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越南10月份有什麼節日
為了紀念1930年10月20日越南婦女反帝會成立,越南10月份為越南婦女節。
婦女節在不同的地區,慶祝的重點有所不同,由於這個節日一開始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者發起的政治事件,這個節日和眾多國家的文化都有融合,主要在社會主義國家。
國際婦女節這一天,婦女們作出的成就得到肯定,無論她們的國籍、民族、語言、文化、經濟狀況和政治立場如何。自設立之初,國際婦女節為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婦女開啟了一個新天地。
日益發展壯大的國際婦女運動,通過聯合國四次婦女問題全球會議得以加強,國際婦女節紀念活動已成為一個爭取婦女權利和婦女對政治經濟事務的參與的集結令。
除了「三八」國際婦女節之外,越南女性還擁有自己的節日——「10·20」越南婦女節。1930年10月20日,越南婦女反帝會成立,這是越南婦女聯合會的前身。
越南婦聯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廣大女性,在爭取民族、階級、婦女解放的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越南取得抗法、抗美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越南設立自己的婦女節,就是對越南女性為越南解放事業作出的貢獻給予肯定。
越南婦女節這天,人們常常會給女孩們送花:送媽媽送愛人送老師等等,送上自己的祝福。
㈡ 越南端午節與中國端午節的區別
越南的端午節是越歷五月初五,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節日清晨,父母為子女准備糯米酒釀、黃姜糯米飯及桃、李、檸檬等幾種酸味食品和水果。南方一些地區讓子女食西瓜、芒果、煮雞蛋和飲椰汁,大人飲雄黃酒,並將雄黃塗在小孩頭、額、胸、臍各處以逐蟲。許多地區的孩子用指甲草塗染手指和腳趾,佩戴由巫師用五色線繩編制的符以辟邪。生育少或有體弱多病幼兒的家庭,節前清晨給幼兒穿上這樣的衣服,以辟鬼邪。端午采葯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為「端午草葯」最為靈驗,許多集市上有此葯專賣攤.。
「吃粽子求五穀豐登」,越南也是在陰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他們的主要內容是吃粽子、端午驅蟲。父母會給孩子們准備很多水果、身上戴五綵線編織的吉祥符,大人們會飲雄黃酒,並在小孩身上塗雄黃酒驅蟲。而且,越南人認為,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拴五色絲線」,節日清晨,越南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節日,是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節日里的活動多種多樣,節日的內容包羅萬象,它在極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的人們在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的不同方面。節日是一面鏡子,它可以讓我們從一個側面了解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加深我們對這個民族的認識。像其他民族一樣,越南的節日也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有著它自身的特點。了解越南的節日風俗,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民族與其內在文化。
㈢ 越南有哪些風俗習慣
1、飲食習慣
越南北方的京族有嚴格的飲食禮儀,從平時餐桌上家庭成員的座位,到宴席上菜式的擺設都很講禮儀。烹飪方法非常講究,原料和調料搭配備受重視,要遵循一定的規矩。南方人性情豪放直爽,餐桌上比較隨意。
2、節日
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越南的傳統節日與中國相似。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和送灶王節等。春節是越南民間最盛大的節日。夏歷正月初一日為春節。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就算進入春節了,屆時,各家女主人都要趕制新衣。
3、服飾
越南的國服是奧黛,又稱為越南「長衫」,分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著奧黛更為普遍。奧黛通常使用絲綢等軟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長衫,兩側開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條喇叭筒的長褲。當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節日、外交和會客等正式場合穿著奧黛。
4、婚俗
古代越族人從擇偶到成親要經過六個主要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請期、納幣和迎親。如今這些儀式已被簡化,僅剩下提親、訂親和迎親。
5、禮節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和越軍部隊里,一般稱同志,但在最熟悉的人之間,也有稱兄道弟,而不稱同志。見面時,通行握手禮,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高棉族多行合十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越南人
㈣ 越南有那些傳統節日
1、越南端午節(越南語:Tết Đoan ngọ/漢越詞:節端午)是越南的傳統節日,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越南的端午節習俗和中國基本相同,但許多人都不知道「屈原」。
他們會在當天飲雄黃酒、吃粽子,還會給孩子戴上五色絲線。這五色絲線要在夏季的第一場大雨或是第一次洗澡時,扔到河裡,以此求得平安健康。
2、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歷來越南春節不可少的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
越南人過春節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餅。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國的粽子一樣,不過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中間包裹的豬肉與綠豆沙則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盛。
(4)越南節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越南的語言文化
越南是一個多語言、多民族的國家,官方正式認定公布的民族共有54個。依據越南統計總局(Tổng Cục Thống Kê 2010)於2010年所公布,於2009年進行的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約8,584萬人。其中主體民族「京」(Kinh)族佔85.7%,其餘53個少數民族佔14.3%。
京族人是狹義上的越南人,其母語就是越南語(越南語稱為Tiếng Việt)。若就語言分類的角度來看,越南的民族數量遠多於54個民族。
根據Ethnologue(Lewis 2009:537)的紀錄,若不包含手語,越南境內共有105種語言。越南政府認定的54個民族分屬於下面5個語系:
「南亞語系」(Austro-Asiatic),「壯侗語系」(Daic)、「苗瑤語系」(Hmong-Mien; Miao-Yao)、「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和「漢藏語系」(Sino-Tibetan)。屬於南亞語系的越南語被採用為全國性官方語言,用於教育體制及大眾媒體。約90%的少數民族人口均可使用不同程度的越南語。
21世紀以來隨著少數民族語言意識的抬頭,民族母語的教育權與傳播權逐漸受到重視。譬如,在越南之聲廣播電台已經使用一些少數民族語如苗語、泰語、高棉語等放送。
越南語因為過去曾用漢字且有許多漢越詞,於20世紀初曾被誤會為漢藏語系的成員。後來經過深入研究,才發現越語應該分類在南亞語系底下較適當)。
越南語大約可分為北中南三大方言群,除了少數腔調及詞彙的差異外,基本上方言之間可以互相溝通理解。建國後越南是以位於北方的首都河內腔為標准。
㈤ 哪位告訴我現在越南的過年、端午節、中秋節的來歷和跟中國的有什麼一樣,有什麼不一樣
你好!你問的問題很有意思,我來幫你回答這個問題吧。
1。越南過年的由來
過年是越南一年內最盛大的一個節日。越南人過新年這個習俗很久以前就有了,從歷史角度上來講、越南從公園一世紀至10世紀一直都是在中國各王朝的統治下,這段漫長的時間里越南受到了中國文化、一些傳統節日等等的深刻影響,其中包括過年、端午節、中秋節等等。但是為了有自己的特點,越南人把這些節日的由來稍微改了改。
那麼越南的過年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呢?
一直以來越南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的國家,一年內一般有2次下田灑種子主要集中在農歷3月分和,從3月份播到六月份左右就開始收割了,11月份底到12月份播種的話就要等到翌年3-4月份才收割,在這段時間里很多人都閑著、沒活干,還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出去打工,女兒嫁給外地人等等,想家裡人能團聚一次只有通過某種節日、長期放假了,所以人們趁著這段時間閑著、還有歡迎新的一年這個理由來定出來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是過年。在過年之前的一段時間家家戶戶把家裡打掃乾乾凈凈的,有條件的家庭就把房子翻新等,還買了很多留給過節那些日子用的菜、肉、糖果、瓜子、花等很多年貨,某個家庭條件不太好、很困難也會一樣買年貨。一年在外的人都回家鄉跟家裡人一起過節。越南至迄今過年時粽子是不可缺少的,沒有粽子就沒有過年的味道。越南過年主要是農歷一月份初一到初三,但是人家一般會玩到初十。
在過年這些日子裡,男女老少都穿新衣服、碰到小孩就給利市,大家互相祝福、祝身體健康、新一年有新的成就,發財等。
2。端午節
越南跟中國一樣有端午節,越南的端午節是從中國穿過去的,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個日子的由來是屈原的紀念日。在大部分越南人的眼裡,這天是摘葯,抓蟲子的日子。他們認為今天是一年內最好的一天,當天中午12點是摘葯最好的時間,他們認為在這個時候摘下來的一些中葯用來治病的話,病肯定會好的。有一些地方那天他們就去抓蟲子,讓他們種的菜,播的種長得快。還有一些地方他們抓壁虎放在一個小臉盆里,把水放進去然後用這個水給孩子沖涼,這樣孩子身上不會長痘,皮膚乾乾凈凈的。當然這是以前的的風俗習慣、現在這些活動都很少了,但也有少一部分迷信的人仍然看重這些。現在越南人過端午節可不一樣了,當天家家戶戶都吃鴨子、這天鴨子是不可缺少的,此外還吃米粉薄餅夾糯米飯,鴨雜粉絲湯等等。
3。中秋節
越南的中秋節是小孩玩耍的節日,當天小孩會受到很多糖果、月餅還有這種玩耍的活動。
越南中秋節也是從中國穿過去的,但是對越南人來說,越南的中秋節的由來也有自己的說法。
很久很久以前,於農歷八月份15的晚上,當晚有一位皇帝和他的美人一起出來坐在花園喝酒,他突然感覺當晚的月亮很漂亮,加上月光籠罩著的夜空讓他有一種不能說出來的感覺。是不是燦爛的陽光,讓他著米的風景把他給「暈」了?哈哈!那個時候在他的面前是有兩個月亮,還有燦爛的風景、輕輕的風、隨風飄搖的花等,這景象給他就下了很深的影響、不能忘記的一個浪漫夜晚,因此接下來每一年的今天晚上、他下令給全國人民一起歡樂、玩耍等一直到迄今。
現在越南的中秋節的當天、有一些地方小孩們會提前幾個晚上一起去舞獅子,他們陸續到每個家庭舞獅子一直到15的那天晚上為止。到每個家舞獅子時他們都有一點點收獲的,但是玩耍的還是主要的目的。每個家的主人認為,有獅子登上門來舞是可以趕鬼驅邪的,所以每個家在這些日子裡基本上都會把門打開來迎接獅子上來舞的。這個活動一直到現在還很受歡迎。
越南的那幾個節日基本上是那樣了。
㈥ 越南主要的節日有哪些
由於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越南和中國農歷基本一致,所以很多的民間傳統節日的日期和風俗也幾乎相同,但是同時越南還是有很多非常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節日。
㈦ 越南有什麼節日節日的風俗是什麼
越南重要節慶假日 :
春節:1月底或2月初,慶祝一周,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中秋節:陰歷8月15日
八月革命節:8月19日
國慶日(獨立日):9月2日(1945年)
越南的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等。由於受中國傳統和文化的影響,越南的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和內容,與中國基本相同。
㈧ 越南的主要節日
春節:1月底或2月初,慶祝一周,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越南共產黨成立日:2月3日(1930年)
越南南方解放日:4月30日
胡志明誕辰紀念日:5月19日
佛祖紀念日:5月28日
中元節:8月,陰歷7月15日,一年中第二大節日
中秋節:陰歷8月15日
八月革命節:8月19日
國慶日(獨立日):9月2日(1945年)
哈節(唱歌的節日):農歷六月初十、八月初十等(各地不一)
㈨ 越南的公共假期有哪些
1、1月1日,新歷年。現在,公歷日益為世界各國所公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以公歷為歷法的國家,都以每年公歷1月1日為元旦日,舉國放假。
2、農歷除夕至初五,農歷新年,越南最重要的假期,一連四日。一年之歲首,傳統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3、農歷三月初十,雄王祭祖日,是祭祀越南民族始祖——雄王(越南語:Hùng Vương)的日子。2007年越南政府定為國家法定假日。
4、4月30日,越南重新統一日,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攻陷南越首都西貢之日。
5、5月1日,五一國際勞動節,是世界上80多個國家的全國性節日。1889年7月,由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會議通過決議,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6、9月2日,越南國慶日,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並在首都河內的巴亭廣場發表,由越南獨立同盟會主席胡志明撰寫、宣讀《獨立宣言》。
越南假期習俗
1、越南端午節(越南語:Tết Đoan ngọ/漢越詞:節端午)是越南的傳統節日,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越南的端午節習俗和中國基本相同,但許多人都不知道「屈原」。
他們會在當天飲雄黃酒、吃粽子,還會給孩子戴上五色絲線。這五色絲線要在夏季的第一場大雨或是第一次洗澡時,扔到河裡,以此求得平安健康。
2、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歷來越南春節不可少的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
越南人過春節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餅。越南的年粽做法跟中國的粽子一樣,不過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中間包裹的豬肉與綠豆沙則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盛。
㈩ 越南有哪些傳統節日
,越南農歷和中國農歷的日期一致,民間傳統節日的日期和風俗也基本和中國一樣,同時又有很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節日。
春節:送灶王、備年貨、祭祖先、放煙花、帖春聯……中國遊客在越南過春節會有回到故鄉的錯覺。但是越南人不吃餃子和湯圓,而是吃一種圓形的米糕和方形的粽子,各家各戶都會擺三樣東西:一束鮮花、一盆金橘和一個盛著五種水果的果盤,以求新年大吉大利。春節期間還有種種禁忌:不能吵架、不能說粗話、不能幹農活、不能弄壞東西等等。另外還有許多的風俗講究和傳統民間活動,既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又非常有當地特色,是不可不參與的大熱鬧。
端午節:端午節越南人也吃粽子,並且采草葯驅蟲,據說端午的草葯非常靈驗。此外父母在這天一早要為孩子准備幾種酸味食品和水果,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哈節:是京族人的傳統節日。「哈」在越語中是「唱歌」的意思,所以「哈節」就是唱歌的節日。過節的日期各地有的在農歷六月初十過,有的在八月初十過。京人的村莊都建有一所「哈亭」,平時供人們乘涼、唱歌及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活動,遇上「哈節」時,這里會舉行迎祖、祭祖、飲宴、唱歌、跳舞、唱戲等活動。
七月節:是拉志族的節日。七月節從農歷七月初一開始,歷時13天。初一每戶派一名男子攜帶酒肉到「波米如」(老父母)家,由波米如主持「迎祖」儀式。以後按波米如指定的日期,每戶輪流舉行「迎祖嘗新」儀式,即向祖先祭獻供品。節日期間嚴禁用非本民族的語言交談。7月13日,人們在波米如家舉行隆重的「送祖」儀式,節日在這時達到高潮。
中秋節:越南的中秋節實際上是個兒童節,孩子們提著各種造型的紙燈在月光下玩耍。
盤古節:盤古節是京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歷臘月下旬,家家殺雞宰主,祭祀開天闢地的盤古,以求始祖保佑。
華人的節日:在越南的華人保持著祭祀中國神的習俗,各路神仙的生日都算是小小的節日,有一定的儀式和活動。而天後(即媽祖)誕辰紀念日農歷2月23日則是最重要的大祭祀,因為當地華人把天後視為保護神。 公眾假期
1月下旬至2月上旬:Tet Nguyen Dan, 農歷新年(3天)
4月5日至20日:Thanh Minh,清明節(紀念及打掃先人之墓穴)
2月3日:越南共產黨成立日
4月30日:越南解放日
5月1日:勞動節
5月19日:胡志明誕辰
9月2日:越南國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