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越戰使用的裝備
人的因素第一,裝備是第二
我同網友們相處這么久了,大家對中越戰爭很感興趣,提出了很多凝難問題,也提出了一些不合情理的問題,也有很多無法讓人理解的問題。因此,網上有爭論的,有贊揚的。這也是好事,有爭論才有進步。
對於網友們提出有關中越戰爭中使用的武器問題,說真的。我們是最前線的部隊。所使用的武器也不同如其他部隊的,因此,每一個戰士只掌握自己手中武器。有的說中越戰爭中使用了飛機、還有什麼高科技武器、化學武器等等。但從我的記憶中應該沒有使用上述武器的。我要寫的就是我們當時所使用的裝備,有不對之處,請各位老兵指教。
我們師當時參戰,採取的也是三三制,在戰斗前才按部隊作戰編制齊裝滿員,有些裝備也是在戰前一二個月內才換裝和裝備到位的。我師的任務是遠距的穿插,所有裝備以輕為准,那些重武器都是後面才進越南的。我只有介紹一下所在營的裝備情況,供大家研究:
一是單位裝備情況:步槍、沖鋒槍、手槍、班用機槍、重機槍(77式),40火箭筒、60炮、82迫擊炮、82無座力炮,騾馬、通信中的有關裝備,手提式廣播,挖工事用的工具,以戰斗小組或班為單位用的鋁鍋。
二是個人裝備情況:幹部穿一套(4個袋)軍裝,戰士穿一套(2個袋)軍裝;水壺、挎包、急救包、防毒面具、雨布、一件衛生衣上衣、一個背囊(干糧9塊,消毒片1並,抽煙的有煙),手榴彈(只限戰士)。
三是當時越南打仗時,越軍在宣傳中大叫:「打穿4個袋的幹部,不打穿2個袋的戰士;打拿手槍的幹部,不打拿長槍的戰士。」到後來,幹部戰士都是一樣了,幹部也只能自己的人才能認識了,大家都是與戰士一道。
四是有關網友說中越戰爭使用了飛機,我是沒有發現,如果真是使用飛機,那就傷亡更慘了,如果說使用了化學武器,那就後果更不可想像了。因此,我所經歷的戰爭時間里,沒有發現上述的情況。
五是關於後勤保障,在戰鬥打響後,都是自己保障,到後來團里騾馬分隊拉了點物質到陣地,就開始斷糧,好就好在戰斗不多,彈葯損耗不大。到二月二十六日部隊才離開陣地,下午到達班俊,見到了汽車。後勤保障才得到正常供應,所以,第一階段完全是傳統的戰法、歷史的保障法,利用騾馬、民工保障部隊的戰斗
Ⅱ 誰給介紹一下越南陸海空三軍的具體武器裝備情況
越南軍隊大裁員之後,越南現役部隊有60萬人,以陸、海、空軍為主。
(1)陸軍
陸軍是越南軍隊的主體和基礎,抗戰期間曾達100多萬,80年代末還有110萬之眾。現有主力部隊50萬人,組建8個軍區(轄34個師)、4個野戰軍,共計47個作戰師。其中4個野戰軍是陸軍中的王牌和主力。
第1軍下轄4個師,號稱"決勝兵團",軍部駐寧平省寧平;第2軍下轄3個師,號稱"香江兵團",駐河北省涼江縣;第3軍下轄3個師,號稱"西原兵團",駐太原;第4軍下轄3個師,號稱"九龍兵團",是侵柬的急先鋒。
陸軍裝備主要有:坦克:蘇制T-34/-54-55型1600輛,其他型號350輛。裝甲偵察車:BPдM-1/-2型80輛。步兵戰斗車:BMJI式120輛。裝甲運輸車:BTP-40/-50/-60/152等型1500輛。牽引火炮:130毫米200門,152毫米250門,以及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若干門。自行炮:155毫米90門,以及100毫米、105毫米若干門。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140毫米若干門。迫擊炮: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00毫米若干門。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無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82毫米、88毫米、90毫米、107毫米等若干門。高炮:14.5毫米、23毫米、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等共8000門。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2)海軍
越南海軍劃分為4個沿海地區(柬埔寨磅遜和雲壤港為越海軍第五沿海地區),一個艦隊、艦艇旅、陸戰旅、運輸旅、航空團以及導彈、偵察、通信、雷達、工兵等部隊。據說已具備兩棲作戰能力。
護衛艦:"范五老"(美製"巴奈加特")1艘,"別佳"II級5艘,"陳慶余"(美製"薩維奇"級)1艘。
巡邏艇和小型快艇:蘇制"黃峰"II級導彈快艇8艘,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艇5艘,"大胡峰"級魚雷快艇16艘,美製"極眇"級2艘,蘇制SO-1級6艘,美製PGM-59/-71級10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5艇。
掃雷艦:"尤爾卡"級2艘,"索尼亞"級沿海掃雷艦1艘,"葉夫根尼亞"近海獵雷艇2艘。
登陸艦:美製LST-511坦克登陸艦3艘,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美LSM-1中型登陸艦1艘。小型登陸艇:24艘。此外還有上百艘武裝魚船編入海軍。
越南的主要軍港有:
海防港:較大型的艦般可以順利出入,以前蘇聯援助的導彈快艇及大部分配套設施均在此港。
峴港:越南重要的海軍、空軍基地,駐有越南海軍一個艦艇旅,裝備有護衛艦、掃雷艦和導彈快透過。峴港機場可容納數百架噴氣式飛機,駐有一個飛行團,其裝備主要為蘇-22殲轟機。
金蘭灣是越南最大的軍港,周圍被陸地和半島環抱,具有極好的隱蔽性。金蘭灣曾是蘇聯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俄羅斯曾表示要從這里撤走駐軍。1992年7月俄羅斯又宣稱要保持這一基地,以彌補美國從菲律賓撤軍後的軍事真空。越軍在這里部署有一套完善的監聽設施和不確知的艦艇,設有機場,停駐著為數不少的轟炸機和戰斗機。現在,金蘭灣是越南革新以來僅存的一個拒絕開放,仍處於保密狀態的軍港。
歸仁灣位於越南東岸,歸仁港南口,可作海軍艦艇後備基地。
芽庄灣位於越南東南岸,為島嶼和丘陵地環抱,隱蔽性很好。
西貢港位於越南東海岸,港外海域寬闊。
(3)空軍
越南空軍約有1.2萬人。編有4個航空師,6個殲擊機團、3個運輸機團、1個直升機師(3個團)。作戰飛機394架,武裝直升機47架(另有多架儲備)。
攻擊戰斗機:米格-23BN型36架,蘇-7B型30架。蘇-20型40架,其他型70架。戰斗機米格-21比斯型206架。
武裝直升機:米-24型30架。海上偵察機:貝-12型12架。反潛直升機:卡-25型17架。
運輸機:安-2型12架,安-24型9架,安-26型50架,波音707型2架,C-130A/B型10架,伊爾-14型6架,伊爾-18型2架,里-2型20架,圖134型8架,雅克-40型11架。
直升機:-4型30架,米-6型20架,米-8型36架。
教練機:拉-29型、拉-39、米格-15型、米格-21型,雅克-11型、雅克-18型等共53架。
空對空導彈:AA2"環礁式"若干。
越南防空軍有10萬人。編有14個防空師,4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裝備有SA-2/-3型地對空導彈66部,雷達站100個,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
(4)准軍事部隊
越南准軍事部隊不下350萬人。其中人民地方武裝50萬人,地方部隊約250萬人(含民兵自衛隊、人民警察、青年突擊隊等),"戰術後防部隊"約50萬人。一旦戰爭需要,這些准軍事部隊只要按原制改編、換裝,配發必要的武器裝備和補充一定數量的現役骨幹人員,即可轉為現役部隊。
越南還有一支機構龐雜,觸角密布、行使警察等職能的公安部隊──人民安全部隊、人民武裝公安部隊、人民公安部隊,這支部隊的最高首腦機關就是權力廣泛的內務部。
越南內務部是1975年全國統一後由公安和安全兩個機關合並組建的。凡國內安全問題,從敵特偵破、反動組織、會道門的肅反,到清查內部貪污走私、執行法律、打擊犯罪、維護公共安全直至戶籍管理,交通管理等等,統統由它掌管,幾乎包羅萬象。
1982年,范雄出任內務部長。1986年,范雄當選政府總理,內務部長一職由梅志壽擔任。現任部長裴善悟是於1991年8月取代梅志壽而上任的。
越南人民安全部隊、人民武裝公安部隊和人民公安部隊都算得上執法機構,代行人民警察的職權、人民安全部隊的主要職責是"執行國家法律,維護公共秩序和安全,保護公共財產,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打擊犯罪分子",有"逮捕、搜查(包括搜身、搜家、檢查郵件等)、辦理遷移、旅行證明"等權力。
人民武裝公安部隊權力更大,有檢查黨政軍幹部的任何犯罪行為,並負責高級幹部的安全保衛工作,它是一支准軍事力量,在各省會都有數營或數連的兵力,總計不下2萬人。
人民公安部隊是一支處理"敏感的安全威脅問題"的便衣警察,其成員遍布越南廣大農村,負責簽發路條(1993年底已取消)、通行證、身份證、登記管理農村戶口等。80年代,人民公安部隊職責進一步擴大,有取代人民武裝公安部隊職權之勢,但將二者統一的計劃一直未能付諸實施。
Ⅲ 越南人民軍的裝備實力
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地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民兵自衛隊組成。正規軍又稱主力部隊,分陸軍、海軍、防空-空軍三個軍種。正規軍48.4萬人。 陸軍規模目前已大大縮減,盡管它仍是一支可觀的力量。其主要重點仍是保衛越南的大陸地區。軍隊的大多數裝備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印支戰爭,目前還在繼續使用。
陸軍兵力41.2萬人。劃分為8個軍區、2個特區,編有14個軍部、幾個步兵師、3個機械化步兵師、10個裝甲旅、15個獨立步兵團、若干個特種作戰部隊(含空降旅和爆破工兵團)、約10個野戰炮兵旅、8個工程兵師、10-16個經濟建設師、20個獨立工程兵旅。其中4個野戰軍是陸軍中的王牌和主力。第1軍下轄4個師,號稱決勝兵團,軍部駐寧平省寧平;第2軍下轄3個師,號稱香江兵團,駐河北省涼江縣;第3軍下轄3個師,號稱西原兵團,駐太原;第4軍下轄3個師,號稱九龍兵團,是侵柬的急先鋒.陸軍裝備主要有:主戰坦克:共1315輛,其中:T-34型45輛、T-54/-55型850輛、T-62型70輛、PT-59型350輛。輕型坦克:PT-76型300輛,PT-62/-63型320輛。裝甲偵察車:BPдM-1/-2型80輛。步兵戰斗車:BMJI式120輛。裝甲運輸車:BTP-40/-50/-60/152等型1500輛。牽引火炮:130毫米200門,152毫米250門,以及100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等若干門。自行炮:155毫米90門,以及 100毫米、105毫米若干門。火箭炮:107毫米、122毫米、140毫米若干門。迫擊炮:81毫米、82毫米、120毫米、100毫米若干門。反坦克導彈:AT-3耐火箱式若干具。無坐力炮:57毫米、75毫米、82毫米、88毫米、90毫米、107毫米等若干門。高炮:14.5毫米、23毫米、 30毫米、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等共8000門。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越南海軍現有5.5萬人(含海軍陸戰隊2.7萬人),劃分為4個沿海地區(柬埔寨磅遜和雲壤港為越海軍第五沿海地區),一個艦隊、艦艇旅、陸戰旅、運輸旅、航空團以及導彈、偵察、通信、雷達、工兵等部隊。 海軍裝備包括驅逐艦、護衛艦、潛艇在內的各型作戰艦艇120餘艘,其中潛艇2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5艘、小型護衛艦5艘、巡邏艇和導彈艇、魚雷快艇 40餘艘、掃雷艦5艘、掃雷艇8艘、登陸艦6艘及小型登陸艇30餘艘。其中90%以上購自俄羅斯、波蘭和朝鮮,剩下的也多是越南在俄方技術援助下自主建造。潛艇:朝鮮制小型潛艇2艘。護衛艦:共7艘,即原蘇制「別佳」級3艘,原蘇制「別佳」2型級2艘,「巴奈加特」(美製「卡特爾」)1艘,124A型1艘。巡邏艇和導彈、魚雷快艇:共41艘,其中原蘇制「黃蜂」Ⅱ級導彈快艇8艘,原蘇制「蝗蟲」級導彈快艇4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水翼魚雷快艇5艘,「大胡蜂」級魚雷快艇5艘,原蘇制SO-1級巡邏艇4艘,美製PGM-59/-71級3艘,小於100噸的近海巡邏艇10艘,原蘇制「圖利亞」級沿海掃雷艦 3艘,「連雲」級掃雷艦2艘,「瓦尼亞」級掃雷艇1艘,「葉夫根尼亞」級近海獵雷艇2艘,小掃雷艇5艘。登陸艦:共6艘,即美製LST-510/-511坦克登陸艦3艘,原蘇制「北方」級中型登陸艦3艘。小型登陸艇:共30艘,包括機械化登陸艇12艘、通用登陸艇18艘。
越南的主要軍港有:海防港:較大型的艦般可以順利出入,以前蘇聯援助的導彈快艇及大部分配套設施均在此港。峴港:越南重要的海軍、空軍基地,駐有越南海軍一個艦艇旅,裝備有護衛艦、掃雷艦和導彈快透過。峴港機場可容納數百架噴氣式飛機,駐有一個飛行團,其裝備主要為蘇-22殲轟機。金蘭灣是越南最大的軍港,周圍被陸地和半島環抱,具有極好的隱蔽性。金蘭灣曾是蘇聯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俄羅斯曾表示要從這里撤走駐軍。1992年7月俄羅斯又宣稱要保持這一基地,以彌補美國從菲律賓撤軍後的軍事真空。越軍在這里部署有一套完善的監聽設施和不確知的艦艇,設有機場,停駐著為數不少的轟炸機和戰斗機。現在,金蘭灣是越南革新以來僅存的一個拒絕開放,仍處於保密狀態的軍港。歸仁灣位於越南東岸,歸仁港南口,可作海軍艦艇後備基地。芽庄灣位於越南東南岸,為島嶼和丘陵地環抱,隱蔽性很好。西貢港位於越南東南岸,港外海域寬闊。越南地處中南半島東部,呈南北走向的「S」形狹窄狀,東部和南部瀕臨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有大小島嶼2600個,港灣數十處。越南認為,外來威脅主要來自海上,因此必須要鞏固和提高海軍的地位。
從海軍實力上看,越南許多艦艇嚴重老化,武器裝備水平落後,難以高效保障海上巡邏、偵察、護航等任務。由於自身研發能力有限,越南實行了向外購買武器與自行研製相結合的道路。近年來,越南主要從俄羅斯采購了大批海軍裝備。在購買了11架蘇-27戰斗機後,海軍的空戰能力得到大大增強;越南還購買了4艘俄制「毒蜘蛛」級導彈艇,並利用俄羅斯的技術在國內建造了6艘BP50型導彈艇和KB02000型導彈護衛艦,使越南水面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現在越南還計劃從俄采購2艘20382「虎」型輕型護衛艦和「基洛」級柴電潛艇。此外,越南海軍近年來也從其他國家進口武器。如從澳大利亞得到4艘44噸級護衛艇,從瑞典得到12艘巡邏艇,從朝鮮買來2艘小型潛艇。越軍稱,越南海軍裝備的更新換代有望在2015年前完成,屆時,越南海軍的遠洋護航能力和海上作戰能力將接近現代化海軍的要求。
針對大型水面艦艇數量不足的現狀,2006年1月越南海軍與俄61型「獵豹-3.9」護衛艦和一套裝配「紅寶石」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的最新型岸基反艦導彈系統「稜堡」。11661型護衛艦船體堅固,雜訊和輻射水平較低,隱形能力強,裝備現代化武器、指揮控制和無線電電子系統,可起降卡-28或卡 -31直升機。主要武器裝備是「天王星-E」反艦巡航導彈、「松樹」防空彈炮系統、533毫米反潛魚雷和AK-760艦炮,主要攻擊潛艇和水面艦艇,可摧毀空中目標。越南購買後可大大加強其近海防禦和遠海作戰能力。同時從2007年開始,在越南東北部城市海防市修建佔地3000公頃的大型軍港。據估計,這個軍港一旦建成,將能停靠4萬噸級的戰艦,不僅緩解了越南戰艦只能停靠在南部金蘭灣基地的困境,而且還極大加強了越南海軍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越南軍隊戰斗保障能力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越南空軍成立於1956年,1976年效法蘇軍,將空軍分為前線航空兵與國土防空軍,採用師的編制,每個師由3個飛行團組成,每個飛行團有飛機45架到60架不等。一般每個師裝備一種作戰飛機,單獨使用一個空軍基地。除簡易機場外,越南共有近60個空軍基地,進入戰爭狀況時,一個師可分別部署在多個機場。這樣可以便於靈活部署部隊,進行疏散,使飛機有較大的機動餘地,並在必要的情況下將飛機疏散到地下掩體,以提高其地面生存力。越南空軍總兵力為3萬多人,具體分為1個空軍司令部,4個航空師,總計12個飛行團,其中戰斗機團5個,運輸機團3個,教練機團3個,強擊機團1個。另外,越南還有6個高炮旅,6個雷達旅,100個防空分隊。
空軍裝備各型飛機約480架,其中作戰飛機240架。執行空戰任務的飛機包括:124架「米格-21比斯」,40架「米格-23M」,12架「蘇 -27」。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飛機包括53架「蘇-22」。武裝直升機:米-24型26架。海上偵察機:貝-12型4架。反潛直升機:共15架,即卡 -25型3架、卡-28型10架、卡-32型2架。航測機:安-30型2架。運輸機:共28架,包括安-2型12架,安-26型12架,雅克-40型4 架。直升機:米-6型4架,米-8、米-17型共30架。教練機:L-39型18架,米格-21U型若干架,雅克-18型10架,BT-6型10架。空對空導彈:AA-2、AA-8、AA-10型若干枚。空對地導彈:AS-9型若干枚。地對空導彈:SA-2/-3/-6/-7/-16型地對空導彈若干枚。高炮:37毫米、57毫米、85毫米、100毫米、130毫米高炮若干門。對空警戒雷達:約1000部。1995年和1997年從俄羅斯采購了12架蘇一27SK/UBK殲擊/強擊機;2003年年底訂購了4架蘇-30MK2多用途戰斗機,此外還可再訂購8架;2003年年中訂購了可裝備兩個炮兵連的S-300PMUl地對空導彈系統。
海灣戰爭使越南感到武裝直升機的重要性,因此,更新自己的武裝直升機力量乃是當務之急。目前,越南只有為數不多的且早已落後的「米-24」直升機,為了提高自己的反裝甲能力,越南決定在今後15年左右的時間里使自己的武裝直升機現代化。首先是改進現役的「米-24」直升機,其次是從俄羅斯購買 60~100架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米-28H」武裝直升機,首批20架左右的「米-28H」已於2002年交付。越南在15年左右的時間里接受大量復雜新式的俄制武器,將帶來兩個問題,其一是經費問題,現在越南尚欠俄羅斯巨額外債,俄羅斯出售武器雖然在對方付款方式上較西方靈活但與前蘇聯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允許賒銷。這對越南有較大壓力。預計越南空軍現代化約需75億美元。這筆開支還不包括機載武器與零配件。
2004年3月,越南已從捷克共和國獲得10架沃多喬迪L-39C初級教練機/輕型攻擊機,彌補機隊中的飛機損耗。越南空軍原有24架飛機,首批飛機是1980年交付的,在新飛機到來前,這些飛機只剩18架還在使用。近來,印度加大了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據2005年11月印度國防部官方網站披露,為落實印度與越南業已達成的防務合作協議,印度計劃近期向越南提供用於越南「米格」戰斗機檢修和蘇-27戰機升級的零部件。作為回報,越南將在叢林戰方面向印軍提供幫助。實際上,近年來印度納西克軍工廠已經幫助越南改進了現役約200架米格—21殲擊機。
Ⅳ 越南戰爭中,北越、南越、美軍都是用什麼飛機、坦克的請給出具體型號和大致數量
美軍在越戰中投入了幾乎核彈外的全部現代化(以當時角度來說)武器,主要包括:
飛機:
戰斗機有F-4「鬼怪」、F-8「十字軍戰士」、F-100"超級佩刀」、F-102「三角標槍」、F-94「天蠍」、F-104「星戰士」。
戰斗轟炸機有F-105「雷公」
轟炸機有B-29、B-52、B-58
直升機主要是UH-1還有AH-1
武裝運輸機AC-130「空中炮艇」
攻擊機有A-4「天鷹」、A-6「入侵者」和A-7「海盜」
坦克是M47/48「巴頓」系列後來又有了M60
越軍戰斗機部隊太少,戰機數量和質量與美軍相差了太多的數量級,越軍戰前只有60多架殲-5(相當於米格-17C),後來又從中國接受了一批殲-5和殲-6(與F-100大致相當),數量不過100餘架。蘇聯也先後援助了米格-17、19大約百餘架。1972年,中國援助了20架殲-7(中國的仿製米格-21的戰機,可以匹敵F-104),在此之前不久,蘇聯也援助了少量米格-21,這是當時越軍最好的戰機了。
坦克越軍用的很雜,數量也很少,有T-34、斯大林-2還有少量T-54和59式,也是中、蘇援助的。
Ⅳ 越南軍隊的士兵裝備武器是什麼樣的呢
你好!
越南在武器方面的實力不容小覷,但是與中國相比較的話還是存在明顯的差距。看越南周圍的領國,陸上領國有三個,寮國、柬埔寨、中國。中國的實力自然不用說,寮國和柬埔寨的實力雖然不夠強,但是也保留了一些優良裝備。越南的武器主要是靠買,而中國的武器是靠自產。所以兩者之間還是有顯著差距的。越南的實力的確不能輕視,作為有美國撐腰的小老弟,越南每年自然少不了要從西方引進大量的武器。但是,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就顯得相形見絀了。
越南沒錢也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能力,主戰裝備自給率還不到5%,所以他的裝備更新速度很慢,地面裝備水平一直停留在50-60年代,空中裝備水平停留在70-80年代。越南現在是既想當大國,又沒有大國的實力,更沒有當年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底氣了。有個有意思的事情,當年越南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那些裝備到現在仍然在服役而且依舊是主力,40年過去了竟然沒有什麼變化。
Ⅵ 中越戰爭中國是不是輸了
中越戰爭中國不是輸了,是贏了。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反制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便宣布勝利,撤出了越南。
越南在中方撤出之後,宣布越南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進入八十年代後兩國繼續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後,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Ⅶ 越南有多少軍隊,有什麼武器裝備呀
PLA:230萬
陸軍:機動兵力有18個集團軍、4個師、4個旅;
海軍:三大艦隊、六個岸基海航師、三個艦載直升機團、兩個陸戰旅;
空軍:一個空降軍、三十多個航空師(具體數量忘記了,懶得數番號了)、十多個高炮/防空師旅;
二炮:十多個導彈旅
CAPF:80萬
機動部隊:16個機動師(合65個機動團)坦克:僅作戰部隊ZTZ-96有31個營961輛、ZTZ-96A有21個營711輛,兩者近1672輛,接近越軍坦克保有量;(這還沒算僅三百輛不適合南方地區的ZTZ-99坦克,以及老舊的ZTZ-88、ZTZ-59D等坦克)
潛艇:039、039A、kilo諸型常規潛艇就有三十多條(老舊的035、033各型及09I、09II、09III、09IV核潛艇沒有計算入內)越軍僅有小型潛艇數艘。東海艦隊某潛艇支隊,就是裝備清一色基洛636、基洛877潛艇的支隊
保有量不大
呵呵
。。。。。。。。。。。
Ⅷ 中國打的過越南嗎 中國的武器准備怎麼樣
今天我們天天談論中越之間的分歧,以及可能的我國對越南的軍事打擊。只不過,現代戰爭「吞金虎」的概念,大概並不為人知。這里,我們拿起紙筆來算算對於越南進行軍事打擊的各種耗費。
首先,從戰術角度,我們的飛機不可能從廣西或者雲南的機場起飛,因為越南的國土是狹長形狀,從雲南和廣西起飛的戰斗機在接近目標前就會被越南的雷達發現。所以我軍攻擊機不對只能從海南起飛,並繞過南海,迂迴攻擊越南金蘭灣以北的目標。
因此,我軍飛機只能預先駐扎海南的機場,而海南島面積有限,軍用機場也有限,同時,根據現代戰爭武器威力綜合分析,摧毀一座機場需要30-40枚巡航導彈同時命中,而越南有16座空軍基地和8座海軍基地,而我軍飛豹戰斗轟炸機一次可以攜帶4枚YJ-62級別的巡航導彈,換句話說,至少需要12架飛豹以摧毀一座越南空軍基地(十架攻擊機、一架咆哮豹電子支援飛機和一架後備補充攻擊機)假設摧毀一座海軍基地也需要40枚巡航導彈,則摧毀24座海空軍基地共需要960枚巡航導彈,也就是240架攻擊機。
很顯然,我們沒有,也不可能一次性派出那麼多飛機,所以必然要分片攻擊,以我軍海南基地現有能力,只能部署4個飛豹團(160架)、2個殲-10團、1個殲-11團。考慮到靠近中越陸地邊境的軍事基地可以由部署在雲南的陸基彈道導彈部隊進行打擊,而海防等基地可以由022導彈艇進行打擊。我軍一次性可以攻擊越南12-15座海空軍基地。永興島機場的一個團殲-10隻能用於掩護,不能用於攻擊。整個戰役中,由於殲-10是輕型戰斗機,載彈量過小,不能攜帶類似YJ-62一類的大型導彈進行遠程攻擊。
當我軍第一波攻擊從海南島起飛直撲越南峴港、金蘭灣、西山的時候,我們將有160架攻擊機、40架掩護的殲-11、另外24架蘇-30MK2作為候補攻擊機伴隨作戰。同時,在南海上空至少有2架空警2000級別大型預警飛機、3架空警200級別中型預警飛機才能夠統一指揮這么大規模的空中打擊,另外我們還必須有總計一個團的殲-10負責保護5架預警飛機的安全。由此可知,我們至少需要部署5架空警2000和7架的空警200預警飛機。
打擊能力計算完畢了,我們現在來看看花銷:
根據出口產品計算,我軍C-802的市價在100萬美元上下,由此可以確信YJ-62的製造成本不會低於150萬美元(約合1000萬RMB),殲-10戰斗機每飛行一小時,平均成本為2萬RMB,由此可知飛豹每飛行一小時,平均成本不會低於2萬RMB,預警飛機則在10萬RMB之上。022導彈艇出擊,每一個小時燃油費不會低於6000RMB。
則160架飛豹攻擊機和24架蘇-30MK2一次性將攜帶784枚巡航導彈,總價值至少78.4億RMB。另外40架殲-11、40架殲-10攜帶的空空導彈,每架殲-11將攜帶10枚空空導彈,每架殲-10攜帶6枚空空導彈,掩護部隊總計攜帶空空導彈為640枚。另外每架飛豹也會攜帶至少2枚空空導彈,每架蘇-30攜帶4枚空空導彈,則攻擊機部隊也會攜帶416枚空空導彈。這些導彈即使全部按照短程格鬥導彈計算(140萬RMB/枚),總計價值也為14.784億RMB。另外地對地導彈旅60枚地對地導彈價格大約為150萬美元/枚,約合1億RMB,則60枚為60億RMB。022導彈艇兩個攻擊編隊共12艘,攜帶96枚巡航導彈,總計價值9.6億RMB。所以,我軍攻擊機部隊一次性出擊僅彈葯消耗就超過102億RMB!
另外,再計算一下總計264架攻擊機、5架預警飛機每飛行一小時總計成本至少在578萬RMB。一個攻擊波每架飛機至少飛行4個小時,則總計為約2.3億RMB。022導彈艇12艘一次出動至少航行8小時,總計約為57.6萬RMB(這個花費不大,可以忽略不計了)
由此可見我國如果和越南爆發軍事沖突,對越南實行北約「南聯盟」模式的軍事打擊,一波攻擊僅彈葯和飛機損耗就超過104億RMB(約合14.85億美元),理論上一天兩波攻擊越南海空軍,僅彈葯和油料消耗需要208億RMB。而我國目前每年總計軍費也不過450億美元。
這還僅僅是一次攻擊攜帶的彈葯量,而要徹底摧毀越南的海空軍,兩個攻擊波的空襲式肯定不夠的。而且戰爭會有一個持續的過程,即使按照北約空襲南聯盟的模式也需要至少30天。則軍費總額最保守估計也將高達445.5億美元(14.85×30=445.5)而為了防止海空軍被摧毀後,越南在陸地邊界上對我國進行挑釁,我們有必要在雲南廣西邊界上部署部隊。而所有這些部隊每天的消耗也不是個小數目。另外攻取南海單憑飛機肯定是不夠的,必然需要我國南海艦隊的大型驅逐艦、登陸艦聯合出擊,並且攻取了越南佔領我國島嶼,必然還要派兵駐守。此消耗屬於長期性質,不是一兩次戰役能夠計算的。
所以《孫子兵法》說「兵者,國之大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國不可畏戰,但也不可輕言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