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南人過春節都要干什麼
★越南春節
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
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而歷來越南春節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
★春節活動
花市是越南春節重要活動之一。比如河內,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越南人最愛的年花有劍蘭、大麗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鮮花、盆景,花市還出售各式氣球、彩燈、玩具、年畫、春聯、年歷等,把相連的幾條街道裝點得五彩繽紛,喜氣洋洋。
★春節特色
◇貼春聯、福字
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另外,越南人也愛在家裡貼上「福」、「喜喜」等字樣和福、祿、壽星的形象,還有各種傳統年畫,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與嚮往。
◇年糕
本地華人過春節必備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餅。年粽做法跟我們吃的粽子一樣,不過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豬肉和綠豆沙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生。
◇爆竹
從前越南人過年也放爆竹,不過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間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
◇守歲
華人過年有除夕守歲習俗,越南人也一樣。除夕夜人們便穿上節日盛裝,不約而同湧上街頭,年輕女子還穿上越南旗袍。零時,當電台播出國家領導人春節講話,節日氣氛達到高潮。隨後人們還采一根樹枝回家。這風俗叫「采綠」。在越南語中,「綠」和「祿」同音。「采綠」就是「采祿」,意味著把吉祥如意帶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會帶來好運
越南人過春節照例放幾天假,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裡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說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越南人稱之為「沖家」或「沖地」,其意義跟「沖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會約請自己最親近最尊敬的朋友,作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文娛活動
除了親友間互相拜訪,新春期間越南各地街頭、公園和公共娛樂場所,連續幾天舉行各種文娛活動,演出越南傳統戲劇、歌舞、雜技、武術、摔跤、舞獅等,還有盪鞦韆、下人棋、斗雞、斗鳥等民間活動,整個越南沉浸在節日氣氛之中。
★越南過年習俗多
越南的春節從每年農歷臘月廿三灶王節開始,過年的氣氛一直延續到整個正月,用越南的民間說法就是:正月是「吃喝玩樂」的月份。按越南民間傳說,臘月廿三這一天,在地上的各路神靈都要回天上去報告這一年的情況,灶王爺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也要上天匯報這家一年的情況。灶王爺一走,就沒有神在家看管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灑掃庭除,改建家裡一些不敢動的地方,准備過年了。這一天也稱之為入除。這與中國民間關於灶王爺的傳說顯然同源。為了好好送灶王爺上路,讓灶王爺匯報的時候高抬貴手,人們都要去放生鯉魚———灶王爺的坐騎。
入除後就得准備年貨。從「肥肉腌蕎紅對聯,蕃桿炮仗綠年粽」這句民謠里可以看出傳統的年貨內容。現在生活好了,肥肉就不一定要了,但買很多肉以備過年還是必需的。生活再怎麼好,這腌制的蕎頭還是留在人們的餐桌上,已經成為過年的傳統符號。對聯盡管還有人買,但由於漢字已不具備官方文字地位,已經不那麼盛行了。蕃桿是免除災禍的東西,不能少。至於放炮仗,1995年,越南政府一紙命令,廢止了這個傳統的過年方式。為了保留過年的氣氛,越南政府在每年除夕晚上,都會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廣場組織施放禮花活動。年粽則是用於祭祖的。越南的粽子是方形的,一隻有1公斤左右,取天圓地方之意。
在越族(京族)人家裡,春節期間有3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運的象徵。金橘是取吉利之意。越南中部以南,由於氣候原因,沒有桃花,一般以黃梅花代之。作為一種裝飾,不但家裡有,商店裡有,連各機關單位也都會擺放。與此同時,各單位都會在門口掛上迎接新年的橫幅,就是廟宇等場所,也不例外,因為廟宇是越南人過年活動的主要場所。各文藝單位也會於除夕晚上,在街頭組織演出,以營造過年氣氛。作為法定節日,越南春節放假3天。家家都會在家裡插上國旗,樓房住戶就把國旗插在窗外,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五果盆」是用於供奉祖宗的。一般有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5種,在越南語里,番荔枝音同「求」、椰子同「余」、水榕果同「充」、芒果同「使」,意即祝願年年有餘,豐衣足食,有錢使不完。
過年了,越南人會不遠千里萬里往家趕,就為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在舊年將過、新年來臨之際,擺上香案,迎接新年,稱為「年發」。除夕夜,越南人還有「求祿」的風俗。一般有兩種:一種稱為「采祿」,通常從寺廟祭祖返回時,隨手採摘一根帶有綠葉的樹枝回家,寓意為採集天地神靈賜給的福祿。這根樹枝拿回去後,插在家裡的神龕前,直到樹葉枯殘為止。另一種是帶一些果品回來,也稱之為「祿」,可以分發給朋友親戚,看作是在散福。
初一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拜祭祖先,同時也拜土地、灶君、百藝師祖,祭品不限多少,但一般都要有粽子、紅燒魚、包肉團、炙肉、腌蕎頭、牛肉等。供拜完畢,小孩要向家中老人拜年,大人們則要給他們壓歲錢。早餐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吃用葦葉包的糯米粽子。有特色的是「沖年喜」。越南人很看重大年初一第一個到自己家拜年的人。這個人被稱作「沖年喜」之人。許多家庭年前都會托一個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來「沖年喜」,以求新年的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越南的大年初一還有許多引人入勝的活動:唱歌跳舞、表演戲劇、舞龍舞獅,最具特色的活動是下人棋。將中國象棋的棋盤畫在地面上,手執木牌(木牌上刻有與棋子對應的車、馬、炮等)的人充當棋子坐在場中。對弈時,由棋手調遣,旁人以鼓聲催行,頗似金戈鐵馬的沙場,有較強的真實感,深受越南人民的喜愛。
年初一的禁忌也頗多,如:不能吵架、不能講粗話、不能借東西、不能討債;還有不能幹農活,否則會驚動土地神,莊稼會遭殃;初一還不能掃地,即使掃了地也不能倒垃圾,要等3天後能動土時再倒。初二、初三兩天,已成家立戶的男子,若父母健在,必須向父母致以新年問候、敬贈禮品;若父母已去世,則要帶上供品,到長兄家拜祭父母之靈。初四,人們燒化紙錢、紙衣,以祭送祖先。這天,一家大小要共聚一堂,再吃一頓團圓飯。正月期間,越南民間常有許多活動,統稱為「賞春」。有賞水仙花、鬧花燈、唱戲、民歌對唱、禮拜寺廟、游覽名勝古跡等。
越南各少數民族有各自的過節特色。如苗族在除夕夜習慣以齊放獵槍代替鞭炮,先到溪邊燒香祭禮後方打水回家煮年夜飯;吃年夜飯前要祭祖,飯後不能喝湯,認為喝湯會使莊稼受淹;春節期間,全村或幾個村的人聚集在一起舉行賽歌、跳民族舞、拋綉球等活動
B. 越南人有什麼風俗習慣
越南人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年齡相近者多以兄弟姐妹相稱。
越南人服飾穿著比較簡單,正式場合男士普遍著西裝,女士穿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
越南人飲食習慣於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以米飯為主食,喜清淡、冷酸辣食物,用筷子。
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天主教也有較大影響。越南人普遍供奉祖先,信城隍、財神,傳統節日多與中國近似或相同,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歷春節。
越南人忌諱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別人。
(2)越南老百姓干什麼擴展閱讀
入境越南的注意事項:
根據海關規定,入出境時隨身攜帶貨幣越盾不超過1500萬,美元或等值外幣不超過5000美元,超出部分須申報並提供合法來源證明。國內團組、中資公司、公民個人來越時,如超出限額須填寫入出境申報單,妥善保管,以便出境時備查。
越海關禁止入境者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劇毒、放射性、有異味物品、各類食品、各種黃色書刊、影碟、未經檢疫的動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出境時只能帶1瓶酒,2條香煙,入、出境時,請勿為陌生人攜帶物品。
C. 越南百姓究竟有多苦
在越南生活和工作的中國人很多。由於兩國山水相依,往來方便,因此越南一實行開放政策,大量的中國人都湧入到了越南。 在越南討生活的中國人大致可以分為幾類:一類是大陸過去的商人和打工者;一類是港、澳、台人士;另一類是華僑。 沒有去過越南的人一定會想,到了越南能碰上中國同胞就好,最起碼不會盲目地去碰壁,多少可以得到同胞的幫助和照應。我剛開始去,也是有那麼一個想法。結果卻恰恰相反,說句不中聽的話:我對中國同胞的表現是非常失望的! 先談談大陸過去的商人和打工者。每次回國辦事再進入越南時,基本上都會在飛機或者輪船上遇到這一類的同胞,不管是出入邊境也好,還是在旅途中也好,大家是沒有多的話題可談的。 去越南考察和做生意的商人個個都顯得那麼的高深莫測,一臉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鳥樣。如果你善意地和對方交談的話,得到的答復都是不冷不熱,好象他要去完成一件非常重大、神聖、機密的任務「不足為外人道也。」其實,我也只是禮貌性地打個招呼而已。我是個性格大大咧咧的人,為此,沒少給自己找氣受…… 去越南的打工者大多都是四川、湖南、湖北一帶的年輕人。90%以上都是台灣企業的生產車間的管理人員,在越南他們有一個有趣的綽號:「大陸幹部」。由於這些「大陸幹部」的月薪基本都在400--700美圓左右,兜里也有點資本,所以「出國」的派頭十足。呵呵,這類的同胞還好一些,雖然表面很酷,但是如果一搭上腔,倒還是很溫暖地打開了話匣子,要是大家路上吃上一頓飯後,立馬就能拍胸脯叫兄弟了。勞動人民畢竟還是存在勞動人民的本色,恩……異國溫暖總是要感動一回的。 可悲的自然還是那些打著「中國商人」頭銜的人了。我就見識過幾個這樣的人:在越南做生意做投資的時候,總是盡量瞞著自己的同胞,生怕給騙去了「商業機密」。寧可相信越南人,也不願意和自己的同胞來往。結果很多的中國商人到了越南後被人騙,有的甚至被騙得血本無歸!裸體歸國。 最讓我感到氣憤的是中越邊境上的某些中國同胞,很多人和越南騙子勾結,專門找中國商人下手。我就親眼見過一個福建老闆,上午還是好好地和我一起談笑風生,下午就在電話里哭鼻子…… 唉……一言難盡!為什麼中國人總是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想得那麼復雜?為什麼中國人總是喜歡把自己孤立起來?甚至有人心術不正? 記得我剛開始到越南的時候,在街頭時常看見一些來越南旅遊的內地同胞,三三兩兩地在大街上游盪,馬上過去招呼一聲。那些人一看見我立刻就滿臉的戒備,或者是冷冷地點點頭算是做了答復。我莫名其妙地想了想:本人我雖然不至於帥得光彩奪目,但是怎麼看也不象是個壞人吧?怎麼就那麼不入眼呢?經歷過幾次這樣的事情後,每當我再次看見三三兩兩的中國同胞出現在視線的時候,全當做不存在,面無表情地擦肩而過,心頭則泛起淡淡的悲哀…… 老實說,在越南和台灣人、香港人打交道卻是實在多了。越南的台灣人、香港人、小日本、韓國人都喜歡扎堆,住也住得集中,玩也玩得集中。大部分都是做實業的,規模有大有小,生意有好有壞,但在他們居住的區域,可以明確地感受到一些從本地帶來的共有的生活特徵。 台灣人應該說是越南很重要的一個群體。由於民進黨,特別是呂秀蓮之類的胎毒分子大叫台灣危機,慫恿台資撤出內地,很多的台灣企業都搬到了越南。僅僅鞋廠都好幾百家,產品全部出口歐洲。除了更為便宜的人工費用和投資政策以外,越南與歐盟的優惠貿易政策也使得他們的企業出口在關稅與反傾銷方面壓力小了很多。越南政府則利用中國日益緊張的台灣問題大量吸引台資,落得個悶聲發大財……中國人的「窩里斗」、「寧贈友邦」的惡習在越南又一次得到了驗證。 台灣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在越南找小老婆,基本上人手一個,沒有空缺的,而且大多不管質量,只要年輕聽話就行,有的則是年齡越小越好。而最喜歡騙越南女孩子的也是台灣人,一些台灣人經常派人到越南鄉村去尋找漂亮的黃花閨女,然後經過各種體檢手段,確認沒有任何疾病,再帶到台灣,到了台灣以後,就把那些女孩子做為洩慾的工具,或者轉送給其他人玩弄。電視、雜志經常報道這類事件,提醒想嫁到台灣去的越南女孩子要注意安全。台灣人在這方面很有點小日本的那種變態,這讓我很氣憤又百思不得其解……我有一個台灣朋友,做農產品出口的,經常把荷蘭豆一箱箱地送我們吃,人是很不錯的,講點義氣,就是那哥們一高興就摟著他那小不點未成年越南姘頭的樣子讓我倒胃口,嘔…… 當然,我也接觸過一些明顯就可以看出來的胎毒分子。一聽說我是大陸來的,還講普通話,立馬就翻了牌變了臉色,擺出一副典型的日本龜孫子的模樣,愛理不理。我心頭一氣,立刻胸一挺、眼一瞪:你NND敢扮演龜田隊長,老子馬上就變成李向陽!還好,一般這種情況大多都是話不投機,一拍兩散,否則,恐怕會引發台海危機…… 香港同胞在越南的投資相對來說就沒有台灣人那麼熱心了,不過,勇於在越南啃房地產這塊硬骨頭的,還是香港人。我認識一些做轉口的香港朋友。大家平常沒有事情的話,一起聊天、喝酒,相對來說,香港人在越南是比較顯得有教養的一個族群,泡MM也是溫文爾雅的。 老李就是其中的一個。做為一個香港人,老李絕對是另類,他最崇拜的內地偶像竟然是宋祖英!把我給笑壞了。老李則一本正經地操著半咸不熟的國語大聲贊美宋祖英:「漂亮啊漂亮!中國傳統型的第一漂亮!」然後扯開老鴉嗓子哼起來:「……想死個人的兵哥哥……」 老李的異性朋友很多,從17、8歲的到27、8歲的都有,老李一概是來者不拒。他天生擅長吹牛,說話慢條斯理,經常逗得那些越南MM樂不可支……恩……算了,不說他了,背後說人總是有些風險性問題存在的。 越南的華僑很多,大部分都是廣東籍和廣西籍,主要分布在越南南方,西貢最集中,大概有5、60萬。要說全世界的華僑,就屬越南的華僑最多災多難了。在上個世紀初期,西貢的華僑是非常富有的,依靠著自己勤勞和智慧積累了大量的財富,甚至在南越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引得不少人眼紅和妒忌。不過好景不長,趕上了有美國插手的越南南北戰爭,打得雞飛狗跳後,好容易等到了越南南北統一,又給越南共產黨給共了產;沒過幾年安穩日子,中越戰爭一爆發,又被驅逐……輾轉淪落到現在,越南華僑早就一蹶不振了,在西貢的風光已經成為了歷史。許多有門路的都去了美國和印尼以及澳大利亞,沒有走的只能在越南苦苦地掙扎了。 西貢的華僑至今還是繼承著祖先的文化,風俗習慣一直沒有改變,而華僑的子弟都要在當地的華僑學校系統地學習漢語。西貢唯一的中文報紙,也僅僅就在西貢發行,叫《西貢解放報》,發行面積不大,限於華僑集中的幾個郡(類似我國的區)。我看過《西貢解放報》,感覺有很重的海外味,很多語法不太適合於今天的中國內地,用詞也不夠准確,字句結構的表達方式太雜太亂,有點不倫不類的感覺。 一個祖籍潮州的華僑叫阿林的,在西貢幫我做了一段時間的工作。我問他:現在想不想回潮汕啊?那裡還有親戚嗎?阿林說:還有很多親戚的,但是都失去聯系很久了。我說:那為什麼不回去看看呢?在中國工作要比在越南好很多啊?潮汕的經濟還是比越南好的。阿林笑了笑說:怎麼不想回去呢?回去一次要很多路費的,連這點錢我們家都沒有了,只能維持生活就不錯了。我無言了……
D. 越南百姓生活有多苦
1、近年來越南被聯合國評為「扶貧顯著國家」,可是依舊是貧窮國家之一。和越南貧窮的面貌相悖的是它的低工資和高物價,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日常吃用都比中國貴,越南人最苦的是買房壓力很大,每平3000美金的房價實實在在嚇退了許多人。
2、越南貧窮的面貌深入人心,革新開放前的越南,很多人擠住在狹小的空間里。一新婚夫婦床前,弟弟打地鋪,旁邊就是豬圈。到糧店憑票買米,半夜就得爬起來排隊,越南社科院的一位研究員回憶。當時很多人的夢想就是能有一輛中國產的自行車。
3、雖然現今越南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越南全社會都非常重視扶弱濟貧,貧困人口由10年前占人口總數的58%下降到現在的22%,被聯合國列為扶貧成效顯著的國家。
4、總之,在越南生活比較艱苦,吃穿住行方面均有很大壓力。
E. 越南戰爭結束後南越的人去了哪裡現在的狀況怎麼樣
你好!我所了解的:
1、和當時南方政quan有關的官員們或者zz背景較大人大都在統一前逃離,有米國人幫助逃到米國。這些人現狀理應還是比較嗨皮的嘍。幾十年後變成歸國越僑來給祖國投資了,嘿嘿。越南在改革初期還是有zz觀念的限制,認為這些人當年是反dong的,不能歡迎他們回國,但後來開放久了眼界開了,這觀念就漸漸淡了。都知道錢是好東西。
2、有zz背景,關系有不夠硬的當時也流亡了不少,那些流亡到米國歐洲澳洲的,雖然沒有1條中的家境好,但也算很不錯的,幾十年後也是歸國越僑了。但也有很一般的,包括一些華人。我在網上遇到過曾為南越軍人的華人,流亡時申請回中國,但中國zz環境也不同意他們回來,澳洲倒是接收了他們。出生越南,中文為母語之一,卻從未踏足過中國土地,一生四處搜尋有關中國的影片VCD,隻字片影中遙想魂夢中華。其對胡志明恨之入骨,對中華大地愛恨交織。
3、稍微ZZ背景,但又無能力法逃離和流亡的,只能留下接受北越的zz觀念了。越南和中國當時一樣,背景都是又紅又專才好,南方背景的自然在之後的發展中受到一定限制,仕途往往是不要想了。所以直到如今南越人對北越和北邊那個zf不屑不在乎的也不在少數。好在後來改革開放,大家一起做生意,你賺賺我的錢,我賺賺你的錢一起開心。
4、平頭老百姓該干什麼還是干什麼,戰爭本身就造成了大量南部難民死亡。而戰爭結束後南越留下了大約88萬孤兒,100萬寡婦,20萬妓女。這些人怎麼辦啊,還是要活呀!其之後經歷和越南其他百姓也無甚相異之處,但其困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F. 越南人在中俄邊境都干什麼活
越南人在中俄的邊境一般都是做他們的國防的一些工作以及一些安防的。
G. 越南有什麼風土人情
1、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越南的傳統節日與中國相似。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和送灶王節等。春節是越南民間最盛大的節日。
夏歷正月初一日為春節。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就算進入春節了,屆時,各家女主人都要趕制新衣,連日准備年貨,還要清掃房屋。除夕晚上,全家吃團圓飯,燃放鞭炮。春節主要吃用葦葉包的糯米粽子。
2、越南的國服是奧黛,又稱為越南「長衫」,分為男版和女版,女性身著奧黛更為普遍。奧黛通常使用絲綢等軟性布料,上衣是一件長衫,兩側開叉至腰部,下半身配上一條喇叭筒的長褲。當地人一般在婚嫁、重大節日、外交和會客等正式場合穿著奧黛。
3、古代越族人從擇偶到成親要經過六個主要儀式,即:納采、問名、納吉、請期、納幣和迎親。如今這些儀式已被簡化,僅剩下提親、訂親和迎親。
(7)越南老百姓干什麼擴展閱讀
其他日常生活禁忌
1.年初、月初忌穿白色、藍靛色衣服,白色、藍靛色是喪服的顏色,年初、月初穿白色、藍靛色衣服怕成為凶兆。
2.在喜慶和祭祀活動中,忌諱穿白色服裝,辦喪事除外;
3.夫婦倆忌諱用一條洗臉毛巾;
4.夫婦倆忌諱互遞牙簽;
5.忌諱除自己丈夫或妻子以外的人用自己的梳子;
6.忌諱床上的席子反著鋪;
7.忌諱背對供桌而坐;
8.忌諱在屋內戴斗笠;
9.照相時忌諱三個人合影,據說中間的人將遭遇不吉利;
10.忌諱在年初打掃屋子。這樣做,據說會一年辦事不順利;
11.妻子懷孕時,忌諱丈夫殺生或打樁;
12.懷孕的婦女忌諱宰雞宰鴨;
13.忌諱孕婦從外地回家裡生孩子;
14.家有產婦,忌諱外人進屋;
H. 中國人大多在越南干什麼工作
首先看看你公司的性質與規模
其次你自己要對比一下自己工作的年限
越南當地,這邊普通的工人每月也就幾百塊錢人民幣
技術類的一千多快,好一點的就是2000快吧
以上所說的是越南國家企業
對於外資企業 就要看看自己的各個方面的 好一點的一般都是500美金左右吧
能不能在高就要看工作的性質了
I. 越南近幾年國民生活水平到底如何,比中國大多西北農民如何
越南生活水平應該分成4種:非常高,高,中,低。
越南生活是屬於中等,相當於廣西南寧、桂林地區。
但越南生活水平差距很大。非常高的生活水平是屬於高官、大公司以及大城市(河內、胡志明、海防、芽庄等)。住的是豪華別墅、吃、穿、開的是名牌進口(值得說的是越南納稅不低!一般的進口是300%,也就是說本來在美國是100萬到越南是300萬。在越南可以買土地,而且相當貴!可以參考「世界最昂貴的路段」,也可以參考美國對越南80後「強美元」的評價,你會明白一些)。
低的生活水平是少數民族以及偏遠地區。教育、交通等都很差。
越南是屬於政府窮(貪污太厲害了),老百姓很有錢……
近兩年,越盾直降導致生活水平也跟著降低。
J. 越南社會狀況
一、收入水平
我只講我了解到的,做辦公室文員的大概就300萬越盾左右(人民幣兌越幣大概3200左右),也就是說1000人民幣上下。了不起一年發15個月薪水,也多不到哪去。所以在這給小費是常事,出入境查你護照的都敢明目張膽地收。
二、消費水平
越朝的CPI指數大家上網查吧,我只能說中國人民很幸福了。衣,沒在這買過,我看不上,估計不貴,但奢侈品絕對比國內貴得多。食,海鮮便宜點,但也是相對國內的價格,這里窮人也是吃不起海鮮的,米價兩年翻了一倍,我老闆常感慨以前過節給廟里送米是成噸送的,現在只能意思著送了。住,貴,平民老百姓絕對買不起房子,跟廣州的房價差不多;租呢?我現在住的算是富人區,100平米不到,700刀。行,這國家除了摩托車,給我100萬也不會想在這買輛汽車,那是給自己找堵。去年我欣喜的發現,從胡志明往下六省居然通了高速,雖然只有50公里,也讓我們那60歲的老司機老眼淚花:「我開了一輩子車還像今天沒飈過120呢!」
三、硬體設施
差,跟中國不能比。政府沒啥錢,好點的橋都是外國援建的,更別說拆遷拓路了,拆遷補償費我估計它都出不起。路上經常開洞,不知是修補還是換管道啥的,那開工的速度擱我朝早被行人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了。據說還要建地鐵,我一40幾歲的客戶說估計這事要辦成了給他孫子看到他也瞑目了。用電也是,經常停電,特別是工業區,每個禮拜都挺。我們公司那塊算是商業區了,經常禮拜一大白天停電,周末倒是燈火輝煌的,估計供電局的也是被驢踢過腦袋的。
四、軟體設施
科技,算了吧,我不提了。人,大白天在路邊咖啡廳要一杯5000越盾咖啡,看報扯淡的幾乎都是青壯年男性,或許是這個原因造成願意去上班的工人罷工潮不斷。學校,大學校舍也就我朝縣城的中學水平;金融,我不得不說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太有才華了,金融領域的對外開放速度世界第一,阿貓阿狗只要有錢都可以開銀行。這的定存年利率將近20%,據說有些小銀行的高達23%,可老百姓還是不愛存越盾,寧願換成美元或黃金。為啥?兩年前我來這的時候美金兌越盾是15000-16000左右,現在呢?20500。所以,索羅斯搞不跨香港是必然的,整死越南也是必然的。
五、政治狀況
從基層貪到高層。這里的交警是肥差,兩人一車(摩托車),覺著哪邊是風水寶地了就停下,一人攔車一人收錢。通常你給他20萬,他只給你5萬的票,不過這樣也好,不然像我這種無照駕駛的早被關終身監禁了。海關商檢的就更別提了,我就是做貿易的,吃錢就算了還個個都是豬腦袋,一言難盡,不做贅述。河內很多大官的情婦就跟我住同一區,車、表、包,名牌的應該叫奢侈品牌的我見了一大堆,廣州也見不到這樣的密集度。國家外匯存底?估計沒有,有的話也被這些人吃了一大半。
一個政府沒有底氣、貨幣沒有信用、改革畫虎似貓、軍力夜郎自大、貪腐可以讓我等升斗小民隨處可見的國家,拿什麼跟中國打?除非美帝這次願意整個大傷,否則我真找不出一個「全party、全軍、全民」要跟中國大幹一場的理由。
不打,越南內部的這些矛盾已經日顯激化,只有經過革命才能讓大家平息一下怒火;打了,這個海洋經濟佔全國GDP一半有多的國家再還幾個有油田的島嶼給中國,戰損不算,估計損失的油氣也夠讓它面臨經濟崩潰了。我不知道,打完這仗,它還能和誰要到貸款?它用什麼去維持那孱弱的國力?
或許,越南的現狀我有些危言聳聽,但是越南所面臨的內部矛盾遠比我朝復雜、頑固、致命得多。目前的狀況以越南的角度講只存在攘外必先安內還是安內必先攘外的選擇,話語權完全不在越南,中國想武力震懾一下某些國家的狼子野心便打;我朝想繼續和平高速發展只需讓胡潤榜排名前三的抄它金融老底它便不戰自潰了。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