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屬於中國的歷史,求解答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
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 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
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⑵ 越南獨立後,領土擴大四倍,他們用了什麼辦法
越南經過長期艱苦的抗日、抗法斗爭,正式宣布獨立,這是人們最熟悉的一次越南獨立,遠交近攻,越南獨立後,首先面對的是南方的占城國,相比多山的越南北部,占城國多平原,工商業比較發達,越南為了吞並占城,聯合南部的柬埔寨,共同進攻佔城,但柬埔寨戰鬥力相對較弱,只是牽制了部分佔城力量,實際上占城的大多數國土,都落入了越南之手。
柬埔寨雖然不滿意,但為了避免腹背受敵,也只好默認了越南的行動。慢慢的,越南人逐漸成了湄公河三角洲的主體,等到越南正式撕破臉,吞並這塊土地之時,柬埔寨已經毫無招架之力。17世紀末,湄公河三角洲落入越南之手,至此,現代越南狹長的版圖正式形成。
⑶ 五代十國的南漢是現在中國的哪些省
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
南漢(917——971),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割據政權之一。位於現今天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里。
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進位清海節度使。公元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大彭郡王,公元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
劉隱死後,其弟劉陟襲封南海王。劉陟憑借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東省廣州)稱帝,改廣州為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十一月,劉陟改國號漢,史稱南漢,並更名劉岩,後又更名劉龔,終名劉䶮,史稱南漢高祖。
971年為北宋所滅,歷四帝,54年。
⑷ 世界上血統最復雜的國家是越南嗎
談及越南與漢人的關系,人們更願意相信他們是漢族後裔。畢竟,歷史上中國統治越南數千年,移民和遺民無數,因此越南人有漢族血統並不稀奇。然而,現代科學DNA檢測,卻有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結論。
如果科學家的這一結論准確,那麼將顛覆傳統認知,中國人或漢人與越南人關系不到,反而泰國人與越南人血緣關系更為親密。
但對於這一結論,網友卻有所質疑:一是僅測序了305個京族人,二是樣本選擇問題。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網友回復一針見血“不承認漢人是你們的祖先,漢人還不想認你們呢”。
筆者認為,越南人肯定有很多中國遺民,關鍵在於比例大小而已,反復強調“越南人仍然是越南人”、“越南基因與許多中國基因不同”,並不能改變歷史事實。
⑸ 越南曾有被殖民的歷史,他原來都是那些國家的殖民地
越南原來是法國殖民地印度支那的一部分,原為大清屬國,清末淪為法國殖民地。現在越南說的是越語。
越南先是1945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宣布脫離法國獨立,8月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但一直沒被國際所承認,直到1950年中國與其建交(越南把這天稱為外交勝利日),而法國後來在越南南方扶植的越南國於1954年日內瓦簽約後獨立,1955年被越南共和國取代,1969年在南方成立越南南方共和國,1975年消滅越南共和國,1976年於越南民族共和國合並成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歷史開始於舊石器時代,在前6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從公元前三世紀晚期至十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史稱越南北屬時期,共有三次北屬,期間中國文化大量輸入,對於越南地區的封建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英語: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簡稱越南(Viet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
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越南境內在遠古時代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在諒山省的平嘉發現猿人牙齒、清化省的度山發現舊石器時期的工具。到中石器時期及新石器時期,北部地區出現過數種文化遺址,如「和平文化」(在和平省)、「北山文化」(在諒山省北山)等,當時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從事狩獵及採集,但因這些文化的相關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當時狀況。
南部地區的東那江下游,曾於新石器時代後期與青銅器時代之間,出現聚落、作坊及墓葬遺址共80處,被命名為「新石器時代後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4500至2400年之間。該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實用、裝飾性不高的器物。
越南北部發現了以銅鼓為主要特徵的「東山文化」等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後的史前文化。「東山文化」的出土遺物數量多,種類繁富,有銅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鐵器、木器等。東山文化大量使用銅,例如製作銅鼓作為樂器,以及利用銅制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東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術,用劃艇航行本土,並有較大型的船隻,輔以天文知識作遠航。
越南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樣。主要有近海油氣、煤、鐵、鋁、錳、鉻、錫、鈦、磷等,其中煤、鐵、鋁儲量較大。有6845種海洋生物,其中魚類2000餘種、蟹類300餘種、貝類300餘種,蝦類70餘種。森林面積約1000萬公頃,2005年至2008年期間種植大量橡膠樹林。
⑹ 五代十國南漢的詳細情況
五代時十國之一。曾稱大越國。劉隱、劉岩兄弟所建。都廣州番禺(今廣東廣州),稱興王府;盛時疆域有六十州,約為今廣東、廣西兩省及雲南的一部分。歷五主,共六十七年。
劉隱(874~911)原籍上蔡(今屬河南),一雲彭城(今江蘇徐州)人,遷居泉州。父劉謙,唐末為封州(今廣西梧州東南)刺史,擁有上萬人的軍隊和成百的戰艦。乾寧元年(894)劉謙卒,不久,劉隱繼任封州刺史。天祐二年(905),唐任劉隱為清海軍(嶺南東道)節度使。後梁開平元年(907)朱溫封劉隱為大彭郡王;三年,改封南平王;四年,又進封南海王。
唐末,嶺南士人雲集,有的是為了避戰亂,有的是被流放嶺南的名臣後裔,還有因戰亂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滿地方官。劉隱收用這三類士人為輔佐。他遣其弟劉岩 (889~942)率兵平定嶺南東西兩道諸割據勢力,控制了嶺南;西與楚爭容桂之地,攻佔了容、邕兩管(今廣西西部、南部及廣東部分地區)。乾化元年 (911)劉隱卒。劉岩繼立,先後改名為陟、龔、龑。後梁貞明三年(917) 劉岩稱帝於番禺,國號大越,次年改為漢,史稱南漢。劉岩有乾亨、白龍、大有三個年號。大有十五年 (942)劉岩卒,年五十四。其子劉玢(原名洪度,920~943)嗣位,年號光天。次年,玢弟劉晟(原名洪熙,920~958)殺玢自立,有應乾、乾和兩個年號。乾和六年(948)劉晟乘楚國內亂,派兵攻楚,至九年,得楚十餘州。十六年 (958),劉晟卒,年三十九。其子劉鋹(chǎng)(原名繼興,942~ 980)嗣位,年號大寶。
劉岩在位時依靠士人治政,盡任士人為諸州刺史,還通過科舉,每年錄用進士、明經十餘人為官,避免了武職官據地稱雄之患。但劉岩及其繼任者均為荒淫殘暴之君,廣聚珠寶珍玩,大興土木。劉岩造昭陽殿時,以金為頂,以銀鋪地,還耗費大量珍珠、水晶、琥珀作裝飾。為了課斂重賦並鎮壓人民的反抗,南漢統治者濫用酷刑,民眾不堪其苦。光天元年(942)七月,劉岩死後不久,博羅(今屬廣東)人張遇賢在循州(今廣東龍川西南)揭竿而起,自稱「中天八國王」,年號永樂。起義軍多次打敗南漢官軍,並自嶺南向北挺進到南唐的虔州(今江西贛州),以白雲洞為根據地,擁眾十餘萬人。次年,因敵我力量懸殊及叛徒出賣,被南唐軍所鎮壓。
劉鋹即位後,宦官壟斷了大權,朝政更加腐敗。宋開寶四年(即南漢大寶十四年,971),宋兵攻佔廣州,劉鋹降,南漢亡。
⑺ 中國什麼時候佔領過越南
越南在唐代以前一直是中國的領土,宋代獨立,明代一度恢復統治,但最終獨立,在清朝被冊封為越南國至今。
1、 前257年,蜀國末代王子蜀泮率領其族民,輾轉到達現在越南北部,建立甌雒國,並自稱為安陽王。
2、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的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越南北部和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歸屬於象郡管理。
3、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亂時期,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實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裏,越南北部交趾地區雖然屢有反抗,但是大體上一直受到中國古代政權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和南漢)的直接管轄。
4、獨立
939年,吳權自中國五代南漢政權而獨立(吳朝),越南古老的心臟地帶——北部交趾地區告別了中國一千多年的統治,但是並未建立國號與使用年號。968年,丁部領(丁先皇)以武力征服境內的割據勢力,建立國號大瞿越(丁朝),兩年後(970年)又自稱皇帝與使用年號太平,定都華閭(今寧平省寧平市),算是越南正式脫離中國而自主之始。後來接受中國宋朝太祖冊封為交趾郡王,中國古代皇帝正式承認越南是自治的藩屬國而不再是直接管理的中國本土。
5 越南的統一
1407年至1428年,中國明朝成祖(永樂皇帝)趁越南皇朝內亂之際,出兵佔領越南,並在升龍設立了交趾布政司(行省),進行直接統治。1428年,黎利擊敗明朝軍隊,自立為帝建立後黎朝,於是明朝從越南撤兵,並承認越南獨立。1471年,滅占婆。1527年,後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控制。1592年,後黎朝復辟,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並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1771年,爆發西山三兄弟起義,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建立西山朝。
6、1802年,阮福映在法國支持下滅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後接受中國清朝嘉慶帝的更改冊封為「越南國王」,正式建立新國號為「越南」,這也是越南名稱的由來。
⑻ 五代十國的南漢屬於什麼樣的一個國家
南漢(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地方政權之一,位於現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50多萬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現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彭郡王,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劉隱死後,其弟劉龑襲封南海王。劉龑憑借父兄在嶺南的基業,於後梁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廣州)稱帝,稱興王府,國號「大越」。次年,劉龑以漢朝劉氏後裔的身份改國號為「大漢」,史稱南漢。971年為北宋所滅,歷四主,共五十四年。
⑼ 越南有多大有廣東廣西大嗎
越南面積:32.9556萬平方公里。
比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廣東面積約17.97萬平方公里,廣西面積約23.67萬平方千米。
越南位於東南亞的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14年,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後改稱「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廣州。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938年的「白藤江之戰」吳權擊敗中國南漢,939年稱王,史稱前吳王,建立吳朝,是越南脫離中國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