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羅非是什麼樣子要圖片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為一種中小形魚。現在它是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且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原產於非洲,屬於慈鯛科之熱帶魚類,和鱸魚相似。通常生活於淡水中,也能生活於不同鹽份含量的鹹水中,也可以存活於湖,河,池塘的淺水中。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面積狹小之水域中亦能繁殖,甚至在水稻田裡能夠生長,且對溶氧較少之水有極強之適應性。絕大部分羅非魚是雜食性,常吃水中植物和碎物。
該魚原產於非洲,最早於1946年由吳振輝、郭啟鄣從新加坡引進台灣省,為紀念這兩個人,先稱「吳郭魚」。1957年從越南引進我國內地,又名「越南魚」。因其原產於非洲,形似本地鯽魚,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鯽魚」。
羅非魚食性廣泛,大多為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甚貪食,攝食量大;生長迅速,尤以幼魚期生長更快。羅非魚生長與溫度有密切關系,生長溫度16~38℃,適溫22~35℃。是一種廣鹽性魚類,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棲息於水的下層,但隨水溫變化或魚體大小改變棲息水層。
詳情請見 http://ke..com/view/90434.htm?fr=aladdin
希望可以幫到你,求採納!!!
❷ 越南橘魚是什麼魚能做觀賞魚飼養么
如題 可以作為觀賞魚 , 越南鱊(yù) 學名
鯉科 Cyprinidae 鱊屬 Acheilognathus 魚類
下圖為 越南鱊 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 ,
原分布於亞洲越南北部、中國南部及寮國,多作為觀賞魚引入各地飼養。
❸ 請問這是什麼魚,長的很惡心
如圖 , 口孵非鯽 、 羅非魚 學名
慈鯛科(麗魚科)Cichlidae 口孵非鯽屬 Oreochromis 魚類
下圖為 莫三比克口孵非鯽 Oreochromis mossambicus ,俗稱 䲞魚、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南洋鯽、羅非魚
在1954年前後傳入到中國南方,作為一種淡水塘養魚類,因其形似鯽魚,原產非洲,稱為非洲鯽魚,簡稱非鯽。又一度因自越南傳入,而稱之為越南魚。1981年鄭葆珊在《廣西淡水魚類志》中將此魚稱為羅非魚。羅非魚得名自越南語中魚的發音為「羅非」,可能是廣西養魚者對此魚來自越南的稱呼。
❹ 湄公魚是什麼魚
湄公魚是淡水魚,是無鱗魚主要生長於越南湄公河的海口區域,湄公魚的另一個名字叫芒魚。湄公魚體長側扁、體色青灰、腹部銀白、體表光滑無鱗。頭部圓錐形、扁平。吻短、口亞下位,上下頜具小齒。下頜須、觸須各一對,眼中等大小。背部隆起,腹圓無腹棱。鰓膜發達,在頰部聯合,鰓耙長,成條狀。背鰭位於背部的最高處。胸鰭胸位;腹鰭小;臀鰭較長。正尾形,分叉。
湄公魚是淡水魚,味道鮮美。
湄公魚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背緣及腹緣平直。頭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側位,眼前線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馬蹄形。須5對,其中吻須2對,口角須1對,頦須2對。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側線不明顯,縱列鱗140-170。 各鰭均無硬棘,背鰭軟條3(不分枝軟條)7(分枝軟條);臀鰭3(不分枝軟條)5(分枝軟條);腹鰭1(不分枝軟條)6-7(分枝軟條);尾鰭圓形。體背側淡褐色,腹側為淡黃色,眼下至上頜處有一斜走的黑色線紋。體側的上半部及背部具有數列明顯的縱走黑色斑塊,延伸至尾柄的基部。尾鰭具4-5列垂直排列的黑色斑紋,基部上方具有一明顯黑點。
湄公魚的營養功效
1、湄公魚是一種肉質鮮嫩的水產魚類,它含有大量高質量蛋白和豐富的維生素,能促進人體代謝,也能提高人體各器官功能。另外它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鈣,能促進骨骼發育,也能預防骨質疏鬆。
2、湄公魚從中醫的角度上看還具有補氣止咳以及平喘等多種功效,另外它還含有一些抗氧化成分,能清理身體內的自由基也能延緩衰老,經常食用還能預防貧血和營養不良以及身體虛弱等不良症狀發生。
❺ 黃牆魚又叫什麼魚
叫羅非魚,又叫非洲鯽魚,南鯽,越南魚,該屬原產於非洲,有600多種,目前被養殖的有15種。羅非魚是一群中小型魚類,它的外形、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鰭條多荊似鱖魚;廣鹽性魚類,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棲息於水的下層,但隨水溫變化或魚體大小改變棲息水層。
(5)越南魚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營養價值
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羅羅非魚經測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質20.5克,脂肪6.93克,熱量148千卡,鈣70毫克,鈉50毫克,磷37毫克,鐵1毫克,維生素B1 0.1毫克,維生素B2 0.12毫克。羅非魚已成為世界性的主要養殖魚類。
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在日本,稱這種魚為「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
羅非魚一般人群都可食用。老少皆宜,每次100克左右。羅非魚味道鮮美,肉質細嫩,骨刺少,沒有肌間小刺,無論是紅燒還是清蒸,味道俱佳。此外,也可做全魚、魚片、魚丸,可蒸、煮、炸、烤、做湯或微波烹飪。
羅非魚種類
羅非魚是一群中小型魚類,它的外形、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鰭條多荊似鱖魚。我國主要養殖的品種有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以及各種組合的雜交後代等。
1、尼羅羅非魚
原產於非洲東部、約旦等地。背鰭邊緣黑色;尾鰭終生有明顯的黑色條紋,呈垂直狀;喉、胸部白色,尾鰭末端不達臀鰭的起點,體側具有8~10條橫帶紋,尾柄背緣有一黑斑.
尾柄高大於尾柄長。尼羅羅非魚具有生長快、食性雜、耐低氧、個體大、產量高和肥滿度高等優點,因而在我國許多地區可單養或作雜交親魚用。
2、奧利亞羅非魚
原產於西非尼羅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銀灰色;背鰭、臀鰭具暗色斜紋;尾鰭圓形,具銀灰色斑點,奧利亞羅非魚比尼羅羅非魚耐寒、耐鹽、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別是它們的性染色體為ZW型,與尼羅羅非魚雜交可產生全雄羅非魚,故常用作與尼羅羅非魚雜交的父本。
❻ 什麼是羅非魚
羅非魚,該屬原產於非洲,有600多種,目前被養殖的有15種。羅非魚是一群中小型魚類,它的外形、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鰭條多荊似鱖魚。廣鹽性魚類,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棲息於水的下層,但隨水溫變化或魚體大小改變棲息水層。
羅非魚食性廣泛,大多為植物性為主的雜食性,甚貪食,攝食量大;生長迅速,尤以幼魚期生長更快。羅非魚生長與溫度有密切關系,生長溫度16~38℃,適溫22~35℃。
羅非魚最早於1946年由吳振輝、郭啟鄣從新加坡引進台灣省,為紀念這兩個人,先稱「吳郭魚」。1957年從越南引進我國內地,又名「越南魚」。因其原產於非洲,形似本地鯽魚,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鯽魚」。
❼ 越南有什麼魚
越南都產什麼魚
越南鯰魚,紅魚,小黃魚,海蝦,花蟹,帶魚,鯧魚,扇貝,青斑魚,八爪魚,魷魚,螺類,沙丁魚等海魚品種。
❽ 原產越南「鉛筆魚」,在越南可超1米,現已在中國哪裡出現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物種也有全球化的趨勢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變得越來越多,這些外來物種,也隨著人類的腳步,來到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地區,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自然也有許多越南的物種來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