差很大,因此中國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河流分為外流河和內流河。注入海洋的外流河,流域面積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64%。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遼河、海河、淮河等向東流入太平洋;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向東流出國境再向南注入印度洋,河流的上方是長504.6公里、深6009米的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新疆的額爾齊斯河則向北流出國境注入北冰洋。流入內陸湖或消失於沙漠、鹽灘之中的內流河,流域面積約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36%。新疆南部的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流河,全長2179公里。
黃河壺口瀑布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公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為世界第三大河。其上游穿行於高山深谷之間,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長江也是中國東西水上運輸的大動脈,天然河道優越,有「黃金水道」之稱。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區。黃河為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黃河流域牧場豐美,礦藏豐富,歷史上曾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黑龍江是中國北部的大河,全長4350公里,其中有3101公里流經中國境內;珠江為中國南部的大河,全長2214公里。除天然河流外,中國還有一條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它始鑿於公元前五世紀,北起北京,南抵浙江杭州,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801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
千帆競太湖
中國境內湖泊眾多,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青藏高原是湖泊最多的兩個地區。前者為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區,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等,其中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最大,面積3583平方公里;後者主要分布著鹹水湖,有青海湖、納木湖、奇林湖等,當中以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最大,面積4583平方公里。
氣候
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適宜人類居住與生存。大陸性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干寒的冬季風從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吹來,寒冷乾燥,南北溫差甚大。每年的4月至9月,暖濕的夏季風從東部和南部海洋吹來,普遍高溫多雨,南北溫差甚小。中國從南至北呈現出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六個溫度帶;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異很大,東南沿海可達1500毫米以上,西北內陸只有200毫米以下。
土地和礦產
形容中國的土地和礦產時,人們常常要用到許多龐大的數字。耕地、林地、草地、荒漠、灘塗等在中國都有大面積分布。耕地主要集中在東部,草原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而森林大都集中在東北和西南邊遠地區。
中國現有耕地13004萬公頃。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耕地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面積35萬多平方公里的東北平原是中國第一大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高粱、亞麻和甜菜。華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層深厚,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棉花等。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河流和湖泊星羅棋布,是中國主要的水稻、淡水魚產區,素稱「魚米之鄉」,並且盛產茶葉和桑蠶。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多為紫色土壤,氣候暖濕,農作物可四季生長,盛產水稻、油菜和甘蔗。珠江三角洲盛產水稻,每年可收獲二至三次。
中國的森林面積較小,約為15894萬公頃。東北地區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林區,遍布望不到邊的紅松、落葉松、黃花松等針葉林及白樺、柞樹、水曲柳、楊樹、榆樹等闊葉林。其次為西南天然林區,該區主要樹種有雲杉、冷杉、雲南松,還有珍貴的柚木、紫檀、樟、楠、紅木等;雲南省南部的西雙版納是中國少有的熱帶闊葉林區,森林植物多達5000餘種,有「植物王國」之稱。
秋染阿勒泰
中國的草地面積約40000萬公頃。在從東北到西南綿延3000多公里的廣闊草原上,分布著多個畜牧業基地。內蒙古草原為中國最大的天然牧場,出產著名的三河牛、三河馬和蒙古綿羊。新疆天山南北也是中國重要的天然草場和牲畜良種基地,出產著名的伊犁馬和新疆細毛羊。
中國耕地、森林、草地面積的絕對數量均居世界前列,但由於人口眾多,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相對數量卻很少。尤其是耕地,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世界上已知的礦產在中國均能找到,且儲量豐富。目前,已經探明儲量的礦產有156種,總儲量居世界第三位。煤、鐵、銅、鋁、銻、鉬、錳、錫、鉛、鋅、汞等主要礦產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保有儲量為10033億噸,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最為豐富。鐵礦的保有儲量為457億噸,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 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磷、硫等礦產也很豐富。石油主要蘊藏在西北地區,其次為東北、華北地區和東部沿海淺海大陸架。稀土金屬的儲量,比世界其他國家的稀土總量還多。
黔金絲猴
動物和植物
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僅脊椎動物就有6266種,其中陸棲脊椎動物2404種,魚類3862種,約佔世界脊椎動物總類的10%。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褐馬雞、丹頂鶴、朱䴉、白鰭豚、揚子鱷等百餘種中國特產的珍稀野生動物,聞名於世。毛色黑白相間的大型哺乳動物——大熊貓,體重可達135公斤,靠吃嫩竹和竹筍為生,目前只剩下1000餘只,由於極其珍貴,已成為世界保護野生動物的標志。
黃嘴鷺
丹頂鶴,體長可達1.2米以上,身上覆蓋著白色羽毛,頭頂上長著一小塊丹紅色的裸露皮膚,它在東亞地區被視為"長壽"的象徵。白鰭豚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淡水鯨類之一,1980年首次從長江里捕獲一頭雄性白鰭豚,引起世界豚類研究界的極大興趣。
中國也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僅高等植物就有3.2萬余種。北半球寒、溫、熱各帶植被的主要植物,在中國幾乎都可以看到。木本植物有7000多種,其中喬木2800餘種,水杉、水松、銀杉、杉木、金錢松、台灣杉、福建柏、珙桐、杜仲、喜樹等為中國所特有。水杉是一種高大喬木,被列為世界古稀名貴植物。金錢松產於長江流域山地,葉子簇生在短枝上,狀如銅錢,春夏蒼綠,秋天變黃,是世界五大庭園珍貴樹種之一。中國食用植物有2000餘種;葯用植物3000多種,長白山的人參、西藏的紅花、寧夏的枸杞、雲南和貴州的三七等,都是名貴葯材。花卉植物種類極多,"花中之王"——牡丹,為中國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艷麗,被推崇為中國的"國花"之一。
㈥ 越南和中國 的地理位置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6)中國和越南地理位置哪個好擴展閱讀: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黃連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為越南最高峰;西部為長山山脈,長1000多公里,縱貫南北,西坡較緩,在嘉萊-昆嵩、多樂等省形成西原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東部沿海為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海拔3米左右。
㈦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缺點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點:
1、緯度位置好,位於溫帶亞熱帶之間。
2、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好,背靠最大的大陸,面向最大的大洋,倚靠最高的高原。從而有了溫暖濕潤雨水充沛的氣候,青藏高原還有的水塔和屏障等重大戰略作用。
3、地形和水文優勢,擁有多塊世界最大的平原之一,西高東低的地形+河流資源豐富=豐富的水資源、航運資源和水能資源。
4、資源豐富,耕地、水、煤炭油氣、各種礦產、生物等等資源眾多,地大物博,應有盡有。
5、陸地面積大,海岸線長。使中國成為世界為數不多的海陸兼備的國家,而且是擁有全地形地貌的國家,戰略縱深大,海岸線狹長,大陸架寬廣,良港、島嶼眾多。
中國地理位置的缺點:
1、地形復雜崎嶇,山地太多。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導致基建成本高,交通始終是中國西部山區發展的主要障礙。
2、地形氣候差異過大, 西北部氣候乾旱,青藏高原嚴寒且生態脆弱不適宜發展,導致東西部資源、人口的分布和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3、自然災害多,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洪災、旱災、地震、台風、冰雹、沙塵暴、山體滑坡等。
4、中國石油資源不夠豐富。
5、海權短板明顯,中國既是海洋大國,也不是海洋大國。中國近海被過多的群島、島嶼包圍(即所謂島鏈的封鎖),活動受限於狹小的近海空間里。
(7)中國和越南地理位置哪個好擴展閱讀
1、外交情況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友好合作和促進共同經濟繁榮,作為自己對外工作的根本目標。
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中國一貫主張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而不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異同為標准。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和許多國際性組織成員國。
2、音樂情況
中國在世界當代音樂文化中保持著它的獨特體系、獨特思維和獨特風格,因而對世界音樂是具有獨特貢獻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音樂的歷史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階段,並揭開了新的、更加燦爛篇章。在聲樂、器樂、大型音樂體裁,以及歌劇、舞劇、電影音樂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發展和成就。中國當代音樂有一些作品可以列入世界音樂的經典寶庫。
㈧ 中國和越南算是兄弟國家嗎兩個國家的文化相同點有什麼
中國和越南如果算是兄弟國家的話,大概判斷標準是地理位置,但兩個國家確實有不少文化相同點。越南和我國關系匪淺,主要是歷史方面的因素,這一點我們稍等會提到。至於從情誼方面,兩個國家是達不到“兄弟國家”的標準的,即使在位置上十分靠近且都在亞洲,但近兩年很少有越界的行為產生。國家間關系如何是看利益傾向點的發展變化的,兩者的利益點並不太相同。再加上歷史爭端問題,感情較為平淡。不過我國和越南仍然有很多文化共同點。
在宗教信仰方面,兩個國家也略有相似。在我們國家,信佛、信佛教的人數最多,對於其他宗教很少信仰。在越南也是如此,甚至佛教已經成為了越南的國教,地位十分尊崇,幾乎一大半越南人都信仰佛教。從以上內容可見,中國和越南是有很多文化上的相同點的,但不能因為文化相似、有歷史淵源就斷言是兄弟國家,不過兩者的關系近年來還算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