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最大的古鍾是什麼鍾
永樂大鍾
北京的大鍾寺,原名覺生寺,因寺內懸掛著一口馳名中外的大銅鍾,故俗稱大鍾寺。
這口大鍾鑄於明朝永樂年間,是明成祖為「靖難之役」陣亡的將士及遷都北京和加強其統治而鑄的,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通高6.75米,最大外徑是3.3米,重約46.5噸。鍾身內外布滿了佛教經文和咒語,其文字為漢文佛教銘文二十二萬五千九百三十九字,梵文佛教銘文四千二百四十五字,總計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字。
字跡端正,雄健有力,相傳是明代書法家沈度所寫,這些文字在鍾上排列得井井有條。
大鍾的聲學特徵也堪稱一絕,據史書記載,它能聲聞百里,深沉、古雅、悠揚悅耳。聲學專家測試後說,它是由最佳泛音系列組成的一口鍾。大鍾的力學結構也令人拍案叫絕。
大鍾懸掛在主樑上,是靠一根長14厘米、寬6.5厘米的銅穿釘,承受著40多噸重的剪切力,大鍾在此懸掛了近二百五十年,巋然不動。大鍾的鑄造工藝,也非常的高超,它是採用了地坑造型表面陶范的泥范法,使永樂大鍾的鍾體一鑄而成,而且龐大的鍾體上竟沒有發現一個「沙孔」,這在古代鑄造史上簡直是一個奇跡。
每逢節日,永樂大鍾鳴鍾三次,鍾聲悠遠。這口大鍾可以說是中國「鍾王」。
答案2: 每逢節日,永樂大鍾鳴鍾三次,鍾聲悠遠。這口大鍾可以說是中國「鍾王」。
答案3: 俄羅斯的科洛克爾沙皇鍾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鍾。
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伊凡大帝鍾樓旁邊的一個石座上,安放著一口十八世紀的大鍾,人們稱它為「鍾王」。鍾王於1733年開始建造,1735年11月20日鑄成。鍾王的重量在200噸以上,連同鍾耳高達6.14米,底口直徑6.60米。由於當時配套的鍾樓尚未建好,所以鑄好的大鍾仍舊放置在鑄鍾的大坑中,大坑上方搭有木板棚屋。1737年春天,莫斯科著了一場大火,殃及克林姆林宮,鍾王也在劫難逃。大火引燃了鍾王大坑上方的木棚,燃燒著的木板紛紛掉進大坑中。跑來救火的人們唯恐大火再把鍾王熔化,就拚命地往坑中灌水,灼熱的鍾體遇上冰冷的水,溫差極大,大鍾承受不了極冷極熱的變化,炸裂開來,崩下來的一塊重達11噸多。從此大鍾變成了殘鍾,一直在大坑中躺了近百年。1834年7月23日,大鍾才被人們從大坑中拖了出來,安放到了現在所看到的石座上。
鍾王用青銅鑄造,製作精美,鍾體上飾有沙皇阿列克塞伊和皇後安娜的雕像、五個聖像和記述鑄鍾過程的文字。
這口260多歲高齡的鍾王,是一件稀世珍寶。它是俄國十八世紀鑄造藝術的里程碑。雖然它沒有被敲響過,但它的藝術價值卻永世長存。
答案4: 蘇聯的科洛克爾沙皇鍾是世界上最重的鍾,堪稱世界鍾王。沙皇鍾現安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伊凡諾夫廣場的大伊凡鍾樓旁的台座上。它是俄羅斯鑄造熟的傑作,也是克里姆林宮的一件無價珍品。
沙皇鍾是用銅錫合金澆築而成,重約200噸,通高6.14米,直徑6.6米,鍾壁最厚部分為67厘米,鍾的下部有一條60厘米長的裂紋,環繞大鍾,鑄有棕櫚葉、花結及4條花瓣性的清晰、均勻的紋飾。鍾的一面鑄有當時統治俄國的安娜·伊凡諾夫納女皇的浮雕像,旁邊有幾行贊頌聖母和女皇殿下的銘文,另一面鑄有鑄造者的姓名。為鑄造這特大的銅鍾。先後花費的巨款共達62008盧布。
答案5: 世界上最重的鍾:蘇聯克里姆林勒的「明宮」大鍾
蘇聯的科洛克爾沙皇重視世界上最重的鍾,堪稱世界鍾王。沙皇鍾現安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伊凡諾夫廣場的大伊凡鍾樓旁的台座上。它是俄羅斯駐早熟的傑作,也是克里姆林宮的一件無價珍品。
沙皇鍾是用銅錫合金澆築而成,重約200噸,通高6.14米,直徑6.6米,鍾壁最厚部分為67厘米,鍾的下部有一條60厘米長的裂紋,環繞大鍾,鑄有棕櫚葉、花結及4條花瓣性的清晰、均勻的紋飾。鍾的一面鑄有當時統治俄國的安娜·伊凡諾夫納女皇的浮雕像,旁邊有幾行贊頌聖母和女皇殿下的銘文,另一面鑄有鑄造者的姓名。為鑄造這特大的銅鍾。先後花費的巨款共達62008盧布。
世界上最大的鍾:奧古斯都太陽鍾
伊朗的鍾表工匠們花了兩年多的時間製成了世界最大的鍾,巨鍾坐落在首都德黑蘭莫達列斯高速公路和赫瑪特高速公路的交匯處,鍾重0.75噸,與地面呈45度角放置,水泥鍾座的重量則多達70噸;巨鍾表盤直徑為15米,面積165平方米;表盤底部和地面相接觸。由於巨鍾表面塗抹的漆料顏色鮮艷,因此德黑蘭市當局給它取名為「大花鍾」。
在伊朗的「大花鍾」製成以前,世界上最大的鍾是位於英國倫敦市中心著名的「大本鍾」。德黑蘭市政府的有關官員稱,伊朗目前製成的「大花鍾」的表盤直徑足足比「大本鍾」的表盤直徑大了兩倍。
B. 世界最大的佛鍾到底是哪個 是天瑞的 還是廣西的還是寒山寺的
世界上最大的寺鍾是北京的大鍾寺永樂大鍾,明代永樂皇帝下旨鑄造,體形巨大,聲音宏亮,上面鑄有一華嚴經等十餘部佛經,寺鍾一撞響,整個京城都聽到。寺因鍾名,因鍾而顯,一說大鍾就知道,本來的寺名反而被淡忘。大鍾寺在清代仍很興旺,民國後逐漸衰敗,建立新中國後就沒有寺僧了。後來是古鍾博物館,近年是否恢復了宗教活動則不清楚了。
C. 越南南部最大的港口是
越南南部最大的港口是胡志明港。越南主要的兩個港口是:海防港(HAIPHONG)胡志明港(HOCHIMINH)
其中胡志明現在分為:胡志明國際港(HOCHIMINH VICT),胡志明泰萊港(HOCHIMINH CAT LAI),胡志明新港(HOCHIMINH NEW PORT)
其餘的港口:
邊水(BEN THUI),鴻基(HOHGAY),順化(HUE),廣義(KWANG YEN),美富(MY THO),芽庄(NHA TRANG),錦普港(PORT CAMPHA),雷東港(PORT REDON),歸仁(QUI NHON),榮市(VINH),頭頓(VUNG TAU),河內(HANOI),富隆港(PHUOC LONG),峴港(DANANG),西貢(SAIGON)。
水運:水路總長1.1萬公里,內河水運有854艘拖船、28470艘貨船、1355艘駁船,運輸能力約163萬噸。海運有610艘貨船、6艘駁船,運輸能力84萬噸。交通部直接管轄的8大港口為廣寧、海防、爐門、歸仁、義安、芽庄、峴港和胡志明港。2005年客運量1.71億人,貨運量6298萬噸。其中重要的國際貨運港口有海防市和胡志明市 。
空運:全國共有大小機場90個,其中15個為民用機場。國際機場有:內排國際機場(河內市)、峴港國際機場(峴港市)和新山一國際機場(胡志明市)、吉碑國際機場(海防市)、金蘭國際機場(慶和省)、蓮姜國際機場(林同省)、富牌國際機場(順化市)。原用客機大多為前蘇聯製造,通過向西方公司購買和租用,正逐步由歐美機型所取代。2005年客運量為680萬人,貨運量10.51萬噸。
管道運輸:汽油管道運輸建於60年代,現有275公里長的B12輸油管道,設計能力為100萬噸/年。
D. 建築故宮兩個傑出的建築設計者都是誰建造了怎樣的故宮
人們今天都知道下令建築故宮的永樂皇帝,但卻很少知道建造它的那些成千上萬的普通勞動者。在這些人中間,兩個傑出的建築設計者幸而留下了名字。一個是江蘇吳江人蒯祥,據說他是天安門的設計者。另一個是越南人阮安,當時的越南北部在明朝的統治之下。他們都是有經驗的力學家、藝術大師和傑出的工程師。除了建設故宮,永樂年間還鑄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古鍾——永樂大鍾(現存北京大鍾寺)。它高6.75米,重46.5噸,內外鑄著23萬多字的佛經咒語,其聲可傳響5千米,是當時北京的「鎮物」。
E. 永樂大鍾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鍾么
永樂大鍾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鍾,鑄於1403-1424年。永樂大鍾合金成分為:銅百分之八十點五四,錫百分之十六點四,鋁百分之一點一二。銅鍾是用泥范鑄造的。鍾身用圈形,外范分7層,逐層與范芯套合,至鍾頂部,將先鑄成的鍾紐嵌入,澆鑄後成為一體。永樂大鍾鍾壁厚度不等:最薄處在鍾腰部,厚49毫米;最厚處在鍾唇部,厚185毫米。永樂大鍾重約46噸,在北京德勝門鑄造廠鑄成,後移入城內汗經廠,明萬曆年間移置西郊萬壽寺,1733年移置覺生寺(俗稱大鍾寺)。
F. 哪個寺廟的鍾最大
河北省邢台市開元寺千年古鍾,該鍾高2.70米,下沿圍長7.2米,鍾厚半尺,重達3萬多斤。該鍾鑄成於金「大定甲辰歲」即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鍾壁有日、月、人、獸、牛、魚等十二種圖案,與黃道十二宮相對應。是研究我國古天文學發展淵源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另有乾、坤、震、巽、坎、離、艮、兌等八卦圖像,含乾坤渾圓之說。鍾壁還鑄有文字數百,清晰可辨,多記載鑄造、監制、資助人姓名或身份、籍貫等。該鍾鑄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雖歷經風雨剝蝕,因鑄造技術高超絕倫,鐵質火候純精,不但不顯氧化痕跡,並且綜紅色的鍾體四周仍然熒熒發亮,「十年動亂」中曾遭搗砸,但只聞嗡嗡聲,不見鍾破損,可見我國古代鑄鐵工藝的高超。當年該鍾懸在開元寺三殿前東側的鍾樓內,用以作課報時,每當以巨木擊撞時,鍾聲粗獷沉鳴,聲聞數里。信徒僧眾聞鍾聲,雙手合十,異地同拜,成為邢台一大景觀,俗稱「野寺鍾聲」,為邢台八景之一。
G. 中國第一大古鍾是在哪裡
中國第一大古鍾在北京,現在位於鍾樓上,為明永樂年間鑄造,高7米,重63噸。很多人會以為是大鍾寺的那口鍾,盡管那口鍾名氣更大,但卻不是中國最大的古鍾(高6米余,重46噸)。
H. 順化的城市風采
順化的美,首推香江。香江之所以得名,據說是因為上游長滿繁密的石菖蒲,清澄的河水中,總是飄著淡淡的幽香。香江發源於長山山脈。源頭雖然高達海拔500多米,但是,湍急的江水一流到平原,就變得異常溫順柔和,依依地穿過順化,緩緩地流向大海。一碧澄澄的清流,澆灌著兩岸肥沃的稻田、果園、花圃,把繁華的城市、巍峨的亭台樓閣洗刷得清雅、恬靜。香江既把承大——順化省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又用她溫柔的呼喚,溝通了平原和山區的交流。
當然,說起順化,人們總是要提到一江碧水,一座青山。碧水自然是香江,而青山就是順化西南青黛藉郁的御屏山,御屏山松樹成林,綠蔭覆蓋。清晨,黛色的山巒隱約在輕紗縹緲的薄霧中,充滿神秘的色彩。雲霧散時,登臨御屏山巔,汲目遠眺,可以望見大海。實際上,木麻黃樹遮大蔽日的順化海濱浴場,離城只有13公里,那裡正好是香江的出海口。也許是因為順化的山太美,水太秀,孕育出的民歌才那樣純朴、動聽。順化的遊子們說,不論他們離家多麼久遠,都不會忘記故鄉的催眠曲、舂米歌以及那和著船槳節拍而起的棹歌。
順化也許是越南最美的城市,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順化,是越南承天—順化省的省會,位於越南中部,北距河內654公里,南距胡志明市1071公里,西靠長山山脈,東距海8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約20萬。從17世紀到本世紀40年代,曾先後為越南舊阮、西山阮和新阮封建王朝的京城,是越南的三朝古都。
順化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蜿蜒清澈的香江穿城而過,將城市分為北南兩區。北區是老城,又有外城和內城之分。外城是昔日的都城,方圓8公里,有護城河環繞,城牆高6米,共設有24個炮台。城南有4個大門,城東3個大門,城西和城北各2個大門。外城之內為紫禁城,方圓2.4公里,城牆也是高6米。紫禁城基本是仿照北京的故宮,正門為午門,過了午門為太和殿。太和殿為皇帝召見文武百官的地方,由80根高大的雕龍朱漆木柱支撐。太和殿之後為勤政殿,兩側為太廟。整個紫禁城宮殿建築頗為壯觀,是越南現存最大最為完整的古建築群。紫禁城南門之外,設有國子監、欽天監、吏部、戶部、禮部、刑部、兵部,以及統率中、前、後、左、右五軍的都統府。
從市中心溯香江而上6公里,可達天姥寺。該寺建於一個古占婆塔群遺址上,已有近400年歷史。傳說寺內原供奉有32尊金身佛像,但法國佔領時期,佛像已被盜。寺內有一座7層寶塔,塔高21米,每層供奉有一尊佛像。天姥寺內還有一座六角鍾樓,懸掛的古鍾鑄於1701年,重達2噸。距天姥寺不遠,是順化的文廟,廟內現存阮朝進士碑32塊。越南的阮朝不設狀元,因此廟內只有進士碑。從順化火車站走約2公里,可達昔日的南郊壇。這是昔日帝王祭天地的地方。壇為土築,高3層,上層圓形,中層方形,寓意天圓地方。過去每隔三年,安南王都要到此祭天地一次。南郊壇遺址在越戰時期遭到破壞,現已難看到原貌。南郊壇出來往右行,可到御屏山,山高不到100米,卻是順化的天然屏風,山間松林蒼翠,風景秀麗。
在順化市區東北7-15公里香江兩岸的山嶺上,散布著阮朝皇帝的6座陵墓。陵墓因景而建,景色各異。嗣德皇帝的陵墓巧用地勢,建築造型別致。嘉隆皇帝的陵墓規模雄偉壯觀。每座陵墓都有4扇銅門,門前鋪有大理石路,兩旁立有石人、石象、石馬。
順化的旅遊景點還有靜心湖、萬年渡口、耀帝寺、慈帝寺、靈光寺、祥雲寺、保園寺等。順化由於是三朝古都,封建朝代時,文化氛圍濃厚,加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因此順化女子大多俊俏端莊,能歌善舞。
順化曾是越南三朝古都,古老皇城裡,沉澱著層層疊疊的歷史痕跡。順化(Hue)位於越南中部,無論是從河內南下還是胡志明市北上,第一眼就能發覺它與眾不同的氣質:蔥綠遍布的樹色,伴著一江碧水,把整個城市襯托得分外風雅。處處深褐色的老城牆,背景倚靠著一座悠然青山,更給人一份人世安詳的感覺。
河內如今也因為大搞經濟效益急就章而變得雜亂,胡志明市的擁擠密度和建設欠缺規劃更不必說。唯有順化,這個古都一直是越南的祖傳珍寶、一頁記錄著王朝絢燦過往的歷史,它詩意般的沉穩閑靜與深厚文化底蘊,是今天越南旅遊城市裡已經難再找到的氣質。
順化是越南承天省的省會,北離河內654公里,南距胡志明市千餘公里,順化本身面積不大,約有150平方公里。它先後是越南舊阮、西山阮和新阮的三朝古都。
1、走入古老畫圖中:形容順化,可用「一江碧水引青山,波光峰巒兩纏綿」。順化的碧水,是「香江」,它蜿蜒清澈穿過古城,將古城分成南北,也塑造出不少風景雅緻的角落。皇城仿北京紫禁城而建,深受中國審美的影響。順化的山,是松樹成林的御屏山,早晨它籠罩在裊裊婷婷一片黛色霧靄中,但天氣晴朗時,在山頂上可以極目望到大海。江水、山巒、古城,還有溫文爾雅的人們。來到沒有工業區的順化,猶如走入一幅古老圖畫中。越南如今已有四大世界文化遺產,除了下龍灣、美山聖地、會安古埠之外,順化古城就是其中之一。也因為是文化遺產,順化近年已將旅遊業發展起來,只有30萬人口的順化,城裡鬧區也有一些旅行社,除能銜接越南各處交通,要安排順化市內游覽,也非常方便。欣賞順化,需要心情,絕不能緊張趕急。最輕松寫意又最不趕時間的方法,是雇一輛摩托車,跟車夫說好價錢和多少景點,讓自己決定觀光和瀏覽的時間。這方式,能真正以最近距離接觸順化。通常一天游覽約8美元,在人情上,應該提供車夫的飲用水及午餐,順化景點頗集中,大可以一處處慢慢欣賞。
2、古皇城有明顯的漢文化痕跡:中國古時,越南就封為象郡,漢朝也曾派過地方官管理,可以說很早它就接受中國文化影響。順化古皇城建在城北,1993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佔地約8平方公里,臨香江,倚御屏山,也確實是皇家級好風水。來到古皇城,有點眼熟,大門設計挺像北京故宮午門,進去再看,竟也是中軸式一殿一廣場的漸進格局,順化古皇城原來是參考了明朝紫禁城藍本。除了午門,皇城也有和平門、顯仁門、彰德門四個城門。越南最後一位皇帝保大,就是1945年8月30日在午門正式宣布退位,越南也從那天起從此廢除封建君主制度。
皇城的砌磚城牆,高度有8米。繞城有24個炮台。也有太和殿、勤政殿、太廟、國子監、機密院、都察院等等,但裝潢及規模都縮小多了。其他如後宮、皇宮花園、觀戲房等內廷部分,皆分布於中軸兩側,規模雖較小,皇城裡卻能看到越南文化里的沉靜和莊重。雖為皇宮,但這份美不接近權貴,卻更像是文士的儒雅。大戰時,美軍基地峴港就在不遠,順化古皇宮難免也遭受一些破壞,但總體上它仍是目前越南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皇城裡平日遊客不多,可以慢慢看,太廟雖有不少文物,但我認為最有情調是後院的花園。這里尚未完全修復,亭台樓閣偶有殘破,從敗瓦殘垣望出去,蔥郁的梧桐樹陰隨風搖曳,生與破互相映照,歲月感覺更為強烈,是拍氣氛照片的好景點。
3、老皇陵是「山水設計展」。順化有6座阮朝皇帝陵墓,其中有皇帝陵墓也有妃嬪陵墓。越南人的造景審美,很有道家色彩,那觀念跟一般具有強烈針對性的風水觀不同。他們每個皇帝的陵墓,不會刻意去加柱改門更改風水,反而是因景而建,與自然景色作出最大配合。每個皇陵,景色各異,有些造型別致,有些雄偉壯觀,有些就如庭園。不過,為了分別每座陵墓范圍,每座都有4扇銅門,門前也鋪有大理石路,兩旁立有石人、石象、石馬等等,到順化皇陵參觀就等於買一張門票,去看幾處不同風格的造景古跡。皇家陵墓里各式各樣的木建築,是十七世紀中南半島文化的見證。皇陵庭園內最有詩意的景緻,是一個美麗如畫的蓮塘。蓮塘邊是全以手工建造的木築亭台樓閣,在這里賞蓮,如入夢境,塘邊綠樹盎然,水面上還常有黛色霧氣,來到這里,順化古都那份一縷縷的經典詩意,都圍繞在身邊了。另處充滿世外詩情且不容錯過的古跡,是慈孝寺。雖不是旅遊小冊子上推薦的著名名勝,但跑散幫的摩托車很願意帶旅客到這個僻靜的桃源去。它的主體是一座古寺,但輔佐建築群不少,同時也是剛出家不久和尚們的修道院。修道院四處皆綠,林陰遠近朦朧,小橋流水,古井情深,瓜埔果園,處處皆趣。看著小和尚們提水澆花,不禁教人想起與世無爭的陶淵明。四處漫步,庭院里碑牌上所記載的歷史,已經不重要,反而是越南人處處流露耐心的大小盆景,讓人感到只有當下才是實在的生命。來到這里,會頓覺生命的意義就是完全投入自然和放鬆。
I. 越南最著名的建築物是什麼
河內文廟內的奎文閣(越:Khuê Văn Các/奎文閣*)亦稱為「文廟-國子監」(越:Văn Miếu-Quốc Tử Giám/文廟-國子監*)。始建於1070年的李朝,主要用於祭祀孔子及其四大弟子。1076年創建國子監(後改名為太學堂),成為越南第一所最高學府。1802年,阮朝遷都順化,河內國子監毀而廟存,成為只奉祀孔子的廟宇。一柱寺(越:Chùa Một Cột/ 榾*)河內的一柱寺。又名「一柱塔」(越:Nhất Trụ tháp/一柱塔*)、「延祐寺」(越:Diên Hựu tự/延祐寺*)、「蓮花台」(越:Liên Hoa Đài/蓮花台*)。明命陵香寺(越:Chùa Hương/ 香*)順化皇城建築群美山的占婆廟宇採用紅色磚石建成。裝飾性的雕刻被直接刻制於磚石上。聖子修道院中第一座木製結構的寺廟建於公元4世紀末,200年後此寺廟在一場大火中被焚毀。重修時,使用了大量的更為持久耐用的建築材料。每一代富強的占婆王朝都修建新寺廟,或對舊寺廟予以修復。從公元4世紀到13世紀,修建的寺廟總數達70餘個,從而使得聖子修道院成為王國的聖地。
J. 越南最大的城市是哪個城市
胡志明
越南的最大城市和港口胡志明市,是越南的中央直轄市之一,又名西貢、西貢—嘉定市,1976年改稱現名。胡志明市登記常住人口640萬,加上流動人口超過800萬,佔全國總人口的8%,也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城市。
胡志明市位於湄公河三角洲東北側、西貢河右岸,東南距海口80公里,漲潮時兩萬噸級輪船可直駛市內。面積2057平方公里。這里環境優美,名勝眾多,是旅遊、觀光與懷舊的理想去處。
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經濟中心,堪稱越南革新開放的窗口,也是越南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胡志明市的生產總值佔全國的25%,工業產值佔全國的30%,服務業佔全國35%至40%,出口佔全國出口總額35%。工業主要有紡織、機械、製糖、碾米、煙草等。胡志明市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米市之一,它每年的大米出口,約占越南大米總出口的四分之一。胡志明市為了吸引外資,加快建設步伐,開辟了靈中出口加工區和新順出口加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