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到了越南還可以用美團軟體嗎
可以用美團,但是沒有外賣
B. 跑外賣怎麼樣,工資怎麼樣,累不累
送外賣一個月能賺多少
外賣騎手這份工作屬於多勞多得型,也就是說,你搶到的單越多,自己也願意吃苦耐勞,那賺到的也就越多。外賣送餐員大部分時間都在路上,別人吃飯的放鬆時間,則是他們爭分奪秒的黃金時間,無論風吹雨打,都得按時送餐,如果你能吃得下這份苦,那麼工資客觀而言是不低的。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凌駕於歡"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外賣騎手的月收入由基本工資和利潤提成兩大部分,基本工資就是底薪大概在2000元上下。而利潤每一筆訂單獲得的2元左右的提成,如果一天送30單,那麼可以賺取60塊錢,一個月3000-5000元的工資並不是問題。
假如你是兼職騎手的話是沒有底薪的,但是每單能獲得6元左右的提成,一天送30單的話,一個月也有5000多元,只要你肯干就肯定有錢賺。
以主流的外賣公司美團、網路、餓了么為例,送一單的價格在4-10元不等,平均下來一單在6元左右。一般價格高的單子,配送的距離比較遠,有的甚至在五公里開外。許多外賣員的招聘上會寫著底薪是多少,其實不然,這里所謂的底薪是需要你跑夠保底單數的,一般來說在400單左右。也就是說,其實外賣員的工資還是計量工資,送多少單子得多少錢,超過700單或者更多的單子會有一定的獎金。另外,外賣員還會有惡劣天氣時的補助,但補助的薪資顯得杯水車薪。
按照訂單數計算。通常規定200單以內的,每單可獲得2元價格提成,滿200單的部分,每單提成4元,滿400單提成6元,以此類推,每單提成不超過10元。具體提成會因外賣平台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C. 現在做外賣生意怎麼樣
1、現在做外賣的生意是不錯的。
2、生活快節奏,許多公司的白領都很青睞外賣,因為節約了許多時間。即使是很遠的地方的食物,大家也可以吃到。
D. 在國外送外賣日入上千,他們比我們輕松嗎
服務員這個行業,在國內一般屬於偏臨時工的一個職業。很多時候,就是暫時沒有合適的工作或者是學生打暑假工就會去嘗試一下。
可以說是,屬於流動性大,待遇一般的一種職業了。而且有時候,也非常考驗職業者的心理素養能力。
那麼在國外的話,服務員又是什麼樣的呢?他們的待遇如何?他們的工作環境是否與國內的不一樣呢?
有趣的是,有些飯店還會根據所有服務員得到的小費一起加起來,再平分下去。
而且這個職業其實沒有太多的技術活在裡面,所以大多情況下就是臨時工或者兼職崗位。
如果是為了更好的發展,也不太建議做這一行。畢竟要賺更多錢還是找那種專業性,知識性更廣的行業去發展會比較好。
結語
所以說,在國外的服務員,待遇也算還好。但並不會比國內的好太多,所以不要把它當成一個暴利的行業哦。
其實服務員這個職業,是根據國家的風土民情而決定的。打個比方,如果這個國家風格普遍是服務至少的話,那麼他們收取服務費就會很高了。
服務費高了的話,自然服務員的待遇也是不會差。有些國家的待遇,跟平常的上班族之類的相差無幾。
他們也把服務員當做很普通的一份工作也不會存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這個職業。
E. 外賣工作有前途嗎
外賣行業的誕生催生了大量的外賣員職業崗位,解決了全國幾百萬人的就業,而且這個職業匯聚了各個行業的人群,有原來做店老闆的,有做快遞的轉行的,有剛畢業的高中生、大學生,有建築工地的工人,不一而足。因為這個職業對入職者的要求門檻低,海納百川,裡面不乏有高低不同學歷的人,年齡層次不齊的人,更有藏龍卧虎之輩。
我曾經遇見過一位大哥,之前是開足浴店的,年收入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2000多萬,最後經營不善賠錢了,欠了很多外債,索性把店轉讓了,路虎車也賣了給員工發了工資,一咬牙一狠心做了外賣員。我問他,從那麼高的位置掉下來,心態能調整過來嗎?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他說:「人沒有什麼不能適應,只是你沒逼到那個份兒上。」
是的,人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的是,做外賣員有前途嗎?有意義嗎?值得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它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呢?
我從自身的經歷和感悟剖析一下這個問題,我原來也是做生意的,也是做賠了被迫加入了外賣大軍(具體的經歷在以後的文章里單獨展開)。剛開始360度的迴旋大轉彎,讓我很難接受,畢竟以前天天開車,現在得天天騎車,而且得克服各種惡劣天氣和心理障礙。但是慢慢的我發現了,雖然這是一份很基礎很普通的工作,但是帶給我很多的成長和成熟。
最開始的時候我掙扎著說服了自己,先從跑外賣開始,一步一步來。還好我之前就買的有個電驢,這下正好派上了用場。我心想,別的幹不了,一個送外賣的工作我還幹不了嗎?但是真正開始了才知道自己太傻太天真(TOO YOUNG TOO SIMPLE)。
一、學會萬事提前准備、提前規劃
首先,因為沒有足夠的學習了解,第一次接單是大中午,一下子就接了4個訂單,我異常興奮,看著訂單上標的收入金額,感覺幸福來的太突然,誰知道這其實是噩夢的開始,我點了一下規劃線路,直接吐血噴到手機屏幕上,真的是東南西北分布的很均勻啊,而我就是中神通,這要是能及時送到只能說是見鬼了,怎麼辦,又不敢隨便取消訂單,只能硬著頭皮上,只有一個訂單及時送到了,其他的在半路上一個一個電話解釋道歉,但是因為拖的時間太長了,有被罵,也有被取消訂單。送完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小時後了,我心裡罵了一句,這TM就不是人乾的活。後面我逐漸學會了詳細的准備和提前規劃。
二、送外賣能長出一顆堅強的心
但是不能不說,這特別磨練人的心性和意志,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我把其他的規則好好的看了一遍,別把自己帶進坑裡,不做好充分的准備,往往會以失敗告終。後來我也吃過很多虧,半路手機沒電聯系不上客戶,沒法點送達;電動車沒電,為了不遲到硬生生跑了4公里去送餐,下雨天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眼鏡上全是雨水看都看不見,手機上也是水,點都點不動,手機屏幕半路被摔裂,又是沒法操作點送達,手機半路停機,只好借用別人wifi,拿錯餐品送到地方了又趕緊回去換。各種各樣的麻煩,簡直就像是打怪升級。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支撐,時刻會崩潰,當然如果你遇到這些麻煩都堅持下來了,恭喜你,你正在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它會變得越來越結實。
三、徹底治療拖延、拖拉症
送外賣最重要的是要及時送達,尤其在高峰時段,手上同時好幾個訂單,一分一毫都不敢耽誤,一路飛奔,恨不得自己三頭六臂,再來個凌波微波,你會發現你之前拖拉的習慣完全不見了,因為拖拉的代價實在太大,罰款扣分,重者封號。以後我做其他事情,我回想一下送外賣的心理活動,我就不再拖拉,時間真的就是金錢。
F. 本人23歲,打算去送外賣,大家覺得送外賣怎麼樣
單說這個行業,是越來越難干,建議能夠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千萬不要去干外賣,至於說他越來越難乾的理由,有如下幾點:第一,社會因素;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很多城市對於外賣行業是越來越「歧視」,找種種的理由增加行業工作的難度。舉例子來說,外賣行業剛起步的時候,很多小區物業都讓進門,外賣人員的車輛可以直接到達客戶樓下或者直接到達飯店門口,而現在很多的城市,外賣人員的配送車輛不準進入小區,你想想很多小區現在都很大,裡面十幾棟甚至幾十上百棟的樓房,現在不讓你的車進,你提著一兜子外賣呼哧呼哧累的滿身大汗跑進去,累倒是其次,關鍵是時間上耽誤太多,原本可以送三四單的時間,現在只送了一單,勞動效率減少,收入減少、負擔增加。小區不讓進,很多商業中心的物業也不讓外面人員進車,現在很多飯店開在商業區,你不讓外賣人員進車,他得跑進去,取餐也耽誤太多時間,取餐送餐都增加了障礙,多了負擔、少了效率和收入。還有很多寫字樓不讓外賣坐客梯,貨梯就一個,一堆人等,送一份外賣恨不得一個小時下不來樓······外面行業越來越難干,這已經成為事實。
第二,外賣公司管理越來越嚴格,導致從業的艱難度增加。外賣行業雖然淘汰了幾個公司,但是現在競爭依然十分激烈,抓服務、抓形象是每個公司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可苦了從業人員。以前的管理寬松、現在的管理苛刻,比如早上晚上開大會,讓你穿工裝,大熱天也得穿的整整齊齊,稍有瑕疵就罰款,比如減少配送時間,由剛開始配送時長四五十分鍾以上,減少到現在三十多分鍾甚至更短,搞的每個配送人員都玩命的騎車,弄不好就出了交通事故······比如讓大家騎車遊街做廣告,喊口號等等,讓很多從業者不得不離開這份職業,所以幾乎每個外賣公司都是天天在招聘,似乎他們提供的工作崗位沒完沒了,實際上是不好乾、很多人賺不來錢,沒法干,所以找到其他工作。
第三,垃圾客戶太多,有的甚至提出與外賣工作不相乾的要求。比如讓你幫忙買東西,讓你幫忙倒垃圾、讓你干這干那,你做不做?不做人家給你個差評,不說啥原因,而公司這時候又沒法站在你的角度處理問題,直接扣分扣錢,你覺得委屈也沒辦法,至於平時遇到些狗眼看人低、自以為上帝的就更正常了,所以若非沒辦法的話,千萬別干外賣,只能說這個社會好人不少,但好人再多沒用,一個惡人就可能讓你幾天白乾。
第四:新的電動自行車政策實施了,而你們外賣人員幾乎百分百的電動自行車都超標,而這偏偏是最合適的從業工具,失去這個從業工具,你們乾的將更加的艱難。二十五公里以下的時速,小電動車,送的慢,也跑不了幾十公里,用他你們能幹活嗎?至於說用汽車送外賣,更是扯淡,你開個汽車找停車位就是個麻煩,停路邊屬於違章停車,罰款你們能交得起?停停車場吧,送一單幾塊錢,夠交停車費嗎?當然小編也改變不了政策,所以很同情你們的工作,建議你們轉行,至於外賣公司······呵呵。
第五,收入下降,現在某些都市、城市送一單才五塊錢,甚至更低,而為了提升配送效率,又不停的招人,弄的人均一天二十多單甚至二十單都不到,一個月三四千、兩三千塊錢,這點收入你們買不起房子、娶不起老婆,和全國人均的平均收入比起來,算是拖國家的後腿,所以如果你們在這樣的站點,建議你們考慮一下未來,以便增加收入,富裕自己、也惠及社會。
綜合以上幾點,外賣行業已經不是合適的從業職業了,建議將要從事外賣的朋友好好考慮一下,也希望大家都知道外賣小哥真的不容易,讓我們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理解,只有整個社會的支持,他們才會更好的生存。我就是送餐員雖是別人寫的但內容真實,總得來說罰的沒有掙的多,基本3到5千是可以掙到的,8千的話干一個月可以,兩個月就怕你沒命花。來送外賣就一定要心裡強大,能受的了所以的屈辱與委屈,不然你是幹不了倆月的。在這里祝你們送外賣多多掙錢。
G. 外賣行業怎麼樣.大家給點看法吧
外賣快餐前景很廣大,但是競爭也非常大,從星級飯店到街邊小攤,更多時候是看人品。
3、省下來的就是賺的
1 控制損耗,不能長期保存的要少買,容易變壞的要先處理,
2 避免浪費,食材能用的用,不能用的想辦法用,
3 控製成本,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要貨比三家,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比如說酸菜,買來自己泡的話才幾毛一斤,而買現成的要三塊多錢一斤,這里只做個比喻,還有好多方法可以省錢的。
4、速度快
做外賣的速度是最為關鍵的,也是外賣做大做強的攔路虎,很多優秀的外賣就死在速度這一方面上。食材物料周轉快,物料周轉有多快,說明你的損耗控制的好,采購做的好,保存成本好。反應快,對突發事件的處理上,對市場口味的反饋能做好及時的調整。味道好,速度快,服務好,生意自然好啦
【總結】沒有適不適合,就看你能不能堅持,外賣目前的問題說一千道一萬的很多,但是他們都是沒有抓住關鍵的原因,做餐飲的,離不開的是穩定的味道,優質的服務,多快好省 這四個就是你要抓住的關鍵,做大做強都離不開這四個關鍵:
H. 近4成新增外賣騎手原先是工人,如今的工人待遇如何
近4成新增外賣騎手原先是工人,這件事情也是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我們都知道外賣騎手是非常的辛苦的,但是工人也非常的辛苦,而且工人還非常的不自由,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跳槽去外賣行業的,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工人待遇可以說是非常的好了,8000一個月,1萬一個月,有時候都招不到技術人員,由此可以看出工人這個職業是一個高薪職業,但是也是一個不自由的職業。
三、與現代年輕人的思想觀念有關
其實這與現代年輕人的思想觀念有關,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的崇尚自由,哪怕是工資少一點,如果工作時間彈性大一點的話,那麼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加入到其中呢,我們也相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做出改變的。
I. 越南各地現招工難,工資等遠超去年卻無人應聘,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工廠的生產受到影響。這也有可能會因此而影響物價。
J. 親,外賣前景怎麼樣
餐飲外賣市場的興盛和電商化
如今,隨著餐飲行業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將重點放在了餐品的外送上。有數據顯示,一些餐飲店通過網路銷售的外賣銷售額,甚至超過實體店。去年年末至今,外賣行業顯得格外熱鬧,而這份熱鬧與互聯網大佬們的加入有關:「淘點點」在2013年12月份試水外賣業務,在2014年1月份就達到了10萬份的單日訂單峰值,這個數字跟「餓了么」的單日8萬單峰值基本持平。2014年1月,大眾點評首頁上線外賣服務頻道,支持在線和電話下單。2014年1月,美團網上線外賣服務,用戶在美團外賣頻道輸入地址,就可以查看提供外賣的餐廳。2014年4月,網路上線基於地圖的外賣服務。5月,大眾點評將以8000萬美元入股「餓了么」,雙方共享外賣領域的商戶數據和平台流量,並將整合外賣服務。
互聯網大佬們無疑看中了這塊號稱餐飲行業最後的藍海。有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全國餐飲消費總額為4500億元,按照16%的餐飲年增幅,到2016年全國餐飲消費總額預計將達到7000億元。而其中,外賣佔全國餐飲消費總額的10%,因此到2016年,外賣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700億。而品途咨詢在201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餐飲行業O2O市場規模近年來飛速發展,預計2014年整體規模將達913億,2015年有待突破1200億。
外賣與互聯網的深度結合,也有不少商家利用互聯網方式整合資源,網上預訂准時送到。為什麼互聯網公司開始紛紛進入外賣市場?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因為互聯網公司可以根據移動端、網路訂單收集到大量數據,通過數據分析,他們能提前預測在哪個地區、什麼時間用戶訂單可能會一下爆棚,由此,外賣公司可以提前調整運力並縮短用戶等待時間,因為外賣公司的用戶體驗很大程度取決於能否在用戶下訂單後10-20分鍾內把快餐送到。這些公司也使用大數據做外賣車輛的路線優化,目的是保證如何以最有效、最省成本方式將快餐送到用戶手裡。
做餐飲外賣會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式
味道,對於餐飲來說就是所以一切的前提,即使你的營銷再好,服務再怎麼獨特,如果味道不好,一切都是白搭。餐飲外賣的門檻很低,大家的選擇餘地很多,消費人群相對固定,一般情況下,消費者不可能長期固定去吃一種外賣,所以這個行業幾乎是不可能形成壟斷的。但是做外賣的那麼多,消費者又是那些人,味道和分量就成了餐飲外賣取勝的關鍵。做外賣只能薄利多銷。但是,好的味道需要好的廚師和好的食材,這些東西肯定會大大增加餐飲外賣的成本,如果一旦出現問題,那就是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不佔餐位,又能產生額外收入,按理說,外賣送餐應該受到餐飲企業的廣泛歡迎。然而,除了一些專做外賣生意的餐飲店外,很多餐廳對於外賣送餐的態度都頗為矛盾,幾乎稱得上愛恨交織。因為還有餐飲外賣的模式問題以及配送員和配送過程等各種問題需要考慮。
餐飲外賣現在主要面對的問題有客單價低,毛利低,盈利困難,不利於長期發展。企業是需要生存發展的,只有保持高客單價才有可能保持企業的高利潤。外賣需要技術和人力並用。O2O的核心在體驗,外賣同理。外賣的最大需求是快。用戶在點餐的時候就已經餓了,很少有用戶會有提前數十分鍾甚至數小時點外賣的意識,因此,商家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快的完成訂單,讓物流快速送出
說完了用戶端,再說物流配送這一塊。要覆蓋一個城市,就需要把城市劃分成若干商區,每個商區需要有駐點(牽涉房租成本),要有快遞人員跟單、配送,需要配送的交通工具,因此算下來物流的成本是相當高的。
而若是更進一步要做有IT背景的外賣,有兩根弦時刻不能鬆懈:其一是平台流量能帶來足夠訂單量,另一是配送人員足夠快。線上是技術關,線下除了人力,在劃定商圈時也需要考慮配送半徑不能太遠,否則時間將消耗在路上。外賣物流要求高,做好外賣物流更容易接手其他如超市配送、生鮮配送的社區O2O服務。尤其在高峰時段,時間更急迫,考驗更大。而超市類的社區O2O服務,則沒有餐飲外賣要求的時間緊迫性。因此在閑時配送超市商品或生鮮水果,餐飲外賣的運力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