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越南人吃貓肉吃的那麼「瘋狂」
越南人吃貓肉到了瘋狂的地步,可能無法想像他們在越南每年將吃掉多達400萬只貓,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上升。讓我們分析一下越南人喜歡吃貓肉的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越南人認為貓肉的味道特別好,營養價值也很高,裡面的脂肪有同樣的香氣,可以在貓中食用肉。在法國,貓的腸子在觀眾中最受歡迎,有嚼勁嚼起來越來越香。另外,有很多吃貓肉的方法。有20多種。貓肉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獨特需求,而現在越南的貓的數量急劇減少,在越南造成了鼠災,並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越南政府已明確發布文件,禁止再食用貓肉。
② 大家能介紹一下越南的美食嗎
我根據自己的留學時品嘗過的地道小吃來介紹一下吧。
1.bánh xẻo(發音有點像餅小)。餅小是越南峴港的特色美食。做法:首先用雞蛋和一隻蝦做成一張圓餅,然後用越南的透明的皮(像貴州絲娃娃那樣的透明的皮)也就是越南春卷的皮包著雞蛋餅還有生菜、芭蕉絲、薄荷、黃瓜片以及各種越南香菜,蘸著花生醬和魚露吃。這個小吃味道很足,香而不膩。去越南留學的時候經常和同學去光顧的。
2.越南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我個人是十分喜歡的,它不同於中國牛肉粉的味道,它的材料是:軟而細的扁粉、牛肉(可以選擇要牛叉燒或是生的牛肉,生的牛肉不放入鍋中煮,切好後直接用熱湯淋熟)、豆芽、各種越南生的香菜、小檸檬、指天椒。要上一碗不是十分油膩的越南牛肉粉,將各種香菜撇入碗中,擠上幾粒檸檬汁,那個味道嘗過你才會愛上。在越南大街小巷都有得賣,希望你也能喜歡哦O(∩_∩)O~。
3.各種什錦果肉,越南人叫做trè(有點像茶的發音)。在越南的小巷中,很多的老奶奶都挑著兩個大鍋,鍋中有豐富的各種什錦:黏黏的湯圓、黃豆漿、紅豆漿….各種五顏六色的我也叫不出名字來,然後你可以選擇幾種素材,要上一杯,混合著喝味道很不錯。
4.如果你是去海邊城市,那我建議你叫上一些海鮮。越南人煮的海鮮的味道和中國還是有區別的。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道是車螺湯,越南人在湯中加入一種香料像是某種植物的根,那個味道出來很清淡很清香。我愛死了!
5.vinamilk酸奶(維納酸奶),這個怎麼說呢,是越南的酸奶,酸奶似乎也不是越南才有得喝,中國也有,但是味道好極了。在越南炎熱的夏天中要上一小盒(5000越南盾,一元多人民幣),一小勺一小勺放入口中,享受。
6.奶油果(sinh tó bơ),這種水果外皮有點像奇異果,裡面的果肉是暖黃加點青色的,不能直接吃,因為會澀,一般是加入糖和酸奶,果汁的樣子喝的。在飲料店可以叫上一杯,味道特別而香。
7.鴨仔蛋。實際就是鴨蛋沒孵化完成,已經略成型,然後將它煮熟,配上一點酸蘿卜和椒鹽吃,很多人都受不了那個畫面(有一些蛋內的鴨基本成型)都不敢吃。越南人會給你一個小杯子,剛好裝上一個蛋,然後用一個小勺子敲開一個口,伴著酸料吃。還是有很多人吃上第一回就喜歡上了,呵呵。味道嘛,我也說不清楚,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就是畫面不好看,味道還正常。
8.另外的特產,比如春卷、排糖、果蔬、咖啡,在超市都很豐富的。
盡情享受越南的美食吧,希望你在越南玩的愉快,(*^__^*)
③ 越南人們平時吃什麼
我沒有越南朋友,所以無法問問他們平時在越南吃什麼,不過我以前去過越南一次,看過當地人們的生活,大概日常吃些什麼也略知一二。
我當時去的是越南芽庄,那裡炎熱的氣候使越南有很多豐富的食物,既然到了一個國家,就要感受一下那裡的風土人情,我沒事閑逛的時候,看到當地越南人常吃的主食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大米,他們還有時還經常吃糯米製成的食物,各種各類青菜、豆類,水果,海鮮。
我非常喜歡越南的春卷,越南春卷和中國的春卷做法是不同的,當然味道也有很大差別。中國春卷是油炸的,裡面一般有包菜絲,肉絲,韭黃。而越南的春卷皮都是用糯米做成的,薄薄的一層,薄如蟬翼,潔白透明。感覺就要破掉的感覺,拿一張,裡面放上各種蔬菜和肉,再沾點醬料,簡直太好吃了。不是吹牛,我感覺我能吃十張!
他們早餐還會吃糯米飯,一般會有兩種,一種白色的,一種黃色的,白色的糯米就跟我們中國一樣,黃色的糯米就不一樣了,有點嚼勁,越南本地人更喜歡黃色的那種,裡面還要加上各種配料,什麼春卷,扎肉,叉燒,肉鬆,五香蛋,各種,隨便你選,每天不重樣。
大概就這些了。 民以食為天,就算為了美食也要再去一次啊。
④ 越南美食介紹 越南美食有哪些
越南雞粉
河內的雞粉久負盛名,可在河內的街頭攤檔上吃到。雞粉用料講究,除雞絲外還配有肉絲、蛋絲、木耳絲、蔥絲、香菜絲。蛋絲製作獨特,攤成薄薄的片,切成細細的絲,不粘不連,撒在粉上與紅的肉絲、白的雞絲相輝映,格外撩人食慾。
越南肉粽
肉粽是越南的傳統美食,過去一般的越南人家只有在節日里才能吃上,這種肉粽是完全用肉來做成的。在農村每當節日,特別是春節來臨前各家各戶都要做肉粽。
將上好的瘦豬肉加入各種香料,放入石田中著成糊狀,然後用芭蕉葉或荷葉包上裹成粽粑狀,放火鍋中煮熟。
蝦餅
蝦餅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蝦餅的做法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麵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入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在河內西湖邊上有一家餐廳,其製作的蝦餅有較高的聲譽。
越式灌腸
它是越南人喜歡的美食。其做法是用豬紅調以瘦肉末和各種香菜,灌人豬小腸中,然後煮熟。吃前切成節,蘸上各種調料。
越南春卷
越南春卷是最受越南人歡迎的一道菜,近年來國內不少餐館引進,但做法和吃法均不及越南的地道。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放入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菜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佐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
炸象魚
它是相當值得推薦的一道名菜,一條約比一個手掌略大的魚,徹頭徹尾的炸它一番,炸到那條魚是全身酥麻、香脆可口,即使你是個吃魚嫌挑魚刺麻煩的人也可以輕松的吃,因為連骨頭也可以吃。
越南牛奶果
越南的水果也不得不提,越南的水果至今仍無品種改良,多看之後便會發現,怎麼越南的水果都比台灣的小一號,甚至兩號,但體積雖小,甜味及口感絕不遜色。牛奶果是越南較特殊,台灣吃不到的水果,產期大約在農歷11月前後,果肉為橘黃色,香甜滑嫩,味道如牛奶,相當特殊,在一般的水果攤都買得到。
滴露咖啡
它是越南人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它是在杯子內放煉乳,杯口罩上鋁制過濾器,在過濾器內放好咖啡粉,再用熱水泡,讓咖啡滴到杯子內與煉乳混合,喝時加冰塊,非常好喝。
⑤ 越南人為什麼會喜歡吃貓肉
越南人認為貓肉非常的好吃,所以喜歡吃貓肉。在越南隨處可見的貓,就像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雞鴨魚肉一樣,貓肉也是越南人經常吃的食品。我們是非常拒絕吃貓肉的,但是越南人認為吃貓肉可以獲得好運。還認為吃貓肉可以避免不幸。
越南是非常的貧窮的,原來的人民也是非常落後的,相比且吃別的東西,貓肉對他們來說可以更好的獲得。所以越南人常覺得學到了吃貓肉的習慣。長時間吃貓肉,做出了越南貓肉的減少。
⑥ 越南人喜歡吃什麼
越南人喜歡吃魚、蝦、蟹、海參、魚翅、廣肚及其他海味和雞、粉絲、通心粉、西紅柿等。不愛吃甜點、羊肉、豆芽。早餐一般吃餛飩、咸包子。午、晚餐主食為大米飯,要求肉少菜多,口味清淡。平時以咖啡為主要飲料。
⑦ 越南人為什麼喜歡吃檳榔
和越南的天氣有關,應該還有一定的葯用功效
⑧ 「一年吃掉四百萬只」,為什麼越南人吃貓肉這么瘋狂
原因一:落後貧窮。二戰過後,越南人們過得民不聊生,為了生存,什麼東西都吃,當然狗肉、貓肉也不例外。何況是肉食,比啃樹皮好多了。貧窮總是能揭露出人性,別說是貓肉,有時人吃人都有。漸漸地養成了吃貓肉的習慣。
他們認為貓是一個能夠對人體有著很好的補氣養血的作用,在我們中國的古中醫里邊說,吃胎盤可以對人體起到大補氣血的效果。可是在越南的醫葯文化里,吃貓肉要比中國的吃胎盤效果好得多,還能夠疏通脈絡,對人體特別有益。
⑨ 越南人平常吃啥
越南法棍:法棍在越南的發展時間雖然不是很長,但是非常深入人心,也是中西方融合的代表。越南法棍獨特的味道,與眾不同的方式讓它迅速成為越南人的心頭好。所以,越南人早餐很多人都吃這種,當然,他們會自己做餡料,只買法棍。
粉;越南人是很少吃大米的,都是把它們加工成各種其他食物,尤其是粉。越南人的日常就是煮一碗粉,配上點青菜,蘸著魚露吃。越南的粉相對來說比較清淡,但是裡面的料可不少。
毛鴨蛋;越南人很喜歡吃這種鴨蛋,是在小鴨子四肢軀干剛剛成型的時候蒸煮而成,據說很有營養。就和咱們水煮雞蛋差不多,不過味道更腥一些,需要配著青菜魚露一起吃。
咖啡;咖啡雖然是法國人帶給越南人民的,但是,他們的口味卻完全不同。越南人喜歡和滴漏咖啡,隨著咖啡一點點滴落,感覺時光都慢了下來。
清水煮菜;非常神奇的,越南人非常喜歡這種製作簡單,清湯寡水的食物。只需要將青菜放開水裡稍微燙一下,然後就蘸著魚露吃。所以說,越南女子都很苗條是有原因的。
海鮮;越南的海鮮很多,經常就是來盤大蝦,炸個象魚。還有各種火鍋燒烤,非常豐富。當然,這也少不了魚露來中和油膩。
烤肉;在越南路邊,烤鱷魚也算是越南比較常見的場景了,不僅是鱷魚,其實烤雞,烤鴨,烤丸子都很常見。也是平時犒勞自己一下比較常見的吃食。
⑩ 越南人吃臘肉嗎吃什麼樣的臘肉
有點咸。
如果暫時放開「口感」,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臘肉對很多人,特別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和老年朋友而言,實在不是一種合適的食物。
首先,臘肉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從重量上看,100克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要高50%!很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正是導致高血脂的「危險因素」。其次,臘肉營養損失多。在製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含量均為零。可以說,臘肉是一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雪上加霜」。
第三,臘肉的含鹽量較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因此,對於血脂高的朋友而言,科學選擇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大量進食油脂固然於健康不利,完全不吃油也是不可取的。日常飲食可選用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等,對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有幫助。不過,再好的「油」也得適量吃,每天20―25克就足夠了。 臘肉因為是腌制食品,裡面含有大量鹽,所以不能每頓都吃;這樣超過人體每天攝入的最大鹽量; 所以當作調節生活的一個菜譜; 當然可以先採用蒸煮或者多次蒸煮,盡量降低裡面肉的鹽的含量,也就可以多吃了;與此同時也能享受臘肉的淳樸香味了。
臘肉是湖北、四川、湖南、江西、貴州、陝西的特產,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寧王,兵敗南下走巴中,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贊不絕口。 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後,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干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火的烤火爐上空,利用煙火慢慢熏干。西部地區林茂草豐,幾乎家家都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那上好的白條肉,或肥或瘦,買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幾塊臘肉,品品臘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鄉下親友熏上幾塊。
湖北臘肉和四川臘肉,歷史悠久,中外馳名。
熏好的臘肉,表裡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來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湖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並能採納我為最佳答案。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