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現在有多少艘基洛級潛艇 – 鐵血網
在訂購了第一批4艘"基洛"級潛艇之後,有報道指出,中俄兩國在1995年1月又簽訂了一份15億美元的合同,采購6艘新建造的636型"基洛"級潛艇。但這些報道都沒有得到進一步證實。2002年中,俄羅斯塔斯社率先曝光中國增購了8艘"基洛"級潛艇,這批潛艇將在5年內交付中方,並稱這筆軍售合同是在2002年5月3日達成的,每艘潛艇都裝備"俱樂部"潛射反艦導彈系統。國外及港台媒體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長時間的追蹤報道。照這樣計算,中國海軍一共采購了12艘"基洛"級潛艇。
② 基洛級潛艇的型號
基洛級877EKM型潛艇和636型,除了最初2艘877EKN型其餘全是636型,印度也是這兩個型號.基洛級636型比877EKM更先進,不能只看編號.
俄羅斯的基洛型潛艇首次加入現役是八十年代早期,由聖彼德堡的紅寶石設計局完成,並派生發展出現在的877EKM型和最新的636型,他們的「繼任者」阿穆爾(Amur)級也由紅寶石設計,它可是一種有不依賴空氣推進(AIP)系統的潛艇呦。
636型潛艇早先在共青城造船廠建造,後改在聖彼德堡建造。基洛潛艇一向有海底黑洞之稱,形容它的噪音很低,636型性能更加優異。636型潛艇的主要任務是反潛和反艦,同時也可以完成普通的偵察和巡邏任務。636型潛艇一直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安靜」的柴電潛艇,這樣它就可以在敵方發現自己之前發現對方並搶先發動攻擊。
設計
基洛型潛艇採用水滴型外型設計和T型尾舵,艇身是耐壓雙殼體,裡面有六個水密間隔間,由橫向的防水壁隔開。這種設計使潛艇有很好的上浮能力,增加了潛艇的生存能力。即使一兩個水密間大量漏水,潛艇也可以上浮求生。
636潛艇柴油發電機經過了改善,增加了能量,同時主推進軸的速度降低以減少潛艇的聲學信號,使敵人的聲納更不易探測。636型潛艇長72.6米, 寬 9.9 米, 長寬比為 7.45,排水量2,325 噸 最大潛深為300米,潛艇水面速度為11節,水下速度為20節。續航力通氣航行為7500英里/7節,潛航為400英里/3節,耐久工作天數為45天,艇上艇員共52人。
控制系統
基洛636型潛艇裝備了一部多功能作戰和控制系統,同時跟蹤5個目標。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潛艇並控制魚雷發射。系統的高速計算機主要完成如下工作:處理監控設備傳來的數據並將它顯示在屏幕上;測定水下和水面的目標數據並計算魚雷發射參數;提供自動發射控制;提供武器操縱和展開的各項信息和建議。
魚雷
魚雷是潛艇最主要的攻擊手段,636型潛艇裝備了六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裝備18枚魚雷,或24枚水雷。兩座魚雷發射管設計成可以發射高精度的遙控魚雷。魚雷的裝填有快速裝載設備,並由計算機控制。第一波魚雷可以在兩分鍾之內發射,第二波可以在五分鍾之內發射完成。有報道說636型還可以發射sa-n-5型防空導彈,不知是否屬實。
感測器
基洛636型潛艇裝備MGK-400EM型數字聲納。它的功能特點是:在監聽模式它可以發現水下和水面目標;聲納探測范圍是+/-30度扇面;發現水下的聲響信號並測出信號的方位。潛艇的雷達在潛艇水面航行和潛望鏡深度航行時工作,它可以探測水下和空中的情況,並能為潛艇提供導航。
電子對抗
電子對抗設備包括電子支援措施(ESM),雷達告警接收儀和方位探測器等等。
推進
該型潛艇的推進系統包括兩座柴油發電機,一座主推進發動機,一座經濟燃料發動機和一個單軸驅動的七葉定螺距螺旋槳。淺水航行時有兩座備用發動機進出港時和緊急情況下使用。兩座120單元存儲電池裝在潛艇的第一和第三間隔間。主要機器裝備有自動控制系統。
③ 越南海軍實力如何
在東南亞地區,越南是一頭真正的猛虎,越南的陸空兩軍在東南亞絕對屬於稱王稱霸的級別,越南的空軍在整個東南亞都是獨一份的存在,越南陸軍比起柬埔寨,寮國來那可不是強的,一點半點,在整個中南半島上,可能也就有泰國的軍隊能與越南的陸軍勉強一戰,總體實力上,越南陸軍還是比泰國陸軍略勝一籌。但是越南的海軍實力就比較差了,越南的海上力量在世界上連三流水平都算不上,甚至有人,打了一個不恰當的比方,那就是用偷襲珍珠港時的日本艦隊來打現在的越南海軍,估計越南海軍仍然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越南海軍的主力噸位小
在越南海軍的序列中,頭號主力就是俄羅斯生產的獵豹級導彈護衛艦,這種軍艦排水量在1900噸左右,與我國動輒上萬噸的大驅相比,那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這么小的體格,自然裝載的武器也不多,獵豹級導彈護衛艦自然沒有垂直導彈發射系統,只是安裝了兩座四聯裝艦對艦導彈發射器,同時還配備了一座雙聯裝艦對空導彈發射器,裝備20枚防空和反艦導彈,還設置了一門76毫米艦炮,兩門30毫米艦炮。一艘21世紀的海軍戰艦,竟然有三門艦炮,我只能呵呵了。
從噸位和作戰能力來看,越南人裝備的主力武器,獵豹級導彈護衛艦,只能在海軍實力孱弱的東南亞地區稱王稱霸,如果遇到裝備有大型驅逐艦的艦隊,這艘小戰艦幾乎就是白給!
④ 請提供我一些基洛級常規潛艇的數據
俄制「基洛」級潛艇,「紅寶石」設計局設計。現有4艘,前兩艘為877EKM型,舷號為364、365,配署南海艦隊;後兩艘艦名不詳。
第一艘877EKM型級潛艇於1995年2月運抵湛江交付南海艦隊,第二艘同年11月運抵湛江。後兩艘為636級,第一艘636級潛艇1997年年底交貨, 第二艘636型基洛級柴-電動力潛艇於1998年6月17日在聖彼得堡下水,10月交付中國。
877型潛艇動力裝置轉速偏高,圍繞著降噪這個中心,全艇對主、輔機及其管路系統和結構等進行全面有效的減振降噪,艇殼敷設了消聲瓦,使得潛艇水下的輻射雜訊很低,這是該型艇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優點。
636型潛艇是在877型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進提高,其降低動力裝置的轉速,採用了七葉大側斜螺旋槳,增大充電功率提高了充電能力,改進降噪措施,進一步降低了雜訊。正如國外海軍情報部門所稱,「改進型『基洛』 級潛艇是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之一。」
性能裝備
排水量:約2350噸,水下排水量3000噸
主尺寸:長73.8米,寬9.9米,由基線至指揮台圍殼頂蓋的高度14.7米,吃水(正常排水量時)艇中6.3米,艇首6.6米。
最大下潛深度:300米
工作深度:240米
潛望深度:17.5
主機:2台柴電機組,一台推進電機和1台經航電機。裝有兩組蓄電池,每級120塊,分別置於I艙和III艙,功率2940千瓦(約4000馬力),7葉低噪音螺旋槳單軸推進。
航速:水面航速11節,水下航速18節,最大航速可達20節。
編制:52名。
自持力:45天
續航力:水上6000公里/7節;水下400公里/3節
武 器:艇首裝有6個魚雷發射管,可另攜帶12枚備用魚雷,一般為 TEST-71 線導魚雷,再裝填時間2分鍾。也可配備3M95反艦導彈,射程60公里。另可攜帶24枚水雷。
電子設備:航向指示器、航速和航程測量儀、艇位自動繪算儀、回聲探測儀、無線電導航和無線電測向設備等。
雷達:MPK-503型雷達,MPM-253M型搜索及預警雷達,都可在水面和潛望狀態工作。
聲納:MгK-400型主/被動搜索及攻擊用中頻聲納(可同時跟蹤4個目標。探測距離20-40公里),MT-519型獵雷聲納。
降噪和隱蔽性:艇體敷設了特殊研製的消聲瓦。雜訊:128/118分貝(877型/636型)
⑤ 什麼叫基洛級潛艇
基洛級柴電常規潛艇是由俄羅斯的大名鼎鼎的"紅寶石"設計局設計。"紅寶石"設計局的傑作包括有著名的Y級和世界上最大的台風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以及Z級、W級、G級常規潛艇。
1974年,前蘇聯海軍和蘇造船工業部簽署了研製新型常規潛艇的協議,型號編號877型。協議對這一級潛艇提出了在動力、武備、和降噪方面一系列新的要求。
接受該級潛艇設計任務的"紅寶石"設計局在研究了戰術技術要求後,將新艇的研究設計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降低輻射雜訊;
--提高使用可靠性;
--提高生存力;
--具有優越的航海能力;
--採用模塊化建造技術;
--改善居住性。
由於有多年常規潛艇的設計經驗,877型艇的研製目標均得以實現。基洛級潛艇採用了前蘇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在柴電機組、推進電機、水聲設備以及武備系統等方面都足以和西方媲美。潛艇由克斯
曼斯克船廠建造,國內型稱法霞夫揚卡級。出口型編號877EKM,即基洛(Kilo)級。
基洛級柴電潛艇外型為低阻水滴型,艇體分為六個耐壓艙,儲備浮力為30%,任一艙破損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過三千噸,如此大的排水量在世界各國的常規潛艇中是比較罕見的。這也使基洛級能夠擁有大的武器載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優良的遠航能力。
動力裝置包括了兩台柴電機組,一台推進電機和一台經濟巡航電機。柴電機組可在水面及通氣管狀態下工作。推進系統為單軸六葉低雜訊槳,是俄羅斯常規潛艇家族中唯一一型採用這種驅動方式的。
艇上蓄電池為兩組二型鉛酸電池組,每組120塊,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約20節或最大續航距離超過400海里的電能。一般來說,蓄電池組在最大航速下的電能消耗極快,只能達到最大航程的百分之十至二
十。
武器裝備為艏部六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除管中六枚魚雷外,可攜帶12枚魚雷備用。為提高裝填速度,還配備一台快速裝雷設備。魚雷型號包括T3T-71M3線導魚雷等,這種魚雷在發射前由射控計算機裝定目標參數,並在發射後由測控導線不斷根據目標機動情況提供彈道修正。在執行布雷封鎖任務時,不帶魚雷的情況下,可載24枚水雷。
潛艇的眼睛是水聲設備--聲納。基洛級配備了MTK-400艇殼聲納,具有全方位被動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動測距方式。為降低艇體對水聲系統的干擾,設計時特別注意了艇艏線型的優化,艏部無開
孔,艏水平舵後移,使艇首渦流雜訊大大減小,並且將艇體雜訊源後移,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聲納的探測距離。
基洛級的最大特點是極其優異的安靜性。現代反潛技術的發展,已使潛艇的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為對付各種來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威脅,潛艇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隱蔽性。除了能長時間潛航,還
要求盡可能低的航行雜訊,減少被敵方聲納發現的距離。基洛級的設計目標就是將安靜性置於快速性之上的。作為提高安靜性的代價,其17.5節的潛航速度甚至低於某些老式的常規潛艇。
為降低雜訊,基洛級採用了電力驅動方式,由柴油發電機組為推進電機和蓄電池組充電提供電力,這種辦法有效地降低了機械雜訊。為進一步減少艇體的雜訊輻射,還將所有的動力機械等雜訊源安裝在稱為
"減振浮筏"的平台上,與艇殼隔離,並在艇殼表面敷設了一層特製的消聲瓦,這不但使艇體的雜訊水平降到了極低的水平,還能有效地躲避主動聲納的探測。基洛級巡航時的雜訊水平已接近海洋的背景雜訊。
安靜的常規潛艇。西方的刊物甚至稱它為海洋中的"黑洞"。
基洛級常規潛艇的技術參數:
排水量(含消聲瓦): 浮航:2,350噸
潛航:3,076噸.
艇長: 73.8米
寬: 9.9米
吃水(正常排水時): 16.6米
武器裝備: 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18枚魚雷
主機: 柴油/電力推進, 5,900匹軸馬力,單軸六
葉低雜訊槳
最大潛深: 300米
工作潛深: 250米
航速: 潛航 17.5節.
結語
基洛級潛艇仍有其不足之處,突出的是其缺乏拖曳式基陣聲納,這使水中探測距離受到限制。盡管如此,由於其出眾的安靜性仍不失為一型優良的水下獵手
⑥ 基洛級屬於第幾代潛艇
:「基洛」級潛艇被稱為「當今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潛艇的隱蔽性是由潛艇自身的安靜程度決定的,安靜程度主要取決於潛艇雜訊的大小。海戰潛艇的雜訊低不僅能保持行動的隱蔽,避免被敵聲吶發現,且可增大自己聲吶的探測距離,作到先敵發現,保持作戰的主動權。「基洛」級採用光滑水滴形線型艇體、外表短粗,是經過精密計算的最佳降噪形態。其推進器改用7葉大側斜槳,轉速降到250轉/ 分;柴油發動機被安置在軟墊上運轉;並且對全艇所有產生噪音的設備實行封閉管理;潛艇外殼還嵌滿了塑膠消音瓦,不但能吸收本艇噪音,還可以衰減對方主動聲吶的聲波反射。所以「基洛」級潛艇的噪音降到了118分貝,也因此獲得了「大洋黑洞」的稱號。按照國際公認的算式,潛艇水下噪音每減小6分貝就可使敵潛艇被動聲納的探測距離縮小一半,一旦潛艇自身噪音降到90分貝,那麼海洋背景噪音就可以完全掩蓋潛艇行蹤。在1996年印度海軍所做的對比試驗中,老式的 877型潛艇和德國的209級1500型潛艇同場競技,結果前者先敵20海里揪住209潛艇的「尾巴」。由此可以推知更先進的636型潛艇的安靜性在德國的209級之上。由於636型潛艇靜音效果極為出色(自身產生的雜訊僅為118分貝),一些國外分析人士曾稱這位「安靜的殺手」在艇艏裝有6個魚雷發射管,對手一旦遇上了它,麻煩可就大了!前蘇聯「紅寶石」設計局於1974年研製的「基洛」級柴電潛艇,主要用於狙擊企圖靠近本國領海的敵方艦艇。該潛艇自1979年開始在位於遠東阿穆爾河(即黑龍江)畔的共青城船廠建造,俄方代號為「877工程」,期間屢經改進,如877M型加裝線導魚雷,877EKM型改進火控系統等。「紅寶石」設計局在 1993年推出了號稱「終結者-基洛」的636型潛艇,是由俄羅斯「魯賓」中央設計局研製,由877型改進而來,按西方分類屬於「基洛」級。「基洛」級潛艇長73.8米、寬9.9米,水面排水量約為2300噸,水下排水量3076噸。該型潛艇的艇艏安裝6具533 毫米魚雷發射管,艇內共配備18枚魚雷,並有快速裝雷系統。6具發射管可在15秒內完成射擊,兩分鍾後再裝填完畢,以實施第二輪打擊。特別令人稱絕的是, 「基洛」級還可配備「俱樂部」反艦導彈。該導彈系統包括3M54E1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可以從水面艦的垂直發射系統或者潛艇的魚雷發射管中發射,射程達到300公里,巡航馬赫數為0.6~0.8,擁有一個400公斤重的彈頭,從而大大提高了其遠程打擊能力。除此之外,「基洛」級還攜帶24枚AN-1沉底水雷。令人驚異的是它還裝有SA-N-8防空艇上還配備了現代化的電子、水聲裝備,是前蘇聯乃至俄羅斯常規潛艇的得意之作。「基洛」級的火控系統採用 MBY-110M模擬式作戰情報指揮系統,能夠同時跟蹤和攻擊兩個目標,從探測轉入攻擊的准備時間為一分鍾。從火控系統的反應時間、計算能力、跟蹤能力來看,「基洛」級採用模擬式作戰情報指揮系統,導致火控系統反應時間慢,接戰目標少,但從艇載武備看,「基洛」級的武器搭配比較全面,魚雷、水雷、反艦、防空導彈樣樣不缺,而且「俱樂部」潛射導彈射程遠,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基洛」級潛艇是國際武器市場的常客,目前已經有近30餘艘落戶波蘭,羅馬尼亞、印度和阿爾及利亞等16個國家。
潛艇的機動性一般包括水上、水下最大航速、最大潛深和續航力、自持力等幾個指標。一般認為,航速高、續航力遠、自給時間長、潛深大,則機動性就越好。為提高潛艇的機動能力,「基洛」級潛艇的力裝置為2台柴電機組、1台推進電機,兩組蓄電池,每組120塊,可以提供最大航速20節或最大續航距離400海里的電能。「基洛」級水上最大航速10節,水下最大航速20節,續航力水上6000海里 /7 節,水下400海里/3節,最大下潛深度300米,自持力45晝夜。
⑦ 中國目前有幾艘基洛級潛艇
12艘
基洛級潛艇(英語:Kilo-class submarine)是一些西方國家對蘇聯海軍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建造的一型常規潛艇的北約代號。其正式名稱為877型潛艇綽號:比目魚。 本型艇是原蘇聯海軍時代研製的最成功的常規潛艇,主要用於在近海淺水區域進行反艦與反潛作戰。中國與俄羅斯在1994年1月簽訂了一份價值10億美元的合同,用於采購兩艘877EKM型和兩艘636型"基洛"級潛艇。此外,中國海軍於1995年2月和11月先後從俄羅斯接收了兩艘877EKM型"基洛"級潛艇,舷號分別為364和365,艇名為"遠征"64和"遠征"65。據《防務數據》雜志1997年10月27日報道,中國海軍當年接收了第一艘636型"基洛"級潛艇。兩艘636型潛艇在1998年相繼加入中國海軍,舷號分別是366和367,艇名為"遠征"66和"遠征"67。這4艘"基洛"級潛艇均部署在東海艦隊。在訂購了第一批4艘"基洛"級潛艇之後,有報道指出,中俄兩國在1995年1月又簽訂了一份15億美元的合同,采購6艘新建造的636型"基洛"級潛艇。但這些報道都沒有得到進一步證實。2002年中,俄羅斯塔斯社率先曝光中國增購了8艘"基洛"級潛艇,這批潛艇將在5年內交付中方,並稱這筆軍售合同是在2002年5月3日達成的,每艘潛艇都裝備"俱樂部"潛射反艦導彈系統。依此,中國海軍一共采購了12艘"基洛"級潛艇。
⑧ 基洛級潛艇的性能是
1974年,前蘇聯海軍和蘇造船工業部簽署了研製新型常規潛艇的協議,型號編號877型。協議對這一級潛艇提出了在動力、武備、和降噪方面一系列新的要求。接受該級潛艇設計任務的"紅寶石"設計局在研究了戰術技術要求後,將新艇的研究設計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降低輻射雜訊;--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生存力。具有優越的航海能力;--採用模塊化建造技術;--改善居住性。由於有多年常規潛艇的設計經驗,877型艇的研製目標均得以實現。
基洛級潛艇-裝置設備 基洛級柴電潛艇外型為低阻水滴型,艇體分為六個耐壓艙,儲備浮力為30%,任一艙破損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過三千噸,如此大的排水量在世界各國的常規潛艇中是比較罕見的。這也使基洛級能夠擁有大的武器載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優良的遠航能力。動力裝置包括了兩台柴電機組,一台推進電機和一台經濟巡航電機。柴電機組可在水面及通氣管狀態下工作。推進系統為單軸六葉低雜訊槳,是俄羅斯常規潛艇家族中唯一一型採用這種驅動方式的。艇上蓄電池為兩組二型鉛酸電池組,每組120塊,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約20節或最大續航距離超過400海里的電能。一般來說,蓄電池組在最大航速下的電能消耗極快,只能達到最大航程的百分之十至二十。基洛級潛艇武器裝備為艏部六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除管中六枚魚雷外,可攜帶12枚魚雷備用。為提高裝填速度,還配備一台快速裝雷設備。魚雷型號包括T3T-71M3線導魚雷等,這種魚雷在發射前由射控計算機裝定目標參數,並在發射後由測控導線不斷根據目標機動情況提供彈道修正。在執行布雷封鎖任務時,不帶魚雷的情況下,可載24枚水雷。潛艇的眼睛是水聲設備--聲納。基洛級配備了MTK-400艇殼聲納,具有全方位被動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動測距方式。為降低艇體對水聲系統的干擾,設計時特別注意了艇艏線型的優化,艏部無開孔,艏水平舵後移,使艇首渦流雜訊大大減小,並且將艇體雜訊源後移,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聲納的探測距離。基洛級的最大特點是極其優異的安靜性。現代反潛技術的發展,已使潛艇的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為對付各種來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威脅,潛艇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隱蔽性。除了能長時間潛航,還要求盡可能低的航行雜訊,減少被敵方聲納發現的距離。基洛級的設計目標就是將安靜性置於快速性之上的。作為提高安靜性的代價,其17.5節的潛航速度甚至低於某些老式的常規潛艇。為降低雜訊,基洛級採用了電力驅動方式,由柴油發電機組為推進電機和蓄電池組充電提供電力,這種辦法有效地降低了機械雜訊。為進一步減少艇體的雜訊輻射,還將所有的動力機械等雜訊源安裝在稱為"減振浮筏"的平台上,與艇殼隔離,並在艇殼表面敷設了一層特製的消聲瓦,這不但使艇體的雜訊水平降到了極低的水平,還能有效地躲避主動聲納的探測。基洛級巡航時的雜訊水平已接近海洋的背景雜訊。安靜的常規潛艇。西方的刊物甚至稱它為海洋中的"黑洞"。基洛級潛艇-技術參數 基洛級潛艇排水量(含消聲瓦):浮航:2,350噸潛航:3,076噸。艇長:73.8米 寬:9.9米 吃水(正常排水時):16.6米武器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配備18枚魚雷主機:柴油/電力推進,5,900匹軸馬力,單軸六葉低雜訊槳最大潛深:300米 工作潛深:250米航速:潛航17.5節。 基洛級潛艇-發展計劃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前蘇聯共研製了5代10級近100艘攻擊型常規潛艇。K(Kilo)級(亦稱「基洛」級)潛艇就是其第5代,也是現役最新一代潛艇。 50年代初期前蘇聯建造的第一代Z級、W級和Q級常規潛艇,以及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二代F級和R級潛艇均屬於中、近程潛艇。這類潛艇自持力較低,只適合於在波羅的海和黑海等淺水海域航行。60年代末期建造的第三代B級潛艇以及7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四代T級潛艇是前蘇聯執行發展遠洋海軍大國政策的產物。這類潛艇的自持力有較大提高,適合於在公海活動,故稱其為遠洋潛艇。但因其技術性能比較落後,大部分後來退役或被封存起來。
基洛級潛艇由於自F級潛艇之後,前蘇聯只注重遠洋潛艇和核潛艇的研製,近、中程潛艇的研製工作中斷了近10年。而老式的W級和R級潛艇的服役期已達到或超過20年。這類潛艇性能也相對落後,迫切需要更新換代。另一方面,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西德、荷蘭及瑞典等西歐國家的常規潛艇技術有了很大進步。性能先進的常規潛艇不斷涌現,面臨西歐的這種優勢,前蘇聯也不甘示弱,重新展開了中型常規潛艇的設計工作。70年代末期該國決定建造一級噸位較大、性能較高的現代常規潛艇,即K級潛艇,來取代W級和R級潛艇,以充實和加強前蘇聯在淺水海域活動的常規潛艇力量。
基洛級潛艇由前蘇聯第18中央設計局一現名為紅寶石設計局研究設計,總設計師為IO.H.科爾米利蒂。1974年海軍總司令批准了技術任務書,1976年12月20日開始技術設計。由共青城、下新城和列寧格勒海軍部等3家造船廠批量建造。首艇於1979年在共青城船廠鋪設龍骨,1980年下水,1982年建成並交付海軍使用,最後一艘於1994年3月12日服役。K級艇的產品設計編號為877型,迄今該級艇共建造了40多艘,除該國海軍服役的15艘外,其餘大部分相繼出口到波蘭、羅馬尼亞、印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以及伊朗等國家。 「K」級潛艇的主要使命任務是反潛、反艦,保衛海軍基地、大陸架設施等,還可用於執行一般偵察和巡邏任務。
基洛級潛艇-總體性能 基洛級潛艇基洛級潛艇的主尺度為:艇體長73.80m,艇寬9.9m,直徑6.6m;最大吃水6.2m,平均吃水6m;水上正常排水量2325t,水上超載排水量2400t,水下排水量3050t、水上航速10kn,水下最大航速17kn;安全工作深度50m,最大工作深度240m;通氣管航態下7h航速時的續航力6000nmile,水下3kn經濟航速時的續航力400nmile;自持力45天;艇員編制52人(含軍官13名)。
1.總體與結構
基洛級艇為雙殼結構,是前蘇聯首次採用水滴型艇殼的常規潛艇。耐壓艇體內共劃分了6個艙室。I艙-魚雷、蓄電池及住室;Ⅱ艙-中央指揮、專用艙與輔機艙;Ⅲ艙-住艙與蓄電池艙;Ⅳ艙-柴油發電機艙;V艙-推進電機艙;Ⅵ艙-經濟航行電機、輔助推進裝置及舵機艙。上層建築甲板上沿艇長方向裝有2根導管,供水面航行時使用。非耐壓殼體上的流水孔呈長孔形,每舷14個,兩舷共28個。首水平舵裝在指揮台圍殼前的上甲板下,可自動伸出或縮進。尾部採用T型操縱面,尾水平穩定翼在上部,垂直方向舵位於下部。首尾部均設有救口艙口平台。尾部還有救生通信浮標。
2.動力與推進系統
基洛級艇採用的是單軸柴-電間接推進方式。艇上裝有2套柴油發電機組,每套功率為1340kW;1台主推進電機,輸出功率為4340kW;一台經濟電機,功率為90kW;另有2台小型低功率備用電機,功率為150kW。2組446型鉛酸電池,在放電100A時的容量為9700kW/h。該級艇採用單軸、低轉速、低雜訊、大直徑7葉大側斜螺旋槳進行推進。
3.水聲設備與電子系統
基洛級潛艇基洛級艇首部裝有1部МГ-400型低頻主動/被動綜合聲吶(俗稱「鯊魚齒」)。該聲吶用於雜訊測向、回聲測距、偵察與通信。1部「鯨魚」系列МГ-519型中頻被動搜索聲吶,用於探測錨雷及狹窄水域導航。1部「窺探盤」МРК-56Э型I波段警戒雷達,用於導航或攻擊。1部「墨魚頭」МРП-50ЭМ型偵察雷達,主要用於發現雷達波。1部測量聲速的МГ-553型梯度儀;1部確定螺旋槳空泡起始的МГ-512型空化雜訊監測儀;1部D/F波段環形天線測向儀。指揮台圍殼內裝有2根П3КГ-Ⅱ型潛望鏡、一根用於攻擊、另一根用於搜索。另外還有低頻、高頻及甚高頻無線電站,以及電羅經、水壓計程儀、磁羅經和繪圖台等常規通信與導航設備。中央艙裝有集中自動控制系統,用於監控武器發射與制導。目標顯示儀集中於集控台上。還配備有作戰情報控制系統(CICS)與電子對抗系統等。
4.武器系統
K級艇首部裝有6具533mm氣動式發射管。該發射管既能發射自導魚雷,又能布放各種水雷,還能發射潛艇模擬器。其中靠兩舷的發射管可發射線導魚雷。艇上共攜載18枚魚雷,其中12枚為備用。線導魚雷不超過6枚。魚雷艙內備有魚雷快速自動裝填裝置。艇內平時可攜帶18枚障礙水雷,攻勢布雷時可攜帶36枚水雷。艇上武備除了魚雷與水雷外,還可使用導彈、聲誘餌和對空火箭炮等武器。小型導彈發射箱位於指揮台圍殼的後部,箱內裝有6枚SA-N-8型對空導彈,紅外製導,戰斗部重2kg,可在水面航態或通氣管航態下發射,用以攻擊敵方及潛導彈。據悉,該級艇還可發射SS-N-15型反潛導彈。這種導彈是一種水下發射的彈道式反潛導彈,所取的是水下-空中-水下飛行方案。
基洛級(kilo877/636) (2350/3000噸)
具有優越的航海能力;--採用模塊化建造技術;--改善居住性。由於有多年常規潛艇的設計經驗,877型艇的研製目標均得以實現。基洛級潛艇採用了前蘇聯當時最先進的技術裝備,在柴電機組、推進電機、水聲設備以及武備系統等方面都足以和西方媲美。潛艇由克斯曼斯克船廠建造,國內型稱法霞夫揚卡級。出口型編號877EKM,即基洛(Kilo)級。
基洛級潛艇基洛級柴電潛艇外型為低阻水滴型,艇體分為六個耐壓艙,儲備浮力為30%,任一艙破損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過三千噸,如此大的排水量在世界各國的常規潛艇中是比較罕見的。這也使基洛級能夠擁有大的武器載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優良的遠航能力。動力裝置包括了兩台柴電機組。柴電機組可在水面及通氣管狀態下工作。推進系統為單軸六葉低雜訊槳,是俄羅斯常規潛艇家族中唯一一型採用這種驅動方式的。
艇上蓄電池為兩組二型鉛酸電池組,每組120塊,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約20節或最大續航距離超過400海里的電能。一般來說,蓄電池組在最大航速下的電能消耗極快。武器裝備為艏部六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除管中六枚魚雷外,可攜帶12枚魚雷備用。為提高裝填速度,還配備一台快速裝雷設備。魚雷型號包括T3T-71M3線導魚雷等,這種魚雷在發射前由射控計算機裝定目標參數,並在發射後由測控導線不斷根據目標機動情況提供彈道修正。在執行布雷封鎖任務時,不帶魚雷的情況下,可載24枚水雷。潛艇的眼睛是水聲設備--聲納。基洛級配備了MTK-400艇殼聲納,具有全方位被動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動測距方式。為降低艇體對水聲系統的干擾,設計時特別注意了艇艏線型的優化,艏部無開孔,艏水平舵後移,使艇首渦流雜訊大大減小,並且將艇體雜訊源後移,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聲納的探測距離。基洛級的最大特點是極其優異的安靜性。現代反潛技術的發展,已使潛艇的生存受到極大的威脅,為對付各種來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威脅,潛艇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隱蔽性。除了能長時間潛航,還要求盡可能低的航行雜訊,減少被敵方聲納發現的距離。基洛級的設計目標就是將安靜性置於快速性之上的。作為提高安靜性的代價,其17.5節 基洛級潛艇的潛航速度甚至低於某些老式的常規潛艇。為降低雜訊,基洛級採用了電力驅動方式,由柴油發電機組為推進電機和蓄電池組充電提供電力,這種辦法有效地降低了機械雜訊。為進一步減少艇體的雜訊輻射,還將所有的動力機械等雜訊源安裝在稱為"減振浮筏"的平台上,與艇殼隔離,並在艇殼表面敷設了一層特製的消聲瓦,這不但使艇體的雜訊水平降到了極低的水平,還能有效地躲避主動聲納的探測。基洛級巡航時的雜訊水平已接近海洋的背景雜訊。安靜的常規潛艇。西方甚至稱它為海洋中的"黑洞"。基洛級潛艇仍有其不足之處,突出的是其缺乏拖曳式基陣聲納,這使水中探測距離受到限制。盡管如此,由於其出眾的安靜性仍不失為一型優良的水下獵手。
基洛級潛艇-我國現狀 中國的海軍潛艇編隊由於基洛級常規潛艇的配備服役,在作戰能力上有了質的飛躍,足以改變兩岸海軍的力量對比。同時,這一現代化的先進潛艇所採用的技術也將推動中國自己的新一代常規潛艇的研製改進,迅速彌補在艇體建造和武備水平上與海洋大國近二十年的技術差距。
⑨ 基洛級潛艇的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基洛級初期型Project 877/877EKM基洛級改進型Project 636艇長 72.6米73.8米 艇寬 9.9米9.9米 吃水 6.6米6.2米 排水量 浮航2,325噸
潛航3,075噸 浮航2,325噸
潛航3,126噸 乘員 60人約60人動力系統 2×4DL-42M柴油機/2682 /4023(EKM)
1×PG-141M推進用電動機/5800
1×PG-142低速巡航用發電機組/150
2×緊急用柴油發電機組/204 2×4DL-42M 柴油機/4023
1×PG-141M推進用電動機/5800
1×PG-142低速巡航用發電機組/150
2×緊急用柴油發電機組/204 續航力 呼吸管:6880/7節潛航:400/3節 呼吸管:7500/7節
潛航:400/3節 航速浮航:10節
潛航:17節 浮航:12節
潛航:19節 船電武裝 基洛級初期型Project 877/877EKM基洛級改進型Project 636主要武器 6×533mm魚雷發射管
裝填反艦魚雷、反潛魚雷和水雷 6×533mm魚雷發射管
裝填反艦魚雷、反潛魚雷和水雷 次要武器 1×潛用9K38防空導彈發射器 1×潛用9K38防空導彈發射器(可選)聲納系統MGK-400/400E主/被動聲納系統 MGK-400EM/400V1主/被動聲納系統MG-519 Amfora高頻主動避雷聲納MG-519EM Amfora高頻主動避雷聲納偵測系統MRK-50/50E搜索/攻擊潛望鏡組MPK-50 Kaskad搜索/攻擊潛望鏡組MRP-25雷達截收系統 MRP-25E雷達截收系統 作戰系統MVU-110 Uzel戰斗系統 MVU-110EM Uzel戰斗系統
⑩ 越南有哪些主力艦艇
越南還有一款波克級導彈快艇,注意是波克而不是伯克。這是基於Project 1241RE的大幅度改進型號,修改按照越南的要求強化了多用途能力,現役一共8艘。艦載武器包括1門59倍口徑的AK-176M型76mm自動艦炮,1門6管AK-630S型30mm近防艦炮,1座Igla-1M近程艦空導彈發射置(備彈12枚),2座4聯裝Kh-35 Uran反艦導彈發射裝置,2挺12.7mm機槍,具有布設水雷的能力,綜合性能超過了閃電級導彈艇。越南還裝備了6艘基洛級潛艇,它因非常安靜而被媒體稱為大洋黑洞。可發射「俱樂部」潛射導彈,是中國海軍的主要威脅,戰力不可小覷。目前越南海軍雖然仍停留在近海護衛艦上,但是越南海軍艦隊小而精,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哪個也都不缺,並且越南海軍已經准備向俄羅斯購買性能更加優越的22350型護衛艦以來增強越南海軍的戰力,所以越南海軍一樣需要得到中國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