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美國怎麼入侵的越南

美國怎麼入侵的越南

發布時間:2022-06-29 10:06:56

A. 美國是怎樣捲入越南戰爭的

說白了就是 南越政府及軍隊 扶不上牆

B. 美國為什麼發動越南戰爭

為了遏制共產主義的發展和保護自身的利益,美國發動了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的一場戰爭。發生於冷戰時期的越南(主戰場)、寮國、柬埔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南亞爆發的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對亞洲國際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美國怎麼入侵的越南擴展閱讀:

越南戰爭是美國歷史

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美國耗費了至少2500億美元。並且由於越南戰爭,使得美國從冷戰中的強勢一方逐漸變為弱勢,從而促進了美國同中國建交,才有了尼克松訪華。

越南戰爭促進了美國戰術的進步,在冷戰時代終結之前不再動用大規模地面部隊進行傳統的持久消耗戰爭,轉而依靠巨大的海空優勢和技術優勢進行作戰,強調首戰制勝、速戰速決,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低強度戰爭理論和「外科手術式打擊」的作戰樣式。

網路-越南戰爭

C. 美軍什麼時候侵略越南

美國侵略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侵越戰爭時期。
第一階段,
1955~1960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南越扶植吳庭艷擔任總理,建立親美獨裁政權。在美國的支持下,吳庭艷集團發動"控共"、"滅共"戰役,屠殺南越愛國者。
第二階段,1961~1964年。肯尼迪政府發動"特種戰爭",由美國出錢出槍派顧問,訓練當地的反動軍隊,以反革命的"游擊戰"對付人民的游擊戰,把農村居民趕進四面圍著鐵絲網、壕溝和碉堡的"戰略村",妄圖割斷游擊隊與人民之間的聯系。越南南方軍民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打擊敵人,許多"戰略村"被搗毀,一些"戰略村"還變成了人民的戰斗村。1963年南越政權內訌加深,美國策劃軍事政變推翻吳庭艷,隨後楊文明、阮慶等軍人相繼上台執政。
第三階段,1965~1968年。約翰遜政府把"特種戰爭"升級為"局部戰爭",擴大戰爭規模,開始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襲擊。1965年,約翰遜下令採取"雷聲隆隆"行動,在南越不再局限於使用傀儡軍,美國直接派軍隊參戰。侵越美軍迅速增加,達到50萬人。1968年初,越南南方軍民發動"春季攻勢",向西貢、順化、艦港等64個大中城市、省會及軍事基地展開猛烈進攻。同年3月,約翰遜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對北越的轟炸。5月越美巴黎談判開始。11月美國宣布完全停止對越南北方的轟炸。至此,"局部戰爭"失敗。
第四階段,1969~1973年。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採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時宣布從南越逐步撤出美國部隊。美越繼續會談,並將雙方會談擴大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及西貢阮文紹政權在內的四方會談。1973年1月27日,美國被迫在結束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協定上簽字。為時12年的侵越戰爭到此結束。
第五階段:1973~1975年。美國軍事力量從南越撤出後,南越阮文紹政權十分孤立。1975年越南人民發動總進攻,打垮南越傀儡政權,解放了西貢,完成了南北統一。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結束。美國侵略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共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彈,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個戰場投彈量的總和,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美國自己的損失也非常慘重,5.6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

D. 越南戰爭的起因是什麼美國為什麼打越南最後的結果什麼

越南戰爭起因:二戰前,越南是法國殖民地,二戰中,越南被日本人佔領;二戰後,日本投降,法國人卷土重來,妄想恢復殖民統治,結果被越南人民軍打的落花流水。美軍以「自由世界」領袖自居,因為中國變成紅色的原因,總統等在國內飽受詬病,現在看到越南也有赤化的危險,而且受到中蘇的支援,於是基於冷戰的思維,決定支援法國打擊越共,後來法國人退出,美國人全盤接手,就成了美國參與越南戰爭了。


後果:中國發出警告,美國人不能越過北緯17度線,否則中國就要像朝鮮戰爭一樣參戰。美國人始終沒有能越過17度線,只能南打北炸,更沒有意識到這場戰爭已經演化為政治戰,無論南北,始終無法消滅越南人民軍,陷入了泥潭之中。國內反戰呼聲很大,壓力很大,尼克松憑借終止戰爭的諾言當選後下決心撤軍,結束了戰爭。

E. 美帝國主義是怎樣侵略越南的

1961年,美國派遣「特種部隊」進入南越,發動所謂的「特種戰爭」。
1964年12月,首批美軍在越南峴港登陸,從此把侵略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
在越南軍民的積極反擊下,美軍陷入了越戰的泥潭裡,美國在現場上遭到慘重失敗,被迫於1973年在巴黎簽訂《關於在越南戰爭、恢復和平協定》,美軍撤出越南
1975年,越南軍民解放南部首都西貢,越南戰爭結束。

F. 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戰爭原因

戰爭長達12年,美軍死亡5.6萬餘人,30多萬人受傷,耗資4000多億美元,給美國造成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美國軍事介入越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寮國、柬埔寨人民經過武裝斗爭和起義,先後取得了獨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越南北方的河內以臨時政府的名義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並積極採取行動恢復越南的統一。
與此同時,在越南南方,一直堅持反共的吳庭艷,於1955年10月在美國的支持下,在西貢成立新的政府。
1961年5月,為防止吳庭艷政權垮台,美國派遣100名代號為「綠色貝雷帽」的所謂「特種部隊」進入南越。
1962年2月8日,美國在西貢設立了由保羅·哈金斯將軍指揮的軍事司令部,標志著美國開始直接介入越南戰爭。4月30日,美國副國務卿喬治·鮑爾宣布了一個名叫「戰略村」的計劃,把越南南方游擊隊滲入比較嚴重的地區再劃分為較小地區。主要村莊要用帶刺的鐵絲和望塔圍起來,進村的人將受到仔細盤查,其中的居民將被遷入集中營。隨後,美偽軍對各「戰略村」進行瘋狂的掃盪和圍剿。
越南南方游擊隊進行了反「戰略村」、反掃盪的戰斗。據統計,從1962年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的反掃盪斗爭進行了40餘次,美軍傷亡達2000餘人。到1964年,越南南方游擊隊解放了南方2/3以上的土地和700萬人口,美國軍事介入嚴重受挫。

G. 美國當初為什麼打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可以說是自從二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爭了,從1955年開始,直到1975年結束,在這二十年的時間里,越南軍民死亡人數超過160萬,而且還導致1000多萬人無家可歸。

而美軍這邊也很不順,也在這二十年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總計有5萬人死亡,30萬人受傷,飛機、坦克等先進的武器裝備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時間里,美國以絕對優勢,重創了北越軍隊,但是美軍始終都不能完成他們的最終目標——消滅北越。

而且美軍還屬於不長記性的那種,忘了在朝鮮被我國志願軍打敗的事實,試圖通過越南作為跳板,進而侵略我國。

對於美國人的陰謀,我國不可能看不透,於是我國開始源源不斷的派兵和物資援助北越,而且蘇聯也為北越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

隨著越南戰爭的延長,美國士兵的補給越來越困難,而且美軍的傷亡率也直線上升,甚至在他們國內還出現了“動亂”,比如不斷有民眾遊行反對美國政府的對越戰爭,被逼無奈的美國最後只好宣布從越南撤兵。

而在失去了美軍幫助下的南越,實力遠遠不如北越,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北越就徹底打敗了南越,實現了越南的統一。

H. 美國當年是出於什麼考慮攻打越南

1964年夏天,美國總統約翰遜請求國會給他授權,以武力還擊越南北方政權的挑釁。約翰遜的理由是,停泊在越南北部港灣的美國軍艦遭到了北越政權的無端襲擊。國會最終同意了約翰遜的請求,美國出兵越南。到1968年,有50萬名美國大兵在越南作戰,他們中的5萬人再也沒能活著回國。然而,美國政府利用軍艦遭襲事件發動越戰的做法一直都遭到質疑。許多歷史學家的研究表明,越戰前夕,美國中央情報局想方設法通過越南北部海灣向北越政權進行滲透,刺探情報,美國派駐此處的軍艦遭襲並非如美國政府告訴老百姓的那樣,是在沒有發起任何挑釁行動的情況下遭到襲擊的。

當時越南爆發內戰,北越屬於社會主義大家庭,而南越是資本主義陣營,所以美國出兵支持南越

I. 美國為什麼要侵略越南

越南在二戰前屬於法國,二戰時被日本佔領,二戰後胡志明在越南北方建立北越,法國扶植保大皇帝在西貢建立南越。雙打後來打了9年戰爭,主要城市落入南越手中,農村山區屬於胡志明。1954年時中國支持北越,戰勝了南越。然後簽訂日內瓦協定,以北緯17度為界,南北分治。

後來美國為防止北越南闊,而扶植了吳廷琰,於1955年建立南越共和國。

然後1959年,北越開始以武力統一越南,於是越南戰爭爆發

J. 美國侵略越南戰爭的戰爭背景

二戰後的第一次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法國不甘心失去昔日的殖民地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就卷土重來。1954年,中、美、英、法和印度支那三國達成日內瓦協議,在法國承認印度支那三國民族權利的基礎上,恢復印度支那和平。法國撤走後,美國乘機插手,在越南南方扶植了它的傀儡政府——吳庭艷政權,並向南越提供軍事援助,派遺顧問,為南越建立起擁有三十萬人的軍隊。
越南戰爭,中國學者稱為美國侵越戰爭,又稱越南人民抗美救國戰爭,它是美國干涉和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的政策所引起的。因而要探討這場戰爭的歷史背景,就必須了解美國對越南和印度支那的介入和干涉的動因和發展過程。
二次大戰前,美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勢力范圍主要在菲律賓群島,而越南、寮國、柬埔寨是法國獨占的殖民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美國雖是在太平洋上角逐的列強之一,但尚未能把它的注意力投向越南和印支地區。當日本於1940年9月侵入法屬印度支那北部時,歐戰剛爆發不久,美國的注意力集中在歐洲戰場上,在遠東採取綏靖日本的方針,對日本入侵印度支那北部採取了「不介入」的政策。
但日本於1941年7月侵入印度支那南部,控制了西貢和金蘭灣,將印度支那作為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基地。日本在印度支那的軍事存在構成了對美國在太平洋上的領地---美屬菲律賓的直接威脅,這引起了美國的嚴重不安。美國政府認識到印度支那地區對它的戰略上的重要性,開始改變「不介入」的方針,要求日本撤出印度支那,並採取了報復措施,凍結了日本在美國的財產,進一步實行石油禁運。由於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1941年12月,爆發了太平洋戰爭。日本佔領了整個東南亞,企圖獨霸太平洋,實現其「大東亞共榮圈」的狂妄計劃,這與美英等國在東南亞的利益發生了嚴重的沖突,也使美國對印度支那及其未來走向更為關注。當戰爭發生有利於盟軍的轉折時,1943年羅斯福政府提出了在戰後「國際託管印度支那」的方案。這是二戰時期美國對印度支那的基本政策,也是美國介入印支事務的初始。
大戰結束後,美國的印支政策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於美蘇矛盾的尖銳化,羅斯福去世後,新上台的杜魯門政府為聯合英、法對抗蘇聯,調整了美法關系。因而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上,美國對英國作了讓步,同意把印度支那南部作為英國東南亞戰區司令部指揮的范圍內,並商定以北緯16度線為界劃分作戰范圍。1945年8月,杜魯門在與戴高樂會談中,明確表示美國不反對法國軍隊和法國當局回到印度支那去。戴高樂在回憶錄中寫道:「華盛頓方面保證不給我們(即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事務製造障礙」。這樣,由於美國的認可和支持,1945年9月英國軍隊便以受降為名,進駐印支南部,這為戰後法國勢力重返印度支那鋪平了道路。這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顧及印度支那三國人民獨立自主的要求,企圖主宰弱小國家和被壓迫民族的命運的大國霸權主義的行徑。
越南是東南亞國家中最早宣布獨立的國家之一。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越南人民發動「八月革命」,奪得全國政權。9月2日,胡志明了主席在河內巴亭廣場宣讀了越南《獨立宣言》,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領導八月革命的越南獨立同盟是一個以抗日救國為宗旨的民族解放統一戰線,以越盟為主體政府是一個全民擁護的立憲民主政府。越南民族運動的領袖胡志明享有崇高的威望,胡志明政府獲得從北到南廣大越南人民的擁護,這是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客觀事實。美國作者戴維•霍羅維茨寫道:「共產黨人胡志明和他的游擊隊曾帶頭抗擊日本人,到戰爭結束時,胡志明的越盟己經成為一個深入群眾的,把抱有各種不同政治見解的廣大越南人團結起來的廣泛民族運動」。
面對十分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為爭取國際上的同情,尤其是各大國的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主席胡志明於1945年底和1946年初曾多次致函美、英、蘇、中等國政府首腦,希望各大國幫助越南從法國統治下獲得獨立,並提出「越南願意與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交朋友」。由於美國曾與英國在大戰時發表支持民族自決和平等的《大西洋憲章》,戰後又以「反殖民主義」的姿態出現在東南亞,為爭取美國的同情和支持,胡志明主席曾8次致電、致函美國總統和國務卿,介紹越南情況的新進展,控訴法國違反《大西洋憲章》和《聯合國憲章》,重新侵略越南,建議美國承認越南的獨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美國政府卻拒絕承認越南人民擁戴的胡志明政府,卻去扶植曾經投靠日本法西斯和依賴法國的保大傀儡政權,使越南和印支地區失去了獲得和平與安寧的機會。
究其原因,在於當時美蘇冷戰已經展開,美國對越政策便打上了冷戰思維的濃重印記。1946年末,美國國務院認定胡志明是「國際共產主義代理人」,1949年,美國國務卿迪安·艾奇遜更認為胡志明是「徹頭徹尾的共產主義者」。在美國看來,胡志明作為共產主義者的身份,而其共產主義者的身份和蘇聯一樣,決定了他領導下的國家是反資本主義的,而這是與美國的國家利益根本對立的。這樣,美國完全拒絕承認以胡志明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正是在這種思維觀念的指導下,美國不但沒有在聯合國安理會對法國的戰爭行為作任何譴責,而且默許和支持法國發動對越南的大規模的殖民戰爭。由此可見,美國在促成第一次印支戰爭發生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視。正如英國學者A.J•斯托克威爾(Stockwell)在說到1949年的東南亞形勢時所指出的,「沒有美國的支持,或者至少沒有得到美國的認可時,無論法國還是荷蘭,都不能繼續其殖民戰爭。」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和1950年6月朝鮮戰爭的爆發,是戰後印度支那政治局勢發展的轉折點,它標志著兩大陣營冷戰對峙的局面在這一地區的形成。此時美國的政策發生了干涉東南亞和越南事務的決定性轉變。新中國的成立使越南在地理上與社會主義國家連成一片,並有了中國這個堅強的後盾。1950年1月,中國承認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為主權國家,蘇聯,隨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這立即引起了美國的強烈反應。在美國看來,印度支那是「自由世界的前線」,而「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在於非共產黨政權的存在。」於是同年2月7日,美國帶頭宣布承認保大為首的南越政權,此後,許多西方國家都公開承認保大政權,用來與胡志明領導的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對抗。
同年2月23日,美國與法國以及南越保大政權、柬埔寨和寮國簽訂「五國防禦條約」,這項條約使美國對印度支那地區的干涉合法化。美國對越南的公開直接的干涉,引發了越南的強烈反美浪潮。1950年3月19日,西貢-堤岸地區發生了30萬群眾參加的反美示威遊行。後來,這一天被定為越南的「全國抗美日」。越南在反對法國殖民者的同時,提出了反對美國的干涉者的口號,從此越南的抗法戰爭與國際上的和平、民主運動互相配合起來。越南從努力獲取美國同情與支持轉向反對美國的干涉,標志著越美關系的重大轉變。
朝鮮戰爭爆發後,1950年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指示派遣美軍參戰,發表聲明,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台灣,指示「加速以軍事援助供給在印度支那的法國及其聯邦成員國的部隊,並派遣軍事使團,以便與這些部隊建立密切工作關系。」這樣,美國便將所謂「韓戰」(即朝鮮戰爭)與「越戰」,視為「雙管齊下的戰爭」,矛頭指向亞洲的中、朝、越三個新生的人民民主國家。
1950年12月23日,美國與法國及西貢政權簽訂關於軍事援助的正式協定,此後,美國的援助日益增加。據統計:美國援助法國印度支那戰爭的費用,1950年為520億法郎,占整個費用的19%;1953年為2850億法郎,佔43%;到1954年為5560億法郎,佔73%。美國通過援助取得控制印度支那的廣泛權利。為加緊構築針對中國和越南的包圍圈。1950年10月,美國與泰國簽訂《軍事援助協定》。1951年8月美國與菲律賓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同年9月又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簽訂《美澳新安全條約》。隨後又與韓國和台灣地區締結雙邊軍事協定。這樣就在中國和越南的周邊形成了一個軍事包圍體系。 1953年朝鮮停戰後,美國將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了越南戰場。此時,越南戰爭形勢發生了日益不利於法軍的變化。由此,美國進一步增加對法國和保大政權的軍事支援。1953-1954年冬春,正是在美國大力支持和參與下,法軍出動上萬機動兵力,佔領了越南西北戰略要地---奠邊府,對越南的中央抗戰根據地和越南連接寮國北部的通道構成嚴重威脅。在奠邊府戰役期間,美國制定了代號為「禿鷲」的計劃,准備出動海、空軍甚至地面部隊直接干涉,並調動航空母艦到北部灣附近海域巡弋。美國擴大和延長印度支那戰爭的戰略圖謀至此昭然若揭!
但是美國主戰派的企圖並沒有完全得逞。一是美國國會、政府內和公眾的多數輿論並不支持擴大印度支那戰爭,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陸軍參謀長李奇微將軍也不同意派美軍到印支叢林地帶去作戰;二是在法國人民的強大反戰聲勢壓力下,內外交困的法國政府不願再打下去了;三是美國主戰派企圖組織英國和其他盟國參加的聯合軍事行動的計劃,由於其主要盟邦英國拒絕而流產。四是遭到聯合國許多成員國,尤其是安理會一些成員的反對;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在中國大力支援下,越南軍隊在奠邊府戰役的迅速勝利,給予了美國這一企圖以最為沉重的一擊,並對日內瓦會議關於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簽訂和印度支那地區和平的恢復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美國企圖將戰爭延長和擴大成為第二個「朝鮮戰爭」的計劃雖然破了產,但印支地區的形勢仍然嚴峻。印度支那和平暫時恢復,但美國沒有在協議上簽字的大國,並聲稱美國「不受這個決定約束」。這就埋下了美國發動侵越戰爭的種子。
上述歷史事實表明,美國在越南和印度支那的戰略企圖具有「一石二鳥」的作用,一方面在防止「共產主義勢力」南下的名義下,公開站在法國一邊,遏制中國和越南;另一方面,則是以支持印支國家獨立為名,以援助為手段,向東南亞擴張,建立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美國既大力扶植越南右翼親美勢力,並借法國之手打擊越南民主共和國,同時又乘機排擠法國勢力,以便取而代之。這樣,美國勢力便日益深入地捲入印度支那地區,成為支持法國殖民戰爭的重要外來干涉者。
1961年5月,美國破壞了「日內瓦協議」,發動了反對越南人民的「特種戰爭」。
「特種戰爭」是美帝國主義適應新殖民主義政策的新型侵略戰爭的一種形式。它在經濟上利用傀儡政府去剝削人民,而更主要的是帝國主義用提供武器和金錢,派遺「顧問」,指揮傀儡政府的軍隊去屠殺和鎮壓革命人民,並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帝國主義自己的軍隊參加戰斗,以達到殖民掠奪的目的。
在越南南方人民的頑強反擊下,美國的「特種戰爭」慘遭失敗。美國於1964年8月又製造了北部灣事件,把侵略戰火擴大到北方。1965年3月美國在峴港登陸,從而把侵略戰爭升級為以美軍為主的「局部戰爭」。越南人民奮起抵抗,使「局部戰爭」遭到破產。
1969年起,美國開始推行「戰爭越南化」政策。結果,美偽集團在戰場上遭到更加慘重的失敗,被迫於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簽訂《關於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簡稱《巴黎協定》)。美國撤出越南南方以後,阮文紹政權破壞《巴黎協定》,拒絕實現民族和睦,蠶食越南南方解放區。1975年春,越南軍民發動春季攻勢,4月30日解放西貢,5月1日,解放整個越南南方,徹底摧毀南越偽政權。至此,越南人民堅持十四年之久的抗美救國戰爭勝利結束。

閱讀全文

與美國怎麼入侵的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濕紙有什麼好處 瀏覽:439
伊朗的高原是什麼地方 瀏覽:528
義大利的北方都是哪裡 瀏覽:400
在越南如何招工人 瀏覽:486
伊朗最近發生什麼事 瀏覽:858
英國saber什麼意思 瀏覽:338
伊朗一共有多少個朝代 瀏覽:511
義大利人口和中國哪個省人口一樣多 瀏覽:465
印度紅棗和辣椒怎麼搭配 瀏覽:595
在印度票房怎麼樣 瀏覽:647
2018伊朗前鋒哪個厲害 瀏覽:545
黑死病殺了英國多少 瀏覽:648
英語中國人名怎麼說 瀏覽:996
印尼雅加達機場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940
新中國成立時有多少人口 瀏覽:573
印度最美女孩婆羅門叫什麼名字 瀏覽:92
義大利愛馬仕牙膏在哪裡買 瀏覽:522
印度廓爾喀雇傭兵最怕的哪個國家 瀏覽:733
在廣州的越南人怎麼樣 瀏覽:65
英國簽證多少天出簽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