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現在的中越劃界,哪些地方重新歸於越南了
最近,網上關於老山、法卡山劃給越南的說法越傳越邪乎。日前敝人去雲南旅遊,順便到金平、河口、麻栗坡等邊境地區轉了轉,見到了在老山守備部隊服役的一位朋友,談及此事,他非常驚訝,連說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謠言,我們沒有也絕對不會將老山劃給越南。
承蒙他幫忙,我有幸參觀了我軍駐守衛的老山前沿陣地和麻栗坡烈士陵園。
老山巔上,昨日硝煙已成歷史,"老山主峰"碑巍然屹立,前沿陣地上,我軍將士依舊正常巡邏,偶爾還有不少象我一樣有"關系"的遊客光顧老山,悠閑觀景,怡然拍照,並不是網上所說"老山已劃歸越南"。老山空氣依然清新,草木仍然茂盛,鮮花照樣鮮艷,當地駐軍的心態仍然平靜。提到"老山已拱手讓給越南",戰士們很生氣,"這豈不是罵我們沒有為國盡責?我們每天在這兒圖什麼?不就是守衛祖國的領土嗎?怎麼弄了半天還背了個罵名?真是豈有此理!"
說起"麻栗坡下的烈士屍骨將永葬於異國他鄉",那就更荒唐了。麻栗坡烈士陵園距離國界線還遠得很,麻栗鎮人口不多,一條小河穿城而過,小鎮的歷史頗有年頭,歷來由我控制。諸位有心人,可找一幅大比例尺地圖瞧瞧仔細,再怎麼劃界也不可能將麻栗坡劃出去。這次雲南之行,足可見無知的可怕、謠言之可惡!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這次雲南之行還有一事頗值得紀念,我和朋友一起,以山花、麻栗坡盛產的苞谷酒和雲南最好的香煙,祭掃了麻栗坡烈士陵園的英靈,站在他們的陵前,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很悲壯,很豪邁,更多的是敬仰。山下,紅男綠女往來不息,邊民們雖不富足但很滿足,孩子們照樣打鬧,老人們依舊安詳,戰爭也好、劃界也罷,絲毫沒有影響小鎮的寧靜。我想如果烈士們如果泉下有知,應該是欣慰的,說起來,他們終究都是咱們的父兄,他們倒下不正是為了咱們更好地站著嗎?處在一個浮躁的、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我們似乎什麼都不缺少,金錢、美酒、MM、甚至白粉,可唯獨缺少了我們歷來崇尚的英雄主義氛圍。
佇立在這安靜而神聖的烈士陵園里,我感受到這種精神的可貴。順便說一句,我還就"法卡山劃歸越南"的說法求證過自己的親哥哥--廣西邊防部隊的一位現職連長,他在電話里只說了一句話"胡說八道,吃飽了撐的。"還讓我"自己看看吧,廣西邊境旅遊方便得很。"
『貳』 越南邊境老山、法卡山聽說劃給了越南。是真的嗎
直到2006年,法卡山3號高地豎立1156號新界碑,一部分人才知道法卡山4號和5號高地劃給了越南。
『叄』 在8.1建軍節之際,我想問一下為曾犧牲了無數英烈的老山、法卡山現在在誰手裡
主峰陣地歸中國,爭議地區各分一半。
中法戰爭後所簽訂的邊界條約,中越邊界的高地大多屬於越方或騎線共有。所謂「騎線點」就是指邊境上的界山,通常國境線沿山脊延伸,國境線上的制高點即是『騎線點』。典型的比如老山、法卡山、者陰山等地區。
當年分界線不明,越方主張兩個界樁之間用山脊線劃分國界,中國主張兩個界樁取直線劃分國界,造成爭議地區。我們收復的是越南主張國界,向中國方向深入國境的幾個突出部。
對越還擊戰之後,我軍撤回國內,越南軍隊重返國境後,派兵佔領了兩國的界山,由於這幾個地區深入我國境內,越南人占據據高點後,炮火可以控制我國境內大片地區,因而才有了老山、法卡山、者陰山等撥點作戰。
老山、法卡山、者陰山這幾個爭議地區原在越南人手中,經過浴血奮戰,我軍控制了中越邊界「騎線點」老山、者陰山等處主峰陣地,攻佔的前沿警戒陣地還楔入越南領土,形成了老山地區、者陰山地區兩個小突出部。就是這次劃界的主要爭議地區,約一百多平方公里。
中越雙方於1999年底在河內正式簽署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在解決總面積為227平方公里的中越邊境164個雙方有分歧的區塊中,約113平方公里劃歸越南,約114平方公里劃歸中國。
以老山為例,七個山頭,中越各三個山頭,。主峰陣地,山頂和北側歸中國,主峰前有一塊約足球場大的緩沖區歸中國,南側歸越南。
法卡山是中越兩國的界山。越南還屬於法國殖民地的時候,《中法桂越界約》就已經確定了法卡山的界山地位,並在主峰上樹立了第26號界碑。
法卡山有5個高地,法卡山地區的5個山頭。3號高地是主峰。劃界後,1、2、3號高地為我方控制,法卡山朝南延伸的4、5號陣地劃歸越南。
劃界協議中,法卡山主峰對面10公里范圍內不進行排雷,越方不得駐軍。
『肆』 法卡山不是中國的嗎
是中國的合法。領土法卡山:法卡山是橫跨中國廣西憑祥市上石鎮南緣與越南某地的界山,包括5個高地,由西北向東南5個高地組成,其主峰為3號高地,海拔511.3米。
法卡山戰役:1980年1月,越南當局派遣337師52團一部佔領我法卡山,利用有利地形向我國邊境開槍開炮;1981年中國開展法卡山反擊收復戰。
1980年1月,越南當局派遣337師52團一部佔領我法卡山,利用有利地形向我國邊境開槍開炮.並派遣特工人員滲透、襲擾和破環我國邊境前沿哨所陣地。截至1981年4月止,越南軍警特工對我國邊境各種挑釁活動39起,發射槍彈2300餘發,槍殺我國邊民,破壞民房,使得群眾流離失所。
面對越軍一而再再而三的軍事行動,我方忍無可忍決定對法卡山地區的越軍採取行動,務求將法卡山地區的越軍予以清除,恢復我對法卡山的控制。法卡山收復戰,是廣西邊防部隊繼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後又一次大規模的戰斗。
『伍』 老山、者陰山、法卡山地理信息和現今的歸屬是什麼
老山和者陰山皆屬於中國雲南省,法卡山屬於中國廣西省。
1、老山
老山位於於中國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天保鎮,是一座與越南交界的山,老山位於天保鎮駐地船頭村以西,8平方公里,著名區域有主峰區域(27個山頭,最高點1422米)、松毛嶺區域(最高800多米)。附近有中國國家級天保口岸 。
2、者陰山
位於中國雲南省麻栗坡縣楊萬鄉區域邊緣,距縣城79公里。
屬喀斯特地貌,山脈東北西南走向。石灰岩溶洞較多,路少溝深,山勢險峻,為亞熱帶地區,溫差變化大,上午多為濃霧籠罩,雨天能見度10--50米。該地區山巒起伏,海拔1200多米,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海拔差異大。
3、法卡山
法卡山是橫跨中國廣西憑祥市上石鎮南緣與越南某地的界山,包括5個高地,由西北向東南5個高地組成,其主峰為3號高地,海拔511.3米。
(5)為什麼要將法卡山劃歸越南擴展閱讀:
1、老山主峰問題
主峰點的劃歸問題:網上有兩種說法,有的說是劃歸中國,有的說是1、2、3號高地劃歸中國、而主峰點(4號高地)劃在越南。2016年6月9日查老山的網路地圖時,看到中國方註明 「老山風景名勝區」,越南方註明 「老山主峰」(其實指主峰點),靠近分界線50米左右。
2、法卡山劃界
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之前,主峰上曾經豎立中越傳統邊界26號界碑,為中越邊界的重要「騎線點」,中越兩國「一國一半」,北方1、2號高地屬中國,南方4、5號高地屬越南。
1981年「拔點作戰」之後,中國控制了從南往北全部5個高地。隨後的「抗反」戰斗主要集中在3號高地及其南部的4號、5號高地。
在2006年,3號高地上重新豎立起新勘定的1156號界碑。南方4號、5號高地也正式「歸還」越南。整個中越陸地勘界工作長達18年,2009年春節前完成野外立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者陰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卡山
『陸』 中越自衛反擊戰後老山為什麼又還給了越南
當越南出手佔領柬埔寨稱霸東南亞,其實是超出了勝利的邊界,惹到了中國乃至美國。中國揍越南,是為了懲戒越南稱霸東南亞的野心,打滅了越南的野心就夠了,如果真的大面積佔領越南領土,那就屬於過當,會為自己在國際上樹敵。中國懂得這個道理,打完就走。才有了後面的和平。
『柒』 法卡山,老山為什麼歸返越南
沒有吧,還是中國領土現在
『捌』 法卡山戰役的法卡山的歸屬
1981年5月19日凌晨,越軍在炮兵掩護下再以一個營的兵力輪番強攻。我軍再次拚死反擊,在步兵和炮火的協同下,擊斃越軍百餘人,打退了越軍的反撲。
1981年6月7日,越軍發射炮彈上千發,再次以約1個營的兵力向法卡山及其兩側高地進攻,此次越軍的攻勢再次被瓦解。戰斗結束後,對面的越軍似乎已經元氣大傷,部隊也急需修整,因此一連數天戰場基本沉寂。
(8)為什麼要將法卡山劃歸越南擴展閱讀:
法卡山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寧明縣上石地區邊緣,海拔500米,由3個高地組成,面積為1萬多平方米。越南軍隊侵佔法卡山後,利用其有利地形,經常襲擊中國邊境軍民。
1981年5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邊防部隊進行反擊,收復了法卡山,並隨即轉入保衛法卡山的作戰。當日,越軍近100人在炮火掩護下向法卡山反撲。廣西邊防部隊某部第2營第4連予以還擊,越軍倉皇撤退。
10日黃昏,越軍向法卡山發射炮彈約2000發,隨即以1個加強連的兵力發起進攻,佔領第4連前沿陣地。第4連在友鄰分隊配合下實蘸反沖擊,奪回了前沿陣地。
16日晨,越軍又以猛烈炮火轟擊法卡山,以1個團的兵力分3路發起進攻。接替第4連堅守陣地的第5連面對10倍於己的越軍,頑強奮戰2小時,終因寡不敵眾,部分陣地失守,情況十分危急。
此時,在山下的第6連主動增援,登上法卡山主陣地,勇猛地將越軍擊退,奪回了失去的陣地,然後連續打退越軍的7次進攻,恢復了法卡山的防禦態勢。
19日和6月7日,越軍又備以約1個營的兵力向擊卡山及其兩側高地進攻,均被擊退。至此,越軍5次進攻法卡山均遭失敗。廣西邊防部隊某部第2營在保衛法卡山戰斗中表現出色,被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法卡山英雄營」稱號。
『玖』 中越邊境發卡山主權問題
也可以說部分屬於中國,也可以說共有……這個問題應該不好下結論。
不過之所以把4,5號陣地歸還越南,是為了兩國友誼……畢竟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中國應順應歷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