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為何會侵吞寮國和柬埔寨,越南與柬埔寨、寮國是什麼關系
1975年,越南剛剛完成統一,戰爭的傷創傷遠未癒合,越南國內滿目瘡痍之時,當時的越南最高領導人黎筍不但沒有帶領千辛萬苦完成統一的越南人民進行建設自己的國家,相反,在蘇聯的支持下,反倒挑起了對於寮國和柬埔寨的侵略戰爭,試圖建立所謂的印度支那聯邦。
對於柬埔寨也是如此,1978年12月25日,在蘇聯的支持下,越南更是孤注一擲,悍然出動了近20萬大軍入侵柬埔寨,將整個柬埔寨軍事佔領,並扶持了傀儡政權。
當然,多行不義必自斃,而越南的體量也決定了,越南的微弱國力根本支撐不起他們龐大的野心。最終,在中國等國家壓力之下,越南被迫調整了對柬埔寨和寮國的吞並政策,逐步撤出了駐守在兩國的軍隊。
『貳』 越南為什麼要攻打柬埔寨呢
大家都知道,越南打了30年的戰爭,才趕跑了法國殖民者和美國侵略軍,實現國家的統一。連綿不斷的戰爭讓越南百業凋敝,民眾貧困至極,按說這個時候,越南最應該乾的事情就是安心發展生產,恢復國家經濟。但是越南卻在1975年越戰結束後,揮兵入侵自己的紅色鄰邦柬埔寨,令人費解不已。那麼越南當年為什麼會入侵柬埔寨呢?
『叄』 為什麼越南被稱為印支
印支就是「印度支那」的簡稱
廣義的印度支那半島即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的馬來亞部分和新加坡。英文譯為:Indochina;法語譯為:Indochine
——在歷史上,這里是印度和中國(支那)兩種文化影響下的地區,所以合稱
而1887年,法國征服越南等地後,成立了所謂「法屬印度支那聯邦」,作為其殖民地,包括現在的越南、寮國和柬埔寨(即所謂印支三國)
——這就是狹義的「印度支那」
越南的河內是這個殖民地的首府
法國統治印度支那時期的地圖
『肆』 越南擁兵百萬,為什麼還要進攻西部鄰國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說起越南,大家並不陌生,這個地處中南半島國家,巔峰時期曾擁有一支百萬正規軍,然而我們常說“人怕出名豬怕壯”,自以為戰勝法國殖民者、日本侵略者和美國侵略者後越南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開始極度自負,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大國”,稱霸中南半島野心也昭然若知。
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一直到二戰結束後,越南歷經20年民族解放戰爭,才得以實現越南統一!
統一後越南,由於自身實力暴漲,加上越南稱霸中南半島野心不斷刺激下,結合歷史上,越南多個王朝曾經不斷向南開疆拓土,夢想統一中南半島,自然越南為了獲取更廣闊戰略防線,貿然發起對西部鄰國進攻!
總結
人怕出名,豬怕壯;統一後越南不僅沒用反思戰爭帶來災難和痛苦,反而變本加厲妄圖稱霸中南半島野心!最終也只能為自己言行付出慘重代價!
『伍』 擁有120多萬兵力的越南軍隊,為什麼要攻擊自己的西部鄰國
眾所周知,越南現在已經擁有非常強大的軍隊和十分先進的武器,而自己兩個鄰國的局勢又不穩定,所以他想借機恢復印支聯邦。
1978年,越南和蘇聯建立了軍事同盟,其互助條約上規定,如果越南遭到第三國進攻蘇聯會全面介入。再有了蘇聯這個大國的支撐下,越南似乎更有了底氣,1978年年底,就派出20萬軍隊佔領了自己西部的兩個鄰國。
法國人從越南撤軍後,越南出現兩個政權,他們身後都有大國支持的。北越和南越兩個政權誰也不服對方,都想吃掉對方,再加上大國因素,越南內戰爆發。越南的軍中大佬們提出恢復印支聯邦的戰略構想。
『陸』 中國和越南歷史上有那些恩怨
越南自西漢至北宋都是我國的一個郡,叫交趾郡,後南宋時期,因為金兵南下,宋朝國力衰微,交趾郡守宣布自立,建立越南國,此後一直到清代,越南都是我國的附庸國,年年納貢,雙方雖然有過摩擦,但大部分時間相安無事。
直到19世紀法國入侵越南,清政府卻決定承認法國對越南的宗主權,割讓越南給法國。1954年,我國派出軍事顧問團,協助越南胡志明領導的越共抗擊法國侵略戰爭。
期間我國曾經援助越南大量武器裝備、糧食物資等等,越南團以上軍官全部在中國軍校深造,越軍全部武器幾乎都是由我國提供。
1975年越南統一後,由於胡志明逝世,接替其的越共總書記黎筍開始倒向蘇聯,企圖建立「印支聯邦」,越南在海上和陸地上也開始挑釁中國,並在1979年逼中國出兵教訓越南。
(6)越南為什麼統一印支擴展閱讀:
在晚清淪為法國殖民地之前,一直漢語都是這個國家的官方語言,其風俗習慣,跟廣西差不太多。這樣復雜而糾結的關系,使得中越兩國有著非常復雜而糾結的遺產。
中國是個大國,越南是個小國,而且中國革命先於越南民族獨立而成功,所以,在後來越南共產黨抗法和抗美斗爭中,中國的援助,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無論是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蜜月期,還是在後來的分裂期,中越的國家關系,都不大像正常的國家關系,有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糾纏扭結。
『柒』 越南剛完成統一,就與中國開戰,到底是為什麼
1975年4月,越南終於完成了統一。而越南之所以能實現這一願望,還有一部分是中國的功勞。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越南在剛完成統一後不久,就和中國交惡。這是為何呢?美國著名外交官基辛格說出了其中原因。基辛格在其著作《論中國》中詳細分析了幾個原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基辛格還在書中分享了一個去河內游覽時的故事。當時他是去越南簽訂《巴黎協定》,而那時候中越兩國在名義上還是鐵盟友。但是讓基辛格沒想到的是,越南的高級官員黎徳壽帶他參觀博物館時,卻指引他看了大量越南與中原王朝抗爭的歷史遺跡。基辛格認為,越南對中國的不信任,已經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
『捌』 誰能告訴我南北越南是如何統一的
越南北方與南方統一是1975年越南南北方統一前,根據1954年的《日內瓦協議》規定,臨時分界線是北緯17度,北部是越南民主共和國;南部一是越南人民解放武裝力量(後為越南南方共和國臨時政府),一是越偽政權。
以胡志明為首的印度支那共產黨,戰勝了法國殖民主義和日本帝國主義走狗保大傀儡政權,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1945年開始同法殖民軍進行了九年的抗法武裝斗爭。1964年以後配合越南南方進行抗美救國斗爭。
越南南方人民從1959年起開展對南越美偽集團的武裝斗爭。1961年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為了適應革命形勢發展,把南方各地的人民武裝單位統一組成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裝力量。由主力部隊、地方部隊和民兵三部分組成。
1973年1月美軍被迫撤退,南越偽政權於1975年被打垮,南北方實現統一。1976年4月25日越南全國進行普選,選出統一的越南國會。7月越南國會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改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8)越南為什麼統一印支擴展閱讀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英語: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簡稱越南(Viet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越南國名來源於中國清代嘉慶皇帝。歷史上,越南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
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玖』 越南當初剛完成統一,就和中國交惡,這到底是為什麼
越南近代因為種種問題,爆發了一次慘烈的戰斗。雙方的交戰,一直持續到1975年4月才徹底結束。在越南統一的過程中,我國給他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令人疑惑的是,越南這邊剛完成統一,就和中國交惡。這是為何?基辛格說出了一些原因。
從這個舉動不難看出,越南對中國的敵意從來都沒有消除過。基辛格曾評論說,越南對中國的不信任,已經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正因如此,越南才會在剛獨立的時候,迅速跟中國翻臉,走到了對立面。
『拾』 南北越南統一後是不是幹了很多壞事
侵略柬埔寨:
越南之所以鋌而走險,對柬埔寨實施大規模入侵,謀求地區霸權,其背後有著復雜的民族矛盾和深厚的歷史積怨。
公元11世紀,越南建立了穩定的封建國家——「大越國」。那時「大越國」的地盤僅僅相當於現在越南版圖的四分之一。其疆域僅限於今北部紅河中下游一帶以及中部廣平以北地區。北與中國宋朝相鄰,南與占婆國接壤,西部和西北是一些少數民族部落。在長山山脈以西則是南掌國(寮國)的領土,南部湄公河三角洲一帶則為真臘國(柬埔寨)的領土。
代表封建貴族、官僚、大地主利益的「大越國」,具有瘋狂的擴張性和掠奪性,不斷對鄰國發動侵略戰爭,擴張領土。13世紀末和14世紀初,「大越國」屢次南侵。至17世紀末,終於吞並了占婆國。擔當緩沖地帶的占婆國的消亡,使柬埔寨成為「大越國」下一個蠶食的目標。
至19世紀初,柬埔寨已變成了越南王朝軍事佔領下的「保護國」,國王也成了越南的階下囚。越南侵略者的殘暴統治和掠奪,激起了柬埔寨人民的頑強抵抗。1820年和1840年間,柬埔寨人民掀起了兩次抗越民族大起義,給予越南佔領軍以沉重的打擊,迫使越南侵略軍不得不撤出柬埔寨。
19世紀中葉,法國入侵越南與柬埔寨,並開始對越南和柬埔寨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法國對越南實行「分而治之」、奴化和掠奪等殖民政策。把越南分割為南圻(交趾支那)、中圻(安南)、北圻(東京)三個部分。並把南圻作為「直轄領地」,東京為「半保護地」,中圻為「保護地」。並將這三個地區(其中包括寮國)與柬埔寨一起組成所謂的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為了進一步控制印度支那,法國殖民主義者實施了「以越治柬」的政策,把大批的越南人安插在柬埔寨的政府與軍隊中,並隨意將大片的柬埔寨領土劃給越南。法國殖民者在這一地區的殖民政策,為日後該地區的戰爭和沖突埋下了禍根。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取代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統治地位。1945年日本投降後,法國又卷土重來,以圖重新對這一地區進行控制。共同的反殖民斗爭的需要,把三國人民緊緊地團結在了一起。1939年,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印支共產黨(包括越南共產黨以及在寮國、柬埔寨設立的共產黨支部)中央六次會議上,提出了建立「印度支那民主共和國聯邦政府」的設想。當時建立「印支聯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使三國聯合起來,團結一致,攜手把法國殖民統治者趕回老家去。1954年反法殖民斗爭勝利後,原印度支那共產黨柬埔寨支部停止活動。1960年波爾布特等人在金邊建立高棉勞動黨(後改稱共產黨),當時越方需要西哈努克國王的幫助,由於西哈努克國王與波爾布特領導的共產黨的對立,因而越共對新建的波爾布特柬埔寨共產黨很不「感冒」,進而關系鬧僵。
20世紀60年代,美國為了稱霸全球的需要,取代法國,利用佔領的南越作為基地,出兵侵略北越、柬埔寨和寮國。1970年美軍侵柬後,波爾布特領導的柬埔寨共產黨聯合西哈努克國王一起開展抗美斗爭。以「老大」自居的越方在援柬抗美的同時,逐漸滋長了控制柬埔寨共產黨的野心,但卻遭到柬共的堅決抵制,這使越南碰了一鼻子灰。越南從此惱恨在心,總想找借口控制柬共。
1975年抗美戰爭結束後,越南又舊事重提,拿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說事,但「此鴨頭非彼丫頭」,其真實目的是為了永久佔領寮國與柬埔寨,將其合並到越南的版圖中,實現其地區霸權的野心。因此,理所當然地又一次遭到波爾布特柬共的拒絕。越南當局已是忍無可忍。
由於當時我國是支持波爾布特柬埔寨共產黨的,而蘇聯又與我交惡,因此,投入蘇聯人懷抱的越南,在有蘇聯人撐腰的情況下,便不惜與我翻臉,決定用武力征服柬共。其如意算盤是,通過此戰,一可實現其「印支聯邦」的美夢,建立地區霸權,二可打擊中國在東南亞的勢力,而討好蘇聯。
於是從1977年起,越南當局在越柬邊境地區不斷進行軍事挑釁和入侵行動。1977年9月,越軍發動了第一次入侵攻勢,在有的地區深入柬領土達數十千米。1977年12月,發動了第二次攻勢,動用了14個師,入侵柬埔寨東部和西南地區。但遭到柬埔寨波爾布特軍隊的英勇抗擊,被迫撤回。
1978年11月,越南同蘇聯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越南得到蘇聯的支持後,膽子便大了起來,加快了對柬埔寨侵略的步伐。接下來就我們所知,越軍終於拉開了大規模入侵柬埔寨的帷幕。
對華戰爭:
中越戰爭,又稱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廣義上是指79年到89年近十年間的中越邊境沖突),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Chiến tranh biên giới phía Bắc, 1979)。在短暫佔領越南北部幾個重要城市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到最低點,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繼續逃亡。
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戰爭,進入七十年代,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蘇聯在中國北方陳兵近百萬達44個師,隨時有可能再次爆發大戰,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而在此之前得到蘇聯的支持已經開始對柬埔寨開戰的越南在國內大規模排華;越南方面對中越邊境的陸地、海洋提出主權要求,宣布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出兵繼承了越南共和國(南越)對南沙群島部份島嶼的佔領,而此前越南(北越時期)則明確表示南海諸島為中國領土,並與中國發生了邊境沖突。中國政府方面聲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進入越南。而當時國際上大部分西方國家認為越南應從柬撤軍,中國則應從越南撤軍(實際上中國在一個月後撤軍,而越南則仍通過傀儡政權維持對柬佔領)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認為是中國侵略了越南,亞洲大部份國家如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國也要求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而中國也應自越南撤軍。
就這樣,越南加緊在國內排華,加緊迫害華僑,同時不斷製造中越邊境摩擦。越南自恃在本土有多達半世紀的叢林作戰經驗,同時擁有蘇聯的支持,加之中國之前對其的援助的物質,以及越南地美戰爭所得美國的軍備,那個時候亞洲對外駐軍最多的也是越南,多達3萬餘人,位居亞洲對外駐軍排名第一。這些讓越南頭腦發熱,自以為亞洲已無敵手!在這樣雄心作祟下變開始了與中國的戰爭!
說白了,越南的最大目的實現其「印支聯邦」的美夢,建立地區霸權,建立亞洲版圖上的大越國霸主!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對美國的戰爭結束後不久便不斷的引兵他國,對外駐軍數迅速增至除了蘇聯和美國外的第3大對外駐軍國!其行徑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