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為什麼那麼難打
美國對外宣稱他們贏得了越南戰場上的每一場戰役,從結果上來看,美國陣亡了5萬士兵,北越死亡117萬人。但是美國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慘烈,十多年之間2000多億美元的軍費,美國深陷越南,更讓蘇聯得到機會迅速發展。美國國內的反戰熱潮一浪高過一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電視直播的戰役,美國民眾目睹戰爭的殘酷,他們對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失望情緒,嚴重懷疑這場戰爭的正義性,導致了美國“頹廢的一代”的產生。
中國和蘇聯的插手讓美國十分頭疼,為了限制蘇聯專家在越南戰爭之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美國甚至想得出利用“心理戰”的方式挑撥蘇方和越方的關系,只是在當時這種做法註定還是吃力不討好的。
B. 要到越南那邊去出差,熟悉那邊情況的朋友說一下。
截至2000年底,越南共有紡織服裝企業1165個。其中:國營企業187個(紡織企業70個,服裝企業117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私人公司等800個(服裝企業600個,紡織企業200個);外資企業178個(合資、獨資),投資總額18億美元,主要從事紡織、印染、服裝、縫紉機零配件生產。
越南紡織服裝企業共吸收了勞動力160萬,占工業就業人數的25%。產值占越工業產值的9%左右,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的15%(2000年出口20億美元)。主要產品及產量為:各種紗85000噸,綢緞3億平方米,針織品9000萬件,服裝4億件。生產設備有:紗錠105萬個,織布機1400台,針織機450台,縫紉機19萬台。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許多老的紡織服裝企業設備老化,工藝落後;出口產品附加值很低(僅25%左右),棉花、布匹、化工材料、印染原料等大量原輔料均靠從國外進口;機構設置不合理,企業專業化程度低,重復投資,產品質量差;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等。
在出口方面,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國家和地區對進口越產紡織服裝產品實行配額管理,即美國、加拿大、歐盟和土耳其。其中,在越美雙方簽訂貿易協定後一年間,越輸美紡織品大幅增長,達16億美元。日前美越雙方簽訂紡織品協定,規定美方將在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間對越輸美120種紡織品中的38種實行進口配額管理。實行配額管理的紡織品貿易額每年不得超過17億美元。
C. 不喜歡觸摸棉花的感覺,這是為什麼
抽血一般採用肘部靜脈針頭采血.針頭拔出的同時使用醫用消毒過的棉球按壓在針的創口處.一般按壓3-5分鍾,按壓時不能滾動揉搓,按住不動就可以.其作用是暫時阻斷血管創面處,使血管中血小板聚集,達到針眼不出血的目的.棉球是用木桿捲起的,手壓時是棉球的外側,要注意棉球使用前,球頭不可觸摸,以免細菌侵入,造成血液污染.
D. 我國棉花 演變
棉花產區分布及區劃
1.我國棉花產區分布。我國適宜種植棉花的區域廣泛,棉區范圍大致在北緯18-46度,東經76-124度之間,即南起海南島,北抵新疆的瑪納斯墾區,東起台灣省、長江三角洲沿海地帶和遼河流域,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緣,全國除西藏、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少數省(自治區)外,都能種植棉花。2003年棉花產量在20萬噸以上的省有:新疆(160萬噸)、河南(37.67萬噸)、山東(87.7萬噸)、江蘇(29.1萬噸)、河北40.9萬噸)、湖北(32.5萬噸)和安徽(29萬噸)。
2.我國棉花區劃。我國棉區范圍廣闊,根據棉花對生態條件的要求,結合棉花生產特點,以及棉區分布狀況、社會經濟條件和植棉歷史,將全國劃分為三大棉區:長江流域棉區、黃河流域棉區和新疆棉區。
長江流域棉區。包括上海、浙江、江蘇、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來種植面積穩中有減(見表五)。
黃河流域棉區。包括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遼寧6省區,近年來種植面積穩中有升(見表五)。
新疆棉區。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帶,種植面積穩中有升。新疆棉花以纖維長、色澤潔白、拉力強著稱,是我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辟棉區。新疆水土光熱資源豐富,氣候乾旱少雨,種植棉花條件得天獨厚,近幾年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很快(見表五)。從種植區域看,新疆已初步形成了3個產棉區,即南疆棉區、北疆棉區和東疆棉區。南疆棉區是新疆棉花的主產區,其棉花產量約佔新疆棉區產量的80%,也是我國最適宜的植棉地區,是長絨棉的生產基地。其次是北疆,再次是東疆。新疆棉花連續8年在總產、單產、人均佔有量、外調量等方面居全國首位(見圖一)。
除三大主產棉區外,京、津、甘肅、廣西、雲南等地也有分散種植,但其產量合計佔全國棉花總產不到1%。
表五:我國棉花產區變化統計表
時間 1958 1968 1978 1988 1998
新疆棉區 2% 4% 3% 7% 31%
長江流域棉區 60% 44% 47% 60% 35%
黃河流域棉區 38% 52% 50% 33% 34%
合計 100% 100% 100% 100% 100%
資料來源:中國棉花網
圖一 :1996/1997年度以來我國棉花主產省產量及所佔比例
作 者: 姬廣坡 郭淑華 姚祥 焦輝
工具箱
【 · 發布:eaglecanfly 2004-09-14 21:06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5)
www.hexun.com 【2004.03.16 13:18】期貨日報
--------------------------------------------------------------------------------
4.花鈴期。花鈴期是指從開花至吐絮這一段時間,一般從7月上旬到8月底、9月初。花鈴期處於經濟產量形成過程中,佔有決定性位置,是決定產量和品質的關鍵時期。此階段根據其生育特性又分為初花期和盛花結
鈴期。花鈴期是棉花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棉株對水反應敏感,如水分失調,代謝過程受阻,大量蕾鈴脫落,並引起早衰,嚴重影響棉花生育進程。
5.吐絮期。吐絮期是指開始吐絮到枯霜來臨、生育結束的一段較長的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開始吐絮,持續70-80天,是棉纖維生長發育的主要階段。此期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的因素主要有:陰雨連綿加重棉花爛鈴、冷秋年份使棉花貪青遲熟,纖維發育不良等。
棉花是陸續開花、結鈴,陸續成熟、吐絮。在開始吐絮時,伏桃正在逐漸成熟,秋桃正在形成、長大,棉株的營養生長已衰退,生殖生長逐漸緩慢,根系吸收能力日漸下降,這時需要有充足的日照、較高的溫度和較低的濕度,以加速碳水化合物的轉化,促進脂肪和纖維素的形成,並加速鈴殼乾燥,有利於棉鈴開裂,吐絮。
由於我國宜棉地區廣闊,各棉區的氣象條件差別較大,以下三個表格(表七、表八和表九)列出了各棉區棉花生長月份溫度、水分和光照基本情況。
作 者: 姬廣坡 郭淑華 姚祥 焦輝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07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6)
www.hexun.com 【2004.03.19 09:10】期貨日報
--------------------------------------------------------------------------------
3.乾旱。黃河流域棉區由於常年冬春乾旱,因此在播種出苗期對棉花影響較大;長江流域棉區,對棉花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夏季乾旱和秋季乾旱;新疆棉區常年降雨量偏小,棉田乾旱經常發生,需灌溉植棉才行。
4.病蟲害。在棉花生長過程中,有很多病蟲害隨時會影響棉花的生長和發育。在棉花生長的不同時期,病蟲害的種類也不一樣。
低溫陰雨是導致棉花苗期病蟲害發作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內發現的苗病有20多種,如立枯病、炭疽病等,造成棉田缺苗斷壟,嚴重時會影響棉花的產量。棉花成株後主要受以下病蟲害的影響:
(1)棉花枯、黃萎病。在棉田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時易發生枯、黃萎病。一般在6月,棉苗4、5個真葉時發病,7、8月份現蕾到花鈴期加重,造成病葉大量枯落,並伴有蕾鈴脫落。多雨年份,夏季濕度大,氣溫偏低,枯萎病發病迅速,病株成倍增長,危害嚴重。
(2)棉花紅葉莖枯病。主要是由花期和結鈴期肥水失調,營養不足,特別是缺鉀肥造成的。一般在蕾期初發,花期普發,鈴期盛發,吐絮期成片死株。
(3)棉花鈴病。我國棉花鈴病發生普遍,造成爛鈴、僵瓣。多雨年份,長江及黃河流域棉區爛鈴率可達10%-30%,爛鈴與健鈴相比,籽棉重量減輕40.8%,衣分降低22.8%,皮棉減少53.5%,棉花絨長縮短23.4%,強度下降49.3%,嚴重影響棉花的產量和質量。
鈴期久雨高溫是造成棉花鈴病的主要原因。一般情況下,連續下雨3-5天或10-20毫米以上降雨3-5天,田間就會出現大量爛鈴,8-9月份的雨量和雨日是決定全年鈴病的關鍵。調查表明,爛鈴率隨這個時期降雨而變化,雨日多,降雨量大,爛鈴嚴重,反之則輕。
黃河流域棉區,7-8月份正值第一批棉鈴成鈴後40-50天,汛雨集中,溫度高,濕度大,爛鈴極易發生。長江流域棉區,秋季陰雨多出現在8-9月份,所以爛鈴開始及盛期較北方遲,但因濕熱環境持續天數較多,爛鈴往往比北方嚴重。新疆棉區此期降雨較少,熱量充足,因此正常年景不易發生爛鈴災害。
除了以上介紹的影響棉花生長發育的主要氣象災害和病蟲害外,還有許多因素如大風、沙塵和凍害等也會影響棉花的產量和質量。 (待續)
作 者: 姬廣坡 郭淑華 姚祥 焦輝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08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8)
www.hexun.com 【2004.03.19 09:31】期貨日報
--------------------------------------------------------------------------------
(五)我國棉花產量
建國以來,我國棉花供求矛盾一直比較突出。20世紀80年代以前,由於生產條件落後,棉花單產水平較低,總產量基本在250萬噸以下(1973年產量256.2萬噸),由於
產量較小,國內市場供不應求,年進口棉花量較大,1979年棉花進口量曾達91.89萬噸。這一時期總體上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80年代以後,由於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棉花生產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產量迅速提高,到1984年,棉花產量創歷史之最,達626萬噸,而當時的消費能力只有300萬噸左右,市場出現了相對過剩。1985年以後,我國棉紡工業發展很快,到1989年,年棉花消費量達到400萬噸左右,而同時棉花生產出現滑坡,1989年棉花產量只有379萬噸,當年棉花進口量達40萬噸。
20世紀90年代以來,棉花生產比較穩定,除了特殊年份的1993年和1999年,其餘年份棉花產量均在450萬噸左右,基本能夠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 (見表十一)。
表十一:近年來我國棉花生產情況統計表
年份 播種面積(萬畝) 單產(公斤/畝) 總產量(萬噸)
1990 8382.20 53.80 451.00
1991 9808.00 57.90 568.00
1992 10253.00 44.00 451.00
1993 7478.00 50.30 376.00
1994 8292.00 51.30 425.00
1995 8132.00 58.50 476.00
1996 7083.40 59.30 420.32
1997 6736.80 68.30 460.28
1998 6689.10 67.30 450.10
1999 5622.50 68.10 382.80
2000 5400.00 81.80 441.70
2001 7214.61 73.89 532.35
2002 6720.00 78.47 492.00
2003 7665.00 63.54 487.00
資料來源:1990年-2000年數據來源於《中國農業年鑒》,1991年-2002年版;2002年數據來源於2003年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 (待續)
工具箱
【 · 原創:eaglecanfly 2004-09-14 21:09 】
我國棉花生產狀況(9)
www.hexun.com 【2004.03.23 09:48】期貨日報
--------------------------------------------------------------------------------
(六)轉基因棉花介紹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棉鈴蟲在我國大部分棉區持續性大發生或爆發,給棉花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威脅,棉農談「蟲」色變,僅1992年一年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0多億元
,間接損失超過100億元,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同時由於棉鈴蟲的大爆發,防蟲治蟲使棉花的生產成本增加,植棉的比較效益降低。
國內外多年研究與實踐表明,棉鈴蟲食性雜、危害廣(包括棉花、玉米、花生、豆類、瓜菜等),並具有很強的生殖潛能,長期大量使用化學農葯,可導致抗葯性增強,大量殺傷天敵,生態失衡,步入惡性循環。泰國和越南是歷史上的植棉國家,由於多年化學農葯的過量使用,難以控制,近些年已基本取消植棉計劃,且沒有明顯的恢復跡象。前蘇聯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年用化學農葯防治棉鈴蟲的次數在15次左右,在主要植棉地區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在病蟲害嚴重影響棉花生產及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各國政府都試圖尋找防治棉鈴蟲及其他病蟲害的有效辦法。1990年,美國利用生物技術,合成B.t殺蟲基因,導入棉花獲得抗蟲轉基因棉花,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轉基因抗蟲棉的國家。我國「抗蟲棉」研究在「七五」期間開始進行,「八五」期間,在「863」計劃資助下,人工合成的CryIA(b)和CryIA(c)殺蟲基因導入我國棉花主栽品種獲得成功,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自主研製抗蟲棉的國家。「九五」開始,「抗蟲棉」的研究又被國家「863」計劃立為重大項目,進一步開展單價基因、雙價基因及多價基因抗蟲棉的研究,同時還將根據目前單價抗蟲棉可能存在的棉鈴蟲產生抗性的問題,在生產中使用的持久性問題,環境釋放的安全性問題,遺傳分離與穩定性問題等作深入的研究。總之,培育持久性雙價抗蟲棉或既抗鱗翅目又抗同翅目害蟲的多價抗蟲棉,使之產業化,應用於棉花生產,以解決棉花害蟲給棉花生產帶來的巨大損失,減少化學農葯的使用量,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
目前,國產轉基因抗蟲棉已有多個品種通過審定。1998年5月和7月,GK95-1和GK-1分別通過品種審定,被定名為「晉棉26號」和「國抗1號」。1999年1月,GK-12也在山東省通過品種審定,被定名為「國抗12號」。2000年11月,GK22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定名為「國抗22號」。2001年年初,GK19通過新疆自治區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1年3月,SGK321通過河北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於2002年1月27日通過了國家抗蟲棉品種審定,成為目前國內惟一通過品種審定的雙價抗蟲棉品種,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品種審定的雙價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在此之前,SGK321已經通過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性評價,並獲准在晉、冀、魯、豫、皖進行了商品化生產。
綜合2000-2001年兩年國家組織的生產試驗結果:SGK321早熟性明顯優於其他品種,生育期僅128天,植株較高,株型緊湊,透光性好,抗蟲性突出。葉片大小適中,葉色較深,莖桿堅韌,前中期長勢強,後期長勢一般,整齊性好,開花結鈴集中,吐絮暢,衣分高,豐產性好。果枝始節位6.8,霜前花率90.8%,株高91.0厘米,鈴重5.17克,衣分39.8%。霜前皮棉畝產75.4公斤,相當於對照抗蟲雜交種(第一年為中棉所29,第二年為中棉所38)的93.4%。纖維品質:顏色潔白,平均長度為29.2毫米,比強度29.4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8。
除了轉基因抗病、抗蟲棉的研究外,目前我國還進行其他方面的轉基因研究,如最近報道的由中國科學家陳曉亞教授為首發明的動物角蛋白轉基因棉花,即將兔、羊毛的角蛋白轉入棉花纖維中,目前已獲國家專利。將動物角蛋白基因導入棉纖維中,使之特異表達,從而使棉纖維得以改良,具有光澤好,手感柔軟,彈性好,保暖性強等特性,既保留了傳統棉花的天然本質,又具有了兔、羊毛的品質。 (待續)
E. 外國多家知名品牌抵制新疆棉花,你知道背後原因嘛
這兩天,一個牌子被罵慘了:H&M!
我相信我對這個牌子不太了解,但這是一個快速的服裝品牌。中國也有很多店鋪,去年10月發表了「停止使用新疆棉花」的聲明。
聲明裡,H&M信口雌黃,說他們從不與位於新疆的任何服裝製造工廠合作,也不從該地區采購原材料,因為新疆存在「強迫少數民族勞動」和「歧視問題」。
眾所周知,所謂的「強迫勞動」「歧視少數民族」在我們祖國的土地上並未發生,外交部也多次對外澄清真相,而H&M卻敢造謠?那就退出中國市場吧!
直到今天,孟晚船還沒有被解放。申訴了好幾次,宣判了判決。她被電子腳鐐監禁已經兩年多了。任正非先生也打算一輩子不見女兒。
其實BCI對中國新疆棉花的制裁也不過是故技重施。早在2009年他們就對亞塞拜然的棉花做出過相似的事,因為國力弱,所以亞塞拜然只能忍氣吞聲。
但是現在經濟、軍事、科學技術都在急速進步的中國,早就挺直了腰板。對於不公平和歧視,我們不必自卑。和中國人說話,請注意你的態度。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只有人民的靈魂是寶貴的。只有發揚光大,中國才真正進步。」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由衷地為我們的文化感到自豪。我們國家在各個領域的突破讓人熱淚盈眶。
所以,我們堅決忍受任何曲解,不能侮辱我們國家的行為,我們相信丈夫,人永遠愛。侮辱人者,人要永久污辱,傷害我們國家利益的行為,一定要付出代價。
F. 越南種植的棉花是一年收兩季嗎是何品種
越南是熱帶季風氣候,在旱季的時候可以種植棉花,種兩季是有可能的。
G. 越南獨立後,後世為什麼沒有收復
1、中國的佔領體系,不適合殖民主義。
中國不是沒試過。在越南,中國佔領了以後,每年花軍費300萬兩,收入7萬兩白銀。得不償失,不能長久。
2、溫度。
中國人能否征服一個地方,主要看當地能有多少漢族人口。東北之所以能在明朝成為中國的領土,棉花和棉布功不可沒。漢人能熬過冰冷的冬天,才能完整佔領一塊領土。越南之所以未被佔領,太熱是主要的一個方面之一。
3、地形。
對於蒙古高原來說,是地形太平有利於對手(少數民族)機動,而是越南是地形太復雜不利於自己機動。長山山脈把越南分為山地和平原2部分,西部為山地、東部為平原。對於越南民族來說,沒有糧食了去東部搶劫,搶完了去山地躲避,必然使漢族移民無法再當地生存,這樣我大清再強,也無法全滅當地民族。
在這種狹長的地帶中當地的土著居民很容易從西部的山地發中發起攻擊,而由於東西向缺乏足夠的戰略縱深,使得華夏族很難在此地長期立足。另外南部的那些平原丘陵區是亦是農業集中區,能夠為土著居民提供足夠的物質保障,這些因素都和朝鮮半島的情況類似。
4、時間。
事實上古典時期的中國,如果將元朝也算成中華正朔的話,那麼雲貴高原是在那一時期,也就是800年前才正式被並入中國核心區的范圍。而真正消化掉整個雲貴高原和橫斷山脈卻卻花了800年時間,也就是直到清朝結束時才算基本完成。
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國運動,核心就是廣西的客家人,客家人與土家人的矛盾,在那個時代還是相當激烈。可見漢族主體對土著居民的同化,貫穿中華歷史。
5、人口壓力
大清以前的歷史朝代中,人口也就是8000萬,不超過1億。黃河和長江中下流地區的那些土地已經足夠了。而清後期人口的增長為4億時(原因高產作物),就不得不將原來定義為戰略緩沖區(東北、西北、中南半島)的地區變為核心生存區了。
收復新疆,改造西南和開放東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變得勢在必行了。東北地區就是一個典型案例。而西南地區改土歸流終獲成功,根本原因也是有足夠的人口進行滲透。如果漢族人口仍然維持在幾千萬,那麼在這些地區上演的很可能又是一次失敗的拉鋸戰。
H. 澳洲74億元棉花出口遇阻,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澳大利亞目前為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國。澳大利亞是南半球東部的主要產棉國 。棉區氣候溫暖至酷熱,終年沒有霜凍,完熱資源豐富,適宜棉花生產發育,每年在4/5月份棉花大量上市。去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澳洲棉花生產大幅減產,但今年在大范圍降雨的情況下,澳大利亞棉花種植區乾旱的狀況有所緩解,棉花產量也大量增加,產量超過去年的四倍 。
一直以來中國是澳洲棉花的主要出口市場。但現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棉商正在琢磨將棉花出口至越南、孟加拉國、印尼、泰國、韓國等地市場。但上述市場已被巴美兩國占據,澳大利亞棉商能否短時間搶到市場呢?
I. 中國進口棉花除印度外還有哪個國家是
美國,澳大利亞,烏茲別克,巴
從2014年開始,從印度和上述四國進口的棉花佔中國棉花進口的80%
J. 你好,我想要一些越南紡織業發展的資料
你是想生產布料嗎制衣服,以前越南都有進中國的衣服,現在都是越南自己廠都生產了,所以中國衣服去越南沒有優勢。建議你賣布匹過越南可以,他們目前生產布匹的原料還是得從中國進,但制衣廠的話越南工資低,都在那邊生產了,但布料還是在中國進。那邊棉花沒有我們中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