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越南地理分為三大地區是什麼歷史原因導致的
越南地理上猶如一條橫卧在中南半島的小龍,全國分為三個地區,越南人稱之為“三圻”。不過越南這種地理劃分在兩百年前的阮朝才形成,形成了越南三種各有不同的文化。
昔日的南圻西貢,今日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
總之,越南經過千年的發展,在阮朝奠定了如今越南地理版圖,由於歷史發展的緣故,越南也最終形成今日的三圻之地的地理格局。
② 關於越南的問題。
越南曾稱"安南""西貢",後被中國改名為"越南"
清末,法國入侵中國,在越南登陸,當時中國是越南的保護國,史稱"中法戰爭"
中法戰爭,又稱清法戰爭,是發生於1884年到1885年間清朝中國與法國之間的戰爭。
除了主戰場的中越國境外,法軍也攻打基隆、淡水,封鎖台灣海峽,並佔領澎湖
中法戰爭
Zhong-Fa Zhanzheng中法戰爭 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緒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
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第一階段戰場在越南北部;第二
階段擴大到中國東南沿海。戰爭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由於清朝統治者的腐朽昏庸,最後
法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當時人稱:「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法國侵略越南與覬覦中國 中國與越南山川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關系密切。19世紀
以前法國天主教勢力已侵入越南。英法對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法國開始武力侵佔越南南
部(南圻,西方人稱為交□支那),使越南南部六省淪為法國殖民地。接著就由西貢出發探
測沿湄公河通往中國的航路,在發現湄公河的上游瀾滄江不適於航行後,即轉向越南北部(北
圻,西方人稱為東京),企圖利用紅河作為入侵中國雲南的通道。1873年11月(同治十二
年十月),法國派安鄴率軍百餘人侵襲並攻陷河內及其附近各地。越南國王阮福時請求當時
駐扎在中越邊境保勝地方(今老街)的中國人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協助抵抗法軍侵略。同年
12月,黑旗軍在河內城郊大敗法國,擊斃安鄴,法軍被迫退回越南南部。1874年3月15日, 越
南在法國侵略者的壓迫和訛詐下,在西貢簽訂了《越法和平同盟條約》,即第二次《西貢條約》,
越南向法國開放紅河,並給予法國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種權益。1875年5月25日,法國照會
清政府,通告該約內容,意在爭取清政府的承認,從而排除在歷史上形成已久的中國在越南
的影響。 6月15日清政府復照,對該條約不予承認。 法國畫家筆下的黑旗
軍士兵 1882年3月,法國政府命交□支那海軍司令李維業指揮侵略軍第二次侵犯越南北
部,4月,侵佔河內城砦,進而以兵船溯紅河進行偵察,直到河內西北的山西附近。次年3月,
又攻佔產煤基地鴻基和軍事要地南定。越南朝廷一再要求清政府速派軍應援。清政府鑒於形
勢變化,命令滇桂兩省當局督飭邊外防軍扼要進扎,但強調「釁端不可自我而開」。5月19
日,劉永福率黑旗軍在懷德府紙橋進行決戰,李維業及副司令盧眉以下三十餘名軍官、兩百餘
名士兵被擊斃。法軍被迫退回河內。法國利用李維業之死,竭力煽動全面的侵越戰爭,除增
援陸軍外,成立北越艦隊,調兵遣將,積極部署。8月間,法軍一面在北越加緊攻擊黑旗軍,
一面以軍艦進攻越南中部,直逼越南都城順化。8月25日,迫使越南簽訂《順化條約》,取得
了對越南的「保護權」。法國侵略者為實現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及早達到據越南而侵入中國
西南的目的,開始以全力來對付中國。中法之間正面沖突的危機日益逼近。 中法兩國的
直接對峙 越南向法國屈服的《順化條約》簽訂後,中國成為法國佔有越南的唯一障礙,法
國決定消除這一障礙,立即禁絕了越南與中國的一切關系,並強迫越南撤退包括黑旗軍在內
的抗法軍。於是造成了與中國直接對峙的形勢。 法國首先想用外交方式達到其目的。9
月15日,法國政府向中國提出一個解決越南問題的方案,即以劃出一個狹小的中立區的辦法
使中國撤出駐越軍隊,承認法國對整個越南的殖民統治,並向法國開放雲南的蠻耗為商埠,
為法國打開雲南門戶。方案為清政府拒絕,談判毫無結果。這時,鑒於中越兩國的特殊關系
和法國侵越給中國造成的嚴重威脅,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以左宗棠、曾紀澤、張之洞為代表的
主戰派,力促朝廷採取抗法方針;但掌握清政府外交、軍事實權的李鴻章卻一意主和。清朝最
高決策機構舉棋不定,在軍事上,一面派軍隊出關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訓令清軍不得主動向
法軍出擊。在外交上,一面抗議法國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圖通過談判或第三國的調停達成妥
協。這種自相矛盾的舉措,大大便利了法國的侵略部署。10月25日,法國東京海域分艦隊
司令孤拔受命為北越法軍統帥。12月初,決定向紅河三角洲中國軍隊防地發動攻擊。 戰
爭的爆發 中法戰爭是從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戰開始的。法國的軍事行動第一個目標確定
為山西。山西的防軍主要是黑旗軍,同時也有七個營正規的桂軍和滇軍。法軍於14日發起
攻擊,中國駐軍被迫實行了軍事抵抗。法軍依靠優勢的裝備,16日佔領山西。 1884年
2月,米樂繼孤拔為法軍統帥,兵力增至一萬六千人,圖謀侵犯北寧,籌劃給中國軍隊更大的打
擊,從而迫使清統治者完全屈服。時清政府在北寧一帶駐軍約四十營,但由於將帥昏庸、怯
懦,互不協調,軍紀廢弛,兵無鬥志。3月12日,法軍來攻,北寧失守;19日,太原失陷;4
月12日,法軍進駐興化。法國利用軍事勝利的形勢,對越南和中國都展開了進一步的政治脅
迫。6月,法國政府與越南訂立最後的保護條約。 黑旗軍鎮守北寧圖 清
廷得悉前線軍事挫敗的消息後,以撤換大批疆吏廷臣掩飾敗績。全面改組軍機處,恭親王奕
□等被黜退,以禮親王世鐸代之。貝勒(後為慶親王)奕□主持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而實際
大權操在醇親王奕□(光緒帝生父)的手中。授權李鴻章與法國代表舉行和談。5月11日,
李鴻章與法國代表福祿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會議簡明條約》(又稱《李福協定》)。主要內
容是:①中國同意法國與越南之間「所有已定與未定各條約」一概不加過問,亦即承認法國
對越南的保護權;②法國約明「應保全助護」中國與越南毗連的邊界,中國約明「將所駐北
圻各防營即行調回邊界」;③中國同意中越邊界開放通商,並約明將來與法國議定有關的商
約稅則時,應使之「於法國商務極為有利」;④本約簽訂後三個月內雙方派代表會議詳細條
款。17日,福祿諾交給李鴻章一份節略,通告法國已派巴德諾為全權公使來華會議詳細條
款,並單方面規定在越南北部全境向中國軍隊原駐地分期「接防」的日期。李鴻章沒有肯定
同意這個規定,又沒有明確反對,亦未上報清朝中央政府。 6月23日, 法軍突然到諒山
附近的北黎(中國當時稱為觀音橋)地區「接防」,無理要求清軍立即退回中國境內。中國駐軍
沒有接到撤軍命令,要求法軍稍事等待,法軍恃強前進,開槍打死清軍代表,炮擊清軍陣地。
清軍被迫還擊,兩日交鋒,法軍死傷近百人,清軍傷亡尤重。這次事件史稱「北黎沖突」或
「觀音橋事變」。法國以此為擴大戰爭的借口,照會清政府要求通飭駐越軍隊火速撤退,並
賠償軍費兩億五千萬法郎(約合白銀三千八百萬兩),並威脅說,法國將佔領中國一兩個海
口當作賠款的抵押。清政府雖然認為這是無理勒索,但仍派兩江總督曾國荃於7月下旬在上
海與巴德諾談判,以求解決 爭端。談判未有結果,法國重新訴諸武力。 法國將戰火擴大
到中國東南沿海 法國派巴德諾與曾國荃進行談判的同時,繼續製造事端,再次挑起戰爭。
從1884年5月《簡明條約》簽訂前後法軍攻擊基隆起,到1884年8月馬尾海戰結束為止,為
中法戰爭第二階段,主要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越南北部陸上戰爭也在繼續。 法國將它
在中國和越南的艦隊合成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乘機分別開進福州和基隆,一方面脅
迫中國接受法國條件,一方面准備隨時發動攻擊,佔領這些口岸。8月5日,法艦轟擊基隆,
強行登陸,中國軍隊在督辦台灣事務大臣劉銘傳統率下頑強抵抗,使法軍不得不退回海上待
機再舉。隨後,法國議會授權政府「使用各種必要方法」使中國屈服,法國政府擬定新條件
向中國勒索,要求賠款八千萬法郎,十年付清。清政府沒有接受。中法外交關系正式破裂。
23日,法國以先期駛入福州馬江以內的優勢兵艦向中國船艦猛烈攻擊,中國水師倉卒應戰,
頃刻間,戰艦十一艘或沉或傷,官兵殉難者近八百人。法艦又炮轟馬尾船廠(福州船政局),
將其擊毀,並連日對馬尾至海口間的岸防設施大肆破壞後駛出閩江口,集結於馬祖澳。 自
此戰火延至中國本土,8月26日,清廷頒發上諭,譴責法國「橫索無名兵費,恣意要求」,「先啟
兵端」,令陸路各軍迅速進兵,沿海各地嚴防法軍侵入。這道上諭實際上是對法國侵略者的
宣戰書。 10月初,法艦分頭進犯台灣基隆和淡水,劉銘傳鑒於兵力不足,放棄基隆,
堅守淡水。法軍在基隆登陸後,再犯淡水,一度抵灘上陸,但很快被擊退。法軍佔領基隆一
隅,無法深入,轉而從10月23日起對台灣實行海上封鎖。1885年初,法軍接連從基隆向
台北進攻;法艦騷擾浙江鎮海,截擊由上海往援福建的五艘中國軍艦,在浙江石浦擊沉其中
兩艘。3月底,法軍佔領澎湖島及漁翁島。鎮海之戰,法艦遭到扼守招寶山炮台的中國軍隊奮
勇還擊,孤拔的座艦也被擊中,孤拔身受重傷,6月11日死於澎湖島。 中法戰爭中
廣西鎮南關清軍布防圖 鎮南關大捷 中法之間的陸上戰爭仍在中越邊境和越南境內激
烈進行。1884年2月,法軍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十天以後,法軍侵佔鎮南
關(今友誼關),因兵力不足、補給困難,焚關而去,退至文淵(今越南同登)、諒山,伺機
再犯。時老將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得悉法軍將犯
鎮南關,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
築成了較完整的防禦陣地。3月23日,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24日越牆進
犯,馮子材率士卒沖出牆外,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
窺伺。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重傷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法
軍陷入困境。鎮南關大捷使清軍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法軍戰敗的消息傳至巴黎後,導致
茹費理內閣倒台。(見彩圖鎮南關(今友誼關)清軍布防圖 1884年3月,鎮南關大捷使清朝軍
隊在中法戰爭中轉敗為勝) 中法雙方議和 法國發動侵華戰爭後,各方面圍繞和戰問題
的外交活動和秘密談判幾乎沒有停止過。鎮南關大捷本來使中國在軍事上、外交上都處於有
利地位,但清政府在整個中法戰爭期間,即使在被迫宣戰以後,也擔心「兵連禍結」會激起
「民變」、「兵變」,因此始終或明或暗、直接間接地向法國侵略者進行求和活動。李鴻章等
人主張「乘勝即收」,把鎮南關大捷當作尋求妥協的絕好機會,建議清政府立即與法國締結
和約。1885年2月,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在清政府同意下,派其僚屬英籍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
處稅務司金登干赴巴黎促進中法和議。4月4日,金登乾和法國外交部政務司司長畢樂在巴
黎匆促簽訂停戰協定(《巴黎協定書》)。之後,清政府明令批准李福天津《簡明條約》,並
下令北越駐軍分期撤退回國;法國解除對台灣和北海的封鎖。中法戰爭至此停止,慈禧太後
頒發了停戰詔令。 中法戰爭圖 1885年5月13日,清政府任命李鴻章
為談判代表,與法國政府代表、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開始談判中法正式條約。6月9日,
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即《越南條款》或《中法新約》,又稱《李巴條約》,共
十款,主要內容是:①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②中
越陸路交界開放貿易,中國邊界內開辟兩個通商口岸,「所運貨物,進出雲南、廣西邊界應
納各稅,照現在通商稅則較減」;③日後中國修築鐵路,「應向法國業者之人商辦」;④此約簽
字後六個月內,中法兩國派員到中越邊界「會同勘定界限」;⑤法軍退出台灣、澎湖。11月28
日,此條約在北京交換批准。 中國在這次反侵略戰爭中,本來有可能取得最後勝利,只
是由於清統治者的懦弱、妥協,勝利的成果才被葬送。1886~1888年,清政府又被迫與法
國簽訂了《中法越南邊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務條約》、《中法續議商務條約》等一系列不平
等條約,使法國又得到很多權益。中國西南門戶洞開,法國侵略勢力以印度支那為基地,長
驅直入雲南、廣西和廣州灣,並使之一度變成法國的勢力范圍。
③ 越南黎氏有多少人口
黎氏很早以前,就南遷越南,並在九真形成望族。越南黎氏為全國第二大姓,歷史上曾建立過前黎朝、後黎朝。
九真郡在今越南中部清化、河靜、義安-帶,郡治愛州即今清化。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鎮壓征則、征義的反叛,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秦朝時,九真郡屬南越國王趙佗(首都在今廣東省廣州市)的領地。
越南前黎朝皇帝黎桓,本是京兆尹黎乾的後代。唐德宗時,廣西桂林總鎮黎朝,妣廖氏生子黎干,公妣合葬東嶺龜形(據稱在廣西陽朔縣)。黎干生於唐德宗貞元二十年甲申(804年)三月十三日申時,唐武宗會昌四年甲子(844年)舉孝廉,釋奠國子監祭酒,升授京兆府尹,晉封兵部侍郎,封京兆侯,妣李氏,繼妣吉氏、連氏,俱誥封夫人,與夫合葬蓮塘水口邊象形(據稱在廣西陽朔縣福利鎮秀泉村旁的老寨塘村,古名蓮塘村,旁為蓮塘底村),生二子:長子黎度,為江西省寧都縣東韶黎氏始祖;次子黎慶,留居廣西桂林陽朔。黎慶妣楊氏生子紅溪。紅溪生三子:長子黎覓、次子、三子名失記。兄弟三人隱居陽朔縣福利秀泉村。因造反失敗,黎覓與妻鄧氏攜黎桓逃出安南愛州(今越南清化),依附愛州觀察使黎某。不久黎覓與鄧氏相繼而卒,黎觀察使收留黎桓為養子。黎桓940年生於廣西陽朔,980年至1005年三月任越南前黎朝開國皇帝,在位廿五年,史稱「大行皇帝」,年號「天福」、「興統」、「應天」。前黎朝存世三十年,滅於曾被賜姓黎的大將李公蘊。至1400年,黎桓後裔黎季氂,篡奪大越國陳朝政權,改名胡季氂,建立胡朝,將大越國改名大虞國,讓位給兒子胡漢蒼。1407年,胡季氂、胡漢蒼父子,被明朝軍隊擒獲,剛剛建立七年的大虞國胡朝滅亡。1428年,愛州人、黎桓後裔黎利,建立大越帝國黎朝,史稱「後黎朝」,滅於1789年,存世三百六十-年。黎桓的侄子,隱籍供職福建省莆田縣,侄孫黎發祥生於北宋端拱二年戊子(988年),北宋仁宗寶元三年庚辰科(1040年)進士及第,任廣西鬱林州知州,三攝梧州府事,誥授朝議大夫,終於鬱林州官署。至孫黎智行,始由鬱林州(今玉林市),遷居廣東化州六王嶺西北黎村,再傳八代至黎惟岳隱居黃竹村,為廣東化州黃竹黎氏始祖。前玉林地區行署專員黎允武、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屆人代副主任黎濟武,兄弟倆都是黎惟岳公後裔,原籍廣東化州縣甲隆鎮那浪村。
④ 越南有哪些縣
越南省市縣如下:
廣寧省 Quang Ninh
省會:下龍市(鴻基市)
面積:5899平方公里
人口:105.56萬(2003)
1 海寧縣 Hai Ninh『治芒街』『現已改設為芒街市 Mong Cai』 2 廣河縣 Guang Ha『治廣河』『現已分拆為海河縣與譚河縣』 2a 海河縣 Hai Ha『治廣河』
2b 譚河縣 Dam Ha『治譚河』
3 平遼縣 Binh Lieu『治平遼』
4 先安縣 Tien Yen『治先安』
5 巴節縣 Ba Che『治巴節』
6 雲屯縣 Van Don
7 錦普市 Cam Pha
8 橫蒲縣 Hoanh Bo
9 下龍市 Ha Long City 『前稱鴻基 Hong Gai』
10 安興縣 Yen Hung『治廣安』
11 汪秘市 Uong Bi
12 東潮縣 Dong Trieu『治東潮』
13 姑蘇縣 Co To『治姑蘇』
北越
諒山省 Lang Son
省會諒山市
面積: 8305平方公里
人口: 72.43萬(2003)
1 亭立縣 Dinh Lap『治亭立』
2 祿平縣 Loc Binh『治祿平』
3 高祿縣 Cao Loc『治高祿』
4 諒山市 Lang Son City
5 支棱縣 Chi Lang『治東梅』
6 右隴縣 Huu Lung『治右隴』
7 文關縣 Van Quan『治文關』
8 文浪縣 Van Lang『治納岑』
9 長定縣 Trang Dinh『治七溪』
10 平嘉縣 Binh Gia『治平嘉』
11 北山縣 Bac Son『治北山』
北越
北江省 Bac Giang
省會北江市
面積: 3822平方公里
人口: 154.71萬(2003)
1 山峒縣 Son Dong『治安州』
2 陸岸縣 Luc Ngan
3 陸南縣 Luc Nam『治玉琢』
4 諒江縣 Lang Giang『治威烈』
5 安勇縣 Yen Dung
6 北江市 Bac Giang Town
7 安勢縣 Yen The
8 新安縣 Tan Yen『治高尚』
9 越安縣 Viet Yen
10 協和縣 Hiep Hoa
北越
北寧省 Bac Ninh
省會北寧市
面積: 804平方公里
人口: 97.67萬(2003)
1 桂武縣 Que Vo
2 嘉良縣 Gia Luong『現已分拆為嘉平縣與良才縣』
2a 嘉平縣 Gia Binh
2b 良才縣 Luong Tai
3 北寧市 Bac Ninh Town
4 安豐縣 Yen Phong
5 仙山縣 Tien Son『現已分拆為仙游縣與慈山縣』
5a 仙游縣 Tien Du
5b 慈山縣 Tu Son
6 順成縣 Thuan Thanh
北越
海陽省 Hai Duong
省會海陽市
面積: 1648平方公里
人口: 168.92萬(2003)
1 至靈縣 Chi Linh
2 京門縣 Kinh Mon
3 南市縣 Nam Sach『治南市』
4 金城縣 Kim Thanh
5 清河縣 Thanh Ha『治清河』
6 海陽市 Hai Duong City
7 錦江縣 Cam Giang『治錦江』
8 嘉祿縣 Gia Loc『治嘉祿』
9 平江縣 Binh Giang
10 清沔縣 Thanh Mien『治清沔』
11 四歧縣 Tu Ky『治四歧』
12 寧江縣 Ninh Giang『治寧江』
北越
河內直轄市 Ha Noi
娣e: 921平方公里
人口: 300.70萬(2003)
1 西湖郡 Tay Ho
2 還劍郡 Hoan Kiem
3 二征郡 Hai Ba Trung
4 巴亭郡 Ba Dinh
5 棟多郡 Dong Da
6 青春郡 Thanh Xuan
7 紙橋郡 Cau Giay
8 朔山縣 Soc Son『治朔山』
9 東英縣 Dong Anh『治東英』
10 嘉林縣 Gia Lam
11 慈廉縣 Tu Liem
12 清治縣 Thanh Tri
13 龍編郡 Long Bien『新析置』『方位不明』
14 黃梅郡 Hoang Mai『新析置』『方位不明』
北越
海防直轄市 Hai Phong
面積: 1519平方公里
人口: 175.41萬(2003)
1 吉海縣 Cat Hai『治吉婆』
2 塗山市 Do Son Town
3 水源縣 Thuy Nguyen
4 海安郡 Hai An『從原安海縣(An Hai)析置』
5 吳權郡 Ngo Quyen
6 鴻龐郡 Hong Bang
7 黎真郡 Le Chan
8 建安郡 Kien An
9 安陽縣 An Duong『治安陽』『從原安海縣(An Hai)析置』 10 安老縣 An Lao『治安老』
11 建水縣 Kien Thuy
12 仙浪縣 Tien Lang『治仙浪』
13 永寶縣 Vinh Bao『治永寶』
14 白龍尾縣 Bach Long Vi『白龍尾島及其周圍海域
北越
興安省 Hung Yen
省會興安市
面積: 928平方公里
人口: 111.24萬(2003)
1 美文縣 My Van『現已分拆為文林縣與美豪縣』
1a 文林縣 Van Lam
1b 美豪縣 My Hao
2 恩施縣 An Thi『治恩施』
3 州江縣 Chau Giang『現已分拆為文江縣與快州縣』
3a 文江縣 Van Giang『治文江』
3b 快州縣 Khoai Chau『治快州』
4 金洞縣 Kim Dong
5 芙渠縣 Phu Cu
6 仙侶縣 Tien Lu
7 興安市 Hung Yen Town
8 安美縣 Yen My『治安美』『從原美文縣及原州江縣分地析置』
太平省 Thai Binh
省會太平市
面積: 1542平方公里
人口: 183.11萬(2003)
1 太瑞縣 Thai Thuy『治瑞英』
2 瓊富縣 Quynh Phu『治瓊瑰』
3 東興縣 Dong Hung『治東興』
4 興河縣 Hung Ha『治興河』
5 錢海縣 Tien Hai『治錢海』
6 建昌縣 Kien Xuong『治建昌』
7 太平市 Thai Binh City
8 武舒縣 Vu Thu『治武舒』
北越
高平省 Cao Bang
省會高平市
面積: 6691平方公里
人口: 50.30萬(2003)
1 下琅縣 Ha Lang『治下琅』
2 重慶縣 Trung Khanh『治重慶』
3 廣和縣 Quang Hoa『治廣淵』『現已分拆為廣淵縣與復和縣』 3a 廣淵縣 Quang Uyen『治廣淵』
3b 復和縣 Phuc Hoa
4 茶嶺縣 Tra Linh
5 河廣縣 Ha Quang
6 和安縣 Hoa An
7 高平市 Cao Bang Town
8 通農縣 Thong Nong『治通農』
9 保樂縣 Bao Lac『治保樂』
10 原平縣 Nguyen Binh『治原平』
11 石安縣 Thach An『治東溪』
12 保林縣 Bao Lam『治保林』『從保樂縣分地析置』
北越
太原省 Thai Nguyen
省會太原市
面積: 3541平方公里
人口: 108.59萬(2003)
1 武崖縣 Vo Nhai
2 同喜縣 Dong Hy
3 富良縣 Phu Luong
4 定化縣 Dinh Hoa
5 大慈縣 Dai Tu『治大慈』
6 太原市 Thai Nguyen City
7 富平縣 Phu Binh
8 公河市 Song Cong
9 普安縣 Pho Yen
北滸省 Bac Kan
省會北滸市
面積: 4857平方公里
人口: 29.17萬(2003)
1 銀山縣 Ngan Son
2 巴比縣 Ba Be『治佐砑』
3 納里縣 Na Ri『治安樂』
4 白通縣 Bach Thong『治富通』
5 北滸市 Bac Kan Town
6 則屯縣 Cho Don
7 則梅縣 Cho Moi『治則梅』『從白通縣分地析置』
8 柏南縣 Pac Nam『新析置』『方位不明』
北越
永福省 Vinh Phuc
省會永安市
面積: 1371平方公里
人口: 114.29萬(2003)
1 麋泠縣 Me Linh
2 三道縣 Tam Dao『治三道』
3 立石縣 Lap Thach『治立石』
4 永安市 Vinh Yen Town
5 安樂縣 Yen Lac『治安樂』
6 永祥縣 Vinh Tuong『治永祥』
7 平川縣 Binh Xuyen『從三道縣分地析置』
8 三陽縣 Tam Duong『從三道縣分地析置』
9 福安市 Phuc Yen『從麋泠縣分地析置』
北越
富壽省 Phu Tho
省會越池市
面積: 3519平方公里
人口: 130.27萬(2003)
1 越池市 Viet Tri City
2 豐州縣 Phong Chau『治豐州』『現已分拆為富寧縣與臨洮縣』 2a 富寧縣 Phu Ninh『治豐州』
2b 臨洮縣 Lam Thao『治臨洮』
3 端雄縣 Doan Hung『治端雄』
4 富壽市 Phu Tho
5 清波縣 Thanh Ba『治清波』
6 夏和縣 Ha Hoa『治夏和』
7 錦溪縣 Cam Khe『前稱洮江縣Song Thao』
8 三青縣 Tam Thanh『治興河』『現已分拆為三農縣與青水縣』 8a 三農縣 Tam Nong『治興河』
8b 清水縣 Thanh Thuy
⑤ 越南靠近中國哪幾個省
越南與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與海南省隔海相望。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地理坐標為北緯8°10'~23°24'、東經102°09'~109°30'之間,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接壤,東臨北部灣與中國海南省隔海相望。
越南地形狹長,地勢西高東低,西與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柬埔寨王國交界,東面和南面臨南海,越南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南北長1600公里,東西最窄處為50公里。
越南在歷史上的稱呼幾經變更,最早被稱為「交趾」,唐朝時,設立安南都護府,此越南又被稱為「安南」。
968年丁朝獨立,建國號「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1054年,李朝聖宗又改國號為「大越」。「大越」是越南歷史上使用最久的國號,其間雖有15世紀時胡朝改國號為「大虞」的短暫變更,但李朝、陳朝、後黎朝諸朝均以「大越」為號。
⑥ 越南的首都在哪裡
首都在河內,紅河三角洲西北部。也是第二大城市
⑦ 兩張照片看出是越南哪裡嗎,想去那看看
把我曾經寫的攻略分享給你,路線是從越南由北到南,包括景點的票價什麼的都有了,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旅途愉快!
入境越南後,須在48小時內向留宿地附近的公安機關申報居留。入住旅店,則由店方負責代為申報。故旅客入住時,一般應將護照或其他旅行證件交由店方保管。 從廣西出發,遊客可以通過兩個陸路關口前往越南的河內(Ha Noi),一是憑祥的友誼關,另一個是東興。憑祥是上上之選,新建的南寧至河內的公路從這里通過,兩個城間的車程只有短短的6個小時。過境班車每天8:10(在南寧火車站旁的友愛路車站發車)、8:50及14:00(在琅東客運站發車,自火車站打的前往需15元)各發一班,其中友愛路的班車可在南方大酒店提前訂票,(),票價元,車過友誼關後需換車。越南簽證分一個月內單次往返、一個月內兩次往返、半年內多次往返等幾種,單次往返的簽證費元左右,可獲得30天有效期的個人旅遊簽證,辦理簽證需5個工作日。需要攜帶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正本原件和2寸彩照片2張。
1、越南簽證的有效期和停留時間重疊計算。
2、單價超過元的照相機,電腦,等貴重物品入關時應該申報。旅行搭乘Open Tour. Open Tour是越南為發展旅遊業設計出的一種非常方便旅行的巴士車票。起止點是河內和胡志明,中間包括Hue(順化)、Hoi An(會安)、Da Nang(梘港)、Nhs Trang(芽庄)、Dalat())、Munnei Beach(一個沒有中文名的度假海灘)等站,全程票價加稅25-35美元,視Open Tour的而定。
遊河內(HaNoi)(景點門票$30+ ND,路費 ND,住+吃4天《$10 +50元》×4,共計元)如喜歡老城區,那最好住在還劍湖附近。那裡布滿了各式旅館,價格從$2.5-10/人不等。入住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旅館幫助你預訂明天去下龍灣的船票。河內有很多旅行社組織散客去下龍灣游覽,口碑好的除了SinhCafé外還有KimCafé和HanoiToserco。下龍灣游覽分一日游($20/人)、二日游($26/人)、三日游($28/人),可根據自己時間來安排。訂完船票,沿著還劍湖瀏覽一遍,然後直撲河內最大的巴亭廣場,開始區之旅。記住當晚的重點節目是看水上木偶。升龍水上木偶劇院(TrangLongWaterPuppetTheatre)就在還劍湖邊,每天晚上18:00—20:00(只演一場),一等票$4,二等票$2,拍照加$1。1.還劍湖(HoanKiemLake):著名的還劍湖在河內中心。相傳當年越南黎朝皇帝黎太祖乘船游湖時,一隻巨龜浮出水面將他的佩劍銜去潛入水中,黎太祖認為這是神靈要取回伴他十多年征戰的寶劍,就將此湖命名為還劍湖。湖中的小島上有玉山祠(DenNgocSon)(門票ND),祠內供奉關帝等三聖君,是十八世紀黎朝的建築。湖的西邊還有李國師寺,是紀念十二世紀李朝高僧明空禪師的,當年明空禪師治好了皇帝李神宗的病,因而被冊封為國師。2.巴亭廣場(BaDinhSuare):相當於我們的廣場,是越南大型眾和閱兵的地方,當年胡志明主席在這里宣布成立越南共和國。雄王大道(「長安街」)由南向北穿過廣場。在類似於的位置上,越南建有胡志明陵墓,毛主席紀念堂的方位修了巴亭會堂(他們的「大會堂」),我們的勞動文化宮,是他們的「」――主席府,上個月他們的杜梅主席就在那裡款待了席。廣場東邊的紀念碑,南邊的胡志明紀念館(門票ND)、獨柱寺一並就都逛了。因為胡志明陵墓只上午開放,所以這里需要上午游覽。越南人類學博物館(ietnam Museum of Ethnology)(門票ND):位於中心7公里的Cau Giay區,騎自行車30分鍾到達,或在劍湖坐14路公交(ND)。西湖(Ho Tay):選去,位置尚不詳。3.主要有軍事博物館、藝術博物館、文廟(an Mieu,越南的國子監,也是最早的大學,ND,如要導游加ND,位於巴亭廣場南的文廟街),以及還劍湖東南方向的歷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城劇院。由於曾經淪為法國殖民地,河內米黃色的法式建築(包括主席府)舉目皆是,它們依然保留著昔日的風采,與傳統越南的古樸純厚相互輝映。4.下龍灣(HalongBay) 二日游($26/人):如果選擇一日游,今天就會比較辛苦。一大早旅行社的車會來旅館接你,然後在晨光中駛向下龍。四個小時之後,從下龍的碼頭登上遊船出海,你便置身於無邊無際的美景之中了。在這片平方公里的神奇海面上,有三千多座喀斯特地貌小島,山島林立,海水澄碧,洞穴詭秘。據說當年郭沫若先生游覽了這人間美景之後,稱贊它為「海上桂林」,從而成為越南著名的旅遊勝地。煙雨中的下龍灣充滿了靈謐之美。山峰有的一柱擎天,有的惺惺相依,有的峰巒疊嶂,有的崢嶸奇峻。遊船沿途會停靠幾座山島,你可以在導游的帶領下深入幾個溶洞,欣賞石鍾石筍,傾聽越南傳說。在海面上游盪的舢板和漁船,也為這片美景增色不少。據說遠古時代有一條巨龍潛藏於此,所以至今在迷霧時分即可隱隱地看見它游動的身軀。當晚回到河內已經是夜裡十點多了,除了吃米粉,嘗嘗這種被越南人戲稱為「情人」的美食外就是想睡覺,你已經美得沒有什麼慾望了。 游順化(Hue)(景點門票66元,路費 ND,住+吃3天《$10 +50元》×3,共計元)順化位於越南的中部,有多年的歷史,是史上顯赫一時的名都,因為它曾是越南的皇城。越南末代王朝(阮朝)的末代皇帝(保大皇帝)當年就住在這里。一條也叫「香江」的河水把只有15平方公里是小城分成北南兩部分:北城是舊城南城是新城。新城裡林立熱鬧非凡,舊城裡古跡眾多,清新安靜。因為曾經附屬於中國,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大,順化就有了一座「盜版」紫禁城――順化皇城。如果你是男性,黃昏時一定要在街上多「打望」。由於民風保守,順化家庭對女孩子的教育還沿襲著舊規,父母嚴格管束她們的行為舉止。據說這塊靈秀土地所孕育出的女孩,宛若從古冊里走出的女子,風雅脫俗,婉約賢順,是全越南男子(含個別中國男性遊客)夢寐以求的終生伴侶……1.海雲關(HaianPass):OpenTourBus會在這里停車讓大家瞭望。海雲嶺是越南最窄的地方。19世紀上半葉,越南阮朝明命年間,在海雲嶺修了長達數十公里的盤山公路,並在嶺上前後築起了關門,從而有了海雲關。海雲關關門的牆壁均用山石砌成,十分堅固,前關門上刻有「海雲關」三個大字,後關門上題有「天下第一雄關」六個大字。當年南北越戰爭期間,南越為了抗擊北越,並阻止北越向南越的游擊隊運送物資,在美軍的幫助下在海雲關一線修了很多碉堡,結果不料,北越的胡志明爺爺在的幫助下,以《地道戰》為藍本,在附近挖了40公里穿越封鎖線的地道(被稱作「胡志明小道-HoChiMingTrail」)。現在戰爭結束了,這些軍事設施就都成了游覽景點。2.順化皇城(MySonalley)(門票ND,開放時間:6:30-17:30):目前保存的皇城是越南末代王朝――阮朝的皇城,它建於19世紀初,完工於年,完全是中國故宮的縮略版:有護城河、金水橋、午門、和平門、太和殿(而且它就是用漢字寫的匾)、御等等。你進去參觀會覺得又上了堂中國傳統文化課,只是損毀十分嚴重。皇城的對面有座古旗台,是順化古城的城門(類似於咱們的前門),是慶典時用的。雖然是仿中國的紫禁城,但是順化皇城沒有絕對坐北朝南,而是面向香江而建,呈坐西北朝東南狀。3.香江皇陵(DaNang):在順化的郊外,也有類似於「明十三陵」的「阮十三陵」,它們的建築風格與的類似。如果你時間緊,參加當地SinhCafé組織的香江一日游($1/人,含午餐),可以乘船游覽香江、靈姥寺(ThienMu)、嗣德陵(TuDuc)、明命陵(MinhMang)等景點。明命陵(門票ND)位於區南邊12公里,香江支流大茶河和小茶河的匯流處。陵墓為圓土墓,是阮朝典型的陵墓風格。陵園里有一大一小兩個湖,大的是忠明湖,小的是鏡月湖,彎彎的鏡月湖緊挨著圓圓的墓構成一個明命的「明」字,喻意深遠。陵墓比較殘舊,正在維修,有意思的是,陵墓的正門上刻有「大紅門」三個漢字。嗣德陵(門票ND)位於城西南6公里處,四周十分安寧。陵墓附近景色優美,流澗湖和沖謙榭是留下了多首詩詞的嗣德皇作詩的靈感源泉之一。嗣德皇曾經居住在這里,HoaKhiem殿曾是他的辦公室,LuongKhiem宮是他的寢室,MinhKhiem宮是他看戲的劇院,OnKhiem宮現在還留有他用過的傢具。 游會安(HoiAn)(景點門票 ND,路費$3,住+吃5天《$10 +50元》×5,共計元)1.古城區(通票ND):和麗江古城一樣,會安古城也是沒有機動車的。租一輛自行車,或者徒步,慢慢地在古城閑逛。累了就隨便找個古宅坐下,喝杯茶或咖啡。古城中主要的建築有:日本橋(一座橋寺合一的廊橋,最初是日本人建的,後來在明朝時期由中國人重建,並樹碑為證)、文廟、武廟(關帝廟)、中華會館、廣肇會館、潮州會館、福建會館、陳氏宗祠、黎氏宗祠、葉同源舊寶等等。會安古城沒有門票,但是有一些會館祠堂要有通票才能進入。2.美森谷地(MySonalley):(門票ND,參加當地SinhCafé組織的半日游(8:00-14:00)$3,自己包摩托車前往$6-7,會安的汽車站在古城以西一公里處,有到峴港的班車,2小時,2美元,40公里,也可租自行車,1美元/天)這座位於會安西邊四十多公里的山谷是全越南規模最大的古占婆國宗教遺址,被稱為「越南的吳哥窟」。早在四世紀占族人(現已被越族同化,歸入越族了)就在此建立了印度教寺廟。隨後的各個世紀,占族人不斷地擴建,從而使這里成為占婆國的宗教聖地。後來隨著占婆國的衰落和滅亡(十七世紀末被越南的阮氏王朝所滅),美森聖地才逐漸荒廢,直到二十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家來研究占族歷史,才把它加以保護起來。3.峴港(DaNang):從會安往北30公里,翻過一座山就到了。峴港是越南最重要的海港之一,曾經被取名為土倫,在越南有著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當年法隊就是從這里入侵越南的,年,美軍也是由此登陸開始越戰的。美國《國家地理》在全球評選50個一生中必游之地中,峴港――順化名列其中,其理由是「文明和大自然的和諧結合」。如果你不打算在峴港小住,那麼就不必專程前往,你可以乘坐OpenTourBus去順化時路過這里,車會在此停留並用餐的。 游芽庄(NhaTrang)(景點門票0,路費0,住+吃4天《$10 +50元》×4,共計元) 1.海濱浴場:不象國內的海濱浴場,沒有人收門票,不需要任何費用。可以租一把躺椅曬太陽,一次ND,海濱也不會有人山人海的壯觀景象,你盡可以放鬆地游泳。芽庄的海水澄澈碧綠。 2.四島之旅:四島是:MunMoiTamMieu。通過旅行社,你可以很方便地遊玩這四座島嶼。在芽庄除了度假外,你不會有別的訴求的。你可以直接從遊船的甲板上撲通跳下海去,利用通氣管和蹼,潛行在海水中,只要稍微潛下一兩米,你就能看到珊瑚礁和五彩的小魚。Mieu島的「簸箕船」也是世界聞名的。這個島上的漁民用一種外表塗滿柏油的大竹筐做成「船」,搖盪在大船間接送乘客,靈活自如十分方便。 游大叻(DaLat)(景點門票ND,路費18元,住+吃4天《$10 +50元》×4,共計元)1.大叻天主教堂(ChinhToaDalat):建於年的教堂本來沒有什麼歷史文物價值,但是它優美的造型屹立在春香湖畔就讓你覺得別有情趣。我們沿著湖邊的小路來到教堂,正好趕上他們下午的禱告。看門的長者十分友好,讓我們進去拍攝。夕陽透過繪滿了神像的五彩玻璃窗照進殿堂,伴隨著贊美詩的聲,你會覺得自己沒有信仰真的是一隻迷途的羔羊。教堂外還有教室,除了宗教講課外,也為教友門提供生活技能方面的培訓。2.保大夏宮(CuaBaoSummerPalace)(門票ND,需從大叻搭摩托或計程車前往):它坐落在大叻區的北面,從外表上看,僅僅是一座很普通的二層建築,除了佔地大外,和其它的建築沒有什麼異樣。但是當你進入宮內,你才發現,皇宮畢竟是皇宮,裡面的陳設非常優雅和豪華。在這么一座小樓里,有保大皇帝的會客室、書、卧室等等,每間間內都擺設著不少珍貴的裝飾品。最有意思的是,在每間皇室卧室的說明上,都寫有這間卧室主人現在的狀況或歸宿(保大皇帝是年才正式退位的)。 游胡志明(HoChiMingCity)/西貢(Saigon)(景點門票 ND,路費 ND,吃+住共3天=《 ND +元》×3,共計元) 1.聖母大教堂(紅教堂)(NhaThoDucBa)&西貢郵局(BuuDienSaiGon)(郵局):適合一大早就去,在那裡看朝陽輝映,教堂的紅磚映襯在藍天下分外搶眼。聖母大教堂是西貢最大的法國天主教堂,建成於年,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十分可惜的是它不讓入內參觀,你只能圍著它外面轉一圈。隨後你直接走進旁邊黃綠相間的郵局,去細細品味富麗堂皇的法國穹頂。西貢郵局的職員們已經習慣了大家光看不郵,他們會認真地做自己的事情,把你當做他們的風景。郵局長途亭邊的牆上繪著一幅舊西貢地圖,據說還是當年法國人手繪的呢! 2.政廳(ThuSoUyNhamDanThanPho):離開郵局後只需步行一刻鍾,就來到了政廳。它過去是西貢的,現在依然是胡志明的。因為是機關,你無法進去參觀,可是光看外表,你就被它宏偉的氣勢所折服,再加上馬路對面格外整齊的,你不得不驚嘆於越南的智慧和才幹。3.戰爭罪行紀念館(B.TChungTichChienTranh)&宮(DinhThongNhat):離開政廳後步行幾個街區先到戰爭罪行紀念館(門票ND),因為它中午12:00-14:00要休息(你若沒有看完,下午可以憑票接著看)。在紀念館里你可以看到越南為了和法軍的艱苦戰役,看到當年美軍在越南的種種暴行,但是奇怪的是你看不到日軍侵略越南的情況,更看不到越南同我國戰爭的歷史描述。也許對於越南來說,「越戰」是他們最值得書寫的篇章。宮(舊總統府)(統一宮)(Hoi Truong Thong Nhat):位於戰爭罪行紀念館旁邊(門票ND,開放時間:7:30-11:00,13:00-16:00),是南越末代總統阮文紹一家人當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直到年北越統一越南後,他全家逃亡法國。據說現在他依然生活在法國,越南也沒有追究他什麼。宮地面三層地下一層,仔細看看,他的生活也算簡朴,地下一層是總統的作戰指揮中心,裡面破舊的指揮設備似乎註定了他的失敗。參觀完畢後還有CD放映室,專門播放越南的和統一紀錄片。雖然稱有越英法中日韓等多個語言放映廳,但是我們去時它只開放了越英法三個。總統府的里停放著二輛坦克,它們炮管正對著總統府。據傳當年就是這二輛英雄的戰車率先攻入的。4.西貢可看的建築很多,要看你的時間和心情了,喜歡看建築和歷史的還可以去高等、革命博物館、越南歷史博物館、國家劇院、越南古代藝術博物館、胡志明紀念館;喜歡購物的就直奔安東場、邊城場,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⑧ 越南在哪裡
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
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
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資料拓展
今越南境內在遠古時代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在諒山省的平嘉發現猿人牙齒、清化省的度山發現舊石器時期的工具。到中石器時期及新石器時期,北部地區出現過數種文化遺址,如「和平文化」(在和平省)、「北山文化」(在諒山省北山)等,當時的先民利用石器、竹木器、陶器等物品,從事狩獵及採集,但因這些文化的相關文物出土量少,未能全面反映當時狀況。
南部地區的東那江下游,曾於新石器時代後期與青銅器時代之間,出現聚落、作坊及墓葬遺址共80處,被命名為「新石器時代後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4500至2400年之間。該文化使用大量石器,主要是實用、裝飾性不高的器物。
越南北部發現了以銅鼓為主要特徵的「東山文化」等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後的史前文化。「東山文化」的出土遺物數量多,種類繁富,有銅器、陶器、玉器、石器、水晶、鐵器、木器等。東山文化大量使用銅,例如製作銅鼓作為樂器,以及利用銅制農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東山文化也具有一定的航行技術,用劃艇航行本土,並有較大型的船隻,輔以天文知識作遠航。