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紹一下越南陸軍情況
越南陸軍軍力盤點
現役部隊 約48.4萬人。
陸軍 約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58個步兵師、4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
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
裝甲輸送車:BTR—40/—50/—60/—152型1100輛,YW—531、M—113型若干輛。
牽引火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門。
火箭炮:107毫米360門、1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後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門。
高射炮 (高射機槍):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萬門(挺)。
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預備役部隊 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兵官一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歷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1類預備役,期余為第2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下,B等為36~34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生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迄1998年底,越預備役部隊約30萬人。
民兵自衛隊 一般編成連、排、最大編成營,由步兵、工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迄1998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6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受當地駐軍統一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游擊戰。
部署 1998年,越南部署繼續保持「南北兼顧「、「陸海並重」,重點防禦北部、西南部和中南沿海地區的態勢。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部隊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空軍按照重點布防和機動布防相結合的原則,將全國從北到南劃分為3個作戰區,每個作戰區部署相應部隊;總兵力的2/3部署在中南沿海地區,1/3部署在北部地區、防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0%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0%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庄、頭頓、金蘭灣、胡志明市和歸仁等);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一、波菜古、綏和、金蘭灣、朱菜等)。
『貳』 誰了解越南的軍事工業實力,科普一下.– 鐵血網
越南是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歷史上跟中國的關系不淺,古代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到了近現代有在中國的支持下獲得了國家的獨立與統一,按理說這么一個跟中國感情極深的國家應該對中國懷有無限的感恩之心才對。
但是現實卻恰恰相反,79年因為挑事越南被我們收拾了一次,幾十年國過去了現在又開始不安穩了,那麼越南為何敢於屢次跟中國叫板,現在的越南軍事實力是個什麼樣?
1、越南海陸空三軍現役裝備的質量與數量概況。
越軍的裝備相當陳舊,總體停留在第三次印支戰爭甚至越南戰爭時期的水平上,沒有太大進步,只不過在此基礎上增添了一些殺手鐧式的先進裝備作為不對稱作戰的工具(主要進口自俄羅斯)。
以空軍為例,2015年終於淘汰了全部的MIG21,但其規模也縮小到了8個固定翼戰術航空兵團(每個團只有12架戰機),裝備36架SU22,11架SU27和35架SU30MK2。
越軍裝備不存在萬國牌問題,基本都是蘇俄制式,通用性比較好。
5、與美國的關系。
越南近幾年被美國武器解禁能從美國及其盟國進口致命性武器。
所以綜合來看以越南現在的水平如果和中國交手,想都不用想絕對還是79年的下場,因為越南還是那一年的越南,而中國早已不是當初的中國。
『叄』 越南人民軍的裝備實力
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正規軍48.4萬人。 陸軍規模目前已大大縮減,盡管它仍是一支可觀的力量。其主要重點仍是保衛越南的大陸地區。軍隊的大多數裝備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印支戰爭,目前還在繼續使用。
陸軍兵力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幾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其中4個野戰軍是陸軍中的王牌和主力。第1軍下轄4個師,號稱決勝兵團,軍部駐寧平省寧平;第2軍下轄3個師,號稱香江兵團,駐河北省涼江縣;第3軍下轄3個師,號稱西原兵團,駐太原;第4軍下轄3個師,號稱九龍兵團,是侵柬的急先鋒.陸軍裝備主要有: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裝甲偵察車:BPдM-1/-2型80輛。步兵戰斗車:BMJI式120輛。裝甲運輸車:BTP-40/-50/-60/152等型1500輛。牽引火炮:130毫米200門,152毫米250門,以及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若干門。自行炮:155毫米90門,以及 100毫米、105毫米若干門。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140毫米若干門。迫擊炮: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00毫米若干門。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無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82毫米、88毫米、90毫米、107毫米等若干門。高炮:14.5毫米、23毫米、 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等共8000門。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越南海軍現有5.5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地區(柬埔寨磅遜和雲壤港為越海軍第五沿海地區),一個艦隊、艦艇旅、陸戰旅、運輸旅、航空團以及導彈、偵察、通信、雷達、工兵等部隊。 海軍裝備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在內的各型作戰艦艇120餘艘,其中潛艇2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5艘、小型護衛艦5艘、巡邏艇和導彈艇、魚雷快艇 40餘艘、掃雷艦5艘、掃雷艇8艘、登陸艦6艘及小型登陸艇30餘艘。其中90%以上購自俄羅斯、波蘭和朝鮮,剩下的也多是越南在俄方技術援助下自主建造。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 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越南的主要軍港有:海防港:較大型的艦般可以順利出入,以前蘇聯援助的導彈快艇及大部分配套設施均在此港。峴港:越南重要的海軍、空軍基地,駐有越南海軍一個艦艇旅,裝備有護衛艦、掃雷艦和導彈快透過。峴港機場可容納數百架噴氣式飛機,駐有一個飛行團,其裝備主要為蘇-22殲轟機。金蘭灣是越南最大的軍港,周圍被陸地和半島環抱,具有極好的隱蔽性。金蘭灣曾是蘇聯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俄羅斯曾表示要從這里撤走駐軍。1992年7月俄羅斯又宣稱要保持這一基地,以彌補美國從菲律賓撤軍後的軍事真空。越軍在這里部署有一套完善的監聽設施和不確知的艦艇,設有機場,停駐著為數不少的轟炸機和戰斗機。現在,金蘭灣是越南革新以來僅存的一個拒絕開放,仍處於保密狀態的軍港。歸仁灣位於越南東岸,歸仁港南口,可作海軍艦艇後備基地。芽庄灣位於越南東南岸,為島嶼和丘陵地環抱,隱蔽性很好。西貢港位於越南東南岸,港外海域寬闊。越南地處中南半島東部,呈南北走向的「S」形狹窄狀,東部和南部瀕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有大小島嶼2600個,港灣數十處。越南認為,外來威脅主要來自海上,因此必須要鞏固和提高海軍的地位。
從海軍實力上看,越南許多艦艇嚴重老化,武器裝備水平落後,難以高效保障海上巡邏、偵察、護航等任務。由於自身研發能力有限,越南實行了向外購買武器與自行研製相結合的道路。近年來,越南主要從俄羅斯采購了大批海軍裝備。在購買了11架蘇-27戰斗機後,海軍的空戰能力得到大大增強;越南還購買了4艘俄制「毒蜘蛛」級導彈艇,並利用俄羅斯的技術在國內建造了6艘BP50型導彈艇和KB02000型導彈護衛艦,使越南水面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現在越南還計劃從俄采購2艘20382「虎」型輕型護衛艦和「基洛」級柴電潛艇。此外,越南海軍近年來也從其他國家進口武器。如從澳大利亞得到4艘44噸級護衛艇,從瑞典得到12艘巡邏艇,從朝鮮買來2艘小型潛艇。越軍稱,越南海軍裝備的更新換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屆時,越南海軍的遠洋護航能力和海上作戰能力將接近現代化海軍的要求。
針對大型水面艦艇數量不足的現狀,2006年1月越南海軍與俄61型「獵豹-3.9」護衛艦和一套裝配「紅寶石」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最新型岸基反艦導彈系統「稜堡」。11661型護衛艦船體堅固,雜訊和輻射水平較低,隱形能力強,裝備現代化武器、指揮控制和無線電電子系統,可起降卡-28或卡 -31直升機。主要武器裝備是「天王星-E」反艦巡航導彈、「松樹」防空彈炮系統、533毫米反潛魚雷和AK-760艦炮,主要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艇,可摧毀空中目標。越南購買後可大大加強其近海防禦和遠海作戰能力。同時從2007年開始,在越南東北部城市海防市修建佔地3000公頃的大型軍港。據估計,這個軍港一旦建成,將能停靠4萬噸級的戰艦,不僅緩解了越南戰艦只能停靠在南部金蘭灣基地的困境,而且還極大加強了越南海軍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越南軍隊戰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越南空軍成立於1956年,1976年效法蘇軍,將空軍分為前線航空兵與國土防空軍,採用師的編制,每個師由3個飛行團組成,每個飛行團有飛機45架到60架不等。一般每個師裝備一種作戰飛機,單獨使用一個空軍基地。除簡易機場外,越南共有近60個空軍基地,進入戰爭狀況時,一個師可分別部署在多個機場。這樣可以便於靈活部署部隊,進行疏散,使飛機有較大的機動餘地,並在必要的情況下將飛機疏散到地下掩體,以提高其地面生存力。越南空軍總兵力為3萬多人,具體分為1個空軍司令部,4個航空師,總計12個飛行團,其中戰斗機團5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3個,強擊機團1個。另外,越南還有6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100個防空分隊。
空軍裝備各型飛機約480架,其中作戰飛機240架。執行空戰任務的飛機包括:124架「米格-21比斯」,40架「米格-23M」,12架「蘇 -27」。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包括53架「蘇-22」。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 -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航測機:安-30型2架。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 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1995年和1997年從俄羅斯采購了12架蘇一27SK/UBK殲擊/強擊機;2003年年底訂購了4架蘇-30MK2多用途戰斗機,此外還可再訂購8架;2003年年中訂購了可裝備兩個炮兵連的S-300PMUl地對空導彈系統。
海灣戰爭使越南感到武裝直升機的重要性,因此,更新自己的武裝直升機力量乃是當務之急。目前,越南只有為數不多的且早已落後的「米-24」直升機,為了提高自己的反裝甲能力,越南決定在今後15年左右的時間里使自己的武裝直升機現代化。首先是改進現役的「米-24」直升機,其次是從俄羅斯購買 60~100架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米-28H」武裝直升機,首批20架左右的「米-28H」已於2002年交付。越南在15年左右的時間里接受大量復雜新式的俄制武器,將帶來兩個問題,其一是經費問題,現在越南尚欠俄羅斯巨額外債,俄羅斯出售武器雖然在對方付款方式上較西方靈活但與前蘇聯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允許賒銷。這對越南有較大壓力。預計越南空軍現代化約需75億美元。這筆開支還不包括機載武器與零配件。
2004年3月,越南已從捷克共和國獲得10架沃多喬迪L-39C初級教練機/輕型攻擊機,彌補機隊中的飛機損耗。越南空軍原有24架飛機,首批飛機是1980年交付的,在新飛機到來前,這些飛機只剩18架還在使用。近來,印度加大了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據2005年11月印度國防部官方網站披露,為落實印度與越南業已達成的防務合作協議,印度計劃近期向越南提供用於越南「米格」戰斗機檢修和蘇-27戰機升級的零部件。作為回報,越南將在叢林戰方面向印軍提供幫助。實際上,近年來印度納西克軍工廠已經幫助越南改進了現役約200架米格—21殲擊機。
『肆』 越戰時動用坦克了嗎
美國有 M551,M24 ,M41,M48,M60
北越有 T34-85,T54/55, PT-76,59式,63式,
M551輕型坦克
該坦克亦稱謝里登(Sheridan),是60年代初研製,1962年底製成首批樣車並於1963年初交付部隊試驗,到1967年才部分裝備了美國裝甲騎兵(偵察)營。1966~1970年,美國總計生產該坦克達1700輛,主要供裝甲兵偵察部隊和空降師使用,同時也在聯合兵種作戰時為主戰坦克不能展開的地區提供火力支援。1968~1969年間,美國在越南戰爭中使用該坦克64輛.
主炮是M81式152mm火炮,可以發射炮射導彈。
乘員4人
戰斗全重15830kg
凈重13589kg
單位功率13.9kW/t
單位壓力48.1kPa
車長6.299m
車寬2.819m
車高
至炮塔頂2.272m
全高2.946m
車底距地高0.480m
履帶寬444mm
履帶中心距2.348m
履帶著地長3.660m
最大速度
公路70km/h
水上5.8km/h
燃料儲備598L
公路最大行程600km
並列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7.62mm/M73/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12.7mm/M2HB/機槍/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2×4具
彈葯基數
炮彈20發
導彈10枚
並列機槍彈3080發
高射機槍彈1000發
M-21輕型坦克
美國通用汽車卡迪拉克汽車分公司於1943年3月開始研製M24輕型坦克,當年10月制出首輛樣車—T24坦克。1944年4月試生產了24輛以後,該坦克被正式命名為M24「霞飛」輕型坦克。到1945年6月,一共生產了4070輛M24輕型坦克。該坦克參加了朝鮮戰爭,印巴沖突等。少量參加越南戰爭。
戰斗全重18.37噸
車長5.486米
車寬2.95米
車高2.46米
乘員5人
火力裝備75毫米GunM6;2x.30caliberMGM1919;1x12.7毫米M2MG
火炮75毫米炮1門(備彈48發)
最大射程3820米
炮彈種類M61或M72APC炮彈
機槍7.62毫米機槍1挺(備彈4125發)
12.7毫米機槍1挺(備彈440發)
彈葯75毫米:48發;7.62毫米:3750發;12.7毫米:440發
裝甲12.7-38毫米
引擎2x44T24V8
發動機2x凱迪拉克系列44T24
300/220匹(千220/164千瓦)
懸掛系統扭力棒
平地時速56千米/小時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55/n.a.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40/n.a.公里
馬力/重量匹/噸
行動距離161公里
爬坡度31度
通過垂直牆高0.91米
越壕寬2.44米
涉水深1.02米
M41輕型坦克
該坦克是美國在第二次大戰後不久研製、1951年投產、1953年列入美軍裝備的輕型坦克,又稱頭犬(Bulldog)。它主要用於裝甲師偵察營和空降部隊,遂行偵察、巡邏、空降以及同敵方輕型坦克和裝甲車輛作戰等任務。該坦克由M24輕型坦克改進而成,加強了火力,重新設計了炮塔、防盾、彈葯貯存、雙向穩定器及火控系統,並提高了機動性,但防護仍然較弱。後來,美軍中的M41輕型坦克雖被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取代,但它仍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裝備,總產量約5500輛。
乘員 4人
戰斗全重23495kg
凈重 18457kg
單位功率 15.6kW
單位壓力 70.63kPa
車長(炮向前) 8.212m
車體長 5。819
車寬 3.198m
車高
至指揮塔 2.726m
至機槍 3.075m
車底距地高 0.450m
履帶著地長 3.251m
履帶寬 533mm
履帶中心距 2.602m
公路最大速度 72km/h
燃料儲備 530L
公路最大行程 161km
涉水深 1.016m
浮渡能力 無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30%
攀垂直牆高 0.711m
越壕寬 1.828m
主要武器口徑/型號 76mm/M32/坦克炮
並列武器口徑/類型 7.62mm/機槍/1挺
防空武器口徑/型號/類型/數量 12.7mm/M2HB/機�槍/1挺
彈葯基數
主炮彈 M41為57發;M41A1、M41A2、M41A3為65發
並列機槍彈 5000發
高射機槍彈 2175發
M48中型坦克
1953年列入美軍裝備,總生產量為11730輛,除美國外,使用該坦克的還有希臘等國。該坦克參加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車體和炮塔為鑄造的。火控系統包括機電式彈道計算機、體視式光學測距儀等。發動機為風冷汽油機。它有5種改進型:M48A1(增加履帶張緊輪,加大駕駛艙等)、M48A2(改用燃料噴射式汽油機,增高發動機室頂甲板,加大油箱等)、M48A2C(採用合像式光學測跑儀等 )、M48A3(採用M60主戰坦克的柴油機等)、M48A4(改用M60的炮塔和火炮,僅有樣車)、M48A5(採用M60的火炮和柴油機,性能達到了M60的水平,克服了以前火力不足、汽油機容易著火等缺點)。
戰斗全重 48.9t
乘員 4人
車長 6.9m
車寬 3.63m
車高(至炮塔頂頂) 3.28m
主要武器 105mm線膛炮
輔助武器 1挺7.62mm機槍
彈葯基數 105mm:54發
7.62mm:10000發
夜間觀瞄儀器 紅外
發動機功率 560kW
最大速度 48km/h
最大行程 494km
裝甲防護 均質鋼裝甲
M60主戰坦克(美國)
1960年列入美軍裝備,總生產量達1.5萬多輛。除美國使用外,還出售給奧地利等國。它由M48A2發展而成,車體和炮塔均為整體鑄造。火控系統包括機械式彈道計算機、合像式光學測距儀、主動紅外夜視瞄準鏡等。動力裝置為風冷渦輪增壓柴油機,配用液力機械傳動裝置。它有三種改進型:M60A1(炮塔前部尖,採用火炮雙向穩定器、模擬式彈道計算機,安裝深水涉渡裝置等)、M60A2(安裝152mm兩用炮,配用常規炮彈和橡樹棍反坦克導彈)、M60A3(以M60A1為基礎改進的,採用全固態電子模擬式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儀、微光被動夜視瞄準鏡,安裝煙幕彈發射器等)。M60、M60A1分別參加了越南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
M60A3主要戰術技術性能
戰斗全重 52t
乘 員 4人
車長(炮向前) 3.630m
車寬 3.630m
車高 2.650m
主要武器 105mm線膛炮
輔助武器 1挺7.62mm機槍
1挺12.7mm機槍
彈葯基數 105mm:63發
7.62mm:5950發
12.7mm:900發
火控系統 擾動式
發動機功率 560kW
最大速度 48km/h
最大行程 448km
裝甲防護 均質鋼裝甲
『伍』 對越反擊戰中,我軍600多輛坦克,敵方是如何應對的
北越士兵無論對方如何毆打逼供,就是不交代北越軍隊的主力,就埋伏在德浪河谷。每次戰斗的俘敵數量真心有限,直到現在才基本明白,其中原因確實比較復雜。雙方殺紅了眼,捨身滾地雷,炸碉堡的都有。他們和我軍士兵一樣,也掛著光榮雷拒絕被俘。為什麼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每個人胸前都掛一顆光榮彈,就是等子彈全部打完了以後和敵人同歸於盡的!
對我國的屢次警告置之不理,我人民解放軍決定給予其懲罰性的雷霆一擊,讓其得到應有的教訓。抗拒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繳槍不殺政策",寧死不屈。做為軍人寧死戰場,不當浮虜,名大於義,義大於利!無論你在洞口怎樣喊繳槍不殺(龍松空運)寧願死在裡面也不走出投降直至最後被炸粉身碎骨。
所以「繳槍不殺"的政策對越軍來說是無用的,「繳槍不殺"的政策只能用於國內戰爭可能會奏效。決定「打到南寧吃早飯,打到昆明不算完」,叫囂「有木棉樹的地方都是越南領土」!因此,中越戰爭中,越軍寧願頑抗到底或自殺也不投降,這也與戰前,越軍高層的錯誤宣傳有關。同我們對抗的二代人幾乎是出生在戰壕里的。3.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陸』 越南軍隊用了60多年的武器,為何至今仍是部隊的主力
在越南軍隊中,有很多骨灰級的武器,比如AK47沖鋒槍、SKS步槍等等。其實除了這些步槍,還有一種武器的資格更老,那就是赫赫有名的T34坦克。已經用了60多年時間。但是直到現在,越南軍隊仍保留了幾十輛T34坦克。那麼,越南為何要保留這些坦克,主要原因,還是自己軍工生產力低下。
介紹一下T34坦克,這是蘇聯研製的一種坦克,在1941年開始服役。在二戰期間,這種坦克可以說是戰功赫赫,曾經與德國的四號坦克反復較量。至於日本軍隊的坦克,則完全不是這種坦克的對手。我們國家的軍隊也曾裝備了不少T34坦克,而且還參加了閱兵式。當然,現在已經完全退役。我們國家早就能夠實現坦克的自給自足,而且還對外出口坦克,性能十分不錯。坦克的型號也更新換代了幾次。
因此,越南最近又從國外進口了一批T90坦克。這是一種世界先進的坦克,越南王牌部隊開始裝備這種坦克。至於那幾十輛T34坦克,至今仍在越南軍隊中使用。由此可以發現,擁有自主的軍工生產線多麼重要。依靠進口武器,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但根本無法應對大規模的戰爭。越南軍隊曾經與周邊國家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到了戰爭的後期,越南軍隊的後勤明顯跟不上了。 這也是越南的致命弱點。
『柒』 我想知道越南戰役!
1979年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廣州軍區和昆明軍區奉命,對越軍進行自衛還擊作戰。打擊了越南推行地區霸權主義的氣焰,保衛了祖國邊疆的安全,支援了柬埔寨人民的正義斗爭。達到了教訓越軍目的之後,我軍主動撤回原防,守衛我國邊界。以後,我們又進行抗擊越軍的進攻,拔除侵佔我國邊界要點的作戰,鞏固了作戰的勝利,迄88年底,除在局部的小戰斗外,在全線大部分地段贏得一個相對安定的邊界。
越轉變戰略,視中國為敵,侵佔我國領土,挑起邊界事端
中越兩國人民都有過遭受殖民主義統治的苦難經歷。中國從1840年以後屢受帝國主義的侵略,越南從1884年也淪為法國殖民地。1887年柬埔寨和1893年寮國也分別淪為法國殖民地,合稱法屬印度支那。三國人民和我國人民一樣,在反帝反殖斗爭中部付出了重大代價。
1940年9月,日本脅迫法國簽定軍事協定、日軍侵入越南;1943年日本完全踢開法國,獨佔印度支那,三國人民又處在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法軍在1945年9月23日又重佔西貢,並向越南北方進軍。法軍又重新佔領印度支那三國。
在中國革命的長期斗爭中,有胡志明等一批越南同志參加。在1936年11月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南勞動黨領導的抗法戰爭,民族解放戰爭,以及以後的杭美戰爭,都得到我國人民的真心實意的全面援助。在抗法戰爭中的幾個決定性戰役,都得到我軍各方面的幫助。在歷時11年的抗美戰爭中,我國出動防空、工程部隊及技術人員達30萬以上,援助越南人民的作戰,有4000餘人斗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國援越的經費,在200億人民幣以上。所以越南人民把兩國人民的親密關系,叫著「同志加兄弟」。在1,300多公里長的邊境線上,兩國人民友好相處,是一條和平友好的邊界。
胡志明同志逝世後,黎筍一夥背叛了越南勞動人民的意志,開始以我國為敵。南北統一後,隨著軍事力量的擴大,越南當局的霸權主義慾望也迅速膨脹。與蘇聯的亞洲安全體系相呼應,企圖搞印度文那聯邦,而他們自己則爭當「盟主」。
越南當局的強權主義理所當然盼要遭到各國人民的反對。把我國維護和平、堅持正義的主張看作是他們推行霸權主義的主要障礙。加緊推行反華、仇華的政策。從我邊防部隊繳獲的文件中,1972年越南當局就開始把我國當成敵人。鑒於抗美戰爭需要我國支援,他們沒有把這一政策公開化。以後,反華仇華政策逐步公開化和升級。宣稱我國是「最直接、最危險的敵人」。把在越華僑稱為「第5縱隊」,驅趕華僑出境。把過去承認中國領土領海主權的諾言推翻,霸佔我國南沙群島中的一些島嶼,對我中沙群島、西沙群島提出了領土要求。把其北部灣海域領海線劃到我國的海南島。兩國的陸地邊界本來早已標定,雙方都已承認。越南當局不惜破壞這條友好的邊界,一再指派軍隊,侵犯中國領土。
越南當局為推行霸權主義政策,隨著南北統一,其美軍撤出以後,軍事戰略也迅速改變,1978年底,黎筍在軍委會上說,越南的「戰略思想是進攻的思想」。「我們把戰略進攻思想貫徹始終,在建立嚴密防禦的基礎上,要求在全國,包括陸地、空中和海上在和平時期就要掌握主動」。矛頭對准我國。
『捌』 關於越南最新軍事實力
你給我一邊去,還想要越南的網站,自己去抓個越南俘虜來拷問一下不是更好?
國防政策
越南奉行「全民國防」政策:
(一)鞏固和加強以人民武裝力量為骨乾的全民國防和安全事業,將國防與安全相結合,不斷完善軍事法規體系,把黨關於建設全民國防、人民安寧的主張和政策體制化;加強黨對軍隊、公安和國防安全事業的領導,加強國家對國防和安全系統的管理;充分發揮全民和政治系統的綜合力量,逐步增加國防和安全潛力,建立穩固的全民國防基礎。
(二)堅持國防與經濟緊密結合,強調鞏固國防和發展經濟是越南的兩大戰略任務,在目前和平狀態下,要優先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同時要在經濟建設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大對國防建設的投資比重,建設和鞏固必要的國防工業基礎設施,並利用民用經濟設施為國防建設服務;明確國防工業的發展方向,合理調整國防工業的戰略布局,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發展中心;根據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逐步提高軍隊的現代化水平,提高武裝力量戰鬥力的綜合質量。
(三)堅持爭取外援與積極發展本國國防工業相結合,不斷提高部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強調在從國外購進大量先進裝備的同時,積極發展本國的國防工業,自行研製各種武撒備。
(四)堅持國防與外交相結合。強調奉行"多交友、少樹敵"的和平、務實外交路線,主張通過和平協商解決爭端,堅持與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為經濟和國防建設創造安全的外部環境。
(五)堅持建設由常備軍、預備役部隊、民兵自衛隊和公安力量組成的武裝力量。重點建設一支革命化、精銳化、正規化、逐步現代化的人民軍隊和人民公安;同時建設強大的預備役部隊,以便在發生戰事時能及時為常備軍補充兵員。
(六)強化軍隊的對外對內雙重職能。對外,抵禦侵略,捍衛國家獨立、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對內,防暴亂、反顛覆,保衛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政局穩定;挫敗各種旨在損害國家建設發展事業的陰謀破壞活動,有效地制止和嚴懲各類犯罪,確保社會秩序穩定與安全。
軍事戰略
2000年,越南繼續根據其面臨的安全形勢和未來高技術戰爭的特點研究調整軍事戰略問題。但仍實行「積極防禦」軍事戰略,其主要內容是:以美國全球范圍的潛在敵人,以「對越構成威脅的周邊大國」為地區主要作戰對象;以保衛領土(海)主權完整和社會主義制度為基本戰略目標;以積極應付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堅決抵制「和平演變」為軍事戰略方針;以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三種武裝力量相結合,建立「區域防禦」體系為戰略手段。
國防體制
越南憲法規定:國家主席統帥各人民武裝力量,並兼任國防與安寧會議主席。但實際上越共中央軍事黨委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軍委書記,通過國防部對全國武裝力量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寧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安全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寧會議協助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國防部既是越共中央軍事黨委的辦事機構,又是越軍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總參謀部、總政治局、總後勤局、總技術局、國防工業總局和情報總局。六大總部(局)分別負責全軍的軍事指揮、政治思想教育、後勤供應、技術保障、軍工及生產經營、情報搜集與服務。國防部機關設有辦公廳政策局、物資局、財政局、外事局、刑事調查局、科技與環境管理局、經濟局、計劃投資局、車輛局、武器彈葯局、計量局、科學工藝環境通訊中心、監察委員會等,直屬單位有軍事戰略院、軍事歷史研究院等。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
領導人物
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事黨委書記黎可漂上將(2001年4月上任),國防部長範文茶上將(1997年7月29日上任),總參謀長黎文勇中將(1998年9月10日上任),總政治局主任范青銀上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後勤局主任阮文沱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總技術局主任阮花盛少將(1998年1月3日上任),國防工業總局主任陳德越少將,情報總局主任武政中將,海軍司令杜春公少將(2000年2月上任),防空-空軍司令阮德察中將(1999年7月14日上任)。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48.4萬人。
陸軍
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紀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
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
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
偵察車:BRDM-1/-2型100輛。
步兵戰車:BMP-1/-2型300輛。
裝甲輸送車:BTR-40/-50/-60/-152型1100輛,YW-531型80輛,M-113型若干輛。
牽引火炮:76毫米、8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共2300門。
自行火炮:152毫米30門,120毫米、122毫米、175毫米若干門。
火箭炮:107毫米360門,122毫米350門,140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82毫米、120毫米和160毫米若干門。
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87毫米若干門。
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共12000門。
地空導彈:SA-7/-16型若幹部。
海軍
4.2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區。
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
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
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
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
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防空-空軍
3萬人,編成3個航空師,2個攻擊機團,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有雷達陣地100處,地對空導彈發射陣地66處,作戰飛機共189架,武裝直升機26架。
攻擊戰斗機:共65架,即蘇-22型53架、蘇-27型12架。
戰斗機:米格-21比斯124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
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
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
航測機:安-30型2架。
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
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
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
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
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
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
地方部隊
編有省、市、縣軍事指揮部;每個省、市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團,每個縣軍指下轄若干個獨立營。省軍指、中央直轄市軍指由所在軍區指揮,省轄市、縣軍指由省軍指指揮。
預備役部隊
越南《軍事義務條例》規定,男18~45歲、女18~40歲的退伍軍人和依照法律應服兵役而未入伍的公民,都要編入預備役部隊。預備役軍官一般由軍隊轉業軍官、士官和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並受過專門培訓的地方人員擔任。預備役軍人根據其服役經歷和受訓程度分為兩類。凡服滿現役1年以上或打過仗的士官和士兵,以及預備役期間參加集訓累計達1年者,均為第一類預備役,其餘為第二類。兩類預備役軍人又根據年齡分為兩等:A等為35歲以內,B等為36歲~45歲。預備役士官和士兵在服滿預備役年限後或身體不宜繼續服預備役,可由省轄市、鎮、縣軍事指揮長決定解除預備役。到2000年底,越全國預備役人員約400萬人。
民兵自衛隊
一般編成排、連、營(戰時可擴充到團、師),沿海、島嶼編制為海團、海隊、分隊;由步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和偵察兵等諸兵種組成。到2000年底,越民兵自衛隊約170萬人。民兵自衛隊平時不脫產,定期參加軍事訓練,受當地駐軍統一指揮;戰時擔負警戒、偵察、巡邏、運輸、救護、防空、消防和組織疏散等項任務,也可配合軍隊行動,增強軍隊的作戰力量,開展敵後游擊戰。
部署
越陸軍採取區域部署和機動部署相結合方式,全國由北向南劃分為8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軍區;擔負戰略機動作戰任務的野戰部隊部署是北部、南部地區各佔一半;總兵力的50%部署在北部地區,40%部署在西南部地區,10%部署在中部地區。海軍由北向南沿海岸線劃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部署1個沿海區;主要作戰艦艇部署在峴港、金蘭灣和胡志明市等中南沿海地區。防空-空軍將全國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空作戰區,重點保衛主要城市和地域;總兵力的45%部署在北部作戰區,32%部署在南部作戰區,27%部署在中部作戰區。越擁有海軍基地11處(萬華、錦普、鴻基、河修、海防、峴港、芽庄、頭頓、金蘭灣、胡志明市和歸仁);空軍基地15處(內排、安沛、克夫、和樂、建安、壽春、峴港、富吉、藩朗、邊和、新山一、波萊古、綏和、金蘭灣、朱萊)。
兵役制度
越南《義務兵役法》規定,實行義務兵役制度。服役年齡18~27歲。服役年限,士官和士兵2年,士官指揮員、軍隊培訓的專業技術士官和士兵、海軍艦艇士官和士兵均為3年,需要時可延長半年。軍官服役年限,尉官38歲、少校43歲、中校48歲、上校52歲、大校55歲、少將60歲,中將以上軍官不規定服役年限。
軍銜
軍官軍銜分為3等12級: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軍官晉銜年限:少尉升中尉2年,中尉升上尉3年,上尉升大尉3年,大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4年,中校升上校4年,上校升大校4年,將官晉升不規定時限。士官分3級:上士、中士、下士。士兵分2級:上等兵、列兵。士兵晉升年限:列兵升上等兵9個月,上等兵升下土1年,下土升中士1年半,中士升上士1年半。
軍工生產
2000年,越軍自行建造了6艘運輸船、油船、拖船和武裝漁船,並在俄羅斯軍事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對部分作戰飛機和艦艇進行了技術改造,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作戰效能。為加速實現武器裝備國產化的進程,越軍12月下旬決定大力加強國防工業建設,計劃在加年內使自產武器裝備基本滿足陸軍的全部需求和海軍、防空-空軍的部分需求。
軍隊節日
建軍節12月22日(1944年)
海軍節5月7日(1955年)
防空-空軍節7月14日(1999年)
『玖』 越南戰爭中美軍損失多少坦克裝甲車
悍馬吉普車37輛(俄國炸35輛,中國炸2輛)
運兵車43輛(全被俄國地雷和c4炸傷)
物資車58輛(中國奪下44輛,越共奪下14輛)
坦克79輛(均被俄國中型導彈擊傷)
自復式火箭炮12輛(被中俄聯軍用手榴彈和c4奪得)
加榴炮21輛(越南人民奪得)
飛機33架(俄國打下21架,中國打下10架,越共打下2架)
軍艦0艘
航母0兮
車輪炮128門(越南人民奪得)
『拾』 越南戰爭中,北越、南越、美軍都是用什麼飛機、坦克的請給出具體型號和大致數量
美軍在越戰中投入了幾乎核彈外的全部現代化(以當時角度來說)武器,主要包括:
飛機:
戰斗機有F-4「鬼怪」、F-8「十字軍戰士」、F-100"超級佩刀」、F-102「三角標槍」、F-94「天蠍」、F-104「星戰士」。
戰斗轟炸機有F-105「雷公」
轟炸機有B-29、B-52、B-58
直升機主要是UH-1還有AH-1
武裝運輸機AC-130「空中炮艇」
攻擊機有A-4「天鷹」、A-6「入侵者」和A-7「海盜」
坦克是M47/48「巴頓」系列後來又有了M60
越軍戰斗機部隊太少,戰機數量和質量與美軍相差了太多的數量級,越軍戰前只有60多架殲-5(相當於米格-17C),後來又從中國接受了一批殲-5和殲-6(與F-100大致相當),數量不過100餘架。蘇聯也先後援助了米格-17、19大約百餘架。1972年,中國援助了20架殲-7(中國的仿製米格-21的戰機,可以匹敵F-104),在此之前不久,蘇聯也援助了少量米格-21,這是當時越軍最好的戰機了。
坦克越軍用的很雜,數量也很少,有T-34、斯大林-2還有少量T-54和59式,也是中、蘇援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