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最常見的見面禮是
(一)言語禁忌
1.年初、月初說話,不說可能帶來壞運氣的詞,如猴、死等;
2.年初、月初忌發脾氣,怕全年、全月都愁眉苦臉;
3.年初、月初忌說粗話,怕給全年、全月帶來惡運;
4.釣魚忌諱說貓,怕因此釣不到魚;
5.寫文章時忌諱聽到悲慘的聲音;
6.忌諱稱贊小孩胖;
7.孩子忌諱說祖父母、父母的名字。
(二)飲食禁忌
1.小孩上學忌吃飯鍋巴,怕變得愚笨;
2.小孩上學忌吃雞爪,怕寫字時手抖;
3.經商的人忌諱吃燒焦了的飯,怕不吉利;
4.打牌的人忌諱吃燒焦了的飯,怕輸;
5.出門的人忌諱吃燒焦了的飯,怕遇到口舌是非;
6.學生考試忌諱吃蝦,因為蝦的形狀同「劣」字第一個字母大寫「L」很相像;
7.喝酒忌諱把酒杯扣過來,或把酒瓶倒過來;
8.打牌忌諱吃鴨頭,怕輸;
9.打牌忌諱吃甘蔗,怕早散;
10.在廟里忌諱吃狗肉。
(三)婚喪禁忌
1.牛月不嫁娶,怕夫婦倆像牛郎織女一樣分離;
2.婆婆懷孕時不娶兒媳婦;
3.忌諱一年之中連嫁兩個女兒;
4.忌諱父母送女兒到婆家;
5.家有喪事,忌諱紅顏色;
6.守孝的人不吃檳榔,不參加喜慶活動,不穿絲綢衣服;
7.忌諱穿死者生前穿過的衣服,忌諱睡死者生前睡過的床;
8.忌諱外村抬死人經過本村的地界,特別忌諱外村抬死人經過本村祠堂前。
(四)建房禁忌
l.年底、月底不建房,怕不吉利;
2.建房間數不能是雙數,只能是3間、5間。7間等單數;
3.房屋大門不能正對著別人家的大門,怕鬥口吵架;
4.房屋的正間不能正對池塘的角、祠堂的飛檐和別人家的屋頂;
5.建房埋柱子,忌諱木柱倒置;
6.忌諱別人在自家門前蓋房;
7.年初村裡舉行動土儀式之前,不能挖土,不能動碓臼。
(五)經商禁忌
1.商店開門要選吉日,忌諱不吉利的日子開張;
2.經商忌諱碰掉煙斗、碰倒魚露、碰倒石灰桶;
3.經商忌諱賒賬;
4.忌諱債主在年初、月初討債。欠債人怕因此帶來惡運,整年整月有人上門討債。還不起債的人除夕出外躲債,過了午夜才敢回家。債主也總是要在大年三十之前把債收回來;
5.經商忌諱顧客還價一次,怕因此貨賣不出去。顧客既然還價,不想買也要討價還價幾次;
6.經商忌諱說猴、綿羊、虎、豹,怕貨賣不掉。
(六)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1.年初、月初忌穿白色、藍靛色衣服,白色、藍靛色是喪服的顏色,年初、月初穿白色、藍靛色衣服怕成為凶兆。
2.在喜慶和祭祀活動中,忌諱穿白色服裝,辦喪事除外;
3.夫婦倆忌諱用一條洗臉毛巾;
4.夫婦倆忌諱互遞牙簽;
5.忌諱除自己丈夫或妻子以外的人用自己的梳子;
6.忌諱床上的席子反著鋪;
7.忌諱背對供桌而坐;
8.忌諱在屋內戴斗笠;
9.照相時忌諱三個人合影,據說中間的人將遭遇不吉利;
10.忌諱在年初打掃屋子。這樣做,據說會一年辦事不順利;
11.妻子懷孕時,忌諱丈夫殺生或打樁;
12.懷孕的婦女忌諱宰雞宰鴨;
13.忌諱孕婦從外地回家裡生孩子;
14.家有產婦,忌諱外人進屋;
15.孕婦忌諱靠近死者,忌諱參加葬禮,家裡有大喪事除外;
16.忌諱用拼接起來的布為小孩做衣服;
17.不在夜晚摘水果;
18.不在大樹底下小便,怕遇到鬼。
(七)姓名與稱呼
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陳、吳、黎等。與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後,多數是單姓雙字名,少數也有單姓單字名。越南人在稱呼中,除了第一人稱較常用中性的「我」(發音為「堆」)外,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她)」都沒有中性的人稱代詞,通常根據對方的輩份或身份來稱呼,以表示親熱或尊重。如對父輩的人,第二人稱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稱則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問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見」,通常都用一聲「召』朝上稱呼來表示。例如見面時說「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別時說「召同志」是「同志再見」。越南人稱呼對方時,一般是稱呼與最後一個名字連用,很少帶姓連名都叫,那樣被認為是不禮貌。如一位名叫阮興強的男子,可根據他的年齡和親疏程度,稱為「強伯」、「強叔」、「強哥」、「強弟」或「強先生」、「強同志」。
(八)越南社交禮儀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見了面要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招呼時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見面時,通行握手禮,一般不採用擁抱、接吻等方式。一些少數民族如苗、瑤族行抱拳作揖禮,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如高棉族)多行合十禮(雙手合十齊唇或齊額為宜,過頭則是拜鬼)。見面說話要先稱呼對方,尤其對長輩更應如此,否則會被認為沒有禮貌。做客時用水、用煙或用飯前要先說一句:「您先請」,以示禮貌。越南人說話聲音較小,溫文爾雅,很少大喊大叫。
尊老愛幼,對老年人特別禮貌。在北方的京族家裡由輩分最高的男人作主.南方的京族是老太太當家,凡事要多徵求他們的意見,他們同意的事,其他人一般不會表示異議。
各族群眾都特別好客,越南各族人常用他們最喜歡的酒和肉、菜等食物待客,即使不合口味,也要盡量多吃,否則被認為是看不起主人。客人走時,主人還要把自己種的水果、蔬菜和加工的食品送給來客,如果拒絕,會產生誤會,一般客人總要多少收下一些,並相應還禮。南方山區少數民族,喜歡在節日喜慶時邀請客人一同喝壇酒,即輪流用管子從酒壇里吸酒喝,第一輪不能拒絕,否則認為是掃興、失禮。第一輪以後,如不想喝,以雙手抱拳向右肩舉一舉,表示致謝不再喝了。
與越南人交往,可以送對方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禮品,但禮品價值不可過大,否則會受到對方拒絕,有行賄之嫌。但請越南朋友進餐,則在情理之中。
宗教信仰
從公元前111年中國的西漢時代起,儒教、佛教、道教開始從中國傳入越南,對越南人的意識形態起了很大的影響。從中國傳入的佛教為大乘佛教,越南人稱為「北宗」。此外還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教,並稱之為「南宗」,從泰國和柬埔寨傳入。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佔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廟不少。佛教徒忌殺生,講因果報應。重大節日、個人生日一般都要到佛寺去拜佛,獻禮,聽和尚誦經。
天主教傳入越南約有500多年歷史。歷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開始到越南傳教,但遭到官方的禁止。最早到越南傳教的是奧德雷科·巴德諾和弗朗西斯·沙維爾兩位法國傳教士。法屬時期,天主教在越南取得了合法地位,迅速發展。到了1966年,越南南北兩地已有教區11處,天主教信徒300萬人。基督教在越南也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內、海防、河西、承天、廣南現港、波萊古、平順等地。基督教為天主教分裂出來的新教派,傳入越南只不過近百年的歷史,在越南稱為「福音」。1893年基督教牧師大衛·羅拉漢到西貢傳教,隨後陸續有牧師到越南傳教,但遭法國殖民當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立住腳跟。
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該教的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為吳文昭、黎文忠於1926年創立。該教將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探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聖道)、老子(仙道)、釋跡(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草,不能使用紙馬,要忌殺生、忌貪欲、忌葷、忌色、忌粗口,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要焚香誦經。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東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該教為佛教的變體,由越南人黃富楚創立於1939年,因黃富楚居住的村子名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義為孝和交好。與佛教一樣,該教也講慈悲。博愛、大同和因果報應,信徒多為農民,又被稱為「農民佛教」。和好教設僧侶,但不建寺廟,用一塊紅布代替神佛的圖像,信徒早晚供佛兩次,供品為鮮花和清水,鮮花代表堅貞,清水代表純潔。
美食服飾
古代時,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種套頭的衣服和長裙。到了中世紀,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藍葛衣。到了15世紀後,富者通常穿錦羅沙葛,參加祭掃和宴會時穿紅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們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國人進入越南後,平民的衣著開始有了較大變化,婦女穿結紐上衣和褲子。進入現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裝,婦女穿花色窄油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啊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權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閾、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發夾束於腦後。
小吃
到越南旅遊,不可不品嘗越南的小吃,以一飽口福。通常在旅遊者下榻的賓館,一般都會提供早餐,但這樣的早餐品種單一,如中餐就是炒粉,西餐無非是麵包、黃油、煎雞蛋之類,這些品種國內都有,毫無新鮮感覺。如果您真的想品嘗越南的小吃,不枉此行,還是要到大排檔去,在那裡才能嘗到地道的越南小吃。當然有些時候需要一點膽量,對衛生條件不要那麼過分挑剔。
首先應該品嘗河內的螺獅粉。清晨,在上班和上學的時間里,在河內的街頭,常可遇到賣螺獅粉的攤檔。這種小攤實際上只是小販挑著的兩個竹籃,上面奶水、爐火、佐料、碗筷一應俱全,外加若干張小小的板凳。當您走到攤前,攤主(通常是中年婦女)會熱情地邀請您落座,然後麻利地取出一碟圓粉條放入開水鍋中燙。這種圓粉條略細於桂林米粉和雲南米線,使用優質大米,粉質細膩柔韌,白凈透明,吃起來很爽口。螺軟是現挑現吃,用竹針挑出放在粉中,然後加上螺獅場、辣椒和其他調味品。一碗二兩的螺獅粉2400越盾,約合人民幣1.6元,味道鮮美。
河內的雞粉久負盛名,也可在河內街頭攤檔上吃到。雞粉用料講究,除雞絲外,還配有肉絲、蛋絲、木耳絲、蔥絲、香菜絲。蛋絲製作獨特,攤成薄薄的片,切成細細的絲,不粘不連,撒在粉上與紅的肉絲、白的雞絲相輝映,格外撩人食慾。吃雞粉時,桌上還擺有切開的鮮檸檬,輕輕一拐,幾滴檸檬汁落人碗中,原先滾燙鮮美的雞粉,又添了一縷清香,吃起來更加爽口。一碗雞粉比螺獅粉資一倍多,約5000越盾,但值得一嘗。
與雞粉齊名的還有河內的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一定要用黃牛肉,使用的米粉比廣西的切粉略薄略細,用優質大米製作。牛肉粉的做法是,將一大塊精黃牛肉加上各種佐料後下鍋煮熟,然後切成薄薄的小塊,將米粉在開水鍋中燙後,加人牛肉、牛肉湯和各種調料,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蝦餅也是越南一道有名的小吃。蝦餅的做法是將加了調味料的麵糊裹上新鮮的大蝦,放入油鍋中炸,出鍋後香味撲鼻,吃起來,香酥可口。在河內西湖邊上有一家餐廳,其製作的蝦餅有較高的聲譽。
肉粽是越南的傳統美食,過去,一般的越南人家只有在節日里才能吃上。這種肉粽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粽粑,是完全用肉來做成的。在農村,每當節日特別是春節來臨前,各家各戶都要做肉粽。將上好的瘦豬肉加入各種香料,放入石田中著成糊狀,然後用芭蕉葉或荷葉包上裹成粽粑狀,放火鍋中煮熟。吃前切成塊或薄片蒸熱,蘸以魚露和胡椒粉,味道鮮美,不油膩,吃後口齒留香。
越式灌腸也是越南人喜歡的美食。其做法是用豬紅調以瘦肉末和各種香菜,灌人豬小腸中,然後煮熟。吃前切成節,蘸上各種調料。
炸春卷是最受越南人歡迎的一道菜,近年來國內不少餐館引進,但做法和吃法均不及越南的地道。越南的春卷皮用糯米做成,薄如蟬翼,潔白透明。將春卷皮裹上由豆芽、粉絲、魷魚絲、蝦仁、蔥段等做成的餡,放入油鍋中炸至酥黃。吃時,用玻璃生菜裹上春卷,蘸以魚露、酸醋、辣椒等佐料,酥脆不膩,十分可口。
越南傳統糕點——綠豆糕也是值得品嘗的風味食品。上等的越南綠豆糕出產於離海防不遠的海洋(地名),且以金龍牌為最佳。越南的綠豆糕選用上等綠豆,磨成十分細膩的粉末,再配以精白糖和油脂,吃起來酥軟香甜。海洋綠豆糕包裝精美,旅遊歸來帶上幾包,用以饋贈親友。
青菜生吃。在越南餐館就餐,您可能會常常看到越南人將鮮綠欲滴的各種青菜生吃,對國人來說,特別是北方人也許會感到大惑不解,不敢問津。其實這種吃法是越南的傳統吃法,恐怕也可以稱得上越南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還挺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的。青菜生吃當然也有些講究,這些青菜主要有洗凈的空心菜、生菜、綠豆芽,此外還有各種香茶,如完萎、薄荷等。生吃的青菜要蘸佐料,主要是魚露、酸醋和鮮檸檬汁。越南地處熱帶,氣候炎熱,青菜生吃有生津降火的作用,且有助於消化和營養吸收。未嘗試過青菜生吃,應當說不能算了解越南的風味小吃。
❷ 禮金一般給多少,為什麼要送禮金
禮金究竟送多少:
有朋友列了個送禮金的方案給我,掂量了一下基本上可以遵循這個價位。
最低——去過算數型:一人/200元,二人/500元,一家/800元
標准——禮尚往來型:一人/500元,二人/800元,一家/1000元
結婚禮金紅包
細分來說:
1.普通同事、朋友:200元-300元比較適中。關系好一點的那就再加一些。同事之間也可以一起拼湊一個吉利的數字包個「大」紅包。
2.開襠褲朋友、死黨:不少於600元。數字是不是要再往上走,就視你的荷包而定了。
3.家裡的親戚:1000元以上。關系特別近的,家裡長輩交情好的甚至上萬,這就沒個准兒了。
小提醒:古語有雲,禮尚往來。如果以前別人來喝過你喜酒的話,那麼回禮的金額通常不少於所收禮金的數目。
結婚禮金紅包
送禮金的講究:
1.禮金的數字盡量討好彩頭,最好成雙,但要跳過4這個數字。以2、5、6、8等數最受歡迎。當然,666、888之類的更好。
2.攜家眷出席的通常不低於600元。小編的朋友有句話很實在:「現在兩個人去,不拿1000塊實在是不好意思坐下來。」禮金漲得真結棍,工資都沒有漲得這么快。
3.伴娘伴郎一般不用送禮金。關系好的姐妹淘或者哥們兒就買個結婚禮物就可以了。
送結婚禮金,還是有這么多講究的哦,當然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送結婚禮金的講究也不同哦,但大致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這個樣子,當然,你可以根據當地的風俗做一些改變,也不是不可以的哦。
❸ 我去越南拜訪客戶一般送什麼禮品好
在不同的拜訪環節,面對不同的客戶類型,禮品也會有所不同。 初訪時在最開始拜訪客戶的時候,我們可以送點價格不太貴的小禮品,節省成本,比如筆、筆記本、台歷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在小禮品上印上企業LOGO成為廣告禮品。要知道上門...
❹ 誰知道越南女孩子結婚要多少彩禮
小幾萬彩禮,是平民的普遍現象。
女方家有錢的話,就會要求男方給的更多。。。
❺ 去越南丈人家一年送幾個節禮
去越南咋人家一年送幾次禮,當你去到當地的時候,風俗習慣都是不一樣的,在那裡問一下,就知道一年送幾回禮吧!
❻ 越南新娘婚嫁彩禮多少錢
朋友,這個你可以問一下有一些姑娘,因人而異,一般還是十多萬吧!
❼ 給朋友結婚送禮,一般都是送多少錢合適
1:看你和朋友的交情。
2:問朋友的朋友送多少,或者問朋友的親戚送多少。直接打電話問,不丟人。
3:金額和地區有關系,更和經濟狀況有關系,要參考朋友們,更要考慮自己實力,不要死要面子。沒工作的學生送200不少,工作了的老闆送200萬也行。
❽ 娶一個越南女孩需要多少彩禮
越南女孩不用彩禮,不過要求是你娶我之後讓我入中國的國籍,這個問題直接就難倒了中國單身男青年,要知道中國的國籍是世界上公認最難入的國籍之一,這種苦難程度比彩禮都讓他頭疼,因此只能黯然回國了。
其實在我看來,在國內娶老婆還是沒有那麼困難的,即使你長的不夠帥,也不怎麼有錢,只要會說話的話,相信應該也能碰到上一個願意跟著自己的女孩
❾ 越南全國擁有9700萬人,普通家庭結婚,到底需要多少彩禮
在越南結婚普通家庭大約需要2000塊錢左右,還需要至少100斤豬肉,100斤酒,和20隻以上的雞。因為按照越南規矩,女方家庭留現金,以後需要用這些豬肉和酒宴請自己的好友親朋。
越南城市和農村的彩禮錢差距挺大的。農村因為過於貧窮,所以導致他們的彩禮錢並沒有太多。如果你這個國家很發達,國民很有錢,當然那個彩禮也會隨之增加。對於那些普通家庭100斤豬肉估計也夠新郎家庭發愁的。
那些中等收入的家庭,一個月的收入摺合人民幣在5000元以上,這些中高收入家庭的婚禮就非常講究。在越南的中產家庭基本上會採用西式婚禮。
❿ 各地婚嫁的禮金大概是多少呢
隨著婚慶檔次的不斷提高,親朋好友的紅包禮金也水漲船高,目前在泉州地區,婚宴紅包基本上200元是保底價,動則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巨額紅包也是屢見不鮮。對於新人來說,大部分婚嫁成本可由禮金抵消,最讓新人們困擾的其實是流行於閩南地區的另一個風俗,互送高額聘金和嫁妝。
聘金、嫁妝,自古中國男女婚嫁就有男方向女方下聘金,女方進門需帶嫁妝的習俗,這一古老傳統流傳自今雖在一些地區已被時間所銷蝕,但在閩南泉州地區卻仍然盛行。
泉州大部分地區主張男方送多少聘金,女方須還多少嫁妝,還大多要超出,然而在講排場、要面子的風氣中,聘金的額度漲速飛快,民間流行聘金不得少於15萬的說法。而這一現象,在晉江、石獅等經濟發達地區則發展得更加離譜。據說,這些地方女方出嫁時嫁妝至少要多過男方聘金的一倍,這樣一來,數十萬、上百萬的聘金乃至上千萬的嫁妝也都不足為奇了。
據稱閩南地區女方嫁妝的最高記錄是按照1000萬的標准置辦的——一輛賓士320,一輛寶馬725,六間臨街透頂店面,現金人民幣150萬元、美金15萬元,其他一整套最豪華時尚的傢具、家電忽略不計。
「送少了會給人家瞧不起,送多了家庭又負擔不起,聘金問題曾讓我們煩惱不已。」李楊說。事實上因為高聘金,高嫁妝曾引發過不少的悲劇。
據介紹,陳埭有一戶人家娶媳婦,訂婚時靠借高利貸送了幾十萬元的聘金給女方,可到結婚時,女方沒有按婚俗如數返還聘金作為嫁妝。就在婚禮上,男方母親知情時,當場昏倒在地。
另一起,女方把男方數十萬元的聘金用於發放家族工廠工人的工資,也就無法有高嫁妝陪嫁到男方。這兩樁婚姻最終都不歡而散。
看看他的婚嫁帳單
人物:新郎李楊、新娘陳燕
(不算買房、聘金和嫁妝)
新房裝修(按照90平米婚房計算):簡單裝修,花費3萬元左右。
家電:液晶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合計14500元。
傢具:床、衣櫃、客廳櫃、沙發等合計11000元。
婚紗攝影:大眾化消費,3500元。
結婚戒指:女方鑽戒6000多元,男方戒指3000多元,共計10000元。
結婚服裝:新娘服裝、鞋子、飾品3500元,新郎西裝、皮鞋2000元,合計5500元。
家居、床上用品:2500元。
婚車租賃:主婚車酒店提供,副婚車帕薩特6輛,合計2400元。
喜糖、喜煙等:5000元
新娘婚前保養(瘦身、美容等):1000元
婚宴布置(攝像、酒店布置等):4000元
婚宴:36桌,每桌1000元,合計36000元
總共合計12萬余元,而這還不包括給親戚朋友准備的紅包以及給遠方客人准備的客房、招待費等。
人物
王小姐,公司職員
房子是老公的,之前就裝修好了,只需要添加一些傢具就夠了,總共花費約18000元。支出最大的要算婚宴了,按每桌800元的標准,因為有許多要好的同學及朋友從外地趕來,我還要給他們安排住宿賓館,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因此結婚那天開支大概在3萬-4萬元。其次是婚紗,花了4000元。項鏈、婚戒,雖說在熟人店裡買的也花了10000元。其他的開銷都是小數目,像婚禮彩車,都是向朋友借到,裝點婚車大約300元左右。喜糖每包10元,幾百包也不過千把塊。其他置辦些新衣服、禮服,傢具用品,都比較瑣碎了。聘金方面,因為雙方家長都不是很在意這些,所以也不多,加上男女雙方等值交易就當抵消了,這樣算來整個開銷大約在7萬-8萬元之間吧。
新郎李楊:
12萬元的花費基本在預算范圍之內,說實話,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品種類也多了,物價也漲了,這個價位辦場婚禮也不算太貴,基本算得上是中等階層吧。還好我們夫妻倆的家人都很開化,對面子問題不是那麼計較,也就不存在聘金多少引發的矛盾了。其實我們對攀比結婚、天價結婚都是持反對態度的,過於奢侈的婚禮我們也無法承受,而且過於昂貴的婚禮大多消費都是不必要的浪費,兩人結婚是為了以後生活幸福,並不是擺個架子給人看的,而且現在國家也提倡節約型社會。所以我認為,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婚禮只要不是太寒磣,能夠節約的地方還是節約點好,畢竟夫妻兩以後還是要過日子的。
新娘王小姐:
我們的婚禮可以算是比較平民化的了,身邊的朋友結婚的也不少,在他們當中,我的婚禮花費基本上算是比較少的了。說實話,確實覺得面子上有點過不去,但我們的家庭環境也就一般,對於那些高檔的豪華婚禮,也只能是望塵莫及了。我覺得結婚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事情,該花的錢還是要花,如果我有的話,我也不會在乎花大錢辦一個闊氣的婚禮的。不過節約我還是會注意,盡量避免過多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