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疫情全球蔓延之際,越南突然禁止出口大米,說明什麼
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國土極為狹長、面積也不算大、人口更是近億的越南,居然也是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2009年時,越南甚至躍居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僅次於印度和泰國,當年,印度的大米出口量高達637萬噸。
亞洲水稻種植分布圖
而隨著越南的禁止大米出口,這些國家的糧食勢必會產生危機,不但價格會有不小的攀升,一旦越南禁止出口的禁令波及他國糧食出口國,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之後,這些主要靠進口糧食的國家勢必產生巨大的糧食危機。中國歷史上無數次農民起義,都清晰的告訴我們,糧食危機的後果有多麼的可怕。
因此,越南禁止出口大米的這一傳聞雖然不會對中國產生多大影響,但是也是一個極好的警鍾,他再次提醒我們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以上他人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安全,保障包括糧食安全在內的國家安全,最為核心的永遠是自力更生。
⑵ 自己作的自己承受,越南對華取消免簽究竟給自身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越南對華取消免簽以後對自己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後果,有大量的產品都滯銷在國內,影響最大的是農副產品,像水果是滯銷最嚴重的。因為水果的保質期時間比較短,賣不出去就會爛掉,這樣一來果農的損失很大,這也讓很多果農沒有了經濟來源,也讓果農對越南政府的意見很大,一直都是持有反對的態度。
越南取消對華免簽以後經濟上受到很大的損失,而且對於農戶來說政府也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這也讓越南人民對越南政府是怨聲載道。不光經濟上受阻礙,就連旅遊業也收到影響,中國人也基本不去旅遊了,真是得不償失。
⑶ 白眼狼越南,疫情禁止給我國出口糧食,如今怎麼樣
2019年年底,大多數人都在期盼著,能有一個新的開始,在2020年,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遺憾的是,這個美好的願望並沒有實現,2020年一開始,就爆發了一次新型冠狀病毒,這種病毒特別詭異,即使是潛伏期也能到處傳染。如今2021年重新出發,疫情還是未結束。
越南的小算盤確實很精明,但是中國並不是特別缺大米,也不缺乏合作對象。因此越南的糧食禁令,對我國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我國直接找了其他的合作夥伴,花錢購買了大量的糧食,或許是知道自己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越南特別惶恐,為了搶回自己的市場份額,迅速解除禁令,想要繼續對中國出口大米,結果越南的行動,不僅沒有得到我國的支持,反而還遭到了拒絕,我國以質量不合格為理由,拒收了30多萬噸越南大米。如果不能及時找到買主,這些大米很有可能會因為發霉徹底報廢。
⑷ 對華大米出口大跌多家企業被拒絕,越南為何要做出改變
對華大米出口大跌多家企業被拒絕,越南之所以要做出改變,無非主要是因為既想保住現有中國市場,又想能夠通過質量檢驗標准提高來開拓新市場。
上面的兩個原因也是越南發現除了大米出口大跌,還有水產品等的出口產品遭受拒絕,使得越南政府開始重視,並做出了改變重要原因。
⑸ 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量急劇下滑,真實原因是什麼
2019年上半年中國只從越南進口了超過22萬噸大米,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近74%。中國進口量大幅下滑的原因在於,中國改進了檢驗檢疫技術壁壘。換而言之,中國進口大米的標准提高了,而越南大米達標的並不多。
大跌74%!中國對越南大米進口量急劇下滑,真實原因是什麼?
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對於進口商品的進口標准正在不斷提高。之前澳大利亞鐵礦石質量不符合中國標准,澳大利亞最後只能尋求其他低標准買家來接手。如果越南想要保住在中國大米的市場份額,那麼提高越南大米的質量或許只會是越南的唯一選擇,不然越南創匯只會變得越來越艱難。
⑹ 越南出口稻米情況如何
據越南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4月越南出口大米184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約9%,這也是九年同期最低。4月份大米出口量為55萬噸,同比增加21%,接近3月份的水平,當時出口量創下年內最高。今年前兩個月大米出口偏低,造成前四個月的出口低於平均水平。今年1-2月越南出口大米33.7萬噸,低於上年同期的40.9萬噸。
大米,是稻穀經清理、礱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後製成的成品。清理工序就是利用合適的設備,通過適當的工藝流程和妥善的操作方法,將混入稻穀中的各類雜質除去,以提高大米成品的質量,同時利用磁鐵除去稻穀中的鐵釘、鐵屑等,以保證生產安全。 稻穀的胚與糊粉層中含有近64%的稻米營養和90%以上的人體必須的營養元素,較為均衡,這應該是其所以成為人類主食的根本原因。最新發明專利產品米珍就是以稻米的胚與糊粉層為主的潔凈營養食品,是米糠的升級換代產品,其將成為稻米加工行業的主產品。大米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11種礦物質,能為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
⑺ 越南有麻煩了,2980億訂單無人買,如今怎樣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立的生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讓各國的貿易往來變得非常普遍,每個國家都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商品,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流傳非常廣,同時,中國也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全球最大的市場,所以有許多國家的商品也會進口到中國。
越南是中國的鄰國,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北部和中國的廣西和雲南接壤,這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在越南從事可農業生產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5%,耕地和林地的面積,占總面積的60%,越南也是一個農業出口大國,水果,大米,水產品等等,都是越南出口的重點產品,對越南的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⑻ 越南「坐地起價」,如今兩大特產滯銷,還能冰釋前嫌嗎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經濟發展速度開始快了起來,和外界的貿易往來也變得越來越頻繁。中國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動了中國人民的需求,中國市場變得越來越龐大,外國的企業,產品開始紛紛入駐中國。
越南是中國的鄰國,和中國的往來也非常普遍,它曾經是中國非常喜愛的旅遊國家,常年位居中國遊客最常去的旅遊國家前三名,但去年,越南突然取消對中國的免簽,對中國遊客赴越南旅遊的熱情造成巨大打擊,越南的中國遊客數量,這么多年來,也首次出現下降。
而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越南的兩樣特產出口中國卻遇到了阻礙,越南卻在此時希望中國能冰釋前嫌?
⑼ 防疫導致越南海陽省農產品滯銷,他們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針對這個問題,越南當地的很多市民都會在路邊搶購蔬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很多菜農渡過難關,可以說他們在面對新冠疫情的時候還是非常團結的,通過這樣的一個自己自足的方式來促進銷售。
新冠疫情從2020年左右開始就已經進入到了全球防疫階段,在經過了一年左右的防疫斗爭之後,雖然說我們國內的新冠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很多行業和生產都已經逐步恢復,但是對於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而言,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依然非常嚴峻,同時他們在防控新冠疫情的時候,也面臨著經濟受阻的壓力,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很多行業的人都沒有辦法維持正常的生產,這也給了當地的經濟非常大的壓力。
這個新聞是怎麼回事?
這個新聞講的是越南海陽省的一個事情,這個地方有很多菜農因為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而導致農產品滯銷。我們都知道農產品是有一定時效性的,如果農產品不能在短時間內消化出去,那麼很有可能會給當地的菜農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很多菜農都會把自己家的農產品擺到路邊,很多市民也會爭先恐後搶購這些農產品,因為這些農產品的價格都變得非常便宜,同時市民也想通過自己的方式來緩解新冠疫情給菜農帶來的損失。
⑽ 出口再跌20%,越南大米終於找到新買家,為何又突然找上中國
中國是個消費大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與之相提並論。獲得中國市場認可,把產品銷往中國,這是任何國家都夢寐以求的事,雖然越南找到新買家,但遠遠無法和中國相比。
越南大米以前的質量還是可以,不知道是不是認為已經打開了中國市場,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導致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也是自作自受,國家之間的生意來往更要講誠信,畢竟誰都不是不可以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