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滿剌加在今越南什麼位置

滿剌加在今越南什麼位置

發布時間:2022-07-01 21:41:39

⑴ 鄭和下西洋訪問過南亞哪些地方

依次訪問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蘇門答剌、南浡里(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錫蘭山( 今斯里蘭卡 )、 古里等國 。並在古里為船隊建立了交通、貿易中心轉運站。五年九月返回南京。

繼而二下西洋,統舟師前往爪哇、滿剌加( 今馬六甲 )、錫蘭山 、古里 、柯枝(今印度柯欽)、暹羅等國訪問。七年七月返國。

九月又前往占城、爪哇、滿剌加、蘇門答剌、阿魯(今蘇門答臘島日里河流域)、南巫里(即南浡里)、錫蘭山、小葛蘭(在今印度柯欽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科因巴托爾)、阿拔巴丹(今印度阿默達巴德附近)、古里等國訪問。

十年十一月,第四次下西洋,訪問占城、爪哇、滿剌加、蘇門答剌 、南浡里 、彭亨( 今屬馬來西亞 )、急蘭丹(今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錫蘭山、加異勒(今印度南部的卡異爾)、甘巴里、柯枝、古里沙里灣泥 (今地不詳)、溜山(今馬爾地夫首都馬累 ) 、忽魯漠斯 (今伊朗阿巴丹附近)、剌撒( 今葉門木卡拉附近 ) 、木骨都束( 今肯亞摩加迪沙)、不(卜)剌哇(今孛?的布臘瓦)、麻林迪今肯亞的馬林迪)、比剌(今非洲爪達富伊角外的阿卜德庫里島)、孫剌( 今地不詳 )等亞非國家 。 這次出使開通了中非航路

⑵ 滿剌加的介紹

滿剌加是舊的譯音,十四至十五世紀馬來亞封建王國。約在今馬來西亞馬六甲州。十五世紀初拜里迷蘇剌統治時期,明永樂元年(1403年)冬,明成祖派遣中官尹慶出使其國,贈送其酋長拜里迷蘇刺禮物,並「宣示威德及招徠之意」,拜里迷蘇剌遣使隨尹慶入朝.並貢方物。①永樂三年(1405年)九月,使者至京師,史載:「其國使者言,其王慕義,願同中國屬郡,歲效職貢,請封山為一國之鎮。」②明王朝遂詔封其酋長為滿刺加國王,其國之西山為鎮國之山,是作為與舊港宣慰司相配的御封軍鎮,負責建立城柵、倉庫,以之作為經營西洋的中轉站。並將伊斯蘭教傳入印度尼西亞。瑪末德蘇丹時期擊敗暹羅,勢力擴張。1511年葡萄牙侵入時衰亡。現時多譯為馬六甲。

⑶ 鄭和下西洋經過了哪些地方

鄭和船隊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滿剌加(今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彭亨(在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三佛齊(今巨港一帶)、爪哇、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榜葛刺(今孟加拉)、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澤科德)、小葛蘭(今印度西海岸)、錫蘭山(今斯里蘭卡)、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忽魯謨斯(今霍爾木茲,屬伊朗)、阿丹(今亞丁)、天方(今麥加)、木骨都束(今非洲東岸,索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里的布臘瓦)、竹步(今索馬里的朱巴河口一帶)、麻林(今肯亞的馬林迪)。總之,從1405到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前後二十餘年,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處到達了紅海的海口和非洲東岸,並且越過了赤道。

⑷ 鄭和七次下西洋中 重要的三次 世間 地點 目的

1.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准備,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汶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里等。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船隊於永樂七年(1409年)夏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多人。
2.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皇上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里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里,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
滿剌加當時是暹羅屬國,正使鄭和奉帝命招敕,賜雙台銀印,冠帶袍服,建碑封域為滿剌加國,暹羅不敢擾。滿剌加九洲山盛產沉香,黃熟香;太監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徑八九尺,長八九丈的標本6株。永樂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等齎捧詔敕金銀供器等到錫蘭山寺布施,並建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此碑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
回程時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趁賊兵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獻亞烈苦奈兒與永樂帝,朝臣齊奏誅殺,永樂帝憐憫亞烈苦奈兒無知,釋放亞烈苦奈兒和妻子,給予衣食,命禮部商議,選其國人中賢者為王。
選賢者邪把乃耶,遣使齎引,誥封為錫蘭山國王,並遣返亞烈苦奈兒。永樂九年(1411年)滿剌加國王拜里米蘇剌,率領妻子陪臣540多人來朝,朝廷賜海船回國守衛疆土。從此「海外諸番,益服天子威德」。八月禮部、兵部議奏,對錫蘭戰役有功將士754人,按奇功,奇功次等,頭功,頭功次等,各有升職,並賞賜鈔銀,彩幣錦布等。
3.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馬歡記為「寶船六十三號」),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鄭和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翻譯官馬歡,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
鄭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賜占城王冠帶。1413年鄭和船隊到蘇門答剌,當時偽王蘇干剌竊國,鄭和奉帝命統率官兵追剿,生擒蘇干剌送京伏誅。1413年鄭和艦隊在三寶壟停留一個月整休,鄭和費信常在當地華人回教堂祈禱。鄭和命哈芝黃達京掌管占婆華人回教徒。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航行東非麻林迪(肯亞),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榜葛剌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⑸ 鄭和七次下西洋經過了哪些地方

鄭和七次下西洋:

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到達地方: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三佛齊舊港,生擒海盜陳祖義等三賊首。

第二次下西洋: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到達地方: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汶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里等。永樂七年(1409年)夏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多人。

第三次下西洋:永樂七年(1409年)九月。到達地方: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里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里,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永樂九年(1411年)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永樂11年(1413年)11月。到達地方: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永樂13年7月(1415年)回國。

第五次下西洋:永樂15年5月(1417年)。到達地方古里、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里、沙里灣泥、彭亨各國。永樂17年7月(1419年8月)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永樂19年正月(1421年3月)。到達地方: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里、蘇門答刺、阿魯、滿刺加、甘巴里、幔八薩(今肯亞的蒙巴薩)。永樂20年8月(1422年8月)回國。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12月(1430年)。到達地方:占城、爪哇、舊港、滿剌加、蘇門答剌、錫蘭山、古里國、忽魯謨斯、古里國。返航途中,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

⑹ 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是什麼

滿剌加是個古地名。 十四至十五世紀馬來亞封建王國,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明朝時臣服於永樂皇帝,1511年葡萄牙侵入時衰亡。現時多譯為馬六甲。 蘇祿是個古地名位於菲律賓蘇祿群島上,也是永樂大帝時與我國交好,他們的國王住在我國不願回去,他的後代就一直生活在我國。 古麻剌朗是個古地名古麻剌朗國位於今菲律賓棉蘭老島上。明朝永樂時來朝拜,封他為古麻刺。

⑺ 明朝時,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 分別是現在的哪些國家

1.滿剌加:現在是馬來西亞馬六甲州。

馬六甲王朝是於1402年由拜里米蘇拉蘇丹所建立的王國,中國明代稱為滿剌加國,其王城即是如今的馬六甲市,全盛時期的國土范圍覆蓋泰國南部至蘇門答臘西南部。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對馬六甲王朝進行侵略,在馬六甲圍城戰中奪取了其都城,並在1528年殖民馬六甲。

2.蘇祿:蘇祿國已經消亡,成為菲律賓的一部分。

蘇祿國(Saltanah Sulu) ,是古代以現菲律賓蘇祿群島為統治中心的、區域有時包括蘇祿群島、巴拉望島等和馬來西亞沙巴州東北部的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政治體制為政教合一的素丹制,掌握蘇祿國的國家主要權利的是三家王侯,分別為東王、西王和峒王,其中以東王權利最大。

公元1915年,美國駐菲律賓摩洛省總督同蘇祿素丹基朗二世簽訂協定,素丹放棄在蘇祿的世俗統治權,僅保留宗教領袖地位,從那以後,蘇祿成為菲律賓的一部分,蘇祿國消亡。

3.古麻剌朗:現位於今菲律賓棉蘭老島上,成為菲律賓的一部分。

麻剌朗王國是古代東南亞的一個小小的島國。在明代以前,中國歷代朝廷均不知有這個小國的存在。

直到明朝永樂年間,隨著國家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航海事業日新月異,朝廷不斷派出龐大的使團對外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活動。繼鄭和七次下西洋之後不久,明成祖又下令讓太監張謙率團出使東南亞一些國家,在途經淳泥等國家的航程途中,竟發現了一個以前從不知道的名曰古麻剌朗的小國家。

明永樂年間,古麻剌朗國國王斡剌義亦敦奔來朝貢時期,以病卒葬於我國。古麻剌朗國王斡剌義亦敦奔王陵在我國福建省福州市西郊鳳凰池村茶園山麓。

(7)滿剌加在今越南什麼位置擴展閱讀:

明朝歷史事件:

1.七下西洋 :為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朱棣派鄭和出使西洋。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

2.出使西域: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誠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國,並著述《西域番國志》、《西域行程記》等,加強了明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

3海禁政策: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中國沿海地區,被稱為倭寇,為防倭寇,朱元璋頒布了海禁政策。

4.中西交流:16世紀,新航路開辟以後,葡萄牙人於1511年佔領了馬六甲,愈甚渴望對中國的往來。1513年,葡萄牙國王派出一支對華使團前往中國,並在廣州登陸,希望與明政府建交。

後來經過幾次海戰,葡萄牙戰敗,明武宗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洋行,修建洋房,並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這是西方國家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陸中國並接觸中國。

⑻ 鄭和下西洋訪問過南亞的哪些地方

依次訪問占城(今越南南部)、爪哇、舊港(今印度尼西亞巨港)、蘇門答剌、南浡里(在今蘇門答臘島北部)、錫蘭山( 今斯里蘭卡 )、 古里等國 。並在古里為船隊建立了交通、貿易中心轉運站。五年九月返回南京。

繼而二下西洋,統舟師前往爪哇、滿剌加( 今馬六甲 )、錫蘭山 、古里 、柯枝(今印度柯欽)、暹羅等國訪問。七年七月返國。

九月又前往占城、爪哇、滿剌加、蘇門答剌、阿魯(今蘇門答臘島日里河流域)、南巫里(即南浡里)、錫蘭山、小葛蘭(在今印度柯欽南)、柯枝、甘巴里(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科因巴托爾)、阿拔巴丹(今印度阿默達巴德附近)、古里等國訪問。

十年十一月,第四次下西洋,訪問占城、爪哇、滿剌加、蘇門答剌 、南浡里 、彭亨( 今屬馬來西亞 )、急蘭丹(今馬來西亞的哥打巴魯)、錫蘭山、加異勒(今印度南部的卡異爾)、甘巴里、柯枝、古里沙里灣泥 (今地不詳)、溜山(今馬爾地夫首都馬累 ) 、忽魯漠斯 (今伊朗阿巴丹附近)、剌撒( 今葉門木卡拉附近 ) 、木骨都束( 今肯亞摩加迪沙)、不(卜)剌哇(今孛?的布臘瓦)、麻林迪今肯亞的馬林迪)、比剌(今非洲爪達富伊角外的阿卜德庫里島)、孫剌( 今地不詳 )等亞非國家 。 這次出使開通了中非航路

同年十二月,第五次下西洋,於十七年七月回國。

十九年正月,第六次下西洋,護送忽魯謨斯、阿丹、喃渤利、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 、甘巴里等 16 國使臣回鄭和寶船模型國,對沿途所經國家 和 地 區又進行了友好訪問。鄭和使團與海外諸國的貿易往來也有了更深入的發展。

宣德五年六月,第七次下西洋。主要訪問忽魯謨斯、錫蘭山、古里、滿剌加、木骨都束、蘇門答剌、阿魯、阿丹、加異勒等20國及舊港宣慰司。鄭和在古里逝世後,船隊由王景弘統領,於八年七月返回南京。

⑼ 滿剌加的相關史實

滿剌加,在占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雲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 十月遣中官尹慶使其地,賜以織金文綺、銷金帳幔諸物。其地無王,亦不稱國,服屬暹羅,歲輸金四十兩為賦。慶至,宣示威德及招徠之意。其酋拜里迷蘇剌大喜,遣使隨慶入朝貢方物,三年九月至京師。帝嘉之,封為滿剌加國王,賜誥印、彩幣、襲衣、黃蓋,復命慶往。其使者言:「王慕義,願同中國列郡,歲效職貢,請封其山為一國之鎮。」帝從之。制碑文,勒山上,末綴以詩曰:「西南巨海中國通,輸天灌地億載同。洗日浴月光景融,雨崖露石草木濃。金花寶鈿生青紅,有國於此民俗雍。王好善義思朝宗,願比內郡依華風。出入導從張蓋重,儀文裼襲禮虔恭。大書貞石表爾忠,爾國西山永鎮封。山君海伯翕扈從,皇考陟降在彼穹。後天監視久彌隆,爾眾子孫萬福崇。」慶等再至,其王益喜,禮待有加。
五年九月遣使入貢。旋入貢。 遣使者來言:「暹羅謀侵本國,王欲入朝,懼為所阻,欲奏聞,無能書者,令臣三人附蘇門答剌貢舟入訴。」帝命附鄭和舟歸國,因令和齎敕諭暹羅,責以輯睦鄰封,毋違朝命。初,三人至,無貢物,禮官言例不當賞。帝曰:「遠人越數萬里來醞不平,豈可無賜。」遂賜襲衣、彩幣,如貢使例。
八年,王率妻子陪臣來朝。抵南京,天已寒,命俟春和北上,別遣人齎敕勞賜王及妃。洎入朝,宴賚如禮。及還,有司為治舟。王復遣其弟貢駝馬方物。時英宗已嗣位,而王猶在廣東。賜敕獎王,命守臣送還國。因遣古里、真臘等十一國使臣,附載偕還。 其使者請賜王息力八密息瓦兒丟八沙護國敕書及蟒服、傘蓋,以鎮服國人。又言:「王欲親詣闕下,從人多,乞賜一巨舟,以便遠涉。」帝悉從之。
景泰六年,速魯檀無答佛哪沙貢馬及方物,請封為王。詔給事中王暉往。已,復入貢,言所賜冠帶毀於火。命制皮弁服、紅羅常服及犀帶紗帽予之。 給事中陳峻冊封占城王,遇安南兵據占城不得入,以所齎物至滿剌加,諭其王入貢。其使者至,帝喜,賜敕嘉獎。十七年九月,貢使言:「成化五年,貢使還,飄抵安南境,多被殺,余黥為奴,幼者加宮刑。今已據占城地,又欲吞本國。本國以皆為王臣,未敢與戰。」適安南貢使亦至,滿剌加使臣請與廷辨。兵部言事屬既往,不足深較。帝乃因安南使還,敕責其王,並諭滿剌加,安南復侵陵,即整兵待戰。尋遣給事中林榮、行人黃乾亨冊封王子馬哈木沙為王。二人溺死,贈官賜祭,予廕,恤其家,余敕有司海濱招魂祭,亦恤其家。復遣給事中張晟、行人左輔往。晟卒於廣東,命守臣擇一官為輔副,以終封事。
正德三年,使臣端亞智等入貢。其通事亞劉,本江西萬安人蕭明舉,負罪逃入其國,賂大通事王永、序班張字,謀往浡泥索寶。而禮部吏侯永等亦受賂,偽為符印,擾郵傳。還至廣東,明舉與端亞智輩爭言,遂與同事彭萬春等劫殺之,盡取其財物。事覺,逮入京。明舉凌遲,萬春等斬,王永減死罰米三百石,與張字、侯永並戍邊,尚書白鉞以下皆議罰。劉瑾因此罪江西人,減其解額五十名,仕者不得任京職。
後佛郎機強,舉兵侵奪其地,王蘇端媽末出奔,遣使告難。時世宗嗣位,敕責佛郎機,令還其故土。諭暹羅諸國王以救災恤鄰之義,迄無應者,滿剌加竟為所滅。時佛郎機亦遣使朝貢請封,抵廣東,守臣以其國素不列《王會》,羈其使以聞。詔予方物之直遣歸,後改名麻六甲雲。 瑪瑙、珍珠、玳瑁、珊瑚樹、鶴頂、金母鶴頂、瑣服、白苾布、西洋布、撒哈剌、犀角、象牙、黑熊、黑猿、白麂、火雞、鸚鵡、片腦、薔薇露、蘇合油、梔子花、烏爹泥、沉香、速香、金銀香、阿魏之屬。
有山出泉流為溪,土人淘沙取錫煎成塊曰斗錫。田瘠少收,民皆淘沙捕魚為業。氣候朝熱暮寒。男女椎髻,身體黝黑,間有白者,唐人種也。俗淳厚,市道頗平。自為佛郎機所破,其風頓殊。商舶稀至,多直詣蘇門答剌。然必取道其國,率被邀劫,海路幾斷。其自販於中國者,則直達廣東香山澳,接跡不絕雲

閱讀全文

與滿剌加在今越南什麼位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印尼查體多少錢 瀏覽:697
日語訓讀像中國哪裡的方言 瀏覽:575
中國特種兵有哪些部隊 瀏覽:929
印度為什麼反對中國製造 瀏覽:455
印尼n95多少錢 瀏覽:199
義大利二次疫情期間缺什麼 瀏覽:283
往義大利郵寄食品怎麼寄 瀏覽:780
越南回程機票怎麼買 瀏覽:727
伊朗每天確診多少例 瀏覽:482
義大利它的首都是什麼 瀏覽:867
2015中國有多少人 瀏覽:137
印度7千盧比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8
英國為什麼舉辦那麼多奧運會 瀏覽:665
英國是白種人的一種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90
美國日本義大利英國哪個不吃月餅 瀏覽:782
中國女排什麼時候再次奪冠 瀏覽:364
南山印尼鋁廠什麼時候投產 瀏覽:806
英國資產怎麼樣 瀏覽:715
伊朗人喜歡吃什麼菜 瀏覽:823
越南買東西回國後怎麼辦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