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到越南那邊去出差,熟悉那邊情況的朋友說一下。
截至2000年底,越南共有紡織服裝企業1165個。其中:國營企業187個(紡織企業70個,服裝企業117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私人公司等800個(服裝企業600個,紡織企業200個);外資企業178個(合資、獨資),投資總額18億美元,主要從事紡織、印染、服裝、縫紉機零配件生產。
越南紡織服裝企業共吸收了勞動力160萬,占工業就業人數的25%。產值占越工業產值的9%左右,出口額佔全國出口的15%(2000年出口20億美元)。主要產品及產量為:各種紗85000噸,綢緞3億平方米,針織品9000萬件,服裝4億件。生產設備有:紗錠105萬個,織布機1400台,針織機450台,縫紉機19萬台。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許多老的紡織服裝企業設備老化,工藝落後;出口產品附加值很低(僅25%左右),棉花、布匹、化工材料、印染原料等大量原輔料均靠從國外進口;機構設置不合理,企業專業化程度低,重復投資,產品質量差;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等。
在出口方面,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國家和地區對進口越產紡織服裝產品實行配額管理,即美國、加拿大、歐盟和土耳其。其中,在越美雙方簽訂貿易協定後一年間,越輸美紡織品大幅增長,達16億美元。日前美越雙方簽訂紡織品協定,規定美方將在2003年5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間對越輸美120種紡織品中的38種實行進口配額管理。實行配額管理的紡織品貿易額每年不得超過17億美元。
2. 越南紡織業的情況(梭織布。如噴氣,劍桿,有梭布機等)
具體的情況不清楚,太專業了。越南的紡織工業大多集中在NAM DINH 南定省,VIET CHI 越池省也有,台資企業不少。可以實地考察,也可以到行業協會了解。(幾乎所有的行業協會都在河內,除了咖啡)
3. 未來紡織工業重心,是否還會在東南亞等小國家
不會的,就目前來說,他們大多數人認為,未來紡織工業的重心,不可能會在東南亞的那些小的國家了。說到紡織工業,大多數人的想法應該還停留在那個,在昏暗的燈光下,臟兮兮的廠房內,一群低文憑的女工,腳踩著油膩膩的機器,機械性地往機器中填充棉花等原料。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最重要呢?
因為機器是高科技,是需要有技術的人才能操控的。所以說,未來的紡織工業的重心,自然是往擁有高技術、多人才的國家走。而且我相信這最終會成為一種趨勢,不僅僅是紡織工業的重心外移,其他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4. 越南加入tpp,在越南的中國企業有什麼影響
2014年初,越南紡織集團(Vinatex)負責人稱,當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系協定(TPP)簽訂後,在2020年前越南紡織行業將能夠完成出口額250億美元的目標。目前,越南正在為與有關各方簽署TPP進行多場談判。
據越南媒體10月19日報道,為在未來5年內達到10億美元營業額的目標,越南紡織企業提出了擴大生產、增加生產線技術投資、提高原料自給等解決方案。
毋庸置疑,TPP將帶給越南新的機遇,讓越南的紡織企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但同時,越南紡織企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越南製造」的紡織品能否沖上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成衣出口稅額 或銳減12%-32%
日前,據路透社報道,華盛頓意欲促成一項協議。根據這項協議,越南將成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成員國中的大贏家之一,而且將從中國和其他非協議成員國手中獲得服裝市場的部分份額。而墨西哥或中美洲國家不會從中獲益。
如今,得益於區域性貿易協定,美國一半的紗線和布料產品都會出口到邊境以南,利用那裡廉價的勞動力把它們製作成成衣。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服裝會成為美國消費者「回購」的免稅品。
服裝業是越南優先發展的產業。但服裝業僅是其他國家需要考慮的許多問題中的一個。作為在紡織品問題上支持華盛頓的回報,這些國家或許會在其他領域尋求讓步。
其他已經加入或即將加入TPP的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和新加坡。
不同行業的待遇取決於美國對其產生的經濟影響。實際上,這會意味著有關方面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會對內衣和男士針織襯衫等棉織品降低關稅。而中美洲國家在這些領域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包括羽絨外套和合成纖維服裝等中國佔有生產支配地位的產品會很快降低相關關稅,從而給越南帶來一定優勢。
事實上,即使徵收關稅令其產品成本增加了三分之一,但自2010年以來,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提高了38%。研究人員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相關模型預測稱,截至2025年,越南的出口將進一步增加46%,而墨西哥、中國和印度的出口則將減少。
預計新協定規定的更高的勞動力和環保標准將推高越南的生產成本。不過,若僅僅考慮勞動力成本,美國和中美洲國家比不過它們的亞洲對手。
2014年中期,中國在美國服裝市場所佔份額從2010年的高於39%下降至37%以下。而越南在美國服裝市場的份額則增至10%以上。
美國時裝工業協會負責人朱莉婭·休斯說:「越南的服裝已經比中國的便宜了。而實施免稅優惠政策後,其稅額可能會出現幅度達12%至32%的銳減。這將產生巨大的差別。」
中國商務部沒有對相關問題做出回復。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拒絕發表評論。
TPP帶動外資企業對越投資
由於TPP的關稅減免是有條件的,主要的製造工序如紡紗、編織和印染必須在TPP成員國進行。為了享受關稅減免政策,許多企業正積極將工廠遷往越南。一些成衣生產企業的收入在2013年增長了50%。
增長的趨勢覆蓋越南全國,今年一季度,越南的紡織品出口增長了20%。已經有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紡織企業在越南設立了生產廠,或正加快進入越南的步伐,其中不乏為國際大品牌代工的企業。但另據報道,由於越南服裝製造企業沒有大規模的資金儲備,因而很難投資建立自己的紗線和紡織工廠,主要需要依賴中國和其他東南亞國家。有經濟學家指出,在紡織服裝行業,TPP的簽署將主要使在越投資的外國企業獲益,而不是越南本土企業。
現在,泰國服裝製造商協會已經將越南視為頗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越南《人民報》10月28日報道:泰國服裝製造商協會稱,歐盟對泰國紡織服裝產品徵收的進口關稅將由目前的9.6%提高至12%,這將使泰國紡織服裝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競爭力。為應對這種情況,泰國紡織服裝企業正計劃將生產線轉移到越南、緬甸等勞動力成本低,且享有普遍化優惠關稅制度(GSP)的鄰國。目前,約有30家泰國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在鄰國設立第二家生產廠,其中主要在越南和柬埔寨。
據報道,中國針織服裝產品製造商申洲國際近日在一份中期報告中稱,主要進口國的貿易政策苛刻,製造成本攀升,這些正在壓縮市場份額。該公司計劃在越南設立面料和服裝工廠。其他一些中資企業也打算將越南作為基地,譬如天虹紡織、互太紡織等。
「越南製造」將擠壓「中國製造」?
據路透社報道,有業內專家認為,TPP會刺激全球紡織和服裝貿易發生進一步的變化。中國2010年在美國服裝市場所佔份額為39%,在2014年中期時已經跌破37%,而越南在美國服裝市場的份額則已攀升至10%以上。「越南(的製造成本)本就比中國低,而屆時的免稅優惠可能提供12%-32%減稅待遇,這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時裝業協會主席JuliaHughes說。
據路透記者Krista Hughe撰文表示,如果美國能在TPP談判中如願以償,那麼「中國製造」在美國服裝店裡將會不再那麼常見了。
在出口方面,另據越南海關總署統計,今年前9個月越南全國紡織業針織品出口額達到約19億美元,紡織品出口額提升至15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9%。越南紡織服裝協會副會長范春鴻表示,越南加入TPP之後,越南企業將在關稅方面享受更多的優惠,因此這也是幫助越南企業擴大出口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份額的動力。屆時,在5年內達到10億美元營業額的目標,對業內的一些大企業來說相對更容易些。
不過,當今的越南紡織業在原材料和輔料領域仍舊嚴重依賴進口。越南企業競爭力實際上仍舊較弱。
因此,范春鴻表示,為了大力發展越南國內的原材料、輔助材料,越南紡織行業各企業之間應加強製造過程中纖維-紡織-印染-縫制環節的密切合作,逐漸將生產形式從加工FOB(原材料采購,半成品)商品過渡到ODM(自主設計,生產和銷售產品)商品。只有這樣,越南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仍舊能夠做到可持續、健康發展。
鏈接
紡織機械產品對越出口迅猛增長
我國紡織業出口在遭遇了去年的「寒流」之後,今年上半年出口呈現顯著復甦跡象,紡織原料、製品及紡織機械出口額增速均出現恢復性增長。
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共出口紡織原料及製品123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其中,天然纖維類產品出口115.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4.6%;化纖及工業用紡織品類產品出口199.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1%;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91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另外,第一季度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出口額為11.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
今年上半年,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額為917.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6%。其中,對歐盟出口為181.7億美元,同比增長3.3%;同期對美國和日本市場分別出口156.5億美元和109.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7.5%和0.3%。對以上三大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同期我國服裝及飾品類產品出口總額的48.8%。
此外,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機械產品共出口11.7億美元,同比增長7.5%。其中,對印度出口2.4億美元,增長16.3%,對越南出口1.1億美元,迅猛增長1.3倍。
孟加拉國重振成衣業
近期,匯豐銀行發布一份貿易預測報告指出,孟加拉國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長率將由2010年的2.8%上升到2020年的3.8%。孟加拉國的服裝出口將在未來10年中繼續增長。
時至目前,距離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市郊薩瓦爾鎮的數家成衣廠發生倒塌事故已有一年半的時間,1100多名工人喪生以及工廠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後,曾使質疑該國生產安全及行業發展前景的言論不絕於耳,該國工廠安全問題也為其成衣業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孟加拉國政府近日表示,為應對這一情況,孟加拉國紡織服裝廠已經引入了新的法律法規,來加強成衣廠的安全法規標准,這將有助於加強孟加拉國與國際買家建立合作關系,並促進行業擴大生產。自2013年12月起,工廠把服裝工人的最低工資提高了77%,這雖然增加了企業成本,但業內人士預計孟加拉國服裝業仍將在全球市場保持競爭力。
5. 哪些國家紡織業比較發達,除了中國
亞洲居多:中國,印度,巴基絲坦,新興的有泰國,越南.
還有就就是南美的巴西
6. 世界上哪些國家是紡織強國
如果是按照生產量計算,中國、印度、越南、義大利、孟加拉,這五個國家是目前世界上服裝紡織行業的主要生產國,但在生產量上中國是穩拿第一的。其他四國在生產量上完全被中國拋開,這就是勞動人口的差距。
如果是按照品牌知名度看,知名的則應該是:法國、義大利、英國和德國。
法國有Chanel、Louis Vuitton、Dior、Kenzo、Givenchy
義大利有Gianni Versace、Prada、Valentino
英國有Burberry
德國有Hugo Boss
另外,據德國《紡織經濟》雜志的統計排序,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著名紡織企業中,美國有7家,日本6家,英國2家,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瑞典和韓國各1家,幾乎是清一色的發達國家企業。
7. 紡織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是紡織產業鏈最完整、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具有邁進世界紡織強國陣營的扎實基礎和明顯優勢。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紡織業的未來將開辟出新的格局。
一、紡織企業國內西遷或東南亞建廠
近幾年,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趨升,東南亞地區勞工成本低的優勢顯現,加上該地區各國實施的稅收及政策優惠,許多紡織服裝企業紛紛掘金東南亞,到東南亞投資逐漸成為熱潮,尤其是對越南、柬埔寨、緬甸、寮國等國,投資者的興趣更是濃厚。2017年中國紡織企業也在順應這個大潮,融入掘金東南亞的大軍中,今年以來,包括天虹紡織、香港溢達集團、紅豆集團、魯泰紡織等數十家紡織企業紛紛到此地區拓展建廠。而同時在國內經濟發達地區的紡織企業也同樣在部署新疆等中西部地區建廠。
面對2017年這樣的市場環境捉襟見肘,很無奈,也很悲觀。很簡單,不要再等什麼市場會變好了,直接就生產在如此惡劣環境下,都能盈利的產品。對紡織業來說,劣質或者普通的產品,真的一馬路都是,大家都很清楚。但質量優秀的產品,無論是中國市場還是世界市場,還是非常稀缺的,稀缺的產品,自然高價,自然盈利。我們的問題,就是怎麼以一個普通,甚至更低的成本,生產出優秀的產品。
二、 「互聯網+」開辟紡織新格局
在2015年兩會,互聯網+被寫入基本國策,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中指出,「互聯網+」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在2016中國服裝論壇杭州峰會上「世界互聯網教父」凱文凱利預言了互聯網紡織的未來,他曾在多年前出版《失控》一書,預見了雲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等趨勢,「當機器人取代了人工出現在紡織服裝行業,未來,時尚不僅是生產服裝這么簡單。」他從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分享、流動等介紹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互聯網紡織大趨勢。
作為中國的傳統支柱產業,「互聯網+紡織」將是改變紡織現狀的一大創舉,隨著2年發展,涌現出一大批「互聯網+」B2B平台,其中不乏全球紡織網,阿里巴巴等老牌明星,也有鏈尚網,布聯網,搜布等新興平台。電子商務帶給紡織行業的除了交易流程更加便捷,更多的是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將中國各地面料和服裝廠的供需聯合在了一起,從而解決傳統的賣布難和找布煩問題。
三、科技創新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
近來出現「機器換人」熱潮,其出發點是提高生產環節的自動化與高效率,以機器替代傳統的人工操作。2017年人工成本增長令紡織企業困難加劇,由此形成了這股熱潮。
2017年,紡織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多項行業關鍵技術取得進步並得到推廣,數字化、網路化技術在產業鏈各環節廣泛應用。企業重視並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取得成效,全行業有17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筒子紗數字化自動染色成套技術與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650項成果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規模以上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是「十一五」末的3.4倍。因此,創新驅動在行業的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起到的帶動作用愈發明顯。
8. 為什麼未來紡織工業重心不在東南亞小國
因為選擇東南亞國家作為製造業承接地的原因是因為它的人工便宜,能夠從這一方面幫助企業節省成本,但當它對比起來沒有這個優勢的時候,它就失去了競爭力。
再加上在東南亞國家的生產,幾乎全部用於出口到國際市場。以越南為例,一方面本身人口規模就小,國內市場空間有限,畢竟收入有限,那沒錢怎麼消費呢,與當初歐美日韓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不同,他們看中的是中國本土巨大的13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其次才是中國的廉價的勞動力成本。
9. 越南棉紡業越南紡紗廠集中在什麼地方越南紡紗廠集中在什麼地方
在河內周邊還有西貢周邊都比較集中的,之前帶客戶去越南考察過這個,我做的越南語翻譯。廣西東興市越南語翻譯考察旅遊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