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應如何應對新挑戰,實現新發展
三個挑戰
從挑戰來看,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約束條件正在不斷增加。
其一,國際金融危機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經濟循環體系,發達國家消費模式的調整,對出口導向特徵明顯的中國製造業形成較大的結構性制約。長期以來,全球經濟循環的主要特徵是:歐美等國的赤字財政和高消費帶動中國等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製成品出口,中國等國的高儲蓄高出口,形成巨額外匯儲備,大量購買歐美國家主權債券,為其高消費進行融資。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這一循環出現了「短路」,突出表現在兩個「難以為繼」上:一方面,歐美等國的高消費、高負債模式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中國長期依賴出口帶動製造業和經濟增長的模式也到了必須改變的地步。後金融危機時代發達國家消費模式的調整,必將對中國出口產生極大的制約,曾延續多年的發達國家強勁消費拉動製造業增長的格局在較長時期內難以恢復,全球貿易格局也隨之發生變化,貿易壁壘將呈現出形式多樣和頻率高發的態勢。
其二,發達國家「回歸」製造業,發展中國家之間競爭加劇,中國製造業發展面臨雙重壓力。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沖擊之下,發達國家開始反思,認識到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才是保持國家競爭力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歐盟、美國均提出了「再工業化」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興產業,力圖重振製造業。與此同時,新興發展中國家也紛紛作出戰略部署,加快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中國製造業將面臨前有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阻截,後有東盟、印度、拉美等國家和地區加速追趕的雙重壓力。
其三,能源資源約束趨緊,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傳統競爭優勢逐步減弱。201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量達22.7億噸油當量,而自2000年以來累計消費量達178億噸油當量。201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了54.8%,鐵礦石、鋁土礦、銅精礦、鉛鋅礦、鉀鹽等對外依存度分別為53.6%、55%、65%、30%、70%。隨著中國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也將持續提升,資源類產品價格上漲具有較強的剛性特徵,將直接帶來製造業生產成本的上升。勞動力總量大、成本低曾是中國製造業的突出比較優勢,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這一優勢也在不斷流失。根據相關預測,2015年中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峰值,之後將緩慢下降。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大面積的「用工荒」和工資薪酬的快速上漲反映了這一變化。從製造業從業人員平均工資來看,當前越南是約每月1000元,印度大概是600元,而中國東部沿海已經達到了2500元至3000元。
㈡ 中國電子製造業要全部搬到越南中國就業怎麼辦
這個不用你擔心的,全部是不可能的,政府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留住這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再說了,越南的人工是便宜,但是這不代表越南就可以代替中國,成為製造業的大國,畢竟工人的工資不可能是全部的影響製造業分布的決定性因素。越南有中國這么好的基建設施嗎?勞動力素質有這么高嗎?國內的政策有向外資企業傾斜的意向嗎?是吧。。。
㈢ 越南製造真的能取代中國製造嗎
中國製造基本是被電商平台比價效應搞垮的,沒有利潤,工商企業如何生存,產業升級,老百姓如何買房消費?經濟不流通,如何產業復興?
本來不想說的,但是,網傳越來越厲害,膚淺的認為,實體店是高房租乾死的,我現在是實體、電商都在做,剛好是實體、電商都是中等規模,現在對這個問題比較有發言權。
我記得是1000元六個小時,那麼一天4000元就霸屏了,起初一個月的錢對於實體店的房租來說都是大數目了,如果細算,那不把開實體店的老闆嚇死才怪,但是,嚇死沒入行的老闆,卻笑死捨得燒錢的電商老闆,捨得投入廣告,捨得買流量,基本上是一個月超實體店一年的銷量。
那麼,銷量上來了,是不是價格就便宜了呢,確實是,但是,羊毛不會出在豬身上,如今投入廣告和流量的錢每天都在六位數,注意是每天,電商做得好的人才會相信,那隻有降低成本應對挑戰,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廠家一道,大家懂了吧。
打個比方:布料,做薄吧,怎麼薄?32支的布搞成16支,然後在料子里層刷一層膠,當然是環保膠,成本下來了吧,手感更好,美其名曰高科技面料。
店鋪的銷量和產品質量關系大大縮小,和攝影師及文字老師的關系最大。
你不要不相信,平台內部每個月都有銷量排行榜的,現在則叫頭部商家、腰部商家,頭部商家燒幾百萬一個月那是再正常不過了,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麼會幾年就進世界500強了吧。
㈣ 你如何看待越南大量代工廠關閉這件事
越南大量關閉代工廠,和越南疫情發展有很大關系,有很多品牌受到影響,越南經濟也遭受了重創。
越南疫情自從惡化以來,很多代工廠已經關閉,不少越南當地的工人因此失業,越南經濟遭受了重創,作為擁有很多國際品牌代工廠的越南,一旦大量關閉工廠,勢必會影響這些品牌的產品供應,造成市場上缺貨現象,有不少品牌表示有可能會因此漲價。
一、越南關閉代工廠和疫情發展有關。越南本來承接了不少製造業,但是隨著疫情發展,越南當地疫情防控不到位,導致越南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很多代工廠不得不關閉。代工廠本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很多工人的防護措施不到位,一旦有人感染,就會造成大面積人群感染,代工廠的關閉是不得已為之,關閉代工廠是為了更好防控疫情。
越南大量代工廠關閉,和當地的疫情發展有直接關系。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㈤ 當中資企業漸漸把產能轉到越南後,會對中國有哪些影響
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我們的第一季度,越南貿易規模越來越大了,很多的中國企業將產能轉移到國外去,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導致所謂的外商投資慢慢地遷移,產能轉移對於我們整體的趨勢會有哪些影響?對於我們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又能夠怎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詳細聊一聊這個話題。
綜上所述。產能和訂單的轉移是非常正常的行為,我們不必過於的焦慮。而選擇適當的將產能向外轉移,也能夠擴大兩國之間的貿易,從而能夠帶動整體產業鏈的完善,保障我們國內產業進步,提高整體行業的水平,如果利用好我們的優勢,更是可以倒逼國內企業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