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越南和中國廣西的經濟體量誰更大
越南作為中國的鄰國,無論是文化還是地理環境都與中國相近,但盡管如此,中國人普遍對越南有著刻板印象,雖然越南並不富裕,但不少去過越南的小夥伴都覺得越南的生活幸福指數會比較高,僅需要一輛摩托車就能滿足日常的出行需求,且這里的消費水平也與我國差不多,那麼既然如此,我國的廣西和越南哪個經濟體量大呢?
越南和中國廣西的經濟體量誰更大?說出來真自豪
就目前表面看來,越南雖然承接了中國低端產業的轉移,但畢竟人口體量有限,不像中國有著特殊的底蘊和雄厚的工業基礎,可以很快轉型,所以,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越南的經濟不僅不如中國,甚至連我國的廣西都相差甚遠。
❷ 為什麼珠三角有些工廠寧願搬去越南都不搬去廣西越南比廣西有什麼優勢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包括珠三角在內的很多企業都搬到了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所以最近幾年越南所利用的外資投資金額是比較多的,2018年利用外資金額差不多180億美元左右。
而在越南投資的這些外資企業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業是來自中國,比如截止2018年9月末,中國對越投資項目累計2041個,投資總額累計達到127. 8億美元,在126個投資越南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七。
在大量外資進入之後,越南的經濟也得到迅猛發展,根據越南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越南實現生產總值5535.3萬億越南盾,約合2425億美元,2018年GDP增速高達7.08%,遠高於6.7%的預定目標,也高於IMF預測的6.6%。
而相對來說,我認為目前越南政府在發展經濟方面所提供的營商環境是比較好的,這也是吸引珠三角眾多企業去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❸ 珠三角有些工廠寧願搬去越南也不在廣西建廠,越南比廣西究竟有什麼優勢
近年來越南也是外資的青睞之地,它的製造業發展的比較快,很多發達國家乃至中國的低端產業轉移到越南等地。
1、貿易戰,這是主要的原因,因為公司以外貿為主,世界各國都有,因為越南在國際貿易的特殊性在越南建廠可以減免貿易摩擦帶來的影響。
所以在越南建廠有優有劣,主要還是看企業的側重點在哪裡。
❹ 為什麼珠三角有些工廠寧願搬去越南都不搬去廣西,越南比廣西有什麼優勢嗎
珠三角有很多工廠,寧可搬到越南都不願意搬去廣西,越南其實比廣西還是有很多獨到的優勢的,比如說越南較為便宜的地租,較為便宜的人工。這些都吸引了大量的加工商轉移加工陣地。
這些東南亞國家他們的地租,他們的人力成本以及政策方面都更加的有吸引力,自然吸引了很多的加盟商。我國在上世紀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的時候,也為這些加工商提供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只不過現在我們產業已經逐漸轉型了,自然就不需要再做出那麼多的退讓了,現在這些東南亞國家就類似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我們。
❺ 廣西處於發展中跨區域國際城市,請問廣西有何優勢存在
廣西地處在我國大陸東、中、西三個地帶的交匯點,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聯結粵港澳與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特別是在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廣西將成為連接中國西南、華南、中南和東盟大市場的樞紐,在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中發揮重要戰略作用。
沿海優勢
廣西海岸線曲折,擁有大小港口21個,形成「天然港群海岸」,其中適合建設泊靠能力萬噸以上的有防城、欽州、北海、珍珠、鐵山等5個港口,最終開發潛力達年吞吐能力2億噸以上。廣西沿海港口同時具有水深、避風、浪小等自然特點,距港澳地區和東南亞的港口都較近,北海港距香港港425海里,欽州港距新加坡港1338海里,防城港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距泰國曼谷港1439海里。
沿邊優勢
廣西有8個縣(市)與越南接壤,陸地邊鏡線1020公里,現有邊境口岸12個,其中東興、憑祥、友誼關、水口、龍邦等5個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另外還有25個邊民互市貿易點,各邊境口岸和邊貿點都有公路相通。從憑祥市友誼關至越南諒山市僅18公里,到越南首都河內市180公里。湘桂鐵路與越南鐵路連接,火車可直達河內市。
沿江優勢
珠江水系的西江,縱橫廣西境內梧州、貴港等城市,西通雲南、貴州,東經廣州出海,河道運輸能力僅次於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在廣西境內有年吞吐能力萬噸以上的內河港口77個。西江下游的梧州市,是廣西內陸口岸一個歷史悠久的商埠,下航至香港、澳門為400公里左右,梧州港為中國第六大內河港口。
獨特的區位優勢,使廣西的通道作用日益顯著。目前,以沿海港口為龍頭,南昆鐵路為骨幹,高等級公路、水運、航空和其他基礎設施相配套的出海大通道框架已形成。鐵路方面,湘桂、南昆、黔桂、焦柳等四條鐵路匯集廣西,全區鐵路營運里程超過3000公里。公路方面,重厭一湛江、衡陽一昆明、內蒙古一北海、汕尾一清水河等國家高速公路主幹線以及南寧一廣州、南寧一友誼關、桂林一梧州等高速公路縱橫廣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航運方面,擁有南寧、貴港、梧州等主要內河港口;沿海防城、欽州、北海三大港口年吞吐能力2000多萬噸。航空方面,已建成南寧、桂林、北海、柳州、梧州五大航空港,開通航線100多條。
我國通過陸路進入越南,通往東南亞各國主要公路通道有3條,其中廣西2條,距離最近。一條是南寧經東興、芒街至河內,全長538公里;另一條是南寧經憑祥友誼關、諒山至河內,全長419公里。隨著交通、口岸等通道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廣西將成為溝通中國內地與東盟各國的最便捷、綜合效益最佳的國際大通道,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實施雙向開放的橋梁和基地,以及中外客商兼顧中國內地與東盟兩大市場理想的投資場所。
❻ (廣西的同胞兄弟姐妹,請您不要搶答!我也是廣西人)越南與廣西,政治,經濟,治安,等~~~~哪個好一
為啥不給廣西的回答呀?都沒有人回答呢!
政治,不評論!
經濟,肯定是廣西好!
治安,越南比廣西好百倍!除個別城市如海防外。
人情味,越南好!陌生人都能聊半天!
收紅包,越南當官的厲害,都是明著收的!那是有錢好辦事的好地方。
醫院,越南的好,不是環境好,而是不用排隊掛號那麼辛苦,雖然要給醫生點小費,但整體費用也沒有國內的高。X光,CT,驗血,都是等不到一個小時就有結果。
總之,除了經濟,其他.........................
❼ 與廣西相比,越南水果生產具有哪些優勢 與地理有關
越南的地理位置更接近赤道,屬於熱帶氣候,可以種植熱帶水果,廣西不能。同時由於越南的地理位置更接近熱帶,水熱條件也更好,水果的生長會更快更好、
❽ 【轉】討論:以廣西一省之力PK越南,能搞掂嗎
一、經濟實力
2010年越南生產總值是1069億美元
2010年廣西生產總值9150億元,換成美元應在1300億美元以上,廣西稍占優勢。
二、人口與兵源
越南人口有8000萬人,廣西有4600萬人。在這方面廣西落下風。但人口多並不等於軍隊多。在抗戰時期,按人口比例算廣西出兵最多,比例達到十分之一;全省有四分之一的人直接或間接參戰。按此計算,如果對越作戰,廣西經過動員,可出動400-600萬人參戰。盡管越南人口較多,聯想到50年代與法國的戰爭中,越南軍隊只有十多萬人左右,戰鬥力差,戰略戰術都不行。最後在中國的訓練和支持下,才打敗法軍。
三、工業製造能力
廣西在全國來說相對落後,但同越南相比並不差到哪裡。柳州是華南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柳鋼、柳工、柳汽、玉柴等企業享譽全國甚至東南亞,西江造船廠能生產軍艦。三線建設時,在廣西的深山老林里興建了一批軍工廠,廣西除了飛機、導彈不能生產外,其他常規武器都可以生產(現在中航集團正在桂林建設中國航天城,不久的將來廣西也能生產導彈甚至運載火箭)。越南好象沒有什麼知名的重工業企業,其武器裝備大多是從國外進口的。在工業製造能力方面廣西佔優。
四、指揮藝術與部隊戰力
廣西雖是南蠻之地,經濟文化相對落後。但廣西人似乎天生是打仗好手,一些種田、燒炭出身的人都具有很高的指揮能力,歷史上出過袁崇煥、楊秀清、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李宗仁、白崇禧等名將。士兵打仗勇敢不怕死而且善動腦筋,戰鬥力強,在清朝最弱
❾ 為什麼說越南日益成為投資者樂團廣西與越南有何貿易機會大家幫幫忙,謝謝!
廣西與東盟的貿易情況直接反映廣西與東盟各國的經濟關系,而廣西與越南的貿易來往則是廣西與東盟貿易來往的重要體現。為此,記者專門走訪了南寧海關關長丁學輝。
記者: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召開在即,廣西與東盟的情況備受關注。近幾年廣西與東盟貿易特別是廣西與越南貿易發展較快。請你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丁學輝:東盟已經成為廣西的第一大貿易夥伴,2004年雙邊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0億美元,占廣西外貿進出口的23.3%;而在東盟國家中,越南保持著廣西首要貿易夥伴國的地位,2004年廣西與越南雙邊貿易額達到7.53億美元,是1992年的35.5倍,占廣西與東盟貿易額的七成多。從貿易額看,廣西與越南貿易趨於較為穩定的發展狀態;從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來看,邊境貿易對促進廣西邊境地區經濟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記者:進入21世紀以來,廣西與越南貿易額穩中有升,在中越貿易中所佔的份額也逐步上升。那麼,廣西對越貿易在全國對越貿易中處於怎樣的地位?
丁學輝:2004年中越雙邊貿易額達到了67.42億美元,同期廣西與越雙邊貿易額達到7.53億美元。2000-2004年廣西與越南貿易額占廣西外貿額的比重在14.3%-20.9%之間,佔全國對越貿易總額的比重分別為11.8%、10.3%、14.9%、14.4%和11.2%。
記者:2000年以來的5年,廣西與越南貿易發生了不少變化。例如私營企業廣泛參與、邊境小額貿易發展迅速、出口產品結構變化等等。這方面的具體情況怎樣?
丁學輝:近5年來廣西與越南貿易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一是私營企業迅速發展成為對越貿易的主體。在我國進一步降低對外貿易經營政策門檻的刺激下,私營企業擴大對外貿易的潛力得到了激發,2000年和2001年廣西私營企業與越南的貿易額分別為9萬美元和137萬美元,至2003年已形成和國有企業平分秋色的局面,到了2004年已以4.53億美元的貿易額一舉超過國有企業成為廣西對越貿易的主體。
二是邊境小額貿易保持著對越首要貿易方式的地位。邊境小額貿易是廣西對越南的主要貿易方式,邊境小額貿易所佔份額已由2000年的51.5%提高到2004年的73.6%以上。廣西的邊境小額貿易在全國對越邊貿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000年和2001年其佔全國對越邊境小額貿易總額的七成,2002-2004年均保持在八成的份額。
三是進口以初級產品為主,出口品種略有變化。除成品油貿易外,廣西與越南的貿易品種與全國的趨勢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資源性產品、農產品、機電產品、服裝等幾大項商品上。
四是廣西口岸對越主要貿易通道作用得到有效發揮。由於口岸和交通條件的改善,廣西憑祥、東興、水口、龍邦等陸路邊境口岸進出口貨運量逐年攀升。
記者: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逐步推進和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對廣西加強與越南的雙邊貿易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自治區黨委、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廣西對越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近5年來廣西與越南貿易穩定發展的具體原因主要有哪些?
丁學輝:具體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是中越兩國政府竭力改善雙邊貿易環境提升了廣西在中越貿易中的作用。為促使中越雙邊貿易朝著健康、有序、穩定的方向發展,兩國政府都積極採取措施加強雙邊經貿合作。200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運作;2004年,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此外,中越「兩廊一圈」經濟區建設構想的提出以及兩國加強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對發展廣西與越南貿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是廣西獨特的地理優勢使其在中越貿易中的地位日趨突出。廣西對越南擁有公路、鐵路、海運、航空口岸和互市通道共38個,是中國通往越南最便捷的國際海、陸通道。國內企業紛紛取道廣西開展對東盟貿易活動,據海關統計,2003年,外省企業取道廣西口岸與東盟的貿易額為4.57億美元,占當年外省企業在廣西對外貿易額的32.9%;2004年,外省企業取道廣西口岸與東盟的貿易額為6.4億美元,增長40%。
三是自治區政府採取多項措施保障廣西對越貿易健康快速發展。今年自治區政府在「以招商引資為重點,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外貿工作思路中,明確提出「東靠西聯、南向發展」的區域合作戰略,充分運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平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促進對外開放上新水平,特別強調要面向東盟開展專題招商,全力開拓東盟市場,擴大優勢產品對東盟的出口,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充分發揮廣西橋梁、樞紐和重要平台的作用,使廣西與越南貿易出現了一個新的格局,經濟貿易往來實現了新的飛躍。
作為國家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南寧海關近年來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先後制訂實施了促進廣西沿海經濟發展十項措施、擴大出口九項措施、支持和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六項措施等一系列措施,主動參與和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促進廣西加工貿易的發展和轉型升級,主動與地方黨政和有關部門及企業聯系溝通,積極配合自治區政府推進廣西「大通關」建設,為廣西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對外開放環境。
記者:盡管在廣西與越南貿易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但發展的前景值得樂觀。進一步提升廣西與越南的貿易關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如創造良好的通關環境,加強口岸建設,加強雙方經貿合作等。請丁關長提些具體建議。
丁學輝:從目前來看,我認為應採取以下六方面措施:
一是廣西應針對當前國際貿易格局發生的變化,重新制定廣西與越貿易的發展策略,把廣西對外貿易與應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經貿活動聯系起來,形成大市場、大開放、大經營的觀念,充分發揮廣西的區位優勢、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寬松的政策優勢作用。
二是加快建設廣西電子口岸信息平台,提高行政效率,加快通關速度,降低通關成本。
三是進一步整合口岸功能資源,適應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需要,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市場、旅遊、文化交往等服務一體化發展。
四是進一步加快廣西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建議全面規劃廣西物流基礎設施,發揮廣西的交通通道和物流樞紐作用。
五是建立和健全邊境貿易管理機制,繼續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幫助企業拓展市場信息平台和銷售網路。
六是積極發展加工貿易,政府可制定出台一些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持企業從事加工貿易,推動廣西加工貿易加快發展和轉型發展,進一步擴大廣西對外開放水平。
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的有利條件,為廣西與東盟的合作提供全新的發展平台,加快廣西經濟發展。
❿ 越南和廣西哪個經濟強
2015年中國廣西區GDP:約2430億美元
2015年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GDP:1935.99億美元
所以,廣西的經濟強於越南全國。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