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為什麼要到越南去接受日軍投降

為什麼要到越南去接受日軍投降

發布時間:2022-07-10 15:53:26

Ⅰ 二戰後,要求中國駐軍日本和北越的是什麼協議

但是當年由於內戰,老蔣沒有去駐扎日本

Ⅱ 二戰後的越南

二戰結束後,越南重新並入法國殖民地,越南人發起反抗,史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印度支那戰爭,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發生在亞洲印度支那半島越、老、柬三國以越南戰場為主體的兩次局部戰爭,即印支三國抗法戰爭(1946年至1954年7月)和抗美戰爭(1961年5月至1973年1月)。
1941年,日本入侵印度支那。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戴高樂將軍代表法國提出對印度支那的擁有法國指揮官吉恩權,並派出由勒克萊爾將軍率領的遠征部隊。此時,東南亞所有地區都希望擺脫19世紀歐洲殖民主義的重負。
1945年8月18日,在二戰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國國民黨軍隊按照盟軍協議開進越南北部,接受日軍投降,1946年初,在取得法國對越南華僑、越盟地位等問題的讓步承諾後,中國國民黨軍隊撤出越南北部,法軍接防。
印度支那人(嚴格來說是越南人)的獨立運動主要集中在北部。因此,胡志明決定在河內(印度支那古老的首都)成立嚴格意義上的越共聯盟政府,宣稱要廢黜保大國王。法國對此做出了反應。首先,法國在北部第二主要城市海防港口附近與越南人民軍開戰。接下來,法國於1946年11月23日重炮轟擊了海防,造成6000人死亡。
越盟開始採取報復行動。武元甲將軍率領人民軍包圍了河內。1946年12月19日,雙方在河內發生大規模流血沖突。翌日,胡志明發表《告越南人民書》,號召全國抗戰。戰爭初期,法軍投入10萬兵力,後在美國援助下逐步增兵,至1954年春達到48萬人(含西貢軍隊33.4萬人)。越軍從8萬人逐步發展到33萬人,並擁有人數眾多的地方武裝和民兵游擊隊。

請採納,謝謝了。

Ⅲ 越南抗法戰爭的戰爭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越南人民反對法國恢復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戰爭。1945年8月日本投降,越南人民舉行總起義。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根據波茨坦會議達成的協議,英軍和中國軍隊分別進駐北緯16度線南、北接受日軍投降。法國為恢復其殖民統治,在英軍庇護下派遣遠征軍重返印度支那。23日,法軍在西貢武裝挑釁,南方人民奮起抵抗,揭開戰爭序幕。1946年12月20日,胡志明主席號召全國抗戰,戰爭全面爆發。戰爭初期,法軍投入10萬人兵力,自1950年起得到美國大量援助,1954年春,兵力增至48萬人(含傀儡軍33.4萬人)。越南採取長期抗戰的方針,廣泛開展游擊戰爭,軍隊總數從8萬人發展到33萬人。

Ⅳ 日本為什麼在芷江投降

選在芷江接受投降原因如下:

1、芷江擁有曾讓日軍聞風喪膽的當時遠東第二大軍用機場——芷江機場。

2、芷江是抗戰時保衛陪都重慶的軍事重鎮,駐扎有大量軍事機構、精英部隊和最先進的空軍部隊、

3、芷江是抗日戰爭取得轉折性勝利的雪峰山會戰(即芷江保衛戰)的戰略總部,可以打擊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

芷江在抗戰時期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芷江位於湘西腹地,把守著雲貴的門戶,戰略位置非常突出,歷史上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期間,這里修建了僅次於昆明空軍基地的「盟軍第二大軍用機場」。1944年,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即駐扎於芷江。

同時,芷江又處於昆明、重慶、南京的中心地帶,無論是重慶、昆明派出的中美受降代表,還是南京日軍總部派出的乞降代表,乘飛機來芷江都很方便。加之芷江機場本身硬體條件好,戰爭中基本沒受到什麼破壞,機場跑道保持完好,可供各種飛機安全起降。

選擇在芷江,國民政府還有另一層考慮。當年,因為芷江機場發揮了重要的對日作戰作用,日軍視芷江機場為心腹大患。為了佔領芷江機場,突破湘西咽喉進入雲貴,確保東南亞水陸交通暢通。

日軍於1945年4月發動旨在奪取芷江機場的湘西會戰。蔣介石命令應欽親率兩個集團軍和駐芷中美空軍共約20萬兵力迎戰,陸軍總部也遷到芷江縣城。

芷江空戰中,中美空軍飛機戰機400多架,美機裝備了當時最高級的大殺器——空對空導彈和遠紅外線雷達,日機毫無招架之力,中美空軍完全掌握了戰區制空權。中國的地面部隊也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

在這樣的地空一體的聯合打擊下,湘西會戰以中國軍隊全勝告終。選擇芷江這一日軍傷心地作為受降地,也是給敵人以心理上的挫折感。這也是芷江成為受降地的原因。

(4)為什麼要到越南去接受日軍投降擴展閱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7日,蔣中正確定芷江為中國戰區受降地點。8月18日,蔣中正致電岡村寧次,命令降使8月21日來湖南芷江並明確規定人數、標志、須帶表冊、聯絡呼號等事項;

下午,在芷江成立「日本投降典禮簽字籌備處」,籌備處主任由新六軍軍長廖耀湘兼任,國民政府總長兼陸軍總司令何應欽派副參謀長冷欣、蔡文治,處長鈕先銘先由重慶飛抵芷江作受降准備工作。

8月19日,重慶軍委會決定,在芷江設立「中國陸軍前進總指揮部」;晚9時,岡村寧次復電蔣中正,遵命派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如期到芷江投降。

8月20日,在重慶核定致岡村寧次中字第一號備忘錄。下午5時,何應欽率中國戰區受降使節80餘人由重慶飛抵芷江。

第一、二、三、四方面軍司令長官盧漢、張發奎、湯恩伯、王耀武分別是從昆明、南寧等地飛抵芷江。當晚,在芷江召開軍政要員會議,考慮軍銜對等原則,確定由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蕭毅肅中將主持日本「投降典禮」。

8月21日上午10時,何應欽在芷江陸軍總司令部召開中外記者招待會,宣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現階段任務是接受中國戰區日軍的投降。」

上午11時15分,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8人飛抵芷江機場。下午4時至5時,在芷江七里橋第五大隊第十四中隊營房,舉行了「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今井向蕭毅肅交出日軍在華陸海空軍兵力分布圖,接受了載有16名受降區主官、接收地點詳細規定的備忘錄。

晚上8時,陸總副參謀長蔡文治、冷欣等赴今井所在住所就軍需物資、武器裝備、資料移交、日僑遣送等問題進行告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芷江受降

Ⅳ 日本投降後中國是否侵略越南

越南人很勇猛的 越南戰爭中愣是把美國托的筋疲力盡。
至於光不光彩我認為在戰亂年代一個軍隊駐扎國外,能幹什麼好事。
有點現在的美國駐伊拉克差不多!

Ⅵ 五華山事件的事件概況

龍雲在與中共雲南地下黨組織的接觸中,表示了希望與周恩來會晤的意願。1943年10月,周恩來派出華崗等人為中共特別代表前往雲南,與龍雲直接建立了聯系。在華崗的進一步爭取下,龍雲更加積極支持學生運動,並於1944年底秘密加入了民盟,推動昆明形成了抗戰大後方的「民主堡壘」,更使蔣介石如鯁在喉。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即開始准備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因此決不能容忍龍雲繼續和他對抗。如何翦除龍雲、統一雲南,一直是蔣介石的一塊心病。但他知道龍雲並非一般人物,不是輕易能解決的,必須從長計議,乃選派對自己絕對忠誠的得力干將暗中進行。最終,蔣介石選中了杜聿明。
1942年8月,當杜聿明率中國遠征軍第五軍殘部回國後,蔣介石將其擢升為第五集團軍總司令兼昆明防守總司令,開始為解決龍雲做准備。
1945年,抗日戰爭的勝利之勢已逐漸明朗,在蔣介石看來,解決龍雲的時機也快成熟了。就在這年春天,中國駐印軍由史迪威、鄭洞國率領,向駐緬甸日軍發起攻擊,越過野人山,打通中印公路,軍運極為繁忙。杜聿明正忙於公務之際,一日接到昆明飛機場轉來的電話,蔣介石要他馬上飛往重慶,飛機已經准備好了。杜聿明當天飛到重慶,蔣介石與他一見面就說:「目前准備對日本侵略軍進行總反攻,必須先安定後方,統一雲南的軍事政治,保障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現在擬調龍雲到中央任軍事參議院院長,恐他不服從中央命令。你要在軍事上作徹底解決龍雲的准備,先將昆明附近的國防工事全部控制,然後在我命令到達的同時,即以武力解除龍的全部武裝,限龍雲於三日內到重慶。」並問杜有何意見。
杜聿明當然馬上表示接受命令。他覺得,龍雲僅有兩個步兵師、一個憲兵團在昆明,另有幾個交通大隊及地方保安團隊在雲南境內,力量不算大,解決他是毫無問題的。這樣一說,蔣介石非常高興,要杜立即回昆明做准備,以免龍雲及其左右知道了發生懷疑。臨行時,蔣介石再三叮囑:「要守秘密,要慎重。」杜聿明當天即飛返昆明,為了不使人生疑,雖然天色已晚,還是趕往參加龍雲的參謀長劉耀揚的宴會。
不久,蔣介石又把要解決龍雲的意圖告訴了駐在昆明的中國戰區總司令何應欽。何應欽找杜聿明商量,認為勸龍雲自動辭職是可能的,龍雲不會頑固戀棧,這樣就可以免於動武,對此杜也表示同意。於是,何應欽與杜聿明在五、六、七三個月內,從多方面勸龍雲自動辭職,還動員龍的親信盧漢從旁婉勸,但是毫無效果。
1945年8月9日,蔣介石電召杜聿明到重慶面授機宜。蔣指示說:「你這次回去做解決龍雲的准備工作,除軍事准備外,還要對雲南的通訊、交通及各機場做周密的布置,防止龍雲逃跑。」8月11日,杜聿明回到昆明,立即遵照蔣的指示積極准備。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後,國民黨嫡系部隊紛紛開往南京、上海、廣州、北平、天津等各大城市與要地接受日軍投降和解除日俘武裝。軍委會同時命令盧漢第一方面軍所屬第五十二軍、第六十軍及第九十三軍,進入越南接受日軍投降,並說日軍陰謀抵抗,兵力不足,讓龍雲再擴充一個軍,加入去越南受降。
龍雲對此是頗為疑惑的:一方面跨國入越受降是為國爭光的好事,不能不派兵去;另一方面,蔣介石的中央軍早已麋集雲南,特務遍布全省,又不能不有所戒備。中共雲南地下黨組織對蔣介石的陰謀有所察覺,特向龍雲提出了10條建議,希望他加強與川康方面的鄧錫候、潘文華、劉文輝等人的合作,並多次向他做工作,讓他加強防範進駐雲南的國民黨中央軍的行動。張沖等人也勸龍雲不要把滇軍全部開進越南,要留有餘地,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突發事件。
正當龍雲舉棋不定之時,蔣介石突然飛抵昆明。他一口一個「志舟兄」地向龍雲表示:要將16度緯線以北交由雲南地方政府管理,並保證受降完畢後,除留下少數部隊維持社會治安外,大部分滇軍即刻回返;雲南地方部隊至多再派一兩個師協助中央軍組成遠征部隊,同盟軍一起作為戰勝國的軍隊長期駐守在越南。
據說,蔣介石還進一步對龍雲承諾:關於組成遠征軍去日本的事,也打算交由他去具體辦理,但目前首要的任務是入越受降。不等龍雲說中央軍已有11個軍共40萬人在雲南,蔣介石以極其信任的口氣笑道:越南情況復雜,中央軍又「一時無法如數從各地趕來」,只有「勞駕」滇軍全部趕去,方能盡快安定越北局面。他說:由於時間緊迫,事關重大,這個任務非「志舟兄」和雲南地方部隊莫屬了。
在蔣介石這番天花亂墜的糾纏、利誘和脅迫下,龍雲表示:去接受曾經侵略過自己祖國8年之久的日軍的投降,而且是一次跨國受降,100多年來,中國軍隊何曾有過如此巨大的榮譽?蒙承中央信任,滇軍應該義無反顧地去執行這個光榮的任務,以不負歷史使命。但是,8年抗戰,雲南犧牲重大,和平來之不易,亦當請中央體察地方苦衷,一旦受降完畢即讓滇軍回鄉與親人團聚。他見蔣介石答應了這些要求,於是不顧中共雲南地下黨組織和張沖等人的「忠告」,即按蔣介石的要求,除將滇軍暫編19師龍繩祖(龍雲的大兒子)部留守昆明及雲南各地外,其餘雲南地方部隊全部入越受降。國民黨從其政府外交、軍事、財政、經濟、交通、糧食6個部各派一名代表組成中央顧問團,隨軍入越。
蔣介石就這樣將雲南地方部隊騙上了入越征途,龍雲後來對此追悔莫及!
9月27日,蔣介石派王叔銘秘密到昆明,給社聿明送來一封親筆信。信中說,日內就要頒布免除龍雲在雲南軍政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參議院院長的命令,要杜最好一槍不發,並絕對保證龍雲的生命安全。並說,龍雲任軍事參議院院長,仍然是你的長官,必須以長官之禮相待,照命令限期送龍到重慶。但是蔣又指示,應將飛機、大炮、戰車一並准備好,萬一龍雲不接受命令,就立刻集中火力轟擊五華山。蔣介石既要杜聿明「絕對保證龍雲的生命安全」,又要杜「集中火力轟擊五華山」,這前後矛盾的命令,使得杜聿明左右為難。杜聿明考慮,在私人感情上,自己與龍雲相處很好,對龍雲加害的事情絕對不能做;而且,萬一龍雲在事變中身亡,社會輿論必然歸罪於己。因此,杜聿明連夜給蔣介石復了一封信,稱對於解決龍雲的軍事部署,已經准備妥當,龍雲及其左右直到9月27日為止,尚毫無察覺,只要命令一發布,在兩小時內可以全部解決龍雲的武裝,控制五華山以外的市區並恢復市內秩序。龍雲只有五華山彈丸之地和一個營的警衛兵力,不足為患。如果龍雲不聽從命令,負隅頑抗,可用一部分兵力加以解決,活捉龍雲。如果用飛機大炮轟擊,城內居民將遭受損失,甚至波及雲南大學及西南聯大的安全,引起學潮,在政治上造成極端不良影響。蔣介石是最害怕鬧學潮的,過了一天,他復信同意杜聿明的意見,不使用飛機和大炮轟擊。
蔣介石為了避免在政治上受到輿論譴責,以及保密的需要,事前即從重慶溜到了西昌。9月29日,他又派王叔銘由西昌乘專機將調免龍雲的命令送到昆明,命令主要有三條:(一)免去龍雲軍事委員會雲南行營主任、雲南省政府主席兼各職。軍事委員會雲南行營撤銷,行營所屬人員由中央統一安排;雲南地方軍隊交昆明防守總司令杜聿明接收改編;雲南省政府交盧漢接收;在盧漢到任以前,由雲南省民政廳廳長李宗黃代理。(二)任命龍雲為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三)任命盧漢為雲南省政府主席。
這天晚上,杜聿明即在指揮所內召集團長以上軍官開會,下達行動命令。30日晨,各部隊都到達進攻位置,將軍委會的命令送給龍雲各部隊。事出龍雲手下意外,都猝不及防,有被迫繳械的,也有進行抵抗的,但因毫無准備,僅五十多分鍾,戰斗即告結束,只剩下一座五華山。龍雲聽到槍聲時,即從住宅後門奔上五華山,隨即發出「勘亂」的電報,說杜聿明叛變,叛兵圍攻五華山,令各區專員、縣長率領保安團隊星夜向昆明前進,包圍反擊,實行內外夾攻。其實,龍雲不知道他的衛隊早已被解決。據說其保安部隊全省近十萬人,他自恃這支力量可以與中央軍較量一番,決心在五華山固守待援。但由於龍雲的通訊部門都被破壞或監視,他的電報根本就沒有發出去。
事件爆發後,昆明各界士紳及與龍雲有關人士,都希望早日解決問題,以使社會安定。杜聿明與他們見面,擬定了幾條寬大方案,這些人覺得可行,便紛紛回去向龍雲勸駕。龍雲知道大勢已去,不得不表示自己是服從命令的,但又說,自己在雲南十多年,手續需要交代,不能在10月4日前到重慶去。蔣介石雖派了專機在昆明機場等候,但龍雲堅決不走,形成了僵局。
10月2日,蔣介石派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到昆明勸龍雲。何一見杜聿明就說:「叫你們不要胡鬧,現在出了事,騎虎難下,又要我來善後。」可是,龍雲根本沒給他面子,拒絕見面。後經中國銀行昆明分行行長王振芳從中斡旋,龍才通過王表示,必須由行政院院長宋子文親自來昆明,並保證龍雲的安全,才可以去重慶。何應欽見不著龍雲,碰了一鼻子灰,尷尬地對杜聿明說:「幸虧你們用武力解除了他的武裝,不然真要造反。」隨即悻悻地返回南京。
10月3日,宋子文來到昆明,上五華山與龍雲長談,龍才表示願於4日離開昆明去重慶。龍與宋登機前,杜聿明和龍的親友部屬到機場送行,杜聿明向龍道歉說:「對不起院長。」龍雲說:「你是奉命行事,不怪你。」
龍雲到了重慶後,雖然滿懷憤恨,但又不便直接對蔣,便把一肚子怨氣發泄到杜聿明身上。他對蔣說,自己是絕對服從命令的,就是因為杜聿明不先送命令給他,而先動武力,簡直是一種蔑視國法、背叛長官的行為,要求蔣嚴加懲辦。否則,即便他能原諒,雲南老百姓也是不能原諒的,勢必造成更加混亂的局面。在前去訪問他的人面前,龍雲也總是要大罵杜聿明一番。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到越南去接受日軍投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精英教育有哪些 瀏覽:274
伊朗人怎麼交流英語 瀏覽:935
義大利宮殿有哪些 瀏覽:274
印度為什麼帶圍巾 瀏覽:827
越南全國人口有多少萬 瀏覽:574
華為公司職稱升格中國應該如何做 瀏覽:669
義大利牛蹄怎麼做好吃 瀏覽:198
印尼人有什麼風俗 瀏覽:889
怎麼和印尼女結婚 瀏覽:63
外派越南打工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407
伊朗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瀏覽:102
印尼大象的佛像是什麼 瀏覽:590
在伊朗藏紅花多少錢 瀏覽:408
越南禁止大米出口什麼時候 瀏覽:254
英國留學女朋友怎麼挽回 瀏覽:707
伊朗是怎麼出口石油的 瀏覽:674
義大利和瑞典哪個更強 瀏覽:598
美國為什麼要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 瀏覽:333
義大利語過了b2證明什麼意思 瀏覽:506
義大利什麼時候搬磚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