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越南河內空氣污染嚴重,空氣污染對人的身體有何影響
容易產生相關的疾病等。現在的人們,不管是生活質量水平,還是經濟收入水平,都有很大的上升。同時人們對於自己的周圍環境,也是十分的關注的,但是近些年來,空氣的質量是越來的越不好,這樣就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相應的疾病,下面我就拉給你們說一說吧。
國家採取這么多的措施,就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當然我么也是要,向著這一方面去發展的,希望大家哎在自己的范圍內,把這件事情做好,這樣對於你們的身體也是有好處的,再就是,我們大家呼吸的一個重要的部位就是肺部,這樣有害氣體進入肺部之後,就會傷害肺部,長時間的這樣下去,就可能讓肺部的功能 變得更壞,對於我們是極其的不利的,希望大家可以注意這樣的事情。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看法和意見啦,希望大家可以認真仔細的看一看,對於大家的幫助還是非常的阿德,就這些了。
『貳』 世界上艾滋病發展最快的地區是
盡管非洲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已累計共有266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發病人數為世界之首,約佔全球感染者和患者總數的65%。2003年,新病人仍然以撒哈拉以南地區幾個國家的人數最多,為320萬人,死亡230萬人,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嚴峻的地區。該地區艾滋病流行比例高於其他地區,成年人中每5個人就有1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波札那和史瓦濟蘭的患病率更是高達40%。此外,賴索托、辛巴威、肯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等國也是艾滋病流行嚴重的國家。
艾滋病病毒在非洲傳播的最主要途徑是性傳播,另有一小部分是通過不安全輸血和注射傳播的。婦女是該地區最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群,特別是年齡在15~24歲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的幾率是同年齡段男性的2.5倍。
亞洲——世界第二大艾滋病傳播地區
2003年,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已達到740萬,其中100多萬為新增病例,並有50萬人死亡。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狀況相對嚴重,新增病例高達30萬,病毒感染者有300多萬,目前其艾滋病患者人數僅次於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在10年前幾乎沒有艾滋病病例的印度尼西亞,如今艾滋病患者人數也在迅速增加。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艾滋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以上。
在亞太地區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艾滋病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戀者等特殊人群中流行。如在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印度一些地區的靜脈吸毒者中,已有5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和泰國的妓女中,艾滋病患者比例高達14%。在泰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已從過去的賣淫活動擴展到婚外戀和青少年性行為。此外,一些南太平洋島國由於缺乏防治知識和保護措施,也開始呈現出艾滋病蔓延的跡象。由於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未來,亞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在不斷蔓延
該地區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200多萬人,並有10萬人在2003年死亡。中美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這一地區國家與北美國家的人口中轉地,加上不均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高度的人口流動,成為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這一地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異性性行為,在邊緣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最為嚴重和集中。
東歐和中亞——艾滋病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俄羅斯,病毒感染者達100多萬,與此同時,艾滋病也在不斷向白俄羅斯、哈薩克和摩爾達維亞等國蔓延。
1994年之前,東歐和中亞沒有一個國家報告過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現在這一疾病卻在該地區迅速蔓延。
在獨聯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數是青年人,而且主要發生在靜脈吸毒者中。近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歐洲艾滋病傳播速度最快的國家。注射毒品和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等因素,使東歐和中亞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
西歐及美、加、日、澳等國——繼續受到艾滋病的威脅
2003年,主要發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達160萬,其中新增病例8萬。同時,由於發達國家採用抗逆轉錄病毒進行治療,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數已由2002年的2.3萬下降到2003年的1.8萬,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在這些高收入國家,吸毒和不安全的性行為是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二)我國流行情況
我國於1985年發現首例AIDS病人以來,至1998年6月全國感染HIV人數達10676例,其中301偽為AIDS病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有HIV感染者的報告。
截止2003年12月,累計報告HIV/AIDS 62159例,其中AIDS 8742例,死亡2359人。估計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2萬(85萬-120萬),現存活84萬(65萬-102萬),其中AIDS患者約8萬。
地區分布特點是:西部地區感染多因吸毒引起,其中雲南最高;中部地區多因采供血和應用血液製品而感染;東南沿海地區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所致。
『叄』 越南近2個月自然災害頻發,為何異象連生
越南在最近的兩個月自然災害非常的頻率,在越南那邊平時的台風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經常會遭受到非常高的台風襲擊,破壞他們城市很多設施。而且還引起了非常多的傷亡,一般發生在越南自然災害中都是出現在夏天比較多,平時是不會出現的,或許不會這么頻率,他們的地區經常出現自然災害,當然是和他的位置上有差異,才會導致越南遭到台風的頻率極高,有很多網友問,最近兩個月越南出現這么多的自然災害,具體情況怎麼樣?
所以越南的居民經常會沒有房子可住,沒有干凈的水可喝,經常無家可歸,他們的生活是非常艱難的,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來,頻繁的自然災害給他們帶來的影響非常巨大,希望當地的國家對防禦做好措施,減少災害給大家帶來的傷害。
『肆』 在越南可以參加無償獻血嗎年齡限制是多少
18-55周歲。
一、獻血標准:
1、年齡:18-55周歲(可申請延續獻血年限)
2、體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 、血壓:12-20/8-12kpa,脈壓差:≥4kpa或90mmhg-140mmhg/60mmhg-90mmhg,脈壓差:≥30mmhg。
4、脈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運動員≥50次/分。
5、體溫正常。
二、以下患者不能獻血:
1、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者。
2、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及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
3、易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高危人群,如吸毒史者、同性戀者、多個性伴侶者。
4、麻風病及性傳播疾病患者,如梅毒、淋病等。
5、該獻血者的血液曾使受血者發生與輸血相關的傳染病者。
6、過敏性疾病及反復發作的過敏患者,如經常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葯物過敏(單純性蕁麻疹不在急性發作期間可獻血)。
7、各種結核病患者,如肺結核、腎結核、淋巴結核及骨結核等。
8、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種心臟病、高血壓、低血壓、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靜脈炎等。
9、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以及肺功能不全等。
10、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如較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胰腺炎等。
11、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如急慢性腎炎、慢性泌尿道感染、腎病綜合征以及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
12、血液病患者,如貧血、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及各種出、凝血性疾病。
13、內分泌疾病或代謝障礙性疾病患者,如腦垂體及腎上腺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等。
14、器質性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腦炎、腦外傷後遺症、癲癇、精神分裂症、癔病及嚴重神經衰弱等。
15、寄生蟲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熱病、血吸蟲病、絲蟲病、鉤蟲病、囊蟲病、肺吸蟲病及克山病和大骨節病等。
16、各種惡性腫瘤及影響健康的良性腫瘤患者。
17、做過切除胃、腎、脾、肺等重要內臟器官手術者。
18、慢性皮膚病患者,特別是傳染性、過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膚病,如黃癬、廣泛性濕疹及全身性牛皮癬等。
19、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視神經炎及眼底有變化的高度近視等。
20、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
21、克-雅(Creutzf
『伍』 越南為什麼有那麼多畸形人呢
1959年,越南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持續了16年,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重大的戰爭。這場戰爭造成了越南超過400萬平民死亡,時至今日戰爭的後遺症依然在延續,那就是美軍在越戰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學武器,400萬越南人受到了化學污染的危害,導致現在越南國內依然有大批畸形人的存在。
據統計,越戰之後至今,有40萬越南人因為「橙劑」喪失生命,有50萬名畸形和智力低下兒童出生,200萬人患有後遺症。標榜著「人權」和「自由」,自詡「人道之邦」的美國,卻一直這是由「橙劑」帶來的災難。對遭受橙劑毒害的越南人,至今連句道歉也沒有。
『陸』 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是哪裡
01 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依然是艾滋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該地區的人口僅佔世界總人口的2%,而該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和艾滋病患者人數佔全世界的30%左右。位於該地區的波札那是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該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幾乎達到了其總人口的40%。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病因簡介
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後,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遊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後很快死亡,後被證實死於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後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機體抵抗力極度下降會出現多種感染,如帶狀皰疹、口腔黴菌感染、肺結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腸炎、肺炎、腦炎,念珠菌、肺孢子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的嚴重感染等,後期常常發生惡性腫瘤,並發生長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葯物,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國列入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衛生監測傳染病之一。
臨床表現
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在感染艾滋病後往往患有一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弓形體病、非典型性分枝桿菌與真菌感染等。
HIV感染後,最開始的數年至10餘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一旦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一般初期的症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樣,可有全身疲勞無力、食慾減退、發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症狀日見增多,如皮膚、黏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斑等;以後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並發惡性腫瘤等。臨床症狀復雜多變,但每個患者並非上述所有症狀全都出現。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還可侵犯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1.一般症狀
持續發燒、虛弱、盜汗,持續廣泛性全身淋巴結腫大。特別是頸部、腋窩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更明顯。淋巴結直徑在1厘米以上,質地堅實,可活動,無疼痛。體重下降在3個月之內可達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別明顯。
2.呼吸道症狀
長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嚴重時痰中帶血。
3.消化道症狀
食慾下降、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便血。通常用於治療消化道感染的葯物對這種腹瀉無效。
4.神經系統症狀
頭暈、頭痛、反應遲鈍、智力減退、精神異常、抽搐、偏癱、痴獃等。
5.皮膚和黏膜損害
單純皰疹、帶狀皰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潰爛。
6.腫瘤
可出現多種惡性腫瘤,位於體表的卡波濟肉瘤可見紅色或紫紅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潤性腫塊。
檢查方法
1.機體免疫功能檢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細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細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細胞顯著減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為1.25~2.1),遲發型變態反應皮試陰性,有絲分裂原刺激反應低下。NK細胞活性下降。
2.各種致病性感染的病原體檢查
如用PCR方法檢測相關病原體,惡性腫瘤的組織病理學檢查。
3.HIV抗體檢測
採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明膠顆粒凝集試驗、免疫熒光檢測法、免疫印跡檢測法、放射免疫沉澱法等,其中前三項常用於篩選試驗,後二者用於確證試驗。
4.PCR技術檢測HIV病毒。
預防方法
目前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採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
1.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
2.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柒』 在中國,不同地方的人愛得什麼病
一些在特定地域范圍有很高發病率的疾病往往與該地區的地理狀況有著直接的關系。
例如,鼻咽癌高發於廣東。
鼻咽癌是指發生於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惡性腫瘤。據統計,全球約40%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南方,其中以廣東為最高,因此鼻咽癌又稱「廣東癌」。
今年年初廣東省疾控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廣東省內,肇慶、佛山和廣州地區屬於高發核心地區,男性可達20~30/10萬,女性為10~20/10萬。
雖然生活環境變化,飲食結構改變,但鼻咽癌發病率一直很穩定,即便是移民離開的廣東人,依舊是鼻咽癌的高發人群。
至於鼻咽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學界並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結論,但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首先,廣東氣候濕熱,因此廣東人易得鼻炎、咽喉炎,而不斷反復的炎症正是癌細胞生成的溫床。
此外這還和數億年前形成的地質條件有關。鼻咽癌高發地區的地下都分布著距今五億年前地質時代的寒武紀地層,其中的炭質頁岩和石煤含鎳較高,而鼻咽癌的發病率和來源與寒武紀地層的鎳元素含量成正比。
分析還表明,鼻咽癌高發區的岩石、土壤、飲用水、大米等食物和人頭發中,所含元素的種類和含量都具有一致性。
對於鼻咽癌的發生還有一種看似離奇的說法—與講客家話、潮汕話的廣東人相比,講白話的廣東人最易「招惹」鼻咽癌,這一結論來源於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洪明晃教授。
如果追根溯源,講客家話、潮汕話的廣東人祖先其實是北方人,但講白話的廣東人就屬於純正的南方人。現在醫學界大多認為它的形成和基因有關系,不過因為還沒有鎖定到基因,因此鼻咽癌確切的致病機制尚不清楚。
青藏高原:易得白內障
盡管白內障屬於多因素疾病,但動物實驗及流行病學調查都已顯示,紫外線屬於白內障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白內障高發於西藏地區絕非偶然—根據相關的醫學調查,西藏的白內障發病率高達14.6%,比我國其他地區(相同年齡、性別人口的白內障發病率)高出約60%,這背後的罪魁禍首就是西藏高海拔所特有的強烈紫外線輻射。
高海拔除了會導致更高強度的日照,氧氣含量和氣壓等原因還會帶來一些其他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例如高血壓,有大量的醫學論文和著作都有數據顯示:高原地區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潮汕人:愛得食道癌
當然啦,也有一些病沒查出來它和當地的氣候、地理特徵等「硬體」有啥關系,可偏偏就賴上這個地方成為該地區的高發疾病,原因只有一個—以飲食為代表的生活方式。
食道癌高發於潮汕地區就是最好的例證之一。又濃又燙的工夫茶是潮汕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人的食道黏膜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黏膜細胞遭到破壞,而長期飲用過燙的茶水則會令食道黏膜長期處在糜爛的狀況下,從而誘發腫瘤。
不過工夫茶只是食道癌的發病誘因之一,真正致病的殺手是亞硝酸胺的過量攝入和遺傳因素。鹹菜、蘿卜乾等潮汕人特愛的配菜,含有過量的亞硝酸氨,長期食用,不僅營養不良,還會引起食管病變。
研究還表明,潮汕食道癌患者存在兩個食管癌易感基因,與同樣高發地區—河南擁有相同的易感基因,相關考古資料也顯示潮汕人在歷史上就是向南遷徙的河南人後裔。
南方人:易發腎結石、痛風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永生教授介紹,南方水系,特別是靠近山區的地方,鈣、鈉等礦物質含量高,這樣的「硬水」,長年飲用就可能增加發病率。泌尿結石還跟體內易缺水有關。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楊浦區中心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李愛華教授指出,南方氣候比北方偏熱,尤其是夏天人體大量出汗,假如水分補充不及時,就會導致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尿鹽沉澱,這也大大增加結石形成的機會,南方泌尿系統結石發病率高就是這個原因。
此外,南方蝦蟹等嘌呤含量高的海鮮類食物比較豐富,當地居民一旦攝入過多,就會導致血液和尿液中尿酸含量升高,這些人不僅容易長結石,而且還會合並高尿酸血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痛風。
兩廣人:最易患口腔癌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報告》,在31個城市腫瘤登記地區中,男性口腔和咽喉癌惡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是中山市(6.38/10萬),其次是廈門市區和連雲港市區。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是廈門市區(2.99/10萬),其次是廣州市和杭州市。不難看出這些地區主要食用較多海鮮及甜食等比較溫和的食品。
此外,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口腔科主任翦新春說道,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早在2003年就把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而湖南卻是檳榔的消費大省,湖南約有1134萬人嚼檳榔。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曾對湖南湘潭地區調查後發現,嚼檳榔者中66%有口腔黏膜病變,而不咀嚼檳榔者這一數據僅為1.5%。
甘肅:少年得糖尿病的多
「據統計,中國目前糖尿病患者人數高達1.14億,全世界每三到四個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來自中國。」這是去年「聯合國糖尿病日」央視《新聞聯播》發布的一則消息。
更細致的醫療調查報告則顯示,我國的糖尿病患者不僅數量龐大,低齡化的趨勢也非常明顯,而這種低齡化在甘肅地區表現得尤為突出。
有數據統計,甘肅省低於14歲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了17萬人,他們大都生活在生活水平相對較差的地區,在其日常飲食中,麵食是最主要的食物,甚至只有麵食,在面條里拌入辣椒油和醋就是一頓飯,蔬菜水果幾乎難覓蹤影,營養不均衡,以及能相對快速轉化成糖的主食攝入過量直接導致了這場健康危機。
上海人:胃容易出事
那生活條件好一點的呢?在中國人的飲食圖譜中,上海人絕對以精細取勝。然而,根據《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上海成為了全國胃癌發病較突出的省市,究其原因,依舊是生活方式。
其一是高速運轉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生活、工作壓力;其二則是,「上海作為經濟發達地區,居民對冰箱的依賴性強,喜歡把食物都放在冰箱裡面存儲,如不及時清理就會導致細菌滋生。」同濟醫院大內科主任兼消化內科主任楊長青說。
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河南、山東等地的花生高產區,當地的居民經常食用霉變的花生,這些花生中的黃麴黴素也直接導致該地區的肝癌發生率居高不下。
以上種種也印證了西方一句老話:「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就像什麼)」
『捌』 導致艾滋病感染者在全球不同地區分布不同的可能原因是什麼
艾滋病亦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modd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種傳染病。1981年法國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從一男性同性戀者分離到一株新反轉錄病毒LAV,1984年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Galb也從AIDS病人分離到反轉錄病毒HTLV-Ⅲ,1986年國際微生物學會及病毒分類學會將其二者統t一命名為HIV。現發現HIV可分為HIV-I和HIV-2二種變型。當前世界上AIDS主要由HIV-1引起。1986年在非洲分離到HIV-2後。已證實其有較高的感染率,現已在美洲、印度、歐洲、日本等地均有發現。我國發現7種HIV-1亞型,包括B,C和E3種。目前已知HIV-1型有8種亞型:A、B、C、D、E、F、H、O。不同地區亞型分布亦不同。
(一)國外流行概況
自1981年在美國發現首例AIDS病人以來,目前AIDS已在全球廣泛流行,到1997年12月全球累積報告AIDS病例已接近190萬例,分布於全球5大洲210多個國家,全球HIV感染人數估計達3060萬,其中2950萬為成年人,這些人中41%為婦女,估計全球有1%的15~49歲成年人感染了HIV,有75%是因與異性性交引起。在感染者中有110萬為15歲以下的兒童,有90%以上的感染者生活在發展中國家。1997年全球HIV新感染者達580萬.兒童有59萬,每天約有16000人感染。到2000年,全球可有4000萬感染者。至1997年全球AIDS累積死亡數達1170萬,成人900萬,兒童270萬。僅1997年就達230萬,其中15歲以下者46萬。嬰兒、兒童感染者中90%以上系因母嬰傳播所致。
聯合國艾滋病防治組織在日內瓦發表報告稱,2003年艾滋病毒感染新例達到近550萬宗,使全世界艾滋病毒攜帶者(HIV)和病人(AIDS)數量達到3430萬人。報告指出,除非出現奇跡,大部分病人將在今後10年內死亡。自人類發現艾滋病後,已有1880萬人死於該絕症,其中2003年的死亡人數為280萬人。報告還說,艾滋病以其獨特的方式給人類社會、經濟等各方面造成災難性影響,特別指出對嬰兒、兒童和母親的死亡率、人類估計壽命及經濟增長的影響。
盡管非洲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已累計共有266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發病人數為世界之首,約佔全球感染者和患者總數的65%。2003年,新病人仍然以撒哈拉以南地區幾個國家的人數最多,為320萬人,死亡230萬人,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嚴峻的地區。該地區艾滋病流行比例高於其他地區,成年人中每5個人就有1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波札那和史瓦濟蘭的患病率更是高達40%。此外,賴索托、辛巴威、肯亞、衣索比亞和奈及利亞等國也是艾滋病流行嚴重的國家。
艾滋病病毒在非洲傳播的最主要途徑是性傳播,另有一小部分是通過不安全輸血和注射傳播的。婦女是該地區最易感染艾滋病的人群,特別是年齡在15~24歲的女性感染艾滋病的幾率是同年齡段男性的2.5倍。
亞洲——世界第二大艾滋病傳播地區
2003年,亞洲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已達到740萬,其中100多萬為新增病例,並有50萬人死亡。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的狀況相對嚴重,新增病例高達30萬,病毒感染者有300多萬,目前其艾滋病患者人數僅次於南非,居世界第二位。在10年前幾乎沒有艾滋病病例的印度尼西亞,如今艾滋病患者人數也在迅速增加。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等國,艾滋病患者已佔總人口的1%以上。
在亞太地區的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艾滋病正在吸毒者、男性同性戀者等特殊人群中流行。如在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印度一些地區的靜脈吸毒者中,已有50%以上的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柬埔寨的同性戀者和泰國的妓女中,艾滋病患者比例高達14%。在泰國,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已從過去的賣淫活動擴展到婚外戀和青少年性行為。此外,一些南太平洋島國由於缺乏防治知識和保護措施,也開始呈現出艾滋病蔓延的跡象。由於亞洲人口佔世界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在未來,亞洲很可能取代非洲,成為艾滋病最大的播散地。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艾滋病在不斷蔓延
該地區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有200多萬人,並有10萬人在2003年死亡。中美洲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這一地區國家與北美國家的人口中轉地,加上不均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高度的人口流動,成為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這一地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異性性行為,在邊緣人群中,艾滋病流行最為嚴重和集中。
東歐和中亞——艾滋病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俄羅斯,病毒感染者達100多萬,與此同時,艾滋病也在不斷向白俄羅斯、哈薩克和摩爾達維亞等國蔓延。
1994年之前,東歐和中亞沒有一個國家報告過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但現在這一疾病卻在該地區迅速蔓延。
在獨聯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數是青年人,而且主要發生在靜脈吸毒者中。近年來,俄羅斯和烏克蘭成為歐洲艾滋病傳播速度最快的國家。注射毒品和無保護措施的性生活等因素,使東歐和中亞地區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呈快速上升趨勢。
西歐及美、加、日、澳等國——繼續受到艾滋病的威脅
2003年,主要發達國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達160萬,其中新增病例8萬。同時,由於發達國家採用抗逆轉錄病毒進行治療,艾滋病患者死亡人數已由2002年的2.3萬下降到2003年的1.8萬,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在這些高收入國家,吸毒和不安全的性行為是促使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二)我國流行情況
我國於1985年發現首例AIDS病人以來,至1998年6月全國感染HIV人數達10676例,其中301偽為AIDS病人。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有HIV感染者的報告。
截止2003年12月,累計報告HIV/AIDS 62159例,其中AIDS 8742例,死亡2359人。估計數,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2萬(85萬-120萬),現存活84萬(65萬-102萬),其中AIDS患者約8萬。
地區分布特點是:西部地區感染多因吸毒引起,其中雲南最高;中部地區多因采供血和應用血液製品而感染;東南沿海地區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所致。
『玖』 越南主席是因為什麼病毒致死的
"罕見的嚴重病毒性疾病″。據越南中央高層領導健康照顧處處長阮國趙21日表示,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於2017年患上了"罕見的嚴重病毒性疾病",但醫師並沒有找到治療方法。越南衛生部官員稱,陳大光曾6次赴日本接受治療,"日本的專家和醫生對陳大光主席治療了約1年時間。然而沒有葯物能夠治癒這種疾病,只能減緩疾病的發展。不久前,由於病情惡化,陳大光於9月20日住院接受治療,然而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21日上午10點5分在越南首都河內108號軍隊中央醫院逝世。
『拾』 本人將到越南胡志明出差3個月。由於之前沒有去過,故請各位大蝦告知必備物品。小弟不勝感激!
胡志明市位於越南南部,是越南的最大城市和經貿中心,為越五個中央直轄市之一,面積2,090平方公里,轄19郡、5縣,人口800萬。越南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局穩定,社會治安良好。
一、辦妥簽證。根據1992年3月15日中越關於互免簽證的協定,中國公民持有效外交、公務、因公普通護照及其使用同一本護照的偕行人入境、出境或者過境越南時免辦簽證,停留期為30天。如需延期,須由越方接待單位提出申請,在越南公安部所屬出入境管理機關辦理。中國公民持有效普通護照入境、出境或過境越南須事先辦理簽證。
越南駐華使館、越南駐華使館領事部駐上海辦公室及駐廣州、南寧、昆明、香港總領事館均可簽發簽證。越一般頒發旅遊、商務兩種簽證。中國公民可本人前往越南使領館辦理,也可委託旅遊公司代辦。越南常見因私護照簽證種類及代號有:B2:發給前來落實已取得越職能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的人員;B3、發給前來越南企業工作的人員;B4、發給外國經濟、文化和其他專門組織的代表處、分支機構以及各非政府組織駐越機構的工作人員;C1:發給旅遊者;C2:發給以其他目的來越的人員;D:發給在越無單位、組織或個人接待的人員。D字簽證有效期15天,其他種類簽證有效期30天以上。
二、備好夏季衣物。胡市位於北緯10度22分13秒至11度04分17秒、東經106度01分25秒至107度01分10秒之間,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分為旱、雨兩季:5月至11月為雨季,12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溫度28度,溫差小(1月為最冷月份,平均溫度21度)。全年無需冬季服裝,雨季應備雨具。
三、事先接種疫苗和備帶常用葯品。因越南天氣炎熱,利於蟲類繁衍和疾病傳播,為登革熱、禽流感高發區,同時胡市當地居民飲食喜辛辣、燒烤,蔬菜多生食,不適應者易患腸胃疾病。因此,如中國公民來胡市常駐,應進行必要的疫苗接種,並備帶適量消炎解暑、預防蚊蟲叮咬和止瀉的葯品。
四、攜帶外匯。胡市遠離中越邊境,人民幣不能流通,市場上較流通的外幣為美元。中國公民來胡市最好攜帶美元、港幣或外匯信用卡。目前,美元與越幣匯率為1:22500左右。
胡市物價與我國大、中城市基本接近。目前,五星級酒店客房、高級寫字樓和公寓租金很高。
五、注意入、出境申報。越南海關規定,入、出境時如攜帶現金7000美元(或其他等值貨幣)、300克以上黃金等必須申報,否則超出部分將按有關規定予以沒收並處以罰款。
越海關禁止入境者攜帶易燃、易爆、易腐蝕、劇毒、放射性、有異味物品、各種黃色書刊、影碟、未經檢疫的動植物及武器等入境。入、出境時,請勿為陌生人攜帶物品。
六、妥善保管入境單。入境越南時,請事先在飛機上或在入境口岸填寫入、出境申報卡(英越文)。其內容包括入境、海關等。入境越南後,如不住酒店,一般須在48小時內向留宿地附近的公安機關申報居留。如入住旅店,應將護照或其他旅行證件交給店方,由店方負責代為申報。今年已經取消填單了。
七、愛護和妥善保管護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財產,是持照人的重要身份證明。持照人應愛護護照。越南出入境管理部門不接受持破損的國際旅行證件入出境。因此,請愛護並妥善保管護照和其他旅行證件,以免出入境時受阻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給個人帶來損失。應備有護照復印件,一旦護照遺失,應即就近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失,憑報失單和護照復印件到總領館申辦證件,再向越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辦簽證,以便出境。
八、注意交通安全。胡市主要交通工具為摩托車。據統計,截至2008年10月,胡市摩托車達360萬輛。胡市市區道路較窄,交通秩序混亂,應注意交通安全。出行可選擇乘坐公交車或搭乘計程車,如乘坐計程車,應選擇有信譽的計程車公司,謹防因乘坐黑車而發生意外;過馬路時,應選擇有紅綠燈的路口穿行。
無照駕駛摩托車屬於違法行為。國內駕照不能在越南直接使用,需在越南交通部門換領相應種類越南駕照方可使用。駕駛摩托車時,應隨身攜帶駕照並佩帶安全頭盔。
九、注意個人財物安全。越南治安狀況總體良好,但也存在盜搶現象,故應注意以下事項:(一)出入旅店、市場或其他公共場所時,注意保管好個人財物,防止被搶被盜;(二)不要在觀光景點讓小童擦皮鞋,不要光顧流動商販,以防財物被搶被盜;(三)發現錢財、證件被盜竊或其他意外時,應立即到附近的公安值班點報案;(四)不要因貪圖便宜,購買所謂「海關或公安罰沒商品」,以免上當受騙;(五)不要參與賭博等違法活動;(六)胡市騎飛車搶奪案件多。出行時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錢物,盡量避免背包、提袋。在街道上使用相機、手機時,要注意提高警惕。
十、注意飲食衛生。胡市屬熱帶地區,衛生條件不很理想。應在正規酒店或飯館就餐,勿在路邊大排檔或小餐館就餐;就餐時,盡量不食用生、冷食品;喝啤酒或飲料時,不要加冰塊。
越南醫療條件一般。外國人一般在CHO RAY 醫院、法越等大醫院就醫。
十一、受聘前來胡市工作的人員,應事先辦理有關證書。越政府規定,外籍人員辦理在越勞動許可證須提供如下材料:
(一)就業申請書;
(二)本國職能部門頒發的司法履歷(俗稱無犯罪記錄證明),如已在越6個月以上的,需增加由所在地司法部門頒發的司法履歷;
(三)體檢表;
(四)大學畢業或以上學歷證書、工藝技術證等專門技術證書的復印件。如勞工為具有傳統工藝或管理經驗的人才(指從事某一工作5年以上),需提供該國職能部門頒發的資質證明;
(五)交納3張近期彩照(3CMX4CM,免冠、正面、不戴眼鏡)。
無犯罪記錄、學歷證書、技術證書、資質證明,應在本人戶口所在地公證處辦理公證,然後進行領事認證。具體辦理程序如下:
1、無犯罪記錄公證和認證
(1)到個人戶籍所在鄉鎮派出所開具無犯罪前科證明;
(2)到所在縣、市級涉外公證機構辦理公證;
(3)到外交部領事司或所在省(市、自治區)外事辦公室辦理認證;
(4)到越南駐華使館或總領事館辦理認證。
2、學歷證書、技術證書
(1)到所在縣、市級涉外公證機構對學歷證書和技術證書進行公證;
(2)到外交部領事司或所在省(市)外事辦公室辦理認證;
(3)到越南駐華使館或總領事館辦理認證。
3、資質證明
(1)由原工作單位開具從事某項工作5年以上技術或管理經驗資質證明;
(2)到所在縣、市級涉外公證機構對資質證明進行公證;
(3)到外交部領事司或所在省(市)外事辦公室辦理認證;
(4)到越南駐華使館或總領事館辦理認證。
辦理以上公認證時,應同時辦理復印件與原件、譯文與原文相符公證認證,以免重復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