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時期的越國和現在的越南有關系嗎,有什麼歷史記載嗎
沒有。南越國,由秦朝將領趙佗建立,都城是廣州,今越南北方包括在內。在越南的歷史上,南越國算一個朝代,但不是正式的。越南人算自己的歷史,在秦朝之前是傳說的雄王時代,第一個正式朝代是前李朝(中國南北朝時期),為時只有一年,是由越南本地人建立的。而南越國,在越南歷史上,仍然算作是外來政權。
2. 越南在歷史上是中國的嗎
越南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是屬於中國的,直到秦末漢初,越南才脫離中國 自立 雖然自立但是在此後的時間里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直到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後才正式劃清與中國的關系。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英語: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3. 越南是屬於哪國的
越南本身就是一個國家,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擴展內容: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陸地面積329556平方公里。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黃連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為越南最高峰;西部為長山山脈,長1000多公里,縱貫南北,西坡較緩,在嘉萊-昆嵩、多樂等省形成西原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
越南氣候屬熱帶氣候,整年雨量大、濕度高,北部受中國陸地氣候的影響因此或多或少帶有大陸性氣候。東海對陸地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巨大影響。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對越南領土有不同影響,因此越南不同地區有不同氣候特點。
4. 春秋戰國時期,越南處於什麼朝代
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越南仍然處於傳說時代,並沒有確切的歷史記錄。
根據傳說,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鴻龐氏。鴻龐氏首位君主祿續,是神農氏的後代,獲封為「涇陽王」,治理南方,號「赤鬼國」。涇陽王娶洞庭君龍王之女,生下貉龍君(名崇纜)。越南人稱貉龍君為「百越之祖」,而其長子則稱為「雄王」(又作駱王、雒王),繼承王位,建立「文郎國」,歷18代,共2000多年。
公元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滅文郎國,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南,處於傳說中的文郎國和甌雒國的時期。
5. 春秋時的越國是現在的越南嗎
不是呀
商朝時越國的封地也本在古雷澤地區,也就是如今地山東荷澤地區。再後來卻逐次南下,在周朝諸侯的排擠下一路南遷,西周初遷至如今地蘇州吳中一帶
6. 越南和春秋時期的越國有什麼關系么
越國的核心統治區域主要在今天的浙江紹興、金華周邊地區,也就是說是我國江南地區,越南是在東南亞,兩者沒有任何關系。
7. 春秋越國和越南有關系嗎,為什麼越南人一直說中國人入侵他們
沒有任何關系!越國,是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由華夏族在中國東南方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余,大禹的直系後裔。越國最初的封地是在浙江紹興一帶,只是一些部落聯盟。到商周時期,開始形成類似於中原的國家政權。後來到越王勾踐時,越國滅吳國,北上伐齊,疆域占據整個中國東南,成為春秋時期的一霸。(巔峰時期的越國疆域)越王勾踐死後,越國發生內亂,到越王朱勾時曾一度中興。朱勾之後,越國國力日趨走下坡路,最終被楚國擊敗,楚國廢越國王爵稱呼,降越王為越君,越國疆域萎縮到浙江一代。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越君降秦,秦在越故地設會稽郡,越國滅亡,從此越國不復存在。越國是華夏族建立的最靠南的政權,當時的中原諸國將越國以南的少數民族稱之為「百越」。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命屠睢率50萬大軍南下征服百越,但是戰爭進行的非常艱難,屠睢在廣西戰死,副將趙佗繼任。到公元前214年才正式平定整個百越,將兩廣地區納入中國版圖。秦始皇在嶺南設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由趙佗鎮守。但在始皇帝駕崩不久之後,中原爆發了轟轟烈烈地農民起義,秦政府急調趙佗回兵救援。但趙佗拒絕了中央的調令,下令封鎖所有北上的礙口,割據嶺南稱王。因其所在的兩廣地區位於當時的越國以南,所以建號「南越國」。(南越國疆域)
南越國立國92年,版圖最大時曾擴展至今天越南北部地區。之後南越國被漢武帝所滅,漢朝在今天越南北部設立交趾郡。以後,中原王朝一直控制著越南北部,直到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動盪,越南乘機獨立。(唐朝時,越南北部還處於中國的統治之下)
968年,丁部領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丁朝,定國號為「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1010年,李公蘊建立李朝。1054年,受中原文化影響,李公蘊以南越國為自己本國歷史,改國號為「大越」。到明代時改稱安南。公元1803年,安南王阮福映上書清廷,要求改國號為「南越」。嘉慶皇帝認為「南越」是中國歷史政權,擔心安南對兩廣有領土要求,所以不準阮福映使用此國號。最後嘉慶皇帝將「南越」兩字調換,賜國號「越南」,並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國名的由來。由此可見,在歷史上古代中國的越國和今天的越南沒有任何關系,雙方除了名稱相似外並沒有任何的文化歷史傳承。就像現在的韓國,它跟中國戰國時期的韓國也是一點關系都沒有。
8. 南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排幾名
1、南越國,又稱為南粵國,在越南又稱為趙朝,是約公元前203年至前111年存在於嶺南地區的一個國家,國都位於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全盛時疆域包括今天中國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區,海南、香港、澳門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區。
2、秦始皇在公元前214年(始皇33年)攻略嶺南後,設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
其中桂林郡郡治是在今天廣西的貴港附近,轄區大慨為今日廣西北從興安一線,南到右江、扶綏一帶,西至百色河池周圍,東達玉林(鬱林)。南海郡郡治在廣州(時稱番禺),所轄的范圍是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廣東除去湛江地區以外的地區及廣西東南部分地區。象郡轄區包括越南中北部地區、廣西欽州、防城地區、廣東湛江地區,郡治不詳。
趙佗是當時南海郡轄下的龍川縣令。趙佗本是河北真定縣人,是秦始皇派遣的50萬攻打嶺南大軍中的一名普通的將領,秦軍攻略嶺南後,因功授龍川縣令。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秦王朝陷入了分崩離析的局面。此時的南海郡尉為任囂,看到秦朝無力南顧,便起了割據的野心,對秦朝的徵召,採取拖延觀望的態度;對於其它起義軍,則是採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之勢。
但此時的任囂已經病入膏肓,而兒子們不成器,覺得舊部龍川縣令趙佗可託大任,便派人把他招來,之後下發文書,指定趙佗為自己死後的繼承人,並馬上讓他代理郡尉,行使尉權。
任囂去世,趙佗正式就任郡尉後,按照任囂生前的策略,立即命人封鎖了南嶺上所有的交通通道,斷絕與中原地區的一切聯系,斬殺忠於秦朝的軍政官員,舉兵向西,在公元前204吞並了桂林郡和象郡,於當年正式公開稱王,並自封為「南越武王」,這樣,一個南到越南中部,北達廣西廣東北部,東臨大海,西至滇黔桂交界處的南越國就誕生了。國都設於今之廣州(當時稱番禺)。
南越國滅於公元前111年,為漢衛尉路博德和都尉楊仆所滅,時為漢武帝元鼎6年,整個王朝歷趙佗、趙昩、趙嬰齊、趙興和趙建德五世,凡93年。
3、因此,南越國(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是秦末漢初的地方政權,不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進行排名。
9. 戰國時期的百越就是現在的越南嗎
不完全是,只能說大部分的越南人是當初百越和中國人的混血,這一點可以從越南兩字就可以看出來,「越南」就是指代百越之南的意思
所以說隨著時間的慢慢發展,過去的百越已經不能完全說是越南人,但是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