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擁有9700萬人,10年軍事對抗後,為何增長了4000萬
這是因為越南認識到自己的兵力不足,才會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❷ 中國和越南抗戰是什麼回事
中越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勝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惡化,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約20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十五萬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解放軍戰斗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越軍相差甚遠。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才完成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據戰後中國軍方發表的統計:中國軍隊死6954人,傷14800多人;殲滅、擊潰越南人民軍的第3師、345師、356師,越軍死傷約52000人。越南官方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建設施、廠礦等。而當時負責該項破壞任務的中國軍人透露,被中國軍方破壞的設施多數是中國在抗美援越期間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中國軍隊在戰爭發動後僅用了不到兩小時,就將越軍逐回國內」來看。越南確實是占據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只不過占據是象徵性和少量的。不然以當時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沒可能在120分鍾後就能將越軍逐出國境。而且中國在「教訓越南」的目的達到後,在越南國內沒有
❸ 中國哪些地方沒有被日軍侵略
很多啊! 基本上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地區!諸如:西北5省(疆,藏,青,甘,西川) 四川啊!當時中國自東北,綏遠,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以東都是淪陷區! 重慶被轟炸很慘!貴州東南,雲南西南(臨近緬甸),廣西南部(臨近越南,靠海的), 陝西東部其他省份半數都有日寇的侵擾!東南部分丘陵地帶!大別山部分地區!倖免侵擾!
❹ 越南的詳細介紹
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世紀已生活在紅河流域的中下游,並逐步形成了部落聯盟。從公元前111年起,越南處於中國封建王朝的管轄之下,直到中國的宋朝以前都是中國的郡縣,當時越南稱為"交趾"、"安南",這就是越南歷史上的郡縣時代。公元968年,丁部落建立"大瞿越國",自稱"大勝明皇帝"。從此,越南擺脫了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成為自主的國家,但仍然與中國保持"藩屬"關系。1802年,越南的阮氏政權完成了全國的統一。1804年,定國號為"越南"。1858年法國殖民主義者侵略越南,1884年阮氏王朝與法國簽訂了《順化條約》,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1885年,中國清政府和法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承認越南是法國的保護國,結束了越南的"藩屬"關系。法國佔領越南後,全面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將越南分割為交趾支那、安南、東京三個部分,將它們和柬、老拼湊為"法屬印度支那聯邦",集大權於法國總督一身。
越南人民為反抗法國的殖民統治進行了長期的英勇斗爭。1945年8月19日,越南八月革命成功。同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1945年9月23日,法國對越南發動殖民主義戰爭,越南人民進行了9年的全國抗戰。1954年5月7日,越南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迫使法國於同年7月20日簽訂了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全部解放了越南北部國土。此時,越南從北緯17 劃分為南北兩方。
日內瓦協議簽訂後,美國取代法國,在南方扶持親美政權。1960年12月2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戰線成立,越南進入了抗美救國時期,也就是著名的越戰時期。經過長期的軍事、外交斗爭,1973年1月27日,越美在巴黎簽訂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美軍被迫從越南全部撤走。1975年春季,越軍對西貢偽軍發動總攻擊,同年4月30日解放西貢,5月1日解放南方全境,統一了越南。1976年7月2日,越南國會正式宣布南北統一,並更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❺ 越南的歷史
歷史
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世紀已生活在紅河流域的中下游,並逐步形成了部落聯盟。從公元前111年起,越南處於中國封建王朝的管轄之下,直到中國的宋朝以前都是中國的郡縣,當時越南稱為"交趾"、"安南",這就是越南歷史上的郡縣時代。公元968年,丁部落建立"大瞿越國",自稱"大勝明皇帝"。從此,越南擺脫了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成為自主的國家,但仍然與中國保持"藩屬"關系。1802年,越南的阮氏政權完成了全國的統一。1804年,定國號為"越南"。1858年法國殖民主義者侵略越南,1884年阮氏王朝與法國簽訂了《順化條約》,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1885年,中國清政府和法國簽訂了《天津條約》,承認越南是法國的保護國,結束了越南的"藩屬"關系。法國佔領越南後,全面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將越南分割為交趾支那、安南、東京三個部分,將它們和柬、老拼湊為"法屬印度支那聯邦",集大權於法國總督一身。
越南人民為反抗法國的殖民統治進行了長期的英勇斗爭。1945年8月19日,越南八月革命成功。同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內巴亭廣場發表"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1945年9月23日,法國對越南發動殖民主義戰爭,越南人民進行了9年的全國抗戰。1954年5月7日,越南取得了奠邊府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迫使法國於同年7月20日簽訂了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全部解放了越南北部國土。此時,越南從北緯17 劃分為南北兩方。
日內瓦協議簽訂後,美國取代法國,在南方扶持親美政權。1960年12月2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戰線成立,越南進入了抗美救國時期,也就是著名的越戰時期。經過長期的軍事、外交斗爭,1973年1月27日,越美在巴黎簽訂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美軍被迫從越南全部撤走。1975年春季,越軍對西貢偽軍發動總攻擊,同年4月30日解放西貢,5月1日解放南方全境,統一了越南。1976年7月2日,越南國會正式宣布南北統一,並更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姓名與稱呼〕
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陳、吳、黎等。與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後,多數是單姓雙字名,少數也有單姓單字名。越南人在稱呼中,除了第一人稱較常用中性的「我」(發音為「堆」)外,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她介都沒有中性的人稱代詞,通常根據對方的輩份或身份來稱呼,以表示親熱或尊重。如對父輩的人,第二人稱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稱則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問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見」,通常都用一聲「召』朝上稱呼來表示。例如見面時說「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別時說「召同志」是「同志再見」。越南人稱呼對方時,一般是稱呼與最後一個名字連用,很少帶姓連名都叫,那樣被認為是不禮貌。如一位名叫阮興強的男子,可根據他的年齡和親疏程度,稱為「強伯」、「強叔」、「強哥」、「強弟」或「強先生」、「強同志」。
【服飾】
古代時,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種套頭的衣服和長裙。到了中世紀,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藍葛衣。到了15世紀後,富者通常穿錦羅沙葛,參加祭掃和宴會時穿紅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們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國人進入越南後,平民的衣著開始有了較大變化,婦女穿結紐上衣和褲子。進入現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裝,婦女穿花色窄油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啊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權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閾、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發夾束於腦後。
【陽核挪與牙之美〕
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種嚼食濱榔的特殊愛好。他們常將按椰擦上一點石灰膏或鹼發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產生化學反應,汁不吞咽,順嘴角流出,嚼到無汁時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後甜,可刺激神經,提神醒腦,除積消腫。京人還把擯榔當作信物,無論求婚、請客,均送上一顆擯榔。嚼模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風,過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歲就開始染牙。按照他們的習俗,開始嚼按榔、染牙,便象徵已經成年可以成親了。從此,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參加當地舉行的任何娛樂聚會,參加對歌,選擇對象。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古風已日漸衰微,但在越南農村,你依然還可以看見不少老年婦女的牙齒被染得又黑又亮。在他們眼裡,保持牙齒潔白如玉是品質不良、作風不正的表現,而將牙齒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節日】
越南也使用陽歷與陰歷,除了國家法定的節日如元旦、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外,越南也過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與中國人一樣,陰歷的春節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有一句民謠「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爆竹大粽粑。」意思是,春節到了,要為過節准備豐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門口貼上大紅對聯,高高的幡旗隨風飄揚,爆竹鳴響。從這句民謠中,可見越南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在新年與舊年交接之時,越南人也有守歲的習慣。除夕夜,人們通常要睡歌供土兵娛樂,後傳人民間。所謂的軍鼓實際上是一隻木桶或洋鐵桶,在村頭立兩根柱子,用麻繩或鋼絲繩將桶綳緊後固定在柱子上,用棍子敲打繩子使其發出鳴鳴的響聲,男女雙方各站一邊,邊敲邊對歌,笑語歡歌匯集在一起,氣氛歡快熱烈。一些青年男女通過對歌建立感情,確立戀愛關系。
【祖先崇拜】
越南人也和其他東方人一樣,注重孝道。在每一個家庭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識。對死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篤,因而對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視,世代承襲,形成規模。人們認為,親人雖然死去,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對後人還起著保護和督促作用,主宰人們的一切活動,人間許多災害禍福,都要依靠先靈庇佑與解脫。
越南人每家每戶都沒有神龕、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壇,是敬奉祖先神的聖地,任何人不可觸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穢。在城裡,由於住處狹窄,祭壇的設法小型多樣。如在牆上釘塊板或使用櫃頂作為供奉祖先的祭壇。祭壇中央擺上一個香爐,兩旁是兩根香燭。香爐前擺上用細腰紅漆木盤或塑料。玻璃盤盛放的水果,此外還擺上一對花瓶和若干祭把用的杯碟。在一些家庭的祭壇兩邊還貼有對聯,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孫賢萬代昌」、「福生禮儀家堂盛,祿發榮華福貴春」等。
越南人視祭把供奉祖先為重大之事,用以感激祖先的養育之思。許多家庭盡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供奉祖先是不可忽略的。春節來臨前,必須重新布置祭壇,插上香燭,擺上供品。春節三天期間,祭壇總是香火擦繞,合家吃團圓飯前,家長和族人都要禱拜。
越南人對祖先的崇拜還表現在忌名上。平時,子孫忌提到祖輩、父輩的名字,如果現實生活中一些名詞與祖輩、父輩的名字相重,要迴避或用同義詞代替。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讓其知道先祖的名字,以防孩子亂喊,對先祖不敬。如果被別人指著先祖的名字奚落或辱罵,被奚落或被辱罵者會認為是受了奇恥大辱,會激起深仇大很。近年來,忌名在城市已少見,但在農村,這一習俗仍保持。
除了崇拜祖先,古代越南人普遍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風水、精靈等。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如河流、湖泊、高山、大樹、野獸、刮風下雨等,在他們的心目中,都有精靈寄寓其中,應當供奉祭掃,以求祛災降福。如在河內棟多郡的金蓮村,至今還保存著一塊立於 1510年的高山大王神碑銘。在農村,通常供奉的有土地神、榕樹神、蛇神、老虎神以及村裡的中心石。中心板等。人們在老虎經常出沒的地方祭把它,而且言談舉止中不能冒犯它,低聲稱它為「山大王」。如遇上老虎,不但不能打死它,還要供奉上各種祭品。古代越南人普遍崇拜四季常青、枝繁葉茂的古樹,他們認為這些長期經受狂風暴雨、雷電襲擊的大樹能存活下來,樹下必定有神靈,因此經常有人在樹陰下,尤其在榕樹下擺設香案或在樹旁空地建蓋廟宇,風水先生和占卜者也常聚集於此。
【宗教信仰】
從公元前111年中國的西漢時代起,儒教、佛教、道教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人的意識形態起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越南人稱為「北宗」。此外還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教,並稱之為「南宗」,從泰國和柬埔寨傳入。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佔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廟不少。佛教徒忌殺生,講因果報應。重大節日、個人生日一般都要到佛寺去拜佛,獻禮,聽和尚誦經。
天主教傳入越南約有500多年歷史。歷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開始到越南傳教,但遭到官方的禁止。最 早到越南傳教的是奧德雷科·巴德諾和弗朗西斯·沙維爾兩位法國傳教士。法屬時期,天主教在越南取得了合法地位,迅速發展。到了1966年,越南南北兩地已有教區11處,天主教信徒300萬人。基督教在越南也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內、海防、河西、承天、廣南現港、波萊古、平順等地。基督教為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派,傳入越南只不過近百年的歷史,在越南稱為「福音」。1893年基督教牧師大衛·羅拉漢到西貢傳教,隨後陸續有牧師到越南傳教,但遭法國殖民當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立住腳跟。
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該教的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為吳文昭、黎文忠於1926年創立。該教將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探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聖道)、老子(仙道)、釋跡(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草,不能使用紙馬,要忌殺生、忌貪欲、忌葷、忌色、忌粗口,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要焚香誦經。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東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該教為佛教的變體,由越南人黃富楚創立於1939年,因黃富楚居住的村子名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義為孝和交好。與佛教一樣,該教也講慈悲。博愛、大同和因果報應,信徒多為農民,又被稱為「農民佛教」。和好教設僧侶,但不建寺廟,用一塊紅布代替神佛的圖像,信徒早晚供佛兩次,供品為鮮花和清水,鮮花代表堅貞,清水代表純潔。
❻ 明朝時期越南的歷史
安南的形勢在明朝初年風雲突變。在靖難之役的同時,越南陳氏王朝的國王被迫禪讓王位給了黎姓權臣。黎氏父子先後稱帝,大肆屠殺陳氏王族後裔。
明成祖朱棣時明朝兵力最強,在越南陳氏王朝出現內亂時南征獲勝,平定了整個交趾並設立郡縣,越南史書將此間稱為「亡國」期。
明成祖死後,仁、宣兩帝都無法鎮壓或安撫,明宣宗便同意封黎利為王,將明軍撤回。隨後越南的後黎朝建立。
1537年前後,安南政權再次發生內亂。越南人再次請求明朝出兵來平定內亂,嘉靖皇帝的大軍屯紮在鎮南關,准備攻入越南境內。
1539年,叛亂的莫氏政權君臣主動派人到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戶籍冊獻給大明皇帝,願意將安南政權納入明朝版圖。
明朝將安南從屬國,降為屬地,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安南國三年一納供,名義上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實際上仍然由越南國王直接統治,直到明朝滅亡。
(6)抗戰時期越南有多少個縣擴展閱讀:
明廷於1419年派遣監生唐義到交趾,向各州府縣學校頒賜《性理大全》、《五經大全》、《四書大全》等書籍,供學生研習。
1427年明軍撤出,安南復國,翌年建立黎朝。黎廷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振興儒學,倡導以程朱之學為核心的理學思想,使之滲透到越南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明朝學者嚴從簡就曾寫到當時越南的儒學狀況:「其三綱五常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術,禮樂文章,一皆稍備」, 在華僑和華裔的倡導下,儒家思想在越南社會深入人心。
❼ 歷代中國與越南的關系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系密切。
越南古稱交趾、交州、安南,中國宋以前歷代王朝均設郡府管轄。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1407 年中國明朝出兵滅胡。在越南廣置府縣。越南又歸入中國統治。19世紀法國天主教勢侵入越南。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19世紀初期,中越兩國共同革命共同建國,應該說,越南的獨立建國運動是和中國的大力協助分不開的,沒有中國,就沒有越南獨立。
(7)抗戰時期越南有多少個縣擴展閱讀
1、秦朝的征服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華夏地區。當時的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越南一帶,部落極多,各自為政,沒事互毆,從未統一,史稱「百越」。經過六、七年的大戰小戰,秦橫掃百越夷人,將秦帝國版圖擴大至此。隨後控制當地並建立了郡縣政權,並將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2、漢代的武功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兵攻破南越國,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經過93年、五代南越王之後,終於被漢朝消滅了。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實施直接統治。
此後,越南北部地區在長達1000多年時間內,都成為中原王朝管轄的州、郡、縣行政區,漢代稱為交趾,在越南史上也被稱為「千年郡縣時期」。
3、元明清時期的中越關系
元朝的蒙古鐵騎是一支幾乎征服了全部亞歐大陸的草原鐵騎大軍,令歐洲人也聞風喪膽。但是,當他們來到亞洲大陸南端的一個小國家時,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敗。這個國家就是越南。
明朝時期,黎季楚篡權,建立大虞國。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派兵滅掉了黎氏,駐軍安南。但好景不長,趁著永樂帝屍骨未寒明宣宗登基不久,1428年,黎氏將明軍趕出安南,建立大越國(黎朝)。從此,中國再沒有直接管轄過安南地區了。
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法國傳教士幫助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定都順化(今河內)。1803年,清朝嘉慶皇帝詔改安南為「越南」,命廣西按察使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向清朝稱臣。越南這個名字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
❽ 邊界戰役前越南抗戰處於怎樣的階段
邊界戰役之前,越南抗戰處在最艱苦的相持階段。從全國土地面積看。解放區已佔一半,雙方拉鋸的游擊區約佔2/5,敵占區戶有1/10左右。但是,就軍事力量來說,法軍還占優勢。許多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還在敵人控制下,解放區被分割成互不相連的若乾片;南部平原有幾塊小解放區,中部山區有兩塊狹長的根據地越北山區是面積最大的中央根據地,和中國邊境相鄰,但被敵人嚴密封鎖著,法軍不斷對它進攻。這塊中央根據地只有100多萬人口,卻要養活近20萬軍隊和幹部。每年二三月間青黃不接的時候,群眾要上山採集木薯、野菜、野果維持生活,加上瘧疾的流行,嚴重地威脅著人民的健康,越南民主共和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❾ 越南戰爭中,越南做了什麼有背人道的事,令許世友勃然
1979年爆發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場對外戰爭。
2月17日凌晨,早就集結在中越邊境上的56萬解放軍對越南發動了突襲,與廣西、雲南相對的越南6個省11個縣燃起了熊熊戰火。在一輪地毯式轟炸之後,中國軍隊20萬人從26個缺口越過邊界殺進越南。在坦克和後方炮火的支持下,解放軍在兩天里,佔領11個越南邊境市鎮。
雖然解放軍攻勢如潮,越南軍隊不管是數量還是火力,都遠遠不如解放軍,但是他們還是頑固地開展抵抗,給中國軍隊製造了嚴重的傷亡。
據稱,戰後,越南領導人黎筍視察越北戰區時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因為這里幾乎已經退回到荒蠻時代,破壞程度遠甚當年美國空軍的狂轟濫炸。
❿ 關於越南史,哪位說一下~~
在圖書館找到一本越南政府出版社出的越南古代史,裡面基本記述順序是按中國的朝代來得。
在那書里我知道我們的祖先是何等辛苦得在越南開拓國土。
首先,越南歷史講的是越南的概況,還有一些民族組成之類……
下面就是,秦朝對越南的政府,書上說秦朝調動50萬侵略軍,攻破桂林,象郡,還有東蒲,即現在的雲南,廣東一帶,有滅了越南古代部落。然後例行控訴了一下侵略軍的殘暴。
接著是秦亡,秦將王?統治越南,建立小王國。後大漢興起,又對越南發動侵略戰爭,將越南分成9郡,後又劃歸安南都護府,後西漢暮年,王莽亂政越南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意淫成分有點)。東漢建立,劉秀派馬援(越南稱其為侵略軍總指揮)瘋狂鎮壓越南人民的反侵略起義,殺死起義的部落領導人100多人。越南又被納入漢的統治。
三國時吳國,派兵進攻越南,第一次居然戰敗,「越南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後來吳國又繼續增兵,「越南人民英勇抗戰但因為敵人太強大,抗戰是失敗了」。「吳國統治者在越南進行了極為殘忍的統治,並且掠奪十分嚴重。」
在東晉時期,越南繼續成為中國屬地。到陳建立前,越南百姓起義,梁派陳朝開國之君陳霸先率軍鎮壓,初戰不利,後陳為奪皇位而撤軍,越南實際獨立。
隋朝建立以後,又「派出侵略軍」進攻越南,「越南失敗」隋完後,唐帝國又繼續佔領越南,並設交趾等郡並大量移民,強迫越南人使用漢字。輸入儒教。之後千年越南使用漢字,崇拜孔子。
五代十國,越南臣服於各小國,包括後漢之類,也臣服於朱溫。
宋朝時,中國對越南進行了數次征討,每次出兵都在30萬,但宋軍實在飯桶,居然無功而反。但是越南青壯年已經基本殺光。最終,臣服。
蒙古時期,蒙古軍,進攻越南,企圖從越南包抄南宋失敗。後元滅南宋,忽必烈又命令攻越南,初戰失敗,後調集進攻日本的軍隊開往越南,只佔領越南北部。
明朝,明成祖利用,越南胡朝篡奪陳朝王位,百姓不滿。派軍隊「侵略」越南,最終統治越南。
後清乾隆時也對越南進攻,無功而還,但越南阮氏王朝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