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人和中國人有什麼不同
1、國籍不同
越南人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各族人民。
中國人:中國人指的是具有國籍屬性稱呼,也有廣泛概念上的稱謂,甚至在各種場合或立場上也都有不同的認定。除了客觀的界定外,通常其本人與周圍社會的認同(價值觀因素)也占著相當重要的一環。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說法一切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和國籍的人。
2、主要語言不同
中國人官方語言、通用語言及主要民族語言均為的主要語言是漢語。
越南人的官方語言、通用語言及主要民族語言均為越南語。
3、民族不同
中國人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其他55個為少數民族。
越南全國有54個民族,總人口9344萬(2015年),其中京族占總人口86%,少數民族中岱依族、傣族、芒族、華族、儂族人口均超過50萬。
4、宗教信仰不同
中國人的主要宗教:道教、儒教、佛教、回教、新教。
越南人的主要宗教為佛教、天主教、和好教與高台教。
5、主要文字不同
中國人主要文字為漢字。
越南人主要文字為「國語字」,採用拉丁字母。
B. 越南的文化習俗
一、飲食
越南菜餚既美味,雅觀,而且營養豐富。在南方,人們可常吃到調味品濃厚的菜餚,而北方的食譜卻帶有中國清雅的風味。越南人主食米飯,此外,牛肉或雞肉粉條也是越南人民的主要食品。由於海岸線長,越南的海產既多又新鮮,而且價格相當便宜。
二,服飾
越服形制類似中國的漢服。越南苗族、瑤族的服飾與中國苗、瑤族大體相似。進入寺廟或參加重要的儀式時不應穿著西裝短褲、短衣。
二、語言
在越南,主要語言是越語,今日,學外語運動較為發展,尤其是在河內、胡志明市、順化、峴港等大城市裡英語、法語很通用,各家旅行社的導游會講英語、法語、俄語、漢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等。
三、過春節
亞洲只有少數幾個國家過春節和中國大致相同,越南便是其中之一。越南人家春節的時候必備的兩樣東西是是金桔和桃枝。金桔寓意吉祥如意,財源廣進;桃枝則是用於辟邪,在這里春節是非常重要的階梯,因此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在越南過春節也有貼春聯、除夕守歲的習慣。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裡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說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
四、越南文化
越南文化是在漢文化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語言、文學、音樂、美術、戲劇、哲學、習俗等方面,隨處都可見到漢文化的特徵。越南也使用十二生肖,但其中一個生肖和中國不同:中國的「兔年」,在越南成了「貓年」。
C. 越南人有哪些特徵
2006年,美國社會研究院總結了越南人的九大特點,旨在幫助赴越南發展的美國商人。這一研究帶有總體歸納性,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越南人。
1、 辛勤勞作,但容易滿足,因此常常產生享受和欲求心理,導致不願幹活。
2、 聰明且有創造性,但帶應付的性質,因此在工作中缺乏長期思維和主動性。
3、 機敏但不願意刨根問底。
4、 思想既講究實際又不乏想像,但是沒有將思想提升成理論加以運用的意識。
5、 勤學好問,能迅速接受新知識,但是學習的動機並非為了自身的發展,因此很少能夠善始善終,導致學到的知識缺乏系統性,不扎實。
6、 熱情好客,但是不持久。
7、 有團結精神,相親相愛,但似乎僅限於困難、艱苦的環境中。一旦條件好轉,這種精神便難覓影蹤。
8、 在考慮到大局時愛好和平,但在解決帶有兩個人之間性質的爭端時,好勝心較強。
9、 喜歡自立,但缺乏創造出集體力量的聯合精神(同一件事,一個人能做好,三個人做就效果差,多人做就成不了事。)
D. 越南有哪些風俗習慣
1、飲食習慣
越南北方的京族有嚴格的飲食禮儀,從平時餐桌上家庭成員的座位,到宴席上菜式的擺設都很講禮儀。烹飪方法非常講究,原料和調料搭配備受重視,要遵循一定的規矩。南方人性情豪放直爽,餐桌上比較隨意。
2、節日
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越南的傳統節日與中國相似。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和送灶王節等。春節是越南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夏歷正月初一日為春節。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就算進入春節了,屆時,各家女主人都要趕制新衣。
3、服飾
越南的國服是奧黛,又稱為越南「長衫」,分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著奧黛更為普遍。奧黛通常使用絲綢等軟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長衫,兩側開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條喇叭筒的長褲。當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節日、外交和會客等正式場合穿著奧黛。
4、婚俗
古代越族人從擇偶到成親要經過六個主要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請期、納幣和迎親。如今這些儀式已被簡化,僅剩下提親、訂親和迎親。
5、禮節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有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高棉族多行合十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人
E. 越南人過春節和我們中國風俗有什麼相同的嗎 .
是有點不同啦!
我們中國的除夕夜是年卅十晚,還有越南的呢,是在年初三!
年卅十那天,他們團年後,也會去逛夜市,到廟里上香!
不過老實說越南沒有夜市的,只能上西貢(SaiGon)去看花.因為那邊早已布置漂亮好了,讓我們去觀賞.12點鍾時有放煙花呢!有的人還通宵達旦...
他們有吃粽子,拜年,到廟里上香.
其實越南的春節的風俗有一些,啊!是大部分才對都跟隨了中國!
因為在1937-1945的八年抗戰時,在南邊有一大部分的廣東人逃難到越南這兒,所以也把一些中國春節的傳統帶到這兒來!
F. 人的手和腳有什麼區別
與四肢著地的動物相比,人類的上肢和下肢各有其獨特的功用。動物的四肢通常會同時發展和工作,人類的四肢則有先後的分別和不同的功用。換句話說,人類的胳膊和腿各司其職。首先我們來看人類上肢的關鍵——手。
手的作用繁多,表達思想就是其一。觀察人類歷史上遺留下的文物發現,大量手工藝品會充分證明這一點。不管是哪個文明,其鼎盛發展時期都會出現眾多經典的作品。這些經典作品是如此的美妙,以至於再先進的現代化機器都很難仿造出來。即使是那些發展程度不高的文明,也會生產出帶有很強烈時代氣息的手工藝品,只不過它們大多顯得很粗糙罷了!
手與腳的成長略有不同。
首先是成長目的不同。所有正常人都是嚴格按照自然規律學習行走和平衡能力的,換句話說,一個身體健全的孩子必然能學會行走,而他的腳也會以此為主要工作。人們知道自己的腳將來所擔負的使命,因而也會學習行走。可是人的手將來主要負擔什麼工作?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能准確回答出來。因為面對一個嬰兒,我們無法馬上斷言他長大成人後會擁有哪種技能,從事哪種工作。人類工作中需要用手來完成的簡直數不勝數。
其次是成長過程不同。腳所擔負的責任是大多數陸地動物生存的基礎,它甚至關繫到大腦的發育。在諸多陸地動物中,只有人類擁有直立行走的能力。與其他動物使用腳尖著地的行走方式不同,人類行走時兩個腳掌必須全部著地。而且要直立行走,學會保持平衡是關鍵。當然,這個學習的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它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努力的付出才可以。人類的行走過程非常值得研究,不管是生理學、生物學還是解剖學都很有探索的意義。在這方面,我們暫時不做深入研究。
與腳的情況不同,人類的雙手是沒有這些固定的生物基礎的,其發展方向也不如腳明確。那麼人類雙手的發展是以什麼為指導方向的?用排除法去掉生理和心理指導,剩餘的就只有大腦指導一項。手和人類的心理密切相關。這里的「心理」不僅指個體的心理,還包括當時社會文明的整體心理發展。就像前面提到的,在人類文明各個時期,手的技能發展都與人的心理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
我們知道,製作精良的手工藝品當中蘊含著大量人類智慧。兩者之間成正比。在中世紀的文明覺醒時期,出現了大量製作精美的思想類書籍和手稿。而在同一時期,與心理、精神相關的所有事物都顯得那麼華麗。
例如,直到現在,我們依然在為修建於那個時期的華美壯麗的大教堂而驚嘆。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種教堂分布在歐洲社會的各個角落。
聖•弗朗西斯——據說他的心靈算是最簡單純潔的——曾經感嘆:「那些雄偉的教堂不僅是一座座建築,而且還是點燃人心靈之火的火種。」
據說有一次,有人僱用他和同伴去修建教堂,盡管資金不足,他們並沒有放棄,而是就地取材,用當地的石頭完成了建築。當人類心中有了某種精神寄託的時候,他們的作品也會折射出這種精神的光輝,而這種光輝需要藉助雙手的力量才能呈現於世間。可以說,人類所有的手工製品都反映了製作者的精神和他所處時代的時代思想特徵。
科學家一直試圖還原遠古時代人類的生活場景和那個時代人的生理面貌,但是由於缺乏歷史遺存和遠古遺跡,這個願望想要從直觀的途徑達成非常困難,於是他們選擇從那個時期人類手工製品入手。迄今為止,我們能夠找到的遠古遺跡都是依靠手工完成的,材制大多是石材。
這些遺跡是如何被建造出來的?那些看上去在精美程度上遠超當時文明發展水平的手工藝品又是如何出現的?
這些答案姑且不論,至少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的智力是能夠影響雙手,並在雙手製作出的手工作品中融入人的精神和情感的。也正是透過它們,我們得以一窺當時人類生活的狀態。手工製品在人類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人類的生存環境之所以能不斷改進,也與手工製品的不斷進步息息相關。反過來,人類手工製品的進步又源自於哪裡?
答案顯而易見:它隨著人類智力的發展而進步。手工製品的作用還不僅限於此。就像前面提到過的,如果人類只是通過語言交流、記錄思想,那麼相信現在我們根本沒有研究古代文明的渠道。幸虧有雙手和手工製品。從這個角度說,手堪稱大自然賜予我們人類最偉大的財富之一。
人類的雙手蘊含著種族的歷史,它是神經器官發揮作用的先鋒,是人腦命令執行的終端,所以我們在研究兒童心理的時候,必須重視對其手部活動的影響。孩子的智力、心理發育與手的發育同步進行。雖然即使沒有手,孩子的大腦也會發育,但無疑比有手的孩子成長緩慢,而且性格上也會有明顯的差異。說到兒童性格的成長,我們需要清楚一點:絕不能僅僅從心理的角度來分析性格成長的影響因素和過程。因為孩子性格的養成很大程度上與他們是否能在各自的環境中自由運動有關。一個孩子如果很少動手,甚至很少運動,那麼他的性格裡面必然會有懶散、執拗、缺乏熱情和意志消沉等因素。與之相比,動手機會越多的孩子,其性格養成越好。
孩子的這種情況讓我聯想到了古埃及。古埃及在藝術、建築和宗教方面都有不計其數的精美手工作品流傳至今。翻譯那個時代的碑文,當時給予一個人的最高贊美就是:他是一個有性格的人。而這種贊美在當時的手工藝人圈子裡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見,人類手的活動、人類的性格成長和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幾乎是相輔相成的。要想養育有好心理、好性格的孩子,手的養成、鍛煉至關重要。
G. 越南人的思想觀念和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有什麼不同
比較比較守舊吧,因為他們那邊兒開放的比較晚,還是我們看得到。
H. 越南人和日本人在體態和面貌上有何區別
越南人和日本人的長相區別可大了,雖然越南,日本,韓國,朝鮮都屬於東亞人種的范疇,但是日本人東北亞的特徵更為明顯,而越南地區主要以京族和其他東南亞民族為主,可以說是東南亞的相貌了。
最後那就是言行舉止和打扮也不一樣,日本作為高度發達的國家,平時無論是禮儀還是生活習慣都是極其注意的,日本人很注重衛生,做事情也是嚴謹認真,而越南相對更為隨性樸素一些,平時生活也比較悠閑,沒有什麼壓力,打扮更是不如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們時尚潮流。
I. 越南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越南人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年齡相近者多以兄弟姐妹相稱。
越南人服飾穿著比較簡單,正式場合男士普遍著西裝,女士穿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
越南人飲食習慣於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飯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天主教也有較大影響。越南人普遍供奉祖先,信城隍、財神,傳統節日多與中國近似或相同,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春節。
越南人忌諱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別人。
(9)越南人的手和我們有什麼不同擴展閱讀
入境越南的注意事項:
根據海關規定,入出境時隨身攜帶貨幣越盾不超過1500萬,美元或等值外幣不超過5000美元,超出部分須申報並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國內團組、中資公司、公民個人來越時,如超出限額須填寫入出境申報單,妥善保管,以便出境時備查。
越海關禁止入境者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劇毒、放射性、有異味物品、各類食品、各種黃色書刊、影碟、未經檢疫的動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出境時只能帶1瓶酒,2條香煙,入、出境時,請勿為陌生人攜帶物品。
J. 越南有哪些風俗禁忌
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此外,在越南不同民族之間的風俗也有區別;例如:京族人不喜歡別人用手拍背或用手指著人呼喊。外人到他們家時,不能從坐卧的人身上跨過去,不能睡在婦女的房門口和經常來往的過道上,不準進入主人的內房。
在少數民族家中,絕對不能到姑娘住的房間里。有些少數民族住竹木高腳屋,習慣在樓上席樓坐卧。進屋要脫鞋,否則認為是看不起主人。
在北方京族家裡,由最老一輩的男人作主,南方的京族由最老一輩的女人當家。在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敬老的習慣,如傣族、佬族家中有一條凳子專供老人坐,青年人和外人不準坐
在越南不能隨意摸別人的頭部,包括小孩。
當村寨路口懸掛有綠色樹枝時,是禁入的標志,外人不得進入
南部越南人認為左手不潔,因此不要用左手行禮、進食、送物和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