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去哪個國家旅遊最便宜求推薦。
去旅遊沒有辦法比較說最便宜,但是有一些國家是相對而言便宜的:斯里蘭卡、寮國、越南、泰國、波蘭。
1、斯里蘭卡
越南物價雖低,但風光絕美。河內和胡志明市是越南風光最俊美的兩座城市。不才龍灣欣賞海上勝景,感觸濃郁的熱帶風情,越南錢銀盾正在價值下降,1美元能兌換21155盾;在越南,一天33000盾(約10元)就能過得很酣暢。
B. 巴拿馬與哪個國家交情好,又與哪個不好
樓上的恰恰說錯了,在美洲地區,巴拿馬屬於右翼保守政府,和委內瑞拉的關系非常糟糕,和哥倫比亞的關繫到是很好。
另外和美國的關系也很好,入侵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雙邊關系早已經改善,因為巴拿馬的經濟、國家安全完全依賴美國。
和中國沒有外交關系,但雙邊關系正在逐步改善,勢頭很好
C. 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哪個國家更發達
巴拿馬
他們都比中國收入高,但是
一個靠出口原材料和農作物的國家
憑什麼說自己比扼守兩洋要沖而且
基礎設施良好的國家發達?
D. 歐洲哪些國家最適合旅遊
之前跟著維京游輪第一次去了歐洲,坐了11日萊茵河航線,沿著萊茵河去了法國、德國、瑞士、荷蘭,才發現原來歐洲不僅僅名城多,美麗的小鎮也是很多呢!尤其是歐洲內河:萊茵河&多瑙河,沿岸藏著很多
「寶藏」小鎮!
把我種草的一些小鎮分享給題主,如果題主想體驗看看不一樣的歐陸風情,這些小鎮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奧地利施皮茨小鎮葡萄庄園品酒
被種草原因:小紅書上太多人形容它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多瑙河沿岸的這座小鎮不僅僅有美景,更有美酒浸潤。這里盛產優質葡萄,維京游輪多瑙河航線上可以在酒庄品嘗到當地美味的葡萄酒,還能看到各種杏產品,如杏果醬,杏巧克力和杏酒等的製作過程。
E. 現在國人最嚮往移民去哪個國家
印尼
印尼有2億2000萬人口,發展水平和人民消費習慣與中國相似,市場潛力巨大。印尼還是海外華人最多的國家,華族約有1000多萬,以從事工商業著稱。根據各方面公布的資料,在印尼華人中約有170位擁有大財團或集團企業;約5000多位中型以上企業老闆,還有近30萬經營商貿的小企業主。華商在印尼經濟領域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們已在印尼全國城鄉建立了最廣泛的營銷網路。
各國華裔人口統計數據(包括當地出生,以及移民)
印尼 7,566,200人
泰國 7,153,240人
馬來西亞 7,070,500人
美國 3,376,031人
新加坡 2,684,936人
加拿大 1,612,173人
秘魯 1,300,000人 [15]
越南 1,263,570人 [16]
菲律賓 1,146,250人 [17]
緬甸 1,101,314人 [18]
俄羅斯 998,000人 [19]
澳大利亞 700,000人 [20]
日本 519,561人 [21]
柬埔寨 343,855人 [22]
英國 296,623人 [23]
法國 230,515人 [24]
印度 189,470人 [25]
寮國 185,765人 [26]
巴西 151,649人 [27]
紐西蘭 147,570人 [28]
荷蘭 144,928人 [29]
韓國 137,790人 [30]
巴拿馬 +100,000人
若是按比例計算:
新加坡75.6%
馬拉西亞24.5%
汶萊15%
泰國14%
巴拿馬5%
加拿大3.69%
澳紐都是 3.5%
越南3%
菲律賓2%
秘魯2%
美國1%
F. 越南和巴拿馬哪個好玩
特點和風情都不同,沒有什麼可比性。
如果想體驗亞洲風情,去越南。越南的主要景點有:胡志明市郵政大樓、胡志明紀念館、越南總統府、金蘭灣、胡志明陵建築群、胡志明市天後宮、西貢市政廳、古芝地道、峴港、芽庄、下龍灣等。
看美洲風情,去巴拿馬。巴拿馬的主要景點有:巴拿馬城考古遺址及巴拿馬歷史名區、波托韋洛-聖洛倫索、達連國家公園、巴拿馬城、柯義巴島國家公園及其海洋特別保護區、巴拿馬運河博物館等。
個人感覺越南的風光更漂亮一些。
G. 巴拿馬那裡最好玩
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是世界偉大的工程業績之一,它穿過一條將大西洋和太平洋分開的狹長陸地—巴拿馬地峽。運河最窄處寬度為152米,總長82千米。
巴拿馬城
巴拿馬首都和巴拿馬省省會。位於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入口處。面積106.5平方千米。人口83.1萬。瀕臨巴拿馬灣,背靠安康山谷,巴拿馬運河從城市邊緣緩緩流過,是一座臨海靠山、風景如畫的海口城市。
獨立廣場沿著中央大道走,即可看見獨立廣場。面對廣場有中央郵局、大學及大教堂(建於1673 年,擁有兩個塔)。大教堂旁有一座sanjose小教堂,此教堂以一個巴洛克樣式的金色祭壇 ,及一架品質優良的風琴而中外馳名。
法蘭西廣場上植滿競開的 pionsettia,是舊市的中心。廣場上有的紀念碑(頌揚成功地建設運河的法國技術師)及方型尖塔。面對廣場的建築物,除了法院之外,還有許多殖民時代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是當時為抵防海賊來襲,沿著加勒比海沿岸而建的,是城壁的一部份。
總統官邸市內給人印象深刻印象的建築物,內部中庭有噴水池及沙龍,值得參觀。面對北街av.norte而立的建築物是殖民時代西班牙總督居住的地方,現在是巴拿馬總統的官邸兼辦公處,旅客若要入內參觀,只需向門外持槍警衛告知「參觀中庭」的心意,即可獲准進入。在中庭噴水池的四周,常有數只白鷺鴛悠閑的棲息在此,即使旅客靠近也不影響它們游樂的興致。
國立劇院在聖法蘭西教堂的旁邊。在多家劇院當中,以國立劇院最豪華,尤其落成時,公演「色拉.貝倫哈特」,於是一炮而紅。
舊巴拿馬市從巴拿馬市的中心街沿巴拿馬灣向東行約7公里,即可達舊巴拿馬市。1519年,由西班牙的征服者所建設,即名之為「巴拿馬」(在印第安語中是「漁夫」之意。)之後,此城市便成為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及太平洋各國的前進基地,也是轉送掠奪而來的金銀財寶回西班牙本土之轉運站。1671年,舊巴拿馬市遭海賊亨利,摩根的襲擊,瞬間化為廢墟。以原樣保存下來的遺跡 --石造的城壁,靜靜地展望著太平洋,彷佛在對人們訴說當年海賊襲擊天主教公署cathera1的情形。
國立博物館位於cuba大道上。內部展示殖民時代以前,印地安族的生活景物, 博物館內的展示品為印地安人生活的重現,許多出土品皆被齊聚在此,是考占學非常珍貴的數據。金庫室有帶槍的警衛在站崗,展示金制的裝飾品雖為數不多,卻有引人參觀的魅力。
柯義巴島國家公園柯義巴島國家公園(coiba national park and its special zone of marine protection)遠離巴拿馬西南海岸,保護著柯義巴島,38個小島和chiriqui群島的海域周圍。由於來自冷風和厄爾尼諾影響的保護和新物種進化,柯義巴的太平洋熱帶雨林包含了極高水平的地方性哺乳動物、鳥和植物。這還是像冠鷹一樣的許多瀕危動物的最後庇護所。這里是科學家研究的突出自然實驗室,並為了遠洋魚和海生哺乳動物的輸送和生存提供了炎熱的東部太平洋的生態學的關鍵鏈環。
孔塔多拉「孔塔多拉」是巴拿馬運河太平洋一側入口處的一個小島。1983年1月,中美洲的墨西哥、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巴拿馬4國外交部長在孔塔多拉島舉行會議,提出「和平解決中美洲沖突」的倡議。以後,四國外長經常集體出面調停中美洲各國間的矛盾沖突,被稱為「孔塔多拉集團」。這個集團堅持中美洲的問題由中美洲人民自己解決,呼籲有關各國坐在一起平等協商,和平解決有關的問題,受到了拉美國家和世界人民的贊揚和支持。1985年7月,由阿根廷、巴西、秘魯和烏拉圭四國在秘魯首都利馬組成了「支持孔塔多拉集團」,又稱「利馬集團」,作為孔塔多拉集團的後援。孔塔多拉集團的活動,經常受到美國的阻撓,利馬集團主動站出來聲援。當年8月,兩個集團的八國外長在哥倫比亞舉行了第一次聯席會議,為和平解決中美洲國家之間的問題首次正式合作。1987年年8月,兩個集團決定合並,改稱「里約熱內盧集團」。
美洲大橋巴拿馬城的西側有一座橫跨運河的美洲大橋。橋身長米,凌空飛架運河兩岸,鋼架成弓形向上隆起,像是一條威鎮運河的蛟龍。汽車從橋上駛過,只需幾分鍾就可以從南美洲到達北美洲,由此可見,巴拿馬城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舉世無雙。
伊斯卡爾杜普島伊斯卡爾杜普島(iskarp)是聖布拉斯群島中的一個島,距巴拿馬境內的加勒比海岸1英里。聖布拉斯群島約由400個小島組成,基本上杳無人跡,而且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原始。其中的伊斯卡爾杜普島只有一個足球場大小,且都是沙灘。
中央大道中央大道(av.central)是市區的繁華街,大道沿海岸而行,貫通整個城市。沿路商店、咖啡屋林立,非常熱鬧。在這條大道上可以見到巴拿馬各階層的人物。
H. 中國,巴拿馬,越南,紐西蘭這四個地方的共同點
都有人類在生活
I. 越南和巴拿馬有建交嗎
巴拿馬長期接受台灣的援助金,作為條件不能和中國大陸建交啊! 除此之外 因與台灣有所謂「邦交」關系而未與大陸建交的主權國家.
J. 巴拿馬的旅遊
巴拿馬共和國位於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大黎加,北臨加勒比海。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大陸,巴拿馬運河從南至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橋梁」之稱。巴拿馬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戰略要地,巴拿馬運河是世界著名的航道。旅遊業是巴拿馬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巴拿馬運河、美洲大橋、國際金融中心以及被譽為「珍珠寶島「的孔塔多拉,都是享有盛譽的國際旅遊勝地。巴拿馬運河的加通湖景色秀麗,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 巴拿馬城
瀕臨巴拿馬灣,背靠安康山谷,巴拿馬運河從城市邊緣緩緩流過,是一座臨海靠山、風景如畫的海口城市。 巴拿馬城不大,街兩邊蝴蝶翩躚,樹影婆娑。古典西班牙式、現代高層建築和色彩鮮艷的印第安風光建築,點綴著這座美麗的城市。巴拿馬是襲用印第安人的稱呼,意為「魚鄉」。舊城集中了巴拿馬城的許多古跡。舊區中心是獨立廣場,廣場周圍有雙塔高聳的天主教堂,有法國人建造運河時指揮總部等。南面的法蘭西廣場,有為紀念修建運河的法國工人塑造的方尖碑,還有一座殖民時代建築的司法大廈。白色的古建築巴拿馬總統府,原是西班牙殖民時代的總督住宅,有「蒼鷺宮」之稱。到巴拿馬,一定要到巴拿馬運河去看看。這是一條在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水橋」,宛似一條飄逸的藍色綢帶,把北美洲與南美洲連在一起。
巴拿馬城是一座臨海靠山,風景如畫的海口城市,條條街道筆直整潔,古香古色的教堂、城堡與式樣新穎的現代建築交錯相間,綠樹掩映,花草簇擁,賞心悅目。這座城市分為老區和新區兩部分,老區街道狹窄,迄今保留著一些西班牙古堡和帶露台的房屋;新區街道整齊,馬路寬闊,擁有大面積的近代樓房、現代化高樓大廈以及新式花園宅院。
巴拿馬城的旅遊目的地眾多,包括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巴拿馬運河博物館、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國民劇院、人類學博物館、民族博物館等。
巴拿馬城瀕臨的巴拿馬灣也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巴拿馬灣是太平洋在巴拿馬中央地峽以南、阿蘇埃羅半島以東的一個海灣,東、西最寬處185公里,南北長161公里。海岸被割成若干小海灣,東有聖米格爾灣,西是帕里塔灣,北為巴拿馬海灣。巴拿馬海灣水域平靜,島嶼密布,岸畔林木繁茂,花草爭艷,環境幽雅。
巴拿馬法蘭西廣場
巴拿馬法蘭西廣場上有紀念碑(頌揚成功地建設運河的法國技術師)及方型尖塔。此法國技術師為巴拿馬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巴拿馬,甚至整個南北美洲,乃至世界的水上交通運輸事業開辟了新篇章。
面對廣場的建築物,除了法院之外,還有一座殖民時代建築的司法大廈,白色的古建築為巴拿馬總統府,原是西班牙殖民時代的總督住宅,有「蒼鷺宮」之稱,因常有蒼鷺佇立在門前噴泉周圍,故稱之。此外,還有許多殖民時代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是當時為抵防海賊來襲,沿著加勒比海沿岸而建的,是城壁的一部份。這些殖民時代的建築物都具有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反應了巴拿馬人民勇於抵抗海賊襲外的歷史。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位於美洲大陸中部,縱貫巴拿馬地峽,是一條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船閘式運河。巴拿馬運河位於南北美洲的最窄處,是世界最重要的河道,減少了要繞過南美洲的路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運河全長81.3公里,最窄處為152米,寬152-304米,水深13.5-26.5米。從運河中線分別向兩側延伸16.09公里所包括的地帶,為巴拿馬運河區,總面積為1432平方公里。運河的通航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的航程縮短1.6萬千米。運河的加通湖景色秀麗,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巴拿馬運河入海處的巴爾博亞港也是遊人簇擁之地。
根據1903年美國與巴拿馬簽訂的《巴拿馬運河條約》,美國以一次付給1000萬美元、9年後每年再付租金25萬美元的代價,從而取得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佔領和控制」運河和運河區的權利。1904年,運河動工開鑿,1914年8月15日正式通航。
巴拿馬運河對巴拿馬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重要作用。巴拿馬運河承擔著全世界5%的貿易貨運。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
巴拿馬城考古遺址及巴拿馬歷史名區
巴拿馬城考古遺址及巴拿馬歷史名區融合了西班牙、法國和美國早期的風格,保持早期街道的典型風貌。西班牙征服者帕卓若斯·戴勒於1519年在原來的一個印第安小漁村上建立了最初的巴拿馬城,從此以後,巴拿馬地峽特別是巴拿馬城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國際中心。
巴拿馬城考古遺址及巴拿馬歷史名區
巴拿馬城幾乎成為一個萬花筒般的城市,居住有世界上各個地區的人,城裡到處都可以發現歷史與現代的碰撞與融合,這一點充分體現在它的三個組成部分:古城、老城和新城。穿過歷史從林而留下來的有聖母大教堂、聖何塞修道院、老市政府、奴隸市場、聖胡安醫院等等。這些都是有「太平洋皇後」之稱的巴拿馬城的歷史見證。隨之保存下來的,還有傳統的手工藝品。
現在,在古城所在地建有一座博物館,老城又稱殖民區於1673年重建,是殖民時期的印證,樓房、胡同、石街、教堂、博物館,有西班牙式、法國式和義大利式三種風格並存,法國式和新古典式尤為突出,著名的低拱、大主教教堂就在這里。西班牙殖民時期的監獄現已成為藝苑、劇院、飯店等,還有鷺宮、內有金質大聖壇的聖何塞教堂等。
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護區
獨特的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護區佔地80多萬公頃,位於美洲中部,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的交界處。保護區是第四紀冰川在這里留下了痕跡,北美和南美的動植物在這里雜居,雜植,熱帶雨林覆蓋了保護區大部分面積。四個不同的印第安部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從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的密切合作中獲利。
由於這里的氣候特點以及土壤的肥沃富饒,該地區呈現出五彩繽紛的地形地貌,構成了許多不同的生境。在塔拉曼卡仰芝-阿米斯泰德保護區可以欣賞到雲中森林、小人國風光、荒涼美山谷、西布的子孫以及阿茲特克人崇拜的聖鳥。除自然奇觀外,該地區還有大量的古文化遺跡。目前,已發現有200多處遺址,包括:墳塋、石柱、史前岩畫等,它們覆蓋了12000多年的歷史。
達連國家公園
達連國家公園位於巴拿馬達連省東部與哥倫比亞交界處,是南美洲與北美洲之間相互連接的橋梁。公園佔地面積為597000公頃,提供一種特別的變化多姿的場所——沙灘、岩石海岸、紅樹、沼澤和窪地以及地面的熱帶叢林,其間生長著奇異的野生植物。
達連森林是熱帶美洲地區生態系統最富有多元化的特徵,而且迄今為止幾乎未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擾。沙灘與岩石海岸已經足以使人盡情領略海風徐來,白浪拍岸、煙波浩淼的大海景色;步入公園的熱帶叢林時,不僅可以欣賞到大自然的美景,還可以觀賞到大批珍貴的野生動物。
達連國家公園生活著大量的野生動物,園內的許多動物在世界上堪稱罕見,特別是一些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如美洲豹、紅猴、貘、中美洲凱門鱷、美洲鱷、水豚等棲息在這里。此外,還有灌木狗、大型食蟻動物、美洲虎、虎貓、夜猴、嚎猴、頭部呈褐色的蜘蛛猴等。
孔塔多拉島
孔塔多拉島是巴拿馬的一個小島,普通地圖上都很難找到它的芳殊。但近來報刊上常常出現「孔塔多拉」的名字,使這個彈丸之地變的聞名遐邇了。孔塔多拉島為國際金融中心,且被譽為「珍珠寶島」,是享有盛譽的國際旅遊勝地。孔塔多拉島位於巴拿馬運河太平洋一側的入口處約56公里的地方,是巴拿馬共和國的一個景色秀麗、生機盎然的小島。
碧海藍天之間,一派美景頓然展開;星羅棋布的珍珠群島,爭奇競秀,紛紛躍入眼簾。孔塔多拉島上綠波、白沙、椰林、叢樹,美不勝收。孔塔多拉島,早以風光旖麗、氣候宜人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但它現在聞名遐邇,卻因為堅持為中美洲和平而奔走不息的孔塔多拉集團誕生在這個島上。1983年1月,中美洲的墨西哥、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和巴拿馬4國外交部長在孔塔多拉島舉行會議,提出「和平解決中美洲沖突」的倡議。以後,四國外長經常集體出面調停中美洲各國間的矛盾沖突,被稱為「孔塔多拉集團」。孔塔多拉島也因此而經常出現在報刊上,而被世界人民知曉。
柯義巴島國家公園及其海洋特別保護區
柯義巴島國家公園遠離巴拿馬西南海岸,保護著柯義巴島、38個小島和奇里基灣內四周的海域。柯義巴的太平洋熱帶雨林沒有受到冷風和厄爾尼諾影響,由於新物種的持續進化,它包含了極高水平的地方性哺乳動物、鳥類和植物,這還是像冠鷹一樣的許多瀕危動物的最後庇護所。
這里是科學家進行研究的重要的自然實驗室,並為遠洋魚和海洋哺乳動物的轉移和生存提供了炎熱的東部太平洋生態學的關鍵鏈環。柯義巴島國家公園為760種海魚、37種鯊魚及20種鯨魚提供棲身之所,有「生物寶庫」之美譽。
美洲大橋
美洲大橋(原稱塞切爾渡口大橋)是巴拿馬的一座公路橋,橫跨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入口處。美洲大橋建立於1962年,耗資2千萬美元,在2004年百年大橋建成通車之前,美洲大橋一直是連接南北美洲大陸的唯一一座大橋。
美洲大橋橋身長米,凌空飛架運河兩岸,鋼架成弓形向上隆起,像是一條威鎮運河的蛟龍。汽車從橋上駛過,只需幾分鍾就可以從南美洲到達北美洲,由此可見,巴拿馬城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舉世無雙。據統計,每天約有4萬輛汽車通過,橋下通過的輪船也很多。橋頭附近有一些小攤點,賣各種當地的特色旅遊紀念品,包括有名的巴拿馬草帽。這座橋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橋下川流不息、橋上行人不斷。一整天下來,會有許許多多的船隻因為要進入巴拿馬運河或離開巴拿馬運河而在橋下通過。
至2008年止,巴拿馬共有6處世界遺產,(參考資料來源: ) 名稱 類型 所在地 1 友誼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博卡斯德爾托羅省 2 波托韋洛防禦工事 文化遺產 科隆省 3 聖洛倫索防禦工事 文化遺產 科隆省 4 巴拿馬城歷史區、玻利瓦爾大學 文化遺產 巴拿馬城 5 科伊瓦島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貝拉瓜斯省 6 達連國家公園 自然遺產 達連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