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語母音有多少個

越南語母音有多少個

發布時間:2022-06-21 06:39:44

⑴ 越南常用旅遊語言

⑵ 越南29個字母發音怎麼讀要翻譯成中文讀音的。

越南29個字母發音怎麼讀,要翻譯成中文讀音的:

A a

Ă ă

 â

B b

C c

D d

Đđ

E e

Ê ê

G g

H h

I i

K k

L l

M m

N n

O o

Ô ô

Ơ ơ

P p

Qq

R r

S s

T t

U u

Ƣ ƣ

V v

X x

Y y

⑶ 想問一下越南語,11個單母音有6個聲調,雙母音和三母音也有聲調嗎求知道的人說一下。

越南語只有六個聲調而已

⑷ 越南語有多少個聲調6個還是8個

越南語有6個聲調:

1、a=[ā]

2、à=[à]

3、á/ấc=[ǎ]

4、ả/ậc=[â]

5、ã=[ǎˀ]

6、ạ=[âˀ]

現代越南語的發音以河內腔(北方方言)為標准。但是不少的海外越僑說的是西貢(南方方言)腔的越南語。海外的越南語媒體多數都用西貢腔廣播。河內腔跟西貢腔主要差別是在聲調和捲舌音上。

在河內腔中,後面3組的字母並沒有發音上的差別:tr=c=/c/、d=r=gi=/z/、s=x=/s/。但是在西貢腔中,r, s, tr需要捲舌,ch, gi, x沒有捲舌。而且西貢腔將d念做半母音/j/。

在聲調上,西貢腔將跌聲(陽上)歸並到問聲(陰上)。所以,西貢腔的越南語只有5個聲調。

(4)越南語母音有多少個擴展閱讀

越南語語音包括單母音11個,輔音25個, 構成162韻;輔音韻尾有-m、-n、-嬜、-p、-t、-k等音。各音節之間界限分明。聲調起區別詞義的作用。標准語有平聲又叫橫聲 、玄聲、銳聲、問聲、跌聲、重聲 6個聲調,但在北中部和南部及南中部兩種方言中各有5個聲調。

漢語粵方言地佬話十個聲調即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上陰入、下陰入、上陽入、下陽入,和越南語的對應比較有規律:

平聲-陰平,玄聲-陽平,問聲-陽上,跌聲-陰上,銳舒聲(開音節銳聲)-陰去,重舒聲(開音節重聲)-陽去,銳入聲(閉音節銳聲)-上陰入、下陰入,重入聲(閉音節重聲)-上陽入、下陽入。六聲又可分為平、仄兩類,平、玄兩聲為平,其餘四聲為仄,用於詩律。

⑸ 天生能聽懂越南語

越南語(越:Tiếng Việt/㗂越)又稱越語(越:Việt Ngữ/越語)、京語(越:Tiếng Kinh/㗂京)、國語(越:Quốc Ngữ/國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在已經很少使用的前法國殖民地名稱安南語(越:Tiếng An Nam/㗂安南)。

越南語是越南的國語,有85至90%的越南人將之作為母語,另外居住在海外三百萬越僑、住在中國廣西的京族亦使用越南語。歷史上,越南語曾使用漢字與喃字表記,現代則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添加若干個新字母及聲調符號的國語字(越:Chữ Quốc Ngữ/𡦂國語)書寫。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越南歷史上的語言表記法
2.1 概要
2.2 三種文書系統
3 譜系分類
4 方言
5 音韻
6 詞彙
7 文法
8 越南語國語字
9 漢字對音
10 字母表
11 腳注
12 參見
13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東南亞大部分國家的語言受印度文化影響較大,而越南語卻與朝鮮語、日語一樣自古受到漢字文化的深遠影響。在中國自公元一世紀至十世紀的統治下,越南語引入龐大的漢字詞彙,其發音(漢越音)類似古漢語中古音,但其語法承襲了大量高棉語的特色,雖然與中文一樣並無時態及動詞變化,亦同為聲調語言,但其詞序恰恰與中文相反置,情況近似泰語。

圖片的越南文寫的是「我說越南語」;第一行是用國語字寫的越南文,第二行是用漢喃混寫的越南文。三個有下劃線的字為喃字。早期的時候,越南人並沒有為自己的語言發明適合的書寫系統。大約從東漢開始,漢字(越南人稱之為「儒字」)開始有系統和大規模的傳入越南。到了越南陳朝以後,漢字已經成為越南政府以及民間的主要文字,此時大量的漢字著作開始出現,最著名的就是15世紀編撰的《大越史記全書》。值得注意是,這些以漢字寫成的文章基本上並不按照越南語的文法規則書寫,也不採用越南語的辭匯,而是純粹的用古漢語的文法寫成。故此,這些漢字著作是漢文著作,而與當時的越南語口語有很大差異。

由於越南口語與漢語不同,文言文無法准確紀錄越南本民族語言(與古代朝鮮、越南一樣,書面使用文言文,但民間的口語是本民族語言),在漢字在越南的逐漸傳播開後,一些人開始嘗試以漢字作為基礎,以創造新的文字來紀錄越南本民族語言,這些字就是喃字(越:Chữ Nôm/𡦂喃)。大約在8世紀的時候喃字開始出現,13世紀的時候,越南文人開始用喃字進行文學創作。此間最著名的文學作品莫過於阮攸(Nguyễn Du)19世紀寫成的《金雲翹傳》(Truyện Kiều)。越南上層社會由於有很濃厚的「尊漢」思想,一直很排斥這種文字,國家教育機關也沒有將它作為正式文字看待,也沒有對它進行整理規范的工作。盡管此間的胡朝(1400年-1407年)或者是西山阮朝富春朝廷(1788年-1802年)政權之統治者曾經重視喃字,並且將其提升到國家文書用字的地位。

現在的越南語使用拉丁字母書寫,叫做國語字(Chữ Quốc Ngữ)。它是由17世紀到越南的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法語:Alexandre de Rhodes,越南文: A-Lịch-Sơn Đắc-Lộ),1591年-1660年)根據先前傳教士的拼寫原則的基礎上整合而成。在19世紀法國佔領越南時期,這種書寫體系流行起來,並於20世紀全面開始使用。

[編輯] 越南歷史上的語言表記法

[編輯] 概要
越南古典文書多用古漢語文言文寫成、字典里的單詞有70%以上為漢越詞(越:từ Hán Việt/詞漢越),近代以前多使用漢字以及本民族發明的文字喃字,正式文書一般由完全使用漢字的文言文作成、普通文書一般使用漢字和喃字混合使用的越南文作成。1919年越南科舉廢止、1945年阮朝滅亡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促使漢字和喃字的使用逐漸減少。

取而代之的是17世紀基督教會傳教士發明的、法國殖民地化政策極力普及的使用羅馬字表記的「國語字」(越:Chữ Quốc Ngữ/𡦂國語)。殖民地時期國語字被法國殖民者稱之為的「法國人的禮物」的「文明化」的象徴,獨立運動推進以後、民族主義者認為漢字和喃字具有不便性和非効率性,國語字成為了獨立後的越南語的正式表記法,一般越南國民都毫無異議地把國語字作為正式標記法。

[編輯] 三種文書系統
歷史上,越南共出現過三種文書系統,包括:

漢文(文言文)
漢喃文
國語字文
漢文(越:Hán Văn/漢文)是越南封建時代官方的主要採用的文書系統,貴族、知識分子也多使用漢文寫作。漢文(文言文)也是古代東亞諸國的共通文書系統,在中國、韓國、日本也同樣被使用。然而,它完全由漢字組成,與越南本民族的越南語差異較大,在書面上與越南人的口語上難以達到統一。

隨著希望書面表達本民族語言的意識的提升,喃字最晚在13世紀被發明。喃字的出現,完成了越南語書面文同口語的統一,表記越南語的漢喃文也因此出現。漢喃文的出現,加快了越南國語文學的發展,很多優秀的文章也多也漢喃文,如,15世紀的阮廌,他的很多漢喃詩歌至今仍被人們欣賞。越南文學在18世紀迎來了一個高峰,涌現了阮攸的漢喃文著作《金雲翹傳》以及胡春香的漢喃詩等。由於是用漢喃文寫作的,便於越南人理解記憶,這些文學作品在越南民間以口頭的形式廣泛流傳(DeFrancis 1977:44-46)。

另一方面,表記越南本民族語言的漢喃文出現以後,官方的正式文書仍然多沿用漢文。其中的一個例外是胡朝(1400年—1407年)時,漢文被暫時廢止,官方啟用漢喃文。然而,由於後來的越南第三次北屬時代的到來,漢喃文的官方地位被終止。黎朝時,漢喃文成為了社會異見的首選傳播媒介,黎朝政府因此在1663年、1718年和1760年頒文禁止漢喃文的使用。漢喃文最後一次被越南官方採用是在西山朝(1788年—1802年)。但在後來的阮朝,漢喃文的官方地位再次被終止。阮朝(1802年—1945年)的初代帝王嘉隆帝阮福映在成為皇帝以前曾支持過喃字和漢喃文的使用,但他掌權後即開始採用漢文(Hannas 1997:83-84)。

19世紀下半葉以來,法國殖民者開始禁止阮朝官方文書漢文(文言文)的使用,並廢除了1915年以及1918年至1919年的科舉考試。漢字、漢文地位的降低,也導致了與漢字關系緊密的喃字的地位下降(DeFrancis 1977:179)。在20世紀上半葉,喃字和漢喃文逐漸沒落,而法國殖民者推行的拼音化文字國語字和國語字文開始標准化並在越南通行。

[編輯] 譜系分類
越南語的語系歸屬尚未確定。現在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是屬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族,如施密特根據越南語與孟語跟高棉語有大量同源的基本詞彙,且語法結構基本相同來判定,部份中國學者從越南語的底層入手,發現越南語和佤族語言同源來判定等。另一些語言學者則認為越南語是一種孤立語言。

20世紀語言學界的另一種觀點是認為越南語屬於漢藏語系或壯侗語系,如馬伯樂根據越南語音節有固定聲調,單音節詞佔大多數,以及詞序和虛詞是表達語法意義的主要手段來判定。這種觀點現在已不再流行,不過中國大陸圖書館學常用的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仍把越南語相關書籍編入漢藏語系相關書籍之下[1]。

由於越南語的語系歸屬問題備受爭議,姑且暫時認為它算是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系、南亞語系此三種語系所融合而成的混合語。最近具有民族主義傾向的越南語言學家認為還是應該列入壯侗語系,因為列入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族,如同跟歷史上曾經是世仇的柬埔寨人所說的高棉語(也稱柬埔寨語)竟是相同來源,實在難以接受。

[編輯] 方言
越南語方言種類比較簡單,大致分做3類。三者間的差異主要在音韻和詞彙上,文法上的差異非常小。

方言名稱 地區 舊名
北部方言 河內、海防等地 東京方言
北中方言 乂安(榮、清章)、清化、廣平、河靜 上安南方言
中部方言 順化、廣南 上安南方言
南部方言 胡志明市、湄公河三角洲 交趾支那方言

現代越南語的發音以河內腔(北方方言)為標准。但是不少的海外越僑說的是西貢(南方方言)腔的越南語。海外的越南語媒體多數都用西貢腔廣播。河內腔跟西貢腔主要差別是在聲調和捲舌音上。

在河內腔中,後面3組的字母並沒有發音上的差別:TR=CH=/c/、D=R=GI=/z/、S=X=/s/。但是在西貢腔中,R, S, TR 需要捲舌,CH, GI, X 沒有捲舌。而且西貢腔將 D 念做半母音/j/。

捲舌音 平舌音 半母音 現代標准音
TR CH TR=CH=[c]
R GI D R=GI=D=[z]
S X S=X=[s]

在聲調上,西貢腔將跌聲(陽上)歸並到問聲(陰上)。所以,西貢腔的越南語只有5個聲調。

[編輯] 音韻
主條目:越南語音系
越南語和漢語類似,構詞絕大多數以單音節(或稱字)為單位。和多數漢語言以及壯泰語言一樣,越南語的音節可由聲母、介音、韻母、韻尾、聲調五部份構成。

[編輯] 詞彙
越南語是一種單音節語言,幾乎每個音都至少有一個涵義,故而跟漢語一樣,可以很自由的組合新詞彙表達新概念。例如「đã」有「已經」的意思,而「rồi」是「完成」的意思,兩者組成新詞「đã rồi」的意思就是「已經完成」;再如「định」是漢字「定」,它跟「đã 」組成新詞「đã định」,意思就是「已經確定,已經定下來,既定,原來就定下來了」的意思。

越南語的詞彙相當豐富,與韓語和日本語一樣都是漢字詞(漢越詞)非常豐富的語言,所以根據詞彙的來源,越南語的詞彙可以被分做下面四種:

固有詞(亦稱「純越詞」)
固有詞是越南語本身就有的詞彙,這些詞彙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動、名詞,比如動詞「đi(去)」、 名詞「cơm(飯)」等;以及一些具象的名詞,比如「cây(樹)」、「nước(水)」等。

在原漢字文化圈的語言中,日語跟韓語至今依然並用著兩套數詞(固有數詞跟漢語數詞),並且大量的數字概念的表達方式都已漢化。而越南語沒有完全採用漢語數詞,一到千的數詞依然有自己固有的表達方式,僅有少量的數字概念的表達方式漢化,「triệu(百萬)」就是漢字數詞「兆」。

漢越詞
越南語的漢越詞非常多,其比重不低於60%。在這些漢字詞中,比較少的單音節漢字詞被直接當作詞彙來用,例如:học(學)、tại(在);多數的單音節漢字詞都被當作構詞的部件來使用,像上面提到的「đã định」即是。
有相當大量的漢越詞是被原文照搬到了越南語,其意義與漢語一致,比如: lịch sử(歷史)、định nghĩa(定義)、phong phú(豐富)、điều hoà(調和)、thời sự(時事)。

漢越詞中也存在大量與現代漢語詞彙相異的漢越詞詞彙,如:

phương tiện(方便):在越南語中的意思是「手法」、「手段」。
văn phòng(文房):在越南語中的意思是「辦公室」、「寫字樓」。
phương phi(芳菲):在越南語中的意思是「豐滿」。
phong lưu(風流):在越南語中的意思是「富足」、「富裕」。
越南語中亦存在大量越南自製漢越詞,其特點類似日語中的「和制漢語」這些詞彙由古漢語語素構成,可以直接用漢字寫出,但漢語中並無這些詞彙,如: bệnh cảm(病感):感冒。 khẩu trang(口裝):口罩

漢語 越文漢字 越文國語字 拉丁
學生 學生 học sinh hok sinh
在 在 tại dai
歷史 歷史 lịch sử lik su
定義 定義 định nghĩa din ghia
豐富 豐富 phong phú fong fu
調和 調和 điều hoà dieu hoa
時事 (時)事 (thời)[1] sự dhoi su
手法 方便 phương tiện fuong dien
辦公室 文房 văn phòng van fong
豐滿 芳菲 phương phi fuong fi
富裕 風流 phong lưu fong lyu
感冒 病感 bệnh cảm benh gam
口罩 口裝 khẩu trang khau drang

從讀音、傳入時間和越化程度等方面看,漢越詞可分為古漢越詞、標准漢越詞和越化漢越詞等三類。
大多數漢越詞發音為標准漢越音,這些漢越詞被稱為標准漢越詞或純漢越詞。例如:mùi是「味」的古漢越詞、buông是「放」的古漢越詞、múa是「舞」的古漢越詞、muộn是「晚」的古漢越詞、cởi是「解」的古漢越詞、khoe是「誇」的古漢越詞。

另有部分漢越詞由於傳入越南的時間較早,其讀音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國唐代以前的音韻,被稱為「古漢越詞」;

還有少部分漢越詞,由於自古受越南語口語的影響產生音變,使得它們原有的讀音也隨之改變而更符合越南語語音特點,這部分詞彙被稱為「越化漢越詞」。如:gần是「近」的越化漢越詞、giường是「床」的越化漢越詞、vá是「補」的越化漢越詞。關於越化漢越詞的數量至今還沒有正確的統計數字,其數量也遠不如漢越詞的數量多。

外來詞
越南語的外來詞主要來自近代、現代的法語、英語詞彙,也有少量來自其他語種的。 由於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法語的辭匯也自然流入了越南語中,比如 ga(火車站)就是來自法語的 gare。

混合詞(亦稱「合成詞」)
混合詞是以上三種詞的混合型。如:

vôi hoá:(鈣化)|vôi 為固有(純越)語素「鈣」,hoá 為漢越語素「化」;
ngày sinh:(生日)|ngày 為固有(純越)語素「日、天」,sinh 為漢越語素「生」;
trưởng ga:(火車站長)|trưởng 為漢越語素「長」,ga 為法語外來語素「火車站」;
nhà băng:(銀行)|nhà 為固有(純越)語素「屋子」,băng 為法語外來語素「銀行」(banque);
ôm kế:(歐姆表、歐姆計)|ôm 為外來語素「歐姆」,kế 為漢越語素「計」。

[編輯] 文法
越南語是孤立語,動詞沒有型態變化,名詞既沒有文法上的性別跟數的形式,也沒有文法上格的變化,形容詞也不需要跟被修飾的名詞保持文法上的性、數、格上的一致。文句內的詞通過詞序來表達文法作用,所以詞序對越南語非常的重要,更改了詞的排序也就更改了句子的意思。這跟漢語一樣。越南語的文句機構是:主語-謂語-賓語(SVO)。

跟多數東南亞語言(泰語、寮語、馬來語等)一樣,越南語也是形容詞後置的語言。所以「越南語」就不是「 Việt(越)Nam(南)Tiếng(語)」,而是「 Tiếng Việt Nam」;「京族的正式語言」就應該寫成 「ngôn(言)ngữ(語)chính(正)thức(式)của(的)dân(民)tộc(族)Kinh(京)」。

不同的虛詞表達不同的意思。đã(已經)、đang(當, 正當, 正在)、sẽ(將要)是三個不同的虛詞,它們各有自己的涵義,添加在動詞的前面就表達出動詞進行的三種不同狀況:viết(寫)、đã viết(已經寫)、đang viết(正在寫)、sẽ viết(將要寫)。

[編輯] 越南語國語字
主條目:越南語字母
1527年,葡萄牙的天主教傳教士來到越南,他們創制了用於轉寫紀錄越南語的羅馬字,這種文字最初只是用在教學及傳教上。後來,來自法國跟義大利的傳教士也開始用羅馬字紀錄越南語,但是不同國家的傳教士有不同的拼音規則,而修改整合的工作也同時進行著。

17世紀,法籍傳教士亞歷山大·羅德用他自己創制的越南羅馬字出版了《越葡拉字典》(Từ điển Việt-Bồ-La,字典越葡拉),這標志著越南語羅馬字記音系統修改整合的階段性成功以及越南國語字的誕生。

目前越南語字母使用除 F(f)、J(j)、W(w)、Z(z)之外的22個拉丁字母以及 Ă(ă)、Â(â)、Đ(đ)、Ê(ê)、Ô(ô)、Ơ(ơ)、Ư(ư)7個變化字母。母音字母通過上加或下添符號來表達聲調種類,國語字用了5個符號表達6個聲調(有一個聲調沒用符號):(以a為例)à、ả、ã、á、ạ。在書寫的時候,按照音節隔寫,外來語雙音節的詞彙或音譯詞用短橫連接每個音節,比如:Ra-đi-ô(radio)。

越葡拉字典內頁現代國語字的復合字母中,仍可見得傳教士母語文字的殘跡:

NH 來自葡萄牙語
GI、GH 來自義大利語
TR 來自法語
PH 來自法語或拉丁語
近年,由於越南修改放寬了聲調符號的標注規則(主要涉及介音上標注聲調符號的規則),而海外越僑並沒有接受修改後的新規則,所以今天越南越南語跟海外越南語在聲調符號的標註上產生了差異,但是這些差異絲毫不影響到閱讀理解,而且人們一般也不容易察覺。比如:「文化」今天在越南的拼寫是 văn hoá,而越僑的標注方式(也是修訂規則以前的標注方式)是 văn hóa。

[編輯] 漢字對音
由於越南語引入了大量的漢語詞彙,所以漢字的古漢語發音在越南語中保留得很好,多數聲母都得到了保留,特別是區分了舌根鼻音聲母 ng(疑母)、喻母跟零聲母的漢字。比如「魚」念 ngư,「俞」念 ,「於」念 ư。當然部分聲母出現了變異,比如「西」念 tây,「民」念 dân。

越南語的漢字音韻尾出現了4個變異,但是卻沒有影響到它對漢字韻尾保留的完整性。古漢語韻尾收 n、m、p、t 的漢字在越南語中依然收 n、m、p、t。例如:判 phán、帆 phàm、法 pháp、發 phát。

古漢語尾韻收ng的漢字在越南語中分化成 ng、nh 兩個韻尾,具體的分化規則是韻母是洪音(a、o、ơ、u、ư)的時候,韻尾是 ng(例如:空 không、光 quang、濃 nùng);韻母是細音(念/ɛ/時的a、i、e)的時候,韻尾是 nh(京 kinh、生 sinh、成 thành)。

在原漢字文化圈國家中,越南、日本跟韓國在引入漢語詞彙的時候都不同程度的保留了漢字的古漢語發音,但是唯獨越南語引入漢音的時候,連聲調都一並保留(這固然是因為越南語有聲調,但日語、韓語沒聲調的關系)。雖然越南語將古漢語的兩個入聲調歸入了兩個去聲調(銳聲跟重聲)中,但是還是完整重現「平上去入分陰陽」的8個聲調,因為入聲字帶有 p、t、ch、c 韻尾,非常容易同去聲字分別開來。

[編輯] 字母表

⑹ 為什麼越南人拼音學得那麼好幾乎我們說的每句話他們都可以用拼音寫出來!

越南語和漢語一樣都是一個字一個發音,但越南語輔音+母音+六個聲調,與及他們的組合加起來擁有大概一萬八個音節,如果你學越南語你就會發現,像漢語普通話那樣同音字的現象(比如gou第三聲,可以「狗」和「枸」和「苟」等很多個字),在越南語裡面,幾乎每個發音就一個字,普通話母音輔音和四個聲調與及組合加起來也就大概三千個,越南語的發音裡面,包含有大量的普通話擁有的發音,普通話四個聲調裡面,越南語的六個聲調有三個和普通話的第一二三聲發音沒多大差別,由於普通話第四聲在越南語聲調里沒有,很多越南人學普通話碰到第四聲的字就聽他們說起來怪怪的,所以說越南人也不能完全用拼音記錄普通話!
普通話還好!雖然越南語音節量大(幾乎在各國定為國語的語言中最多),比中國國語普通話音節多,但比起中國的漢語各方言,還有少數民族語言,他們音節也不算多,而且音節相同機率也不會完全相同,他們只能草草用法國人傳給他們的拼音文字記錄,念出來多少會有些怪怪的!比如粵語的「五」,他們本來就沒這發音,只能用拼音寫ngu(發音有點像山西話記得「我」),哈哈!用他們國家的拼音文字記錄他國語言發音,是某些越南比較懶的外語學習者的方法,就像有些中國人學英文,hello直接寫「哈嘍」,按這樣說,漢字也無敵到可以記錄任何語言了!

⑺ 越南語有多少個音標

越語也有它的難學之處。就是發音比較難學。它有6個聲調,200左右的音節,因此學好口語不容易。所以,越語的基礎--發音最好是到學校或培訓班去學。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要除了找個有聲資料來學習外,最好找一個會越語的人來學發音。

⑻ 還是關於越南語語音的疑問

1、ng:如果你是北方人,這個音確實不好發,但如果你看過<<武林外傳>>,里邊佟掌櫃的名言「額滴神啊」中的「額」即以此音為聲母。發音方法:(1)輕輕張口,(2)用鼻子發出「嗯」的音就行了。這樣你再拼上母音就OK了。
2、s/x:河內音是不區分這兩個輔音的發音的,即二者發音一致,只是在拼寫上有區別而已。與此相同的還有輔音tr/ch。
3、đ:輔音đ它並不是重音不重的問題,而是輔音đ是一個濁音。濁音發音時要同時振動聲帶。其發音方法可以這樣認為,即đ是漢語拼音nd的合體。發漢語拼音d前,先振動聲帶,透過鼻腔發n的半音(即發音時舌尖不離開上齒背),再迅速發漢語拼音的d。
4、tay:母音ay中,a是ă,而ă是一個短音。如果說ai中a發全音,i也發全音,而在ay中,a就只發1/3音。即在ay中,a的長度只有ai中的1/3長。你只要縮短a的音長就好了。與此相同的還有ơi/ây等。
5、尾音:尾音c/ch/p/t不是不發音,只是其沒有除阻階段。用白話來說,當你發一個有尾音的單詞時,如thịt:當你念完thị時,迅速將舌尖頂住上齒背,做作輔音t的發音動作,阻住氣流就算發音完成了,不用像英語那樣把t發音出來就錯了。這就叫沒有「除阻階段」。同理可證ch/p/t。再如cấp,當你發完cấ後,迅速將雙唇合上,阻住氣流就OK了。
6、o/ô:你要是把o發音成ao就錯了,這個母音應該如英語中hot、dog中的o,即發音部位與ô同,只是發音開口度比ô要大得多。而ô的發音與漢語拼音o同。越文hoa中,o是作為一個介音存在,其發音實際上為u(國際音標記作/w/,所以hoa應發音為/hwa/(花)。
7、e/ê:母音e的發音類似方英文中bed中的e。而ê的發音部位與e同,但開口度比e小。這兩個音都是單音,而漢語拼音ai和英文字母A的發音為雙音,不能等同。
8、kh:輔音kh的發音的感覺,有點象平時咳痰時的那個樣,即喉嚨發生摩擦而發出來的。漢語中的h是不需要摩擦的,所以不能等同。現在有點越南人傾向於把kh發音成/k'/(即同漢語中的聲母k)。如果kh和h發音不清晰會影響別人的混淆,誤解。

⑼ 越南語為什麼那麼多母音

一是製作越南拼音的法國人(羅曼語)的習慣:/k/用c表示,而和i、e拼寫時用k以免讀成「軟c」(法語ci讀如/si/),qu表示/kw/則是拉丁語時代的傳統。

其他則是當時越南語的發音問題,有細微區別:
ph 表示中古越南語音位/pʰ/,現代才擦化成f。d是中古越南語/ð/,現代變成了/z/,另一個d則是內爆音,非普通的/d/。

無論殖民時代還是越共當權後,都曾討論簡化改革,但最後還是採取了保守穩健的文字政策,並未就國語字拼寫進行簡化

⑽ 越南語有幾個輔音

越南語語音包括單母音11個,輔音25個,構成162韻;輔音韻尾有-m、-n、-嬜、-p、-t、-k等音。各音節之間界限分明。聲調起區別詞義的作用。標准語有平聲、銳聲、玄聲、問聲、跌聲、重聲 6個聲調。但在北中部和南部及南中部兩種方言中各有5個聲調。六聲又可分為平、仄兩類,平、玄兩聲為平,其餘四聲為仄,用於詩律。

閱讀全文

與越南語母音有多少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和西班牙受讓兩球怎麼下注 瀏覽:495
伊朗向中國捐贈了多少物質 瀏覽:387
伊朗有什麼特產可以帶 瀏覽:80
印度有什麼好吃的雞 瀏覽:868
美國怎麼挑撥伊朗 瀏覽:905
寶沃bx7在中國哪裡生產 瀏覽:523
義大利的化妝品牌子有哪些 瀏覽:849
100萬在越南買什麼樣的房子 瀏覽:714
英國花王價格多少 瀏覽:952
義大利威尼托有哪些酒庄 瀏覽:981
義大利的星星月亮怎麼說 瀏覽:567
印尼即時通訊軟體叫什麼 瀏覽:189
為什麼越南盾貶值 瀏覽:775
奧林匹克學院是中國哪個學校 瀏覽:199
中國哪裡能買到真正的二手紅酒 瀏覽:101
越南河內哪個國家最繁華 瀏覽:621
哪些人會去越南泰國寮國讀研究生 瀏覽:311
印尼為什麼進口那麼多大蒜 瀏覽:850
印度人多為什麼不實行計劃生育 瀏覽:303
越南的銀行為什麼那麼簡單 瀏覽: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