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為何會從古代中國分離出去根本原因是什麼
越南,原名交趾,位於中國南部。越南和中國領土相接,是中國的鄰國。同作為東南亞國家,越南和中國的文化高度相似,甚至宗教信仰,也是驚人的一致,舉國推崇儒釋道文化。事實上,自漢唐以來,越南就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之後,才獨立出去,成為一個國家。
中原王朝後來的多次征伐均以失敗告終。直到清末,越南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爆發時,在僵持階段時,雙方共同商議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清政府被迫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以及法越雙方簽訂的條約,越南自此成為法屬殖民地,而中越的宗藩關系正式終結。從此,中國徹底“丟掉”了越南。《中法新約》簽訂,標志著越南正式地脫離了與中國的宗藩關系。
盡管越南最終獨立了出去,但不可忽視的是,在那一千多年與中國內地共為一體的漫長悠久的歲月里,無數的中國內地人士曾湧向那片土地,用他們獨有的智慧和艱苦奮斗的精神為那片土地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Ⅱ 越南的地理位置有什麼特點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陸地面積329556平方公里。
Ⅲ 為什麼越南會從古代中國分離出去怎麼回事呢
中原王朝後來的多次征伐均以失敗告終。直到清末,越南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光緒九年(1883),中法戰爭爆發時,在僵持階段時,雙方共同商議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清政府被迫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以及法越雙方簽訂的條約,越南自此成為法屬殖民地,而中越的宗藩關系正式終結。從此,中國徹底“丟掉”了越南。《中法新約》簽訂,標志著越南正式地脫離了與中國的宗藩關系。
Ⅳ 越南是屬於什麼地區的國家!
越南是屬於東南亞地區的國家。
越南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四分之三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為高山和高原。黃連山主峰番西邦峰海拔3142米,為越南最高峰;西部為長山山脈,長1000多公里,縱貫南北,西坡較緩,在嘉萊-昆嵩、多樂等省形成西原高原。中部長山山脈縱貫南北,有一些低平的山口。東部沿海為平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海拔3米左右。
東南亞(SEA)位於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中南半島因位於中國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細長部分叫馬來半島。馬來群島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共有兩萬多個島嶼,面積約243萬平方千米,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和菲律賓等國。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其中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越南、寮國、緬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上接壤,僅東帝汶不是東盟成員。
Ⅳ 越南這個國家在世界地圖上是什麼方位
咱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而越南在我們國家的南部,所以,您要找的越南在世界地圖的方位應該是:亞洲東南,也就是常說的東南亞地區 。
如圖
Ⅵ 誰知道中國與越南的歷史沿革
古代的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北部,也就是現在的越南北部、紅河下流地區。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因素,自古以來就是不同人種、不同民族互相接觸和繁衍生活的地方。越南新石器文化的代表「北山文化」遺跡中發掘的十七件頭骨中,有六件屬美拉尼西種族,八件屬印度尼西亞種族,一件是蒙古種和印度尼西亞種族,另有二件不詳。據此而證,越南最早生活的人,是印度尼西亞種人和美拉西亞人。 現代越南民族以越族為主,其源於現代中國南方中「百越」的一支。所謂「百越」,是當初中原地區對居住長江以南地區未納入中原勢力范圍內的各個部族的統稱。其范圍很廣,北起長江流域,南至紅河三角洲,東自海濱,西至四川。由於居住的地方不同,名稱也不同。居住在浙江一帶的稱為東越(甌越、東甌);福建一帶稱閩越;廣東一帶稱南越;四川一帶稱夷越;廣西與越南東北部稱西甌越;居住紅河一帶稱雒越。而現代越族正起源於史稱「文郎部族」的雒(亦稱「雄」)越。 約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居住在越南東北部現諒山一帶的蜀部族南下,與居住在紅河下游的文郎部族發生戰爭。文郎部族被擊敗,蜀部族首領蜀泮建都於螺城,取國號甌雒國,成立了越南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 秦統一中國後,努力向南擴張國土。公元前213(秦始皇34年?),秦派趙佗進駐南越(現今廣東),並設象郡,將所獲的越南北部歸象郡管理。後趙佗滅甌雒國,設立交趾、九真二郡。秦滅亡後,趙佗稱藩於漢,封南越王。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削藩,漢軍平南越後,前出至現越南峴港一帶,增設日南郡。交趾、九真、日南統稱交趾三郡。 公元40年,演州的征側、征貳(史稱二征夫人)起義,各地起義軍基本上佔領了三郡全境。公元42年,馬援(伏波將軍)由海上登陸交趾。擊敗二征的起義軍,並於二年後平定三郡。 公元203年,漢把交趾三郡和南海、桂林三郡合並,稱為交州。 漢滅,三國時期,交州屬吳國管轄,並重新交割成廣州(范圍包括廣東,廣西)和交州(原交趾三郡)兩個行政區域。公元280年,晉滅吳,交州牧陶璜投晉。在漢末至南北朝時代的宋、齊、梁時期,交州地區由於中央權力一直無力兼顧,實質的管理權力基本上歸於委派的主官手上。 公元544年,交趾李賁、並韶起義。建立萬春國,建都龍編,李賁為南越帝,並韶為相;545年,南朝大將陳霸率軍南下,雙方戰至550年,梁朝內部大亂,陳霸回兵滅梁,建立陳朝,此後陳朝大軍在重征萬春國,與李賁的繼任者趙光復成膠著狀態。 公元586年,隋滅陳統一中國。602年隋大將劉與滅萬春國。交州重新又分為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公元618年,唐滅隋,設交州總管府。公元679年,由於軍管不力,起義頻發,所以將改交州總管府為安南都護府。 公元905年,五代十國之亂將起,安南曲承裕起兵割據安南都護府,後被南漢擊敗,曲承裕被殺,後繼者楊廷芝、吳權等人的努力,公元938年,經「白藤江大戰」一舉擊敗南漢軍。吳權建立了越南封建社會的第一個朝代——吳朝。公元968年,越南朝代更迭為丁朝。 公元980中國宋朝以丁朝不穩為由,出兵越南。越南黎恆繼位,建立黎朝。芝陵一戰,越南軍隊擊敗宋軍。 公元1010年,越南李公蘊建立李朝。公元1075年,李常傑攻宋。破欽州、廉州,圍邕州(南寧),城破後,屠城。公元1076年,宋將郭逵領兵入越,雙方長期對峙,最後議和。李朝向宋納貢,宋承認大越國。 公元1225年,越南陳守度建立陳朝。與此同時,蒙古族興起。 公元1257年,蒙古以兀良哈台為將,首次攻擊越南,將越南將領陳國峻擊敗;公元1284年及1287年,蒙古先再度二次攻擊越南,都被越南軍擊敗。 公元1400年,越南胡季嫠成立胡朝。1406年,明朝以討胡復陳的名義進攻越南並佔領全境,取消越南國號,直接委派官吏統治越南。 公元1418年,越南黎利起義。1427年,起義軍與明和談。明軍撤出越南,黎利於1428年稱帝,定都東都(現河內),國號大越,史稱黎朝。 公元1527年,莫登庸廢黜黎帝,建立莫朝;1530年,黎大將阮淦立黎氏後人為帝,恢復黎朝;雙方形成黎朝在南,莫朝在北的對峙狀態,越南史稱南北朝。中國明朝出兵干涉,莫登庸割現高平一帶予明朝,後莫朝被黎朝所滅,在明朝的保護下,偏安於高平。此後,越南各派勢力重新洗牌,形成鄭氏(北方)與阮氏(南方)繼續割據的局面。 公元1697年,南明楊彥迪殘部退入越南南部,被驅逐至現越南最南部地區;1733年,阮氏攻佔該地區,越南現代的疆土范圍基本形成。 公元1771年,阮岳、阮惠、阮呂兄弟發動西山起義,先後擊敗南阮北鄭,立黎氏後人昭統為帝。其後鄭氏後人作亂,黎昭統逃亡至中國清朝;清朝派兩廣總督孫士毅以兩廣、雲貴之兵入越;1789年,阮惠擊潰清兵,立西山朝;同時向清朝稱臣。1802年,原南阮貴族在法國人的支持下,滅西山朝,成立阮朝。 公元1862年,法國進入越南;1844年,越南完全淪為法國殖民地。 1946年,國民黨軍轍出越南北方,法國重新進占越南。
Ⅶ 越南的黎朝和後黎朝什麼時候開始的精確到月和日
黎利(黎太祖,1385年-1433年),越南後黎朝開國(1428-1433年)。
生於清化府。原為地方豪紳。1418年發動藍山起義,自稱平定王。1428年擊退明軍,稱帝建立大越(後黎朝),改年號順天,都東京(今河內)。在位時設立均田法,緩和貧富不均。
Ⅷ 秦時期我們統治過北越南嗎最南到現在的哪裡
統治過。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還沒有到河內 。
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統治全境。1406年,明朝以討胡復陳的名義進攻越南並佔領全境,取消越南國號,直接委派官吏統治越南。 公元1418年,越南黎利起義。1427年,起義軍與明和談。明軍撤出越南,黎利於1428年稱帝,定都東都(現河內),國號大越,史稱黎朝。
Ⅸ 越南在哪裡,是什麼省,市呢
越南是個國家,不是某個省和市;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
1、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越南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陸地面積329556平方公里。
(9)越南1418是什麼位置擴展閱讀:
1、越南戰爭從1955年起到1975年,前後歷時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三、四階段(1961—1973年)為美國助越戰爭時期。
2、1976年1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統一越南共和國,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西貢市被更名胡志明市,越南戰爭結束。
3、越南戰爭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為自己的獨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4、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為圓形、紅底,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前身是越南民主共和國於1955年11月30日啟用的國徽,齒輪下有越文「越南民主共和 」。
Ⅹ 越南旅遊景點介紹
河內歷史博物館
歷史博物館位於河內市中心,自1920年對遊人開放,是儲藏和陳列越南民族珍貴歷史文物的場所,民族歷 史按時間分類,從原始時代到古老的前史時期直至1945年8月革命為止。歷史博物館原先是法國殖民者於1926年建造的遠東博古院,1932年落成,從1958年以來成為越南歷史博物館。 大廳牆上掛著四幅越南地圖分別是:越南地形、天然資源圖、越南各民族分布圖及越南在東南亞地區的位置,這四幅圖表明:越南有完整的領土,各式各樣的地形,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均勻,越南共有54個民族聚居在越南領土上,越南的位置對世界及本地區各國的,交往十分便利。館中藏品豐富,包括新石器時代的物品、銅器時代的工具、NgocLu和MieuMon時代的出土銅鼓、占人遺物、石柱、陶器和千手千眼的觀音菩薩像雕塑。此外,19世紀阮王朝的華麗王冠、服飾更可使遊人體味到越南宮廷的奢靡生活。
還劍湖
位於市中心,被稱為河內第一風景區。湖南北長700米,東西寬200米。湖岸四周樹木青翠,濃蔭如蓋。湖水清澈如鏡,幽雅嫻靜,平均水深1.5米左右。湖中有玉山寺、龜塔。龜塔位於南部湖中龜丘上,碧波塔影,交相輝映。現在,塔上安裝了照明設備,每逢節日,塔身被 還劍湖
燈光照得通體輝煌,玲瓏剔透,甚為美觀。北部湖中的玉山寺,崇祀佛教和越南民間神祗,有朱紅色木結構的「旭橋」將此寺與岸邊相連通,橋頭有聳立的筆塔。還劍湖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1418年黎朝太祖、越南民族英雄黎利在發動反抗明朝的藍山起義之前,在湖水中撈得一把寶劍,上刻「順天」二字,10年後已稱帝的黎利乘船游水軍湖時,突見一金龜浮出水面,游向船邊,黎利拔劍斬去,金龜口含寶劍潛入水底。黎利命人排水尋劍,但水中劍、龜全無,人們說這是金龜要回了寶劍,湖名從此被改為還劍湖。
胡志明陵
位於巴亭廣場中央,1976年在蘇聯幫助下建成。內存入胡志明主席遺體,由蘇聯專家負責防腐技術處理。陵墓經常開放,國內外遊客可排隊進入瞻仰胡志明主席遺容。由於胡志明在越南具有無可比擬的地位,其陵是越南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勝地。遊人可入內瞻仰。
胡志明故居
胡志明故居位於巴亭廣場旁的主席府內。主席府的主體建築是一棟由德國人建的法式別墅,頗為豪華,但 如果以為這就是你要參觀的胡志明故居可就大錯特錯了,生活極為簡朴的胡志明其實一直住在別墅旁的電工宿舍里。「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胡志明的生活正是對《陋室銘》現代版、越南版的詮釋。故居花園則是幽靜典雅,還種植著有趣而罕見的菩薩樹,它的根部會往上長,形成一尊尊天然雕像。
西湖
面積500多公頃,是河內最大的湖泊,位於市西北部。早在李朝定都升龍(今河內)時,西湖就已成為京城名勝。自李、陳兩朝開 西湖
始,西湖四周已建築許多寺廟、宮殿,至今湖畔仍有鎮國寺、真武觀、金蓮寺等。西湖旁還有十三別墅、勝利賓館等現代大型賓館,是遊客避暑、住宿和觀賞西湖美景的好地方。關於西湖的傳說有多種,其中有一種是這樣的:古時候,天上有兩個仙女私自下凡,因畏懼觸犯天規,未敢久留人間,在返回天庭之時,各自從雲端拋下一面梳妝鏡以資留念,兩面鏡子分別落在中國的杭州和越南的河內,它們便成了兩個美麗的「西湖」。
水上木偶戲河
水上木偶戲河內有一種獨具特色特色的水上木偶戲,舞台搭在水面上,表演者站在水中操縱。節日期間, 河內
還劍湖邊就有表演。位於TienHoang街57號的KimDong戲院有日常演出,劇目一般取材於越南人日常生活片段,尤以打魚、插秧等和水有關的活動居多。入場券是2美元,如果加買一盒磁帶則是4美元,另外照相收1美元。
其它景點
巴亭廣場、主席府、西湖、獨柱寺、文廟、醫廟、玉山寺、鎮武觀、鎮國寺、金蓮寺等。寬闊的巴亭廣場是越南人民崇敬的領袖胡志明主席宣讀《獨立宣言》 ,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的地方。如今,廣場中間,建有胡主席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